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百丈道恒禅师“三诀”真如本性
万里茶道,永不消失的风景
一
在汉唐,有一条古道,以长安为起点,然后一直伸向西北,漫漫浩浩,伸向遥远的大漠,伸向遥远的怱岭,伸向欧洲腹地。
其间,有黄沙漫漫,有残阳如血。
其间,有武威,有敦煌,有西域三十六国。
其间,有羌笛悠扬,有胡笳声声,有龟兹的歌舞,有楼兰的琵琶。
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一条路,响起一路驼铃,流洒一路汗水。于是,中原的丝绸、瓷器等,也顺着这条路走过漫漫历史,走向遥远。
也因此,西方称中国为丝国。
这条路,联接了东方与西方,沿途,串起一颗颗明珠一样的城市,还有一串串的笑声。
几百年后,当丝绸之路湮没于历史尘埃,消失于竹简木片中时,另一条路诞生了。这条路,又一次连结了欧亚。这条路,比丝路更远更长,比丝路更曲折更婉转。
二
万里茶道,如果终点以恰克图算,应开始于雍正五年。因为,雍正五年,中俄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两国出于贸易关系,坐在了谈判桌前。
中方代表,是吏部尚书察毕那。
俄国全权大使,是萨瓦务拉的思拉维赤。
两方谈判地点,是在大清都城北京。双方就两国政治、经济、宗教各方进行谈判,历时六个月,最终达成协议。由于签约地址在恰克图,因此,该条约被称为《恰克图条约》。
《恰克图条约》的签订,让俄国停止了东进的步伐。同时,此条约的签订,换来了两国百年和平。
从此,西北一百多年无硝烟。
从此,一条商道得以产生,它就是万里茶道。
万里茶道,产生于和平,绝对不可能产生于征战,不可能产生于鼙鼓声声中。历来,刀光剑影下诞生的都是累累白骨,都是孤儿寡母,都是鲜血与泪水。只有和平,才会产生微笑产生歌舞,产生诗歌产生经济繁荣。
和平,对弱国是福祉。
和平,对强国又何尝不是福祉?
三
《恰克图条约》的诞生,预示着大清国西北边疆再无鼙鼓声声,再无杀伐之声,“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这儿的人,再也无须刀枪对峙,无须铁血相向,可以走出堡垒,握手言欢了。
这儿,丝竹管弦声响起。
这儿,歌舞之声响起。
和平,诞生了商机。
有人敏锐地发现,如果将大清的稀有物品,尤其是中国的茶叶,一路鞍马驼铃,运往俄国,让俄国人也拿着中国瓷器,喝着青绿的茶汤,一定会受到欢迎的。这,是一个天才的构想:大北方的俄国人,食肉,喝奶,以茶除腻除腥,是最好不过的。
于是,一条古道,迢迢万里诞生了:从大清遥远的南方,片帆只影,水运而来。水的尽头,又卸货驾马,风尘仆仆,走上陆路。
他们的目标——恰克图。
他们最远的起始点,茶叶故地武夷山。
当初,这些茶商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可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由于他们的一个天才设想,一条古道诞生了,同时,沿途诞生了集镇,诞生了饭铺,诞生了会馆,诞生了幸福和歌声。
百姓,从不需要战争。
刀和矛只会带来戾气,带来痛苦。他们需要的是和谐,是友好。“和则生财”,是他们嘴边的谚语,千年如斯,颠扑不破。
(图注:万里茶道第一村——武夷山市下梅村)
四
最先看到商机的,仍是晋商。
晋商,是中国极其开拓性与前瞻性的一群人,这一群人中,产生了一群著名人物,如大名鼎鼎的乔致庸,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些人,以他们天才独到的眼光,洞穿时空,预测到一条道路,将穿透岁月,向他们延伸过来。
他们一旦看准,毫不犹豫地挂着褡裢,挥别黄土地,开始上路。
第一个走向南方走向茶叶的,是一个姓常的。
他的目地的,即崇安,购买这儿的武夷茶。茶叶购置好,经梅溪水运,进入崇安古城。然后,雇请挑夫,沿着闽赣古道,一路喊着号子,一路山路跌宕,过了分水关,到达江西的河口镇。在此,常氏住下,打发挑夫后,将茶打包装船,顺着信江一帆而下,过鄱阳湖,出九江口,进入长江后溯游而上,到武昌,入汉水,至襄樊,然后登陆,又走山西,出张家口,抵归化城。最后,组成驼队,越大青山,沿张库大道前行到库伦,再到恰克图。
这是一条横贯中国腹地的路线。
这,也是一条充满传奇的线路。
当他们行进其间时,一路上,湖光山色,鸟语花香,固不待言。同时,沙漠风暴,盗匪马贼,也一定不少见。但是,他们咬着牙走了下去,一直走向自己的目的地——恰克图。
恰克图,也成为茶叶另一集散地。茶商至此,长吁一口气,弹去身上的灰尘,找到俄国茶商,交接完毕,抱臂一笑,两人进入茶馆或酒楼,一杯茶,或一壶酒,谈着一路的劳顿,一路的见闻。得意时,双方哈哈大笑;失意时,双方扼腕长叹。
此时,两人已忘记了国别。
他们只记得,两人是休戚相关的两个人。
(图注:万里茶道第一镇——江西铅山河口镇)
五
万里茶道的另一端,则是崇安的武夷山,也是俄国茶商以及中国茶商最为注目的地方。这儿的茶,不仅能让他们生活富足,而且,能以此为媒介,交结朋友,远涉四方,更让他们品尝了人生的别样价值。
他们奔走在这一条路上,乐此不彼。
武夷山,没有辜负他们。
这儿,是绿色的海,是茶叶的海,是香气缭绕的海,尤其武夷山岩茶,成为海内一绝。三月一过,清明一到,满山绿海中,采茶女子裙裾飞扬,如点点花朵,以至于《茶考》中道:“环九曲之内,从业者不下数百家,皆以种茶为业,岁所产数十万斤,水浮陆弼连绵不绝。”
茶叶采摘,杀青。
这时,茶商们也来了,他们从遥远的老家来,带着满心希望,满身疲劳而来。他们来时,是在春雨刚过河水刚绿时,一条条船到河口停下,岸上,就有好客的“行东”们迎住,双方相互一揖,握手一笑,请进酒店。
这儿的行东是好客的。
酒足饭饱,一杯茶罢,茶商们拿了订单,交给行东,又按货单将款项交清,自己一挥手,驾一叶小船,去观赏武夷山风景去了。
至于茶叶选择、装运,“咨所为不问“,十分信任这儿的茶人。一切完毕,茶商一笑登船,挥手而去。
这样的情景,见于史书,从无欺瞒、短斤少两和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
武夷山的茶人,受青山绿水的滋润,得淡雅茶香的熏陶,心底清明如月。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还有品性,获得了茶商的极度信任。
(图注:万里茶道第一门——张家口大境门)
六
万里茶道出现后,武夷山输出茶叶数量是惊人的,“盛时每日竹筏三百艘,转运不绝”。这儿的茶,通过竹筏,从青山绿水间运出,一直运往远处,运往恰克图。在恰克图,茶叶又一路行进,横跨西伯利亚,通往中亚。
一路上,车轮辚辚驼铃叮当。一路上,一个个集镇诞生。
这些集镇,随着岁月远去,随着万里茶道湮没,已繁华散去,风韵不再。可是,这儿留下的一些房屋,一些楼台亭阁,仍显现着旧日风光,仍显露着旧有容颜。
万里茶道的另一处起点,即赤壁市的羊楼洞街道,此地,为青砖茶原产地。这儿,街道为砖或石子铺就,如同从岁月深处一路延伸而来。街道两边,砖墙对立,木板铺门,默默地叙说着岁月沧桑和小镇的繁华往事。一个小小的集镇,当年常住人口四万,茶庄竟达二百多家。那时,这儿的街道上,一定茶香浮荡,南来北往的茶商,一定是络绎不绝吧。
时间爬满情态,可小镇仍在,犹如一白发宫女,“闲坐说玄宗”,咀嚼着茶道往事。
呼和浩特市,那时也不过一个集镇,可是,其时的大盛魁茶庄,已是一派大气,一派昌盛。今天,时光远去,可走进其中,青砖瓦房,青砖地面,仍在夕阳下展示着自己前尘往事。
一条道,繁荣了一路人。
一条签约,诞生了几百年的传奇与和平。
万里茶道,在驼铃声中一步步远去,但是,它牵系的那条丝带不会断绝,因为,它已经牵系在人心中。
【摘自2016年第3期《吃茶去》杂志;作者:余显斌(陕西商洛)】
古茶走廊,与茶一次美丽的相遇(散文)
仿佛是一首歌,仿佛是一幅画,仿佛是都市休闲的快活林。午后的一刻,我在云南凤庆的古茶走廊,与茶一次美丽的相遇。
还未走进古茶走廊,就能感受到浓浓的茶韵,沿途绿茶茵茵,树木苍翠,石径幽深,与茶楼浑然一体,互为衬托,相得益彰,尽显古典与现代气质之美。
走进古茶走廊,入雕栏之境,傍小桥之侧,闻流水之声,赏古乐之雅,让人觉得仿佛穿越时空,身处其中,感受到一份快乐与悠闲。一阵风吹过,似乎还有一两枝开放的花儿在轻叩窗门,传递着温馨的气息。伴随着那一阵阵悠然飘来的沉香和缕缕茶香,沁人心脾,以致于让人不急于马上坐下点上一杯茶,而是先要闭目深吸,享受一下心灵的片刻宁静。
走进文鼓楼,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文化气息。“万象随风动,物于心外;一缘伴茶来,妙在其中。”的对联让你细品茶中人生的滋味,寻找内心的感悟。正门上,“长空舞袖云肪动,高山摆案,嘉木当玄圭,神农作序;大地流风寸翰行,远岭横窗,玉壶呈月砚,陆羽成书。”使人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出传统文化与茶文化之间的水乳交融。
茶楼的内部装饰总是别具一格,陆羽、神农的浮雕栩栩如生,古朴的造型设计,古朴的家具摆设,简单的挂画配饰,恰到好处的灯光处理,使这个小空间朴实而又充满着一种回归本色的入世观,茶楼环境装饰设计不在于材料的贵重,不在于装修的豪华,而在于传统文化和现代休闲元素的结合,简约的造型设计,青石板的地面、砖墙,木质的吊顶,点缀透彻的射灯,使环境古朴而不沉重。
“盅中道茶,盅盅道茶,盅盅道茶品茶道;座坐知己,座座知己,座座知己唯己知。”茶道,历来被看作是一种高雅的品味文化,因为可以满足人们审美欣赏、社会交流、养生保健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国际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茶文化更趋于多元化、多样化,所以古茶走廊从茶文化出发,营造富有茶文化的艺术氛围,让人们能在品茗的过程中体会到一种全身心的放松,体验到心灵的净化与宁静,此处便是休闲又能促进交流的理想场所。
文鼓楼,静静地吐露着中国传统文化与茶文化的芬芳。茶艺培训,音乐、舞蹈创作,摄影家文化沙龙。或挥毫泼墨,或吟唱谈心,至情至性。茶楼清静幽雅,茶香四溢,音乐缭绕。在这样的环境中,看窗外花开花落,闻流水声声入耳。听古筝高吟低唱,谈纵横古今传说。回归自然之趣,听茶水与时光觥筹交错。有时邀三五好友在此聚首,或与同道茗友一起品茶,甚至于一个人在这幽然之境,去静静地品读一本清心的书。让身心来一次彻底地放松,让平日的慵懒表露得淋漓尽致。“前生后世路相随,旧事无人梦自痴。半套青衣寒露透,一窗暮色寄相思。秦砖汉瓦今何在,唐风宋韵几人知。化羽成仙邀日月,随风起舞唱茶诗。”、“空灵俊秀地呈书,淡雅清香月画图。悟道何需三界外,休闲不在万缘足。前程路碎石阶印,古道秋深大漠枯。万岁茗柯归故地,千年古韵在茶都。”道出了与茶结缘,茶趣与文化素养的茶人合一境界。
古色古香的桌椅和考究的山水画是文香阁的标准配置,茶楼内拥有独一无二的茶座布局,一张张木漆茶桌被擦得铮亮,一套套饱经沧桑的木纹茶具摆在桌面上。“八百年驿道马驰,乃连系九州为友,四海为邻,一物为缘,若寻根日月精华,图宏业盛,礼齐韵雅,首当数彩云之南,古茶公社;五千里沧江龙动,最贵于六国同宗,三省同祖,七市同益,要溯源天地灵秀,山高水长,儒厚文兴,还请看锦绣凤庆,滇红故乡。”的对联格外引人注目。走进文鼓楼二楼,最先迎候客人的总是幽幽的茶香,刚刚出壶的茶汤冲入一只只精巧的白瓷杯里任人品尝。品茶,啜的是一种意境,品的是一份情怀。几枚盈绿,超凡脱俗,在水中观其上下沉浮,仿佛人生的起起落落。而选择一份如茶般清淡与超然的生活态度,则需一种境界。
擎一盏清茶,任丝丝幽香冲淡了浮尘,沉淀了思绪。憩坐都市宁静清雅一角,柔和的音乐若有似无。其实生活本就如此简单,似是凝聚了太多的愁绪,太多的愁绪是因了心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烦躁时,恬恬然醉心于一盏佳茗,感受着茶之岁月,壶里春秋,云卷云舒;闲来无事时,赏玩手中或精巧别致或古朴大方的茶具,茶香缭绕,云气袅袅,细啜慢饮,悠悠回味,自觉齿颊生香,清幽扑鼻,疲劳顿消。虽说境由心造,但茶品、器具、美食、美景同样重要,它们能烘托品茶的意境。
文香阁除了茶品系列之外,还有根雕等工艺品,悬挂的字画,无一不跟茶有关,茶室内外郁郁葱葱的树木,绿树成荫的花草,每位顾客都会情不自禁的去抚摸一下真假难辨的假树仿花。工作之余,带着周末的闲情,品一口茶,让人偷得半日闲。一杯茶水,似春的信使,沉淀着自然的讯息。
“品茗,就是品人生”。茶道的意思,是否可理解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轻轻的啜一小口,唇齿之间留有淡淡的醇香。茶之以浓酽胜者莫过于功夫茶,精致的茶韵工具,一流的泡茶功夫,让茶的艺术在古茶走廊展现得淋漓尽致。"喝茶之意不在茶",文香阁茶楼的茶,能怡情悦性,消去烦躁,使人们身心舒展;能清心醒脑,其乐融融,使人们振奋精神。
是的,时光如水,匆匆而过,或许每个人心中都隐藏着太多的快乐或忧伤,浮世的灯火明灭着思想,谁是谁前世的缘分,谁是谁一生的心疼,置身红尘,每个人都需要用一种方式来释放灵魂,而一杯香茗总可以让伤痕累累的心卸下疲惫,尽享一份安宁与通透,正所谓禅茶一味,云淡风轻。“漫履险峰神自定,独居空谷心常明。”能达到此等境界,人生何幸之至。
一杯茶,是一张张美丽的书签;一杯茶,是一首首生活的歌。它的那一丝苦、一丝涩、一丝甜,包含了多少悲喜的激荡,生命的共鸣。在茶韵斋,你可以放下绷紧的心情,尽情地舒展精神,“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是这里的真实写照;茶韵斋楼拥有"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的舒适;拥有“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热闹景象;拥有“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的清幽;拥有“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的韵味。室内窗明几净,温馨典雅,精美的茶具款款玲珑剔透。各类名茶被主人怜香惜玉般收在吧台的厨柜上,店主和茶女们热情洋溢的笑脸,伴着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令你顿生宾至如归之感。
三五个人走进茶韵斋,茶女款款走出,笑意盈盈,彬彬有礼。然后,你随她轻巧地步入茶屋,听她娴熟地说着茶道,她的脸上含着恬淡的笑意,你悠闲地看她用纤指托起一件件茶具,看她小心翼翼地用沸水拭着小巧的杯盏,看她低着眉将茶水注入茶杯内,静静地等候着。稍许,她绽出一痕浅笑来,用手轻轻打开杯盏,茗烟袅袅升起,茶香四溢,然后缓缓地飘散,融入竹窗之外。我们几个人得半日之闲,散坐在雕花木窗下,静心品茗,或斟酌古今,或品味中外,或侃天南地北,或胡扯人间是非曲折。
此时,落座在厚厚的木质古櫈上,听着美轮美奂的轻音乐,接过茶女恭恭敬敬奉上的小盅香茶,音乐响起,随流淌的古乐流泻出赋予磁性的女中音,点拨着呼吸,一呼一吸间,满心的神圣与庄严,敬茶若神,恭敬心起,禅意弥漫,空灵而飘逸。
端杯,闻香,品味,喝茶,入喉,入心,入肺,入胃,滴滴甘怡,润泽身心。一杯,二杯,三杯……手心微汗,足心微汗,额头微汗,身体微汗……茶的魅力,一一彰显。经历了一场茶的洗礼,茶的浸润,让全身释然轻松,恍若飘飘茶仙般空灵。
心,被荡涤,氤氲在袅袅茶味里入定,纯洁,洁净,无欲无求,超然物外。不觉间,尘世的喧嚣和浮躁竟随着缓缓升起的茗烟一道散落开去。那一刻,也许是受气氛的熏染,也许是受环境的烘托,忽然,你便发现自己仿佛真的就有了一派“隐士”的气度和风范了。这时候,品着功夫茶,再看茶美的茶道表演,茶就变得玄妙而神圣了。于是,唐人那首著名的饮茶诗就会自然地闯进记忆中来:“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全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心灵,七碗吃不得,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沉吟中,一杯香茶下肚,茶的美妙自然便是心知肚明了。真可谓“铅华洗净处,万类见真容。醉卧云天外,痴游大地中。机缘随世事,造化守中庸。欲念何堪尽,浮名毕竟空。”
身处古茶走廊,把自己置身于陶公的世外桃源,忘却一切的世俗,抛弃一切的痛苦,让心与灵魂静静地对话,尽享最原始,最纯净的时光。
【摘自2016年第3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庄文勤(云南凤庆)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悠悠景迈山(散文)
对茶园的印象,我还停留在书本上,总以为园内应该只有茶树而没其他杂树与之争宠,茶树是主人细心培护,精心管理的宠儿,状如梯田般层层展开。一座山就是一片茶的世界,绿得如同一帘浓郁的幕;一棵树就是一杯杯浓香四溢的茶,醉得思绪氤氲,一步一个趔趄。
初冬的一天,当双脚踏上这片充溢着原始气息的古茶林,头脑中固有的茶林印象像遭遇九级大地震般轰然坍塌,多年积存下的印象竟被这些看似杂乱却有着悠远历史的茶林稀里哗啦地颠覆了。古茶树如乡间赤足的孩童,与周围树啊草啊共生共长,不加修饰,更不施粉黛,任它在灌木丛中自由自在地生长。茶树与杂草共沐浴同一片星空下的雨水,古茶树与灌木共同分享丛林里缕缕阳光。里风来雨里去,少了几许娇惯,四季轮回,多了几分顽强,是真正的自然之子,原生态的古树古茶。
景迈山位于云南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乡下辖一个边远的村委会。东邻西双版纳勐海县。这里的茶属乔木大叶种,十二大茶山中乔木树最大的一片就集中于此,有“万亩乔木古茶园”和“古茶树博物馆”之美誉。整个古茶园占地面积近3万亩,可采摘茶树面积1.2万亩。景迈古茶山是人与自然融合的最佳典范,也是普洱茶的原生地。其特点是树龄古老,最长者达千年之久。生态环境极佳,所有茶树未经人工种植和改变,是与林中原生古树混生同长。正是这种混生同长造就了景迈茶香气悠长的原因,再加之树龄甚高,且历尽沧桑,茶树的枝干上长满了苔藓、藤蔓、野生菌类和许多寄生兰花等附生物,并衍生了一种形状类似螃蟹的寄生物——螃蟹脚;自然香气浓烈,有一种强烈的山野气韵。这是由与森林混生同长而致,是其它茶树无法媲美的;条索紧结,较细且黑亮。加之传统的捻揉技艺,条索较紧结黑细,色泽黑亮;耐冲泡,可达二十泡,这也是一般茶叶达不到的。花香储存得当,香气越存越久。这一切,都得利于景迈山独特的山山水水。
时下的大地已进入蜇伏期,气息收敛,万物闭藏,采茶季节已经远去。没有采茶姑娘的点缀,缺少了热闹的采茶山歌,茶山似乎显得单调了。不过,这时节正是树们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的好时机。
据说,这里茶树树龄的最长者有千年的历史,最短的也有几百年,树龄最长者达1300多年。那一刻,我无法看到得知这一消息时我的表情,反正觉得自己的脸惊呆得不成形,眼珠直钩钩盯住前方,嘴被撑成了一眼古井,整个人傻傻的,呆呆的,好半天都没回过神来。时光倒回1300年是个什么概念,掐指一算,那可是中华帝国最鼎盛之时,是李家执掌天上的大唐盛世,是唐睿宗李旦在位的时期啊!曾经的盛极一时,曾经的金碧辉煌,曾经的珠光宝气,曾经的纸醉金迷连同数不清的恩恩怨怨统统被岁月轻轻一抹,就灰飞烟灭。然而,这棵与大唐盛世并生并行的茶树却依然如故,与世事共沉浮,现依旧笑傲人间。多少帝王寻遍天下炼丹高人,无数次地炼啊!想长生不老,永保江山,可结果呢?都如竹篮打水一场空,人的生生死死都逃不过百岁的自然定数,惟有这些生长在南疆的古茶树们有意无意中竟走到今天,越过了千百年。这哪里还是茶树?分明就是一棵棵活生生的化石和生长着的古董,不,直接是一棵历经1300多个春秋的神树。我为这棵仍在给人类贡献嫩叶的神树而惊叹!一边是千年的树干,一边是绿嫩的叶片,大自然将如此神奇的现象集聚于一身,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我有些迫不及待地将手伸向茶树,来回地触摸它的树干及衍生出的“螃蟹脚”,感觉一下就像触及到了战马嘶鸣、旌旗飘摇的远古。一时神情恍惚,便有了时光倒流的感觉。
时光远去,古茶树依旧花开花落。每片叶子,每根树枝,都是历史千百年风霜的见证者,岁月的荣辱早沉淀其中,虽无语,却能在浸泡着普洱茶滚滚的茶汤中去感知。
穿行在古茶林间,浸润着普洱茶千年的悠香,急急不可耐地摘片嫩叶含在唇间,用味觉感受了一次千年茶树的味道,心即刻悠悠然,有了一种穿越的感觉。难怪在爱茶人心中,景迈山是他们的圣山。我便也对这圣山心生敬畏起来。站立在一棵有1300多年历史的神树面前,谁不敬畏呢?
看,茶林中古树与杂木错落丛生。大山与寨子,茶林与村舍,茶树与茶人,森林与村民,人与自然共融一体,相互依存,树以人为邻,人以树为伴,共生共荣。这可能就是普洱茶的神奇之处。
景迈古茶园系当地布朗族、傣族先民所驯化、栽培。景迈村以傣族为主,芒景村却布朗族居多,彼此相拥相依,互相来往,和谐共处,保留着各自的语言、习俗和祭祀等传统。传承先民独特的茶文化,继承先祖以茶为技,以茶养生,以茶为生的生活方式,人与环境形成各自特有的生活轨迹。农耕时代,这些粗制茶叶还泡出一条沉淀着历史风云的“茶马古道”。以往,这闪耀着青铜般古色光辉的商旅要道曾让我恍如隔世、遥不可及,这次,双脚实实在在踏上了这方土地。
初冬的景迈山毫无寒意,阳光仍泛着她多情的笑意,无拘无束地簇拥着每位来客。古茶林里,斑驳的树干述说她千年的荣耀,深灰色的枝条展示不老的身姿,墨绿色的叶片召示着勃发的生命,若不介绍,很难相信这是上百、上千年的古茶林。据布朗族典籍记载,古茶林的驯化与栽培最早可追溯到佛历713年(公元180年),迄今已有1835年历史。景迈山原本无茶树,是首领带领部下在此开辟家园,才植下这令后人羡慕不已的古茶林。这是有据可查的最早景迈山茶人,是布朗族的茶祖。谁料想,原本自给自足的农家茶树,却带动了后世一个产业的兴盛;促进一方经济的繁荣;成为名满天下的知名品牌。茶生意的兴旺,又衍生出了一条贯通中西,传播文明,穿越时空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以产茶点为中心,以云南两大产茶区为起点,在茶叶贸易中以马帮为载体运输茶叶到藏区和其他物资市场,以换取皮毛等产品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这条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兴盛于二战中后期的商旅古道,悠悠岁月中承载了道多少沧海桑田。一条是滇藏茶马古道,以西双版纳产茶区和普洱茶集散地普洱为中心的路线,景迈山即位于这条线路上。另一条是由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等普洱茶产地和集散中心,经大理、怒江、丽江、迪庆到西藏, 再经帮达、昌都、墨竹工卡等地,到拉萨,再出境进入尼泊尔、不丹、印度……一条高海拔文明之路在沉重的马蹄声中不断扩散、延伸……时光苍老了岁月,茶马古道却越显年轻。
景迈山古茶园的茶叶,将悠悠的古道熏香了1000多年。普洱茶除带给人健康,还将青铜般的岁月发酵成珍贵的文化因子。至今,在远去的茶马古道曾经的驿站,在每一处古道旁,仍有因茶叶浸染而飘来的醇香。那山、那水、那人,无不彰显出普洱茶特有的神韵。景迈山,茶人中的圣山。
寨子里,很难见到其它的农作物,可谓家家有茶树,户户有茶林。他们以茶为生,以茶为伴,也因茶而富。每年采茶季节,许多沿海及海外的富商、名流,开着豪车鱼贯而入,为购得原生态的景迈山古茶园的茶叶而一掷千金,高价从茶农手中购得生茶。经杀青、制作完成之后,带着茶叶,更带着心中各自的期盼又匆匆而离去。景迈山茶价就像夏天的江水一样水涨船高。
无论茶价如何变化,景迈山人都要留存一部分供自家享受。他们能种茶,能制茶,也能享受茶带来的种种益处。寨子里家家有茶楼,人人能沏茶,个个会品茶。只要来客人,一杯香茶是必不可少的。居住于此的傣族、布依族,像普洱茶一样,在这方土地上一如既往地发酵着醇和回甘、红浓明亮的红茶汤般生活。
世界在变,景迈山仍在这多变的当下发生种种蜕变。观念在变,追求不变;生活在变,景迈山人的情怀不变。午后,许多老人都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吊角楼前,背靠躺椅,抽着旱烟,喝着酽茶,在子孙的簇拥下,看着太阳慢慢从西边滑落,惬意的日子,就在这轻松与悠闲的黄昏中翻过。
【摘自2016年第3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刘平(云南水富)】
家乡的绿茶(散文)
论年龄,大别山麓家乡天柱山绿茶大概至少已有1300多岁了。唐陆羽《茶经》指出:安徽产茶地方“江北有舒州、寿州……”舒州是皖西南潜山县的古名,可见天柱茶历史悠久。
《潜山县志》载:“有人授舒州牧,李德裕谓之曰:到彼郡日,天柱茶可惠数斤。其人献数十斤,李不受。明年罢郡,用意精求,获数斤。李悯而受之曰:此茶可消肉食毒也。乃命烹一瓯沃肉食内,以银盒闭之,诘旦开视,其肉已化为水矣。”李德裕是唐代宰相,他说的话虽算不上金口玉言,但至少证明他喜欢天柱山茶。
天柱山“天柱峰峦,高峙云表,晓雾布浸,淑气钟之”,绿茶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加之中华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入人心,天柱山茶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发展。按区域、采摘时间以及价钱分档,天柱名茶已形成一串响当当的“链条”:如“天柱剑毫”、 “天柱云雾”、 “天柱弦月”……
天柱茶之所以与国家5A级旅游区、世界地质公园天柱山齐名,是因为产茶地满坡满谷兰蕙竞放,淡雾清香溶为一体,茶树与之和谐相处,于是自然而然“近朱者赤”。而用天柱山源头泉水冲泡的茶,喝起来格外清香爽口、回味无穷。我推测:“天柱弦月”或许就是唐代那能“消肉食毒”之茶的后代,因为它的叶片毕竟不是嫩芽芽——其特点堪称汁味微苦,“劲足”,耐泡,不怕折腾,完全有能力瓦解甚或消除肉中毒素。
畅游天柱山,不啻峻美山景养眼,而且能真切感受和风拂身心的温馨。
从大龙窝索道返回时,导游在天柱山文化园或古县城觅一静谧处,请秀美靓丽经过专业培训的少女沏一杯天柱茶,客厅雅室霎时就会有一缕缕袅袅上升的清香气息。此时,您端起茶杯或考究的紫砂壶,呷几口娇嫩柳叶色茶汤,仿佛悄然回到天柱峰峦、置身在虚无缥缈的云雾氛围中。
天柱山金牌景区茶艺演示和供游客品茶的专门茶社,设在山谷流泉摩崖石刻“东坡别业”内。茶社北倚国宝石刻群,南望皖河支流潜水,东靠中国汉族地区重点开放的三祖寺,西乃为纪念宋代大文人黄庭坚而修建的“涪翁亭”。茶社周边修竹、桂花树并排站立悄然向你致意,流泉小溪汩汩浅唱似佳人纤手抚慰使你的心境渐入雅静。茶社匠心独运请来苏东坡“坐镇”,显得古色古香、底蕴厚重。
苏东坡一生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熙宁十年(1077年),他作诗“年来四十发苍苍,始欲求方救憔悴。他年若访潜山居,慎无逃人改名字。”元祐八年(1093年),东坡终于来到潜山,与老朋友一同游览了天柱山。元符三年(1100年)八月,苏轼被任命为舒州团练副使,友人建议他定居舒州,他也有此打算。虽然最终未能实现夙愿,但东坡向往天柱山并想在潜山安家的思念表白却一直传为佳话。
茶艺师小王(大学三年级实习生)告诉我,她们在进行茶艺演示前 ,都要尽力讲解茶文化和天柱山茶的来历和故事。游客品茶后,如购买都是当场挑选、包装和封口,确保茶叶质量。小王、小秦和小叶,在演示茶艺时,一招一式无不在显现天柱茶韵,努力将天柱山天地造化、人文景观与名茶和谐相融,营造茶事活动场所、环境,追求精神与心灵放松“佛”的境界氛围。
在茶社,小王为我沏了一盏三祖禅茶(禅:佛教指“静思”)。她轻声细语说,该茶原料是天柱山绿茶,在锅里炒制成卷曲形干茶,形状很一般、甚至不中看,但味道不错。我喝了几口,的确香气扑鼻,滋味鲜醇清爽,仿佛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禅茶也好,佛茶也罢,与“仙茶”似乎都有不解之缘。喝了这样的茶,人们“觉悟”之后,思维或许能进入仙境吧?
2015年7月,雷打不动爱喝天柱绿茶的母亲整整81周岁了。母亲爱喝茶,特别喜好家乡的天柱山绿茶之弦月茶。这也难怪,天柱山恰好处在神奇的北纬30度线上,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长江温湿气流与大别山冷空气的双重作用,使森林覆盖率高达98%以上,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200多万个单位……早在数千年前,天柱茶就挺进了皇宫。唐代杨华撰《膳夫经手录》云:“天柱春野茶甘香芳美,滋味醇厚……”
弦月,半月弯两头尖形如秀眉。弦月受母亲力捧的缘故是价廉物美,最大的优点是“劲足”,冲泡三次还有较浓茶汁,合老百姓的口味。父亲在世时也喜欢喝弦月,于是母亲一买就是十几斤。卖茶的老板娘每年准时将茶送到我家,坦诚地对母亲说:“定给您老人家的茶叶,我都先筛了一遍,很少有茶叶末子。”新茶买下后,立马被母亲密封起来,接着很快进入冰箱“冬眠”。在这过程中,茶叶的“大敌”高温、潮气基本上被“屏蔽”,茶叶的原味“质本洁来还洁去”,顺畅“安营扎寨”了。
受遗传因素驱使,打从记事起我就对茶“一往情深”。 每天上下午必泡一次茶,没有茶好象炒菜没放碘盐和味精,没有茶仿佛思索的发动机没有了燃料。我家冰箱里储存的“山珍海味”,主要也是天柱山绿茶。我的茶叶拿出来时,通常色泽翠绿,泡时汤色明亮。每每默默品茶时,隐约觉得似有母亲的身影在眼帘前晃动,感到母亲身上散发着的那特有的温馨在我鼻翼毛孔前轻轻搔揉。
想到母亲已步入耄耋之年,想到自己也戴上了花甲“桂冠”,好不怨怪人生太悠忽短暂……既然老小一般,不妨反刍来些许“少年不知愁滋味”吧。咱们抽空团团围绕老人身旁,洗壶、烧水、沏茶,再准备几盆水果、糕点,然后眯眼吸吮坐场里缕缕香气,用舌尖舔品弦月茶的韵味,美美享受惬意生活,欢度每一天。
【摘自2016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霍建明(安徽潜山),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潜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纱帽笼头”何所物?
在大唐群星璀璨的茶文化名人中,卢仝是与“茶圣”陆羽齐名的“茶仙”。在学术界,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中国七千多首茶诗文库中,影响最为广泛、传为千古绝唱并且诗中名句屡被历代文人骚客引用、意义最为深远的,还得首推玉川子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又称《七碗茶歌》或《茶歌》。是卢仝品尝在常州为官的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正是因为这首诗,使得卢仝名扬天下并戴上了“茶仙”的桂冠,还被日本尊为茶道始祖。但是,我读这首诗,却有些疑虑和困惑:诗中的“纱帽笼头自煎吃”怎么理解?查阅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卢仝诗赏析》一书,其解释为“纱帽”是“旧时男人用来遮盖头顶的纱巾”。一些“古诗鉴赏”类书籍,也把“纱帽”解释为“一般人用的纱巾之类”,还有的把“纱帽”说成是“乌纱帽的简称”。对于“笼头”则均无注释。我不禁自问:“难道‘纱帽’、‘纱巾’能自煎吃吗?”2015年秋,我到浙江长兴县的茗岭山考察,才真正弄清了“纱帽笼头自煎吃”的含义。
在长兴,我了解到,茗岭,是洞山山脉的组成部分,位于长兴县西北部9公里的白岘乡罗岕村一带,是苏浙皖三省交界地。据明代周高起所著《洞山岕茶系》载:“古有汉王,栖迟茗岭之阴,课童茶艺,踵卢仝幽致;阴山所产,香味倍胜茗岭,所认老君庙后一带茶,优唐、宋根株也。”文中的“课童茶艺”,所谓“课”者,乃教授也;“艺”者,乃技能也。“幽致”,在这里不是幽雅别致的意思,而是喻为深奥的道理。概括地说,就是古代汉王刘秀曾栖居江苏宜兴之南的茗岭(亦即长兴之北)茗庙,教授童子种茶技能。后来唐代卢仝来此学汉王之道,品茗岭之茶,他认为茗岭的阴山所产之茶,当优于茗岭其他地方所产。另有资料表明,卢仝在此植茶“种于阴岭”,才“遂有茗岭之目”,使茗岭茶名扬天下。当地还有学者考证,卢仝元和六年(811年)到长兴茗岭课童艺茶,后在大唐东都著《茶歌》,后人尊其为“茶仙”。
来到茗岭山下的白岘乡罗岕村,在村里,一位年已70岁的俞湘如老先生,为我揭开了“纱帽笼头”之谜。我们沿着村道来到了村边的一块大石头旁。俞老指了指山脚下的一个洞口,说:“这就是暗仙人洞,又称暗洞。”来到洞前,看样子洞深不足20米,高约8米,洞内钟乳石垂累,水声叮咚,流水不绝。据俞老介绍,暗仙人洞上方,还有亮仙人洞、朝天洞、六眼神龟洞,组成了喀斯特溶洞群。其中的亮仙人洞,史载“唐隐士韩湘居此。”韩湘者,乃“八仙”之一的韩湘子也,唐代大诗人韩愈的侄儿。韩湘和卢仝都是唐代人,相传这里就是卢仝当年“以洞为府”、“课童茶艺”之居所。
望山巅,林木茂盛,植被丰富,群峰叠翠。俞老兴致勃勃地对我说:“那山顶叫纱帽顶”,不待俞老说完,我急忙打断他的话,问道:“纱帽顶?”“是呀。”他向我解释说:“古时候,山顶上长了很多好大好大的竹子,竹林后面的背荫处,长着一大片茶树,因竹子的树冠像官员的乌纱帽,人们就称那山顶叫纱帽顶,后来茶人常以纱帽作为纱帽顶所采之茶的代称。”哦,原来是这样!感叹之余,我问俞老:“你们这里还有笼头顶吗?”“有啊。”他说,“不过,笼头顶在茗岭的山那边,在宜兴境内,也是因山顶竹子的树冠像蒸馍的笼头而得名。”俞老话音刚落,我就情不自禁地对他说:“太好了!我终于弄清楚了卢仝《七碗茶歌》中‘纱帽笼头自煎吃’的含义了!”也就是说,卢仝《七碗茶歌》中“自煎吃”之茶,来自茗岭的纱帽笼头山顶。“纱帽笼头”是茗岭那两座山头上所产之茶的代称。
是啊,往事越千年,多少人咏茶歌,唱茶歌,赞茶歌,却没有人真正把“纱帽笼头”解释清楚,更有历代注释者机械地、教条地单从字面本意上将其解释为“纱巾”或“乌纱帽”之类。如此这般云云,完全违背了卢仝的诗意。但愿从此而始,矫枉过正。
也许有人说,卢仝《七碗茶歌》中所饮之茶是阳羡茶,洞山也好茗岭也罢,所产之茶则是岕茶,地形地貌和茶的品种不可同日而语。其实,据考证,在盛唐茶事里,宜兴的阳羡茶和长兴的岕茶同被列为贡茶,宜兴与长兴仅一岭之隔,因皇家的第一座贡茶院建在长兴,岕茶的名气因此而趋之于阳羡茶之上。阳羡茶盛于唐宋,到了明清即称之为岕茶。难怪明末陈贞慧在《秋园杂佩》中谈到岕茶时说:“阳羡茶数种,岕茶为最;岕茶数种,庙后为最。”这里说得非常明白,意为阳羡茶种类很多,其中之一的岕茶最好;岕茶也有数种,庙后所产之茶最优。庙后乃汉王刘秀当年避难的茗庙(今称土地庙)之后,此庙今日尚存。
【原题:“纱帽笼头”何所物。摘自2016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姚景强(河南济源),系河南济源市卢仝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宋代点茶法,想说爱你不容易
(《吃茶去》杂志)历代喝茶的方法各有不同,以宋朝点茶法最为繁难、复杂、奢靡和讲究。
宋代点茶法,简称宋点,即“以汤注之”,就是以沸水点注入茶盏。此等举手之劳,何言繁难?且容我徐徐道来。
宋代点茶不同于魏晋煮茶、唐朝煎茶、明清以降的泡茶。一是必先调膏。宋时不再将茶入釜煎煮,来人敬茶,需在碗里放入茶末(事前经过炙、碾、磨、罗),注入少许水,搅动调和成像溶胶一样的茶膏,以备点茶之用。
二是听声辨水。凡喝茶,皆需侯汤,即等待水沸。唐代煎茶用鍑(即敞口锅),可以直接观察到水沸的全过程。宋人别出心裁,弃鍑而用汤瓶。瓶不透明,只能“以声辨一沸、二沸、三沸之节。”南宋词人李南金曾赋诗一首:“砌虫唧唧万蝉催,忽有千车捆载来,听得松风并涧水,急呼缥色绿磁杯。”此乃声辩之诗:一沸,声如阶下虫鸣,又如远处蝉噪;二沸,如满载而来,吱吱哑哑的车声;三沸,如松涛汹涌、溪涧喧腾。这时候赶紧提瓶,注水入瓯,慢不得半步。
如何侯汤辨水,这首诗说的够清楚了。但有人挑出了毛病,质疑者罗大经,李南金之故友也。他说“若声如松风涧水而遽瀹之,岂不过于老而苦哉?惟移瓶去火,少待其沸,止而沦之,然后汤适中而茶味甘,此南金之所未讲者也”。“移瓶去火”,以防汤水“过于老而苦哉”,想必是罗氏日常烹茶之心得。故赋诗以纠正道:“松风桂雨到来初,急引铜瓶离竹炉,待得声闻俱寂后,一瓶春雪胜醍醐。”(罗大经《鹤林玉露》)
我等粗俗,暗自思忖:不就是烧瓶开水吗?何至于这多说辞,这般匡正,搞得无所适从。然古人执拗,认定“汤欲嫩而不欲老。盖汤嫩则茶味甘,老则过苦矣。”(罗大经《鹤林玉露》)非要分出个一、二、三沸,听出水的细微变化,说出个真章来,玩的就是这种绝活。
三是注汤击拂。就是一手执瓶注水,一手以茶筅(一种打茶的工具,小炊帚状,多为竹制)击拂茶汤。注汤击拂是宋朝点茶法的重头戏。
检点宋代的茶事,离不开“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的宋徽宗。这位把皇帝做到俘虏份上的赵佶,视茶事重于国事。风雨如晦,国事艰危之际,仍频频延臣赐宴,必欲以高超的茶艺“俘虏”群臣。他尤擅点茶,妙手工巧,存乎一心。徽宗有言:
“妙于此者,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欲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则茶之根本立矣。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上,茶面不动,击拂既力,色泽渐开,珠玑磊落。三汤多置,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周环旋复,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四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其清真华彩,既已焕发,云雾渐生。五汤乃可少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结浚霭,结凝雪,茶色尽矣。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结,则以筅箸之,居缓绕拂动而已。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旋而不动,谓之咬盏。宜匀其轻清浮合者饮之。《桐君录》曰,“茗有饽,饮之宜人,虽多不为过也。”(宋徽宗《大观茶论》第15节,点茶)
此乃《大观茶论》最为精彩之笔,后人称之为“七汤点茶法”,将击拂之轻重、快慢、指绕腕旋的手势,将注水何时多注,何时尚啬,何时少纵,何时急注,何时周回一线,讲的一清二楚。细细品味,点茶之法,点茶之乐,点茶之妙,点茶之神,尽在其中矣。每读至此,一场精妙的茶道表演如在眼前,让人不禁尖叫:这哪里像大宋皇帝,乃一“神级”“茶博士”也。
宋徽宗曾在延福宫茶宴群臣,让太监取来兔毫盏(建窑贡瓷茶具),当众进行分茶表演。分茶是当击拂过程中汤花泛起时,用小勺子搅动茶水,令茶汤纹脉幻化出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等图象,状若绘画。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水丹青。此等注汤幻茶的技艺,瞬息多变,出神入化,乃点茶之胜景,追求的是更高的烹茶技艺和更美的视觉享受,深为当时的文士墨客所雅好。那位“嗜茶天子”自然深谙此道。但见他指绕腕旋,注汤击拂。往雅里说,曰“轻拢慢捻抹复挑”;往俗里说,叫用小勺子在茶碗里啪叽啪叽一顿搅。不一会,白色的汤花如堆云积雪,茶面上呈夜风吹拂,疏星朗月之状,极富悠雅清丽之韵。在宋徽宗眼里,点茶、分茶是高雅的艺术,无碍皇帝之尊严。他非常得意地对诸臣说:“此自布茶”。(《延福宫曲宴记》)说这是我亲手施予的茶,诸臣接过御茶品饮,皆俯首山呼万岁。这种场面,让我蓦然想起“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噫吁嚱,不知亡国之恨者,更有亡国之君。延福宫曲宴之后未几年(靖康1126年-1127年4月),“二帝北狩“,即徽宗与钦宗俱被金人俘虏。靖康之耻,与茶无涉,罪在庙堂,罪在弊政也。
点茶后来沦为“龊茶”,确凿的说是我不曾料到的。南宋《梦粱录》载:“有一等街司衙兵百司人,以茶水点送门面铺席。乞觅钱物,谓之‘龊茶’”。是说彼时街司衙兵百司等人,挨门挨户,以点茶为名,表演茶百戏、水丹青之艺,强行索取钱物,污了点茶的名声。点茶法过分倚重技巧,夹杂了杂技杂耍的成分,走向异化,把喝茶变成“玩茶”。然而,无论怎样排解,我终是不愿看到这种“死乞白赖”的角色与点茶法扯上半毛钱的关系。
宋代以后,随着炒青替代蒸青,散茶替代饼茶,点茶法渐次式微,今失传久矣。幸有赵佶的《大观茶论》、蔡襄《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等一批茶学著作,以及《宋徽宗赵佶文会图》、刘松年《茗园赌市图》、赵孟頫《斗茶图》等笔意精妙的传神画品和苏轼、陆游等咏茶诗文,点茶分茶之状宛然在目,让我们得以回望史上最牛、最博眼球的茶艺。
【原题:宋点,想说爱你不容易。摘自2016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袁振生(山西阳泉)】
乡村茶事(散文)
一
(《吃茶去》杂志)去江湖山,只有一个理由:茶叶。
江湖山在村子的西面,为整座村庄的最高点。在浙东丘陵地区,276米的海拔,不算高也不算低,却最适宜植物的生长。如果遇上雨雾天气,站在村中仰望,山间被层层云霭包裹,恍如仙境一般。但是,茶园还是看不到的,只有一团团的绿意隐隐显现,湿漉漉的。这山,看似平常无比,被雾一笼,被绿一隔,立马增添了几分神秘,一颗前往探究的心,被撩拨得蠢蠢欲动。
江湖山这个名字,气魄极大,似乎不属于乡村,也不属于当下。如果轻轻一念,一股剑气侠情,顿从心底涌起。在很久以前,不知道有没有侠义之士在此隐居,也不知道有没有文人骚客前来吟咏,但是江湖山的珍贵奇特之处,确实与远离世俗的嘈杂有着很大的关联,因为这里有着难得的隐秘和安静。
好山好水产好茶,茶叶一般生长在深山幽谷。江湖山并不险峻,但它山清水秀、气候温润、雨水充沛,尤其是山顶的一大块平地,彷佛上天放置的一个硕大泥盆,一垄一垄的茶树,从盆底一直种到盆沿。茶叶是村子的一大经济作物,因此在村民的心目中,江湖山有那么一点圣地的味道。村庄的其他山坡什么的,都有砍伐过度或者被火焚烧的经历,只有江湖山一带,村民非常自觉地保持着水土平衡,防止“跑水、跑土、跑肥”。
村庄开始产茶的历史,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应该不会太早也不会太迟,据光绪年间的《宁海县志》记载:石马庄,有金刀溪可灌溉,有山无海产茶。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也充分表明了茶叶在村庄的地位。直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的父亲母亲还自带干粮水壶,或者干脆在山上垒灶做饭,与许多年轻人一起,纷纷到江湖山上开辟茶园。茶园的形成和扩大,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代又一代的村人,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开垦耕种,才有了漫山遍野的茶香。
在我的记忆里,只去过江湖山茶园几次而已。但是,就这一两次,带给了我太多的惊喜。一垄一垄修剪齐整的茶树,被围成了200多亩的绿,好像一片浩瀚无边的海洋,满眼都是绿色的波涛。满山的茶树,使山少了一分硬朗,多了一分柔软,充分展现了江南的风度。每一丛茶树的顶端,只有一小撮嫩芽,处子一般,把身体抱紧,隐忍地开,像雀舌,如纤指,似龙须,让人不忍堪摘。那绿,也不是一般的嫩,青翠中染一丝鹅黄,清亮的色彩仿佛涂上了一层油脂。
如果不是采茶时节,几乎没有人愿意前来,此时的茶园是属于我一个人的,在茶树与茶树之间穿梭,耳根清净了,呼吸顺畅了,心情也愉悦了。其实,我更喜欢依在并不高大的茶树上,尽情享受着阳光的暖,或衔一枚嫩嫩的茶叶在唇齿之间,所有的醇香馥郁,全都留存在了心底。
江湖山的岁月大部分都是这般清静的,是不被外人打扰的,但每年的农历三四月除外。初春时节,尤其是清明节前后,村庄里的男女老少,仿佛嗅到了江湖山上飘来的清香,大家会非常自然地把自己放进它的怀抱里。此时的江湖山,雨雾天气多,晴朗天气少,但阻挡不了村民上山的念头。
采茶人不分男女老幼,头戴斗笠,腰别竹篓,双手上下起落翻飞,讲究的是眼明手快,真如江南民歌《采茶舞曲》所唱的“采茶好比凤点头,采茶好比鱼跃网”,来时还是一片亮绿,走时只剩一片褐色。尤其是农村妇女,不但“下田插得秧”,还要“上山采得茶”,于是江湖山上的茶园就成了一个操练场,而每一垄茶树,都成了一支支列队的士兵,每一枚向上舒展的茶芽儿,都是士兵手中的旗枪。
在忙不过来的时候,村里小学常常组织学生上山采茶,我也去过一次。辛苦是少不了的,但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新鲜。大家一路嘻嘻哈哈,往往新叶老梗一把抓,斤两是重了不少,质量就得不到保证了。不过双手沾染过的茶香,永远留存了下来,那份艰辛与好玩,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二
采茶要趁早,清明至谷雨之间,为最好的收获时节。
从枝头上下来,被装进竹篓,再从竹篓倒进竹筐,然后被一条扁担运送下山,一片茶叶就开始了漫长的修炼之旅。
茶叶的下山,必会一路留香。或许是十多年前的情景了。由于我家住在山脚,每每茶农经过家门口,我往往会伸长脖子,凑上去嗅那随风走动的茶香。采茶人的脚步,往往赶在太阳落山之前,他们挑着200多斤的茶叶健步如飞,两个大大的箩筐稳稳的,丝毫没有左右晃荡的感觉。无论男的还是女的,脸蛋一律红扑扑的,他们会随身带着一条擦汗的毛巾,男的往往搭在扁担上,或者绕在脖子上,女的往往直接包在了头上。
茶叶的下一处归宿,就是村里的水电站。在我的记忆里,水电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发电的场景我没有见到,但此处可以碾米、磨粉、打年糕。最让孩子感兴趣的是一排排炒制茶叶的机器,摆放在南面的小平房里,俨然一个小型茶叶加工厂,至今仍在使用。这些机器都是一些大个铁家伙,转动起来轰隆轰隆响,茶叶的气息从清淡变得浓烈,再从浓烈变得隐忍,每一次气味的转换,都让我们感到机器的神奇。
长大后,我觉得茶叶的制作,其实是一种美的历练,是一次涅槃的过程。一枚树叶经过这么多道工序,悄悄地把春的颜色、春的气息、春的味道、春的想象都隐藏了起来。一枚茶叶恰似一个人,因为经历了那么多的千锤百炼,所以才不怕生活的冷热酸甜,才会在浮浮沉沉的命运里,最终素面朝天、归于平静、守住淡然,让生命盛开如花。
种茶、采茶与制茶,使小小的村子营造了浓厚的饮茶氛围。农人在劳作之余,躺在自家的小院里,正处月朗风清、万物肃静、身心放松之际,品一杯茗茶更是悠悠然,恰如平淡中回味日子的醇厚与绵长。每当客人前来,或者左邻右舍互相走动,如若不是逢年过节,村人一般不会烧桂圆茶,而是掏出一撮好茶叶,泡一杯好茶相待。江湖山上的茶叶,犹如云雾在水里的舒展,又如春雨在杯中的融解,浓浓的茶香飞快地跑出来,一泡一品之间体现了彼此的深情厚意,那是一种平淡中值得回味的情感。
我认识的第一个饮茶人,是我当木匠的外公,他除了喜欢饮酒之外,也喜欢饮茶。每当干活疲倦之际,外公总要灌一肚子茶水,饮完后再点上一杆老烟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恢复体力似的。古代的诗人喜欢饮酒,于是下笔如有神,而我技艺精湛的外公,似乎不吃点茶喝点酒,也真干不了木工活。于是,我想:当他花时间饮茶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在对正在完成的木器进行回味构思呢?
农人饮茶,一般喜欢浓上一些,三五片茶叶肯定是不够的,外公也是如此。他不喜欢弄个壶杯罐盏叮叮当当,更不懂得头道茶二道茶三道茶什么,随手在一个袋子里抓上一大把,放在那个磕掉了很多漆的牙罐里,用开水一冲就完事了。不过这么一大罐的,往往是喝了冲,冲了喝,好像直到那些苦味慢慢饮尽之后才肯罢休。
不知是不是外公喜欢饮茶的缘故,我的母亲对采茶制茶也深有感触。直到现在,她每年都要亲手炒上几斤茶,留作自己饮用。肚子疼什么的,也要泡上一杯茶,饮后立马好转,说来真是神了。农人的炒制,与水电站的机器自然不同,速度要慢上很多,数量也极为有限,质量却是上等,形状、色泽、香气都要高上一筹。母亲对自己炒制的茶叶十分珍惜,轻易不肯拿出来,从这个春天一直吃到下一个春天。
其实,我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在一个茶香四溢的村庄里出生,见识了茶的生长、采摘与炒制,见识了一片茶叶的修炼之路,身上自然而然地带有了茶叶的清气、幽淡与苦涩,对生命况味的理解,似乎也更为纯粹简单一些吧。
三
春天到来的时候,当价格不菲的新茶开始上市,我就会想起那个生我养我的小村庄,想起那道被茶树裹上一层淡绿的山梁,还会想起一种悠远的民间舞蹈——茶舞。
茶舞与茶事活动有关。爱茶之情浓,才有了茶舞的出现。它以前是村子里逢年过节的节目,但近年很难觅其踪影,加上多年在外求学就业,记忆也就慢慢地淡了。后来,我发现茶舞竟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城的重大节庆活动也时常出现村人的身影,我的记忆彷佛一枚抱紧身子的茶叶,慢慢地舒展开来。
茶舞,因为融合了戏曲、舞蹈、灯彩等艺术门类,又称“茶灯”、“采茶歌”或“采茶灯”,发轫于何时已不可考,史籍中记载亦不多,但一直流行于江南一带。说是茶舞,其实是一场有故事情节的小戏,整场演出以茶事为主要内容,包括采茶、炒茶、卖茶、盘茶等,演员中有生、旦、净、丑等各类角色,道具有茶篮、扇子、手帕等,整个表演欢快喜庆、诙谐风趣、载歌载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茶舞虽然表现的是春天的茶事活动,但是表演一般不在三四月,而是农闲时节居多,最主要集中在过年前后。整个演出队伍均由村民组成,领队一般是村里年长有威望的老人,既在村里热闹热闹,也经常到附近乡村表演。采茶舞不像其它剧种,不是阳春白雪,不适合在高高的戏台上表演,随便挑选一块空旷的场地就行,场地越是开阔,演员越能施展身手。锣声一响,乡亲们就聚集在村里的操场上等候,孩子们怎么也闲不住,总是跟在表演队伍的屁股后头,瞧瞧这个,瞅瞅那个,充满了好奇。
茶舞表演开始了,锣鼓先闹上一阵子,最先出场的是一个叫做“茶心”的道具,仿佛以前皇帝出巡时仪仗队撑起的黄盖伞,上面插满了枝枝桠桠,象征着满山葱茏的茶树,不禁让人惊叹村民的想象力。接着,所有的扮演者交叉串连成各种队形,包括茶女、花鼓婆、看相人、卖六头、贩茶客、和尚等,都紧随茶心旋转,里七外八共十五人,里七扮演是茶女七人,外八扮演是茶斗一人、花鼓二人、看相二人、卖六头一人、和尚一人、贩茶客一人。转过一阵之后,演员开始边歌边舞,先后顺序是由茶心领唱,茶女接着和唱,贩茶客人道白,和尚念白,卖六头念白,花鼓者边唱边敲打花鼓,看相者边唱边做。每唱一节,变换队形一次,共表演十二节,唱的是“十二月采茶歌”,里面有“正月采茶是新年,姐妹双双进茶园”之类的句子。
每次观看茶舞表演,我最着迷的最初那一小段时间的旋转。那旋转的人,那翩跹的舞姿,那五彩缤纷的“茶心”,慢慢地都在眼前模糊了。我仿佛看到的不是一个个人,而是一片片茶叶,在水中尽情舞蹈。欣赏着熟悉的舞姿,倾听着熟悉的音乐,不知是在过去在现在还是未来,只是觉得时光慢悠悠地在走。在那阵旋转中,每个演员有没有把自己想象成一片叶子,我无法得知,只是感觉自己恍若置身于花团锦簇的春天,置身于繁忙热闹的劳作场面,看的是热血沸腾。
我爱看茶舞,除了凑热闹成份之外,更多的是看我七姨一家。七姨对茶舞甚是痴迷,年轻的时候她一直在乡村剧团担任女主角,一年到头都在附近县市演出,后来不唱越剧了就参加茶舞表演。七姨夫更是茶舞表演方面的高手,一把二胡拉的是如泣如诉,一些道具都是他亲手制作而成,而且多年来还整理记录了十几套采茶舞词,空闲无事时常拿出来翻翻,有时候来了兴头就哼上几句乐乐。我的表弟受父母影响,小时候常被拉去演一个小和尚,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甚是滑稽可爱。
日子一天天过去,江湖山的茶叶采了一茬又一茬,流传了近千年的茶舞演了一年又一年。以前观看茶舞表演,总是笑得合不拢嘴,看后感到一阵轻松。而现在,每看一次心里就多了一份沉重,毕竟时代不同了,娱乐方式也越来越丰富,不知这种传统的茶舞表演还能延续多少时光。
【摘自2016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郑广阔(浙江台州),系浙江台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蒙顶黄芽今安在?
蒙顶黄芽今安在?
——历史名茶走向现实名茶的探索与实践
“很多人知道,很少人喝到。”说到蒙顶黄芽,很多人都有这种感概,特别意味深长。
笔者认为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古代的蒙顶黄芽尊贵典雅,“正贡,祭天祀祖、皇室专用;陪贡,赏赐大臣分享。”老百姓自然是喝不到的;当代的蒙顶黄芽仍然“名气大、产量小”,特别是传统、正宗的蒙顶黄芽更一盏难求,所以只有很少人能喝到真正的蒙顶黄芽。
一、悠久的历史
蒙顶黄芽是我国传统名茶之一,历史可追溯到唐宋以前。据史料记载,唐宋时期四川茶叶是全国重要的生产中心,川茶产量最大,雅州蒙顶品质第一。蒙顶名茶在历史上首先出现的是“石花”。但“石花”数量有限,只贡帝王饮用;炒揉结合的颗子茶数量稍多,供宫廷赏赐饮用。以后相继出现的有黄芽、雀舌、谷芽等品种。
黄芽之名最早见于五代前蜀毛文锡写的《茶谱》:“又有片甲者,即是早春黄芽”、“茶有火前、火后、嫩叶、黄芽”。此前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说:“蒙山在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此后北宋范镇写的《东斋记事》又说:“蜀之产茶凡八处,雅州之蒙顶、蜀州之味江、邛州之火井、嘉州之中峰、彭州之堋口、汉州之杨村、绵州之兽犬、利州之罗村,然蒙顶为最佳也。”
以上所说贡茶、蒙顶茶究竟包括哪些品种呢?张栩为等编著的《名山茶业志》认为:“明初,‘上以其劳民力,罢龙团,唯采芽茶以进’。从此,蒙茶贡品,改为炒青散茶。品目有:甘露、黄芽、雀舌、芽白。”
潜心研究蒙山茶50多年的四川农大李家光先生认为:“从蒙山(茶)工艺发展来看,黄茶早于绿茶”。可以说,《新唐书》所载自唐天宝元年(742年)开始入贡,名列历代贡茶榜首的蒙顶茶,就是传统黄芽。
历代文人墨客对蒙顶茶情有独钟,唐代刘禹锡说:“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白居易“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郑谷“蒙顶茶畦千点露,浣花笺纸一溪春”;宋代文彦博“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醒醐”;陆游“朱栏碧甃玉色井,自候银瓶试蒙顶”;文同“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元代耶律楚材:“玉杆和云舂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啜罢神清淡无味,尘嚣身世便云霞”;明代黎阳王“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二、尊贵的品质
蒙顶黄芽的尊贵品质,源于蒙顶山茶区优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生态条件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蒙顶山地处四川雅安,属暖温带潮湿气候,湿润、多雨、多雾,有“雨城”之称。人们说“云雾山中出好茶”,蒙顶山漫射光丰富,利于茶树氮代谢,茶叶游离氨基酸含量高,具有最适宜产茶的气候环境,是名优茶的最适产地。
蒙顶黄芽是中国黄茶的典型代表,属微发酵茶。加工工艺复杂,一般归纳为“一杀青,两包黄,一摊放,四复炒,一烘干”。包黄,又称闷黄,是传统工艺的核心技术。通过包黄,形成黄茶特有的品质风味。对茶叶中的苦涩味酚类化合物部分氧化,多糖及蛋白质分解,增加了茶汤的鲜甘味。酯型儿茶素通过自动氧化和异构化大量减少,使收敛性减弱,从而获得比绿茶更加醇和的滋味。
年届八旬的著名茶学家、茶学教育家、安徽农大老教授王镇恒先生亲笔评价:“20世纪60年代,经茶叶技术干部杨天炯等研制,系统总结蒙顶黄芽、蒙顶甘露传统名茶工艺技术。蒙顶黄芽为世人公认为﹙的﹚我国黄茶类名茶,曾多次获国内外殊荣。其品质特点扁平挺直、嫩黄油润、金芽披毫、甜香浓郁、黄汤明亮、味甘而醇,叶底全芽黄亮。名山县蜀名茶场蜀蒙牌蒙顶黄芽,经品饮犹不失上品茗茶之风韵,故题之。”
三、艰难的历程
由于历史的原因,蒙顶黄芽这一传统名茶曾陷入衰落、凋敝的窘境。散见于各种文献资料和世代口授心传的“传统工艺”,没有规范的制作标准和指标参数,凭借各自的理解,加工的蒙顶黄芽风格不一、品质风味与历史记载相去甚远。为此,一批批茶人孜孜不倦,上下求索。
杨天炯先生1962年西南农大茶学毕业分配到名山县工作,从此与蒙顶茶结缘,潜心研究,硕果累累,至今还坚持在茶叶研究、生产的第一线。1968年杨老师主持完成“蒙顶黄芽工艺技术研究”,1985年在《中国名茶研究选集》发表“蒙顶黄芽工艺技术”,80年代承担四川省科委《蒙山名茶制作工艺技术开发》星火计划项目,2001年主持制定《蒙山茶》国家标准,还在进行“蒙顶黄芽系列产品研究开发”,进行传统工艺清洁化生产试验。
味独珍茶业总经理张强是茶行业的后起之秀。2007年,“味独珍”牌蒙顶黄芽入选“奥运·五环茶”黄茶类代表。为此,北京老舍茶馆尹智君总经理亲自率团,来雅安举办“迎奥运·五环茶战略合作高层研讨会”。来自北京、浙江、福建、安徽等地“五环茶”代表茶品产地政府的领导、协会和企业代表参加会议,签署五环茶战略合作意向协议。
2011年,张强乘时而进,聘请四川农大茶学专家杜晓教授联合开展“四川名优黄茶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及产业化示范”项目研究。同时收集整理口授心传的“蒙顶黄芽传统制作技艺”,申报“非遗”项目,顺利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唯一的省级传承人。
全国劳模张跃华2007年就组成蒙顶黄芽研制小组;2010年牵头成立中国第一家黄茶研究所,中央电视台播出“一张纸包出的万元黄茶”,专题介绍蒙顶黄芽;携手和君咨询蒋同团队,追求茶叶营销的战略性、系统性、长期性,以川茶典范、制茶世家的全新形象,谋求跃华茶业的品牌提升。具有传统品质风味特色的蒙顶黄芽将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清洁化生产,蒙顶黄芽“很少人喝到”的状况即成为历史。
在蒙顶黄芽从传统名茶走向现实名茶的路上,还有一批忠实的践行者,皇茗园茶业、川黄集团、蒙顶皇茶公司等众多茶企业和大批传统黄芽实践者努力挖掘、传承、弘扬的黄芽传统技艺,他们的付出为蒙顶山茶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广阔的前程
四川农大陈昌辉教授带领的项目组研究认为:黄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茶叶鲜叶中的天然物质保留了85%以上,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赵欣、郑妍菲、冯柳瑜等通过MTT法研究证明,黄茶具有很强的体外抗癌效果,且优于绿茶。黄茶发展有利于人类健康,具有美好的市场前景。
六大基本茶类之一的黄茶类,按原料嫩度可分为黄芽茶、黄大茶、黄小茶。黄芽茶的主要品种有蒙顶黄芽、君山银针、霍山黄芽等。蒙顶黄芽最早入贡,被誉为“仙茶”,君山银针清代成为贡茶,霍山黄芽也先后进入中国名茶之列。
针对现代消费市场特点,结合传统工艺改进加工技术,为现代加工条件下蒙顶黄芽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做准备,是推动蒙顶山茶品牌建设的切入点。专家们为蒙顶黄芽的科研、生产、技术、应用,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快速发展的茶产业、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对蒙顶黄芽再现辉煌提供了宽阔的平台。
2010年,上海世博十大名茶向世界展示中国茶叶时,绿茶、黑茶、青茶、红茶、白茶都有表,唯独没有黄茶。相关人士说,由于黄茶产量、销量都很小,所以没有入选。可以说,这正是黄茶市场的广阔空间。
目前,我国六大茶类的产量绿茶仍达70﹪左右,占主导地位;黑茶、乌龙茶、红茶分列其后。黄茶的产量最小,几乎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且传统产地也仅限于四川雅安、湖南岳阳、安徽霍山等少数茶区。
悠久的生产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贵的品质风格、特殊的健康效果、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我国黄茶的复兴、发展、再现辉煌,提供了条件和舞台,我们相信,黄茶的未来一定美好,前途一定光明。
【摘自2016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陈书谦﹙四川雅安﹚,系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雅安市茶叶学会副理事长】
养壶要遵从“四不得”
养壶要遵从“四不得”
养壶是从茶事中衍生出来的,如今也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好壶泡好茶更能品出茶的好味道。有人这样说,一把好壶是养出来的,这话颇有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随意一把壶、任何一个人,都能简而易之地养出一把好壶来的。养壶是茶事过程中的雅趣之举,其目的虽在于器,但主角仍是人。要想养出一把好壶来,那是需要孜孜以求的,要认真地遵从“四不得”。
差不得:想养好壶,就要尽量选择质地上乘的紫砂壶,那些低劣、残缺之壶养得再好,终究也是残缺。有人总结出了这样一个公式:好泥料的壶+好的养壶方法=一把好壶。养壶还有外养与内养之说,只有内修外养,兼收并蓄,才能秀外慧中,养出好壶。新壶显现的光泽往往都较为暗沉,然而紫砂天生具有吸水性,倘若任其吮吸壶内的茶液,久而久之,便能使壶色光泽古润。对于一把质地上乘的壶来说,如果养壶的方式得当,就能养出其晶莹剔透、珠圆玉润的最佳艺术效果。
急不得:养壶要不急不燥,不然的话就会事倍功半,反而不得其所。养壶的每个细节都要细心,但每个细节也都可以成为一种享受,至少要有了这样的感觉才算是明白了养壶的真正意义。新壶初用,不免有点土味,用水清洗后开壶,即可沏茶。不论新壶、旧壶,用开水沏茶后,趁壶体表面温度较高,可用湿毛巾,或干净湿布,擦抹壶体,水印旋擦旋干,反复多次,壶体温度降后,亦可用手摩挲,因手掌有油汗,有利于壶体光润。在饮茶时,可把茶汤浇在紫砂壶上,这样茶汤容易被壶热蒸发,同时,也容易被壶体表面吸收,或在每天清洗茶壶茶具时,用壶中的茶渣在壶体周身润擦一遍,既可擦去壶身茶垢结渣痕,又能经湿茶叶水磨,使壶体光润亮泽。在日积月累的茶汁浇洗涤揩下,紫砂壶才会越发柔和绚丽。
剩不得:有些养壶的人,认为饮剩的茶汁留在壶里有助于壶的滋养,这是错误的认识。虽然紫砂壶确实有隔夜不馊的特点,但隔夜茶会有陈汤味,对紫砂壶损害很大,而且不卫生,对身体不利。如果壶暂时不用,亦应将壶用清水洗净,壶身内外擦干,使其不积湿气,远离灰尘及油烟,贮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
乱不得:有些人无论喝什么茶都用一把壶,混乱使用,这是绝对错误的。一定要做到饮什么茶用什么壶,必须严加区别,不能混淆。一把新壶从开始泡第一壶茶的时候就开始和你结缘了,就要细心地呵护它。一壶不事二茶,这是养壶的规矩。因为紫砂壶有特殊的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一把不事二茶的茶壶冲泡出来的茶汤才能保持原汁原味的茶来。否则,相互混杂,几无个性可言,导致壶的品性低下,难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一把养出来的好壶,应该呈黯然之色,光泽内敛,醇香四溢,如同谦谦君子,端庄稳重,品德高尚。
【摘自2016年《吃茶去》杂志;作者:颖子(吉林通化)】
故乡茶思(散文诗)
父亲的輋地母亲的茶园(长篇散文)
一
父亲和母亲毕生都劳苦在乡村,父亲在公社建筑工程队,是个土木建筑师,常年奔走,悠悠东房,郁郁西屋,为乡亲们建华夏千万间。母亲则是地道的家庭妇女,常年身朝泥土背朝天,悠悠南田,郁郁北地,处处有她汗水滴透的禾下土。但让父亲最牵挂的是家中的旱輋地,母亲最牵情的却是家中的小茶(菜)园。也许对于父亲来说,輋地既是他的建筑样品,也是是他的微缩基地;而对于母亲来说,小輋地既是她的小菜园、小茶园,小果园,也是她的小花园,小粮仓了。
輋地其实是属于我父亲。虽有古诗云:“园父初挑雪里芹”,但我父亲却不是这样的“园父”。而他的任务和心思就是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保证輋地能及时开春前犁地打垄,整修地(田)埂輋壁,使輋地规整厚实,就像母亲做布鞋的“布帕”那样,虽然排列不是整齐划一,但也规整有序,顺着地势伸展,却让人觉得错落有致。如今回想,在家中的輋地上,乡村土木建筑行伍出身的父亲,却用他那传统建筑师的榫卯结构,榫卯工艺的自然衔接,巧妙组合,完美结合,和谐契合的手艺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传统美感、美德之心,写下他作为犁耙水响唱丰年的人间梵曲。尤其是阳春三月,犁耙水响,正是“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千层石树通行路,一路水田放水声”的季节,每当我走进父亲的小輋地,就能见到父亲忙碌着砌田埂、犁輋地,起地垄的背影,父亲、母亲在輋地间传统耕作模式的演绎和农艺、农具的完美结合,就自然地演奏出一幅挥锄洒汗忙耕种的影像和犁耙水响唱丰年的合奏曲。听!诗人翁卷诵着《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看!那蓝天,白云,旷野,一人、一牛、一犁、一耙的剪影素朴,古典,庄重,诗意。那犁耙,强悍 地解开輋地的纽扣,大地丰润的肌肤在阳光下铺展,每一行犁开的土块,都叙述着土地过去的荣耀。风吟、鸟鸣、水欢、茎舞、谷唱……所有的故事都被洞开了,湿湿润润的泥土也迤迤逦逦翻卷着过去,草啊,花啊,筋斗似的被藏进土里。翻起来的湿润泥土光光滑滑,透着光泽,漂亮,新嫩,且释放着泥土特有的馥郁香气,沁人心脾。长长的沟陇,宛如诗人新写的激情诗句。不是吗!父亲手中犁耙的抚爱总是无微不至,当犁耙托着父亲在诗行上前进的时候,章法、 韵律那是多么的讲究。也正是此时,父亲早已不再是一位粗俗的村人,而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艺术大师。此时的土地,就是一块巨大的画布,父亲、母亲用那简单明了线条的来回勾画,横的,竖的,斜的,或轻或重,或留白或重复,或间断或持续,都在他们的准确把握中。而这样的平面几何,在他们的心中,早已证明那是轻车熟路。因为,他们的犁耙铁锄,就是天地下最锋利睿智的笔,他们用清晰缜密的思路笔锋,最后完成的卷面,字体工整,曲线优美。就像一首首千古绝唱的古诗:“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行人本是农桑客,记得春深欲种田”;“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小雨半畦春种药,寒灯一盏夜修书”;“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田塍莫笑细於椽,便是桑园与菜园”;“阴阴径底忽抽叶,漠漠篱边豆结花”......
父亲开拓出来的輋地,家里人的心中都有一本账,也知道这些輋地,无论大小,也无论远近,总是规整有序,错落有致。儿时的记忆,更是随着父亲在那小輋地的蜿蜒和鹅卵石铺砌成的輋地护坡,輋地上五彩缤纷的农作物而向着远方延伸。当初春的小雨初歇,当人们游走在弯弯曲曲、大大小小极不规则的鹅卵石铺砌的輋地田埂路时,走近輋地用手轻抚那大小不一,也极不规则的田埂护坡墙,那一块块鹅卵石,相互紧紧地黏着,使劲地挤着,有斜插进来的,也有立砌过去的。虽然大小、形态不一的青石砌成的墙体合缝不十分规整,却气象万千,极富立体感,还雅趣盎然,就像小时候我们这一大群顽童,你推我,我搡你,在拥挤空间透着随意、自在,在嬉闹的欢乐里呈现出亲切、悠然。
不过我知道,父亲因为是个土木建筑师,其主要职责是在乡村里盖围屋,做家具。所以,在家里只管家中輋地的开垦、规划与养护,却很少管輋地里种什么,收什么。因为这是母亲的势力范围,也是母亲在家中不可褫夺和不可逾越的权力。
二
父亲的輋地,在某种意义上是母亲的茶、果和菜园。
这样说,是因为輋地里的农作物都是母亲一人独自安排、种植和收获的。
在我家乡的村子虽然不大,但洁净齐整,优美大方,山不是很高,但灵秀峻逸,有模有型,水不太深,但流水潺潺,清澈可人。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客家围屋就掩映在那绿树翠竹之中,背依着旖旎的童子山。近处,那一洼平整农田,绿油油的一片,稻花随风飘香;远处,那连绵起伏的青山,奔涌着绿色的波浪,阵阵夏风吹来,一波一褶,悠逸地飘向远方。那满山满坡墨绿的灌木林和茶园,到处都是那一抹醉心的嫩绿,袅娜起一层淡淡的翠雾,犹如一幅写实的水墨画卷,令人读来悏意欣然,美的享受。如你站到半山茶园的茶丛里,仿佛就置身于一片茫茫的绿海之中。你看啊,那一片片梯田式的矮山茶园虽然不是排列的方整有序,且大小不一,但顺着山势伸展,也让人觉得错落有致,加上那绿油油的茶树枝叶点缀,更显得漂亮极了,就像一颗颗翡翠镶嵌在山间坡地上。随着阳光照耀和山风的吹拂,那茶枝嫩叶苍翠欲滴,随风摇曳。当你把双眼聚焦后慢慢追随到远处,那无边无际的满山茶树,犹如一片绿色的台阶,盘绕点缀在山洼坡地中。再看看绿色的茶园里,一枚枚鲜嫩的茶树叶带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舞蹈,仿佛让人看到蓬勃生命的茁壮滋长,且正和着客家人喜爱的“客家山歌”、“客家采茶戏”、“客家大锣鼓”的音律和节奏,时儿交头接耳,时儿挽手并肩;时儿手舞足蹈,时儿活蹦跳跃;时儿默默无语,时儿眉欢眼笑,尽情地飞舞,纵情地欢笑,尽情地欢腾,纵情地歌唱。
在我的记忆中,家中的好几块輋地就在围屋山坡左侧上蜿蜒,青青的輋地菜园旁边有几棵三华李树,虽然早已过了开花季节,但墨绿的树上李果早已挂满枝头,忽隐忽现的探出那淡淡而泛红的孩儿笑脸,洁净而美丽大方。树上的小鸟不时几声唧唧喳喳,树底下的我和同村的小伙伴在兴致勃勃地捡些被风雨打落的果实。有的捡了几粒落果捏在手上,又抬头看看树上,巧有李子飘落下来时,便急忙用手拉伸出上衣做兜儿前去接果。就在輋地的母亲总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时提醒式的嚷嚷着:“你们小心哎,别弄到眼睛了。”果树下的我们也不约而同地回应着:“知道啦,我们知道啦。”
菜园的篱笆上,茶园角落的几棵柚子树上,几只小鸟儿在蹦上蹦下,跳来跳去,叽叽喳喳地欢叫着。也许是在歌颂那美好的夏日时光,或许是在称赞那勤劳贤慧,落落大方的客家女子?乡村的小精灵们才那样的意悦心欢吧!
菜园里,青葱绿蒜紫茄,红辣椒黄花菜绿韭菜,五颜六色,色彩缤纷;菜园四周的矮篱笆墙上,长豆角、膨皮豆,小丝瓜、葫芦瓜,花果成株成串,昂昂扬扬。其它輋地有花生、黄豆、绿豆、豌豆、牛缸豆、番薯、芋头、苎麻等粮食作物。在輋地时每天都可见到一位关戴额头帕,衣着士林蓝大襟衫,黑色牛头裤,胸前挂着一件绣花的围身帕,朴实大方,勤劳坚强的母亲,躬着背,弯着腰,有条不紊地在园子里劳作忙碌着,斑澜的彩蝶和勤劳的蜜蜂不时地在她的肩里背上飞来飞去,正好勾勒出一幅天成的精妙绝伦的乡村劳动美景水墨画卷,让人读来真是赏心悦目,如迷如痴,美啊,太美啊,真的美极了。这赞美的是乡村的美景,还是可爱的母亲,我想不用我说,肯定是两者都兼有的。
我记忆中父亲的輋地是深刻的,但让我记忆最深的还是母亲的茶园。虽然我早年就离家远在天涯,从戎至政,四处为家。但唯一不变的乡恋乡愁还是父亲的輋地,母亲的茶园。
近年来,随着逢年过节来往,家乡父老乡亲常常给我寄来或带点家乡的绿茶。正因为茶是自故乡来,我在泡茶时看着杯中舒展的家乡茶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老家围龙屋背头(屋后山)的那块輋地上一垄垄满目翠绿,令人心醉的母亲茶园。我知道,茶园虽然不大,也不过是几厘地的地块,且茶叶更不是家中重要收入,但勤劳善良的母亲,确保证了家人全年能吃上清香的茶。正是母亲一直热衷于种茶、制茶、冲茶、吃茶,可以说母亲是用她那几乎大部的精力和情感都倾注在了家中的茶园上。因此,在母亲的心中,柴米油盐酱醋茶,虽说开门七件事,茶只排在第七位,但在母亲的生活中却从不处于第七位,有时甚至排在第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这洒扫庭除中就有茶的地位。茶早就融入到父亲、母亲及家人的生活里。由于种茶、吃茶在客家人里是日常生活的一种传统习惯,无论是在饭后还是劳作,都离不开茶。所以,客家人从每天的晨起,把庭院打扫干净后,接着就到井里挑井水,生柴火、烧水、泡茶、做饭,一天的生活就是从这一壶茶里开始的......
母亲的茶园,是我孩提时代中一段最深刻的记忆。
母亲的采茶、晾青、杀青、烘干……每一道工序都是纯手工劳动,每一个步骤都亲力亲为,这是我在孩提时所常能看到的。正是母亲从种茶、管茶、采茶、炒茶,再到冲茶、吃茶,母亲奔走着、忙碌着,就像上满的发条而不停歇。每年的清明前后,灶膛里红红的柴火火舌,茶叶在高温下散发的阵阵热气,母亲红肿的手掌,熏得黑红的脸,额头沁出的滴滴汗珠……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母亲炒茶制茶的样子。
我清楚的记得,在母亲那块碧绿的茶园上,茶树每天都在快乐地生长,因为母亲常常在茶园里松土、除草、浇水、施肥,与茶叶自由地接触,欢快地交流,母亲给予茶树是汗水和情谊,茶叶也给了母亲厚重的茶香茶韵回报。正是这母亲茶园的茶,每日都与阳光和空气自由对话,与风雨雷电快乐地玩耍,尤其是在酷暑寒冬的季节,茶园的茶树却在寒霜彻骨的冬日,毫不瑟缩,一身凛然地傲立在輋地上,顶寒风冷雨,冒霜冻雪凛,默默地积蓄身体里的能量,为春天的到来呈上滋润、厚实的嫩叶,为母亲和家人品嘇献出清韵茶香。春风乍暖、清明前后,早已探出翠滴绿嫩 的叶片,任由母亲的巧手摘去篓中,回到家中历经火锅上烘,热浪里炒,布袋里揉,从绿嫩里卒死,在干枯后重生,以纯朴诚挚的干枯一叶,成为母亲和家人的香茗,在锡壶里变幻,在口中腔里留香,化作人世间的青春活力和厚重温馨。这不是吗?母亲茶园的一棵无名茶树上生长的茶叶,与母亲相识相知,相亲相爱,看青山绿水,取天地精华,这是母亲茶园茶的生命之神往和之抚掌的极致之美。尤其是在生命最为华美的时候,母亲茶园的茶叶离开了生命之树,历经磨难后,茶叶没有了昔日娇嫩清纯的模样。然而,当茶叶到了母亲的那把精美的锡壶中,茶叶与自然之水相遇,一个新的她又诞生了。茶叶与清水的融合,与清水的共舞,并叶散发出淡雅的清香气息,最终实现茶叶那心中渴望的一种梦想与现实结合的最佳境地。正是这母亲新手种植、制作的茶叶,在经历了春夏秋冬,吸吮了天地精华,最后就是为了这一瞬间的美?也许这就是母亲一生为子女们无私奉献的美德吧!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啊?这是一种为了瞬间的精彩而释放全部生命的悲壮之美,这是为了瞬间与水的自由舞蹈而生发的相融之美,这是为了将一生凝聚的精华尽情展露的大气之美啊!
我知道,母亲亲手种植、采摘、制作的茶,虽然只是条索紧结,色泽乌润带黛青、或带金黄、或棕红,没有华美绚烂的外表,没有妖媚招摇的气象,也没有堂皇尊贵的冠冕。但母亲亲手种植、采摘、制作的茶叶,却有纯朴自然,率性本真,可恬淡,也可清静;可绚烂,也可壮烈,最终回归于平淡和宁静之间。正是母亲亲手种植、采摘、制作的一片片茶叶,在锡壶冲泡的水中翩跹起舞,如同一个个精灵魂魄在水中遨游。当我在欣赏着茶的舞姿,倾听着怀旧的民谣,过去的时光仿佛又回到了人的眼前。也正是母亲这一片片绿叶的舞姿,在水中幻化着茶山的宁静与澹泊和生命的沉重与轻盈。让家人慎密地思考,认真地欣赏,仔细地品味,茶之舞就宛如母亲之舞,是母亲在清水中尽情旋转身姿与我们自由自在的对话。所以,母亲和我的家人都相信茶叶是有生命的。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时候茶叶是非常寂寞的,寂寞地等待着能有一个相识、相知、相爱的人来欣赏。不是吗!品茶,即品人生。悠悠品茶情,漫漫人生路,一抹艰难,几多烦恼和疲惫,一并浸入杯中缓缓地消解和忘却,心境超于平和,情感得以净化,气韵得到提升,让人沉浸于物我两忘的梦幻境界。所以,人们都说,一片茶叶,也是一片生命!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的一生就像那茶叶一样,在生命的里程里,倾情绽放自己一生的美丽,沉淀一世的精华,最终百世留芳在人间!
三
客家人常说:有山总有客,有客必有茶。茶,作为山野的灵性植物,一直就与客家人一起以山为家,繁衍生息。而长年生活在山区的客家人,也总是与自然的茶相邻,和谐共处,日常生活中自然少不了种茶、做茶、食茶,人谓之客家茶。
客家人也说,有客家人的地方总有悦耳的采茶歌声,有歌声的地方就有飘香的客家茶。客家人之所以爱茶,也许是他们世代聚居深山,山高林密,阳光雨露,云缠雾绕,修长岁月在养育着一方客家子民,也朝夕滋润满山葱郁灵性的茶树林,同顶一方天,同踏一方土,与山野之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或许是茶叶的清冽、甘美的山泉泡出的茶汤,落喉爽净,口齿留香,解渴润嗓,让爱唱山歌的客家人唱起山歌来分外清新、明亮,并随着山风的飘拂,百鸟的和鸣,歌声飘过一山又一山。
何来让客家人这样钟情于茶,其渊源可追溯至西晋,唐宋,迄今已是千余年。正是其悠久的历史,让那独特的客家茶文化,随着历史的演变和进化而散出更加发浓郁的山乡生活情趣内涵,以及浸漫于客家茶文化中的那种清纯、醇和的人间真情,古朴的民风,浓浓的人情味和人性美。也正是千年前就进入了客家人的生活,并成为居家过日子不可或缺的部分,也为休闲、交友增加无穷乐趣,增添一道古老的客家民俗风情。
客家人习惯自家种茶,且种的茶大多在田间輋地、不论在溪边地角,都有茶的身影,山窝荒崖,有土有水皆有种植。客家人种茶、喝茶,生活中自然就少不了茶,不论是田间耕作,还是上山打柴草,随时都携带着大茶壶或竹筒之类的盛茶工具在身边,以备劳作乏渴时饮用。
我记得家乡到了夏暑天的农忙季节,人们从田间劳作回来,一双满是泥巴的脚还来不及清洗就急迈入家门,直奔厅堂的茶桌拿起大茶壶,倒上满满一大碗,仰起头脖叽里咕噜的猛灌,牛饮一番,大叹口气,拍拍肚子,直呼爽啊。到了冬日,客家山区还是寒风四起的,这时节喝茶虽不如夏日那么痛快,茶水无法保暖,冰冷的茶水喝起格外刺激,胃肠也受不了,客家人自有办法,就用棕衣麻绳等草本植物编织出一个壶套,里面添点棉絮,再把茶壶套进里面,这样一来,茶水就可以保温一段时间,让人喝到温温的茶水而让人觉得舒服。
如若到客家山村走访或做客,一进村屋首先让你见到厅堂桌子上放着的就是一把大茶壶,茶壶大都是陶制的,也有的是纯锡打制的壶,壶里泡着一壶茶,随时都可自饮或招待宾朋。若有亲朋好友或陌生人路过家门口,主人家也会非常客气地说,进来吃碗茶再走吧!吃茶对于客家人来说不单是解渴,它也是一种生活礼节。若是寒冬时节,你到客家山村去,入屋后主人会马上拿柴烧水,一边清洗茶壶,一边问寒问暖。稍坐一会,水开了,主人顺手把茶叶罐打开,抓一把自家种的山茶放进锡壶里,注入滚水,片刻,屋里飘着浓郁的茶香味,闻着,沁人清香,听着,暖意一片。
客家人爱喝茶,一年四季都有茶。在冬天喜欢喝热茶,客家人一般是用锡壶泡茶捂在火桶里,有条件的人家还备有专用的冬用茶具,这些茶具的样式很多,其中较为熟悉的就有三种。一种是木龛式,通体是一个小木柜,上下两截,上部置放茶壶之类,下部置放炭火。另一种是铜壶类,其一为方形,其二为圆形,均是上部装茶,下部装火。还有一种是木桶类,则把茶壶装在木桶里,木桶外留出壶嘴,木桶内则用棉絮之类塞紧,以保壶温不变。夏天喝凉茶,通常用大瓷壶泡茶,也有一种冬暖夏凉的两用锡壶,壶身中间安有四根上下相通的空管,冬天可用于吸热,夏天即用于散热,这种壶民间叫四眼壶。家人外出茶也是少不了的,讲究的带的是桶壶,这种藤编的桶里装着瓷壶,有的还备有茶杯,合上盖,扣上锁,样式很优雅,盖上装有提手,便于携带。上山下田则以茶筒或葫芦盛茶,茶筒是用一截完整的竹子,去掉皮,上部打个洞,塞上木塞,顶部系上绳子,可背可提。茶葫芦则是将葫芦里面掏空,外部以篾编成竹篓兜住,顶部掏个洞,塞以木塞,腰部系绳,以便携带。
而让我最忆的就是家中的那把木桶装的锡茶壶,这是母亲每天的从晨起到生火、烧水、泡茶、做饭、出门、劳动一天生活的开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在我国,锡器自古以来都有“盛酒酒香醇、盛水水清甜,贮茶色不变,插花花长久”之称。尤其是这锡茶壶和锡壶茶,是我母亲的最爱,也是全家人的最爱。据说锡茶壶在古时的地位之高,让人很难想象。明代研究茶壶的名家周高起就说过,紫砂壶与之相比也觉得土气了,因为从材质上来说,只有锡才是五金之母,锡制的茶壶,能助益水德,发挥泉水的各种优点。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现代工业对锡金属大量需求,使之成为国家控制的战略资源,由于政府鼓励和扶持传统锡器业人员改行从事白铁业,白铁和铝、锑制品迅速取代了锡器,茶与锡壶的这一段姻缘因此隐入历史。而“锡茶壶”,小时我就听大人讲过“锡茶壶”三字丢官的有趣故事。说相传,张之洞在任两湖总督时,有个识字不多、靠拉关系用钱求购的监生前来求官。张之洞学识渊博,用人重才,凡任官,总得事先考查,他查明这监生是个冒牌货,见面后,便命左右取来笔墨砚纸,写下“鍚荼壶”三个字,问监生是否认识。那监生随口答道:“锡茶壶。”张之洞不再下问,立即打发他返回原籍,并予以批文:“能识‘锡茶壶’三字,尚可造就,苦读五年书,再来听遣。”
所以,在乡村里家中有一把祖传的锡制茶壶也是农家里荣耀的事儿。而家里的这把锡茶壶,在我的记忆中,自我晓事就有,但其来历我却不知。只知道锡茶壶是一把精美的纯锡打制的茶壶,直径约25厘米,高约40厘米,呈圆桶形,约可乘10来升水,锡茶壶有专门的木桶式外套,把锡茶壶装在里面,木桶上端一侧露出锡壶嘴,可出茶水。锡茶壶虽然装茶水量大,但保温性能较差。在夏天酷暑时节还好,能够保温约大半天,但若是冬冷天,就只能保温个把两个小时。为了让锡茶壶保温时间延长,就是从事木工专业的父亲专门做了一个专用的保温茶桶,把锡茶壶放入茶桶中,茶桶内侧则用棉絮和棕衣之类塞紧,以保锡壶茶水温度慢变,确保全家人随时都能喝上热茶。
在春夏农忙之际,母亲定会每天早早泡好一锡壶茶,提到田间地头,供劳动者吃用。但这茶搁得久了,也就容易凉,而凉茶一般就没了茶的韵味,可吃茶者还是觉得母亲的茶吃了舒坦。虽是只能最多一碗半碗,吃茶者仍道:“解渴!”当然,不论是谁,倒茶之前,都会将劳作后的双手在衣服上擦擦,或者先找点水将手洗净,擦干。劳动之中有一杯茶水喝下肚后,好像浑身又重新长出了力气那样的神奇。
在秋冬农闲之时,母亲也总会在屋中阿婆、阿婶、阿姐、阿妹聚在一起,悠闲惬意地坐在围屋厅堂中的长板凳或木(竹)椅上,围在八仙桌旁,不是打“布帕”,纳鞋底,缝衣衫,就是说家长里短,聊农桑事,拉家常情。母亲也总会烧上锅热水,沏上一壶锡壶茶。并在茶香茶韵的氤氲里,锡壶茶醉人,融洽的氤氲气氛也让人醉。
久居都市,偶尔回来山村老屋小住,如碰上梅雨季节,雨夜在屋里倚灯夜书,窗外万般寂静,唯有淅淅沥沥的潇雨,一阵阵,一声声敲打着空寂的屋檐、门窗和石阶。不觉让已到耳顺之年我想起孩提时在围屋、厅堂、门坪、田园,无忧无虑地玩耍的情景,吟童谣,做游戏,捉笋虫,抓泥鳅,拾椎子,掏鸟窝,打朴筒,烤土窑的童真可爱,玩够了回家就大碗地倒上母亲泡好的锡壶茶,吃的是那样的解渴,这般的香甜。恍惚自己是一觉初醒,且早已长大成人,从戎至政在外,工作生活他乡。为事业,为发展,忙活着……”
如今,故乡青山依旧,但已人物已非,父亲过去辛苦开垦出来的輋地,有的虽然还在耕作,但早已不如从前,有的甚至一片荒芜;母亲从前汗滴禾下土的茶园,也早已更替为它用,家人钟爱的锡茶壶也早已收起,换成了时尚现代的紫砂茶具,锡茶壶和锡壶茶也已成了过去,成了乡愁。再观如今的老村庄,房前屋后,田头地尾,四处杂乱无章,甚至荒芜寂静。在田园輋地就是农事繁忙季节能见到年迈阿婆阿婶的踪迹,却已很难见到村姑妹子忙于农事的身影。让人的心境恰似元人徐再思的《双调水仙子夜雨》所描述的那样:“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是啊!虽然父亲、母亲年老而离开我们多年,但我仍然缅念那时父亲的輋地,母亲的茶园和家中的锡壶茶。因为那时父母在,茶园、锡壶茶就在,家乡也就永在。可如今,我只能写下自己对父亲、母亲的点滴思念,仅此。
【摘自2016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赖运胜(广东河源)】
恋恋茶语(诗)
一壶茶思杯中泻
(《吃茶去》杂志)了解茶和茶文化,不能仅仅出于一种民族自尊心,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将五四以来中国人抛弃的儒道禅等国粹、国学重新拾起,这样很容易成为文化沙文主义,应该视野开阔一点,或者毒辣一点,认清楚当下的社会生活现实和茶本身的现实。
一、社会生活现实
我们正处于一个不同于以往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的大审美经济时代,信息与知识已成为经济的核心驱动力,甚至有人对物质生产公然宣战,提出精神经济的概念。人们购买产品除看使用功能之外,还十分重视其审美功能。如果农业经济时代主要靠体力取胜,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被视为偶像,工业经济时代的大机械化生产已经将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击得溃败,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将科技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人的物质力量、体力已经异化为火车、挖掘机和生产流水线上永不停息的机械运动。人的耐力、毅力、体力、持续工作能力比不上机器。但是目前,知识已经不再是万人追捧的皇冠,人的知识已经异化为计算机、电脑,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速度、储存容量远远比不上电脑。大审美经济时代的人还剩下什么,人们面对那些永不停息的固定的物质性活动和刻板的逻辑思维活动,痛定思痛之后,才开始觉悟,才开始回到人的核心竞争力上,不再去和机器比力量,和电脑比速度,回到精神和情感本身,于是精神和情感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唯一标识。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唯一目的就是还乡。还到何处?何处是乡?其实是精神之乡,目前世界人口流动迅速,人类已经没有传统农耕时代一般意义上的故乡。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农经济社会已然不再,市场经济大潮将世界上的每一种存在都变成可交换的商品,人也是一种商品,商品需要流动才能实现价值,人类再也无法于同一个地方封闭起来,终老一生。海德格尔生活的时代面临着技术大爆炸,他将诗人的目的定义成还乡,其实是还精神之乡,灵魂之乡。尼采大呼“上帝死了”之后,诗人就承担起填补上帝空缺的重任,为人类寻找另一种寄托,另一种超越技术主义和欲望主义的精神归属。
服务业、休闲产业的崛起将精神消费、心理消费和情感消费提至前台。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文化含量、注重自身的精神生活。这种优雅生活不是曾被建国初期人们所嘲讽的小资情调。小资情调建立在剥削劳苦大众血汗的基础上,大审美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意识形态越来越趋同化,阶级对立的鸿沟逐渐抹平。公共政治比庙堂政治更有影响力。精神体验和情感体验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追求。我曾经问一个朋友,你觉得什么是安逸的生活,她说,安逸就是幸福快乐的感觉。我又问,什么是幸福快乐,你又怎么能保证你的感觉不出问题。她说,幸福快乐就是真心地笑,笑过之后,觉得充实有能量,而不是空虚无着落,这就是一种安逸的,幸福快乐的生活。
我们的精神始终没有着落,灵魂依然四处游荡。真正的幸福生活是当你舍弃一切世俗烦扰,独自面对灵魂时,还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尊崇了我的自由意志,我很幸福。我始终固执地相信茶是一个可以寄放灵魂的场所。我们需要这样一种纯精神的物质来平衡社会上大行其道的纯物质的精神,不止一人将精神比作灯的火焰,我也曾相信人死如灯灭,只要灭掉肉体,精神也随之消亡。但是物质不灭定律早已宣称,精神也有永存不朽的品格,这是一个从信仰精神向消费精神转换的时代,实在不该再对其大加鞭挞。从杯中一片片起落浮动的茶叶身上,可以看到时代的转型,这是茶的荣幸。
二、茶本身的现实
茶作为一个文化元素,是自然人化的一种表征,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完美展现,茶已经超越了完全客观的植物性,成为一个庞然大物,没人能撂倒它,没人能完全忽视它。当我们坐下来沏上一壶茶和三五知己谈天交心的时候,当日本茶道师毕恭毕敬、谨小慎微地点上一碗茶的时候,当滇桂地区土著居民在高耸入云的大茶树下焚香祭拜的时候,我们注意到,茶已非一片叶子这么简单,它是一个承负文明的载体,一种表达情感的语言,一个抵达智慧的通道,一个最草根,也最精英的文化元素,甚至可以连贯整个人类文明史,从茶叶这条线索出发,能够深入历史的腠理,探寻民族的兴旺与衰朽,追溯文明的起源和流向。从南方嘉木到灵魂之饮,茶叶经历了无数次蜕变,终于从一片叶子跃升为一片人的叶子,当茶进入人的审美视野,茶也就开始承负某种专属于人的意义。陆羽写下“南方有嘉木”的时候,茶第一次与山野间屈从于自然规律的其他植物相区别,获得了道德意义。千利休将冰冷的武士刀刺入腹部的那一刻,茶开始与信仰称兄道弟。目前,茶成为休闲产业的助推器之一,成为一种优雅生活的象征,当精神也成为商品的时候,道德和信仰也就扯下陆羽和千利休时代的神秘面纱,和生活本身一同起舞。
对于茶人来说,茶就是生活,是存在,是一切可见与不可见。茶是一个与我们生活密切关联的,无限延展,并继续膨胀的文化符号。可以明确地说,不了解茶,不知茶为何物,我们可以生活,并且能够生活得很好,但是如果深入了解茶之后,我们则可以更加容易抵达生活的幸福之域,智慧的澄明之境。在日益注重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的今天,茶也许是一条捷径。茶是精神化最成功的物质符号,是一条通向优雅生活的可资选择之路。
无论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中国,是中国人,要弘扬国粹,认祖归宗,还是因为我们生在21世纪,一个科技发达,物质财富空前膨胀,灵魂急需安顿的时代。我们都应该认识茶,了解茶,认识茶文化,了解茶文化。茶是什么?有人说它是一片叶子,叶落归根,腐烂成朽,有人说它一次修行,平凡的生活因茶而充满高蹈的意义,还有人将其当作神灵,视为祖先。茶究竟是什么?
三、茶成为茶本身
这种说法来源于一个朋友,我后来思忖良久,发现它已经完全超越质料之茶和精神之茶。我是在一场茶文化讲座之后向他抛去这个问题的。“你认为茶是什么?”
他当时有些迟疑,稍微酝酿一下说道,“茶就是茶本身”。
听了之后,我立马笑喷,好像他说了一句废话敷衍我。其实不是,仔细辨别就会发现,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并且有至理名言的潜质,茶应该成为茶本身。真正的至理名言通常是些无关痛痒的说辞,它们舍弃现实之中非此即彼的价值思维模式,进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本体世界,本体可以诞生价值,价值却无法回到本体。一般意义上的名言都是某些二流知识分子站在本体世界对现实世界的一次划界,并很快受到追捧,比如《你不懂我,我不怪你》这篇享誉网络的文字,当年余秋雨大红大紫之时,其作者就是余秋雨,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名声大噪,于是网上又流传出几个署名莫言的版本。他们希望在灰暗的现实中画出一些线,让黑成为黑,让白坚守白,为大众也为自己指明道路,当然这种工作很重要,这样的文本语言确实具有蛊惑力和实践力,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之言是坚守概念本身,为事物本身划出界限,不是盲目去断言,将事物局限在某个范围之内。
《道德经》有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看来我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下士。几乎所有的作家对茶都十分热爱,觉得茶不应该是叶子这么简单。著名学者葛红兵的新书《上海地王》出版后,有一个篇访谈,他说到:
饮茶,是一种修炼。写官场、情场、钱场,我都用茶来做暗喻,有人习惯铁观音,救世度人的感觉,有人习惯大红袍,红袍加身的感觉,茶道里有真正的人生道理。我现在也到了这样的年龄,说话不愿意说满,读者能体会多少,是多少。所以,有的读者看了网上或者报上的连载版,就说,我看完了。我说,不对,小说是文字,是禅悟,真正的曼妙在这些被“情节”连载删掉的部分。越是写茶,我就越佩服庄子,他的行文方式,用树、鸟、水等为材料,构筑一个丰满的哲学世界,我写茶,写藏族少年等,都是这个意思。
意识繁盛的作家和文人是爱茶的物质性,精神领域工作的以臧否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将茶当成一种语言。他们觉得茶应该是一种修炼,一种特殊的语言,能言人不能言,道人不能道。但是,茶毕竟不是神,也不是叶子,茶就是生活本身,存在本身,茶就是茶本身。李曙韵说,茶之谓道,无非生活。这里的生活并不是物质生活,也不是精神生活,而是一种超越精神与物质二元对立模式的一种更为本质的生活,就是存在本身。
茶具体是什么应该取决于当下的社会现实。你说茶是一种信仰,其实和当下的启蒙潮流相悖逆,你说茶只是一片叶子,也与目前社会上甚嚣尘上的国学热,茶文化热格格不入。总之,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你既可以将茶当成一片叶子,也可以将其视为神灵,顶礼膜拜。自由、多元是时代的主题。无法为茶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只好用一种批判的姿态去姑且为其划定范围。茶是茶本身,这句话本身包含着批判思维,隐含着另外两句话,即茶不是神灵,茶也不只是叶子。茶就是生活本身。就像这么一句话一样,人不会上天堂,也不会下地狱,人只会在人间,因为人间本身已经包含地狱和天堂。
【摘自2015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陈升毕(湖南长沙),系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茶学系】
一枚茶叶的古典情怀(诗)
一枚墨绿的茶叶,漂浮于水面
它的四周被贞洁的水所包围
茶叶飘逸的情思未被水的触角浸透
它没有打开自己被阳光封存已久的记忆
一枚茶叶,拒绝液体的大面积侵入
它奋力用自己的躯体
抵御许多细小手掌的进攻
一枚茶叶,升起白色的风帆
像一只收翅的鸟
灵动地居于一座湖泊的水中央
接受水部落的注目和检阅
一枚茶叶,孤独地坐听
自己的躯体被水肢解的声音
它俯视躺在杯底的兄弟姐妹
绿色的羽翼在水中尽情舒展
飞翔,吐露心曲
一枚茶叶,感到自己是匆匆掠过的秋天
忘记带走的一片落叶
在众多干渴的眼睛里
茶叶只不过是一种能煮出阴凉的植物
茶是一个带有十足创意的象形文字
而人类只有居住在青草和树木之间
才能唤醒沉淀在灵魂深处的思想
一枚茶叶,经受不住水的诱惑
开始在失重的摇篮曲中低翔、轻摇
一路种植芬芳、温馨和安逸
飘摇在水中的茶叶
就像我的某些真实的想法
在大脑的液面上漂浮不定
一枚茶叶,用思想啜饮人生
坐在自己的影子里晒太阳
思考和人生无关紧要的一些命题
某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
当我把大脑和灵感丢失在记忆深处的
某一个地方
是一枚茶叶 躺在杯底
舒展开所有的神经和思想
吐出丝丝缕缕的茶香
挽起我笨重的思路走一程
一枚茶叶可以浸泡思想
但浸泡不了匆匆的岁月
岁月是一杯很浓的酽茶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
一枚很清瘦的茶叶
从岁月的封面匆匆走到封底
却没留下多少嫩绿的茶色
【摘自2016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许登彦(新疆石河子) 系石河子作家协会理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家协会理事】
“朝九华”禅茶情系韩国茶界
(《吃茶去》杂志讯)在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组委会精心挑选中,在韩国禅茶界千呼万盼中,“朝九华”禅茶正式成为第十二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指定用茶。韩国禅茶界普遍认为,“朝九华”红茶不仅滋味醇厚回甘,而且在茶汤氤氲中引申出新罗(今朝鲜半岛)国王金氏近族金乔觉以茶为伴在九华山苦修75年的故事。
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麾下有三大知名品牌:作为安徽省著名品牌的“国润”和作为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润思”祁红,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而其姊妹品牌‘朝九华’禅茶又喜获2018年10月在韩国首尔召开的第十二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唯一指定用茶,可谓实至名归。
世界禅茶文化活动组委会负责人、韩国国际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崔锡焕是这样描述“朝九华”:“出身于新罗王族的金乔觉初次朝拜九华山时条件十分艰苦,即便如此,金乔觉仍率僧垦荒开地,种粮食、种茶于九华山上。所以,当我们看到这款‘朝九华’茶的时候心情就会感到格外亲切”。
此外“朝九华”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位于九华后山之巅有一座很独特的名刹叫翠峰寺,是中国第一所佛教“华严大学”,寺院周围古木修竹,茶园环绕。据悉在清宣统三年,祁门红茶创始人余干臣就在翠峰寺皈依佛门,并在翠峰山周围的石林间隙植茶不辍,一心想制作出以“朝九华”命名的禅茶纪念金地藏,只可惜好事多磨。当然,当年余干臣未了的心愿现如今已由安徽国润茶业完成了。
如今每每在采摘“朝九华”禅茶前,翠峰寺先要举行洒净仪式。凡在制茶前,都要经过翠峰寺住持印刚大和尚带领两序大众拈香祈愿和加持。这些常年听着梵音在风化岩里长大的茶树,愈发变得富有传奇色彩。
“朝九华”三个字对于韩国茶界而言,是何等的神圣,因为它和新罗僧人有关。唐代有池州人费冠卿在《九华山化城寺记》一文中记录了九华山佛教圣地的开创者新罗僧人金乔觉(世称“金地藏”)的事迹。另据《九华山志》记载,九华山茶中的“金地茶”即金地藏“自新罗携来”之种。故有人把金乔觉视作“九华山的植茶始祖”。究竟是否从新罗携来还是九华山自有的茶树,多有争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若是从新罗携来之种,应是从智异山而来。据韩国最早文献《三国史记》记载了新罗遣唐使大廉从中国带回天台山云雾茶茶种,并种植在地理山(今韩国智异山)。
相传金乔觉在未出家前就来到大唐留学,故汉学修养颇深,对佛教文化的兴趣则更加浓厚。金乔觉曾经这样说过:“六籍寰中,三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也就是说,世上儒家六经、道家三清法术之内,只有佛门第一义与我心相合。金乔觉是新罗第一个会写汉语律诗的人,但他一心向佛,于是在金乔觉学成回国后就削发为僧,并在唐开元七年(719)第二次西渡踏上中国的土地。初抵江南,卸舟登陆,几经辗转后最终选择了九华山。金乔觉在九华山苦修期间,始终倡导“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唐贞元十年(794)跏跌圆寂寿99岁。等到三年后开函时,只见其“颜色如生,兜罗手软,骨节有声如撼金锁”。佛教徒们根据《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又译《大方广十轮经》)语:菩萨“安忍如大地,静虑可秘藏”,认定他为地藏菩萨应世,尊其为“金地藏”。九华山由此而成为金地藏的道场,并与峨嵋山、五台山、普陀山并称为“四大佛教圣地”。
金乔觉驻锡九华山期间,在山上垦荒开地,坚持农禅并重,其中种茶、采茶、制茶、喝茶成了他不可或缺的生活,金乔觉常常以茶清修,饮茶提神,并以茶领悟禅机、参悟佛理。据南宋陈崖《九华诗集》在其“煎茶峰”一诗中自注曰:“昔金地藏招道侣于峰前,汲泉烹茗。”这不仅说明金乔觉自己喜欢饮茶,而且经常在寺院围炉而坐、煎茶招待其他僧伴。
金乔觉曾有一首非常有名《送童子下山》茶诗,收录在《全唐诗》中: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涧底休拈月,烹茗瓯中罢弄花。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诗中的童子是金乔觉从虎口救下的孩子,(当年孩子与其爷爷进山许愿遇虎落难)后收为关门弟子。及至后来孩子的母亲从浙江前来寻子。就在母子拜别地藏菩萨金乔觉时,金乔觉送素饼与母子两人在路上充当干粮。(为纪念地藏菩萨与童子之间的一段渊源,九华山“童子饼”因此而得名,)因其情真意切,自古以来,送童子下山故事流传至今。“童子饼”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感恩。
这首诗是金乔觉送别童子时候口占而出,一种娓娓情深、亲切柔和的感觉扑面而来,表现出地藏菩萨仁慈的心地和豁达的情操。这首茶诗也恰恰体现出当时那种难舍难分的场面:在寂寞佛门中生活的小沙弥(童子)免不了会生发出时常思念自己家乡之情,这次终于可以礼别自己师父,离开寮房随母下山回家了。回想起童子酷爱拿起竹竿当马骑的情景,再也不必(懒得)理会寺院(金地)是为来世获得福报(收聚金沙)地方了。想想小沙弥在寺院的生活的一段日子是那样富有情趣和惬意,(童子)常用陶罐去涧溪里取水,非常天真地招月玩赏,然后围炉煮茶,冲泡入瓯,并在茶汤里击打出种种花纹和花样来。如今看着泪流满面的童子伤心地离师而去,为师只好这样安慰即将下山的童子:你安心去吧,不必挂念师父,师父还有山水美景、阳光和晚霞相伴呢。
送自己的关门弟子下山,金乔觉内心充满了与童子惜别时的一片爱痛之情,想起童子天真无邪,两人真的是依依难分。全诗的关键深处在于“送”字上,送的那样依依不舍,送的那样“忍痛割爱”,表现出师徒之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送童子下山,载体有茶,尤其是那句“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不知打动多少人的心。
根据金乔觉的茶事经历和这首情调俊雅、极富人情味的诗句,“朝九华”量身打造的经典禅茶概念,恰是一种历史与现代的融合。“朝九华”禅茶展现出一种独到的韵味,这不仅是茶,而是金乔觉在九华山禅修的一幅优美画卷,这也是对地藏菩萨难以割舍的情怀。
其实,对于九华禅茶的传播早已有之,然而那时候并未意识到关于金乔觉与童子故事,而只知九华山仅仅是地藏菩萨的道场。当人们开始关注“朝九华”禅茶独特原始制作方法和迷人的高香时,猛然想起金乔觉与童子戏茶以及金乔觉在九华山植茶、制茶的故事。
根植于“朝九华”历史源头——金乔觉茶人茶事,如今“朝九华”禅茶的独特历史渊源,又令人欣慰地为世界禅茶界所了解。著名禅茶文化学者人予对“朝九华”禅茶成为第12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指定用茶饱含深情说道:
一壶九华香,两瓯翠峰芽。三碗说禅茶,师童谁称道?
事实上,“朝九华”所体现的精神追求,堪为天下茶人共同的精神财富,如同当年金乔觉追求“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勇气和决心。“朝九华”此次获得第12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的青睐,表明一款茶越具有独特性和历史性,就越具有影响力。当然,这和金乔觉转化成地藏菩萨应世化身也有关系。
这次在韩国召开的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上,许多人在品尝“朝九华”禅茶后不由自主地评价道:这次“朝九华”禅茶走进韩国是一种突破,韩国《茶的世界》杂志将把“朝九华”禅茶作为重点向韩国茶人介绍。让“朝九华”禅茶成为中韩友谊最好的历史见证。一些韩国同行还认为“朝九华”的茶香弥漫在此次盛会上,而且还在釜山弘法寺“百家茶席·千人茶会”以茶结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舒曼茶话)
《吃茶去》杂志2018第4期(电子版)
《吃茶去》杂志2018第4期现已印刷出版,现将电子版分享给茶友下载阅读。
【点击下载:《吃茶去》杂志2018第4期】
注:若您下载的文件无法打开,可能是因为您的电脑没有安装PDF文件阅读器。为保证您的阅读质量,请下载安装专业PDF文件阅读器。博主推荐:
Adobe Reader
四个“基于”两个“伟大”三大“里程碑”三次“伟大飞跃”……
习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
但仍需跋山涉水
四个“基于”
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
两个“伟大”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三大“里程碑”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三次“伟大飞跃”
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三项“充分证明”
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
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十个“始终坚持”
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九个“必须坚持”
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
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九个“实践启示”
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
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我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摘自2018年12月18日新民晚报)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茶道文化之研究
(《吃茶去》杂志)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叫“浅茶满酒”,主人待客时茶要浅倒、酒要满杯,客人饮茶要细品慢咽。这样的平常生活场景中就包含了中国茶道的一个基本精神取向:在闲中返隐并取乐。中国古代文化是在本土自生式缓慢生长出来的,茶文化更是在从容、闲散的生活处境中孕育出来的,所以,中国茶道在品茗论茶时延长了个人独处或者与友人相处的时间,同时也放大了狭小场所(茶室)的空间意义,强调细细品味杯中茶汤,同时把玩手中器皿、与周遭环境共处同安,在场者的内心交流无需言语,仅仅因为共处一室、共饮一壶茶而得以完成。传统中国茶道提出的四境说对此有较好的揭示,本文将进一步对此作出现代诠释。
一、 中国文化传统孕育下的中国茶道
关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容及其特征的讨论,可谓汗牛充栋,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的观点,这样的讨论还将继续下去,因为中国文化传统是流动的、生生不息的,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就不会停止。本文的重点不是阐述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或者其中各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在于概要说明中国文化传统的总体结构。笔者认为,中国文化传统的总体结构是“一体两用”,即以儒释道一体为骨架,中医和茶道构成其两翼,这两翼是儒释道之体的巧妙运用和成功渗透。对传统中国人来说,中医医身、茶道修心,身心和合及其价值追求都体现在儒释道一体的学统上。早在魏晋之时三教合流的倾向就已经出现,隋唐产生了众多三教合流的文化成果,如建筑风格、学术教义、生活样式等,中国茶道就是代表性的重要产物。
饮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中国何时出现的呢?郝懿行在《证俗文》中提到,“考茗饮之法始于汉末,而已萌芽于前汉,然其饮法未闻,或曰为饼咀食之,逮东汉末蜀吴之人始造茗饮。”这是有关中国人将“茶事”作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的较早记载。此时,茶事已经脱离初期的药用、食用阶段,进入到饮用的阶段。即便进入到饮用阶段,饮用方式也在不断变化,隋唐时的煎茶(煮茶时要添加一些佐料,如盐、香料等)到宋代的点茶(茶要烘烤并碾成粉末,倒入热汤时还要不断击搅),明代时放弃饼茶、团茶改用散茶,出现了泡茶这样的饮法,这种饮用方式能够完好地再现茶的本味、茶汤的本色,大为流行并一直沿用至今。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如云南、四川、贵州、湖南等地还留有食用式饮茶法,宋代的抹茶和点茶法传入了朝鲜和日本,成为了他们的代表性文化传统,在中国大陆则因泡茶法的一统天下而被遗忘。
“茶”原本有多个同义字,包括荼、槚、蔎、茗、荈等,最后统一定为“茶”字,根本原因是“茶”的字形最接近中国文化传统所设定的天地人关系的构想。“茶”,“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陆羽《茶经》)其义为“人在草木间”。苍天之下,人为万物之灵长,敬天尽地利以利人。茶本为自然界一介植物,被人发现、采用、加工,茶从万物中脱颖而出,成为人的宠爱;同时,人因茶而获益、满足,茶所集纳的日月精华、水汽凝结和山岳含育均被人做出了极大开发,人成为茶的受益者。
应当承认,至今仍然有学者明确反对“中国茶道”的提法,认为中国只有茶文化(包括茶俗、茶礼、茶艺等事业)、茶产业(包括茶叶生产、制作、贸易等活动),但始终没有发展出系统、严谨的“茶道”。不可否认,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完整的茶道理论,也无明确的茶道流派传承,但这只能说明中国茶道有其特殊性。决定是否有茶道的关键是有无对茶事活动所内含的精神性价值(与人相关)和思想性价值(与知识相关)做出有意识的总结或概括。有无总结是一回事,总结的深浅、广窄是另一回事。通过饮茶获得身心安宁、精神愉悦并对此做出思想升华,这显然不再是生理活动,它已经进入到自我实现的境地,肯定这一内容就可以视为茶道,关于这方面认识的总结就是茶道研究。将茶的生命比拟人生,将饮茶体悟引向对自然万象、宇宙世代的洞察,并将之理解为天道、真理的具体化,这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思想对茶的总体性把握。许多文人、僧人、思想家对此都留下了富有启迪的独特见解、深刻体悟,如陆羽、苏轼、朱熹、周作人、林语堂等。茶道广泛存在于文学作品、画作之中,并对中国陶瓷工艺、美学设计等产生了持久的影响。笔者之所以主张中国茶道真正形成于宋代而非唐代其原因就在于唐代的饮茶活动还有着浓厚的、与物的深切关联,这直接干扰并降低了有关茶的超越性思考。宋代就所有不同,闲适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格物致知理论的兴起,为茶道的提出分别提供了现实的和思想的双重铺垫。
从字义上说,茶道意指基于茶自身的性质而淬炼出的精神世界。茶自身的性质首先是它的自然属性和对人身心的益处,在此之上关于茶所展开的情感投射和意识升华才进入到人所创造出的精神世界。人类文明构建了诸多包含信仰、文学、哲学、艺术之内的精神世界,中国文化传统所推崇的精神世界主要体现在乐生、天命、义理等重要命题上,茶道正是以茶为载体在品茗中以茶说事、以茶喻理、以茶论道。从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关联角度上看,中国茶道的具体内容可以表达为如下三个方面,即闲、隐、乐。三者统一到人,媒介是茶。“闲”是中国茶道的心理基础,“隐”是中国茶道的社会主张,“乐”是中国茶道的价值追求,就三者的内在关系来讲,“闲”是前提条件,“隐”和“乐”是刻意营造或试图表达的精神状态。
“闲”在中国文化中有多重含义,负面的是指不事稼穑、游手好闲、吃闲饭;正面的是指从容、优裕、散淡、豁达,正面的含义中既包括品质方面,也包括生活方式。与茶道关联的“闲”显然是指后者。“闲”就是有工夫,并且肯在茶上下工夫,茶因闲得以成就,闲因茶得以充实。时间上的闲只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心理上、精神上的闲,要点在于一种生活态度,即从容应对,等闲看过苦难沧桑、视荣辱或声誉为身外物,置之度外,心中只有茶,将我融于茶,将茶化作我。这样的“闲”正是精神成长、自我发掘和自由意志伸张所必备的思想品质,得闲之真谛的人才会在意向内观照,求取独立的个体我。
从价值论上说,“隐”的消极含义是保全其身,明哲保身;“隐”的积极含义则是脱俗、淡泊、精俭、洁身自好,这不是被动的退让、逃避,而是在知其不可为或者无力改换他人/社会时、仍然顽强保留自身的处世原则、固守内心的道德律,这是以一己之力抗争凡俗世界、庸常大众的随波逐流,不做犬儒,放弃世常的名利而求取个人的精神圆满。如范仲淹所言,“居庙堂之上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身”。因此,茶道中的“隐”揭示的是茶人饮者在生活、社会中如何立身的大问题,隐后返本,身处闹市求心安,身处高位知进退,隐与显是一对相互依托的对立统一,隐后再显的是本真的我,不忘初心,为人处世不忘己身。“隐”要有强大的内心支持才可持久,避喧嚣而处落寞,离繁华而安清贫,这非一般人可为。陆羽在《茶经》里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他不是说喝茶后,人就自动获得了“精行俭德”,相反,那些本就“精行俭德之人”是最宜饮茶的,陆羽的意思十分明了,那就是人选择了茶,茶的德行是人的德性之外显,饮者之品性投射到茶这一实物上。禅茶一味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立言的,佛家弟子之所以选择茶来解经悟道其缘由也基于此。
“乐”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主张,甚至也可以说是它的一大特点。孔子曾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孟子提出“与民同乐”,《太平经》云:“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汲汲若渴,乃后可也。”西方哲人提出了德福一致,中国文化传统更加倾心于“德乐合一”,如助人为乐、乐于助人、乐善好施,都是将行善、助人与快乐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快乐是一种因所认同的价值得到实现而产生的内心愉悦,是一种精神快乐,体现了“众乐乐”般的精神快感。“乐”使中国茶道明显有别于日本茶道。日本茶道生发于佛教寺院,最初由出家人阐发和传承,以后形成的茶道流派“三千家”,也严格维护了师徒授受关系,具有高度的封闭性,因此属于小众文化或雅文化,在其精神内涵上突出的是施茶、吃茶过程中的寂、静、敬的成分,走向了纯粹形式化的理念体悟。中国茶道之乐重申了对此世的投入和对人身处其中境遇的关切,因此,中国茶道具有更加平实的表现形式和更加生活化的现实关怀。无数的历史事件表明,无论身处何种情境下,多数中国人都易于快速接受现状,这与中国茶道乃至中国文化中的乐观主义是分不开的。
二、 茶道四境说的提出
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主题是人生哲学,中国哲学精神也脱离不开对人/人事/人情的考量。他还根据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立场概括出四种人生境界,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前两种境界都是非哲学的,只有后两种境界与哲学有关,并且是哲学关注的对象,冯先生还指出,只有借助哲学的反思省察,人生才能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冯友兰先生所概括的境界说看似是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归结,其实是接受了西学影响、采纳西方哲学的范畴体系的尝试,例如,冯先生所讲的“自然”就不是儒家的原初含义,同样,他明确地划分出可以成为哲学对象和不可以成为哲学对象两种不同的层次,这也是有别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世间道”的做法。中国茶道无法划入冯先生的哲学对象之中,因为它不是形而上学的观念构建,没有正面回答知识论问题,它只与日用生活相关,只在民间风俗和日用生活中寻找意义,却力图将日常事件变为情趣、乐事,从而获得恒久性。
然而,传统中国茶道也讲境界,很早就提出了四境说,分别是:物境、艺境、人境、心境,并认为四境俱美才是至上状态。明代的书画家徐渭(1521—1593)被世人称为“茶痴”,他最明确提出了宜茶境界说,认为物境、艺境、人境、心境俱美者乃宜茶最高境界。物境指饮茶的环境,主要指不是人为建造的居室、楼宇,而是自然天成、幽静清雅的场所,如竹海、梅林、泉边、湖畔等;艺境指使用器具的造型、冲泡或饮用之法的得体、抚琴弄箫的声乐等共同构成的雅致脱俗的氛围;人境则指嘉宾来客与主人的融洽关系,专心于饮茶,彼此声气相投、趣味相和;心境指在饮茶中忘却世间万象,人与茶、茶与人合二为一,一心悟道,由此求得心胸的物我两忘、豁然开朗。
茶道四境之间并非简单的高低替代关系,相反,四境是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的连带关系。物境和艺境提供了实体性基础,人境提供了人际交往沟通的条件,心境则受到前三者的引导,反过来又纯化、提升前三者的存在方式。宋人提出的饮茶“三点”——饮茶环境、水质和茶具、品饮者的修养三个方面,讲的是同一个道理,也可用看做是茶道四境说的前身。
茶道四境界不是人生境界,也非道德境界,它只是对生活情趣的关注,在匆忙、庸常的日常生活中寻找情投意合的同道,在刻意营造出的人为环境中折射当事人的思绪和体悟,这就是生活的闲、人生的隐和现世的乐。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1597—1679)有句名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茶道四境在匮乏经济时代显得有些铺张或矫情,对俗世凡众来说它显得过于高格调和雅致,通常会被不谙茶道的人视为“茶疵”、“饮癖”,然而,恰恰是这些对茶情有独钟、不改初衷的人成就了茶道,使茶事成为风雅,使茶人有了品味。
中国传统茶道的四境说所讲的茶道不是在用时间来衡量,相反,只在乎空间,中国人喝茶可以从早到晚,时间似乎停滞了,时间的意义消逝了,重要的是喝的什么茶、用的什么茶具、所处怎样的环境和心境,这些都是空间要素。中国茶道弱化了时间维度,突出了空间维度,饮者或主宾饮者们共处的空间性存在的属性得到充分阐发。中国茶分产地、产区;但各地的饮茶方式也有地区差别,茶室、茶馆的陈设在理念上大多刻意滤去了时间的向量。据说真正谙茶者在头三杯不事任何言语,静静品茶,全身心关乎茶主泡茶的一举一动,用心体会茶汤之味、茶器之美、茶艺之精、茶席之雅,等等。品茶过程中茶者(包括茶人、茶客、茶主)的思想沟通不是靠语言传递,而是靠共感,情感共鸣,这样的情感分享与特定的场景及其要素相匹配,它是以彼此共在、身心在场为其表现形式的。西方人则非常不同,他们用时间来度量茶,喝的是晨茶、上午茶、下午茶、晚茶,茶就像钟表一样提示人正处于作业或行为的某个阶段,所凸显的是茶外之人的所作所为。茶只是工具性存在,茶为人所用,仅此而已。
令人遗憾的是,茶道四境虽然关涉空间,但只是十分狭小的范围,往往只是设茶席、茶会的那块空间,或者仅仅关联案桌、茶几的空间。饮茶者之外,即便在同一室内(如茶室、茶馆)仍然可能垃圾遍地。中国茶道只提供了十分有限的悟道体验,却没有成功扩展、延伸开来,成为“新民”乃至“新生活”的源头动力。蔡元培在写于1916年的《华工学校讲义》中说道:“华人素以不洁闻于世界:体不常浴,衣不时浣,咯痰于地,拭涕于袖,道路不加洒扫,厕所任其熏蒸,饮用之水,不加渗漉,传染之病,不知隔离。小之损一身之康强,大之酿一方之疫疠。”推己及人、由此及彼这些中国文化传统倡导的“类推”在茶道中未被生根、发扬。中国茶道创造的洁净世界只局限于当事人的精神领域,却可能无涉于周遭环境,更未激发出行动的意志。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坐而论道”、缺乏行动力的劣根性也大抵与此相关。
中国茶道具体内容——闲隐乐——正是通过“四境”得到充分体现的。茶道的物境在于野趣、雅致,在世间却又脱俗清新,这就是闲和隐;茶道的艺境强调合于时令,契合仪规,烘托出寂静、清和的空间,这就是闲和乐;茶道的人境突出的是同坐茶席中人一期一会,以情相交,以茶传情,这就是得一知己而足矣的至乐;茶道的心境关注当事人反躬自省,向内心观照,以茶喻人生、事业,涤除内心的不满、怨恨,成就自性的伸张,这就是“大隐隐于市”的真谛。可以说,茶道四境说从不同角度全面解读、深化了中国茶道。
换句话说,中国茶道虽然也强调由茶及道、茶中见道,但并不追求道外世界。一句话,中国茶道的本质是道茶一体。日本茶道援佛入道,突出了“孤”、“寂”、“清”的品味;中国茶道引儒入道,强调的是“闲”、“隐”、“乐”。中国茶文化在唐代兴起时就是雅俗共赏,宋代出现茶道时,也是同时存在士大夫、寺院、宫廷、世家、平民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且佛门、道观、儒家的祠堂、学堂、孔庙等都依据各自有关天、人、物的理念预设而发展出了不同的茶礼、茶艺乃至各自有别的茶道。茶文化流布广泛,是因为吃茶人都接受了其中的乐趣。周作人曾在《喝茶》一文中有极好的概括,“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中国茶道具有深切的现实关怀,本着及物、依人、乐生的原则将茶道落脚在生活情趣上。
三、 茶道四境说的现代诠释
新中国建立后,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传播了社会主义新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同时对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传统文化的诸多具体形式都做出了彻底否定,既根除了封建制度的社会基础,也对民众一般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冲击,其间茶道研究、茶文化样式几乎停滞,仅仅保留了单纯物质性内容的茶叶种植、加工、买卖,因为茶叶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出口创汇产品。然而,饮茶、品茶的过程而产生的悠闲生活方式,散淡人生态度和追求精致、雅致、品味生活的志趣都被无情扫除,茶文化不再传承,茶道研究被迫中止。
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也给中国茶文化复兴创造了条件。许多地方政府大力发展茶叶贸易,鼓励围绕茶叶而进行的各类文化事业,各地纷纷成立了茶协会,茶馆也雨后春笋般繁荣起来,茶事活动频繁,并且参考和吸收台湾经验,开发出各种茶艺表演,茶事相关的茶产业,如茶服、茶器、茶具、香、古乐器、国画等都得到了蓬勃发展。最重要的是,人们对茶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开始赋予茶各种积极、正面的价值。饮茶者(无论是在自家独斟自饮还是与人同泡茶馆)都不再被视为游手好闲的人,相反,经常被看做是有品位的风雅之士。
期间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例如奢靡之风盛行,茶的包装过于精美,造成大量垃圾,增加了环境负担;茶具和茶器过于昂贵,离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远;茶艺表演出现了许多不雅或庸俗内容,冲淡了饮茶本身的乐趣。更为严重的是,一些茶生产商、经销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使用过多的化肥和杀虫剂,加工过程中添加了过多干扰茶性的有害物质,这些行为导致许多种类茶叶品质的退化,这种杀鸡取卵、急功近利的行为完全违背了传统茶人应有的职业操守,也与茶道追求格格不入。
当代中国茶道所处的时代场景已经大大不同于古代。在匮乏经济时代,茶仍是稀缺品,好茶或上等茶更是珍稀品,只有殷实之家方可享受,一般平民百姓买茶只是备着待客之用,平时是消受不起的。而殷实之家大多受过良好教育,识书达理,品茶论道、鉴茶赋诗等都只是士大夫、文人之间雅致生活的追求。虽然只有占总人口极少数的人饮茶,但他们大多是知识的拥有者和思想的创造者,他们不仅维持了茶文化,也推动了茶道的传承和深化。然而,今日的中国人大多可以消费得起茶叶,茶叶的供应源源不断,茶叶的种类层出不穷,饮茶的方式不断翻新,茶真正成为粗茶淡饭般日常和廉价,饮茶者可能是每个人,即任何一个“涂之人”,此时,茶道何存?跨越全部阶层、通用于所有人群的茶道是否还有存在的可能?
饮茶成本的降低和饮茶程序的简化,茶日益向民间普及,中国传统的文人茶文化逐渐被平民茶文化取代,平民茶文化是否可以延续传统中国茶道呢?笔者认为,中国茶道所主张的闲隐乐三种精神不仅仍然具有意义,而且在今日获得实现变得更加可能,主要得益于物质手段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解放出来,闲暇时间增加,可支配的财富也极大增加,度闲和求乐变得唾手可得。然而,发达的物质生活和快餐化消费也使时间碎片化,精致生活追求变得局促和难觅,普遍的烦闷和躁动紧压了人的精神生长的空间,在丰裕时代如何安顿心灵、为我们的精神向往提供场所?这是今日茶人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这就必须强化茶道中的四境功夫。返归自然,按物之本性行事,顺物理尽物力。茶本是自然一物,饮茶之益来自于茶性的最佳发挥,茶道的初心就是保持对茶性的尊重。茶道四境必须依此茶性自然主义原则加以展开。艺境虽是人所造环境,也应以模仿自然、接近自然为原则,将艺境融于物境之中,饮茶者无论身处何处其心境和人境都应返璞归真。质言之,虽然心境重在个人独处的内心观照,人境强调以敬待人求得声气相投,但人境的出发点是心境,有独立人格和自处自律的人才会与人平和相处,茶道四境其实就可以化约为二境:物境和心境。茶人的举手投足是自身心境的外化,所使用的器具、营造的环境皆由心性外发,洞察物之本性以尽物力,对茶事中的一切皆抱持恭敬、谦和的态度。二境皆出于一心:这就是奉茶之心,易言之,敬茶之心。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是主张在俗世生活中返本归真,在庸常世界中寻找优雅品位。在此,重要的不是茶、茶具或茶室,而是茶人,或者说是饮者在品茗中全身心投入所获得的自悟自省。道在茶中,悟道就在品茗的过程中。物镜、艺境、人境都不需刻意选择,随遇而安,因为象由心生,心境才是根本。在当代,拜市场经济和技术革新之所赐,茶相关的器具极大丰富、陈设越加奢华,茶室随处可见,茶叶唾手可得,然而,这些都是可有可无的,外壳,真正有意义的是饮茶者求放心,将心安置于事关大问题的事物上,用宏大叙事去除生活中的繁杂,用普遍价值提升人生的关切,饮茶让人安静下来,生起敬意,卸去多余的欲望和无谓的冲动,一句话,品茶就是赴一场心灵之约,从这个角度上看,茶道四境可以成为今天中国人的信仰依托。
【摘自2016年第3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董鹏(陕西安康)】
东坡与茶(外一首)
千年前的那缕茶香
从天府之国的传说中飘起
从玻璃江边瑞草桥飘起
悠悠地飘近了又飘远
飘远了又悠悠地飘近
缠缠绵绵如恼人的乡思
绕着眉州挥之不去
与友人试院里煎茶
茶香氤氲里浮现出的
是飘渺的峨眉依稀的瓦屋
独自植茶在东坡松林下
尽管茶树与松树俱瘦
清明收获仅盈盈一握,
却可一煮之,聊慰乡愁
历尽宦海的坡坡坎坎
也饱受人生的起起伏伏
看茶叶们舞蹈一般
在杯中沉浮,舒卷,翻腾
然后僧人打坐般入定
便明白:茶如人生人生如茶
于是脸上憨然心中超然
如大腹便便的弥勒佛祖
一手携茶一手提酒
从眉州嘉州到惠州儋州
蜀茶的灵秀与清香
陪你漫步在琼楼玉宇
又伴你跌落到恼人的尘寰
传世的八十多首茶诗
至今仍散发着醉人的清香
峨眉山品茗
循着唐朝史书的几行记载
以及千年飘不散的茶香
登上山中的黑水寺、意月峰
还有白岩、天池、宝掌诸山
探访茶叶仙子的芳踪
却有绵绵不绝的钟磬声
自万年寺无梁砖殿传来
拴住了浮躁的脚步
置身寺里清雅的禅房
收拾好凌乱不堪的心情
和僧人坐拥窗外空蒙山景
坐拥今年新焙的青茶
用清澈山泉和青花瓷茶具
演绎出老而弥新的《茶经》
杯里悠悠飘起的香雾
似敦煌妙曼的飞天
如大悲咒舒缓的旋律
空谷里升起一团出岫之云
迷蒙了打量世界的目光
澄澈了斑驳的心境
续一道佛家的茶水
加一段休闲的时光
看片片翻腾跳跃的茶叶
老僧打坐般入定,沉寂
茶水在冲泡中渐渐变淡
而一个飘逸的“禅”字
在眼前变得无比清晰
【摘自2016年第3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朱仲祥(四川乐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