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舒曼茶话
Viewing all 87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首届“生活禅与茶生活”讲坛在邢台大开元寺举行(图)

$
0
0



赵州一碗茶,今古味无差河北,是中国禅茶文化的发源地,禅与茶融为一体,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中国佛教与茶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晋书·艺术传》,有河北邯郸昭德寺单道开以茶禅定典故;而在唐代河北古赵州“吃茶去”公案业已成为“禅茶一味”精神之源。同时,河北也是中国禅茶文化“正清和雅”四大精神和“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四大功能的诞生之地。千百年来,人们以茶养心以茶雅志,以茶悟道,净化心灵                     

(图注:由舒曼先生主持本次讲坛)

2019年10月24日下午,由河北省茶文化学会、邢台市茶文化学会主办的河北茶人说茶论禅——首届“生活禅与茶生活”讲坛在邢台大开元寺隆重举行。来自河北省11个地市的茶业界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图注:胡克夫先生为演讲嘉宾作点评)

本次讲坛由中国文化促进会万里茶道协作体副主席、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吃茶去》杂志总编舒曼先生主持本次谈茶论禅的论坛会最大一个亮点就是一改过去由专家、学者进行演讲的惯例,而是选择由来自河北省各地的茶界业主和精英,以一杯茶为切入点,结合自己与茶有关的生活、工作经历,讲述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以及对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生活禅宗旨的理解,探讨在自己茶生活中运用禅的方法,解除生活中存在的烦恼和心理障碍。本次论坛,以此来鼓励更多人在生活中,培养以感恩、包容、分享、结缘为内涵的理念,不断优化自身素质,不断和谐自他关系,从而落实爱国、文明、和谐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结果。                     

(图注:大开元寺书记、维那耀悦法师代表明憨大和尚开示)

茶,对禅茶文化而言,超越了“饮”的概念,变成生活艺术的一种方式,成为修的载体。茶界业主和精英的演讲,为与会者奉上了一道饮之酣畅、余味悠长的智慧之茶。                      

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常务理事、石家庄春江书院院长刘东亮首先为大家分享和品味了“难忘这碗赵州茶”。刘东亮先生以《华严经》的视角认为赵州茶的概念很宽泛,若从佛学的角度去品味这碗茶,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他从创办民办孤儿院和春江书院为例,认为赵州这碗茶让升起了广阔无边的菩提心                     

(图注:刘东亮先生演讲)

石家庄上叶堂堂主、国家茶艺师考评员孙丽丽女士为大家分享了好好泡茶就是修禅”的因缘,回忆自己最初从茶经历,后来创办自己茶空间——上叶堂,沉浸在“好好泡茶就是修禅”的生活方式里,以及对禅茶演示的一种挚爱。       

(图注:孙丽丽女士演讲)

邢台市茶文化学会会长项春霞女士则以茶心丰盈喜悦如莲”为题,为大家分享了早年创办了邢台三剑茶艺馆的经历正是因为在茶的熏染,她对生活禅的践行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图注:项春霞女士演讲)

河北省职业技术能手、国家茶艺师考评员刘瑶女士以“以茶为墨,画出我人生的线和面”为题,分享了她和孩子们以茶结缘的故事,缘于这份“茶缘”,让她收获了一份禅喜,一壶茶让她和孩子们演绎出了人生的纯真而透明。             

(图注:刘瑶女士演讲)

石家庄纳地素食馆馆主、国家茶艺师考评员赵泽佳女士通过“我的茶生活里的生活禅”这一命题,分享了她以赵州茶着意尝来淡,随缘得处佳这份参悟,创立了默照茶修,希望通过这样一种茶修,来丰富生活禅与茶生活的内涵,进而修习我们的内心。                     

(图注:赵泽佳女士演讲)

邢台青茗茶庄总经理李慧娟女士以青茗伴我”为题,为大家分享了她在行茶途程需要的是永怀谦卑之心和分享之心,她认为有清茗伴她是最大的福报也曾经一句“吃茶去”禅林法语,给带来茅塞顿开的禅喜自在             

(图注:李慧娟女士演讲)

石家庄无显茶庄总经理张金牛先生为大家分享了“茶生活中的三种美学观”。近年来,他为了实践能和现实生活中的“禅”相结合,为了生活变得更雅致他结合自己行茶初衷,提出了三种美学生活方式,并强调这是三种美学生活方式需要从物与心的关系出发。                      

(图注:张金牛先生演讲)

邢台天德茶行总经理夏国玲女士以三学”为题,讲述了禅、生活给她带来茶生活三个方面的体悟,在这“三学”中,强调了“公益心结缘即是增上缘”价值观念。                     

(图注:夏国玲女士演讲)

石家庄太行茶仓总经理赵玉光先生以缘起性空为题,分享了他从不喝茶,到喝茶买茶屯茶卖茶种茶制茶,乃至到建茶仓建茶厂的心路历程。他认为,这一马拉松的过程是一次又一次的出发,又是一次又一次的禅修过程 

(图注:赵玉光先生演讲)

许多参会代表在听完他们的演讲后纷纷表示,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要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社会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演讲结束后,河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副会长胡克夫对演讲九位嘉宾作了逐一点评对每位演讲者的水平和风采表示赞叹。

最后,大开元寺耀悦法师在对本次讲坛作总结开示,他强调了在践行净慧长老所提出的“正清和雅”禅茶文化精神与“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理念基础上,希望通过禅茶文化社会价值所在将正气溶入感恩中,将清气溶入包容中,将和气溶入分享中,将雅气溶入结缘中

本次讲坛由河北省茶文化学会与邢台市茶文化学会联合主办,邢台市大开元寺承办,石家庄市茶文化研究中心、保定市茶文化学会、唐山市茶文化学会、张家口市茶文化学会、邯郸市茶馆业协会、秦皇岛市茶文化研究会、衡水市茶文化协会、承德市茶文化学会、沧州市茶文化专业委员会、廊坊市茶业协会等协办。人予                    


 


 

大开元茶席活动在邢台大开元寺举行(图)

$
0
0



秋风渐凉,禅茶飘香,舒缓动听的禅乐绕梁于耳,更显得大开元寺安详与宁静。2019年10月24日上午,在法喜充满而又殊胜祥和的氛围中,一场以“茶席美学欣赏与分享”为主旨的大开元茶席普茶活动在大开元寺大殿广场拉开帷幕。                    


来自河北省11个地市以及北京、上海、安徽、四川广西的茶界代表200余人在邢台大开元寺法堂前,在以茶结缘、以茶礼仁、以茶雅志的理念观照下,双手取茶托杯,在大开元寺监院究成法师的引领下,迈着轻缓的步履从藏经楼出发开始了充满禅喜的“行禅”仪轨代表们沿着长廊行向大雄宝殿后,依次行奉茶礼,整个场面肃穆寂然,让人沐浴在涵养一颗清净灵敏之心氛围中,也让人深感一杯赵州茶竟能透出生命的庄严。                     


大开元茶席活动在首席席主熏燃第一炉香泡第一杯茶悠游中启动,在究成法师品茗、鉴香之后,进入了反观自照静心省己冥想禅观中,那美妙的当下即刻禅意满满让与会代表得到大开元寺温润有情的印心境界                  


究成法师在茶席活动开示说: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能在大开元茶席活动上与各位善知识结佛缘、结茶缘、结善缘,并与大家一同分享禅茶一味的妙意。禅,是一杯茶禅,不只是一杯茶。然而,尘世生活中,能让我们把心安静下来,反观自照,静心省己,简单而又美好,像禅又像茶。                     

(图注:茶席活动进入冥想禅观)

究成法师宣布“大开元茶席开始”时,三十席精美茶席的主泡和助泡在与嘉宾触目遇缘都是心光的感动中,依次煮茶、洁具、冲泡、奉茶,与会嘉宾和市民在与席主的交流互动中,感受到在一片片茶叶相契相合瞬间完成一种以及不同风格的品茶体验,充分享受当下那圆满、美妙的知味——茶味亦即禅味

                    

(图注:大开元寺监院究成法师在本次活动组委会负责人舒曼、胡克夫陪同下巡场品饮)

在秋日阳光下绽放茶香,拂煦着赵州吃茶去的高深禅风,心中充满着法喜禅悦。许多席主纷纷表示,愿在“正、清、和、雅”禅茶文化精神感召下,让茶的香洁、善的和谐、法的智慧,觉照当下,提升人间正道。                 

(图注:在茶席活动中茶友交流)

许多人深感有大开元茶席的这次茶缘而倍感“惜缘”,奉茶间尽情聚焦在笑语言谈之中。现场的冲泡不仅仅品味秋意中的开怀对盏,而是追求一种直指人心的生活境界。禅心、茶心、人心,相互交融在一起茶人们带着所有感动和欢喜,形成一种超凡脱俗的茶的灵性,禅的灵性。                     

(图注:茶席活动开始前,茶友门取茶托杯加入到行禅的队伍中)

修行之法,行住坐卧,总当调心”,大开元寺普茶活动,目的就是通过一台台茶席铺设以及冲泡一道道杯茶来演示生活中的安心法门,细细地洗涤着心灵深处随时光和岁月而来的尘埃,体验当下法喜禅悦,在一杯茶香里,提起正念,品味人生,安静悠闲,轻轻地唤醒人的本来面目

“大开元茶席”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河北茶人提供了一次良好的交流机会,为邢台茶文化普及与邢台茶文化名片推广有着重要意义             

托杯行禅




本次活动由河北省茶文化学会、邢台市茶文化学会联合主办邢台市大开元寺承办石家庄市茶文化研究中心、保定市茶文化学会、唐山市茶文化学会、张家口市茶文化学会、邯郸市茶馆业协会、秦皇岛市茶文化研究会、衡水市茶文化协会、承德市茶文化学会、沧州市茶文化专业委员会、廊坊市茶业协会《吃茶去》杂志社等协办。                      





席主的欢喜心

 


 

中国名茶“润思祁红”品鉴交流会在邢台举行(图)

$
0
0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2019年10月23日下午,中国世博名茶“润思祁红”品鉴交流会在千年古刹邢台大开元寺举行,来自河北省11个地市的茶业界代表,以“品味润思话健康为主题开启了一个下午的慢生活

祁门红茶是中国传统功夫红茶珍品,素有“茶中英豪”之称,与斯里兰卡锡兰高地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多年来祁门红茶一直是中国的国事茶礼。                    

(图注: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副会长郭耿珠主持本次品鉴会)


有着悠久制茶历史的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润思祁红”,品质独特,做工精良,滋味独特。其茶叶生产基地遍及安徽祁门、黟县、石台、贵池等地,因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遗存被誉为“祁红”翘楚

为了进一步加强河北茶界与安徽茶界的文化交流,让更多的河北从茶业主、茶文化爱好者了解安徽祁门红茶厚重的文化历史发展状况,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再度邀请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在中国邢瓷茶器发源地邢台举行祁门红茶品鉴交流会。 

(图注:安徽国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贵帆在品鉴会上发言


品鉴交流会由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副会长郭耿珠主持。安徽国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贵帆首先介绍了润思祁红祁门、黟县、石台、贵池等基地生产的基本情况以及68年不间断出口的情结                    

(图注:河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副会长胡克夫发言)


品鉴会在优美的茶艺表演《润思七境》中拉开帷幕在法喜充满的大开元寺,七重境界里感受一杯润思茶汤带来的安住当下的力量《润思七境》茶艺表演展现出一种独到的韵味,也是对禅、对茶的难以割舍的情怀。会嘉宾兴致勃勃地先后品鉴了润思皇家礼东山问茶(大国金)茉莉王妃朝九华禅茶等四款具有典型意义的祁红茶品。润思祁红代表李艳霞女士分别介绍了四款祁红的品质特点品鉴要点和制作工艺     

(图注:“润思祁红”委派代表李艳霞女士介绍了四款润思祁红的品质特点


氤氲的茶香弥散在大开元寺的各个角落,一道道特别的韵味得到了到会嘉宾的一致好评。最后,河北教育出版社资深编审袁淑萍女士在品赏四款祁门红茶后,从初次遇见润思祁红的一见钟情,到再次遇见润思祁红的缘定此生,以及今生再与润思祁红的温暖相伴等三个方面由衷表达了对润思祁红的美好印象。品鉴会最后,由河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副会长胡克夫作总结发言。                   

(图注:河北教育出版社资深编审袁淑萍女士发言)


本次品鉴会由河北省茶文化学会、邢台市茶文化学会联合主办石家庄市茶文化研究中心、保定市茶文化学会、唐山市茶文化学会、张家口市茶文化学会、邯郸市茶馆业协会、秦皇岛市茶文化研究会、衡水市茶文化协会、承德市茶文化学会、沧州市茶文化专业委员会、廊坊市茶业协会、《吃茶去》杂志社等协办         

(图注:茶艺表演《润思七境》

通过本次品鉴交流大会,让河北省茶友们开阔了眼界,对安徽名优茶以及祁门红茶各项指标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河北茶界与安徽茶界的茶交流。舒曼茶话)


 

第14届河北省金秋茶会暨禅茶文化交流大会在邢台举行(图)

$
0
0

   

十月,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十月,邢襄大地茶香怡人。

14届河北省金秋茶会暨禅茶文化交流大会于2019年10月23-24日在邢台大开元寺隆重开幕。本次金秋茶会开幕式内容丰富,有精湛的《茶叩无门》禅茶演示,有新改编的《香暖博山》香艺表演,有体现大唐时期的《唐风茶韵》茶艺表演,让与会嘉宾大饱眼福,享受到了一场高水准的艺术欣赏与心灵洗涤。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驻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党建指导员王立源致辞。

大开元寺堂主、监院、当家师耀参法师在大会上开示。

(图注: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副会长郭耿珠作河北省茶文化近年活动工作汇报)

河北省的茶行业在近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秉承中华传统文化理念,充当着传播文明、友谊、和谐的重要角色,肩负着普及茶文化知识、推广传统文化的高尚任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积极贡献。         

邢台市茶文化学会会长项春霞致辞。

 大会开始前,河北茶界代表向当代高僧、中国禅茶文化精神倡导者净慧长老像顶礼。

(图注:大会由邢台市茶文化学会秘书长刘洋主持)

14届河北省金秋茶会期间,有中国世博名茶“润思祁红”专场品鉴交流会有市民共同参与的大开元茶席活动有首届“生活禅与茶生活”讲坛等禅茶文化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多样,精彩纷呈。                       

根据1968年于河北保定满城陵山汉墓出土的“错金博山炉”创编的香艺表演《香满博山》。

(图注:茶艺表演《唐风茶韵》,再现唐代文人雅士的茶生活)

本届金秋茶会的一大亮点活动是举行河北茶人说茶论禅的交流活动——首届“生活禅与茶生活”讲坛。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生活禅宗旨作为演讲基调。由九位来自河北各地茶界精英,结合自己在茶生活中的工作经历,讲述自己对奉献社会的意义。以此来唤醒更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和对奉献社会的思考,对鼓励更多人本着“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生活禅宗旨去生活、工作、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赵州“无”字公案为背景的禅茶演示——《茶叩无门》


金秋茶会上,还举行了以“茶席美学欣赏与分享”为主旨的大开元茶席普茶活动。来自邢台、石家庄、邯郸地市的三十个茶馆、茶庄的茶艺师们,设计了三十台集审美与实用于一体的茶席,为到会的嘉宾与广大市民带来不同风格的品茶体验,为河北茶人提供了一次良好的交流机会,更是为邢台茶文化普及与邢台茶文化名片的推广产生积极影响。                     

邢台市茶文化学会会长项春霞向本次大会组委会负责人舒曼赠送著名水墨画家梁建平作品。

(图注:大开元寺堂主、监院、当家师耀参法师代表大开元寺方丈明憨大和尚向本次大会组委会负责人舒曼赠送明憨大和尚亲书墨迹)

本届金秋茶会还与“第11届河北国际茶业博览会”进行了联办。会后,与会代表在河北省茶文化学会组织下前往石家庄茶博会现场举办有关茶事交流活动。     

大会合影

(图注: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贵帆向大开元寺赠送“润思祁红”)

河北省金秋茶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本届金秋茶会由河北省茶文化学会与邢台市茶文化学会联合主办,邢台市大开元寺承办,石家庄市茶文化研究中心、保定市茶文化学会、唐山市茶文化学会、张家口市茶文化学会、邯郸市茶馆业协会、秦皇岛市茶文化研究会、衡水市茶文化协会、承德市茶文化学会、沧州市茶文化专业委员会、廊坊市茶业协会、河北鼎亚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吃茶去》杂志社等协办。舒曼茶话)                      

河北古城香业集团文化和技术总监杨雪艳向大开元寺赠送“菩提”香品。

邢台三剑茶艺馆总经理梁占恩向大开元寺赠送“武武夷星”大红袍。

 


 

读禅:秋风送茶香

$
0
0

   题记:也许是秋雨走累了,成就了第14届河北省金秋茶会的晴朗天气,大开元寺的一壶老茶总会亲吻着大殿供台嘀嘀咕咕,诉说着河北茶人今之虔诚。经历,从各自茶生活中提拎出来,或笑,或哭,或低吟,或幽默,纵情尘外,生活如禅。

   岁月是一壶茶,让你回味一生,不是吗?请听一一

一、 

邢襄风流的秋色是什么样子

风早已把它拂向如莲的大开元茶汤中

灵魂能与茶相伴在生活禅的碗里

 

二、

赵州禅关的追忆植进大开元茶席飞扬的诗中

杯杯香茗隐入藏经阁的过往

一帘幽梦已化成菩提的加持

 

三、

清凉秋风掀开一曲生活禅的赞歌

一刹那冲泡出人生永恒滋味

千年八功德水却能唤醒邢窑的春色

 

四、 

生活禅与茶生活的直线距离

就是在赵州钵里吃出的滋味

让当今大师的冲泡无法比拟

    

    2019年10月26日晨起想到大开元寺茶会殊胜圆满匆匆而写于石家庄清茗斋



























 

读禅:赵州禅心(诗)

$
0
0

                         

赵州

题记:昨竺兄济法老师微言2020“明州茶论”学术征稿,望吾继续赐文。其主题“茶与人类美好生活”,范围所涉较广,有诗文之美艺术之美茶艺之美茶禅之美茶器之美等等。而于茶禅之美有言——“吃茶去”公案生发出无限禅意,尽显茶禅之美。

一早醒来,手机留言,萦绕在赵州“吃茶去”兴味之中,后微信中读了然老师“禅月如刃”之诗,故仿以“赵州禅心”题写三句为段——

     

一)

茶为我雅

禅为我寂

时时给予一窗月明

 

二)

寂静禅月顺着秋风中窗棂爬上虚空

柏林禅院的从谂笑了

一切无妄贪婪终在一句吃茶去声中败下阵来

 

三)

大千世界没有灵丹妙药

唯独一壶济世赵州茶

却成了自己人生途程的救命稻草

 

四)

错过赵州桥的渡口

总有一株如莲喜悦在心头升起

此岸与彼岸的距离就在方寸中

 

五)

赵州桥青石上的蹄印

在夕光中成了一道仙迹

依旧在岁月不残、水也不枯风景线上渡驴渡马

 

六)

这个世界任何一种茶科类叶片

在禅家看来均是根植菩提之种而抽智慧之芽

只是佛不明白尘缘中为何多了对茶诸般分别心

 

舒曼茶话晨起作于石家庄茗斋,2019年11月1日。


 

红茶人生(散文)

$
0
0



川之东北有南江,南江之南有东垭,东垭之颠有元顶,元顶子出茶含富硒。

小满刚过,海拔1400米的元顶子很是清凉,那袅袅而起的茶的氤氲,由浓转淡,继而化开,仿佛一生一世。

车停茶厂厂部,举目四周,无处不茶。幢幢新建的房屋被茶园环绕,成幢的三层“农家乐”楼房古朴醇香,不时飘来农家饭菜香。在休闲广场,各种茶树球、金边茶、茶树花点缀在花台中央。广场中央雕塑——茶女纤手托壶,仿佛在诉说千年茶话。餐饮、住宿、休闲、品茶等都体现了茶香茶味,就连墙纸、窗格、窗帘、灯笼、盆景、地板,包括饭菜都融入了茶的元素。茶农们住在茶园间,用的是云顶茶枕、茶杯、茶套,花园植的是茶树、茶花,“农家乐”的名字都与“茶”相关,商铺店面也与“茶”字相连。

进入了富硒红茶制作车间,浓郁的炒茶香味扑鼻而来。几百平米宽大车间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制茶设备,地下挡席上晾晒着的是刚刚萎调、揉捻过的新芽叶,整齐排列着的箩筐里的正在发酵,色泽枣红,香味甘醇。我抓起正在发酵的茶叶,觉得有种玉兰的香味。按奈不住好奇心,厂长说,云顶红茶的香味与季节有关。春茶是白玉兰花香,夏茶为菠萝蜜香,秋茶成桂花香,冬茶则玉兰草香。还没有品尝,已觉这茶香融入全身细胞了。

 “云顶红茶”成品,外形紧结乌润、多毫;沏上一杯,甜香浓郁,汤色红亮。初品它,丝丝的甜中透着淡淡的苦涩,甜与涩相间,涩与甜相伴,甜涩交融,意味无穷,回味甚远!再次品起这久未入喉了的红茶,味道始终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没有一丝改变。

红茶,经自然调和,收日月精华,泡出来的颜色红红的,清彻透明,如红宝石一样的晶莹。当鼻子凑近冒着热气的茶杯,燎绕而上的热气,带着一种好像从久远的过去传来的香气包围着,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一种厚重端庄的感觉油然而生。轻轻地泯上一口,一种似是而非的糊味,随着舌尖往下传导,瞬而转化为一絲甘甜,直达胃部,胃也立刻暖暖的,仿佛融融的化了,传递给全身每一个细胞。

原来红茶的美味是通过工艺过程而生成的。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可以说是历经苦难,才成正果。

在淡淡的午后,一杯并不烫的白开水,放入一包红茶,一抹淡淡的红色在水中变弥漫开来,很朦胧,渐渐地,红茶泡开了,水的味道浓了起来,热烈而深沉的降红色已充斥在整个杯中。滋味醇厚饱满,山野之气强烈,出汤迅速、经久耐泡、唇齿生香、杯底留香的气韵,回味生津持久。一杯将尽,再添上一些热水,又一杯红茶。颜色淡了一些,转为略微透明暗红色,味道也淡了。反复的冲着,味道越来越淡。

由浓变淡,仿佛历经风霜的人所特有的成熟感,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享受红茶?感受人生,不亦乐乎。红茶般的情怀、红茶般的人生,让甘甜醇美、芳香四溢、激情恒久的红茶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品味云顶红茶,体验一种情调,是一种享受,追求心境平和,似回归自然般舒畅,心境释然如平静的水面,宁谧静雅,自然对内心和外界环境达成平衡,如此品味红茶恰似享受惬意温馨的人生……

摘自2018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杨绍碧(四川巴中)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巴中散文学会理事】

 


 

茶魂(散文)

$
0
0

                 

曾听你说起,当遭遇了一杯茶的清棻就像在困倦的混沌世间,与一粒清醒的灵魂邂逅。它飘散在红尘中,在我们走动的空间里,与气场中的一氧化碳化作一体,那么沉净冷冽的忘我,使人不由得端正五官奋力将假寐中的眼耳鼻托住,使之达到最舒眠和谐的状态。

常常,独个儿在午后烧一壶水,泡茶兼品茗。却是那种非关茶道非关兴致全不理技能谋略的玩耍,耍茶也耍一份闲心。就只大口大口饮着香片、乌龙或茉莉绿茶或任一种可轻取的茶包,彷彿仅为解渴而余的都在其次。

很奇怪,陋室中茶桌茶壶,乃至各式拙巧杯具都是夜市赶集时购得的便宜货,当茶香袅袅氤氲满屋,也能让昏昏欲去的神经细胞香味四溢!

再者,一杯茶的诞生,屡教我念及远方的友朋。我们罕有一面缘,但总在某些文字交会时刻,恍恍地嗅见一股茶香茶念,越过窗口给予阑珊旅程的我,一丝丝陌生人的安慰安顿。

喜欢他远远的打气声,不系晴雨的脸上安静的微笑,喜欢他写的无毒诗句,犹如清汤素膳一杯,瞬息饱足了我的眼胃、我时而在现实里迷惘幽微的心思。一若嗜爱于深夜轮流独饮的金萱、铁观音、武夷岩、龙井、毛尖、白牡丹、碧螺春、翠玉、水仙、四季春……等等。

是不是,光听名字就有点醉了着魔了的感觉呢?

光就听他说说,便直觉袖口是一本宽容无比的线装书。里头的智识应有尽有。茶桌前,他总是一袭改良的中山装。洁净的衣着,软柔的袖口,屡屡在茶香高涨时益显飘逸,乍看如一介古代书生。甚至有朋友干脆以仙人相称了。           

将烘焙过的茶叶自真空包装袋里取出,复抓起适量丢入杯盏中,以煮沸热水冲泡。满天白雾彷彿要把所有沉寂往事唤起似的坚决,瞬间却也暖化了一心寥落疲惫。当然泡茶前的玩杯动作,像是前戏。

一次一次,它们优雅地演练,如同仪式般在他手中启动、结束,结束又开始。恍然如一首动人音乐的前奏,不管预演多少回,她总是扮演着最忠诚的观众,毫不厌倦。

未曾向人说起这些或者那些已离开乃至仍与孤独缠绵着的往事,那些荒凉沉淀于时间扼口的事迹也然泛黄经久,要说也得找对的人。因为知道那人或也是爱独处之人,一盏灯下对峙的茶水,一首即将展翼飞翔的诗,一个如此稀罕凡事缜思周密的挚友,多么丰富的晚上呵?

原本也毋须去打开那扇窗口,去点击他所分享的图片乃至泡茶品茗等等心情,但诸多频率神韵却直指两人,且时而被一首诗文催生到最紧致。直至某日,茶水竟在魂魄间任性地扮起月老,在两人间搭起一条平行线,可谈诗可聊文,空间划开便是现成棋局,对弈品茶论画艺古董、说古道今无所不来,遐思既开可谓如蝶纷至如弓展开没完没了……                    

两个作息正常鲜有偏差的人自偶然间有了网路聊天室之便,却是一改往昔愈夜愈清明,真正的不为俗事所扰原是这般矣。

“不知他都在哪里云游修行?”常常她会在心眼里挑起疑问,但始终未发一言。除了成亩成片稳坐如山的茶园、渐熟饱满如金子的稻浪、清幽的山脉谷地、将他飘飘衣袂衬托得犹如仙风道侣的雾社小镇,及至满坑谷桃李树摇曳的山坞林海,亦常发现他的禅踪脚印。

他与她各踞占南北两座幽篁小筑,各自在云隅山岗穿来绕去。他的竹林、篱巴、青仔、砖红瓦舍、油菜花田……层层似与她梦宇所见重叠,然而生性拙口,总也道不出语境深意若干,如此总令她在偌大视窗前尴尬词穷。

他翩翩的翦影始终嵌留在湖光山色里,与那四周物景相映成趣,未被挪移删除,像是特意留下来给她赏的,为此她也狠狠感激了一番。

桌台上那擦拭得晶亮的茶壶,对照墙上一幅侠气十足的行书体书法,使攸关他的一切看来格外典雅,耐人寻觅。

她鲜少隐瞒对他者的偏见喜好,总是直呼呼地便把看法全部掏出来,但若无绝对把握,也不做投注马赛般的猜想臆测。遑论对茶,或对人,都仅止乎礼,淡淡维持着君子如水之距离。因而能全然守住秘密,让自己的世界像一出罗生门舞台剧,让那些喜欢观望的网路群众,恨得咬牙切齿。

有了这层认知以后,便放心地将文字交托出去,心如磐石茶如海,两人如此这般互观心镜,倒也形成了一种唯二人才懂的“入世”境界。一隅谁也说不明白的所在、目的,一个谜。                                      

“只缘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或可说,两人的友情已迈过了生份那一关,因为想恒久保留最原始真淳的记忆风貌,某一段情份而迟迟无法开口道破,是谓学习茶道者的另类修持吧?

而泡茶、品茶,乃至纯吃茶等等则一跃为武功盖世的探子,专事研究茶学茶典茶菁种种传承的花絮技能,且又恍恍洞悉了缘的出与入。故事有多长,爱的心井有多深。

因茶的介入因诗之牵连,而衍生出深浅不一的回流意象。既是深度,更有曲折也!是谓茶之香气,茶魂之美。

心境、情境、禅境、法境四者息息相通,它们依如看不见的风景,深情诡谲写实,兼带有神秘氛围,既是相通偶会互斥,同若亲人手足。人一旦俱足了这些,仙风道骨之精髓浩气必跟着增长。持续推究下,说它是新文化运动之下由传统转为文明的产物亦不为过。

虽然满山遍野满坑满谷都是它们的子子孙孙,也繁荣了社会经济,可它又是具备哲史很哲学的,涵蕴禅的喻意,极尽文雅不俗之物。

把它和文人、节日放在一块,三者互观索骥、互为渗透,亦敌亦友,难怪拥有茶魂之士总似亦庄亦谐,教人沉醉……像是可以拿来研读的章回小说,读着读着齿颊含香,彷彿那杯那壶里都透着点禅味了。                             

不知什么样的因缘牵起这样的明觉智慧?好像初遇男人那日起,她便爱上它们了,爱上了读诗习禅、听他聊聊佛祖的故事,甚至爱上了喝茶,糊里糊涂沉浸其中,且还不明就理。

可她明白在那圈子里有许多事是说不得的,脸皮薄如纸的她,于是也学会了装傻的功夫。她害怕那些暗里藏刀的损友,把话散播出去也就罢了,还散播得不明不白。

虽然知心的姐妹淘总会给她提点意见,譬如遇到对的人要好好把握,好男人愿意留在故地的不多啦等等,但这个世界伪善者太多,暗枪难防,她总以“小心能驶万年船”这句话来警惕自己,任何一件小事都该谨慎不得掉以轻心。

总之后来,两人间厮缠的那条线,最末仍是以文字默契模式来完成。两个孤癖的人除了论诗谈茶,会不会让彼此存在依赖的空间冷至冰点呢?

尚未找到答案,他终究还是离开了茶乡,甚至离开两人话题初启的民宿,远离了故地,到陌生遥远的蒙藏云游。除了网上给予祝福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她能留住的都留在心坎里头了,还有啥遗憾呢?她想。

也许她该庆幸,那曾经若即若离飘忽不定的关系,最终是因于茶的介入而升华而稳固不变。世间情份说也说不清,旁人眼光尤其难以度测。看似淡实则浓,这才是不灭不讳的真理。

在这复杂世界(涵括虚拟网路),要想建构这么一份领悟后的达观豁朗,使之在心灵路上相持相扶,俨然是学徒习艺“三年不晚”!走过那艰辛困惑的瓶颈扼口,闻杯的魂从此自在……

 

摘自2018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陶诗秀重庆


 

遇茶喝茶(散文)

$
0
0
 

  那些年月,野长在乔木天年、灌丛杂生的山岭之中,只是遍野的山泉浇灌,不知茶味。在告别大山之前,别说水壶了,就是水杯那样的私产也没有,若是游荡在荒山野岭,口渴了就埋头进山溪里咕咚咕咚牛饮一番,想斯文一点则涮涮手,用手捧着喝,特别是夏天,清甜的泉水入喉入心,消乏解渴。习惯了野水,初饮家茶,自是失望。

  山里无人种茶,家中也无人喝茶。第一次喝茶是在茶馆里,朋友三娃夸赞的花茶第一口是苦,继续喝下去还多了涩味,不喝也罢。

  学会喝茶是在成都,那是上世纪80年代中的事了。印象里成都的茶馆遍布街肆和公园,每到成都,朋友相见均聚在那里。初时仍旧拒斥喝茶,不想白水异味显著,难以下饮。“还是喝茶吧。”端着“三花”的朋友相劝。一品苦涩照旧的茶水,再尝自来水,还是盖住了异味的茶水顺喉。一来二去,终于可以尝出花茶的香味,算是学会了喝茶。不过平常时间并不喝茶,茶饮相伴是后来的事。

  工作以后慢慢知道了,关于茶,内涵庞杂。好茶之徒相互之间时有茶的比较叙谈,而一些来自长江尾的士人精于布道,耳濡目染之后知道了“茶”原来也是文化,像人一样高低贵贱分明,旧时的“三花”原来是三级花茶的意思,属于平民等级。至于绿茶、红茶,发酵、半发酵之类的知识也乱学了若干,据单位的行家说,绿茶采摘后直接加工,少了发酵的环节,最具原味的清香。身居北方的我对此感觉迟钝,因为早先缺少保鲜手段,绿茶往往受潮,之后冲泡出来色泽发红,除去花熏的香味,味道与红茶相近,只是口感不及红茶醇厚。

  及至随老首长出差浙江,才见识了“好茶”的品相。首长旧交系一方大吏,知道首长好茶,闲时就带我们去了西湖,先是参拜那几棵绿叶稀疏的正宗龙井茶树,后入近边的茶叶博物馆。馆长乃官吏好友,端出正宗龙井明前新茶,还坦言一年产量一两斤而已,告知要细细品尝。但见杯中双叶微开,棵棵直立,水清无尘,只是多了一点淡淡的绿色。首长直呼好茶,我不敢言语,内心则实不以为然,真的不知道好在何处。

  返京后转述行家在下的亲口感触,被告知就是那样。不是茶不好,是俺的口很差。平日里红茶、花茶、绿茶再加上普洱沱茶、砖茶乱喝一气,自是茶味之外,再也品不出优劣,以我这等粗口,好茶劣茶同时比较,或者才可以分出高下,说得俺心服口服。

  转折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办公室有老者,女婿在商业部专司茶叶评级检验工作,不时有明前嫩叶带来分享,两三年间,各地青绿好茶有增无减,后来干脆二两一包、三两一包的转赠于我,从春茶喝到秋茶。待到入冬,银针、毛尖断了顿,再端起等级差的,早先的涩味又开始入口。行家问知道好坏了吧?是,知道了。

  然而我还是愿意喝便宜一些的粗茶,虽然口感差些,但味浓、耐泡,不像龙芽、雀舌那样,第三杯就失了味道。这也是平民本位的想法,一来要自己泡茶,懒得来回洗杯换茶,二来茶叶价位涨势远超薪水,故而安分的念想亦可告慰自己,图个安居乐业无甚不好。不过这个只考虑自己的私念很快就出了问题。

  有小哥跑路各地农药厂,数年下来业务精熟,告知农药的厉害。“来福林算不了什么!”他说。据称咱们的药高效高毒,你看现在的韭菜饺子,多半人吃了都消化不了,出来甚至原形韭菜清晰,知道为什么吗?是因为农药高残留。用盐泡顶多去掉一点表皮的磷化物,农药还会扩散。茶农在明前采完新茶后就开始喷药,到秋后都是如此,所以喝茶必须是明前茶。小哥这么一说,给俺添了几分担忧,后来仔细想想,既然是高残留,土里更多,长在那里如何可以幸免呢?罢了,要不然买印度或者斯里兰卡种植的加工红茶成品好了。

  本来住在长江头很好,撒尿都有自豪感,没想到进城以后平添许多滋扰。转年回了趟山里,被告知山水不能乱喝,森林干旱,易染虫患,不时或有打药杀虫。正式完蛋。要是水都有问题,又喝老外的茶做什么!

  前阵子小哥相约喝茶,我对茶已有抵触。来吧,咱们喝铁观音。这个就少了农药残害么?我已经不抱“有机”的幻想。没想到话还没问出口,小哥就从壶中拣出茶树叶子小心地展开,一边仔细端详一边专业地说:“这个品相,一点残缺都没有,极品必须如此。不过要做到这点,只有靠我们的农药,要不然被虫叮咬,叶片有残缺就卖不出好价位了。”我寻思着他说过那么多农药的厉害,怎么一点担忧都没有呢?不管那么多了,安全起见,我打算喝矿泉水。

  小哥看出了我的心思,满不在乎地说:“这些年尝遍各种农药,早已和害虫一样有抵抗力了。不是夸张,哪个蔬菜没有农药?现在的家禽、海产谁知道里面有多少激素、抗生素?别想那么多了,你看看外面,雾霾比这些都厉害。我问过,口罩和空气净化器都没用,除非你戴防毒面具。”防毒面具我还真戴过,周身不透气,闷热异常,要是身体不好还真不成。“你不是学过佛吗?‘遇茶喝茶’你比我懂。来,喝茶。”小哥说。这样就会好么?“大家都去掉妄念就会好。你首先就必须不给自己添堵。”小哥坦然如故。农药是妄念?应该不是了。

  贪婪才是妄念。自己种的、养的不吃,以为交换回来的就安全?那些脑残的人都这样想,真是不可救药。不只是菜农,见到地方管事的我都告诉他们少点农药,但没有人听,不听我还是继续讲。“他们脑子里只剩下钱了,活生生的要钱不要命。”小哥如是说。

  本来喝茶可以是禅悟,可以是道,结果面目全非。

  泌尿科的专家说,尿是人体净化过滤的东西,比矿泉水还干净。但愿如此,我就给别人当过滤器好了。

  罢了,想多了也是徒劳,与其被那些图财的流氓残害,不如自己做流氓,自残还安心一些。

  心安即是归处,如此或许还可以延寿,抵抗到那些以为残害别人自己不受伤的脑残弱智互相残害死去,或者耗到他们清醒过来,把脑子里的水清理干净,净化被贪念污染了的灵魂,还俺一方净土。

 

       【摘自2018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杜学峰(安徽蚌埠)】


 

舒曼:雪窦寺四禅师禅茶因缘初探(图)

$
0
0


“明州港这一早期的‘海上茶路’最初是源自于‘禅茶文化’交流而著称,僧侣们当初从中国引茶、栽种、品饮并没有投入到也不可能投入到茶叶的商业行为中,故为一种文化行为的传播与交流。由此可见,明州港不仅仅是人们泛指茶叶贸易的海上通路,更重要的是中国茶禅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输出地,也是东方文明与物质的对话的海上通路”。中国禅茶文化的输出,涉及到从古明州港往返并对“日本茶道”和“韩国茶礼”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性僧人:日本遣唐使最澄和尚与空海和尚,日本遣宋使荣西禅师、希玄道元、圆尔辨圆,高丽国遣宋使义通、义天禅师等。“尤其是日本高僧荣西先后两次通过明州港入宋求法,回国后写下了《吃茶养生记》。随后,日本遣宋使希玄道元禅师、圆尔辨圆禅师先后通过明州港入宋求法。归国后,分别制订了《永平清规》和《东福寺清规》。两部‘清规’均有寺院茶礼和茶事规范。宋代,高丽国高僧义通、义天曾先后通过明州港入宋求法。”

上述与海外僧人的种种缘由,引申出宁波佛教与茶的因缘。尤其是宋代之后,宁波曾有多位高僧赴日本传播佛学和茶禅文化历史上,宁波诸多寺院——天童禅寺、阿育王寺、保国寺、雪窦寺均与茶有着不解之缘。本文以雪窦寺为例,对雪窦高僧的茶事因缘作简要探究。

雪窦寺,全称雪窦资圣禅寺,坐落于“秀甲四明”的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的雪窦山山心,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雪窦寺晋代开山初建于千丈岩瀑布口,称瀑布院。唐会昌元年移建今址。唐代成为“十方禅院”,两宋时期佛事兴盛尤在南宋被敕封“五山十刹”之一,与杭州灵隐、天台国清、宁波天童诸寺齐名,为寺院最高级别。明代列入“天下禅宗十刹五院”之一,民国跻身“五大佛教名山”之一。雪窦寺五代时布袋和尚于此应化,继而成为“弥勒应迹圣地”内有雪窦山大慈米勒大佛

雪窦寺历代驻锡高僧诸多。《五灯会元有不下十位“雪窦禅师”被记录,这充分表明了雪窦寺在禅宗丛林中的重要地位。资料中比较有名可考者大约有十一位高僧大德,他们是——

常通禅师智觉延寿禅师明觉重显禅师道荣觉印禅师知和庵主无准师范禅师大歇仲谦禅师野翁炳同禅师无印大证禅师石奇通云禅师太虚大师

目前,资料可查的有茶事记录是四位高僧——明觉重显大师无准师范禅师石奇通云禅师和太虚大师

 

(内文详见照片图)

 

结语:

禅者以茶修道,清心可人。禅心茶心相通,禅心茶心相融。“毕竟是赵州一句‘吃茶去’,为后世参禅悟道开了不二法门。东邻日本接过了赵州的接力棒,跑向了‘禅茶一味’之途!”在佛教宋代以降的文献中,尤其是在一些禅宗大德语录中,赵州“吃茶去”抑或是“吃茶”这一词汇频繁出现。像《明觉雪窦显禅师语录》《颂古百则》《无准师范禅师语录《雪窦石奇禅师语录》等也不例外。这与禅宗丛林日益发展的“茶话”、“普茶会”禅修制度日趋完善有关。

到了北南两宋,正是赵州公案兴盛至极,也自然迅速影响到古明州禅宗丛林。“赵州禅茶”之所以能够广布天下,“原因是‘吃茶去’不仅仅表现在这三个字的体验上,主要在‘功夫在茶外’,也就是‘味外之味茶外茶’的含蓄无穷深处,这就是‘吃茶去’的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的意境——以茶作为妙传心印,旨归于‘明心见性’。”这也恰恰契合了像雪窦寺高僧大德“见性成佛”的参禅目的,使雪窦寺僧人在寺院以茶参禅仪轨中寻觅到一种宁静以获得一种开悟与觉醒,同时也更加推动了雪窦寺禅茶文化的发展。因此,无论是对雪窦寺高僧大德“语录”史料的研究,还是对雪窦寺“茶话”史研究,都是中国禅茶文化不可多得的资料。

临此文尾,想起太虚大师在给学人开示上讲述了赵州“吃茶去”公案,此时读过,仿佛是太虚大师以慈悲的胸怀冲泡出一杯供人洗涤灵魂的赵州茶,并以此作为本文结语。太虚大师说:

  与沩山等同辈的,还有赵州从谂禅师。一天、有学人来亲近他,他问道:‘来过未’?新到的学人说:‘没有来过’。他便说:‘ 吃茶去’。接着又有人上来,他同样地问道:‘来过未’?来者说:‘已来过’。他也说:‘吃茶去’。院主听了乃议论道:‘和尚为什么未来过的教吃茶去,见了已来过的也是教吃茶去’?于是赵州便呼云:‘院主’!院主答应了,也同样地说:‘吃茶去’!这就是所谓“赵州茶”的公案。(《太虚大师全书中国佛学·第四节·超佛祖师禅

























  

 


 

冬日承德“避暑”抒怀(图)

$
0
0


题记:11月16日,初冬,河北省职业院校中华茶艺大赛在承德河北旅游学院举行,我应邀担任此次茶艺大赛评委。11月15日得闲来到避暑山庄感怀冬日避暑情趣山庄内有热河泉,相传乾隆帝在此泉瓢水烹茶。寒风虽有些刺骨,想到这杯香暖于心的茶……

一生需要一种生活姿式

总算与避暑山庄宫廷茶为伍

山庄的水面结成了薄薄冰片成就残荷枯竭之美

热河的泉流需要与茶为伴

当年乾隆在此煮一壶岁月的清宫老茶

然而清帝的激情与风雅随风而逝

初冬时节捎来茶艺大赛欢欣

让职校学员们兀自冲泡

且在山庄的茶香中啜饮而歌

热河把山庄泉水回归给燕山

洁白的哈达走进茶艺大赛

着满清茶魂乘风归来

端不住茶汤的魂

就守住一颗欢喜心

禅茶终极所在就是在觉悟中觉他

            舒曼茶话于2019年11月15日晚在承德维也纳酒店草上










 

2019年河北省职业院校“中华茶艺”技能大赛在承德举办(图)

$
0
0

                                                       

紧扣当前职业院校的教学要求,进一步推动产教结合,理论融于实践发挥技能竞赛在发现、选拔和培养优秀技能人才的作用,实现推动劳动者素质提升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工业和息化厅、河北省旅游协会主办,河北省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省旅游协会教育培训分会承办的“华祥苑杯”2019年河北省职业院校中华茶艺技能大赛于11月16日在承德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举办。共有来自河北省内中高职院校33支队伍近百人选手报名参赛。                     

本次茶艺技能大赛理论知识考核占总成绩的10%参照《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中有关的中华茶文化历史、茶叶种类、茶叶审评、泡茶基本要素、茶艺与音乐、饮茶风俗、无我茶会、传统文化、茶艺礼仪等茶艺理论知识指定茶艺竞技比赛占总成绩的80%包括绿茶指定茶艺竞技、红茶指定茶艺竞技、乌龙茶指定茶艺竞技三项内容——做到统一器具、统一主题、统一音乐统一时间而参赛选手自行设计茶席展示并撰写茶席设计文案占总成绩的10%在本次大赛中,参赛选手尽己所能,不仅展示茶的色、香、味、形,展示茶美、器美、水美、意境美、形态美、动作美过程,让观赛师生得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15日晚,参赛选手还提前进行理论知识(笔试)考核。                     

此次大赛的一个亮点体现在中职和高职联袂的省级茶艺竞赛并首次实现参赛选手茶艺竞赛成绩现时在线公布,突显了本次竞赛的公开公平公正据在现场担任本次大赛评委的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万里茶道(中国)协作体副主席、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顾问、《吃茶去》杂志总编、国家茶艺师职业技能高级考评员、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舒曼先生介绍说:这次河北省职业院校中华茶艺技能大赛是继2017年在石家庄市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石家庄职业院校茶艺大赛后又一次高起点、高规格的茶艺大赛,这对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019年河北省职业院校中华茶艺技能大赛的成功举办,展示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成果,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培养和选拔优秀技能人才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茶艺职业技能的普及、交流与发展,弘扬我国优秀传统茶文化。同时对推动技能劳动者队伍的发展壮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人予)       

绿茶冲泡

红茶冲泡

铁观音冲泡

大赛裁判组成员。

大赛评委对茶席打分。








 

 

 


 

感悟凤冈锌硒茶(散文)

$
0
0




 开门见山地说,我是被凤冈锌硒茶的茶香吸引来的。

 记得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么一段话:“在又苦又甜的茶里,可以领悟到生活的本质和哲理。”虽隔多年,但仍念念不忘。这话说的在理,一般的茶都是先感苦涩后觉香甜的,如我在三十岁之前不喜喝茶,但而立之后,180°大转弯地爱上了喝茶。数十年来,喝过不少茶,北京的双窨、天津的大叶、西湖的龙井、六安的瓜片、四川的沱茶、云南的普洱、洞庭山的君山茶、武夷山的岩茶,甚至不登大雅之堂的茶叶梗于满天星随壶净的高末儿,都尝试过。于众多茶品中,我独爱凤冈的锌硒茶。

茶的生长要求是独特的,人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茶,也是如此。很多地方产锌硒茶,但是数哪儿最好呢?当然是凤冈。凤冈位于贵州东北部大娄山南麓的富锌富硒地带,全县1883平方公里土地分布在北纬27°—30°之间,又恰好处于产茶黄金纬度带。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凤冈锌硒茶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在茶界,凤冈锌硒茶号称是身价6.83亿元的“神茶”,我想,这不是浮夸,也非谬赞,而是事实。茶学专家陈宗懋对凤冈锌硒茶做出了“锌硒同具,全国唯一”的至高评价,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在有锌硒茶园45.21万亩的凤冈大地上,馥郁着浓浓的茶香,近则醉也。

随同散文家杨柏山、诗人艾静走进凤冈,深入茶园,感受凤冈锌硒茶之静美与奥妙。春二月,茶园是最热闹的。一支悠远的茶歌打破了宁静的一夜,迎来初生的太阳。蒙雾渐渐散去,视野渐渐清晰。仿佛山间瞬时间冒出很多人,她们是采茶的姑娘,个个身穿白色唐装,像映入湖底的白云;腰间夸着竹篓,已经磨得像玛瑙一样光滑;她们边采着茶边唱着歌;唱歌的方式可多了,有山对山集体对唱的,有几个一伙唱的,有的高歌拉唱,有的低声附和。俯身细看茶苗,长得清新秀丽,老叶墨绿,新叶油亮,每棵嫩芽都朝着天空的方向自由生长,包裹嫩芽的两片新叶背面还有一层细细的白色茸毛。茶树都不高,枝桠茂盛,未采摘过,新芽很多,摘一点嫩叶放到鼻子前闻闻,一股比花更淡雅比草更清新的茶味扑面而来,不觉心旷神怡。

文友杨柏山是个痴狂的爱茶之人,他对凤冈锌硒茶颇有研究,他说凤冈人饮茶即吃茶,光喝不吃不管用,又喝又吃管大用,古往今来,凤冈人总是把茶叶与其它一些配料制作成油茶食用,一碗油茶下肚,顷刻元气大增。茶里有七八成的水分,故有“打水仗火”的美称。听了他的介绍,我不禁心动,想要尝试一番。在凤冈,喝锌硒茶当然不是难事。我们走进一家茶社,点了一壶当地最有名的锌硒茶。

貌美的女服务员是现场泡制茶的,仿古的茶具散发着飘逸的情调,置放在楠木茶桌上。只见她手法纯熟,麻利地拿起一只茶杯,倒入一点点茶水,随着她的手腕有节奏的扭动,水在杯中跳起了美丽的舞蹈,又像似她手中的玩偶,任由其摆布。随后,她倒掉了杯中的水,再从茶叶罐中熟练的抓了一部分茶叶到杯中,加入水,轻轻的摇晃几下,然后再次过滤掉茶水,重新加入满满的一杯水,轻轻的抓起杯盖盖好茶杯,在一声“请慢用”的结束语中结束她的泡茶过程。

茶泡好了,但不能立即喝,还要等。读过一篇名《泡茶等花开》的散文,其中一段写的妙:泡茶等花开,体会的是一种轻松。现在的生活把我们卷入忙碌的激流中,停不下匆忙的脚步。“偷得浮生半日闲”。忙碌的生活更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停下脚步,洗涤生活的杂质,洗净精神的尘埃。“泡茶等花开”,是人自然的放松,体会悠然自得的意境。随行的诗人艾静有句诗是这么写的:“水给了茶第二次绽放的机会,而茶给了水清香的滋味。”我想这句话用在此处是妥当的。

呷一口凤冈锌硒茶,全身上下透尽了清爽,这样的感觉是喝其他茶所没有的。一位老茶友在品饮过凤冈锌硒绿茶后,作了一番评价:“凤冈锌硒茶口味清香,尤其是锌硒毛峰、锌硒绿宝石、锌硒明珠,经久耐泡,汤色明亮,回味甘甜。”此言不虚。

闲谈间,随手拿起置于案头的一张锌硒茶简介,上面是这样写的:“独特的是凤冈县的土壤不仅富含硒(1.75-3.72mg/kg),还同时富含锌(84.04-120.34mg/kg),在这些土壤上生长的茶叶硒、锌含量分别达1.38-2.08mg/kg和55.4-103.2mg/kg,硒含量高出恩施和紫阳富硒茶0.5-1倍,锌含量比全国绿茶高出近1倍。”为什么凤冈锌硒茶的味道那么独特,我想我找到答案了。

凤冈本土作家孔祥龙在他的散文《回味故乡茶滋味》中这样写道:“今天来探望父亲,与父亲就茶这个话题有了一番谈论,我终于释怀了,一个人,骨子里本真淳美的情愫总是难以忘怀的,也不敢忘怀,也不能忘怀。原来,我的心中还牢固地凝结着故乡的土茶情结,故乡那一挂粗犷而简约的土茶情结,因其亲切、祥和、天然、简朴,将会伴我一生一世。”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更升华了我对凤冈锌硒茶的认识。苏轼诗曰:“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大概表达的也正是这般情愫。

有人说人生如茶,也许吧,一生欢喜与哀愁的滋味,也只有走在路上的人能够冷暖自知。在每一个轮回的季节里,偶尔会感到无助和力不从心,抓不住季节的瞬息的美丽。遗留在午夜的懊悔,又是几人能明了。于是心里怀揣一份温暖,不遗余力的想驻留住时间的美丽,不管面对的是赞赏或是指责。感动着四季分明的风,用柔弱的笔,写下点点滴滴,然后在记忆的芬芳里,串成一个个美丽的传说,痴守着这一片绿源,不怨亦无悔。

凤冈锌硒茶,能怡情悦性,消烦去躁,使我身心舒展;能清心醒脑,其乐融融,使我振奋精神。真好!

 

       【摘自2018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祝宝玉(安徽颍上)】

 


 

我和“石山洋”的三次亲密接触(茶散文)

$
0
0



我文字理解中的“石山洋”其实是以宁德柘荣县乍洋乡石山村为核心,涵盖前楼、凤里、溪口等周边村落为一体的一个土壤肥沃、盛产农作物的连片茶园山地。因其山峦起伏而不峻峭,宛如海洋的波澜一般,于是又被形象地称之为“洋”。

石山洋素有“十里竹海、万担茶乡”之称,在清朝时候就有了文字记述。著名的凤岐古民居,就是闽浙清代茶王、吴王夫差第102代孙建造的。确实,“石山洋”宛如一口焙烤杀青的铁锅,日里云蒸霞蔚、夜里雾气氤氲。它悠闲地躺在山水翠竹间享受人间天上醉美的生活,那奔腾而下的九龙井瀑布和口口相传的龙神传说,日夜沐浴着那山那茶,使之变得神秘通灵而湿心润肺。

我和“石山洋”的最初亲近是在上世纪的90年代,一位和我一样懵懂的少年同学在那里当代课教师。他在偏僻山村里的落寞,让我这个无所事事的落第生,可以经常骑着单车长途奔袭去那儿蹭饭、喝茶、聊天。那时候104国道尚未改造,石山一带也少有水泥路,坡度高的路段和石路难骑的路段必须下车推着走。可好友的挚情,香茶的诱惑,夜色的空灵,雾露的清馨,都让我乐此不疲。那时候,那一带的村民已经家家户户种茶,好的茶青买到闽浙边界,自己则粗制一些绿茶待客,也送一些早春茶给城里的亲戚和客人。

“石山洋”的第二次亲密接触大致是在2000的世纪之交。那时有一些挚友在乍洋乡当差,免不了就去那儿走动。偶尔从他们口中探知,乍洋溪口有一块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的牌匾。据传当年李宗仁之所以为袁氏家族信笔挥毫,是因为他把蒋介石老家的溪口和这里的溪口混为一谈。这个有趣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巧的是后来县政协文史委邀请我参加涉台文化探访,让我得以多次往返这一带,也多次在村民家里喝茶聊家常、询村史找史料。一次又一次优哉游哉的采风活动,总是以一碗又一碗的大碗茶来筑牢记忆的。那时候柘荣茶叶部门、科技部门从安溪引种的金观音、黄观音、铁观音等乌龙茶,已经在这一带引种成功。敢吃螃蟹的参与第一批试种农民因此先富起来。

第三阶段和“石山洋”的认真交往,应该是在2010年前后。这时候养在深闺人里的“九龙井”已经被发现,我和一些文友多次受邀到那里采风创作。有时候健身锻炼,也徒步穿越那道偎贴心灵的绿色地脉,感受凉凉的亲情。这些时日,我们品评的已经是香醇回甘的上等红茶了——福建天禾茶叶落户前楼,大叶红为世博专饮;天康“凤里红”随着优良品质和神话传说不胫而走;“柘一红”、“柘洋红”、“凤岐工夫”等一系列诠释乡土文化的道地茶叶相继声名鹊起......不仅让热爱这片水土的人们心花怒放,也让初次前来拜访的福建省作协副主席朱谷忠由衷赞叹:乍洋,梦里到过的地方!

摘自2018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周贻海(福建柘荣系福建省柘荣县作家协会


 

“茶码古道”话斜滩(散文)图

$
0
0

                                       

滩古镇地处福建闽东寿宁县城南部,背靠有名的车岭马兰岗,有陆路通往县内各地和闽浙边界;水路直通福安、赛岐、三都澳等地。

1957年福(安)寿(宁)公路修通之前的数百年间,县内以及邻近闽北的松溪、政和,还有浙南的泰顺、景宁、庆元等地的农特产品茶叶、桐油和粮食等大宗物产,都是靠山里担夫肩挑到斜滩装船出运;沿海的海产品及盐、食糖、布匹等南北杂货也由船运到斜滩,而后肩挑分散到县内和周边地区,供应民众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因此,斜滩一度在历史上成为物资集散的码头地。因为常年採制茶生产时间可达8-9个月,实际上,斜滩码头成为茶叶出口的专用埠头。

在旧社会,水陆交通道途上,不但山岭重迭、荆棘丛生、滩陡流急、礁石遍布,而且匪患不止,众多的挑夫和船工在漫长的岁月里,不知经历了多少的忧患,洒下了多少的血汗。据当年《何氏家乘》记载:清同治十三年(1874)七月,斜滩渡船翻沉,50多人溺水,死者40余人。                     

(图注:寿宁高山茶园)

从福安到寿宁走陆路为120华里,必须经过斜滩,所以斜滩又是寿宁的一个门户。自斜滩而上,通县内和县界地区的陆路主要有五条:一是通平溪、南溪到达政和边界,100华里;一是经车岭、岱阳、托溪到达庆元边界,90华里;一是沿车岭到城关、坑底通景宁边界,130华里;一是沿竹管垅、山枣坑、南阳、犀溪到达浙江泰顺县城,90华里;一是从斜滩到凤阳达周宁边界,60华里,可谓“五县通衢”。但斜滩通往县内外的五条陆路都是上岭上坡的,举步维艰,加上匪盗横行,行人胆颤心寒。据斜滩卢氏、何氏家乘史上记载,明万历二十年(1594)县令戴镗为防倭寇、盗匪入侵寿宁,就在斜滩境内设有四关(车岭关、绝险关、铁关,平氛关),踞关防守,可见斜滩这些交通路线,在民防、军事上也极为重要。进入民国后期,兵荒马乱、土匪猖獗,斜滩陆道上的车岭头、洋头亭、马岭亭、四脚亭就经常有土匪出没。所以那时候,斜滩和城关出现包送运茶防匪的递铺哨,茶行茶商用钱雇这些持枪的保镖,上下都护送到洋头亭交接。民国三十年(1941)夏天,就有温州茶商缪策臣携带银圆到斜滩收购毛茶,路经车岭洋头亭被土匪劫走300块银圆。                   

(图注:清末斜滩周丰记茶行)

来往斜滩肩挑运货的担夫行路之难,岂独车岭一处,北山岭、钱塘坡、山枣坑、还有那连绵不断的山岭石路以及闯虎口、过险滩人力撑扛的木船船工,为谋生计,几百年来,一年复一年,一代接一代,多少人常年累月出没于这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不知浇洒下了多少担夫和船工的辛酸血汗泪。                    

(图注:斜滩旧民居)

由于寿宁山高岭峻,与斜滩上下海拔落差600多米,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所以县内许多河道都顺流汇聚于斜滩。主要有发源于浙江庆元岭头经寿宁县托溪、九岭和发源于庆元西溪经寿宁杨溪头、下屏峰这两条溪流汇合后,穿过大溪头、山田,绕斜滩村而下,再同发源于政和新康,经寿宁平溪、印谭、下老的溪流,在斜滩的交溪汇合,直通武曲、社口,再流经福安境内而后入海,成为天然水路通道。自斜滩至福安,溪流总长110华里,在武曲余坑以上称为龙滩溪(亦称渔溪),社口以下至福安龟岭称长溪,河道虽较平坦,但险滩礁石可不少,最有名的是虎口和滇头岩礁。                    

(图注:斜滩古镇)

龙滩溪流经斜滩古镇地段,溪面宽阔,水流平缓,溪岸两边形成自然的阜头,即古时交通驿道上的渡口,而成为便于停泊船只、起缷货物、水陆来往便捷的水运码头,几百年来,是古镇斜滩历史兴衰的见证。令人记忆犹新的是楼下复兴码头,一直沿用至上个世纪70年代,历经“风雨飘摇渡苍生”,最终完成了使命。

斜滩木船统称“斜滩槽”,船身宽2米、长4米,两头翘,用松木板拼接,合缝处以炒竹丁衔接和填塞油灰加固,每船可装竹蓬二张,以升降开合,作避雨歇息和住宿之遮盖,船头竖桅杆张帆。船夫2人,前者撑篙,后者操桨。每条船顺流可载干茶1吨左右,而逆水只装载10-12担货物。民国二十六年(1937),寿宁及周边县年景好,茶叶丰收,产量大增,斜滩运茶货船达130多艘,以后增加到200多艘,其中专为大商家复兴号茶庄运茶外销的平时有40艘,最多时达93艘。大多船工驾驶技术娴熟,能履险如夷,多雨季节,顺流运货,一天即可到达福安赛岐;逆水回船从赛岐到斜滩,船运要2天,枯水则要3天。                   

(图注:通往车岭古道的龙凤亭)

 斜滩这条得天独厚的水路,既是起点,又是终点,使得它比县内各地较早开放,与外界联系也颇为频繁。1937年“七七”事变后,斜滩的社会贤达对抗战时事备加关注,就是利用船运的便利,每天都会看到从福安寄来的《战生日刊》。这是一张油印小报,内容是前线战讯、战役地图等,台儿庄大会战、义勇军炸沉日舰“出云号”的胜利消息由这张小报传到斜滩时,闻者欢欣鼓舞,有人还当街买酒,开怀痛饮,以示祝贺。清末到民国,内外物资交流渐趋繁盛,不但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航运便利外出求学仕途的人也越来越多,为当地造就不少达官名人,近代史上古镇成为闻名海内外的“研究生之乡”。上个世纪3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期,斜滩复兴号、周元丰、郭丰记、卢广源等茶行的30多万担精制茶叶就是利用这条水路通道,由斜滩装船启运,远销福州、香港和东南亚等地区。民国时期,斜滩盛产的“坦洋工夫红茶”远销英国、德国、俄国以及东南亚诸多国家,就是从这条茶码古道运出销往各地的。那时,从海外运回的装茶空箱或洋油箱以及其它货物包装箱,只要打上“中国·斜滩”的圆形蓝钢印字样即可到达原地,可见斜滩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之高是空前绝后的,故此,古镇斜滩被誉为“闽东小上海”的称呼由此而来。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斜滩籍旅外知名人士、时任福建学院院长的郭公木先生、上海市副市长的何宜武先生与担任三沙海关关长的卢少洲先生和当时的海军总长萨镇冰交情甚笃,他们馈赠给萨公10箱斜滩产的“坦洋功夫”茶,萨公品赏后赞不绝口,视为佳茗珍品。在他出国巡访东南亚诸国及港澳期间,他把斜滩的“坦洋功夫”茶精装成珍贵礼品随带出访,分别赠送给各国军政要员或友人,使斜滩茗茶声名大噪,备受青睐。此后,古镇斜滩商贾云集、购者如林、销路广阔。记得当地文昌阁有幅对联:“门迎云路三千客,地踞龙江第一乡。”即为当年文人为这里的写照。

    那时候,每到茶叶上市季节,斜滩码头一年之中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来自三村五境的茶农肩挑背扛新茶到斜滩收购;闽浙五县的茶商、挑茶工从四面八方云集斜滩溪岸两边埠头;周边山路上挑茶袋的、抬茶箱的络绎不绝,不分昼夜,风雨无阻;溪面上数百条“斜滩槽”往返穿梭,装茶上船的、卸货搬运的,熙熙攘攘,人流如过江之鲫。斜滩方圆数百米内,挑工柱杖敲地声、船夫起运呼喊声、商家村妇叫卖声、客栈老板招呼住宿声,此起彼落,各种嘈杂声连成一片商贸繁荣的交响曲;加上夜里的松明、竹篾火把、风不动、煤油灯,把整个斜滩码头、街道、溪岸照的彻夜通明;船只马灯闪烁,在溪面上象似密密麻麻的萤火闪闪浮动,夜景十分壮观。据史料记载,鼎盛时期,斜滩开办经销茶叶的茶行24家,就有3000多人日夜加工精制茶叶和从事购销活动,生意兴隆,四通八达。这正印证了当年寿宁县令宋际春写过一首《咏斜滩》的五言诗来描述斜滩古镇繁华景象。诗云:“岭势从天下,滩流委地斜。风烟团一市,茶香绕千家。夜剧村逢偶,春寒县闭衙。鲤灯今夕见,百里最繁华。”

 【摘自2018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韦希成福建福州

 


 

云山吃茶去(散文)

$
0
0

                                                                

云山,河南新县南部一座高山,海拔近千米。先前就听说过,云山有致富不忘家乡的曹场长,云山有文笔拔萃的汪书记主政一方。而这都是其次,云山有茶万亩才是关键。

唐代茶圣陆羽《茶经》有言:淮南茶,光州上。云山毗邻古代光州,原属湖北红安管辖,民国二十一年划归“经扶”县(今新县)。云山又称磨云山,处在鄂豫两省交界,因南北气候对流的影响,长年云雾缭绕,形成云在山上,山比云高,云随山转,山随云动的景观,像一个天然的石磨,此山因此而得名“磨云山”(简称云山),该村由山而得名。

初入云山,时序二零一六年初冬,随新县作协去云山采风。途经梅花湖,陈店街,沿途皆是成片茶园。陈店胡子石是叱咤风云的李德生的故乡,我不懂老将军为何将“中原茶叶第一乡”的殊荣题给该县东北部的八里?尽管自己是八里人,我却固执地认为,谁是第一乡,恐怕别有商议。然而,在吃茶人眼里,谁高谁低也算不得什么,重要的是茶。

入云山,眼见茶园有石雕一座“悬壶流泉”。与新县城内的清茶园不同,它的造型更精致逼真,有茶壶一尊,茶碗四具,茶壶向茶碗溢出“乳泉”的泉水。而乳泉位于茶园中央,是当年知青饮水浣衣的地方,配以四周数十株乌桕,造成天然雅致的云山茶园美景。

沿着典雅的茶场门楼进去,内有制茶车间,炒锅,炕筛,炒把,竹筐,笸箩,一应俱全。我骤然念及儿时母亲深夜炒茶的情景,室内黄灯明火,母亲往炒锅里倾入新鲜柔嫩的湿茶,端起竹把子运力翻炒,绿茶便在锅里翻飞如燕,豆大的汗珠顺着母亲的额头流淌。

待翻炒过后,茶叶呈现绵软姿态,将炒锅的火塘内掩盖火灰,减小火力。此时,母亲开始另一道工序。她将右手伸到余热鼎盛的下锅沿儿,冒着烫伤,使劲抓起绿茶朝上锅沿儿甩动,顿时白毛尖毕现,茶色更绿。在家乡,这道工序称为“甩条”,也是手工炒茶最重要的一环。母亲又将火炕里的火炭钳出,置入火盆,把茶叶摊在茶筛上,翌日新茶出炉。

这样炒出的绿茶,白毛插尖,体态匀称,汤色黛绿,甜中微苦,回味绵长,即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云山多为手工制茶,另有部分新茶大上市季节的机制茶。而上等的好茶不是机制茶,是手工制作的明前茶和雨前毛尖(清明、谷雨二节)。

云山的二节茶声名远播,只怪我等来迟,上等的好茶已经过了时节或外销。负责接待我们的曹场长有些歉疚,直说来年清明谷雨中,云山再会。我姑且认真,待到明年山花烂漫之时,再来云山索茶。返程途中,我又寻访了位于梅花山水之中的“界林”寺。

湖心岛上,松柏苍劲,禅声缥缈,一座古寺坐落此间。我与商丘和尚做了简短的交流,他告诉我,古寺建于明朝,最近一任长老圆寂后便睡在寺边的墓茔。顺着大师的思路,我在湖边找到了长老圆寂处的墓碑,那里记录着这位高僧遁迹天涯的脉络,他云游四方,最终选择这座古寺作为归宿,我在心里念叨,这便是上天对佛的有意安排,阿弥陀佛。

我又开始幻想月光照在梅花湖,古寺空悠悠,我的叩门声被木鱼点化,赵州和尚从柴扉紧闭的禅房走出来,双手合十,淡然一笑,曰:施主,且吃茶去好,且到云山吃茶去。

注:云山梅花湖界林寺均属河南新县陈店乡赵州和尚:唐朝一代禅宗大师。

     【摘自2018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刘同俊河南新县)】

 


 

石家庄振头村的老灯茶馆(珍档文)

$
0
0



老灯,是我们村一个知名人物,因为他开办过茶馆。老灯姓刘,名老灯,村里人习惯地免去其姓氏直呼老灯。早在清朝年间,我们这一带沿袭成规有呼号的习俗,老灯也是长辈通过一定呼号程序给他呼的号,他再没有其他曾用名子。

老灯生于清朝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在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老灯在我们村庄中心最繁华的临街地塅开办了一个茶馆。茶馆位于东西向的兴隆街北侧,正前方是南北向广平街与兴隆街丁字路口上。茶馆无匾额招牌,但人们都知道这里是茶馆。面阔一间,进深三间,坐北朝南。纵观茶馆外貌,这是由半米高石头为主体基础,采用砖、土坯混合建筑构成的墙体,属于传统的四梁八柱式的框架结构。这是一栋年久失修的破旧闲置平房,墙皮脱落,房屋整体变形。面阔只有一个两扇木门,西墙有两个小天窗,每天只能等到太阳偏西时,方可斜射进去一点点阳光。

茶馆内那是进深三间低矮破旧的屋子,南北长10米,东西宽3.3米。屋内终年光照不足黑咕隆咚,盛夏“三伏天”空气中弥漫着潮湿气味,墙皮大半早已脱落,凹凸不平。进门左边西南角有个专供烧开水的煤火炉子,旁边配置一个人工推拉的风箱。不远处置放三个棕色陶釉一米多高的大瓮,专门用来储存用辘轳从井里汲上的水,长长的炉火口可同时烧四、五个锡壶开水。在东南角有两张桌子放锡壶及茶具等物品,再往里边还摆放着七八张茶桌,茶桌长2米,宽1.2米。每张茶桌两侧配有长条凳子,茶馆内可容纳二十多人同时饮茶。茶馆内的墙壁、木梁、檀条、木柱子、苫子板都被日久缭绕的烟釉包浆一层,难以辨认木头的本色。茶馆内虽十分简陋,但应有尽有,饮茶所需的物品摆放齐全。

茶馆门前兼营瓜子、烧饼、果子、挂面等其他生活日用品。老灯的妻子温氏一边兜售物品,一边搭讪招揽过往行人请进茶馆饮茶,笑纳茶客做的就是这个活气买卖。不过,老灯还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村庄里的乡亲们,远道而来的过客口渴了,喝口白开水或茶水,也不收什么费。就是沿街乞丐要口水喝,老灯也乐意送上一碗,在乡亲们心目中,老灯留下了好口碑。

老灯天生个头不高,身体瘦小,浑身上下无一处不小,而都长得匀称。他黝黑的脸膛爬满了皱纹,额头上皱纹勾勒出一个醒目的“王”字。他干瘦的浑身上下没有多少肉,一年四季手巾搭肩上,后腰上插着旱烟袋,油乎乎的烟荷包搭拉在屁股上,像钟摆似的两边摆动着。他衣着简朴,秋冬黑色为主调,春夏白色着身,一年当中总是黑系、白系两色交替的棉粗布。走起路来佝偻着腰,两只手缩进手袖筒里,整天板着脸孔不多吭一声。他发音很低,嘶哑地喉咙头像网着乱丝。人们评头论足起老灯来众口词,是一位老实人,善良瘦骨伶仃、和蔼可亲,为人厚道。他没文化,平常日子靠着养种地为生。

在民国末年,战乱纷繁,多事之秋年代,老灯竟然在村庄里开办茶馆的确难能可贵。饮茶是件清雅的事情、一种清闲的事情,老灯甚至支承着一种在人们现时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事情。老灯一个人,把茶馆经营的不温不火、尽其当然、顺其自然、来去自由、休闲自得。老灯性格内向,他面向登进茶馆门槛的茶客从不握手、不作揖、不鞠躬、不合十,有时只点头、挥挥手、微微笑笑、应声,表示允许、赞成、领会或打招呼。

“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老灯每天打理的茶馆井然有序,一个人、一个炉火让生命之歌在茶烟水声中渐渐消磨。前来老灯茶馆茶客大多都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们,村里家境生活比较富裕户,外村途经路人过客,村里从事农耕种地的人们,半时不晌地把手里的工具放在茶馆门前,走进茶馆举杯豪饮,大有洗肠冲胃的爽快解渴之感。一碗落肚,倦意尽消,身体里顿时感到暖暖的,三碗饮罢,连后背也有阵阵暖意。

在我们村庄里,一般女人们不进茶馆,家境贫穷的人家更是不着茶馆的面。有时村庄里逢年过节或村里、家里有个什么大喜事等等,家道殷富人家慷慨解囊,邀请因贫穷喝不起茶水的乡亲们进茶馆喝喝茶水。也有的趁农闲时节有功夫,那些经常闲逛的老人们,溜达进茶馆里围坐在一起,漫无边际地唠唠嗑、抬抬杠、拌拌嘴热闹一番!那场面就叫吊起来不打——要得就是这股劲儿!在茶馆内,凡是茶客需要招呼老灯掌柜往茶壶里添加水时,尽管老灯个子低矮,但老灯尽量踮起脚来,抬高壶嘴与茶壶保持半米距离“用二滚三沸”的水高冲,一般冲水八分满为止。冲后加上壶盖,以保茶香。如第一壶茶高冲后,稍焖会儿茶再倒入小茶碗里慢慢喝。

我们这里的人们饮茶,从不喝凉茶、不吃茶叶、不喝半温茶、空腹不喝茶、睡前不喝茶、喝药不喝茶;壶嘴与壶嘴倒水不能相碰着,倒沸水时、不能用嘴吹热气;不称饮茶、不叫品茶、不称用茶、习惯上只称谓三个字“喝茶水”。

老灯茶馆用呈锥形的锡壶烧水,锡壶色泽灰暗,传热快、防潮、保温、耐酸、耐碱,锡不容易氧化。包浆则是慢慢加深的,呈现出亚光的色调,均匀而沉着,泡出来的茶非常清香。

那些年,茶具也无外乎提把式大瓷壶和端把式小瓷壶两种,无盖式的大碗或小茶碗,又称汤碗。经常光顾老灯茶馆的老茶客,自己配有专壶、专碗,并有明显标记,不允许他人使用,也有的茶客自带茶叶。

老灯茶馆一般上午时开门,晚上时关门,中午不休息,一天经营12小时。有的茶客一次进茶馆就喝上半天,也有的茶客分上午喝茶半天,下午喝茶半天,也有的茶客晚上来茶馆喝茶。茶水沏的浓淡则由自己掌握,有的茶客一壶茶水喝的泛不出茶颜色为收官标志。主要以花茶(花熏小叶)为主,也有其他三、四个茶叶品种不知其茶叶名称。茶叶来源是从石家庄经销茶叶的店铺和振头大街茶行购进,托人从外地购进、街上游走叫卖的挑担茶商买来等进茶渠道,也有茶客自带茶叶的。那个年头儿就这么几个茶叶品种,这里的人们约定俗成都是用100度的沸水冲泡茶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把茶叶冲泡开,茶色透出来了方才喝茶水。

那些因家境不优裕喝不起茶水或喝不惯茶水的普通人家,他们从祖辈上流传下来的经验,在家里自制灵丹妙药的“茶水”方法。一则采取红枣在微火上焙糊,放入壶中几粒,开水冲泡,泛起红色油润后,就当茶水般饮用。虽不是茶水,但有健脾益胃、补气养血、安神之功效。二则采取熬一锅绿豆汤,其颜色呈现绿豆原有的本色,全家人均可享用。对人身体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止渴消暑,营养成分比较丰富。三则采取熬红豆汤喝,其颜色呈现红艳艳,有清热解毒、生津、利小便、消渴、护心之功效。无论是大枣、绿豆、红豆,自然色彩斑斓纷呈,有助于人的饮食欲望大增。

老灯茶馆为了应对晚上茶客喝茶,用棉花籽油、洋油灯(煤油灯)、罩子灯吊在房顶上照明。难忘的1957年,我们村庄里终于迎来了采用电灯照明,也就是这一年,老灯茶馆开办了风风雨雨年之久,因世事多变缘故,终于寿终正寝。一家老灯茶馆从开张到关闭力挺年营业不衰,除老灯钟爱茶馆本行外,也源于我们振头村地处太行山山口,井陉、获鹿出山之“孔道”,南来北往的商贾云集。村史可追溯至隋开皇三年,振头历史上的“石邑城”繁华390余年,寸土寸金的振头“二七大集”延绵四百多年历史,振头村素有“日进斗金、夜出斗银”之说。自从老灯茶馆炉火熄灭之后,至今已有五十八年历史了,村庄里从未有人再开办过第二家茶馆!

老灯于1984年去世。永远的老灯茶馆将给振头村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中国北方村庄那些年里,弘扬茶文化具有“标本”意义的一段佳话写于2015年12月12日

摘自2018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张聚锋(河北石家庄)系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理事石家庄市振头文化研究室创办人


 

联合国确立每年5月21日为国际茶日

$
0
0



11月29日上午,农业农村部发布来自于联合国的消息,11月27日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5月21日定格“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目前,全球产茶国和地区已达60多个,茶叶产量近600万吨,贸易量超过200万吨,饮茶人口超过20亿。茶叶作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很多最不发达国家数百万贫困家庭的主要谋生手段,也是部分最贫困国家主要的收入和出口创汇来源,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国际茶日”确定为5月21日是由中国主导推动的,这是世界对中国茶文化的认同,将有助于我国同各国茶文化的交融互鉴,茶产业的协同发展,共同维护茶农利益。“国际饮茶日”提案中指出——茶叶是很多最不发达国家数百万贫困家庭的主要谋生手段,茶叶生产加工有助于应对饥饿,减少极端贫困,为妇女赋权,以及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我们相信庆祝饮茶日将推动各方群策群力,开展有利于茶叶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活动,提高各方尤其是西方国家对于茶叶在应对饥饿、营养不良和贫困问题方面重要性的认识。

而今“国际茶日”的正式宣布,对促进我国以及世界茶产业发展和茶叶消费,帮助茶农脱贫致富,传播“和平、友好、开放和包容”的中国茶道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据悉,中国茶叶学会曾参与推动设立“国际茶日”的提案,当时主要由农业农村部牵头,几家饮茶推广组织有所参与。这一提案在今年6月罗马闭幕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上审议通过,并提交了联合国大会。据中国茶叶学会负责人说,当时之所以提议将“国际茶日”设置在5月21日,是考虑到中国的茶叶品种主要以绿茶、红茶为主,在5月中下旬,大部分茶叶都已经上市

农业农村部表示,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将于2020年5月召开,届时将以庆祝首个“国际茶日”为契机,举办首个“国际茶日”主题活动,传播弘扬茶文化,活跃繁荣茶贸易,促进茶产业发展,带动茶农增收致富。 


“国际饮茶日”提案回顾

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第22届会议讨论了设立“国际饮茶日”的可能性;

2018年5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第23届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在每年5月21日庆祝“国际饮茶日”;

2018年9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商品问题委员会第72届会议通过中国关于在每年5月21日庆祝“国际饮茶日”的提案;

2018年1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理事会通过获得第72届商品问题委员会批准的“国际饮茶日”提案;

2019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第41届会议审议通过“国际饮茶日”提案,将提请联合国大会下届会议考虑宣布每年5月21日为“国际饮茶日”。

2019年11月27日,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5月21日为“国际茶日”。

 

 

 


 

万里茶道研究院在武汉成立(图)

$
0
0



12月4日,为了更好开发利用万里茶道历史文化资源,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与湖北大学共同成立的非法人、功能性科学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万里茶道研究院在湖北大学成立。万里茶道研究院旨在依托中华文化促进会和湖北大学的资源,围绕万里茶道的历史文化和现实问题,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推进万里茶道申遗等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并建成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茶文化以及茶文化产业研究机构,成为有关部门决策建言献策的高级智库。

                     


万里茶道(国际)协作体轮值主席、俄罗斯国际合作协会主席团主席谢尔盖·卡拉什尼科夫,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王石,俄罗斯国际合作协会秘书长弗拉基米尔·波洛兹科夫,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长熊召政,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万里茶道协作体执行主席郭杰,万里茶道协作体副主席刘登林,湖北省文物局局长黎朝斌,湖北大学党委书记尚钢、副校长王世敏、钱建国和校内外专家、企业家等80多人出席成立大会,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历史文化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                     


成立大会上,湖北大学党委书记尚钢介绍,湖北大学近年来围绕长江经济带和一芯两带三区战略,承担了一批政府和企业的委托项目,体现了湖大教师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主动承担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强烈历史责任感,也为建立万里茶道研究院创造了机会。他希望通过搭建开放合作的研究平台,汇集国内外万里茶道研究领域优秀学者的智慧,共同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推进万里茶道沿线城市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推进万里茶道申遗提供支持。                     


谢尔盖·卡拉什尼科夫、黎朝斌、熊召政分别对万里茶道研究院的成立致词希望研究院能够为中俄友谊、茶业复兴、申遗工作做出贡献,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蒙古国和平友好组织、中国民族史学会、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会等单位向万里茶道研究院成立发来贺信。                     


近年来,随着茶文化的复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有关茶文化和史料的发掘、研究、分析、整理蓬勃兴起。而涵盖中蒙俄109个节点城市、绵延13000公里的“万里茶道”更是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此之前,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倡导成立了万里茶道协作体取得了一系列研究和应用成果,对促进茶文化交流和进步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湖北武汉等地是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城市,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黄柏权教授近年来凝聚校内外研究力量,组成了万里茶道研究团队,主动参与万里茶道茶业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承担了多项政府和部门委托的“万里茶道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课题,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为万里茶道申遗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图注:绵延13000多公里的万里茶道图展示)

作为万里茶道研究院院长,黄柏权教授介绍,研究会将在中华文化促进会、万里茶道协作体的指导和支持下,紧密团结国内外热心万里茶道研究的专家学者和茶文化爱好者,一方面对万里茶道茶业资料进行深入挖掘、调查、记录、搜集、整理和研究,形成一批资料和理论成果,为“一带一路”建设、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复兴中国茶产业提供学术支持;另一方面,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万里茶道申遗、复兴中华茶文化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一批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参考性的咨询报告和对策建议,把研究院建成具有影响力的茶业研究基地和高智库,实现以茶为媒、以茶会友和振兴中国茶产业的目标。                   

(图注:参会部分代表左起:余悦、胡明方、舒曼、蔡军)

成立大会上,与会领导专家共同为万里茶道研究院揭牌,研究院向首批获聘的31名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此前一天,还专门召开了专家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就成立章程和有关议题进行认真讨论。

成立大会后,现场举办了以“万里茶道与中华茶业复兴”为主题的学术论坛来自湖南、湖北、河北、江西、广西、云南等地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共同参与了“万里茶道与中华茶叶复兴”学术论坛。多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主旨演讲,阐述了万里茶道研究院成立的重要意义、研究路径等。                    

在成立大会上,舒曼等31人被万里茶道研究院专家指导委员会聘为指导专家委员会成员。

舒曼与俄罗斯国际合作协会主席团主席、万里茶道(国际)协作体轮值主席谢尔盖-卡拉什尼科夫先生交流。

舒曼与湖北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长熊召政先生交流。

在成立大会上,舒曼等31人被万里茶道研究院专家指导委员会聘为指导专家委员会成员。

                    

 


 

万里茶道与楚茶未来

$
0
0



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万里茶道(国际)协作体执行主席郭杰在2019国际楚茶发展论坛上的讲话12月6日

  很荣幸,也很高兴再次来到武汉,参加2019国际楚茶发展论坛,共同探讨楚茶未来的发展。

  说到中国茶,我想湖北是很有发言权的。这里是茶圣陆羽的故乡,同时,九省通衢,山水交错的地理交通优势和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楚地文化,让中国茶在湖北有天下之中的意味。在中国茶的对外出口中,楚茶更是拥有辉煌的历史。因万里茶道而兴盛的汉口,于1861年3月对外开埠通商,当年出口茶叶6000多担, 1915年一度还达到100多万担,占全国茶叶出口量的60%至80%,被誉为东方茶港,并留下了羊楼洞、江汉关、鹤峰古茶道,五峰古茶道、襄阳会馆等标志性的文化遗产。

  楚茶走到今天,面对时空的变幻,时代的变迁,面对中国茶全新的产业转型与升级浪潮,从禀赋上讲,依然具有先天的优势,出口贸易额仍居全国前五位。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楚茶”作为一个区域茶的表述,还缺乏产业内叫得响的公共品牌作为代表,还没有出现像西湖龙井、铁观音、大红袍、正山小种、安吉白茶、六安瓜片这样响亮的名字,也就是说,楚茶还没有拳头产品,即使是像恩施玉露,宜红,英山云雾这样的后起之秀,我也以为还有很长的路要去追赶。

  今天来了很多国际国内茶行业的专家,他们都会拿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为楚茶未来的发展把脉。我今天想从万里茶道与楚茶共生发展的角度谈谈个人的看法。

  大家知道,万里茶道是历史上一条著名的国际商道,它起丝绸之路之衰,绵延一万三千多公里,跨越中、蒙、俄、中亚和欧洲,为中国茶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其中,以汉口、赤壁、襄阳等为代表的万里茶道湖北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发表关于万里茶道的讲话以来,万里茶道的复兴进入了快车道,多车道,沿线及相关城市围绕万里茶道展开了大量挖掘、抢救和保护工作,并从联合申遗、品牌打造、茶旅融合、产业更新等不同角度,推动了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2019年3月20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同意将“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被国家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中华文化促进会万里茶道协作体,六年来也一直在推动万里茶道沿线及相关城市的资源共享和跨界合作。2015年,我们在赤壁市发布了《万里茶道全图》,我们连续主办了六届万里茶道中蒙俄市长峰会,前几天,我们还在武夷山市中蒙俄举行了万里茶道申遗推进系列活动,形成了不少关于申遗的实操思路。二天前,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与湖北大学共同发起成立的万里茶道研究院也在湖北大学揭牌,研究院旨在推动万里茶道的全面复兴。可以说,万里茶道正在成为凝聚共识、整合资源和创造范式的大平台,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已日益凸显,可以为包括楚茶在内的同行者提供切实、可持续性发展的帮助。

  下面,我就万里茶道推动楚茶的未来发展提四点不成熟的建议,供应大家参考。

  第一、借鉴与共享,推动楚茶公共品牌的打造。万里茶道沿线及周边几乎囊括了中国最著名的茶行业公共品牌,他们成功的模式与经验,值得楚茶去学习、延展和创新。《荀子》中有一句话:“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意思就是多与高人比肩,自然会成为高人。楚茶应该凸显荆楚文化中开放,包容的气质,走出去,请进来,在万里茶道的平台上塑造楚茶自身的时代性格和优良品质。我们可以在湖北打造诸如“中国茶公共品牌大会”之类的传播产品,在学习和交流中找到楚茶的正确定位和发展路径。

  第二、传承与弘扬,用申遗带动楚茶的发展。湖北是万里茶道8个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省份之一,而且还是发起和牵头省,地理优势明显、遗存丰富、代表性强,历史上以港口、陆路的流通为主要特征,这些都是湖北万里茶道申遗的优势。楚茶作为本土资源,应该在万里茶道联合申遗所积累出来的渠道资源和传播效应中寻找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和申遗紧密地结伴同行。楚地申遗底气十足,楚茶也应该有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跨界与融合,以文旅激发楚茶的动力。万里茶道协作体近年来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推动沿线城市的茶旅融合,我们在云南,四川,福建等地都在导入各方资源,正在打造茶旅融合的小镇或者美丽乡村的样板。湖北的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三峡,武当山,神农架,古襄阳等旅游大IP,和楚茶中各品种的分布有高度的重合性,在品质与概念表达上也有很好的一致性,这是楚茶发展非常重要的倚靠。标准化、立体化、创意化的茶产品提供所带来的旅游新体验,一定会让楚茶和楚地旅游相得益彰。

  第四、时尚与创新,让楚茶跟上这个时代。不仅是楚茶,我们所有的中国茶都要摆脱过于程式化,圈子化的陈旧印象,跟上这个时代的消费习惯,特别是年轻人的喜好,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呼吁和行动。具体到快消品领域,在和本土文化,本土旅游深度结合的基础上,楚茶完全可以有所作为。在新媒体应用,事件营销,场景打造和产品体验等方面,楚茶应该发挥楚人勇于创新,敢为天下先的特点,面向更大的消费人群进行研发创造,然后精耕细作,做出时尚的IP。我想,楚茶做出喜茶,瑞幸那样的成功范式,完全可以期待的。

  唐代诗人孟浩然登襄阳岘山诗中有一句: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我想这是万里茶道和楚茶面对历史、审视现在时所共同使命和任务。

  让我们一起携手,共赴未来。


 
Viewing all 87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