Quantcast
Channel: 舒曼茶话
Viewing all 87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我爱你,中华的茶(散文诗)

$
0
0


              
 

  我爱你,中华的茶,
  你是大自然的一朵奇葩。
  你浓缩神州的山川灵秀,
  你饱含风雨泉溪的喧哗。

 

  泡出一杯杯中华茶,
  仿佛看到一幅幅画--
  春的颜色在眼前展开,
  清明雨在绵绵的飘洒。

 

  你是那样的平凡普通,
  渗透到老百姓的万户千家,
  你是那样的品质高尚,
  静静地在把香气散发……

 

  你有着深厚的底蕴,
  苦涩中又有甘甜的精华;
  你有着阳春白雪的唱吟,
  更多的是下里巴人的迭嘉。

 

  你是我们生活的至爱,
  你是我们人生的牵挂,
  你每天浸润着我们的心田,
  故土的情愫难舍难下……

 

我爱你,中华茶,
  你是我们永久的佳话,
  虽是平凡的片片绿叶,
  却能香飘四海,回味无涯……

         【摘自2016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汤礼春(湖北武汉)】



 

关于“茶禅一味”和圆悟克勤的墨迹(论述)

$
0
0

                       
                                 

摘要:流传广泛的圆悟手书茶禅一味之说是查无实据的臆测,被日本奉为国宝的圆悟印可状和一休授予珠光的圆悟法语两幅墨迹往往被人混为一谈,茶禅一味在日本确立后先后两次传入中国,现在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概念,但纠正茶文化领域的错误认识也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茶禅一味  圆悟克勤  墨迹  一休宗纯  村田珠

                

               一、圆悟手书“茶禅一味”之说查无实据

    我国茶文化研究者中有人认为茶禅一味最早的资料是宋代禅门巨匠圆悟克勤的手书真迹。如丁文在其论文《论茶禅一味》中说:“‘茶禅一味,其说源于宋代,系禅僧圆悟克勤手书赠送参学的日本弟子的四字真诀。(1)再如江静、吴玲编著的《茶道》也说:“‘茶禅一味的说法最早是由我国宋代著名禅师圆悟克勤(1063-1135)提出的。据说,克勤曾手书茶禅一味四字真诀,赠予高徒虎丘绍隆。(2)杭州作家王旭峰也说:宋代有个叫圆悟克勤的禅师,手写茶禅一味于日本弟子,回国时翻船,装在竹筒中的字幅儿辗转到了一休大师手中,据说一休以此得道。这四个字便成了镇寺之宝,至今仍收藏在日本京都大德寺里。(3)三者都断定圆悟克勤曾手书茶禅一味四字真诀,不同的是有的说这四字真诀是赠给日本弟子的,有的说是赠与中国弟子虎丘绍隆(1077-1136)的。

    显然,赠送给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圆悟克勤究竟是否手书过茶禅一味的四字真诀?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人们至今未能出示圆悟克勤手书过这四字真诀的史料证据。不仅如此,我们在圆悟克勤的《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以及圆悟弟子虎丘紹隆编录的《圆悟佛果禅师语录》、《佛果克勤禅师心要》等史料中也没有发现圆悟克勤的有关茶禅关系的言辞。圆悟克勤禅师是中国禅林的一代宗师(图1),著有宗门第一书《碧岩录》,在佛教界有着崇高的地位,但要断定茶禅一味出自圆悟之手,是必须具备可靠的相关史料的,不能仅仅凭他的禅学建树和地方饮茶习惯进行主观臆测。

   其实,在汉语里,茶禅禅茶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才被作为一个固定词语而广泛使用。据学者研究,我国古代将二字组合起来,构成茶禅禅茶一词的文献资料,最早出现于清代。有人通过《四库全书》和佛教典籍的电子检索,发现中国古代并不存在茶禅禅茶这样的概念,至少不是一个重要概念(4)。

    不仅是古代,即使在1990年代之前,茶禅禅茶也是几乎无人使用的词语。1990年,葛兆光在《读书》杂志发表《茶禅闲话》一文时说:古人以禅意入诗入画,尝有禅诗禅画之称,似无茶禅之名,于是便自己杜撰了茶禅一词用于文章的题目(5)。翌年,葛先生又在《读书》发表《茶禅续语》,说自家不识金镶玉,大言不惭以为茶禅是可以抢个专利证的杜撰,谁料无意中读一书,云克勤禅师赠日本僧珠光语中便有茶禅一味,今尚藏于日本奈良寺中,不觉脸皮无光,只得连叫苦也苦也。(6)葛先生给自己的文章起了个名叫《茶禅闲话》,以为自己杜撰茶禅一词,有首创之功,可以拿个专利,没想到某书写着茶禅一味语出圆悟克勤之事,顿觉脸上无光,叫苦不迭。

    我们无意考究葛先生是从哪本书上得知茶禅一味语出圆悟克勤的,我们想说的是,博识如葛公尚且不知有茶禅一词,可见至迟到1900年代初,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尚未成为一个习用的词语,更不用说茶禅一味了。大概由于这样的原因,1992年5月上海文化出版社的陈宗懋主编的茶文化词典《中国茶经》中没有茶禅禅茶茶禅一味之类的词条。不仅如此,2002年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的朱世英等主编《中国茶文化大辞典》也没有茶禅一味的词条。

    国内学者早已有人对圆悟手书茶禅一味的说法提出过质疑。例如,在2007年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茶事通义》中,陈香白指出:笔者查阅了《大藏经》等相关资料,尤其是《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并翻遍《中日高僧书法集》(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7月版)均找不到茶禅一味出自圆悟克勤之证据。(7)可惜的是,这样学术态度严谨的质疑没有被很多人接受,认为茶禅一味出自圆悟克勤之手的臆说至今依然在我国茶文化领域十分流行。

 

                         二、海上漂流的圆悟印可状

    江静、吴玲的《茶道》还说:这四字真迹后来被来华的日本僧人携带回国,临抵海岸之际,风急浪高,船体粉碎,所幸四字真迹已经漆制装裱,未被海浪吞没,漂至岸边,为人拾起,最终辗转传至一休宗纯手中,成为日本代代相传的国宝。(8)靳飞《茶禅一味——日本的茶道文化》一书也说:一休他能把自己老师华叟宗昙的印可状烧掉,但却精心保存着圆悟的一幅墨迹,可见其对圆悟的尊敬。后来一休把这幅墨迹传给茶道开山祖村田珠光。由珠光下传,此墨迹遂成茶道重宝。可惜的是,在流传中有半幅被人截走后神秘失踪了,余下的半幅今藏于东京的国立博物馆,更被列作国宝。(9)这不符合事实。

    遭遇风浪漂流海中的圆悟墨迹,既不是茶禅一味的四字真诀,也和一休宗纯没有任何关系。根据相关资料我们知道,经历过海上漂流最后被定为国宝的圆悟墨迹是宋宣和六年(1124)十二月圆悟写给其弟子虎丘紹隆的印可状,日本茶道界称之为流れ圜悟,意思是经过漂流的圆悟墨迹。因为是圆悟给紹隆的印可状,我们不妨称之为圆悟印可状。据传,一名叫尧甫的僧人在萨摩(现鹿儿岛县)的坊之津海边捡到了装在桐木筒里的这幅印可状,后献给大德寺大仙院的古岳宗亘(1465-1548),成为大仙院的什物。所谓什物,是指个人不能随意处理的寺院所有之物,也就是说这流れ圜悟成了大仙院的庙产,物权不归私人所有。后来,大概由于享德2年(1543)的火灾和应仁之乱(1467-1477)给大德寺造成了巨大损失,需要复兴的资金,天正8年(1580)前后,大仙院将其卖给了堺市富商·茶人谷宗临(1532-1601)。宗临的儿子宗卓又把这印可状裁剪为两半,把后半幅卖给了仙台藩主伊达政宗(1567-1636)。剩下的前半幅后归祥云寺所有。位于堺市的祥云寺是谷氏家族的菩提寺,即供奉谷氏族祖先的寺院,应该说是檀越对祖庙的捐赠吧。文化元年(1804),这半幅墨迹又转而为大名茶人松平不昧(1751-1818)收藏,成为松平家祖传的宝物。1938年,松平家族将其捐赠给帝室博物馆,而原先卖给伊达政宗的后半幅至今下落不明。

    帝室博物馆即现在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因此,现存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圆悟克勤墨迹,即流れ圜悟,只有前半幅19行字。纸本墨书,尺寸为43.9×51.4厘米,因为是现存最古的圆悟克勤墨迹,昭和26年(1951)被定为国宝(图2)。虽然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有人对这半幅流れ圜悟的真伪提出过质疑(10),但至今依然没有动摇其国宝的地位(11)。


(图注:圆悟印可状(选自京都国立博物馆《日本人和茶》)
 


    圆悟克勤的这幅印可状,原文见于《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十四和《佛果克勤禅师心要》卷上,全文约900字,只有“赵州吃茶去”一句中有个“茶”字,此外没有一个“禅”字,更不用说“茶禅一味”了。可见,所谓“茶禅一味”四字真诀经海上漂流或被裁剪为两半最后被定为国宝的说法,不能不说是某些人根据一鳞半爪的信息而主观杜撰的动人故事。

    

                       三、一休授予珠光的圆悟法语

    再说一休宗纯授予村田珠光的圆悟墨迹。在日本茶道界,通常把一休授予珠光的圆悟墨迹特称为圜悟の墨跡”,以区别于上文所述之“流れ圜悟”。“圜悟の墨跡”是宋建炎二年(1128)二月,圆悟克勤写给虎丘绍隆的法语,为行文方便,我们暂且把称作“圆悟法语”。

    现存的“圆悟法语”,纸本墨书,长61.2厘米,宽29.7厘米。现藏畠山纪念馆,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财”(图3)。原文收录于《佛果克勤禅师心要》卷上《示开圣隆长老》,全文347字,内容是回忆师徒之谊,赞赏紹隆才干,勉励禅途精进之类,与禅茶无涉。  


(图注:圆悟法语(选自京都国立博物馆《日本人和茶》)
 


    关于这幅“圆悟法语”,千利休的弟子山上宗二《山上宗二记》有所记载,文中说:“又有用禅宗之墨迹于茶汤者,是珠光得圆悟之墨迹于(一)休和尚,以是为一种(饰物)而乐。(12)”又云“圆悟墨迹一幅,……是昔珠光得赐于一休和尚之墨迹也。(13)”另《宗湛日记》也说:“所谓圆悟墨迹,乃珠光得之于一休而装裱者也。(14)”据此,日本茶道史家一般都认为,村田珠光曾从一休宗纯获得过圆悟克勤的墨迹这一历史事实是基本可信的。

    被称为日本茶道开祖的村田珠光(1422-1503)11岁出家入奈良称名寺为僧,因怠慢寺役而被逐出寺院,过着四处流浪的生活。19岁时进入位于现京都府田边市酬恩庵成为一休宗纯的弟子。酬恩庵即现在的一休庵,是大德寺的“末寺”,属临济宗。珠光师从一休修禅,悟出“佛法就在茶汤里”的真谛,一休以圆悟墨迹作为印可状授予村田珠光。珠光将其挂在茶室。《山上宗二记·墨迹》认为此举为“挂墨迹之初也。”,说明开茶室挂禅僧墨迹之先河者为村田珠光。之后,随着日本茶人和禅宗寺院关系的日益密切,茶式挂禅僧墨迹的做法逐渐成为惯例,成为茶会的点睛之物。

    挂于壁龛的字画在日本被称为“挂物”,而把茶室里挂的字画特称为“茶挂”。茶室里挂字画,并非单纯为了装饰点缀,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些字画表现茶会主题,统合主客心境,被视为“一座建立”、“一期一会”的“本尊”,是茶会最要紧的物件。日本茶道圣典《南坊录》云:“无若挂物之第一道具者,乃客、亭主共茶汤三昧,一心得道之物也,以墨迹为第一。敬其文句之心,赏玩笔者之道人、祖师之德也。(15)”说明茶会以“挂物”为第一,“挂物”以“墨迹”为第一。而日本茶道界所称的“墨迹”,主要是指禅僧,尤其是临济宗禅僧的墨宝。从这个意义上说,圆悟墨迹在日本茶道史上是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的。

    堀江知彦《茶挂之书》提出了作为“茶挂”的四个条件:一、能表现“侘び”“寂び”境界;二、能让人明显地感觉到季节感;三、具有禅意;四、传承路径明确(16)。从传承途径来说,这幅圆悟墨迹也是传承有序,曾辗转于名流大亨之间。珠光去世之后,珠光的养子村田宗珠继承了这幅墨迹,后经武野绍鸥、千利休、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人之手,无一不是声名显赫之人,因此,这幅圆悟墨迹自古以来被视为日本茶道的顶级“茶挂”。  


                    四、“茶禅一味”在日本的确立

    我们有必要简述一下“茶禅一味”在日本的确立过程。日本在早在16世纪就有反映茶禅一味思想的资料,但“茶禅一味”作为一个语词的确立却是上个世纪的事。

    临济宗禅僧大休宗休(1468-1549)语录《见桃录》引松源和尚诗句“茶兼禅味可”(17),被认为是“茶禅一味”的萌芽。堺市南宗寺开山大林宗套(1480-1568)在武野绍鸥的肖像上所题诗中亦有“料知茶味同禅味”的句子,表达了茶禅同味的认识。记录千利休孙子千宗旦(1578-1658)茶语的《禅茶录》曾被改为《宗旦遗书茶禅同一味》、《茶禅同一味》等书名流布坊间,茶禅一味的概念进一步明确。1905年,大日本茶道学会创始人田中仙樵出版了《茶禅一味》一书,被认为是“茶禅一味”始见于文字的首例,标志着“茶禅一味”概念的确立。

    但是,“茶禅一味”并没有很快成为一个社会习用词语(日语称为“熟語”),笔者查阅手头的辞典发现,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期,在日本出版的相当于我国的《辞海》规模的大型国语辞典,例如小学馆的《新版·言林》(1963年)、岩波书店的《广辞苑》第二版补定版(1975年)、小学馆的《国语大词典》(1981年)中均未出现“茶禅一味”,而只有“茶禅一致”一词。说明那个时代在日本社会习用的是“茶禅一致”,而非“茶禅一味”。

    1988年三省堂出版了松村明编《大辞林》,其中的词条仍为“茶禅一致”,但在词义解释之后列出了同义语“茶禅一味”。三省堂的《辞林21》(1993年)也是如此。可见,大约在1980年代中后期,“茶禅一味”一词才开始成为日本社会习用的四字格习语(日语称为“四字熟语”)。在此之前,也许主要在茶界或禅界使用。例如, 1956年日本出版的桑田忠亲编《茶道辞典》(东京堂出版)、1975年出版的井口海仙等主编的彩色版《原色茶道大辞典》(淡交社),均有“茶禅一味”词条,而没有“茶禅一致”。后来,作为茶界和禅界用语的“茶禅一味”,随着日本经济增长,习茶修禅人口不断增加而逐渐渗透到社会民众之间,最后定格成为一般民众熟知的四字格习语。


                        五、“茶禅一味”传入中国

    “茶禅一味”作为四字格习语传入中国应该是在20世纪30年代末。1937年,日本大东出版社出版了医学博士诸冈存的《茶とその文化》一书,书中有一节专门讨论了茶和佛教,尤其是和禅宗的关系,并用“茶禅一味”和“茶佛一味”来说明茶和禅宗以及佛教的密切关系。1939年12月,诸冈存的《茶とその文化》的中文编译本由浙江省油茶棉丝管理处茶叶出版部作为《茶叶丛刊第一种》出版发行,题为《茶与文化》,编译者吕叔达。原书共有两处“茶禅一味”,中文编译版删除了一处。但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知道的最早出现“茶禅一味”的中文资料吧。

 大概是由于吕叔达编译的《茶与文化》是浙江省茶叶行业的出版物的缘故吧,该书并未在社会上产生多大的影响。“茶禅一味”第二次传入中国便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的事了。

    众所周知,我国的茶文化热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百废俱兴,经济热独占鳌头,文化热不甘落后,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成了当时文化发展的抓手,时代潮流滚滚,泥沙俱下在所难免。就茶文化角度而言,1977年,台湾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等人提倡弘扬茶文化,在“茶道”和“茶艺”的用语选择上引起了争论。为了避免和日本茶道的混淆,人们选择了“茶艺”作为代表中国茶文化的概念,形成了中国茶艺、韩国茶礼和日本茶道等反映东亚三国不同茶文化特质的三个概念,为大陆的茶文化热增添了助力。与此同时,我国茶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对邻国日本、韩国的茶文化的关注也与日俱增,各种译介邻国茶文化的专著和文章不断问世,“茶禅一味”亦随之见诸各种书刊,成为人们谈茶说禅时津津乐道的一个概念。

    但浮躁的时代难免因浮躁而产生的各种问题。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当时我国茶文化研究者对日本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因此,在1980年代,有人会把“南浦绍明”当作南浦和绍明,认为是两个人;也有人把“堺”翻译成“边境”,不知道“堺”是日本的一个地名。关于中日茶文化交流历史的知识,当时也大多是通过日文资料获得的,但由于资料欠缺、读解能力、治学态度等诸多原因,造成了这样那样的知识性错误。圆悟克勤手书“茶禅一味”的臆说,以及混淆“圆悟印可状”和“圆悟法语”的错误应该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正如我国经济经过迅猛发展其以后,现在已经步入了稳步发展的新常态那样,我国的茶文化研究也应该由快速发展而转为扎实、严谨的阶段,逐渐纠正茶文化领域的一些广为流传、以讹传讹的错误观念和错误知识,已是茶文化研究者的当务之急。愿和全国茶文化研究者共同努力

【摘自2017年《吃茶去》杂志(总第67期);作者:曹建南(上海),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日本社会文化研究专家)】

参考资料

(1)郭天成主编《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集(1994-1997)》,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组织委员会,1984年,第78页。

2)江静、吴玲编著《茶道》(《日本文化丛书》第一辑),杭州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3)王旭峰《爱茶者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3页。

4)宣方《茶禅一味:传说、历史与现实》,沈立江主编《盛世兴茶——第十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论文精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37页。

5)陈平原、凌云岚编《茶人茶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65页。

6)同注(5),第72页。

7)陈香白《茶禅一味》,竺济发编《茶禅东传宁波缘——第五届世界禅茶交流大会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第18页。

8)同注(2)

9)靳飞《茶禅一味——日本的茶道文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91页。

10)千宗左等监修《新修茶道全集》卷二《器物篇上》,春秋社,昭和30年,第43页。

11)《千利休ー侘びの創造者(別冊太陽ー日本のこころ155),平凡社,2008年,第47页。   

12)林屋辰三郎等编注《日本的茶书(1)》(东洋文库201),平凡社,昭和46年,第141页。

13)同注(12),第189页。

14)熊仓功夫《茶の湯歴史ー千利休まで》(朝日选书404),朝日新闻社,1990年,第106页。

15)中村直胜《茶道圣典·南坊录》,浪速社,昭和43年,第115页。

16)堀江知彦《茶掛けの書》(东方选书13),东京书籍株式会社,昭和52年,第9页。

17)松源和尚,有人认为是宋代禅僧松源崇岳(1132-1202),但查《松源崇岳禅师语录》无此句,待考。

 



 

李钧茶话(散文四则)

$
0
0

                         

 

一、一株豫南茶


聚拢了山水的灵气,吸纳了日月的精华。

一株豫南茶,在幽邃的大别山中干净而恬淡地生长着。

远离了尘埃,因而灵魂纯洁。

摒弃了喧嚣,因而内心安宁。

即使做一撮茶泡给人喝,也要做上品的好茶!

孤儿不傲,急而不躁,春光下,以洁净的躯体,等待着有缘人的采撷。

走进豫南山中,认识一株普通的绿茶,我的心已然在感动中抽出了一星诗歌的新芽!

 


二、豫南春茶


湖边溪畔,岭上坡下。

岚气中,露水下,春阳里。

仿佛是谁招了一下手,茶们就探出一个个芽尖,豫南的山山水水就有了一抹浓浓的春意。

穿红衫的,着绿衣的,戴草帽的,背竹篓的。

踏着轻松欢快的豫南茶歌,蝴蝶般飞进茶园,以纤纤玉手采摘嫩叶采摘希望,也采摘收获的欣喜。

盘起茶锅架起柴火。

火焰的灼热里,炒揉抓烘,顷刻间,诱人的清香便弥漫茶乡的天地间,诗意的豫南,就氤氲在古典之美里。

春天,鸟语花香里,以澄明的心境泡上一壶毛尖茶,从一盏盏翠绿的茶水中,我读懂了豫南春天的风韵!

 


三、采茶少女


戴上遮阳帽,背起小背篓,晨岚中,熹微里,小鸟般飞进带露的茶园。

哼一曲采茶小调,唤醒沉睡的茶芽。

巧手翻飞,茶芽们便在惊叹声中纷纷飘进背篓,飘进成熟的喜悦里。

春风亲吻着脸颊,春阳温暖着心房。

面对娇黄的新茶芽,总有说不完的知心话:含苞的,请快快舒展,舒展了,我送你们回家。宝贝们,在这大好的春光里,我们都应该懂得奉献!

在三月的豫南,美丽的采茶少女,以青春的风采和劳动的愉快,描摹出茶乡清晨一幅亮丽的风景画。

满载归来时,我看见艳阳下的茶乡少女也笑成了一芽新茶,周身青枝绿叶,清香四溢!

 


四、山中品茶


悬一壶山泉水,烹几撮雨前茶。

山间 朴拙的茅亭里,聚三五老友品茶,品大自然的灵秀,也品人世间浓浓的真情。

茶叶在杯中浮浮沉沉,思绪也随之起起落落。

春阳下,有鸟语落入茶杯,和风中,有花香荡进茶杯。

轻轻啜一口,满嘴的清香,满肺腑的惬意,让生命的内涵蓦然深了几分。

叙过友情,道过感慨,朋友们都不再说话。松鸣鸟歌声中,我感到蒙尘的思想已跃出自己的躯体,在弥散的香里,接受一次纯洁的洗礼。

 

摘自2017年《吃茶去》杂志(总第67期);作者:李钧(河南桐柏),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

 



 

论唐宋时期禅宗寺院茶汤煎点礼仪(论述)

$
0
0


(图注:大慧宗杲禅师顶相自赞真迹)


 

 摘要:唐宋时期禅寺中既有茶礼,也有汤礼,合起来称作“茶汤礼”。宋代之前,无论社会上还是宗门内,普遍使用煎茶法。宋代则流行点茶法。唐代百丈怀海禅师首制“百丈清规”,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煎茶法纳入禅门礼仪。到了宋代,又与点茶法相结合,出现了“煎点”二字。煎点,不仅是唐代煎茶法和宋代点茶法的合称,也指禅寺中煎汤和点茶的具体礼仪。是宋代“客至点茶,欲去煎汤”待客俗礼的宗门化,也是宋代茶汤煎点礼仪形成的社会基础。宋代不仅文人雅士热中煎茶、点茶,甚至连帝王贵胄也参与其中,这乃是宋代茶文化兴盛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禅门诸多《清规》中提到的“茶葯”,即禅门常说的药石,其实是晚食的隐语,俗称点心。此外,茶榜和茶状,以及茶鼓、茶板、茶盏、茶橐子、茶筅、汤瓶等,在禅门茶礼中都有专门的意义,本文也拟作简略探讨,以期对唐宋以来禅寺茶汤煎点礼仪和具体过程作一番概略梳理。

    关键词:煎点  茶汤  茶榜  茶状  茶葯  汤瓶


 

                                  概 

     宋代宗赜禅师辑编的《禅苑清规》,是对唐代百丈怀海制定《古清规》以来的第一次整理辑编,不但保留了《古清规》的相关内容,也将宋代丛林禅寺制定的“丛林清规”“禅林日用”等收集进来,可以看作是宋代禅寺的“清规总编”,对于我们研究宋代禅寺茶汤煎点礼仪以及煎点用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正如宗赜禅师在序文里说的:“是以佥谋开士,遍摭诸方。凡有补于见闻,悉备陈于纲目。”所以禅门清规中记载的茶汤煎点之事,以《禅苑清规》最爲详备。本文即以《禅苑清规》为主要参考资料,拟从七个方面,对唐宋以来禅寺茶汤煎点礼仪以及煎点用具,予以探讨。

 

                                

                                一、煎点的意义

     煎茶法形成于唐代初期,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饮茶”条记载:“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泰山降魔藏禅师首次将煎茶法引入禅门,帮助禅僧修习。此后百丈怀海禅师首制禅寺清规,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煎茶法纳入禅门礼仪,称为禅寺煎茶礼仪,后人尊之为“百丈清规”或“古清规”。到了中唐时期,茶风禅风并行,形成了“寺必有茶,僧必饮茶”的禅茶风尚。赵州从谂禅师住持观音禅院时,以一句“吃茶去”法语接引四方学僧,从此茶禅之风弥布丛林,这对唐末禅寺清规中茶汤礼仪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封氏闻见记》里又说:“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陆羽《茶经》出现在百丈禅师制定禅寺清规之后,是当时世俗社会饮茶方法的归纳总结,至于禅门茶礼,仍存于古清规之中。

     唐代煎茶法到了宋代,又与点茶法相结合,于是出现了“煎点”二字,分别指唐代煎茶法和宋代点茶法。宋代禅寺通行点茶法,但爲了表示对古清规的尊重,特意将唐代煎茶礼仪名称保留下来,合称呼煎点,用以警示后人。日僧无着道忠禅师《小丛林清规》“煎点通辩”条说:“就座吃茶亦名煎点。此方必管辨精厚,似与古规僧堂等所行稍异。”后世逐渐成为一种正式用语,瀹茶称作点茶,烧水称作煎汤,煎汤点茶,合称“煎点”。

     《禅苑清规》中记载说:“堂中所用柴、炭、米、面、油、盐、酱菜、茶汤、药饵、姜枣、乌梅、什物、家事”,除了柴米油盐酒醋,还有茶汤、药饵,已经将茶汤并列为日常用事了。又说:“内侍者收掌堂头衣钵,支收文历并方丈内公用物色。主管茶汤、纸笔、冬夏衣物。”“预先点检门状关牒书信,恐有差误,及备茶汤人事之物。”茶汤不但是禅寺主持的重要用品,要内侍者专人掌管,而且也作为接待政府官员以及诸方大德的必备物用,不能有些许懈怠。足见宗门对待茶汤的重视程度了。

唐代百丈怀海禅师首制禅寺清规,后人尊之为“百丈清规”或“古清规”,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煎茶法纳入禅门礼仪,成为最初的禅寺煎茶礼仪。到了宋代,又与点茶法相结合,于是出现了“煎点”二字,分别指唐代煎茶法和宋代点茶法。宋代禅寺通行点茶法,但爲了表示对古清规的尊重,特意将唐代煎茶礼仪名称保留下来,合称煎点,用以警示后人。日僧无着道忠禅师《小丛林清规》“煎点通辩”条说:“就座吃茶亦名煎点。此方必管辨精厚,似与古规僧堂等所行稍异。”后世逐渐成为一种正式用语,瀹茶称作点茶,烧水称作煎汤,煎汤点茶,合称“煎点”。所以,煎点不仅是唐代煎茶法和宋代点茶法的合称,也指禅寺中煎汤和点茶的具体礼仪过程。


 

                            二、煎点的方式

    《禅苑清规》(以下简称《清规》,后同)“赴茶汤”条开篇即说:“院门特为茶汤,礼数殷重,受请之人不宜慢易。”煎点作爲一种茶汤礼仪,在禅门日常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考之《清规》,正式煎点都要先出茶榜或茶状,然后击茶鼓或敲茶板,然后鸣鈡,僧众依次进入煎点场所,按“茶汤图”以及“照牌”所示坐定。开始行茶,浇汤,如此二遍,然后请吃茶葯。然后又行茶,浇汤,茶罢,收拾汤瓶、茶盏、茶橐,大众礼谢煎点特为人,一次完整的茶汤礼仪到此宣告结束。下面完整引用一段《清规》中的文字,以资说明。

     僧堂内煎点

     堂内煎点之法,堂头库司用榜,首座用状。令行者以箱复托之,侍者或监院或首座呈特为人。礼请讫,贴僧堂门颊。监院或首座于方丈礼请住持人,长版后众僧集定。入堂烧香,大展三拜,巡堂请众。斋后,堂前钟鸣就坐讫。行法事人先于前门南颊朝圣僧叉手侧立,徐问讯。离本位于圣僧前当面问讯罢,次到炉前问讯。开香合,左手上香罢,略退身问讯讫。次至后门特为处问讯,面南转身,却到圣僧前当面问讯。面北转身问讯住持人,以次巡堂至后门北颊版头,曲身问讯。至南颊版头亦曲身问讯。如堂外,依上下间问讯。却入堂内,圣僧前问讯。退身依旧位问讯,叉手而立。茶遍,浇汤,却来近前当面问讯。乃请先吃茶也。汤瓶出,次巡堂劝茶,如第一翻,问讯巡堂,俱不烧香而已。吃茶罢,特为人收盏。大众落盏,在床叉手而坐。依前烧香,问讯特为人罢,却来圣僧前大展三拜,巡堂一匝,依位而立。行药罢,近前当面问讯,仍请吃药也。次乃行茶浇汤,又问讯,请先吃茶。如煎汤瓶出,依前问讯巡堂,再劝茶。茶罢,依位立。如侍者行法事,茶罢先问讯,一时收盏橐出。特为人先起于住持人前一展云,此者特蒙和尚煎点,下情无任感激之至。又一展叙寒暄云,伏惟和尚尊体起居万福,乃触礼三拜,送住持人出堂外。侍者于圣僧前上下间问讯讫,打下堂钟。如库司或首座煎点茶汤了,先收住持人盏。众知事或首座于住持人前一展云,此日粗茶(或云此日粗汤)伏蒙和尚慈悲降重,下情不任感激之至。又一展叙寒暄云,伏惟和尚尊体起居万福,乃触礼三拜。第三拜时住持人更不答拜,但问讯大众以表珍重之礼。作礼竟,送住持人出堂。行法事人再入堂内圣僧前上下间问讯,收盏罢再问讯,打钟出堂外。首座亦出堂外,与众知事触礼三拜。如首座特为书记,书记亦先出堂外,与首座触礼三拜而散。


(图注:南宋《五百羅漢圖》局部  現藏日本大德寺)


(图注:日本建仁寺四頭茶禮點茶器具)



     堂头结夏茶榜

     堂头和尚今晨斋退就云堂煎点,特为首座大众聊表结制之仪,兼请诸知事光伴。今月日。侍者某人敬白。

     堂头解夏茶榜

     首尾同前。但改云“聊表解制之仪”。

     库司结夏茶榜

     库司今晨斋退就云堂点茶。特为首座大众聊表结制之仪。伏望众慈同垂光降。今月日。库司比丘某甲敬白。

     库司解夏茶榜

     首尾同前。但改云“聊表解制之仪”。

     首座结夏状

     首座比丘某右某。启取今晨斋后就云堂点茶。特为书记大众聊表结制之仪。仍请诸知事。伏望众慈同垂光降。谨状。月日。首座比丘某状。封皮云。状请书记大众。首座比丘某甲谨封。

     首座解夏状

     首尾同前。但改云“聊表解制之仪”。

     如堂头特为新旧知事首座及知事首座点茶。榜状如请知事头首。篇中已明。

     这段文字很长,也很繁琐,明确记载了宋代禅寺结夏、解夏时煎点礼仪盛况,以及茶榜、茶状的书写格式等,需要仔细研读。下面拟从四个方面予以分析。

 


                              三、茶礼与汤礼

      禅门禅寺中既有茶礼,也有汤礼,合起来称作“茶汤礼”。由于汤礼和茶礼相似,《清规》中遇到汤礼处就省略了。检点《清规》文字,茶礼一般在上午或下午进行,汤礼则在晚间放参后进行。仍然引用《清规》文字说明:

     堂头煎点

     侍者夜参或粥前禀覆堂头,来日或斋后合为某人特为煎点,斋前提举行者,准备汤瓶(换水烧汤)、盏橐茶盘(打洗光洁)、香花坐位、茶药照牌煞茶。诸事已办,仔细请客。于所请客躬身问讯云,堂头斋后特为某人点茶,闻鼓声请赴,问讯而退。礼须矜庄,不得与人戏笑(或特为煎汤,亦于隔夜或斋前禀覆,斋后提举行者准备盏橐煎点,并同前式。请辞云,今晚放参后,堂头特为某人煎汤)。 

     括号内文字即是禅寺日常汤礼,因爲较茶礼简约,所以往往附在茶礼之后。或者加以文字说明,如:“此日粗茶,或云此日粗汤”“此日点茶,或云煎汤”“此日点茶,或云此日煎汤”。也可以认为,到了南宋以后,所谓煎点茶汤,乃是点茶煎汤的简称。除了称谓不同外,茶礼和汤礼还有时间上的区别。日本无着道忠《小丛林清规》里记载:“凡供茶汤,自午后到夜半,先献茶,次供汤。自子后到午时,先献汤,后供茶。”大概因爲饮茶容易使人不寐的缘故吧,所以晚间以汤礼爲主。另外一种汤礼则比较随意,往往在吃茶后吃汤:“维那答一拜云:管待萧疏,且希以道为念,不吃汤。”这是新到挂搭僧到云水堂维那处参礼,吃茶罢,并不吃汤,因爲禅门里有“迎客吃茶,送客吃汤”的不成文规定,新到只吃茶不吃汤,表示允许挂搭的意思。

     宋代道楷《祇园正仪》则说得更明了:“新到相见茶汤而已,更不煎点。唯置一茶堂,自去取用。务要省缘,专一辨道。”这里的茶汤就是普通的茶汤,一般用大壶煎煮,用来招待大众,简便易行。但有些汤礼非茶礼所可取代,必须郑重其事举行,一如茶礼: 

     解夏

     七月十四日晚念诵煎汤。来日升堂,人事巡寮煎点并同结夏之仪,唯榜状词语不同而已。(下略)

     冬年人事

     节前一日,堂头有免人事,预贴僧堂前。至晚堂内库司点汤,冬榜云:聊表至节陈贺之仪。年榜云:聊表改岁陈贺之仪。首尾同前。(下略)

     解夏和岁末,通常要举行汤礼,榜、状礼仪同茶礼。只是汤礼多在晚间进行。禅门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使人不寐,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为不发之物,使人心性平和。虽说“学禅务于不寐”(《《封氏闻见记》》),但饮茶后精神过于兴奋毕竟对身心无益,即使素来以沉静著称的禅僧们大概也心存忌惮,所以晚间就不吃茶只吃汤了。

     禅门里的汤到底是什麽?刘淑芬在《唐、宋寺院中的茶与汤药》一文中有专门论述,笔者这里稍作解析和探讨。

     考之宋元以来清规,提到的汤大约有三种:热汤、煎汤和汤药。热汤即烧开的沸水,也简称汤,在茶礼中是用来点茶的,盛在汤瓶中点茶,称作浇汤。《清规》“僧堂内煎点”条:“茶遍浇汤,却来近前,当面问讯,乃请先吃茶也。”“法眷及入室弟子特为堂头煎点”条:“行茶遍,约浇汤三五碗。”这里的热汤就是烧开的沸水。

      汤药除了僧人生病时饮用外,也用来依季节服用,以起到预防时疫的效用。清代仪润《百丈清规证义记》“汤药”条载:“外则典座,内则汤药。应时供奉住持汤点,左右应接,佐助衣钵,抚恤行者。此执须丰俭得宜,尤严戒背众饮食。”再如明代僧费隐通容《丛林两序须知》记载:“朝夕供奉方丈汤药,制拣方料,简慎品味。其中根性优劣,补泻不同,或汤或丸,火候缓急,因时调服,一一须知谨察。”可见汤药是在早晚服用的,用料讲究,和合得宜,是适宜四时长饮的补泻之药。

     禅门汤礼中所说的汤通常是指煎汤,用一种或数种药物香料煎煮,用来解渴益生的饮料,类似于后世的甘草汤、薄荷汤、紫苏汤、莲子汤、薯蓣(山药)汤、橘皮汤等。宋代商业兴盛,市井繁荣,出现了许多从事“点茶炷香”的专门行业,官府也设有“四司六局”,以备官员筵席之需。所谓“奇茶异汤”,处处有之,可见宋代生活之完备和繁华了。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十二月”条载:“更以苍术、小枣、辟瘟丹相遗。如宫观羽流,以交年疏仙术汤等送檀施家。医师亦馈屠苏袋,以五色线结成四金鱼同心结子,或百事吉结子,并以诸品汤剂,送与主顾第宅,受之悬于额上,以辟邪气。”这些汤药是用来辟除邪气的。又如“天晓诸人出市”条载:“又有浴堂门卖面汤者,有浮铺早卖汤药二陈汤,及调气降气并丸剂安养元气者。”这里的“二陈汤”即煎汤,用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四味草药组成,用生姜、乌梅入煎,有清热化痰、消导行气之功效。

     又据北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一记载:“今世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或温或凉,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南宋徐度《南窗纪谈》也说:“客至则设茶,欲去则设汤,不知起于何时?然上至官府,下至闾里,莫之或废。”这两则资料里除了说明煎汤用药物香料外,还说明“客至点茶,欲去煎汤”这样的待客礼仪在宋代社会上很流行,上至侯门府衙,下至市井巷陌,旁及宫观寺庙,都很盛行和重视。这应该是宗门茶汤煎点礼仪形成的社会基础。

     禅寺煎汤不可能象俗世间那样名目繁多,最多的可能是盐豉汤、生姜汤、甘草汤等,可根据四时变化煎煮不同材料,以甘甜可口、消食暖胃、消解茶性爲主。所谓“先茶后汤”,是有一定道理的。有时茶汤果子药食并列,如《律苑事规》记载:“方丈请和尚今晚汤果”,“请特为汤、药石,至晚汤果,两班光伴。”《敕修清规》“达磨忌”条云:“念诵毕,或请就坐药石。”又“告香”云:“当晚,方丈请参头、维那、侍者药石。”又“游方参请”条云:“当晚特为汤,乃至汤罢,起就炉前谢汤,须两展三礼,抽衣就坐药石。”可见汤礼中的汤不可能是汤药,而是煎汤。汤药和果子、药石一般不能同时服食,而煎汤则可。

     另外,宋代禅寺通行点茶礼法,这也是两宋茶法在宗门的一种体现。宋代不仅文人雅士热中煎茶、点茶,甚至连帝王贵胄也参与其中,乐此而不疲,这是宋代茶文化兴盛的一个主要因素。如苏轼《汲江煎茶》诗:“活水还需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描绘了宋人煎茶的清况。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诗:“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务观诗中所说的分茶,其实就是点茶,属于点茶的一种游戏,起源于唐末五代时期,宋时民间颇为流行。宋徽宗曾亲自点茶,以赏赐近臣:“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沸。少顷,白乳浮盏,而如疏星淡月。顾群臣曰:‘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延福宫曲宴记》(宋)李邦彦撰 )

     宋代点茶法是将团茶或散茶,经过破碎、碾罗后成为精细末茶,然后投到茶盏中,用汤瓶注入沸水,并用茶筅搅拌以出沫饽。宋代点茶首重建盏,以绀黑有鹧鸪斑或兔毫纹为上品,这样更能衬托出沫饽洁白如雪的色泽。赵佶《大观茶论》中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结浚霭,结凝雪。茶色尽矣……乳雾汹涌,溢盏而起……《桐君录》曰:‘茗有饽,饮之宜人,虽多不为过也。’”描绘得很精致形象,可看作是对宋代点茶法所成茶汤的具体呈现。

     宋代民间点茶、饮茶、斗茶、分茶风气颇兴,我们从传世的北宋人刘宋年的《撵茶图》、《茗园赌市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徽宗赵佶的《文会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以及据说出自元代赵孟頫之手的《斗茶图》等画幅中都可以看到,这也是宋代茶事兴盛的具体写照。

     此外,吴自牧《梦梁录》有许多文字资料也可佐证:

     夜  

     日市亦买卖。又有夜市物件,中瓦前车子卖香茶异汤。

     诸色杂货

     又有早间卖煎二陈汤,饭了提瓶点茶,饭前有卖馓子、小蒸糕。

     茶  

     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又有一等街司衙兵百司人,以茶水点送门面铺席,乞觅钱物,谓之“龊茶”。僧道头陀欲行题注,先以茶水沿门点送,以为进身之阶。

     从以上简单资料可以看出,点茶、煎汤、食用茶点,是宋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宗门只是将之礼仪化并写入清规,融入到禅僧的日常修行生活中,从而形成了禅门独特的“茶礼”和“汤礼”,可以看作是宋代茶风在禅门的具体反映。

     至于具体的煎点方式,无着道忠《小丛林清规》中则有具体描写:

     住持焚香薰献,次递茶器,左手接托。次进茶筅,右手接之。并摸盏唇令注汤,以筅搅了。还筅侍香,双手薰献了。(“佛涅槃忌”)

     供头候众吃果了进茶(每器盛末荼,和尚与果一时供。故今只进余众耳),次进汤瓶。捧茶托,右手摸碗唇承汤,茶筅搅调了。(“展钵式”)

     这段文字可以看作是对《清规》中“点茶”、“行茶”、“浇汤”仪规的细化和补充,对我们了解宋代禅寺茶汤具体操作方法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四、茶榜与茶状

     前面引文中曾提到的茶榜和茶状,在禅门茶礼中有专门的意义。关于榜和状的字义以及用处,宣方《宋元佛寺茶榜考论》、王大伟《宋元禅宗清规研究》都有专章论述,此不赘述。笔者重点解析茶榜和茶状在茶汤煎点礼仪中的具体应用。

     前引“僧堂内煎点”条说:“堂内煎点之法,堂头库司用榜,首座用状。”在禅寺职能中,住持以下,首座最受尊重。“首座之职,表仪众僧。”(同前)元代《幻住庵清规》里说:“首座之称,居一众之首也。在丛林与长老平分风月,在庵中与庵主同展化仪。事在精勤,行存洁白,情忘憎爱,念绝是非。十方之仪范所钟,一众之道业所系。”在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禅寺清规之前,首座也称上座或第一座。如《五灯会元》载有沩山灵佑禅师一则著名公案:

     时华林觉为第一座……丈曰:“若能对众下得一语出格,当与住持。”即指净瓶问曰:“不得唤作净瓶,汝唤作甚么?”林曰:“不可唤作木也。”丈乃问师(灵佑禅师),师踢倒净瓶便出去。丈笑曰:“第一座输却山子也。”

     华林觉当时为首座,却因应答不对机,从而失去主持大沩山的机会,输给了时任典座之职的灵佑禅师。六祖《坛经》中记载:“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从上座、第一座,到后来的首座称谓,可见禅寺清规从唐及宋的发展流变过程。

     禅寺茶礼因爲“礼数殷重”,茶榜、茶状的文字都有一定格式和具体规定。这在南宋《丛林校定清规总要》里也有详细说明:“四节茶汤榜状式,方丈库司,用榜七行;首座,用状九行。”

     因爲茶汤礼仪特为人以及场所的不同,茶榜、茶状张贴的地方也不同。或贴堂外上间或下间(请知事)、或贴僧堂南颊(请头首)、或贴僧堂门颊(僧堂内煎点)(以上俱引自《禅苑清规》);或贴僧堂前下间(《禅林备用清规》),或贴僧堂前(《律苑事规》)不仅如此,张贴的位置也有规定:堂头榜在上间。若知事首座在下间。(《禅苑清规》“僧堂内煎点”条)

     举行重要茶汤礼仪,茶榜、茶状要先呈主持或首座看过,然后张贴:“堂内煎点之法,堂头库司用榜,首座用状。令行者以箱复托之,侍者或监院或首座呈特为人,礼请讫,贴僧堂门颊。”(《禅苑清规》)“斋前具箱复托茶榜呈首座。”(同上)

     茶榜直接张贴即可,而茶状则要用封皮或者称作可漏、可漏子封装起来,呈给需要礼请的僧众,然后才张贴。如《丛林校定清规总要》记载:

众寮解结特为汤状式

     守寮比丘某。右某启:取今晚就寮煎汤一中。特为阖寮尊众。聊表(结制解制)之仪。伏望众慈,同垂光降。谨状。某年某月日。守寮比丘 某状。可漏:状请阖寮尊众,守寮比丘  某  谨封。

     晚间僧寮煎汤用状,以示隆重。也籍以联系同寮僧众感情,表示对结制解制仪式的一种尊重。


(图注:丛林校定清规总要附圖)
 

  

                              五、茶药与药石

     《清规》中提到的葯、或茶葯,就是禅门常说的药石。药石的称谓由来已久。《列子·杨朱》:“及其病也,无药石之储。”《玄应经音义》云:“攻病曰药石。”所以药石最初是用来治疗身体疾病的。《黄檗清规》里说:“药石,晚食也。比丘过午不食,故晚食名药石,为疗饿渴病也。”可见,药石是宗门晚间饮食的一种称谓,正如称“甜酒”为“般若汤”一样,是一种宗门隐语。

     药石除了是晚食的隐语外,在茶汤礼仪中也指一种类似点心的茶点,或者是简单的果脯、蜜煎、蜜果、松子、熏豆之类,但不可能是药丸。宋人周密《武林旧事》“酒楼 ”条载:“有以法制青皮、杏仁、半夏、缩砂、豆蔻、小蜡茶、香药、韵姜、砌香、橄榄、薄苛。”这些下酒的小食也可用来做茶点。吴自牧《梦梁录》“分茶酒店 ”条记载的果子更多,简要罗列一些:

     四时果子:圆柑、乳柑、福柑、麝香甘蔗、沈香藕、金银水蜜桃、新胡桃、新银杏、洞庭橘、蜜橘、橄榄、红柿、方顶柿、青梅、枇杷、金杏。

     干果子:如锦荔、京枣、香莲、松子、人面子、蜜姜豉、玛瑙饧、麝香豆沙团子。可谓琳琅满目了。

     至于“腊药”和“暑药”,《梦梁录》和《武林旧事》中都有提及:

    “腊日赐宰执、亲王、三衙从官、内侍省官并外阃、前宰执等腊药,系和剂局造进及御药院特旨制造银合,各一百两以至五十两、三十两各有差。伏日赐暑药亦同。”(《武林旧事》)

     “医家亦多合药剂,侑以虎头丹、八神、屠苏,贮以绛囊,馈遗大家,谓之“腊药”。”(同上)

     可以看出,这些“腊药”和“暑药”,很可能是用来外用或者放置在室内的,一是端午节佩带辟邪,一是暑天涂抹解热。

     禅寺茶汤礼仪中之所以将药食茶点称作“药”或“茶药”,是因为佛教有过午不食和不非时食的戒律规定和饮食传统,饮茶时吃点心或者果脯、熏豆之类,也属于违戒,为戒律所不允许;但如果是用来治疗身体疾病的,则不算破戒。《清规》中也说:“小食、药石,与果子、米饮、豆汤、菜汁之类,如非斋粥二时,并是非时之食也。”这些药石果子如果在非两餐斋饭时食用,就是非时食,是破戒;但如果在茶汤礼仪中食用,因爲是“茶葯”,就不算破戒。这也是禅门特别的“开缘”之例。

     现在日本茶道仍然称饮茶前的饮食为“怀石料理”,就来自于禅宗。传说禅僧们冬天打坐时,实在难以忍受寒冷和飢饿,于是将烧热的石头揣在怀里,不但身上不冷了,肚子也不“咕咕”叫了,怀石的典故由此而来。

 


                         六、茶汤礼仪中的用具

     据笔者粗略统计,《清规》中涉及茶汤礼仪的用具约有以下数种,简单介绍如下:

     1) 斗笠

     斗笠是云水僧必不可少的行具之一,上下斗笠时,可以用来盛装茶叶筒。《清规》“装包”条:“笠子内安圣像、经文、茶器之类。”“先取净瓶茶筒枕头安笠内。”

     2) 汤瓶

     用来盛装热汤点茶的用具,唐代称作提子,宋代称作汤瓶,简称瓶,用来点茶,也称浇汤。《清规》:“斋前,提举行者准备汤瓶,换水烧汤。”

     3) 茶盘

     用来盛放盏橐的盘子。《清规》:“盏橐茶盘,打洗光洁。”

     4) 茶盏、橐

     茶盏也称盏或碗,用来行茶(也称下茶)浇汤的饮茶工具,橐即茶托,也称橐子,用来盛放茶盏。《清规》:“行茶遍,约浇汤三、五碗。”“汤瓶出,或为本师师翁煎点,即侍者浇汤,亲自下茶,以表专敬也。”

     5) 茶筅

     茶筅一词,《清规》尚没有发现。《梦梁录》中有“扫帚、竹帚、筅帚”的记载。日僧无着道忠纂《禅林象器笺》及《小丛林清规》,其中对茶筅有详细解说:“《字汇》云:‘筅,同箲。筅,苏典切,音鲜。筅帚,饭具。’”“《文公家礼》云:茶筅之制不见于书传,惟元谢宗可有咏茶筅诗,味其所谓‘此君一节莹无瑕,夜听松风漱玉华,万缕引风归蟹眼,半瓶飞雪起龙牙’之句,则其形状亦可仿佛见矣。或谓茶筅即蔡氏《茶录》所谓茶匙,非是。”“陆羽《茶经》有茶具十六事,其中有归洁注云:‘竹筅帚也。’”(以上具引自《禅林象器笺》)

     6) 茶汤图

     茶汤图是禅寺茶汤礼仪的一种图示方式,简洁明了,以便大众熟悉并遵守。《禅苑清规》中尚没有附图,南宋《丛林校定清规总要 》中所载十一副图中,有八幅是茶汤礼仪图(见附图),可见宋代宗门对于茶汤礼仪的重视程度了。《禅林备用清规》中的“众寮结夏”条则有详细记载:

     夏中具行茶汤瓶盏图。兄弟有结缘者。随意书名。结众人缘也。堂司出图帐后。粥罢。众人和南。时出图于穿堂。(诸图牌。诸方具有常式)。

     陆羽《茶经》“十之图”说道:“以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比较禅寺茶汤图,仅仅取陆羽“茶图”之名目而已,实际内容则要庄严和丰富得多,目的是爲为了方便僧众明了茶汤礼仪立,其中的意义较之陆羽《茶经》,深且远矣。


(图注:密庵咸杰禅师法语。 示璋禅人, 茶挂。 现藏日本京都大德寺龙光院)

(图注:雪菴溥光书《敕赐大重阳万寿宫》碑,碑立陕西户县祖庵镇终南山万寿宫)
 

  

                       七、茶鼓、茶板、照牌

     茶鼓也写作茶皷,设在法堂西北角,召集僧众举行茶汤礼仪时用。宋·林逋 《西湖春日》诗:“春烟寺院敲茶皷,夕照楼台卓酒旗。”《丛林校定清规总要》:“说法则有法鼓,会茶则有茶鼓。”日僧无着道忠《禅林象器笺·法鼓》条:“法堂设二鼓,其东北角者为法鼓,西北角者为茶鼓。”《清规》“堂头煎点”条则有详细说明: 

     斋罢,侍者先上方丈,照管香炉次位。如汤瓶里盏橐办,行者齐布茶讫……报覆住持人,然后打茶鼓(若茶未辨而先打鼓,则众人久坐生恼。若库司打鼓,诸寮打版,并详此意,不宜太早)。众客集,侍者揖入(方可煞鼓)。 

     至于茶鼓的击打,也有一定规则。《丛林校定清规总要》中说:“法鼓,茶鼓,侍者主之。如上堂法鼓,长击三通。小参,长击一通。入室三下,普说告香,各五下。如特为尊宿,特为大众,特为新旧执事,击茶鼓一通。退座三下。”“库堂前鼓,库司主之。报斋三下,堂中煎点茶汤,集众退座,每日斋粥,下堂和南,并击之。大普请,长击一通。”《清规》中记载同此。

     另外也有板,称作打板或鸣板,作用同于茶鼓。有时鼓板并列。如《清规》“僧堂内煎点”条:“长版后众僧集定。”“赴茶汤”条:“闻鼓版声及时先到,明记坐位照牌。免致仓遑错乱。”照牌是用来表明坐位次序的,也要事先备好,以免临时错乱。

     总之,禅寺中的茶汤礼仪有一套严密的程序,从击鼓鸣板召集僧众,到依照照牌入坐,可谓“等级森严”,不能有半点差池。

 


                                 八、结束语

     以上笔者从七个方面,对唐宋来以来禅寺中的茶汤礼仪及做法作了粗略分析。可以看到,禅寺吃茶不仅仅是爲了解渴,更多的是一种对禅门仪式的注重。从吃茶时出茶榜、茶状,到敲击茶鼓、茶板,以及烧香、行茶、浇汤、劝吃茶、行茶葯、谢茶等过程来看,禅门对待茶汤礼仪是十分注重的。正如《禅林备用清规》中所说:“禅苑清规,始自百丈制礼作乐,防人之失。礼以立中道,乐以导性情。香烛茶汤,爲之礼;鈡鱼鼓板,爲之乐。”将茶汤礼仪提升到儒家“礼乐”的高度,可谓推崇备至。宋代禅门有“煎点茶汤,丛林盛礼”的说法,《丛林校订清规縂要》中也说:“自古茶礼最重,有谢茶不谢食之说。”

     限于篇幅和体裁,笔者在探讨唐宋茶汤礼仪时并没有将烧香内容纳入,主要是考虑到这是一个专项题目,有待以后专题讨论。宋代有俗谚曰:“烧香点茶,挂花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唐宋以来,烧香已成爲一种专门的技艺和职业,有诸多香铺、行香人、印香人、香婆子等。印香也称篆香,最早从寺院中兴起,不仅用来供佛,也用来计时,称作“无声漏”。禅寺中无论茶礼还是汤礼,以及入室参请等,都要先烧香或告香,香炉、香瓶、香盒、香丸、香支是必备的,燃香、拈香、炷香等都有相应规约,并有“告香图”供僧众研习,可见宗门对于烧香礼仪的重视了。

     另外,在探讨唐宋禅寺茶汤礼仪时笔者结合唐宋以来煎茶、点茶之法予以说明和佐证,这样就避免了过去一些研究者因爲不熟悉茶法而对禅寺茶礼的一些误解。然而去圣时遥,古风不存,《清规》中许多茶汤用语在我们今人眼里已然变得陌生,加之现存禅寺中已经彻底没有了这些古代茶汤礼仪,所谓“礼失而求诸野”似乎也不可能,凡此种种,都对研究宋代《清规》茶汤礼仪带来一定的困惑。正如清人仪润所感叹的:“又规条中,古有而今无者,如点茶抛香之类。古无而今有者,如祖忌增百丈等。”(《百丈清规证义记》)孔子曾告戒弟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儒家最终诗教和礼仪。如今诗教凋零,礼仪尽失,言而无信,立则偃蹇,徒余叹息。至于本文所论,难免粗疏甚或舛误之处,还望识者有以教我爲盼也。


     【摘自2017年《吃茶去》杂志(总第67期);作者:马守仁陕西西安),茶禅文化研究学者有《无风荷动》《岭上多白云》


参考文献:

《禅苑清规》,[宋]宗赜着,苏军点校,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宋]惟勉编,《卍新纂续藏》第63册

《律苑事规》,[元]省悟编述,嗣良修订,《卍新纂续藏》第60册

《幻住庵清规》,[元]明本着,《卍新纂续藏》第63册

《禅林备用清规》,[元]弌咸着,《卍新纂续藏》第63册

《敕修百丈清规》,[元]德煇编,《大正藏》第48册

《百丈清规证义记》[清]仪润証义,《卍新纂续藏》第63册

《小丛林清规》,[日]无着道忠撰,

《禅林象器笺》,[日]无着道忠撰,《佛光大藏经》,高雄佛光出版社1994年版。

《景德传灯录》,[宋]道原纂,《大正藏》第51册

《五灯会元》,[宋]普济着,中华书局1984年版

《茶经》,[唐]陆羽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44册

《封氏闻见记》,[唐]封演着,台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茶录》,[宋]蔡襄着,台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大观茶论》,[宋]赵佶着,台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武林旧事》,[宋]周密着,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版

《梦粱录》,[宋]吴自牧着,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版

《陈氏香谱》,[宋]陈敬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44册

《香乘》,[明]周嘉冑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44册

《唐、宋寺院中的茶与汤药》,刘淑芬《燕京学报》(第十九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禅苑清规中所见的茶礼与汤礼》,刘淑芬《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七十八本第四分,台北:2007年

《宋元禅宗清规研究》,王大伟着,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

《日本茶道文化概论》,滕军着,东方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茶文化经典》陈彬藩主编,余悦、关博文副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出版

《中日茶文化交流史》,滕军着,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茶与宋代社会生活》,沈冬梅着,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中华茶道》,丁以寿主编,关剑平、阮逸明副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中华茶史》,夏涛主编,郭桂义、陶德臣副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文化传播视野下的茶文化研究》,关剑平着,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

《无风荷动——静参中国茶道之韵》,马嘉善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万里茶道工作会议在湖南石门县召开(图)

$
0
0



8月3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湖南中华文化促进会协办,石门县人民政府承办,武汉大学俄罗斯乌克兰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的万里茶道石门申遗工作回报会在湖南省石门尧业国际大酒店召开。石门县委副书记、县长郭碧勋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涂碧波,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万里茶道(国际)协作体执行主席郭杰先后致辞,石门县政府副县长黄蕾就申请列入万里茶道申遗点进行汇报。常德市宣传部副部长宁毅刚,常德市文旅广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俊等参加了会议。                   

8月4日,万里茶道工作会议石门县壶瓶山镇召开。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万里茶道(国际)协作体执行主席郭杰,武汉大学俄罗斯乌克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刘再起及其他2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万里茶道专家学者,临湘、普洱等沿线城市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就《万里茶道全图》提出修订意见和建议并就开展申遗以来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进行了汇报郭杰副主席在会议总结时说:今天,我们探讨对万里茶道全图的修订,一是要向曾经的参与者致敬,向被埋没的历史致敬;二是着眼于共同发展的未来,让更多的城市成为志同道合的同行者,让万里茶道重新繁荣,并给城市带来切实的发展动力。                    

(图注:参会专家手拿万里茶道图合影)



据悉,今年3月,国家文物局将“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积极推进“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此次工作会对《万里茶道全图》修订进行充分的研讨。会议认为,应该从大的时空角度进行完善,把遗漏的重要节点城市补充纳入全图,各方携手推动万里茶道沿线城市之间协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分别对夹山寺、皂市古街、水南渡古茶道、黄虎岗石拱大桥、泰和合红茶坊、东山峰万亩有机茶园等万里茶道遗产点进行了实地考察。                 


参会代表在夹山寺考察。

舒曼与石门县县长郭碧勋在夹山寺交流。

参会代表在夹山寺体验禅茶文化。

参会专家在万里茶道图上签字留影。

与会代表实地考察。

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交流。

在石门,请喝这一碗茶。

参会代表在壶瓶山镇泰和合红茶号博物馆前合影。

请喝这碗茶。

与会代表实地考察。

舒曼在石门东山峰茶园与石门县文博副调研员龙西斌交流。

舒曼与茶文化专家余悦、胡明方在东山峰茶园考察。

与会代表在考察途中合影。

舒曼在壶瓶山镇与石门县政协副主席杨书凡交流。

 


 

喝茶的过程(散文)

$
0
0


                      

                     一

对于茶,我是情有独钟的。之前,我对其有很多的比喻,但都过于牵强,或者说是不够贴切。后来,我想到一个词,这个词我认为比较契合、或恰当。最终我就认定它了,这个词就是情人。

情人一说,是要惹是非的。这里包括外人的狐疑,家人的不解。后来我做了一番斗争,把这个词解释了一下,我说:对于情人我有自已的理解,第一不敢苟同于网络上的戏言。第二没有非礼妻子的思想。第三更不会有贪官和巨富们那样的荒诞行为。这个情人是不排斥妻子的,那种“情”虽然有时也会隐隐的、涩涩的、甜甜的或是酸楚的。但每每都会带给你许多的感受,即使是相拥一下、相思一下、相视一下,都能留下些许的回味,以及美好的映像。偏偏妻不屑一顾,子懒得一看,不知是怕受到影响,还是不予认可。

好在这是我最后的底线,妻也没那么认真,只是任我去了,这种结果就让我有了每次惬意地喝茶过程。不过,我想说明一点的就是,我喝的茶都是春季采摘的绿茶。                   

                       

绿茶的喝法是有讲究的,不应有过多的思量,也不要有位子、票子那样的联想,更不能有“小人与女子难养” 那样的杂念。我欣赏的是诗人那天讲诗歌时,拿一杯绿茶作讲解的对象。他说,任何艺术的东西都要留有空间、想象和余地,不要一味地去看它的表象,就像这杯绿茶,在人们的思维习惯中,看到的是已经定格的一杯茶,或者是一个盛茶的杯具。可在诗人的眼中,它是一个玻璃器皿,是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几叶茶立在杯里,是一种物质,从表象上去看,它是无语的。而冲入沸水之后,它就产生了化学般的变化,水在慢慢升高,随之所有的情节和故事都会一一地展现出来。

这个时候你就去想象,想象的结果它都不会再是一杯普通的茶了,它就有了诗的艺术效果。就像中国京剧里的板和眼、就像中国书法中的韵味、就像中国画呈现出的水墨浸润。那种想象可以无限放大,能到何种程度,就看你的感情了。经历越多,感悟越深,知识面越宽泛,想象也就更加丰富。

我感兴趣的不是诗人的讲解,而是他对茶的联想。

茶喝到升华为想象以后,喝起的滋味就有另一番景象了,不再是单一的生津和止渴。于是,我每一次喝茶之前都做了一些准备,比如先洗洗手,除去一切尘世之间的气味。因为茶是很敏感的,特别是绿茶,哪怕是一星点异味,它都会被感染的。无论是你捧过玫瑰之手,还是握过金钱之手,或者是拿过可能会腐烂变质事物之手,都会传导给茶的,那样你就再也喝不出它的优质和本真了。

前些时候,我去了当局长的同学家做客,局长夫人知我喜喝茶,就从冰箱里拿出很高档的绿茶冲泡于我。我闻了闻就没再喝,局长夫人用疑惑的目光看我,我说你这茶不是原来的茶了,已混有许多茶以外的其它气味。

并不是说茶是高贵的别称,实际上它是很普通的,老百姓的生活日志上都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一说,可见它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了。只是茶有自己的特点,它的特点就是不媚、不俗,不能强加任何别的东西而已。

我喝茶的第二项准备就是洗净一只杯子,但必须是一只透明的玻璃杯,这样我看中的是泡茶的过程和茶叶发生变化的过程。那种变化都在我的视力范围之内,因为我把放茶、冲水、看茶、闻香等都纳入喝茶的步骤了。所以,一切的准备和操作就成了我喝茶过程中的必修课。

有时,我常常也在想,绿茶是不是一芽精灵,小小的一片叶子,怎么会有那么多情愫呢?在左思右想答不上来的时候,我又在自言自语:也许是我对绿茶产生了情结,这才成为茶的粉丝。                       


                     三 

或许珍惜一种事物是有经历以后才有感情的。比如说你亲手做出的菜,你亲手摘来的水果,你就会有一种食欲或饮欲。在吃和饮的时候你就有了成就感,这与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想,茶与我也是有亲密接触之后才成为伙伴的。

可能是我生于茶乡的缘故,早些时候,单位和友人买茶都会差遣我的。久了,我就成为他们的茶叶大使,同时我与茶的亲近感也日益升温,其中的甘苦也让我明白了许多的道理。

茶往往是生长在深山老林中的,越是高山里的茶,品质越好。因为它们吸收的光照、气息、土壤、水韵更具天然,所以它的风味就更加独特。这也是我舍近求远,舍小山寻大山的真正目的。

可寻茶之路是非常坎坷的。那次我去东河寻茶,是我一生难忘的事情。车在没有路的地方停下之后,我沿着一条小河而上,河道不知盘旋了多少次,依然没有尽头。望望四周的群山,我开始在心里打起退堂鼓,毕竟是一个人深入大山,虽然前面有传说中的好茶;虽然有山花、怪石、鸟语相伴,但诸多的未知还是让我的心紧张起来。

紧张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在一个山坡的拐弯处,我一抬头突然发现一条狼就站在那里。当时我和狼都是猝不防地发现了对方,只是我满脸惊恐,狼眼露出凶相。与狼对峙,玩的不仅仅是心跳,而且还需要有理智和智慧。我知道,如果在当时逃跑,无疑是就地自杀。结果我就硬着头皮站在那里,还好我不光看到狼眼里锋芒毕露,也看到了狼嘴里还叼着一只山鸡。我想当时狼对我有两种想法:一是我是它的下一个猎物,二是我有没有抢它战利品的可能。而我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趁狼还没有下手之前逃离这里。我的心里想着,腿已付诸行动了。我依然面对狼,可脚步则侧身慢慢移动。好在狼最终没有发动最后的进攻,在确定有一些距离之后,我就撒腿跑了。

那次历险不仅没有让我远离茶,而是更加亲近茶了,这都是因为好茶就在山坳、就在云中、就在采茶姑娘那银铃般的笑声里。

深入茶园之中,既能体会一种氛围,又能观看制茶的全过程。采摘、杀青、揉茶、摔条、烘干那一整套流程,让我享受了一次次的流香过程。当我再也待不住的时候,就随采茶的山民一起来到茶园,亲自采一些新鲜的茶草,然后亲自看着把它制作成茶叶。那一刻,我忘记了许多,收获了许多。                     


                     四 

我知道我手中抓的这些茶叶,并不是我亲手采摘的那些叶子。但它的条形极像,它的长度、它的饱满、它的色泽,简直就像我采的茶叶一模一样。这种发现,让我有了倍加亲切的感觉。

于是我就坐在一杯刚冲泡的绿茶前,看变化了的茶、水和雾气。茶一叶一叶地舒展开了,像似一个才睡醒的少女,缓缓地伸展着身姿,朦胧中还带有些梦意,笑靥里依然存有余味。我不敢去猜想那里面是否还有蝉声和鸟鸣,是否有杜鹃的声音。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茶已升华为一种想象,叶已还原了一个本真的自己。

水已不再是一个透明的晶体了,它已着了茶的色调,俨然成了茶的同类。不过透明还是保存着,只是淡绿色的水让人有了一种欲望。

最欢快的自然是水中的茶叶了,它们跳起了水中的舞蹈,开始时是天鹅舞,随后是交谊舞和独舞。它们的舞台在杯中,它们的世界也在杯中,舞不尽的是风花雪夜,舞不完的是春花秋月。此刻你只顾去欣赏,不用去着急,因为茶叶们一会儿都会平静下来。

这个时候你会闻到有一股清香弥漫起来,是栗香,也会是兰草花香。这香是要看茶的产地的,看这些茶是与谁为邻了。如果茶是长在栗乡,那些烂漫的栗花是不会放过它周围所有物质的,结果茶叶的每一寸光阴都会熏染上栗花的香气。要是茶生长在山崖或是小溪之畔,就会与兰草花结为好友的,那样茶就有了兰草花的气味与性情。

最让人注目的莫过于茶与水交融后所产生的气体。说是蒸气,但更像是雾。那些雾袅然上升的形式独特而多姿,它会在杯口形成一个雾罩,在其上面环绕成多种状体,然后淡去在空中。因为有雾的导出,使茶中的香也就飘散开了。

此时我最弄不清的是,这雾是不是那雾锁茶园的雾。因为那些雾生长在山的半腰,护着山上的茶林,吸纳阳光的照射,孕育茶叶的品质。可以说,它是茶叶的被、茶叶的衫、茶叶的守护神,从而它成全了高山茶那不可取代的特色,也完美了自己多重性格的形象。

我想,但愿这雾是那些山雾的沿续,有了它们才会使绿茶得以圆满和回归。      

                     五 

欲,对于普通人来讲,它是很难逾越的一道坎。用好了,它是进取的动力,用不好,它就是无形的杀手。曾经难填的欲壑,绊倒过许多贪婪者的前蹄。

或许我就在尘世之外,因为我只对一杯绿茶产生了饮的欲望,甚至是渴望。茶以它独特的品质让我有了好感,有了冲动,亲近茶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品一杯香茗,自然想到的是它的好处,无论是口感还是流进心底的过程,都让我有了超乎寻常的感觉。因为喝茶不单是止渴了,还喝出了对茶热爱与回味。有了无数次的冲动后,对茶就有了鉴赏和探究。

能喝上一杯好茶是需要一些构成和条件的。首先,是对水的要求,最好是泉水或溪水,那样会保持茶的纯净。因为任何污染和渗兑都会降低茶的品质。就像夫妻间的爱情,如果有了其他情感的参与,其生活也就剩下过日子和混日子了。

其次是闻香、观色和品味。闻香就是把杯底用温水预热后,放入少许的茶叶,然后闻其香气,嗅其感觉。因为那些茶不仅能闻出自身的特质,还能闻出“春茶香,夏茶涩,秋茶好喝摘不得”的民谚来。观色则是在那银毫沸腾的绿色世界里观其汤色,辩其成色。如果是杀青不好,汤则泛青,如果烘制过了,汤会变黄。只有恰到好处的汤色才会添其好感,增其饮欲。

品味一杯上等绿茶是最具诱惑力的。那些茶水还未入口,其香气已沁入肺腑,留在唇边的甘甜,说是止渴,不如说是回味,这个时候喝一杯绿茶就是享受了。

喝绿茶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它的医用价值。《神农本草》上说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还说:茶叶还有消食去腻,利尿止渴,消毒解酒,轻身明目等作用。

茶圣陆羽对喝茶有自己的见解,他说:“所著者衣,衣精极;所饮食者,食与酒皆精极。”也就是说,衣食住行都要追求精美的情趣。所以,陆羽把喝茶的过程看作是精神享受的过程,从而赋予喝茶以美学的内涵。

陆羽还在他的《茶经》里说:茶之为饮,生于名山秀水之间,得天地之精彩,儒家以之养廉,道家以之求静,佛学以之助禅。可见茶的文明内在已超出其自己的精神层面。

喝茶的过程其实是一次领悟的过程,也是一次畅想的过程。它不仅能喝出个中的甘苦,也能喝出人生的滋味。


【(摘自2017年《吃茶去》杂志(总第67期);作者:乐祥河南商城 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品茶的境界

$
0
0



  最好是在夏日的午后,坐在自家的小院里,墙边的刺玫灿烂地开着,蔷薇星星点点躲在绿色的帏幔里露着笑脸,木质的葡萄架上爬满长藤,习习凉风吹过,叶片儿沙沙作响,一串串葡萄在透过茂密的枝叶偶尔投进来的那点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晶莹剔透。这时候,你静静地品着茶,每一口都能品出安逸与幸福的味道。

  当然,没有小院也无妨,也不必非要在夏日的午后,即使是寒冷的冬季也一样,关键是要有一颗快乐的心。就说冬天吧,而且是住在高高的楼房,一个周末的夜晚,收拾了一周的凌乱,是该坐下来喝口茶的了。这时候你会发现,窗明几净的家里散发着柔和的气息,放眼望去,窗外万家灯火,你就像一个气定神闲的棋手,生活就像一盘棋,这时候是走得最顺心的几粒子。所以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以为劳动之余的品茶,的确是种健康的享受,这就像当年吴伯潇说的那种“健康的疲惫”,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也不必非要一个人独坐。三五好友围坐一圈,品着茶,聊着天,又是一番景象。或许就在这清香温氲的气氛里,一件悬而未决的事情就有了结果,一些隐藏在几角旮旯的怨恨就烟消云散,美好的心情因为茶,因为畅谈而云蒸霞蔚,袅袅升起。我想,南方人爱喝下午茶,莫过于此

其实品茶是一个交流的过程。

一个人独自品茶,静静地,孤独着,也快乐着。这时候你可以听到自己心灵的对白,两个自我,热烈地交流。你可以想起往事,开心也罢,痛苦也罢,在一口口的香茗的浸润中,心绪渐渐平静下来。或者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想,心中只有茶,七泡过后,余兴未尽,于是一壶接着一壶,喝个透彻心肺,身心舒畅。这大概就是发呆的乐趣。

三五好友相聚,则多了几分生机。你一言我一语,伴着茶香探讨人生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有人侃侃而谈,有人洗耳恭听,说到高兴处,有人开怀大笑,有人掩面微笑。即使是激烈争论,面红耳赤,也请放心,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温文尔雅的道别。这就是茶和酒的区别,酒使人乱性,茶却能够清心。这时候,喝的是茶,品的是人,是友情。难怪古人感概: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无论自斟自饮还是好友相聚,品茶都需要有颗宁静的心。正所谓“宁静致远”,心静了,心胸也就宽阔了,所思所想才能走得远,人生的境界才能得以提升。从这个角度说,茶是水中仙,只有满怀敬畏之心的人,才能品出个中况味。否则,品什么茶呢?不如喝酒去!

在品茶的过程中,最陶醉,最快乐的,当属沏茶的人。因为茶是有灵性的,只有懂得与茶交流的人,才能沏出浸人心脾的茶汤来。当你全神贯注地将滚烫的水注入茶具中,你的脉搏就开始与茶一起跳动,心神所至,茶之魂也。

所以说,再好的茶,再好的环境,须有一个懂茶的人。


      【摘自2017年《吃茶去》杂志(总第67期);作者:鲜章平新疆伊宁),作者系新疆作家协会、新疆兵团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作品集《站在阿力玛里的土地上》、诗集《西部回声》


 

喜茶(散文)

$
0
0



喜茶之人,一为喝茶,一为品茶。

所谓喝茶,本义在于解渴。烈日当空,酷暑难当,树荫之下设一茶摊,挥汗如雨的路人驻足畅饮,顿觉口舌生津,两腋生风,连呼“好茶!好茶!”几毛钱一大碗的茶水好能好到哪里?所谓“日高人渴漫思茶”,此“好”只为能消渴解暑,至于茶色茶味,浑然不知。

也有一类人号称懂茶,日日整套高级茶具,呼朋引伴,时时也作“晴窗细乳戏分茶”之悠闲,讲起茶经,也能如数家珍般列出龙井、铁观音、碧螺春等色香味之种种,但要真正令其品茶,却未必能品出个子丑寅卯。

曾听过这样一个笑话说是一老汉自称品尽天下种种名茶,只须轻啜一口,就能辨其品名。一日老汉外出归家,见客厅茶几上一壶色翠如碧的汤水,口渴间端壶牛饮,连称清香无比,沁人心脾,急问老妻“从哪儿寻得如此好茶?”老妻淡然答曰:“这是我早晨刚煮的绿豆汤。”

故俗人喜茶只能称“喝茶”,莫论“品茶”。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每日酒足饭饱之际,喝喝茶,聊聊家常,亦能于烟火气息中寻得乐事,活得心广体胖,如此而已。

高雅之人喜茶,更多的是赏其神,敬其性,品其深邃的精神文化内涵。雅人倾心向往的茶树必生于高山之巅岩壁之上,云雾缭绕间得雨露日月精华滋养,其高山云雾质非凡品能比。一枚小小的茶叶采摘下来,须经晒青、揉捻、烘焙、紧压,如经历一场涅槃重生,把生命的种种酸甜苦辣化作一缕清香中略带苦涩的精魂,让饱经风霜历经沧桑或痛定思痛的文人雅士啜饮间如遇知音如获知己惺惺相惜。

一生与茶结下不解之缘的苏东坡可谓是茶史上喜茶第一人。屡遭贬谪,倍受打击,再豁达再豪放的人内心也会充满郁闷和焦虑,不同的是这位自称东坡居士的大诗人能于苦痛的缝隙中寻找到疗伤的良药。荒芜的东坡地里,他默默种下一株株茶树,又默默采茶烘焙烹煮,从此佳茗似佳人,一把东坡壶日日夜夜不离身,清茶一杯,浅斟细饮间,茶气袅袅,品清苦淡雅,观细叶轻舞,一腔抑郁不平之气随之烟消云散,豪放诗情如浪滔天。

茶能清心,亦能养性。栊翠庵里妙玉收集梅瓣上的雪水,深埋地下五年后用来煮茶,茶便有了梅的傲洁雪的清宁;扬州茶楼里郑板桥扫来竹叶烹茶叶,茶气中便流淌着竹的清高淡泊和正直;湘江月下刘禹锡喜见满满一碗清清亮亮的月光茶,茶汤里便氤氲着月的皎洁和优雅。

品茶,品的是清是幽是静是淡;喜茶,喜的是那质性自然不事雕琢的清香中的苦涩,苦涩中的清香。

摘自2017年《吃茶去》杂志(总第67期);作者:吕立华(山东莱阳)


 

假若你是茶,我是水(外3首)

$
0
0



假若你是茶,我是水 

那么,亲爱的

你的馨香,就是缘于

我痴迷的倾心

 

我会一如既往地

用我的一份单纯

冲淡你烈火中的灼伤

尽力还回你新绿时的那片率真

 

我会一如既往地

用我的一份热情

投入你美丽的怀抱

沸腾的爱里,你

浸润时的欢快蠕动

将使我的一切,变得更有品味…… 

 


一、曾经……

曾经,珍藏过一份芬芳

羞涩若花,悄悄绽放

曾经,存留了一段情感

感动如诗,长置心坎

在风花雪月差失的年龄

每每,重新回忆

逝去的岁月,青春

正如杯杯“蒙顶”香茗

在翕动的唇吻中

那帧帧浅笑的靓影,永远

芳馥出,记忆里

茶叶所独有的醇美清香……

 


二、面对杯杯滚烫的液体

寒冷的夜晚  

用心爱的泥壶  静静冲泡

杯杯醉人的“蒙顶”香茗

希冀品尝并感受  

一种久违的自然气息

 

面对杯杯滚烫的液体

静观叶片的浮动之舞

我总会忆起

在风光绮丽的春天里

你留下的  那段

永远令人回味不尽的

芬芳记忆……

 


三、她的笑

至今怀念相见时,她抿着

嘴唇,满眼秋波的那副娇容

 

呀,那匆匆中飘来的嫣然一笑

真如一锅翻滚的

梦想品尝,却又怕于不慎中

把心儿烫伤……

 

   【摘自2017年《吃茶去》(总第67期);作者:胡明桥(河南新县),河南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茗香袅袅诗中来(散文)

$
0
0



    我国是茶的故乡,茶乃华夏之“国饮”,中华又独享“诗国”之美誉,千百年来茶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凡描述茶叶、茶景的诗作,皆称“茶诗”,从西晋至晚清,遗存历代“茶诗”达上万余首。

  “心为舞剧,吹嘘对鼎钅历。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衣被皆重池,难与沉水碧。”晋代文学家左思的《娇女诗》对两位娇女的容貌举止、性格爱好作了细致传神的描写,而茶饮对她俩的强烈诱惑及有关茶器、煮茶习俗的记述,使该诗成为陆羽《茶经》节录的中国古代第一首茶诗。张载在《登成都楼诗》中写道:“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此为以茶入诗的最早篇章之一。该诗描述了白菟楼的雄伟气势以及成都的商业繁荣、物产富饶、文人辈出的景象,其中除赞美秋橘春鱼、果品佳肴外,还特别炫耀四川香茶。诗人认为茶为全中国人所喜爱的饮料,甚至超过“六饮”。

  但是,若论茶诗之妙品,当推盛唐。茶诗全盛于唐代,唐代茶诗约有500首。诗人们咏茶叶、品茶香、赞茗之高洁、记茶会之盛况,也歌唱“淡如水”的君子之交。李白有《赠玉泉仙人掌茶》一诗,曰:“尝闻玉泉山,山涧多乳窟。仙气白如鹤,倒悬清溪月。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下歇。根柯酒芳津,采服润肌骨。”此诗浪漫飘逸、读来若闻氤氲仙气,别有一番神韵在。杜甫《重过何氏五首》中第三首描写品茗题诗之乐,也出手不凡:“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词。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此诗写于汴梁(开封)禹王台,诗人于鸟语花香的春日夕阳之下,边品味茶香,边凭栏写诗,茶助灵感,诗兴与茶趣融为一体,高雅之至!皇甫冉的《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描述采茶人之不易,“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诗句直白,“草根”味儿甚浓。

  白居易咏茶诗数量最多,留传至今尚有70余首,最受推崇者是《茶山境会亭欢宴》一诗,写绝了风云际会品茶斗胜的景象:“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茶名)齐尝各斗新。”在白氏咏茶诗中,茶与酒常常出现在同一篇中,如“看风小溘三升酒,寒食深炉一碗茶”(《自题新昌居止》);“举头中酒后,引手索茶时”(《和杨同州寒食坑会》)等。说起白的好茶,据说与当时朝廷曾下禁酒令、一时长安酒贵有关。其实诗人的爱茶另有一种高远的精神寄托,其茶诗或与闲适相伴,或与伤感为伍,常以茶宣泄沉郁,茶水浇开其胸中的块垒,他自己总结为“起尝一碗茗,行读一行书”、“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白毕竟是一位胸怀天下的人民诗人,在困境中不失中国文人能屈能伸的清醒,他在《何处堪避暑》中写道:“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从心到百骸,无一不自由,虽被世间笑,终无身外忧”,以茶陶冶性情、欲从忧愤中寻求一条新路来。

  其实,与白居易交好的卢仝也是一位以善吟“茶诗”而闻名的中唐诗人,其《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就脍炙人口,诗云:“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轻,六碗通神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读此诗如吮香茶,体察到品茗者神清气爽、飘飘欲仙的神情,被誉为“七碗茶诗”,千古流芳,卢仝也因此被人称为“茶痴”,赢得茶界“亚圣”之誉。我们从唐诗中还能看出当时茶商云集、市场繁荣的景象,如王建《寄汴州令孤相公》:“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刘禹锡《寄杨八寿州》“八公山下清淮水,茗园晴望似龙鳞”;李嘉佑《送陆士伦宰义兴》:“浅疏通野寺,绿茗盖春山”;项斯《山中》:“蒸茗气从茅舍出,缫丝声隔竹篱间”等,从中不难看出当时中国茶庄、茶园和饮茶的盛行,经济生活的活跃。

  陆游生于茶乡绍兴,并在福建建瓯任朝廷茶官,晚年隐于茶乡,知茶甚深,以“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傲视世间,留有“朱栏碧甃玉色井,自候银缾试蒙顶”,“蒙顶茶如正焙香”;“焚香细读斜川集,候火亲烹顾渚茶”等诗句,在《建安雪》一诗中,“建溪官茶天下绝,香味欲全须小雪。雪飞一片茶不忧,何况蔽空如舞鸥。银瓶铜碾春风里,不枉年来行万里。从渠荔子腴玉肤,自古难兼熊掌鱼”。诗中的“蒙顶”产自四川雅安、“顾渚”根植浙江长兴、“建茶”源于福建建瓯,都是茶中上品。

  刘禹锡的《尝茶》,“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在明亮月色里煎茶,茶汤色泽神玄,茶味禅意深深;后人诵罢,都会情不自禁地咽下一点口水。

  无论叙事、抒情、咏志、思辨、说古、道今,“茶诗”多借茶寓景、由茶含情,蕴含诸多历史人生意境,若能翻开历史每页每章,处处都有茶汁浸润的斑渍,弥漫缕缕青涩气息。古往今来,茶有贵贱,茶客无高低;不论躬耕垄亩的农人、脸色凝重的诗人,忧国忧民的哲人,喝茶为解渴生津提神醒脑,而能喝便是“茶客”。喝新茶喝好茶更为人生一大快事,倘若旁有“红袖添香”,墨客们的绝句佳作更会源源不断了。

  【摘自2017年《吃茶去》(总第67期);作者:海涛重庆永川重庆市作协会 


 

玫瑰花茶的倾诉(散文诗)

$
0
0



玫瑰花茶的倾诉

为了一次邂逅  在今世

我惜别春天,想留给你

最美的容颜与气息

 

以这样的方式陪伴你

为你   在沸水里舞蹈着孤寂

多希望你能读懂我的心扉

 

注定是你杯中过客而已

很想驻足你心里

让思念温暖而有滋味

拥有你的气息

就是我今世最美的回忆


摘自2017年《吃茶去》杂志(总第67期);作者:胡巨勇(湖北黄梅),系湖北黄冈市作协会员


 

与一杯茶相守(散文诗)

$
0
0



在每个理想主义的清晨

我们不妨与一杯茶相守

时光是静寂的

爱情也是

捧你在手心,亲你,吻你

不够,还是不够

 

鼻子是你的,眼睛是你的

嘴巴是你的,心是你的

不够,还是不够

 

一片茶叶,仿佛采来的青绿诗句

她需要柔情喂养

 

在开水的暴动中

她眉头紧锁,不情不愿

 

她怀抱轰轰烈烈的爱情

她痛苦,她反抗

最后,她选择与生活握手言和

坦然接受一切

毕竟平平淡淡才是真

 

茶是有佛性的

君不见,禅茶一味

常常打坐于杯底

为是为,在来世

她为你再次绽放青春和爱情

 

一壶清水养了很多个春天

煮点日月,煮点红颜,

煮点江山,煮点乾坤

煮点唐诗,煮点宋词

煮点热血,煮点闲情

 

当美,彻底释怀

一面静止的湖,被打开

 

往往,人生这杯茶

只有在经过苦痛以后

拥有平淡

摘自2017年《吃茶去》杂志(总第67期);作者:周冬梅(重庆潼南


 

名壶(散文)

$
0
0


   我泡茶煮茶的壶不能说很多,但也不少。

   品茶品味儿,,是浅层次的,也是最直接的感受。其它的,诸如意韵禅味,玄之又玄,可谓众妙之门,真的难以言说。于我,无论如何超脱,有时还真难以脱俗,譬如在茶壶上。注重茶味,就得分壶,不同的茶,用不同的壶,才能品出不同的味道。同为普洱,生熟红白,味不同,自然分壶而泡。甚至生普,年份短年份久,一样要分壶。况且,一个壶泡久了,养熟了,也需换壶,便于收藏。爱壶的人,喜欢到壶市茶店闲逛,流连忘返,遇见入眼的壶,就走不动了,必欲得之而快乐。日久天长,壶自然多了起来。像我,先时还陈列在书柜书前的空处,后来就有了两个铁力木多宝阁,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壶和杯。

   壶,虽多,紫砂的、泥的、陶瓷的、金属的、玉石的,琳琅满目,看来看去,几乎没有一把有名的,名壶。按理说,一个喜欢茶壶的人,除了珍藏几样压箱底的好茶,也该有一两把镇室的名壶,才不愧茶人之称,所谓爱茶嗜茶,更名附其实。有人曾开列了一个茶人必须具备的名细,像藏茶十提,作茶诗百首,收藏茶壶若干,其中名壶几把云云,虽有戏谑嘲讽的味道,但也是实情。无一名壶,何谓茶人。似乎已成行内不成文的约定了。读《茶人》三部曲作者王旭峰的新作《茶语者》,后边列专章展示自己家传和收藏的名壶,洋洋大观,不无得意,也的确显得古朴厚重。就是身边的茶友,开口闭口也喜欢神秘兮兮地说,拥有顾景舟的壶,蒋蓉的壶,从不轻易视人,到底有没有还真不好说,也许只是个传说。拿起现用的壶,也自诩,这可是当代某某大师亲制的,网上可查。我听着,笑笑罢了。

   我常想,壶史虽长,但名家制壶,往远推到明代,也不过几百年,制壶名家屈指可数,留存下来的更是凤毛麟角。至于当代所谓的大师,十有八九是自封的,不过有个国家美术师的职称,便自抬身价,出售的壶已近天价,实际上离茶很远,已难得一见。名人虽多,爱茶的也不在少数,但品茗过的壶,真正能完好留下的并不多,即便有,大多由后代传承,视若珍宝,藏之高阁。况且,真正一等一家喻户晓的名人并不多,听说过岳飞的名砚孩儿面,鲁迅喝剩的普洱茶砖,还真没听过有康有为壶,梁启超用过的杯盏呢。

   说没有一把名壶也不对,或者说不完全对,我是有一把鸣远壶,珍藏多年,很少拿出显摆。但究竟是不是名壶,或者说是不是鸣远壶,真品,赝品,甚或名家高仿,像张大千的仿古画,我还真的说不准。所以虽珍藏着,却一直不敢以名壶自居,更不敢以名壶示人。全当没有过,可又不是事实。

   这鸣远壶,或者说名壶,不是家传的,也不是重金拍下的,所以心虚。有句老话叫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那的确是个偶然,纯属机缘。说实话,我是爱在古董市场转游,这习惯也有多年,但从未淘到一把喜欢的壶,更不要说名壶了。沙里淘金本身就难。况且,得之失之全在机缘。那是一个平常的中午,天有些热,我忙完手头的工作,穿街入巷,晃游着去小店吃饭。巷口蹲着位外乡人,面前摆着一把茶壶一件玉如意,壶很别致,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是黄色的紫砂,幽光柔和,烟火洗尽,特别是盖上莲蓬蹲着的青蛙,生动天趣。我不由地伫步,拿起形赏,翻过壶底,陈鸣远三个字忽如电光闪石,击在心上,我仰制住内心的惊喜,随意地放下,站起,并不显形于色。卖壶的汉子急了,几乎带着哭腔:大哥,买了吧,这可是祖传的,虽不值钱,却有了年份。不是等饭吃,我才不卖呢。我笑笑,知他说假话,是个地道的瞎棒,壶和如意说不上是从哪儿顺手牵羊来的,卖几个零花钱换小酒喝。我问多钱,他伸出一个指头,我迟疑着,一百?汉子忙说看着给看着给。汉子一把抓过五十元钱,握紧,生怕我返悔。我无心吃饭,装着散步,淡出汉子的视线,飞也似地逃回办公室。

   顾不上喘气,仔细地审视着,考详着。这的确是一把老壶,民国,清代,明末,还真不好说,但有了年份,即便是仿品,也是出至高手。壶盖内也有陈鸣远印戳,是姓名分开的,清晰,规整,刀工和我书上见过的陈鸣远印如出一辙,功力深厚。紫砂壶造型风格亦相近,但没有题款刻字。我还是不敢相信,这就是鸣远壶。鸣远壶年代久远,是除了紫砂壶鼻祖供春壶外,仅至于大彬壶的名壶,流行于清康熙年间,以精美绝伦,颇具盛唐风韵,而名孚中外,当时就有“海外竟求鸣远碟”之说,价格不菲。存世作品并不多,集中在南京博物馆。自然,也难免有散落民间的。清末民国之初,多有高手仿制的,维妙维俏,几以假乱真,时过境迁,历经岁月战乱,高仿品存世也愈来愈少,无论从品质还是价值来说,也算名壶了。就是在我收藏的壶中,也是最有名的,即便真是赝品。

   鸣远壶摆在博古架上,暇时观赏,确也养眼。把玩之余,经不住好奇心的诱惑,名壶泡茶,比之普通壶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有一天,拿开水清洗消毒后,泡了一壶上好的陈年生普,反复品尝,真还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壶体更水润了,至于茶味,还不如我平常用的普通壶,甚至有其它味道,没有那么甘醇。况且,虽小心翼翼,却总有些胆颤心惊,怕失手磕碰,成了残缺。

   这使我想到在朋友茶店泡茶的事。店是高档店,自有私房名茶,也藏有一些名壶,多出至当代工艺师之手,虽非天价,也已不菲了,万二八千是很平常的。泡冰岛喝,是一把小西施壶,光洁可爱。尤其是那把泡老班章的石瓢,造型品象色泽,的确少见,可谓一流。但泡时心神不宁,怕偶尔失手,没一回尽兴的,茶味似乎也变味了,食之浮滑苦涩。主人不停半开玩笑地说:“慢点慢点,谁碰了谁赔。怕是有钱也买不到了。”全副身心都在壶上,哪里又得茶趣呢,索然无味。好久没去茶店了,再去,换了壶,问那把呢,壶盖碎了。看来,名壶太名贵了,是用来赏的,并不适合泡茶。

   我的鸣远壶也束之高阁,先时还摆在博古架上,偶尔观赏或把玩,后来甘脆放进书柜,省得落满灰尘,擦拭时也小心翼翼,毫无情趣。时间一长,竟有些遗忘了。偶然茶友问起,我懒洋洋地说,那是赝品,赝品,不值几文的,随便搪塞过去。

   之后的岁月,也不是没有遇见名壶,旧壶也有,虽价格昂贵,真伪难辩,敬而远之。像吴云根的壶,朱可心的壶,壶友多有收藏,展赏之余,有心让利于我转藏,说身为茶人,没几把镇宅之宝还成。我笑笑,一来实力未殆,二来反添负担,有失茶禅本意。有茶友耸佣我,买几把当代大师名壶用,不然白白辜负了手中珍藏的好茶。我笑笑,从来不置可否,其实,心里主意已定,即便再便宜,我也不会用。

   我常用的十几把壶,没有一把名壶,最有名的一把瓷壶,是香港一园壶,虽有名,也只是著名品牌而已。但那款识光泽是我喜欢的,和其它紫砂壶一样,多是从专卖店或网上淘来的,出至一般艺人之手,有的壶底有印章,有的没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壶都是这些默默无闻者用心做的,说不上多么精美,却颇得天趣,扑实耐用,适宜泡茶喝。况且,使用过一年半载,茶水渗透,手捂气养,自然变得光亮柔和起来,近乎璞玉。

   我想,名,不名,可名,非常名,原本是分别心在作崇。平常心最好,名壶终被名所累,就这个意义而言,还不如一把普通壶,无意有意间,随意拈花一笑,更得禅茶一味呢。


摘自2017年《吃茶去》杂志(总第67期);作者:静子(山西大同),山西省作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著有散文集《乡村拾遗》《镶嵌在记忆深处》《品·味》等


 

思念苦涩到永远(茶诗外一首)

$
0
0



碧潭飘雪已千年

寒山云雾绕眼前

等你在  窗前边

一杯茶  竹叶情

你的唇  我的吻

相爱就在一瞬间

 

西湖龙井有你脸

云南普洱有你靥

玉豪雪  悦君山

淡淡清  袅娜香

你的味  我失眠

思念苦涩到永远

 

神峡茗枞是故乡

寒山云雾让我想

淡淡清  你芬芳

你的吻  我的唇

吹皱一片绿春水

山里布谷叫满天

相爱就在一瞬间

思念苦涩到永远

 

茶叶 

就像我们这些人

有些住别墅

有些住平房

一把茶叶的包装

 

一只手撕开你精美包装

把你放入茶杯

用滚水反复冲烫

就如我们被生活这只手

投放在日子的白天黑夜

拖着疲惫东奔西走

 

你在水中翻滚

把裹紧了的青春

重新舒展雨露的凝聚

在水里泡得越久

味越苦 

更提神

就如我们的经历

苦难越多 

故事越精彩

   

   【摘自2017年《吃茶去》杂志(总第67期); 何迎春(四川成都),作者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品茶,品无尘年华(散文)

$
0
0

           

饮茶,饮的是一种心情。一杯茶,一把蒲扇,坐在古柳大树下,慢慢地品着茶,有一口没一口地,一边习习地搧着风。此时,柳色如烟,鸟鸣如珠,饮茶者的心则如一朵水白莲花,淡然开放,清香细细。

当年,陶渊明作别官场、归隐田园时的心情,大概与此相同吧。

饮茶时,心,应当是净白的,是虚无空灵的,否则,和饮茶相悖。

饮茶时,不要想得失,不要想名利,否则,难得茶中三昧。

同样的,饮茶时,不要想红尘名利,不然,会脏污了杯中茶汤。

当年,陆羽在深山山寺里,面对着清风明月,品着一杯清茶的时候,眼前看到的一定是白云,在山门外轻轻飘荡,不着一痕。耳朵听到的,一定是如珠的鸟鸣,清新雅致,犹如露珠。至于那一刻的心,一定是“本来无一物”的,是毫无尘埃的。

因此,他才会品出茶中淡然。

因此,他才会品出茶中的洁净。

也因此,在他挥别古寺,挥别白云高山后,回到尘世,坐在西窗下,铺开纸,提笔蘸墨,落在纸上的一部《茶经》,翰墨淋漓之外,才会充满着一种清净如水的感情,流溢着一种不着一痕的悠然清闲气韵。

茶,让人心精细。

茶,让人的精神饱满。

茶,也让人的生活走向风清云白。


喝茶者,一般茶室不必精致,但必须净白:白色四壁,毫无污渍。房内,有木桌,有木椅,都不着雕饰,自然素朴,给人一种清水芙蓉的感觉。

当然,房内还要有古筝一架。

主人坐在古筝前,舒缓身心,十指起落,一支《高山流水》的曲子,或者《阳关三叠》的曲子,在古筝上如水滴落,一个个音符,仿佛也泛着晶亮的光泽,轻轻流洒。

窗外,得植着几本芭蕉。芭蕉的叶子一片青绿,在窗棂前半遮半掩着,随风摇曳。那种绿,是一种新绿,一种青绿。绿色映在房子里,房子里荡漾着一种绿意。弹筝者最好穿着白衣,衣服上,也沁入荧荧的绿韵。

此时,房内有小泥炉。炉不必大,得精巧,炉内生火,上面蹲着一个陶罐,煮着水。有的人用铁罐,则不宜:铁罐煮水,含有铁味,泡茶的时候,会败了茶味。水开后,缓缓拿了,冲壶,洗茶,泡茶。

听古筝的客人,则拿着杯子,默默地听着筝声,不时地品一口茶,缓缓吞下,一股淡淡的香味浮荡上来,齿颊生香。此时,室雅茶香,相得益彰。此时,饮茶者的内心一片空灵,不知是古筝声滋润出来的,还是茶汤滋润出来的。

数曲听罢,几杯茶后,抬起头来,窗外月光如洗,流荡在芭蕉叶上,也泼洒在房内。房中,黑色和白色相互渗透着,斑斑驳驳的,本就是一副水墨画了。

而弹筝的和品茶的,都成为画里人物。

夜深,圆月如盘,高悬窗外。

室内,茶已品罢。

客人一揖,挥手而别,主人相送,站在门前,看朋友越走越远,走成了月光下的一粒浮萍,渐渐的,浮萍也不见了。然后,自己也转身回去,轻轻阖上门。

这一刻,无论归去的客人,还是在家的主人,都感到这一天很清闲,身体和心里,都是透明的,好像月光一照,就会照透一般。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茶人的知己,应当是好茶者。


喝茶的时候,二三友人聚在一起,是会相互表现茶功的:将壶拿着斟茶,一股茶汤飞出,所有茶杯皆满,而且涓滴不溢。这当然是茶功。

还有,开水煮到什么样子泡茶为好,也是茶功。开水不开,则难以泡开茶叶,无味;如果过开,就会烫死茶叶,更是可惜了一包好茶。

有人说,不就是一点茶叶吗?没啥。

说这话的不是茶人。茶人视茶不是茶叶,是知己,对待茶叶是唐突不得的。因此,煮水也就很讲究了,用陆羽的话说,水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边缘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三沸之水,方可泡茶。

当然,还有一样茶功,就是品茶。

品茶,是多少年与茶汤为伴方才练就的。品茶包括看汤色、嗅茶香、品茶味。很多人说,高明的茶人,一口茶汤进嘴,能够一口说出是什么茶。但是,这得有个前提,品茶者必先饮过此茶。否则,是不容易做到的。

一般能说出茶的色香味,就已经不错了,算得真正的茶人了。

我有一个朋友,茶功很深。那时,我们在单位共处一室,闲来,或秋雨之夕,或冬日夜晚,用一个电炉子烧水,相对泡茶,品茶。他每次饮茶,必先拿了一粒茶芽,放进嘴里,眯了眼嚼着,有时摇头,有时点头,点头时必对茶叶加以品评,说茶香清味雅,回味无穷,不错。我听了,急忙实验,泡罢一尝,果然如此。

他有一杯是紫砂泥的,杯形简单,如茶缸状,拿在手里,敦实,沉重。每早起来,他必拿了杯泡上茶,喝后再上班。

他的杯子很少洗,里面有茶垢。一次,我指着道,应当洗洗。他看了一下,得意地说,这才叫茶功,你们外行不懂。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种养壶方法。

挥别友人近二十年了,这样的茶人,已经很少遇见了。有时,寒夜归来,一身疲累,一人泡茶独饮,很是想念那段日子。

茶友是可遇不可求的:遇见,是缘;不遇,莫怨。毕竟,在这个红尘滚滚的时代,茶人,已成为了一道诗词里的风景了。


有人说,喝茶得在春之晨,冬之夜。其实,我认为,饮茶是无时无地不好,关键在于饮茶人的一颗心是否淡然。陶渊明有一句诗,说得非常好,是适合茶人心境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清净,就是身在闹市,也如处于深山一般,面对名利,不起丝毫波澜。

饮茶,也是这样的。

春之晨当然宜于饮茶。一早起来,泡上一杯茶,一边喝着,一边在花圃里看栀子花一片,看桃李芬芳,看蒲公英星星点点。此时,嘴里茶香,鼻端花香,人浮荡在一片清香里,不带一点儿人间烟火气。

至于夏天,更好饮茶。

夏天饮茶,最好在古树浓荫下。一个早功活儿结束,或锄豆南山,或耕田北畴,然后回了家,吃了早饭,泡上一壶茶,独自坐在门外古树下的石头上,或躺着,看一本书,不时地拿起茶壶,嘴对着壶嘴,嗞儿一声喝上一口茶,在舌尖上轻轻一转,缓缓吞下。树头浓阴里,阳光斑斑点点落下来,蝉鸣如箫音一样婉转,随风流散。

一壶茶罢,躺在山石上,沉沉睡去。风,轻轻吹过,能隐隐感觉到。夏花飘落衣襟,也能隐隐感觉到。

此时饮茶,自在。

秋之夕饮茶,极富山居诗意,尤其秋雨淋漓中,一个人坐在书房里,窗外树木黄叶飘零,确实有一种“雨中黄叶树”的感觉。此时,茶人的心里有一丝说不清的愁绪,伴着一杯清茶的茶烟,袅袅升起来,漂浮在书房里。房中供着一盆野菊花,盆里泥土中还藏着着一只蟋蟀,发出一声声的鸣叫,带着一种旷野乡村的气氛。此时,饮茶者在这茶香里,在这虫鸣声里,思绪会走回遥远的乡村,走入淳朴的乡情里。

茶香淳朴,其实,最淳朴的应当是乡情,经久不变,耐人品咂。

冬夜饮茶,坐在窗前,拢着一盆火,读着一卷唐诗。几首读罢,抬起头,窗外一片白亮,这才知道,外面下雪了。可是,房内却一片温馨,所有的寒冷,所有的孤独,所有的人世沧桑,这一刻都被关在了窗外。

一杯茶,一盆火,就营造出一个温暖如春的世界。


饮茶的地方,还有一处不可不提。周作人在他的散文中说,坐了乌篷船,在江上流动着。他说,这种乌篷船,四人团座,围着一张桌子正好。

这时,如桌上再有一壶茶,四个瓷杯,就更好。

四个人一边看着青花瓷一般的江南美景,一边品着茶。在水上,尤其在江南绍兴一带的水乡,水是白净平稳的,不纹不波。船行也不太快,快则难以细看两岸的人家、乌桕树,还有岸柳牧童了,就难以尽兴。

此时可喝茶,可看景,可聊天。

他还说了另一种饮茶方法,就是躺在乌篷船里,拿着一本小品文,旁边放着一壶茶。如果是我躺在船上,手边拿着的书一定是他的小品文。周作人的小品文自然,清新,洁净,不愠不火,和沈从文的小说是可以相媲美的。

有的书,本身就是一杯清淡的茶。

有时,读一本书,让心一片空灵,也如躺在乌篷船里品茶一般。


【摘自2018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 曾玉荣(陕西山阳)】


 

闻香品茶(散文)

$
0
0



   一盘香,置于香炉,轻烟丝丝缕缕,袅袅娜娜,随烟;一盏茶,置于案头,薄雾朦朦胧胧,氤氤氲氲,香。闻香品茶,养性,在这个冬日,在围炉而坐的白昼和夜晚

在我的意念里,闻香与喝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我是喝茶之人而绝非品茗之家,因而,就不懂什么“茶中之道”,更不能体会闻香品茶的意境。这些年,虽然自己也常常打着“文化人”之名,辗转各种茶室茶楼间,甚至有邀参加若干文化活动,但对于这“闻香”与“品茶”的学问依然知之甚少。正巧有个学生专注传播香文化,并开辟了一处叫“容庐”的文化净地,让我也能沉浸一番,于不觉中领略闻香品茶的风雅和情趣。

位于上虞城北某住宅区内的“容庐”里,每到周末以闲散、雅趣为主题的“闻香品茶”雅集会,可谓是偷得浮生半日闲。这不,应学生之邀,挑了个空闲的周末午后去也去闲散”一番。还未走近“容庐”,便扬声声空灵的古琴。一进“容庐”正堂门厅,我便嗅到了那种味道。似曾相识。那是在一些僧人的禅房中嗅过的,在一些道人的丹房中嗅过的。入内只见木制香炉正轻轻地漂浮着一缕缕香烟,一旁的茶壶水汽氤氲……啜一口好茶,耳畔又传来空灵的古琴声,“香为鼻嗅,茶为口甘,琴为耳愉”,这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的享受,不正是都市人一直在寻觅的那一分静谧吗?

一边喝茶,一边听学生讲香道。他从瓶中取出一片酷似木屑的东西,点燃后放入香炉,我又嗅到了那种味道。他告诉我们:烧的就是沉香。那香木奇特得很,树体受伤真菌便分泌油脂,油脂经久积多,即为沉香此物坚实而重,入水沉,因此得名。沉香汇集天地阴阳五行之气,被人当作三界的信心之使,其香气至今无法人工合成,因而十分珍贵。他说时,见炉中烟灭,便去添香。用夹子从瓶中取出一瓣,埋入炉灰,转眼间香烟再生,香味复浓。众人闻香赞叹,神态怡然。他还告诉我们,来过“容庐”,便是染香人,身上染的香三日不退。我们纷纷扯起襟袖去闻,衣服果然也是香的了。

说了香,学生又介绍起他的好茶来。茶是好茶,武夷大红袍。武夷大红袍,是中国名茶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之称,是武夷岩茶中的王者。学生一边熟稔地演示着茶道,一边娓娓地向我们介绍着武夷大红袍,从它的源远流长,到独特岩韵,再到泡制程序、饮茶方式。我们闻着,看着,听着,感受着“容庐”内溢浓浓的风情。约莫一支烟工夫,一盏腾着热气的茶便端到了眼前,而一股浓郁的清香早已沁人鼻端,竟没有绿茶那种隐约缥缈之感。端茶在手,只见茶水碧绿中透着红润,映着那洁白的瓷器,竟使人有“美酒琥珀夜光杯”之感。忍不住迫不急待的呷上一口,便觉甘醇无比,从内脏一直爽到指尖。仿佛瞬间置身于大自然的山水间,呼吸吐纳置身于岩骨花香,体脉经络通融于经纬乾坤。就想,武夷大红袍果真不一般。这个难得的下午,我闻香品茶,不知不觉间神思飘逸了几分。

闲与静,是茶道与香道的共同要点。而在品的过程中,每一次的细腻感受都是相当重要的。当茶与香交融时,需要我们在身心宁静的状态细细品味才会有惊喜的发现。在繁华的都市里,到处是浮躁的气流不知将人们裹向何方,而我们多么希望寻找一处能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港湾。“闻香”“品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静下心来,品一道茶,闻一道香,心绪得以放平,思想得以放松。执杯,观色,品韵,闻香,听音,悠然于茶水之中,心也澄澈了。这时我想起三毛的一句话:“品茶必饮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是的,人生必饮三道茶,年少时,经受着人生的砥砺,成年后享受着生活赐予你的幸福与甜蜜,到老了我们才会彻悟:人生原来如此地微不足道,所有的功名利禄,只不过是过眼烟云,淡若轻风。

青烟袅袅,幽香扑鼻,闭目静听。“高山流水”从古琴上缓缓而泻,或是“春江花月”款款而来,随轻悠的乐曲绕梁晕开,扶弦而走,我们慢慢地啜饮,细细地品味,小小的一个空间栖息了无数蹑足行走的游思,同香气一道弥漫,氤氲开一面心湖。闻香品茶一种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境界油然而生,使人忘却了生存的劳累,远离了尘嚣的烦恼。我们也许不能达到那个境界,只要有一份闲情逸致,还是能品出生活之真味的。此时,我身心安详,只想一直在这里坐下去,闻下去,品下去。在一炉好香与一壶好茶营造的芳香世界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份滋润和舒畅,更是一片清净和恬淡。

这个冬日让我们以闻香品茶之,开启雅养身心的曼妙之旅吧。

摘自2018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陶弘标(浙江绍兴)


 

闲来静处,花间有茶(散文)

$
0
0



花间,是一个好词,让人思绪翩跹。

当年,远距中原的蜀,“为西南之都会,国家之宝库,天下珍货聚出其中”,富庶无比,又无熊熊燃烧的战火,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好去处。乐不思蜀的,是刘阿斗。乐而居蜀的,是那些文人骚客。那一帮吟小令中调的男儿,不知怎的,偏偏沉溺于香软词风,爱上旖旎柔媚的小词,开始旅愁闺苑、合欢离恨的吟唱。他们醉生梦死,信的是“人似鲜花花映人,醉卧花丛君莫笑”,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这是婉约派的风格,绝非关西大汉的秉性,没有血性的刚烈。

那个叫张泌的中书舍人,身世有些模糊,令人记忆深刻的,是他的那首词:“蝴蝶儿,晚春时。阿娇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端和泪拭燕脂,惹教双翅垂。”这首极其清新的词,让晚唐五代的一个词派,有了香艳的名头。

花间派词人,吟咏的对象,大多是女子。如阿娇,这位陈姓女子,虽然贵为皇后,却被司马迁认为“太骄”。她的故事,人所皆知。这个叫刘彻的人,4岁时,在远远没有成为汉武大帝之前,金屋里想藏的,就是她——他的表姐。

女人如花,不知是谁先说出的,比喻贴切、形象。这种说法,应该出自于《诗经》时代。《诗经》中,对女子的比喻,形形色色,令人眼花缭乱,以玉为喻,以草木为喻,甚至以日月星辰、鸟类为喻。更多的,是以花为喻。娇艳鲜花,极富生命力,以此为喻,成为中国传统女性审美经典,所谓秀色可餐。花有百媚千红,女人风情万种。女人花,摇曳在滚滚红尘中,花香浮动,暗香盈袖。乱花渐欲迷人眼,词人的绮情艳思,汩汩流淌。

茶,也是个好词。这一生长在南方的嘉木,仅凭薄薄的叶子,就风靡世间,不可一世,风光无限。茶,“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客来正月九,庭迸鹅黄柳。对坐细论文,烹茶香胜酒”,是高风雅士的做派。难怪,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乃“精行俭德之人”最爱。

“从来佳茗似佳人。”是独步千古风流的苏东坡说的。女子与茶,也极其有缘。

传说,某个冬日,茶商陈古秋与人品茶。陈古秋取出一包茶叶冲泡,茶叶是一位姑娘送他的。茶冲泡好后,盖碗刚一揭开,一阵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在缓缓升腾的热气中,一位美丽姑娘的身影,若隐若现,手捧一束茉莉花。渐渐地,姑娘的身影隐去,变成一团热气,唯有茶香,袅袅不散。这茶,名字好听:报恩仙。为报陈古秋出资葬父之恩,这位姑娘,耗费毕生精力,已辞人世。或许是得到点化,陈古秋将茉莉花加到茶中,制出茉莉花茶,为花茶上品,清香宜人。

夏日,江南多荷,莲叶何田田。荷有晨开夜合的习性,“荷叶初开犹半卷。荷花欲拆犹微绽”,被“宰相词人”晏殊认为“此叶此花真可羡”。水面之上,新荷抽出的枝丫,犹如一支画笔,饱蘸墨彩,在花尖上绽放。月色、星光之下,人们划船到水深处,将新茶搁置在新花之中,为的是,熏染一夜清香气,汲大自然之灵气。翌日清晨,早起的人们,将茶取出,捧得一怀清香,在薄薄的轻雾里,惬意而归。

如此场景,在《浮生六记》里也有记载:“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条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味道尤绝。”

这样的茶,是与花香一起氤氲的,沈复喜欢。更何况,有佳人在侧。他唯一的感觉,只有沉醉,想来也如李易安,沉醉不知归路。

这个叫芸的陈姓女子,“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她兰心蕙质,心思细腻,“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林语堂语),极懂生活之美。

“闲来诗酒茶相伴,不负此生不负卿。”这位红袖,既会添香,也会奉茶。与其相处,有绵绵相思,有志得意满,更有琴瑟之欢、鱼水之乐。这样的时光,这样的意境,隽永深远,妙不可言。

他喜欢的,还有静处。

在《浮生六记》中,沈复这样描述:“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一任他人情反复,世态炎凉,优游闲岁月,潇洒度时光。”

这样性情的光景,也令人羡煞。

他喜欢静处,或许是在芸离世之后。欢愉时光,总是短暂。世间总有百般好,终有挥霍殆尽时。少了卿卿我我,少了情投意合,剩下的一人,静处便是回味,更是排遣。这一点,也十分契合诸葛孔明在《诫子书》里的话:“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我有时也想,沈复的选择,为什么是“静处”,而不是“清坐”呢?

“晨兴绝无思,清坐还复佳。夜气不啻存,俗氛殊未来。居然类禅定,正尔悟心斋。明发谢西爽,故山先梦回。”想来,清,这“浊”的对立面,其间大义,一个静字,是不能完全概括的。清,是透明,无杂色,更无杂念。风在动,即是心在动。连静都做不到,又怎能言及清呢?

“人,一个人时,才是真正的自己。”在静谧之中,携优雅之趣,与另一个自己相遇,可以把盏言欢、欢喜对斟,也可以赏花、品茶、论道。这是我们想要的情趣和风景。《红楼梦》中,林黛玉抚琴时,“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上头,或在林石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崖上”。这是选择环境之静。“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眺望远方落霞,眼中无物;闭目养神静气,心无旁骛。若静影沉璧,此乐何极!

文益禅师诗云:“幽鸟语如篁,柳摇金线长。烟收山谷静,风送杏花香。永日萧然坐,澄心万虑忘。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

好一个“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这位法号无相的五代僧人,是中国禅教法眼宗的创始人。法眼宗僧人参禅时,“一切现成”,是重要“话头”。

“一切现成”,是活在当下吗?当下众生,终日忙忙碌碌,心间塞满块垒,忙乱无绪,怎会静处?连静的心绪都没有,如何抵达花间有茶的心境?没有幽趣,又如何得享其间乐趣?

    【摘自2018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任崇喜(河南开封)


 

山中吃茶(散文诗·组文)

$
0
0

                           


 带点轻松的心情,带点恬淡的思想,走,到山中吃茶去!

 新扫的茅堂,拭净的石桌,掇山中野茶,煮溪涧清泉。

 沏茶,闻鸟鸣,品茗,听松涛。

 风在耳畔轻滑,云在山间弥漫,什么尘俗冗繁,什么喧嚣浮躁,全在山中吃茶时,一点点寂然消退。

 心安了,意舒了,出世了,入禅了。听一听自己的心跳,洗一洗蒙尘的灵魂,这一刻,生命的意义被山中的一壶香茶演绎得纯真而透明! 


古寺品茗

 净手,洗钵,烹泉,沏茶,深山古寺里,茶香氤氲。

 鸟高兴,鸟不识茶香,人恬淡,人明白茶趣。

 鸟鸣,因为绿水青山,人定,缘于心清气爽,把一盏新茶,闻几缕清香,入眼,目光明亮,入腹,五脏通透。

 品一品,品茶叶清香。

 咂一砸,咂人生况味。

 负荷重了,身心劳累,欲望多了,心灵疲惫。舍下即是得到,舍下名利,得到心灵的愉悦,这古寺中的品茗,品出的是生命的真谛!


 

泡茶的姑娘

 清纯的笑靥,娴熟的技艺。

 纤纤素手翻飞,撮茶,沏茶,奉茶,一气呵成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令所有品饮者啧啧称奇,进而进入一种逸香的境界。

 用手沏茶,更用心伺茶,看叶芽沉下又浮起,滚涌成一泓诗意的碧绿,在你清澈的目光中盈盈透着温润的色泽。

 茶其实是有灵魂的,就像人一样。

 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才成就了一盏好茶,因与茶结缘,沏茶的姑娘,你年轻的心灵里才通透清爽,温情四溢! 



秋茶

 该收敛了,是该收敛了。

 秋意渐渐浓了,白露茶之后,茶树就真的该休养生息了。

 茶花已蓓蕾欲放,从春阳和煦到秋风劲吹,精疲力尽的付出,已让每一株茶树面容憔悴。

 风凉了,霜也正在悄悄酝酿,收拾起一切激情,让流逝的光阴在此时冷静成默默的思想。

 秋天,茶树们敛起了激情,进入等待状态,时光在沉寂中为来年春天新生的清香,作一次最充实厚重的储备! 


 

 你得承认,每种茶都不同凡响,不发酵的半发酵的全发酵的,入口时的感觉都难以言表。

 你得相信,每种茶都姿态万千,红茶绿茶黑茶白茶花茶,沸水里的舞姿都美若天仙。

 你得感恩,每种茶都懂得奉献,头道,二道,三道,冲泡的醇香都是身心的享受。

 你得歌颂,为一枚茶叶一株茶树一片茶园,那悠久的传奇故事,让一个民族的文明灿烂多姿。

 茶,这大自然的尤物,杯杯盏盏里的香气弥漫时,整个世界都为之惊叹! 

 


茉莉花茶

 洁白的花,清芬的香,与一捧青茶相遇,然后以一种近乎完美的方式慢慢融合,一种叫茉莉花茶的新茶便悄然诞生。

 山水的精华,花叶的风姿。

 试想象一下,这该是怎样的机遇巧合,才能碰撞出如此美妙的滋味!

 泡一杯茉莉花茶,品出叶的清芬花的馨香,以及平凡人生中纯朴而又宽厚的温情。 


【摘自2018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李钧(河南桐柏),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 


 

达摩图与茶

$
0
0

                                

日本的茶会上常常会悬挂达摩的画像,这也恰恰表明了禅和茶有着深远的关系。

关于达摩祖师,我想就不用再介绍了,下面只是简单地转述一下《传灯录》中的记载。

达摩,即菩提达摩,为印度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南朝梁普通八年(公元527年)经海路于九月二十一日到达中国广州。闻听于此,梁武帝将达摩迎至金陵。有名的武帝与达摩的问答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武帝问:“朕即位以来,广建寺庙,抄写经书,供养僧人,请问我有什么功德?”达摩答:“没有功德。”武帝接着问:“佛教第一义是什么?” 达摩答:“简言之,即超越凡圣。”武帝又问:“朕面前的人是谁?”达摩回答:“不认识。”通过问答,达摩认为传教的时机还不成熟,于是移身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打坐。

后传法弟子慧可,于魏太和十九年(公元536年?)圆寂,终葬熊耳山。此后,东魏的宗云赴任西域,途经葱岭,遇到了手持只履的达摩。孝明帝闻此,非常震惊,命人开启达摩墓葬,发现棺葬中仅有只履。

《传灯录》的记载,有很多虚构的成分,很难说这些记载的是达摩的真实形象。但是据此而形成的达摩形象却活生生的存在于人们的信仰世界里,并据此绘画出达摩画像。

介绍绘画题材的日本书籍《后素集》中,关于达摩的绘画可以列举出达摩嗅书图、芦叶图、面壁图、只履西归图这四种。达摩嗅书图中有说明文字:魏王的官人在达摩面前放置书籍,达摩取书闻嗅。但是不知道如此绘画的根据是什么,目前也没有发现与之相关的其它作品。面壁图描绘的是在少林寺面壁座禅的图像,这也是常见的达摩形象。日本初期禅宗绘画的代表作,收藏于山梨县向岳寺的,写有宋代僧人兰渓道隆画赞的达摩图;收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写有元代僧人一山一宁画赞的达摩图,虽然描绘的不是面壁的情景,但应该都属于面壁达摩图的范畴。永禄二年(公元1559年)十二月十二日,有名的茶人椋宗理在茶会中使用的达摩图就是面壁图。

达摩图中的半身达摩图被认为是面壁图的发展形式,描写的是经行时的形象。这个半身达摩图是永禄二年四月二十日在商人住吉屋宗左卫门的茶会中悬挂的,上面有元代僧人月江正印的画赞,相传为元代画人胡直夫的作品。

此后面壁图和半身图经常在茶会上使用。江户时代大德寺的僧人江月宗玩的语录《欠伸稿》中就记载了很多达摩图画赞,当然也明显包含了对茶人的要求的内容。虽然其中没有明确表示出描写禅僧的内容,但是从著名茶人小堀远州收藏大德寺僧人泽庵宗彭画的面壁达摩图以及武将永井信浓守收藏的大德寺的僧人一休宗纯画的达摩图这些情况来看,依照禅僧来绘画达摩图的情况还是不少的。

在绘画面壁的达摩时,无论如何不得不描绘达摩的侧面和背面,这样的达摩图,多少留有些不够圆满的画面构成。然而,也有流传下来的描写达摩侧面的绘画。其中的代表作有齐年寺收藏的雪舟笔慧可断臂图。慧可将自己的手臂砍断,以此来向面壁的达摩表示自己已经开悟,被允许成为达摩的弟子,在描绘这种紧张场面时,必然要描绘达摩的侧面。

当达摩背对人时,仔细描摹他的后背看起来没有任何趣味,但是简单的一笔画成的达摩图,反而有其值得品味的地方。也有茶人描绘背对人的达摩。例如茶人千啐啄斋的达摩画赞。正是一笔描绘出达摩的背面,并加上“描绘不知本来的达摩,则将其面目转向背面”的画赞。赞美禅中说的本来的面目,又谦虚的表达不明了本来的自己。此时千啐啄斋将自己的感觉同达摩合二为一了。                                

 

近代的企业家,同时还是茶人的益田鈍翁也描绘了同样的达摩图。三笔画成达摩,并写上俳句“细观之,无花无叶一山芋”作为画赞。俳句的意思是,仔细观看,(达摩)就像没有花没有叶的山芋。将达摩描绘成山芋,好像是在揶揄达摩,也像是在批判观看达摩的人,也像是在否定权威本身。

先前列举的小堀远州所收藏的泽庵宗彭的达摩图也是背身达摩图。并加上画赞“面壁祖师,是山城狛附近出产的瓜或者茄子吗”。山城,即现在京都的狛地区,是瓜的著名产地。在这里,达摩的背影看上去就像是瓜或茄子,从而表达否定达摩权威的意思。正是持续不断的否定固定化的权威,才是禅应有的要义吧。

江月宗玩的《欠伸稿》也记载着,在用“九年”这两个字画出的达摩图上添加画赞。即“以九年字,忽現全身,看笔头上,疑著几人”。画赞是茶人清水道闲委托书写的,而画可能是道闲本人画的。考虑到达摩忍耐艰苦,面壁九年的经历,将背身的达摩画成忍字,称为忍字达摩图。

虽然不是达摩图,但是三井文库收藏的茶人千宗旦笔的千利休像也引人关注。虽然图样看着就是达摩,但是上面写有茶人千利休的遗偈作为画赞,所以肯定是千利休像无疑的。宗旦明显把达摩的形象用在了利休身上,肯定是感受到了两者之间的某些近似性或者共通性了吧。

芦叶达摩图,可能是根据达摩乘一叶芦苇渡海来到中国的传说绘画的,也可能根据同武帝问答后,离开粱,乘叶渡扬子江的传说绘画的。镰仓时代开始就成为广为描绘的题材,作为东山御物的宋代的僧人无准师范自画赞的达摩图也是芦叶达摩图。

手拎一只鞋履行走的达摩也常出现在绘画中,被称为只履达摩。显然这是基于《传灯录》中记载的传说而创作的。与芦叶达摩一样,人们更偏爱有着超越常人能力的圣人达摩。同样还有清水道闲委托江月书写的芦叶达摩图上的画赞,“手持一经,脚著只履,芦叶驾轻,这生何似”,这应该是用于道闲茶会的。

《欠伸稿》中收录了九十九幅达摩图赞,大德寺僧人玉舟宗璠的语录《春睡余稿》中也收录了五十六幅达摩图赞。分为渡江,面壁,绛衣,回顾,半身,渡江回顾,白发,绛衣回顾几部分。渡江即芦叶达摩,绛衣即红衣达摩,回顾即回身顾盼的只履达摩。绘画了如此众多的达摩图,并委托人写上画赞,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要在茶会上使用吧。

对于茶人来说,达磨图已经成为认识禅茶结合的法门。看见目光锐利的达摩,思考到禅的庄严,进而认识到茶之道也应如此。同时,通过饮茶来放松心情,反省自己,这和修禅的方法也正是相通的。将心之清与体之清,将禅与茶合为一体,让我们如获新生,实现难以企及的精神富足。

【摘自2018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影山纯夫日本),作者系日本神户大学名誉教授】 

                                 



 

禅茶心语(散文二则)

$
0
0




煮茶,不失为冬日里的一大趣事和美事。

寒冬腊月里,万物寂静,煮上一壶茶,看着沸水在壶中咕嘟咕嘟地蒸腾,热气在空中飘升洋溢,饮上一杯自己亲手煮的热茶,暖意立即传遍全身,这种感觉无疑是一番惬意享受

煮茶最为独特之处,在于体感,当然体感因人而异。由热度而至身再至心,直通经脉百骸舒张的畅快感,不能以言语细述。

并非所有茶都可以煮,原则上,茶是都可以煮的,但要煮得好喝的,却要那些品质上佳、底质好的茶。故要煮的茶,必定洁净、无染、有风骨,犹如人中之君子。

“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岭云。”古人的茶里有烟霞和涛声,因此煮茶除了要意境,更要滋味。满室茶香,令人心生欢喜。既有茶香盈室,则与焚香无异。

将岁月里的宁静、安暖根植于心间,云水为伴,畅享于蓝天碧水之间,沐浴阳光与温暖,悠然静谧于禅茶之中,寻求一份难得的清欢。

守一份淡然的心境,恬淡闲适,宠辱不惊,让生活删繁就简,返璞归真,日子由此才会变得简单快乐,朴实安宁

掬一捧清新的山泉,煮一壶淡雅的茶香,与时光对饮,与日月同辉,浮世寻清欢,逍遥云水间。

心善则美,心纯则真,只有荡涤心灵的污泥浊水,才能笑看尘世的浮华与喧嚣。

 


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放得下。待这茶尽具净之后,自有人会记得你是如何的真香满溢。

低调的人,一辈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

一几,一壶,一人,一幽谷,浅酌慢品,任尘世浮华,似眼前不绝升腾的水雾,氤氲,缭绕,飘散。

茶罢,一敛裾,绝尘而去。只留下,大地上让人欣赏不尽的优雅背影。

安静一点,淡然一点,沉稳一点,随意一点。

喝茶,只有两个动作——拿起和放下。喝茶就是这么简单,拿起,然后放下。而人生,看起来繁杂的一切,其实又何尝不是这么简单?有些事何必纠结于心?有些人何必纠缠不清?很多时候,看淡一些,看轻一些,世事原本可以像喝茶一样,不过拿起和放下罢了。

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学佛人亦是两种姿势:拿起、放下。

浮沉时才能品味出茶叶的清香;举放间方能凸显出学佛人的风姿。

懂不懂茶并不重要,千利休禅师说:“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喝什么茶也不重要,适合自己的茶才是好茶。喝茶就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

每个茶人心中都有一方清雅净土,可容花木,可纳雅音。日日在此间醒来,不问凡尘,静心享受其中!

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月色朦胧,将尘世喧嚣冲泡成手中的一杯茶,任汤色一点点淡去,慢慢读懂茶的品格与韵味。

当你用心品茶时,茶叶绽放出的美丽与茶香亦是不同。

茶之道即禅之道,守一怀净土,盈一眸恬淡,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愿每个人,在纷呈世相中不会迷失荒径,可以端坐磐石上,陶醉茶香中。

 

   【摘自2018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释果欣(湖南浏阳),作者系湖南浏阳兴华禅寺、新邵法华禅寺住持

 



 
Viewing all 87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