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舒曼茶话
Viewing all 87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品茶·品味·品人生(散文)

$
0
0



  (《吃茶去》杂志)平生好茶,闲来喜陋室静坐,手捧名著,耳听古乐,品评名茶,顿觉心旷神怡,让人想起苏东坡“从来佳茗似佳人”的名句,有茶相伴,人生足亦,别无所求也。
  文人好茶,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琴棋书画诗酒茶,乃古代文人的七件雅事,彼此密不可分。“茗爱佳花饮,诗看卷素载”。“煮茗对清花,弄琴好知音”。柴米油盐酱醋茶,系百姓生活开门七件事,茶乃生活必需品。白居易诗云:“食罢一觉醒,起来两盅茶”。
  茶是一种人生,不同的人品茶能品出不同的意。百姓喝茶是一种需要,和尚饮茶是一种禅,道士品茶是一种道,而对文人来说则是一种文化。在文人眼中,茶是神圣的扬清激浊之物,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每到新茗飘香的时节,那美如碧玉的颜色,沁人心脾的清香,千姿百态茶形,使人赏心悦目,实在是一种艺术享受。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洞庭碧螺春,峰奇山秀湖丽茶香,充满诗情画意,优雅动听的茶名,使人未饮先醉。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赶时间喝不了好茶。从撬茶、煮水、准备茶具,冲茶前的每一步都是享受。品茶,品的是闲心和闲情,虽离不开上好的茶叶,绝佳的茶具和甘醇的泉水,但更重要的是有恬淡的心态。茶道者,讲究静心的过程,只有心静,才能尝到茶味。品茶需要好心情。品茶讲究心境,同样的茶叶,同样的水,只有在心无旁笃,别无杂念时,一冲一泡,那壶茶才是最好喝的。唐朝冯可宾的《茶笺》中为心境设立的条件中,无事居首。无事,是指品茶者心闲神怡,悠然自得。静夜独坐静思,清苦的茶汁幽香四溢,齿间留香,从一片茶叶可品尝出山川风景与大自然的精神,清除烦虑,品味出茶外的许多人生韵味,心灵复归宁静。
  茶可独酌,也宜共饮。温壶、烫杯、洗茶、泡茶、翻杯、敬茶、闻香、品茶,此为茶趣。品茶时先观茶形,趁热闻香,再尝其味,细细品饮,妙不可言。

古人讲究以茶会友,佳茗、良辰、美景、知音,相聚品饮,雅俗共赏。“寒夜客人茶当酒”,沏茶小憩,虽不如酒后意气风发,却能带来一片祥和,使主客双方曲尽情意,谈艺论道,不亦乐乎。友谊象茶,越品越浓。
  俗话说,饮酒要过三巡,品茶要过五道。品茶有讲究,端起茶来,先闻茶香,再观茶色,小小尝上一口,顿觉苦中带甜,涩中携香,五脏六腹都被茶味熏得畅快淋漓。一杯茶须分三口喝,第一口试茶温,第二口品茶香,第三口才是饮茶。呷茶入口,茶汤在口中回旋,顿觉口鼻生香。毛峰的鲜醇爽口,碧螺春的清和鲜甜,云雾的香馨醇厚,龙井的香郁味甘,一切尽在不言中。
  品茶需要好环境。饮茶是件淡泊雅事,饮茶的环境,也以简单清幽为上。夜深人静,一杯香茗,一本好书,一曲名乐,独享慢饮,超然境界,便能在平淡中享受生活的乐趣,有一份虚融淡泊的心境,此为品茶之乐也。

      【摘自2016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周力军(广东深圳)】


 

茶叩“无门关”

$
0
0



佛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那么,何以赵州和尚却说:“狗子无佛性”。

 


晚唐时期,禅门巨匠从谂禅师在赵州观音院(今柏林禅寺)演示生活中的安心法门。每每他对参学者提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时,便从清净的心性中流露出了一个“无”字。这一句深刻而又隽永的话语由此流传千古,远播四海,使无数的人们回归到当下的真实。                              

 

一个“无”字,且能悟透了空性,找回了初心,找回了真实的自己。难怪宋代五祖法演禅师对“无”字颂曰:

赵州露刃剑,寒霜光焰焰。

更拟问如何,分身作两段。


空门由心开,用心看世界。终于有一天,南宋无门慧开禅师以磨砖为镜的锐气刺破了灵魂的迷雾,苦参“无”而开悟。无门慧开禅师把赵州“无”字作为禅门一关,叫做“无门关”。并在其纂集著作《无门关》中,把“赵州狗子”列为第一公案


《楞伽经》曰:“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有参学者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

师云:“无

人问“上至诸佛,下至蚁子,皆有佛性。狗子为什么无?”

师云:“为伊有业识性在。”


及至后来,有参学者一而再、再而三追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之时,想不到赵州和尚睿智而答:家家门前通长安。

佛祖曾说:“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狗子究竟有无佛性,岂不是即非无佛性,是名无佛性麽。许多道理,如同“哑子得梦,只许自知”。


在中国禅宗史上出现过许多参悟公案,尤以赵州“无”字公案,藉狗子之佛性,以打破学人对于之执着正如无门慧开禅师曰:

莫作虚无会,莫作有无会


人生很多事,且不争“有”,亦不辩“无”,其真意自会明朗。

风卷云涌,亦如风轻云淡;怒海翻涛,亦如溪水静流。

赵州答“无”一如他常说的“吃茶去”一样,即非赵州茶,是名赵州茶。

赵州有茶却道无茶,赵州无茶却道有茶。                            


当你突破了这一杯茶的概念,心似白云,意如流水,去寻找心灵中那一壶芳香、一盏淡泊,彻底打破我们无始以来无明烦恼的根本。既然言佛不如言狗,好比言佛不如言茶,如此,“无”字话头便与茶成了“一味”:


有人问:“赵州还有茶也无?”

师云:“无!”

问:“天下皆知赵州茶,此处为何说无茶?”

师云:为伊有业识在。


临济真净禅师对赵州“无”字颂云:

言有业识在,谁云意不深?

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赵州禅师用“无”这个契入口,来告诉参学者,用佛法的智慧,去观照生活,看清生活的本质是空,是无。

所谓“无”,心在当下不妄想,身在红尘不逐流。在浮生闲日的禅意里沏上一壶茶,淡看花落云起,心无牵挂正所谓:心中藏有桃花园,何处不是云水间。


无念——于念而守一窗空灵的明月;

无相——离茶吃茶品一杯清心的静思

无住——有缘而随缘写一笺宁静的心语。                            


现象世界,一切皆空。赵州禅茶,有茶无茶,皆由心而起,若有所念,赵州有茶便无茶。色空一体,禅茶一味,内外如一,应是无为有处有还无”。

曾记否,无门慧开禅师在法堂内参“无”字话头,寂寥中,忽然听见犹如排山倒海般的鼓击声绵绵密密的从斋堂那一头传来,无门慧开心中很久以来的疑团,顿然消失,豁然省悟,高颂:

青天白日一声雷,大地群生眼豁开。

万家森罗齐稽首,须弥勃跳舞三台。

那一派“天淡云闲列长空,丽日高照大地春”的山水气象就这样呈现在他眼前。

 

觅一处闲暇,煮一壶清澈,颂一关无门,感风云徐徐无语,悟泉溪涓涓默流。

此时,把一个“无”字暂放他处,听风得清籁,观水知静流,只将赵州一声“无”悠然地沉淀,轻轻地随静水流深,随清风飘散。就在此刻,浑然不知日而垂、月初上。月印千江,禅心无痕。

 


茶道无门,千差有路。

以茶见性,即非喝出来,亦无门可入。

茶道,无形无相,又无处不在。但,言语道断,心行灭处。

然而,万法唯心所现,茶与道均在一切法之内。唯有杯茶在握,除妄想、分别、执着,心清净,渐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随缘而起的佳境之中,以此泯灭世间一切分别知见,与万物融为一体,方能以茶见性,触目皆为茶道。


人生,不必拘泥于一处,“无”,“空”与“色”,均是万物皆可的状态。世事皆有本性,众生皆有佛性,与其牵挂有无,莫若超越有无。安时而处顺,佛性即禅心,禅心即茶性。

如是放下一个“无”,便将解脱生命的烦恼,享受轻松自在的人生

如是放下一个“无”,便可证入无门慧开禅师(《颂平常心是道》)的生命境界,并在这个澄澈的境界里走向一个崭新的世界,那就是: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舒曼茶话写于2018年6月为创编“茶叩无门关”禅茶演示而作)                          

星云大师题写“无门关”



 

为何“茶”在全球只有两种叫法

$
0
0


《参考消息2018年1月13日刊文:据“美国石英财经网站”1月11日报道海上而来名为tea,陆上而来名为cha:为什么世界上茶只有两种叫法。

 除了少数微不足道的例外例如在缅甸语中实际上全世界的茶只有两种说法。一种与英语说法tea类似,另一种是汉语发音cha及其变体

这两种说法都来自中国。看它们是如何在全世界传播的,可以让们清楚地了解在“全球化”成为一个广泛使用的词语前,全球化是如何运作的。读音与“cha”类似的词语是沿着丝绸之路通过陆上传播的。与“tea”类似的词语则是由荷兰商人通过海上传播的,这些商人将这种新奇的叶子带回欧洲。

cha这个说法是汉语,它来自中国,穿越中亚,最终在波斯语中变为“chay”。这无疑是因为丝绸之路贸易线路根据最近的一项发现,两千多年前人们沿这条线路交易茶叶。这个说法的传播范围超过了波斯,在乌尔都语阿拉伯语俄语中都是类似发音。日语和韩语中茶的法也以cha为基础,但这些语言很可能在这种法向西传到波斯前就采用它了。

但这没有为tea提供解释。茶这个字在中国不同方言中写法一样,但读音不同。在今天的普通话中它读作chá。但在沿海省份福建所使用的闽南语中,这个字读作te。这里的关键词是“沿海”。

在中国沿海地区方言中使用的te的法经由荷兰人传到了欧洲,荷兰人在上世纪17世纪成为了欧洲和亚洲之间主要的茶交易商。荷兰人在东亚主要使用的港口位于福建和台湾,这两个地方的人都使用te的读音。荷兰东印度公司向欧洲大规模出售茶叶,这让我们有了法语中的thé,德语中的Tee和英语中的tea。

 


 

英媒:富有的中国消费者推高高档茶叶售价

$
0
0

                          

2018年7月12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汤姆·汉考克的一篇文章:富有的中国消费者推高高档茶叶售价。7月14日,《环球时报》以“乌龙茶涨价背后消费需求和环保执法”为题简述了此文。7月16日《参考消息》以“高档茶热销改变武夷茶农命运”为题刊登了发表在英国《金融时报》的这篇文章。

全文如下——                                


产自华东武夷山的乌龙茶价格一路上涨,改变了陈敬喜(音)等茶农的命运。陈敬喜说,今年他卖的半发酵茶可能使他的收入超过100万美元。

陈敬喜卖的“大红袍”2017年已从每公斤10.8万元涨到了12.5万元人民币——这使他的年收入接近800万元。他用赚的钱翻新了他家的三层楼房,房间地面铺了大理石,并添置了红木家具。

据当地茶农说,由于富有的企业家对高档茶的需求不断增加,这种生长在闽北蜿蜒河谷环境中的茶叶过去10年里平均每年以10%的幅度一路上涨。

而今年,因地方官员发起铲除非法种植茶树的行动,茶叶价格的涨幅增至20%。这反映出加强环境执法影响商品价格的总趋势。

2017年以来,执法人员已铲除了1000公顷的茶树,相当于当地茶叶种植面积的10%。在依据2008年发布的禁令实施的一场保护武夷山周边生态多样性的行动中,拘留了至少15人。武夷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陈震(音)是一位茶商,他以每公斤约10万元的价格出售武夷岩茶。他说:“政府加大环境管理力度,使茶的产量减少了。而市场对我们茶叶的需求更大了。供不应求。”

加大环境监管的执法力度导致茶叶价格急剧上涨,包括水泥、化肥和钢铁在内的其他商品价格也反映了这一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今年对生态考核不达标的官员进行更严厉的处罚,结果,一些商品的价格大幅上涨。

就连一些社会活动人士也说执法状况有所改善。

经营“大红袍”的陈敬喜说,武夷岩茶的价格暴涨始于十年前,当时富有的企业家开始钟情于它的茶香和口感,另外也因为它具有独特性。他说:“如果一种茶售价达到每公斤3万元以上,这就是一个文化问题,就像奢侈品牌包一样。”

还有一些名气不那么大的品牌茶叶也从涨价中获得了好处。这使几千名在政府指定园区内拥有祖传土地的茶农发了大财。根据官方的说法,到2020年武夷山周边茶的产值将达到40亿元。

茶农周芳(音)说:“我们要感谢大城市的人,他们买茶使我们有钱赚。”她用挣的钱开了一家高档服装店。

5月初的采茶旺季,茶农通宵达旦地忙个不停,进行茶叶的烘焙加工。由于当地财富不断增多,几乎所有采茶工都是来自其他省份的流动工人,他们一天的工钱不到200元。

不过,武夷茶农说,自然条件限制了上好武夷茶的供应,它们只能生长在这块自然保护区内。这意味着茶价上涨是可持续的。                                


 



 

舒曼:元曲茶词《水仙子·惠山泉》赏析

$
0
0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茶与禅融为一体的茶曲佳作,这是一首元代文人徐再思描写惠山泉与禅茶意境的优美散曲。茶曲曰:

自天飞下九龙涎,走地流为一股泉,带风吹作千寻练。问山僧不记年,任松梢鹤避青烟。湿云亭上,涵碧洞前,自采茶煎。

 茶曲大意是围绕着惠山和惠山泉而写:九道涓涓细流,似九条巨龙口中吐出的涎水犹如从天飞吐而降,落在地上(池中)化成了一股汩汩泉流,并在阵阵风中吹成很长的像泉流般白绢在崖壁间犹如展挂成画。惠山中寺院的僧人不在意甲子的变化,看看松树林里的白鹤正躲避煮茶时袅袅升起的青烟而在数枝上观望。每到这个季节,僧人们从惠山湿云亭周边或是涵碧洞前的茶园里,自采自制茶叶后,自得其乐围炉煎煮茶叶。

 注释 1.惠山泉:在江苏无锡惠山的白石坞下,又名惠泉,被誉为“天下第二泉”; 2.九龙:指惠山主峰叫九龙峰。唐代陆羽《惠山寺记》曾介绍过山峰的得名:“山有九陇,若龙之偃卧然。”苏东坡《惠山谒钱道人》也有“石路萦回九龙脊”的句子。此诗所说应该是惠山泉从高高的九龙峰顶汇注而下,落地成池; 3.千寻:形容极长,古以八尺为一寻。 4.问山僧不记年:是引唐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之句。 5.任松梢鹤避青烟:这一句化用了前人的多种成句:唐姚合《终南山》有“白鹤坐松梢”语,北宋魏野《书友人屋壁》则有“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之句,黄庭坚《阮郎归·茶词》有“烹时鹤避烟”之句。

 流泉飞瀑、九龙峰翠、悬立水帘、汩汩清泉、松林白鹤、青烟袅袅、湿云亭、涵碧洞与茶等等,那样不是禅意的本体,惠山寺中的僧人因采茶、制茶、品茶而“不记年”,其原因无外为了一个“茶”字,正因茶中有真意而松下“不记年”,唯独那躲避青烟的白鹤与松林,山僧与香茶,揭示出僧人与自然、和尚与诗化的禅境中安身立命。苏东坡有《惠山谒钱道人》一诗,其“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问第二泉”为茶事名句。此曲篇中“自采茶煎”的“自”字,恰同“独携天上小团月”的“独”字一样,都表现出对品味惠山泉和惠山茶醉心与悠然,洋溢着一种“心远地自偏”大自在那般陶然忘机的情兴。此曲正因有了山僧的这层情趣而绝妙,便增添出了惠山纯美和泉水清澈,也进一步提升了惠山茶品位与美感,更加使人对惠山禅茶难忘。  

                                                (舒曼茶话写于石家庄)

 



 

金坚范:茶文化浅谈

$
0
0

  
 

2013年12月10日在一次内部工作会议上,中华文化促进会名誉主席许嘉璐副委员长强调了茶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他说:“中国文化走出去要‘一体两翼’,一体就是中国文化的理念,包括伦理;一翼是中医,一翼是茶叶。中医现在这个翅膀比较硬,茶叶需要扶植。只有中医和茶,全面地、系统地从哲学到伦理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理念。”许先生关于茶文化的概念,于我而言,十分新鲜,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喝茶,以及茶艺表演,其深藏背后的无形的文化精神究竟是什么?也就是它究竟传递了什么样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以下谈谈我十分粗浅的三点体会,以求教于专家学者及所有爱茶的人。        

 

一、乐感文化

2014年8月,我有幸赴蒙古国观看了由万里茶道协作体在乌兰巴托组织的“中国茶文化博览会”。在博览会上,由湖南卫视宾颖超导演通过中国(湖南)茶仙子立志大赛选拔出来的茶仙子们与湖南演艺集团创编了一场唐朝茶艺表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短短十几分钟,除了烹茶、敬茶之外,还辅以花道、香道、琴道表演,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应有尽有。喝茶成了意蕴丰富、令人回味的艺术享受,且其妙趣可谓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世界上有三大饮料,咖啡、可可、茶。唯独茶衍生出茶艺(道)。为什么?

周作人先生称“茶道”为“苦中作乐”。“苦”与“乐”,反差强烈的两个字,凸显了中国人乐观积极并且坚韧的精神内核。

从哲学的角度说,就是李泽厚先生提出的乐感文化。

他认为中国主流文化强调一个“乐”字,将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视为最健康的人生态度,甚至视为人生最高境界。《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已成为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

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生前多次强调这八个字是中国人的民族精神。这种刚健有力的思想,也就是乐观进取的态度。《论语》开篇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夫子自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耳”、“饭蔬食饮水,曲肱而忱之,乐亦在其中矣”、“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在学习中追求乐趣,在事业中追求乐趣,在道德中追求乐趣,在人生中追求乐趣,在自然中追求乐趣。

而乐感文化的核心是情感的哲学,即以“情”为人生最终根本,人生的真谛。

先秦原始儒家(孔、孟等)曾经高度关注“情”。孔子的学说恰好从骨肉亲情、伦理之爱出发,所谓“立爱自亲始”。“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孟子强调“恻隐之心”。孔孟都将思考的重心放在“情”上,将“情”作为哲学关切的根本出发点。

所以,中国人养成了讲求合情合理、情理交融的文化心理结构。我们平时常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放在首位,然后是理。

1993年10月,湖北荆门市郭店村楚墓挖掘出大量竹简,明确写有“道始于情”,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李泽厚先生的论断于史有据。

乐感文化是审美文化,即珍视自己的情感生存,使生活成为艺术。西方海德格尔也有相似的说法:诗意地栖居。

中国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孔子的著名态度是:“子不语怪、力、乱、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这一文化态度培育了中国人专注人间的实用智慧。执着人生,珍爱人间,一个世界,是中国人的基本文化取向。中国佛教有“佛法在人间”、“人生佛教”的著名思想。可见,就连从古印度引入的“外资”也未能置身其外。

中国有八大菜系。有个相声说满汉全席,一口气报出了100个菜名。西方哪有呀?

民间谚语作了最好的概括:“好死不如赖活着。”民谣又说:“只羡鸳鸯不羡仙。”只羡慕人间的恩爱夫妻,温暖生活,不羡慕神仙。今天的流行歌曲也唱:“在人间已是癫,何苦要上青天,不如温柔同眠。”

这种乐的文化精神,已经化为中国人日用而不知的潜意识。一般地讲,他们总是相信人生有望,总是乐观地充满希望地前行、奋斗。

民间谚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谓家喻户晓。宋朝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多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已成千古传诵的名句。

中国人很少有彻底绝望的悲观主义,“怀绝望之心,行希望之事”。          

 

二、茶和天下

在茶艺表演中,整合操琴、插花、焚香等等,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精髓之一的“和合”之道。香花供养这一词语,意思是以香、花供佛,表示虔诚、恭敬。而香,又与“明德”相关联。《尚书》说,“至治馨香敢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古代香、馨相通。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要让神明满意,与其奉献黍稷,不如展示明德(善行)。荀子认为,“乐以安德”,乐是可以影响和塑造德行的。后来,汉儒又说,“琴者,禁也”。何所谓禁者?“禁止淫邪,正人心也”。

药的繁体字是薬,可见乐,药相通,乐有治疗疾病的作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

“和合”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是说在承认事物各不相同,有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的和合过程中,取长补短、存优去劣,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生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由此可见,和合文化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客观地承认不同,比如阴阳、天人、男女、父子、上下等,相互不同;二是把不同的事物有机地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五行和合,等等。

孔子用“和而不同”来表述这一概念。这一贯通中国文化思想领域里综合性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对事物整体辩证地认识的优良传统。

中国思想传统中,讲“和”多于讲“和合”。“和”是“合”的前提、条件或基础,不“和”则难“合”。“和”是“和合”形成与维系的关键所在,因此可以说重视“和”也就是重视“和合”。

这种“和”的思想现在至少可追溯到舜帝时代。《清华大学藏战国书简》(壹)一书中,披露了3000多年周文王临终遗言中提到了舜在劳动中获得了“中”。“中”的本体论在实践领域的集中表现就是“和”。

甚至还可远溯到大约7000多年前的伏羲时代所创制的阴阳八卦。

“和”的思想已经实实在在地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可谓我们民族“日用而不知”的“精神基因”。

“客来敬茶”,是人所共知的待客之道。这一礼节,体现了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精神。礼有一个核心,叫做自谦而敬人。行礼时,强调内心有一个“敬”字。如今有些大活动,都有礼仪小姐,美女如云,服饰鲜艳,但那是花钱雇来的,是缺乏芳香的花,是博物馆文化。

论语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无患乎无兄弟也?”孟子认为,“敬人者,人恒敬之。”可见,敬之终吉,是和谐人际关系的。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引了明代杨升庵的一首词:“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把“浊酒”改成“清茶”,是完全可以的。朋友来了,一杯清茶,推心置腹,什么都聊,一笑置之。股票赔了,和老婆吵架了,工作上升职了,生意上赚钱了,酸甜苦辣,一吐为快,体现了一个“和”字。婆媳吵架了,想求得和解,媳妇敬上一杯茶,婆婆接受了,问题也就解决了。在旧中国,上海人发生冲突,到茶馆喝“讲茶”。“讲”就是讲理。矛盾双方各自陈述立场,中间人调解,矛盾化解之后,彼此把茶水混合在一起,就此化干戈为玉帛。

中国传统戏曲中,不速之客来访。见面寒暄几句,话不投机,主人便会下逐客令,若能两情相悦,谈得投缘,便会说“上茶”。又体现了一个“和”字。

“清”这个字,中国人情有独钟。在汉语词汇中,许多美好的称誉,往往是清字当头。卓越的才能是清才,儒雅的文章叫清文,纯洁的友情为清交……。当今社会,人们多么希望少一些苍蝇老虎,多一些廉洁奉公的清官。

传统茶器中有一种带托盘的盖碗,分三个部分,茶托、茶杯和茶盖。这种杯子也叫三才杯。茶托是地,茶盖是天,中间茶杯最重要,代表人。

位于群经之首的《易经》,蕴含天、地、人三者的统一关系。上为天,下为地,中间为人,把阴、阳和人联系起来,形成了“三才”重要思想,称之为“天、地、人三才之道”。

天、地、人三者,各有其才能,三者合一,亦即天人合一的另一表现、表述。荀子有“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的说法。“天有其时”,就是天有四时的运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地能提供各种各样地东西,使得生命能够延续,所以“地有其财”。人呢?人参与到天地中间去治理万物,使得万物有一个秩序,所以说“人有其治”。所以孔子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可见,在天地万物中间,人居于一个核心地位。在天地人这三者中间,人是最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天地化育万物,人类便是万物中之一。但中国人认为不只是被化育,也该帮助天地来化育。这一信念也是其他各大宗教所没有的。在西方,上帝极大,人很渺小,是神人异质。                  

 

三、月印万川

茶树,不管长在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还是云南,都是一样的,但制作方法不同,就有不同的茶叶呈现。犹如民间口头流传的一则谜语所说:“生在山中,一色相同;泡在水里,有绿有红。”茶叶因处理制作方法的不同,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黑茶等等若干大类,而饮茶的方法也因各地气候、生活与习俗不同而各有千秋。江浙一带人喜欢绿茶,北京人喜欢花茶,广东、福建一带喜欢红茶,云南有些少数民族有饮盐巴茶的习惯,蒙古民族创造了喝奶茶的生活习惯。英国人别具匠心地调制出“下午茶”,已成了都市人社交生活的一部分。

俄国人喝茶,伴以大盘小盘的蛋糕、饼干、果酱、蜂蜜等等,甚至作为三餐外的垫补或替代。茶的处理制作方法差别有异,饮茶方法又各有所好,这里蕴涵着敬其所异的境界,说明人类不可能只有一种智慧,假如人类只有一种智慧,那意味着智慧的终结。文化多元,异彩纷呈,文化是不会全球化的。茶叶为世界各个民族国家人民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视角。

朱熹用“月印万川”这个比喻来说明“理一而分殊”这个概念。

同一个月亮照在不同的水里就有不同的形象。茶的不同种类,和各有特色的饮茶方法,印证了这一哲学概念。 

道不同不相为谋。鄙人并非茶道之人,不知谋的怎样?恭请大家批评指正。

摘自2016年第3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金坚范中华文化促进会咨询委员、原副会长

 



 

我的茶自白(散文)

$
0
0




我不经常喝茶,却又离不开茶。与形形色色的茶客比较,属“非典型性茶客”。

  我喝茶,做派明显不雅,大声吸吮,大口吞咽,有点“饮”(yin)的意味。不过,倒也无无病呻吟;无附庸风雅;无矫情造作;无“暗渡陈仓”;无官场时髦;无富家虚荣。

  我平时多喝白开水。但是,间隔十天半个月,或者由于尴尬的行政往来累了;或者是漫步山水名胜的旅途时乏了;或者是打球游泳等运动后渴了;或者是一段时间未闻茶香想喝茶了,这时候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沏上一壶上得档次的茶水,认真地喝上一气。如果赶在夏天,室内一定不要开空调,如果赶在冬天,室内一定要暖气融融。不邀茶友,不需人服务,自斟自饮,自我陶醉。这时候,嘴里起劲地喝着,身上的毛孔全部涨开,仿佛是吱吱地向外溢着汗珠。嘴里弥满着茶香,浑身放射着清爽。粗人喝细茶,有点像饿鬼遭遇佳肴,酒鬼遭遇美酒,喝茶竟然也能喝出大快朵颐。因此,我之喝茶,专注,认真,有感情,有追求。

  这时候我就想,茶作为一种草木植物,也就如同《本草纲目》中的任何一种药草一样,因其特性而与人类或动物身上的某种需要相匹配,相适应。人们应该是有了病才吃药,没有病对药是敬而远之的。头疼脑热了,熬点医治感冒的药草喝了,跌打损伤了,熬点活血壮骨的药草喝了。喝茶如喝药,也不可以一天到晚地杯不离手,茶不离口。古语云: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反之,整天被茶叶泡着,再好的茶也会被糟蹋的。譬如吃药,一方面,因为患病的人相信它能治病,一方面因为它真能治病,所以,有病吃药,吃药祛病。没听说过有谁无病呻吟,拿着吃药当时尚,捧着药罐摆谱。噢,对了。历朝历代,也不乏有官僚和富人有事没事喝点人参汤银耳羹什么的。但是,他们其中也多是希望益寿延年的,摆谱弄时尚的极少。喝茶亦然。想了再喝,一喝三日留香,犹如孔子听《韶乐》。要不然,就因为有条件消费,将喝茶喝好茶作为家常便饭。那样,外人认为你一是奢侈,二是显摆,三是“暴发户”。本来是想要显示文化的反倒没了文化。

  但是,茶终究是茶,药毕竟是药;个人所想终究是个人所想,社会盛行毕竟还要盛行。当初,茶兴许也就是茶农们用来止渴解乏的,没准当初茶农们只是认为偏涩偏苦的野草能够聊解劳苦和烦恼。后来的专业茶客喝出了茶香,野草进入殿堂,进而演化成专门的行业乃至行为艺术。倒是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工商业,也折射出中国人的充满智慧与爱动脑筋。要不然,为什么外国人喝咖啡就喝不出“咖啡经”与“咖啡文化”呢?不过,外国虽没有“咖啡经”、“咖啡文化”,但是喝咖啡依然流行,甚至波及中国。而在中国,没有《茶经》和“茶文化”,喝茶是时尚不起来的。固然,《茶经》与茶道对于种茶业、制茶业、售茶业的兴起和繁荣,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也让一种原来的野草成为后来的国粹,还给予了不分贵贱的国人们的生活平添了一道内容。但是,它也带来了伪装,带来了灰暗,带来了庸俗,带来铜臭和黑幕。如果再用现今环保意识加以分析,它还带来了农药。“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本来无辜的嫩草,本来无辜的茶文化,遭人暗算了。如今的喝茶人,真正寄情于茶的能有多少?专心喝茶的能有多少?入了喝茶协会,取得了茶博士冠冕而名符其实的又有多少?记得我写过的文章里有这样的话:“我们不得不惊诧有的同胞异化事物的特异功能,他们尤其习惯于把雅事变俗,把美事变丑,把有秩序的事搞乱,把好事做成不好的事。更令人称绝的是,更有些个别同胞能够将一些并不十分光彩和并不十分光明的事情加以改头换面,让其堂而皇之地招摇过市,甚至于博得几分喝彩声。”这也兴许就是市场经济社会的特征,就是文化现象多元化社会的特征:沉渣与精华齐舞,黄钟共瓦釜一声。

跑题了。仍然回到喝茶的主题上来。总而言之,如今的茶已是国粹。既然是国家的东西,那么国人谁都有权受用,谁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喜好而受用,只需不违法和不悖于公德。尤其喝茶,大家都以为是件休闲散心的事情,你偏要扯出一连串的是非来。这如果只是让闲散的事情沉重起来倒还罢了,如果引出影射什么的结果,岂非要惹祸上身。就此打住。

【摘自2008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郝春玉原河北邢台日报社社长)】

 



 

品读“佳茗似佳人”(散文)

$
0
0


 

 茶有多种别名和别号:嘉木、佳人、叶嘉瑞草、灵草、灵芽、雀舌、龙团、清友、琼蕊浆、忘忧草等等。笔者以为,其中最具创意和形象思维的,当数“佳人”莫属。

“佳人”喻茶,典出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茶诗名作《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以女性喻茶,除了苏轼,还有另外两人,一位是明代茶人许次纾,他在《茶疏》中说:

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余尝与冯开之戏论茶候,以初巡为婷婷袅袅十三余,再巡为碧玉破瓜年,三巡以来,绿叶成阴矣。

与“三巡”之说异曲同工的,还有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的三泡之说:

严格的说起来,茶在第二泡时为最妙。第一泡譬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岁女郎,而第三泡则已是少妇了。

“三巡”、三泡之说,可能是从“佳人”句中生发开来的。笔者以为,“佳人”之比格调高雅,将香茗的形象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三巡”、三泡之比,虽有生活趣味,但难免俗气,且对女士有不恭不敬之嫌。

     苏轼之所以能有如此经典之比,笔者以为,与她聪慧、贤淑的三位王姓夫人是分不开的。

林语堂等多种《苏东坡传》记载,苏轼的原配夫人王弗乃进士之女,敏而静,苏轼开始并不知道她知书。每当夫君读书之时,她总是静静地陪伴左右,如有遗忘之处,反倒给予提醒,书里的一些典故,她也能对答一二,让苏轼又惊又喜刮目相看。友人来访时,她经常立在屏风后面倾听,事后与夫君交流对某人性情为人的印象和看法,多有相同,可谓绝佳的贤内助和知音。 

可惜王弗红颜薄命,情深不寿, 27岁就病逝夭折,苏轼悲痛万分。十年之后,经常思念亡妇的苏轼梦中与她相会,醒来伤感不已,写下了著名的词篇《江城子记梦》,其中有脍炙人口的爱情名句——“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的续弦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三位夫人中,她的名气最小。她的才干见识也许比不上王弗和后来的朝云,但也是一位有文学细胞的贤淑妻子。一个月色明媚的春夜,园中梅花盛开,苏轼请朋友在花前饮酒,不经意之间,王闰之说道:春月胜如秋月,秋月令人凄惨,春月令人和悦。

曾经写出咏月名句的苏轼,见从未作诗的夫人说得颇有新意,非常惊喜,并使他顿生灵感,写了一首以春月、梅花为素材的《减字木兰花》。可惜王闰之也先于苏轼去世。

苏轼的小妾王朝云12岁时收为侍女,长大后纳为侍妾。一句“一肚子不合时宜,成了文坛永久佳话,也成就了她的聪明可爱和善解人意的可人形象。在苏轼的后半生逆境之中,朝云万里相随,九死不悔,始终对夫君钟敬如一,直到34岁病逝于惠州,是苏轼凄凉晚年难得的红颜知己。虽然她从小身陷青楼,但年幼并未接客卖身,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竟在一篇文章中称她为妓女,显然不妥,可能他鄙视妓女,包括妓院中人。其实大可不必,即使是妓女,如柳如是、李香君等人的精神境界远比一些没落文人高尚,这是题外之话。                                  

人之初,性本善。世界上所有的人出娘胎时,都是真、善、美的,因为社会这个大染缸,才分出了天使和魔鬼,好人和坏人。而在天使和好人之中,女性除了与男性共有的种种美德之外,还有特有的母爱和柔情,笔者非常赞同孙中山、冰心等伟人、名人对女性的赞美与热爱。

名茶精致娇贵,沉静优雅,形美悦目,清香怡人,除了润喉解渴,保健去病,更有启发文思和修身养性之功效。茶属中性偏阴,诸多特点颇似女性。爱茶的苏轼,正是感受了三位夫人的聪慧贤淑和柔情至爱,才有如此刻骨铭心的体悟与感慨,似用游戏笔墨写了出千古名句

品读“佳人”之句,笔者还对佳人与美人作了一番比较。笔者以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人,但细细品味,还是有细微区别的:如果说,美人以容貌和形体取胜,如当代频频使用的性感之说;那么,佳人则以才情和内涵见长,知书达礼,秀外慧中,传统文化中的淑女是也。俗话说的英雄美人、才子佳人,两者区别也在于此。

     佳人如茶,佳人宜茶,虽然女士爱茶、品茶远远逊色于男士,但当代都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茶馆业,不仅服务生和茶艺师多为女性,女性掌门人也达七成左右,北京老舍茶馆的尹智君女士更是其中代表,成为茶馆业靓丽的风景。这可能是女士细腻、温婉的特点适合于茶馆业。她们点缀、创造着生活中的善和美,愿更多文人雅士感受之,热爱之,书写出“佳人似佳茗”的续篇。

                  摘自2008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竺济法浙江宁波),系知名茶文化专家

 

 

 



 

紫砂流韵(散文)

$
0
0




 父亲年幼便出来工作,正经的学堂只念过三年,不过是认了几个字而已。但由于老人家勤奋好学,对文化有着特别的喜好和向往,到二十来岁时,俨然也能写出不错的文章来,还时有铅字见诸报端。因此,儿时我就经常可以感受到父亲优雅的文韵和深邃的内涵。

父亲一生对文玩古董情有独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就经常自己花钱购买一些喜欢的“玩意儿”。有时也有朋友把或不懂或没有兴趣的瓷器、字画、青铜等物件送给父亲。每当此时,他就请人家喝酒,以示酬谢。至父亲去逝前,家里的“宝贝”也是小有规模的了。1977年,著名将领李志民的女儿和徐悲鸿的女婿(二人系同学)到家里探望父亲,当他们看到墙上一幅父亲收藏的“赶驴图”时评论说:这是悲鸿先生的得意门生黄胄的得意之作了。

其实,父亲并不懂得绘画。但他说,只要你爱它、用心去读它,你就会懂它、领悟它的。这与我上学时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书读百遍其意自出”大概是同一道理吧。

父亲虽然珍爱他所有的“宝贝”,但在我的印象里,最与他亲密无间的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从南京带回的一把紫砂茗壶,据说是当地一位领导同志送给父亲留作纪念的。

那是一件周身呈紫红色、外表似有星辰隐约闪烁的东西。它采用宜兴丁蜀地区山腹深处的老泥做原料,以手工搓制而成。主体造型犹如一只木瓜,枯枝老干充当壶柄壶嘴,几帧嫩叶覆为壶盖。一切好似信手拈来,整体却能浑然天成。无论置于几上或把在手中,都无不弥散着古朴自然和端庄典雅的美妙气息。在壶盖内侧的隐秘处,有两字名章钤盖于此。父亲曾说,这个叫“张玲”的壶作者,大概应是一位年轻的女师傅了,但从作品看,她身后定有位大家在辅佐指点,甚至还可能亲自上过手,否则,得此神韵似是难以做到的。

在壶面的一侧,是用单刀行草镌刻的毛泽东词《如梦令·元旦》中的名句:“风展红旗如画”,书体苍劲有力,刀法老练娴熟;另一侧,则以同样的手法刻划出一幅江山泛舟图,画面生动简洁,深得宋元遗风。书家的落款为“玉如心”。

父亲讲,书法、绘画自明代以来就是紫砂器上重要的装饰内容和手段,两种不同的艺术在同一空间相互依存、相互映衬,更增添审美趣味,可谓相得益彰。此壶的书画取法单刀侧入,空刻而不打腹稿,且一气呵成,其功力之深可见一斑。据送壶的同志介绍,这位“玉如心”于当地小有名气,曾有许多作品被国际友人收藏。

                                     

砂壶初到我家时我还没有出生,后来知道家里有这件物品,却从未正眼打量过它。而它就像家中的一员,默默的看着我长高长大。渐渐的,我注意到父亲与小壶的特殊情感。有一次我问这壶是不是很值钱。父亲说,但凡一件“玩意儿”,自有它的经济价值。置于欣赏、收藏,却不止一个“钱”字。东西虽小,往往承载着人类的文明智慧在上面。人赋予了壶灵性,壶又给了人灵感,在生命的某个阶段与它为伴,与它交流,与它沟通,人会因此深得感悟,从而丰富修养,提高品味。这是一种缘,更是数字不能权衡的。

闲暇时,父亲会约上三两知己到家里喝茶,应邀者也大都有着同样的癖好,他们坐在一起自然不会谈论别的。而最能让父亲开心和滔滔不绝的大概也就是这个时候了,因为他的紫砂壶有着让他发表不完的“读后感”。

一日,父亲一边品茶一边对朋友说,当你能走进这把壶,细细的咀嚼它,你会发现在它身上体现着诸多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它有密有疏,有略有详,有重有轻,有今有古,有气韵有节奏,有和谐有对比。读它如见元(稹)白(居易)委婉流长,如见东坡铜板铁琶,真乃妙趣横生美不胜收。当然,它也有些许的遗憾,但这是人为使然。在宜兴,制壶和陶刻常常非一人所为,且制壶在先,陶刻在后,陶工是把画龙点睛的空间留给了画家,其品德之谦逊令人敬佩。而画家也不负所望,将技艺发挥得恰到好处。其实,不仅陶艺,任何一种艺术作品,都深深印证着其作者的文化、修养、品格等等一切在里面,所谓观其艺如见其人,毫无例外。所以,要想做得好事,应当首先要做得好人啊!

在父亲眼里,一把小小茗壶,似乎就是一部百科全书,能读出的东西很多很多。

由于父亲对砂壶的爱不释手,历经弥久的使用、养护和把玩,已使它显得光亮柔滑并赋有温和的润泽,内腔也积淀了厚厚一层茶垢。它给了父亲说不完的快乐,也陪伴父亲走过了近半个生命的漫漫时光,直到尽头。

父亲一生嗜爱珍玩,却没有世俗里的占有欲。遇有朋友欣赏他的“玩意儿”,他也会慷慨赠人。他说:智慧的结晶受到广泛的崇尚,文明的光芒便会永远照耀着人间。

    父亲去逝后,遵照他的嘱托,我请人为那把壶制作了一个硬木匣子,并把它送给父亲的老朋友郑旭煜将军。若干年后,老将军卸甲归田时,把我叫到身边说:这壶是你父亲后半辈的见证者和知音,应该由你们晚辈继承和保存。睹物思人,我们应当永远记着你的父亲。

    如今,这壶一直摆在我的橱柜里,偶尔我也会把它拿在手上细细的端详一阵。它的身上,仿佛还散发着刚刚使用过的余温和淡淡的茶香。我极力想倾听它还在述说着什么。

      【摘自2008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吕中璞/河北石家庄

 

 



 

人间真意是清欢(散文)

$
0
0

  

  

我的老师章熊先生是北京著名的书法大家。他十分爱茶,也十分爱紫砂壶。前几年,我在无锡宜兴工作,给他寄了一把小的石瓢壶,他竟爱不释手。并来信告诉我,他最爱喝我采自杭州老龙井济生兄制的龙井茶,说此茶回味甘甜,饮来是人生最大的享受呢!

前几天,我告诉他,上海94岁著名的诗词、书法大家周退密先生题了“真味”壶款,请七十三岁的茶文化专家寇丹先生制壶刻字,一时传为茶界佳话。章老爱茶之心,心有所钟,不顾刚病愈出院的身体,他说:“既然周老给题了‘真味’,那我就给题个‘真意’吧。陶渊明不是有‘此中有真意’的诗句吗。”不久,当他收到寇丹老师给他刻制的一把朱红紫砂“真意”壶时,高兴极了,在电话中连连不叠地要我向寇丹师道谢,说:“壶中有真意啊!”

章老人品极佳。其书法造诣,启功先生曾称赞他说:“评字,别人是从一篇之中找写得好的;你的呢,要从一篇之中挑写得不好的。”顾廷龙先生也曾评价章老说:“小楷精绝,为近世所罕见。”然而,回首走过的岁月,章老也颇为感慨。他曾赠我一首“遣怀”诗。诗云:“往昔忧患尽,今朝白发多。名成心转愧,情重梦难说。京华非所愿,江海畏风波!廉颇真老矣,夸父竟如何。”诗中流露了对人世的感叹,对成名的谦恭,真切的情感表达了一个真正知识分子虚怀若谷的襟怀,一个读书人真真的本色。在饱经风霜,一切宁静下来后,人生如饮茶,大味至淡,淡而又淡,“真意”油然而来。                                  


陶渊明在著名的《饮酒》诗第五首中是这样写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反映了当年五柳先生远离尘俗,陶醉自乐的心境和志趣。语言淳朴自然,最后两句道出了作者对人生的参悟。

近天,章老又嘱我将一件墨宝转赠寇老师处。他说:“寇丹先生,有幸相识,即是有缘,一是人缘,永祥先生热心联系,永誌不忘;二是茶缘,由茶而器,紫砂壶是茶器,亦是人气,要在耐看。先生所制,生韵生动,足见内蕴……”人们常常说“人淡如茶”……与其说古人陶潜先生“采菊东篱下”,得到了一个尘境之外的“真意”,那么章老在紫砂壶品茶中,同样也得到了一个“真意”的境界,真正的“茶禅一味”。如此,则诚如宋王十朋所言:“生两腋之清风,兴飘飘于蓬岛”矣!

苏东坡先生说“人间有味是清欢”,于是我将此文题为“人间真意是清欢”!

    摘自2008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 陆永祥(浙江平湖)系诗人

 



 

世界茶缘(散文)

$
0
0

   

     喜好茶的文化活动已经20多年了。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在“我是一片茶叶”上,因为一壶一碗一杯的茶水,是许许多多茶叶的共同奉献。每一片茶叶都是平等的,茶人们也无民族、国家、男女、尊卑、长幼之分。鉴于此,20多年来我注意收集世界各国茶人们的题词、签名,已经有10本大册页,其中也有不少的文学家、书画家,因为我们一起喝过茶,也有不少茶农,因为他们辛勤地种出做出很好的茶。每当有一位握笔在上面题写或作画时,我的内心就充满了喜悦,觉得此时此刻正是“茶缘”所在。有的执笔一挥而就;有的斟酌再三非常郑重,有的更是百般婉辞说自己写不好怕污了珍贵的册页。但在我说明这只是像一碗茶中的片片茶叶时,他们又释然而书。我也从中获得了共留一碗茶时的愉悦之心。题词签名的人共有近千位。

        后来,我把其中一部分的签名,摹刻在一把高17厘米的朱红泥龙胆式壶上。共11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78位,命名人“世界茶缘”壶。所刻位置视签名式样不分先后,不讲高低,即便是不同的文字也依样照刻,以体现各国茶人平等相处的精神和彼此的茶缘。在这把壶上,中国大陆有王家扬、陈彬藩、刘枫、宋少祥、吴甲选、邬梦兆、韩金科、陈文华、余悦、陈云君、侯军、滕军等;台湾有蔡荣章、周渝、潘燕九、范增平、池宗宪等;香港有陈国璋、叶惠民等;澳门有林志宏、曾志挥、罗庆江、刘桦等;韩国有郑相九、朴权钦、李承源、金宣正等;日本有小川后乐、小笠原秀道、丹下明月、女市女奇有峰等;马来西亚有肖慧娟等 还有葡萄牙、德国、英国、印度等国茶人。其中日本最大的茶道里千家元千宗室的题字尤为难得,因他是现日本平成天皇的长辈,到中国都由副总理陪同,他的题词在日本也很少有人得到。在这些题词的茶人中,中国的庄晚芳、陈椽、王泽农、凯亚;香港的郑良泳、澳门林志宏;韩国崔圭用、郑阳九;日本布目潮沨都先后去世,我深切地怀念他们。

        闲适之时,泡一壶茶,翻阅这些题签,仿佛再现当年听笑语、闻茶香、视性情的场景,都是属“一期一会”的茶缘而留下的。有的虽然见面,本子却正在别人手中题写而失之交臂,这又只好以一个“缘”字来解释。还有的是不断地在续缘的,像日本《茶经》研究学者布目潮沨有三次题写;韩国的崔圭用先生94、96、100岁分别在中国飞机上和在韩国家中题写。许多人看了这些题字签名,都说这是很难得又非常有意义的事。

        我不是宗教徒,但我相信佛教中的缘字。种种机缘构成了人的一生中种种无法解释的事,而人生最好是茶缘,10本册页就是见证,我还继续做下去,让世界上更多茶人在这些册页中一起喝茶。我也希望茶人们这么做,结一份茶缘,积一份动力,为茶的事业奉献一生。

           摘自2008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寇丹(浙江平湖),系知名茶文化专家



 

禅茶述说

$
0
0

     
 

禅卧一柱香,茶枕半瓯泉;寒门出桂子,恶水度花莲。 

西天伴佛苦,东土遇仙难;芸芸众僧愕,禅茶一味闲。

我们中国人,常常以“博大精深”自诩。但是,我们中国人,不会以“博大精深”自欺。说到“博大精深”,我们中国人总是盛气十足。但盛气归盛气,这一盛气之中,绝不含凌人的意思。因为,我们中国人的盛气,是有容乃大式的,是兼善天下式的。不像小气的东洋鬼子,吃人家饭,穿人家衣,却虚伪奸诈,不敬衣钵。也不像流气的西洋鬼子,干海盗事,发战争财,却厚颜无耻,横行霸道。在我们中国的“博大”里,有属于自己的基因(科学的说法),也有来自外部的宿命(佛家的说法)。我们因“外来”而“博”,“外来”也以我们为大。这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盛气的“博大”,在数千年里,在许多地方,都留下过难以磨灭的,深刻的印迹。其中最尽人皆知的,就是在我们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禅茶”。有时候,人们又会管它叫做“禅茶一味”。

“禅”是舶来之物。“禅”字在梵语里的意思是“静思”(“梵”字在佛教典籍中,是传说创造文字的人。“梵语”是古印度的书面语,佛经原著,都是用“梵语”来书写的)。佛教传入我们中国四百年后的公元520年,一个天竺和尚(“天竺”是印度的古称),来到中国,正好赶上,中国历史上文化发达却思想混乱的“南北朝”时期。这个和尚,鸿运当头,南朝的梁武帝,以高规格礼遇,将他“迎至金陵”。因为此时的南梁王朝,正值“处处见庙宇,家家有僧尼”,举国上下,一派佞佛景象。梁武帝是个会立法的皇帝,更是个会立佛的皇帝。他还是我们中国第一个以“儒释道”三教精神,治国,治官,治民,并把佛教当成国教的皇帝。这个时候,这个和尚,带着佛家禅宗思想到中国来,真可谓赶上了天时,碰对了地利,凑准了人和。这位来得巧的和尚,就是天竺禅宗第二十八祖,天竺人,“菩提达摩”。中国正宗心印派“禅”缘,就是从他“菩提达摩”开始的。之后,有了“二祖”。“二祖”之后,又有了“三祖”。“三祖”之后,又有了“四祖”。“四祖”之后,又有了“五祖”。“五祖”之后,又有了“六祖”。还有了“五家七宗”。还有了“南宗”、“北宗”。他“菩提达摩”做了“东土初祖”。也有人管他叫做“中华初祖”。                             

 

“茶”是我们中国的土产,是土生土长的土货。“土”的意思,指的是“乡土”的“土”,指的是“故土”的“土”。因为我们中国,是“茶”的原生地,是“茶”盛气的家园。

关于“茶”的原生地,有个西洋鬼子,另有一番“高”见。十九世纪初,这个西洋鬼子在印度服兵役时,见到那里有树高叶大的野生大茶树。他以“高”,以“大”,以“野”为根据,得出印度茶树的树种,就是茶树的原种,印度即茶树原生地的结论。很显然,这个西洋鬼子犯了一个站得不够高,看得不够远的错误。作为一个军人,如此错误犯在枪杆子上,就算跑靶,大方向总还不至于错。但作为一个学者,如此错误犯在笔杆子上,所失毫厘,恐怕除了千里之谬,还有千年之差。我们中国两千多年前,就有一部释词述物的小书,书名叫做《尔雅》,书中就有关于野生大茶树的文字。由此可见,这位西洋鬼子,还犯了孤陋寡闻的错误。其实,距离他所见印度野生大茶树不远的地方,也就是相同纬度的东方,正有着一片神秘的原始森林。在那里,生长着很多参天的野生大茶树,不仅如此,还有又古又老,树野叶大的“茶树王”呢。那个地方,就是我们中国的云南与四川。

我们中国“茶”的盛气,在西“禅”东进时,已经迎春秋,送冬夏,留香四千多年。而且还在花样翻新,步入精彩,走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称古典“茶”辉煌的顶点。那就是西“禅”东进二百多年时的大唐盛世。那就是西“禅”东进六百多年时的北宋末年。那就是西“禅”东进八百多年时的朱明王朝。在我们中国“茶”业史上(也是世界“茶”业史上),这三个阶段,都是划时代的路标。在大唐盛世里,古典的中国“茶”,气象万千,繁荣空前。在北宋末年里,古典的中国“茶”,走火入魔,工巧绝后。在朱明王朝里,古典的中国“茶”,洗尽铅华,返朴归真。八百年间,古典的中国“茶”,创世纪,绝人寰,空前中外,绝后古今,顶封了“茶” 的古典,绝顶了“茶”的经典。                                

 

这八百年,是我们中国“茶”,脱胎换骨的八百年。这八百年,也是心印“禅”派,塑身造型的八百年。在这八百年间,“禅”意“茶”香,相视莫逆,相映成趣,相濡以沫,相得益彰。渐悟顿悟,物竞天择,藏于名山,传之其人。“茶”最解“禅”的孤诣,“禅”最服“茶”的盛气。“禅”“茶”相投一味,互志风情。“茶”香给“禅”意提神醒脑,去春困,解秋乏,驱夏暑,逐冬寒,推“禅”梦渐门,现“禅”灵化境。

“禅”境心法,在五花八门启迪心智,各种各样崇尚慧觉的心法中,个性最为鲜明。跟一些只见手段,不见目的,只谈方法,不论结果的心法相比,“禅”的表现:是单纯,是直接,是洒脱,是练达,是不多事,是少废话,是没有迷途,是不会迷失,是没有招式,是不会沉醉。就像我们中国“茶”的心法——法道,法天,法自然,见心见性,感天动地。

不过,“禅”又是柱无根的“香”,有的时候,如果不用缠着布条的小竹棍去杵上一杵,就无法做到名符其实,表里如一。这条小小的竹棍,后来功能放大了,成了法器。在造型上,更加庄严,在法力上,更加凝重,并且有了一个神圣的名字——禅杖。禅杖的故事,就是从它用来“杵”醒困禅人讲起的。禅杖最初的造型,只是一根头上缠着布条的小竹棍。任务是在参禅人打瞌睡时,派过去杵上一杵。

我们中国的“茶”,则是长流的水。在“禅茶一味”的深入浅出中,携来百侣,流者途殊,香者归同。讲究的是:苦去同源,甘来一体,苦尽甘来,甘苦轮回。因为,“茶”苦离心甜最近,离渴望最近,离唤醒最近,离理想最近。                          

 

我们中国的“茶”,生性少言寡语,从不僧面佛面,虽以苦口张本颜色,却令世人心生敬畏。所以说,我们中国人的含蓄像“茶”。我们中国人的智慧也像“茶”。我们中国人的觉悟更像“茶”。西周初年,“太公望”(也就是“姜牙”,也就是“吕尚”,也就是“姜太公”)随武王伐纣。占卜结果不吉,“太公望”不信邪,把不吉的龟甲兽骨拿过来,丢在地上,用脚踩碎。然后,“太公望”率领大军,打了胜仗,掀开了西周王朝数百年历史的扉页。“太公望”所表现出的觉悟,“太公望”所张本出的颜色,“太公望”所揭示出的敬畏,无不径自我们中国的“茶”:有入味的“香”(“香”是指“道”),有尽心的“苦”(“苦”是指“志”),有造型的“水”(“水”是指“势”),有法相的“神”(“神”是指“智”)。不输于芸芸众僧的善果,不逊于“恶水”之中的“花莲”。虽然没有取道“观音”的多面,但却道出了“观音”的“善”变。芸芸众僧说,“禅”的深入,令人成佛。芸芸众生说,“茶”的浅出,使人成圣。

我们中国的“茶”,就像一支镜子。一支恭人祺己的镜子;一支洗心革面的镜子;一支博大精深的镜子(又“博大精深”了);一支透彻数千年的镜子。对于我们中国“茶”的这一盛气,最为心知肚明者,洵属与之互为君子(“寒门”之“桂子”)又互为知己(“恶水”之“花莲”)的“禅”家也。

          【摘自2008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罗向宇(北京),原题为“禅茶”



 

茶道(诗)

$
0
0




有时候说的是道路。

种茶的路,茶生长的路,采茶的路,

做茶的路,运茶的路,品茶的路......

茶行走的路。

一路上,茶与人如影随形。


 

有时候说的是技术。

种养,采摘,制作,运输,

保存,冲泡,品味......

此道,讲究的是茶与人的配合。

 


更多时候,说的是导演。

人导演茶,茶导演人。戏中,就是道上。

入戏,也便入道。

在道上,人品着茶,茶品着人。

 


茶道也是一种行道。

让人和茶走近。

茶之浓淡,色、香、味,皆取决于人。

茶是人的天使,人是茶的上帝。 

(摘自2016年2月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罗明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

 

 

 



 

茶与苏东坡的情结

$
0
0



     茶,在苏东坡的人生中,是一位形影不离而又安静契合的伴侣。

  《次韵曹辅寄豁源试焙新芽》:“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诗中点明是戏作,实际上乃真心真情之作。在东坡心中,佳茗似佳人,宛转解音,可以清心,可以忘忧,更可以品禅悟道。

  苏东坡对茶道深有研究。“已过几番风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此阙《水调歌头》记述了采茶、制茶、点茶的情景及品茶时的感觉,描述得极为生动传神。苏东坡认为好茶须好水配:“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他还在《试院煎茶》诗中,对烹茶用水的温度作了形象的描述:“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以沸水的气泡形态和声音来判断水的沸腾程度。苏东坡对烹茶用具也很讲究,他认为“铜腥铁涩不宜泉”,而最好用石烧水。对饮茶用的茶盏,他最初赞同兔毫盏,后来在江苏宜兴发现当地的紫砂壶更宜品茶,东坡兴致极高,亲自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紫砂壶,还在壶上题词:“松风竹炉,提壶相呼”,更是风雅神韵。此后这种壶式被后人命名为“东坡壶”。

  苏东坡一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乐观豁达的性格让他随遇而安。他在《和钱安道寄惠建茶》诗中所云:“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他在杭州品尝白云茶之后赞叹:“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喝过顾渚茶之后,写诗:“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在南剑州品尝到新饼茶,赞道:“未办报君青玉案,建溪新饼截云腴。”“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这种谷雨前的“焦坑茶”产自粤赣边的大瘐岭下;还有四川涪州(今彭水)的月兔茶。江西分宁(今修水)的双井茶,湖北兴国(今阳新)的桃花茶……篇篇茶文,记录了苏东坡的人生轨迹。

  苏东坡年少得志意气飞扬,后半辈子久经风波看淡生死,于茶道上亦到达自然隽永超然物化的境界。故人千里迢迢寄来的上等好茶,被不谙茶道的老妻稚子按照北方的习惯“一半已入姜盐煎”,东坡不以为意,说道:“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这一句,淡泊宁静,意味深长,真是关于茶道的最本质最精炼的概括。

  苏东坡的一味禅茶,不仅是追求优雅的生活,更是散乱中的内心坚守。 

摘自2016年2月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 林颐浙江温岭),原题:禅茶一味苏东坡

 



 

茶马古道上的石头村庄

$
0
0


 

  这是一个石头砌成的世界。房屋是石板房,道路是石头铺,塘基是石头砌,水渠是石头筑,菜园的垄基是石头垒。石门墩、石院墙、石前檐、石鸡笼、石厕所、石畜圈不胜枚举。石槽、石盆、石凳、石桌、石碾、石磨、石臼琳琅满目。石台阶、石板路、石垱……甚至烤茶、烧肉的用具都是用石头制作而成。

  这是一个承载滇西茶马古道700年历史的村庄。滇西茶马古道是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路线有两条:南线由云南的普洱--大理--丽江--中甸--西藏的察隅--波密--拉萨--日喀则、江孜、亚东、柏林山口,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北线从四川的雅安--康定--西藏昌都--尼泊尔、印度。本文所写的石头村,正是位于南线从普洱到大理这一条中的一个小村庄。

  不久前,我徒步踏上了滇西茶马古道保留得最完整的云南省凤庆县鲁史镇到塘房村这一段。沿途景色全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村庄,在这个乍暖还寒季节,我打量着这有着文化有着商经的古老通道,想像着当年行走在古道上的马帮,浩浩荡荡的驮着茶叶、毛皮、药材、核桃等山货,唱着"……赶起百十匹马帮(哟咳),驮上百十斤驮子(哎),翻过(哦)百十个梁子(呀),换回(哟)百十样货子,填饱(嗯)干瘪瘪的肚子(呀),狂欢一阵子(啊)"的号子进城,从一个山谷到又一个山谷,从一个村寨到又一个村寨,马帮踏出了一条沟通各地的生命道路,换回必需的盐巴、布匹等生活用品。从此,那些崎岖逶迤的山道上,诉不尽马帮的神奇;刀砍斧削的绝壁,说不完赶马人的辛酸;不老的风峡谷,回荡着许多赶马号子的豪迈和悲壮。

  如今,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已经离开了几十年上百年了,走在悠悠的古道上,似乎还可以听到久远的年代里传来的阵阵马蹄声,滴滴答答的响彻着整个山谷。

  1913年以前,凤庆(旧称顺宁)与外地的交往,最主要的就是顺下线,线路有三条:1、凤庆(顺宁)--鲁史--巍山--下关--丽江--中甸--西藏;2、凤庆(顺宁)--鲁史--下关--昆明--省外;3、大理--下关--巍山--鲁史--凤庆(顺宁)--镇康--耿马--缅甸。无论走那条路,都必须过塘房村,因此,塘房承载起了茶马古道700多年的历史沧桑。

  塘房距鲁史镇约6公里,沿着弯弯曲曲的古道,跟着猎奇的游人一直向上攀登,刚开始还感觉有使不完的劲,可是,不一会儿我就感觉气喘嘘嘘,大腿酸痛,干脆拿着相机在路上拍起照片来。此时,一个村民赶着马,身上扛着百十斤重的小型农用机械,竟然在古道上健步如飞。我与他攀谈古道的历史,小伙告诉我,这段路是茶马古道赫赫有名"九曲十八弯",到塘房村还早着哪。随后,他唱着"身着大地头顶天,星星月亮伴我眠。阿哥赶马走四方,阿妹空房守半年"的赶马调很快消失在古道的尽头。


  据史料记载,康熙四年(1665),云南北胜州(今丽江地区永胜县)设立茶马市场后,凤庆茶叶产品开始流入丽江。20世纪20年代,大理喜州严子祯在下关建立"永昌祥"商号,开始生产经营沱茶和藏销紧茶,并在叙府(今宜宾)、重庆、汉口、上海和缅甸瓦城设立分号。而凤庆青毛茶,是"永昌祥"沱茶产品必不可少的原料(当时"永昌祥"商号所生产的沱茶有三个牌子:一个是本牌沱茶,重九两二,用明前春尖制作,双江茶占60%,凤庆茶占40%;一个是副牌沱茶,重八两二,凤庆茶占60%,勐库茶占40%;还有一个是正记牌沱茶,重八两二,同样是取勐库茶香味浓郁,凤庆茶兼备外形美观之特点制成)。因此,严子祯于1928年在凤庆专设"永昌祥"商号,竞购凤庆青毛茶。到20世纪30年代末,凤庆的茶叶商号发展到20多家,从此,凤庆茶由马帮沿着"顺下线"倾销各地。

  沿着古道一路向上行进,阳光透过湛蓝的天空投射到山头上,让山林遍染了一层金黄色,清冽的山风吹过,卷起一层层的落叶,抬头仰望天空,干枯的树枝盎然的屹立在蓝白相间的天际,直指苍穹,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在那密密的枝杈里,孕育着来年生机勃勃的绿色和百折不死的生命之魂。脚下的道路崎岖坎坷,这真的就是那条千年的古道么,千百年来,这条道路曾经是何等的繁华,过往商贾,游人如穿梭般的从它身上走过,它也曾承载着多少人的希望和梦想,谁又能说清楚,在它身上演绎过多少感人的故事呢,世事如烟,沧海桑田,它如今就像一位年至耄耋的老人,静静的躺在这里,在它的梦里,是否还依稀记得那往日的繁荣以及行人如织的那些年代?如今,只有偶尔路过的徒步探险者和匆匆而过的狩猎人还能让它偶然醒来,可是,又有谁能静静的聆听它的故事呢,那划过枝头的风声,是否就是它的低声哀怨。

  到达塘房村,我们的目光被石头房屋豁然点亮,瓦是石板,墙是石墙,地是石地,石头做成的房子里,住着终年和石头相伴的人。

  石头是塘房的财富,这里产的石头像千层的油饼,用扁锤沿石角一敲,就能起下一大块。一层一层的石板,像一本厚厚的书,层次之间不毫粘连,只要你乐意,就可以随意的翻阅。村民们建房就地取石,不做任何二次加工,没有污染,无需能源。石材是天然具备的,木材是自然生长的,粘接的材料无需运输。墙是石头砌的,支离的碎石,平面往外地块块砌起,不用半点沙灰水泥粘合。石墙的顶上,再架木椽,木椽的上面,再铺石板。石板从檐口铺起,块块叠压,至脊而收。石材的地基,石材的墙体,石材的屋面,天然的材料,被塘房村人巧妙利用,筑屋造房,建宅修舍。村里的老人说,这样独特的石板房,雨季,屋顶石板遮挡,水不入室。晴天,满室潮气蒸发,沿缝隙罅漏四散飘逸,室内很快又可干爽如初,居住于内,冬暖夏凉。

  大块小块的石板,充当了遮风挡雨的屋瓦,参差不齐的石板,在一幢房子的屋顶上,都被派用到了最为恰当的位置。这就是塘房村人的高明,深知才尽其用、物尽其能之理。对于石板来说,再不规则的长相,塘房村人都能给它们找到最为恰当的位置。

  石头垒成的房子毕竟不能建得太高大。在村里,几乎每间屋子都一般大小,而且结构也基本相同。屋子都不高,高一点的人走进屋门,可能还得稍微低下头。并且,每间屋子里都没有一扇窗户,只有一个天井,是屋子采光的重要途径。

  村民搭建的石屋,大多是随意而为,有的石块横着叠砌,有的斜着堆砌,大石块和大石块之间用小石块补缝加固,连木质的梁柱也特别讲究自然,用在石屋里还是保持原来的形状,没有刻意修整过。使得塘房村的石屋显得更加硬朗,看上去厚实凝重,极具质朴之感。


  走进一户人家,里面别有洞天,大大的天井里,有石头砌的猪圈、鸡窝,院里有长石头条搭的凳子,地面是用薄石条铺成。猪圈里喂猪的槽子是石凿的,洗衣服的搓板是石板做成的,捣蒜用的也是石锤、石臼。小院里香椿、月季花、木槿花香味弥漫。

  主人家在办喜事,几个小伙正往青石板上放肉,我们一问,才知道要做塘房特色菜--青石板烤肉。石板能烤肉?我有点不相信,因为石板遇火加热会炸裂,怎么能把肉烤熟?带着好奇,我到了烤肉的厨房要一睹石板烤肉的真面目。几个烧得火苗通红的炭火盆并排支在厨房里,炭火上有一块石板搭在上面,另一块一摸一样的石板压在烤肉上,打开上面的石板,果然里面夹着猪肉在烤。这种石板烤肉就是用新鲜的猪肉直接放在石板上烤成的,工艺很简单,石板烤出的肉外观看焦黄焦黄的,让人垂涎欲滴。割下一块来,嚼在嘴里,味道既香又脆,不像直接在炭火上烤出的肉有烟熏火燎的味道,也许,这应该是人们爱吃塘房烤肉的真正原因。

  石水缸是塘房人家的必需品,每家每户都有,这家家必备的石水缸,样式并不统一,有的能装十多担水,有的只能装两三担水;形状上,正方形、长方形居多,当然也有正六边形等。水是从屋后的老林里用水井槽引来的,水井槽用龙竹或整棵的圆木挖成,涓涓的山泉沿着高高低低的水井槽,翻过一个又一个山坡,把塘房人家的石水缸装得满满的,做饭、洗菜时就舀水缸里的水用。

  村里的老人说,石水缸装的水清凉冰爽,我舀了一瓢水咕咚咕咚地一气喝下,那沁人心脾的清凉和痛快深入五脏六腑。

  走在村里石头铺成的小道上,不知是否因为经年累月的缘故,高高低低的石头路也不觉得崎岖。犹如走进了时光隧道,仿佛回到了古代的世外桃源。

  据史料记载,1693年农历八月十四,徐霞客从保山市昌宁县进入凤庆县城,与前往下关的马帮一道走上了茶马古道,乘竹筏渡过澜沧江,翻越骡马萎坡来到塘房村歇脚。据传,一老者还用石板烤茶热情招待了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我们有幸在另一户人家品尝到了青石板烤茶。青石板烤茶是塘房村人的一种独特饮茶方式。石板是薄片青石,质地细腻而均匀,似乎不容易找。在温火上预热十多分钟后,石板都有些烫手了。主人从竹筒里取出几小撮早已准备好的晒青茶。这可是开春第一尖春茶揉制的呢,据说是专门款待第一位踏春而至的客人。诱人的茶在青色的石板上欢快地翻滚着,烤茶最讲究火候,几个来回叶色渐渐由棕黄色变成棕褐色,整个院子也已经是茶香漫溢了。将烤好的茶叶收入备好的竹筒,所有的茶具都是竹制的,据说这样茶才更香。

  茶叶在水中沸腾的一刻,香气弥漫。主人将茶壶盖子一扣,再用沸水浇注壶身,接着将竹制的茶杯翻转用水洗净,片刻之后,青透的茶水一一流入竹杯。一切流畅得让我有些眼花,一晃神,香茶已在眼前,我赶紧双手接过,低头一品。真可谓石屋忘言对此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鸟鸣片影斜

  老人们说,塘房是一个被茶香侵泡的村庄,当年茶马古道最盛的时候,每天来往的人像排队一样的经过。据《滇南新语》记载,在明代,凤庆就能用手工制造出太平茶、玉皇阁茶,色、香、味可与龙井茶媲美。有了这样的好茶,清乾隆26年(1761年)顺宁知府刘靖督土民修建青龙桥于镇南金马明子山脚下的澜沧江上,走过澜沧江过金马翻越黑山门,就到糖房。青龙桥连通的茶马古道上茶事不断,凤庆茶源源不断进入内地、上贡朝廷、远销东南亚,茶叶也成为凤庆人的"绿色银行"。每逢街天,悠长的山街成了各种茶叶交易的场所,那叶形平肥的尖山云雾、条索分明的太华茶、细润色正的银毫、秀美质佳的特级功夫茶……各色茶叶摆满悠长的街巷,浓郁的茶香令人心旷神怡。在茶市上,随便坐下与茶农闲话家常,都能拉出一大堆茶诗、茶经、茶文、茶德等等话题来。彼此兴致浓了,甚至会忘了买卖之事,沉浸在茶话之中。真可谓茶中日月长,茶话情根深


  或许正是受凤庆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熏陶的缘故,在塘房村,人们从茶园采回鲜嫩的茶叶,洗净晾干后用手揉软搓细,放进一只大碗中,再加上柑橘叶、酸竹笋、大蒜、辣椒、盐巴等佐料拌和,就成为一碗"凉拌茶"。这种茶,滋味变化多端,苦中透出暗暗鲜香,是下饭的好凉菜。有的则把采来的新鲜茶芽放进小缸里,撒上盐巴拌匀,层层压紧,腌制几个月后,拌上佐料,也是开胃佐餐的好菜。当然也有三五人相聚一起,持一杯茶香,怀一份闲情,细细品茗,渐渐境宁心净,在幽香芬芳中涤尽俗尘,享人生之无穷真趣。

  塘房村子偏僻,但这里生产的茶味道好,香气浓,那香气,据说,在村庄山顶的黑山门都可以闻到。塘房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制茶,能不香么?何况,四周都是茶山,即使没有烘焙茶叶,村子也被茶山的阵阵清香氤氲着。何况,村里的人家都爱喝茶,日泡茶夜泡茶,茶汤的香气不时腾挪着。几十年数百年,这里的房砖屋瓦,这里的柴门木窗也该都贮满了茶香。

  特别是清明时节,村子里的人都要分捡茶叶。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一个个手指灵活,动作麻利。面对竹蔑盘里堆着的待分捡的茶叶,平日里大大咧咧的男人,也变得轻柔灵巧起来。茶对塘房人受益最深,塘房人对茶的感恩也最重。茶祥和的性味熔铸成了塘房人淡泊名志的个性,他们不骄不燥,安于现状,默守着"明窗净几安居好,清茶淡饭滋味长"的格言,一生一世耕作于茶园之中。许多年来,塘房的这种个性,就像苏辙在《茶诗》中所写的一样:"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他们的个性已与茶的风格无异。茶园丰收了就丰收了,吃好点穿好点塘房人从不吝啬,财多财少塘房人看得并不重,男人有钱全花在茶园上,女人有钱全花在茶歌茶舞茶艺上,他们不知道把茶兑换成金条、美元深埋于地窖之中,他们不知道把茶兑换成戒指、项链包几个情人养几个"二奶"疯狂几回。他们把功夫全花在茶上,制作出名扬中外的好茶,不断丰厚茶文化底蕴内涵的实在。

  1927年,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艾芜南行时,也是与马帮结伴,经过云南驿、顺宁、塘房、鲁史、保山等地到达缅甸的。抗日战争期间,鲁史至顺宁驿道还一度成为抗战军需物资的重要供给线,大量的军用民用物资都从这里进出……由于塘房交通位置的重要,直至民国时期始终是中外客商汇聚的繁华村庄。


  1938年秋,中国原有的红茶产区在日军侵华过程中沦陷,红茶作为重要战略出口物资货源断绝,为换取外汇,支援抗战军需,中国茶叶贸易股份公司派著名茶叶专家冯绍裘到云南开辟新的红茶生产基地。多方考察后,冯绍裘终在凤庆觅得制作上乘红茶的鲜叶,着手试制属于云南的红茶并一举成功,定名为"滇红"。首批"滇红"通过凤庆、塘房、鲁史古道、祥云,从滇缅公路运到昆明,再装进木箱铝罐,转运香港出口,转销伦敦,以每磅800便士的最高价格售出,立即引起世界茶界的轰动。鲁史古道也成为那段日子唯一驮运过红茶的茶马古道。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无数"滇红人"的辛勤努力,滇红得以发扬光大。1996年,为了做强做大滇红,云南省凤庆茶厂整体改制为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继续承担起传承"滇红"的历史重任。滇红集团出品的"滇红特级工夫茶"在1958年被认定为国家外事礼茶,1986年云南省省长和志强将其作为国礼赠送来华访问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从此,香高味纯,形美色艳,品质独特的滇红茶与印度、斯里兰卡红茶相媲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名茶。

  核桃是塘房村的摇钱树,塘房村民倚山而居,每户人家房前屋后大都是核桃树。道路旁、地角边,或者半山坡上,到处都生长着核桃树,一棵棵,一片片,星罗棋布。我们去的时候错过了核桃树葱绿的季节,此时的核桃树光秃秃的,或多或少让人看起来有些萧条。村里人告诉我,谷雨过后,玉米苗刚刚冒出尖儿,核桃油绿的叶子就会像一双双绿色的小手,在春风中向人们飘然招手,一串串绿绒绒的花朵,倒挂在绿叶丛中,那是春天的田野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八月十五核桃香。当地村民已习惯的认为,到了农历八月十五,核桃仁渐渐饱满,可以放开嘴去品尝。在这个时候,你漫步山野,一串串又大又圆的核桃,挂满了整个枝头,远远望去,象挂满了一串绿色小灯笼。有的树枝的因核桃结得太多了,把树枝压得趴到地面来;有的挂满核桃的枝条,甚至伸进小院里。核桃青果最好吃,从树上采摘下来,用专制的核桃刀,把白胖胖的核桃仁拔出来,轻轻剥掉仁外边一层白生生的薄皮,油而甜,味道极美。

  核桃可烧着吃,外壳不砸开,放在火旁,经过烘烤,核桃的油脂分泌,异常的香。把鲜核桃仁捣碎,将鲜辣椒在烧红的炭灰里烧熟洗净切碎,用盐混合凉拌,不仅美味,而且开胃、健胃。还可以用作调料做花卷,将核桃果仁捣碎后,和盐、葱花、熟油搅拌在一起,涂在馒头上蒸熟,果仁的香味遍布花卷,吃起来香甜可口。

  当然,最好吃的还是塘房核桃糖,塘房产大麦,当地人用玉米面、大麦芽等熬成糖稀,粘稠状,呈黄黑色。玉米是塘房村的特产,它的甘甜很能讨好塘房高海拔的土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糖稀是对白糖严重匮乏的一种补偿,在塘房却意外与核桃结亲,成为那个年代里特有的风景和味道。

  早年的核桃糖用核桃仁、芝麻、糖稀烀制,用一口大铁锅将核桃仁、芝麻炒熟了,搓去核桃仁皮,均匀地摊开,每一层上掺一点糖稀,反复几次,冷却后,核桃糖就制成了。核桃糖是孩子们冬季的上佳零食。晚上饿了,就切几块来吃,要香味有香味,要甘甜有甘甜,要滋补有滋补,要多惬意有多惬意。

  走出塘房村,寻一处墙边的石凳歇歇脚,摘一束在石缝中长出的野花闻闻香,看屋前公鸡昂首阔步踱过石头的街道。夕阳西下,身边和脚下的石块静静地闪烁着岁月的印痕,深情的散发着石头的光芒。我知道,那些深深浅浅的印记,明明暗暗的沧桑,那是一种无言的石头历史,更是一种特有的村落文化,塘房以特有的魅力,支撑起了滇西茶马古道一方数百年的历史,这是一条辉煌的道路,这是一部生活的历史书籍,无论什么时候,都永远值得我们用心去阅读,永远值得我们用步伐去丈量。

摘自2016年2月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庄文勤云南凤庆),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菩提香道馆的杨雪艳——惊鸿一瞥

$
0
0


菩提香道馆的杨雪艳

——惊鸿一瞥

“中国香文化的复兴是从河北走来”,一些研习香文化者如是说。许多人问我以为如何?我回答也很干脆:从2010年开始,连续四届中国香文化高峰论坛都在河北省举办,不仅首开中国香文化学术研讨之先河,同时对中国香文化的弘扬与传播有着深远的意义。不仅如此,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制香企业——古城香业集团,就在河北保定清苑。同样也在引领着这个行业的规范制香,尤其是国家制香标准的起草。

那是一次香事磋商,与古城香业集团创始人杨金庆董事长有约,我来到了古城香业集团总部商议举办香文化高峰论坛事宜。古城制香企业很大,在保定家喻户晓。目前市场上,古城香业除了拥有“古城”这一中国驰名商标外,还拥有与之并驾齐驱的“菩提”商标。前者商标主要体现生产卫生香系列产品,后者商标主要体现生产天然养生系列产品由于香文化的复兴,香道产品如雨后春笋不断涌出,古城特意推出了“菩提”商标作为高端香道文化产品走向市场。而负责香道产品研发的就是古城香业技术总监杨雪艳女士,与之交流,才知对于她来说香道产品的研发凝聚着她的许多梦想每当研发成功一款香品,便也实现了她的一个梦想。

我去过位于北京、上海、杭州菩提香道馆也去过白洋淀易县太行水镇上的菩提香道馆,更去过唐山菩提岛上的菩提香道馆,若加上去年新开张的保定菩提香道馆和公司总部的香文化展馆,可见杨雪艳所行走的香文化传播脚印是无处不在。因为杨雪艳喜欢这份清静自得的工作,更喜爱这份予人愉悦的事业,以她之见,从事香文化工作已经到了一步一欢喜,一寸一欣然”的程度了

再次见雪艳,是在古城香业集团总部的香产品研发中心,个研发中心配有十几间专业实验室,高精尖仪器设备齐全,这也是目前河北省熏香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在地,其规模设施对于一般中小型制香企业来说可望不可及,这其中的建设,也倾注了杨雪艳的不少心血。

据说保定菩提香道馆目前已被称之为保定市香文化新地标了。这里将面对全国进行香艺技能的培训,而对于制香原料的选择,完全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执行。

如同学习茶艺一样,不管认同与否,反正去菩提香道馆学习香艺,已成为当下许多年轻人的时代标签。当然,菩提香道馆还让一部分茶文化爱好者亦趋之若鹜,个中原因竟是因为杨雪艳亦习茶。据坊间透露,杨雪艳已开始随其恩师着手整理中国古代香文化诗词选,虽然这是一项很枯燥的工程,但她却乐此不疲地沉醉其中。        

 

杨雪艳喜欢交友,周围坐拥诸多“香粉”和“雪粉”,大多是一起参加由雪艳亲自授课香艺培训班且关系很好而成姐妹。当然“菩提香道馆”是古城香业传播中国香文化的生力军,由“菩提”名下香产品种类繁多,精品辈出,因此菩提香道馆倒也成了香道爱好者种植习香梦想的田地。

“下次你们来菩提香道馆,我请你们喝茶品香……”但凡来香道馆品香或喝过茶的朋友,都听到过杨雪艳的这句口头禅并品用过香道馆“菩提”香品。            

 

菩提香道馆在全国有多家,但真正从事培训香道课程的目前主要集中在保定,因为对杨雪艳来说,这里离家近,离公司也近。如果说公司是她的香产品研发地,那么菩提香道馆就是她的香文化“实习地”。有朋友戏称杨雪艳是当今资格最老的女性合香师,坐拥公司几十台验香仪器设备……而她则跟自己说:“我终于弄懂了这年头有制香技术的人玩香的得心应手”。虽然杨雪艳在合香事业上以致人生途程中沧桑几何,但她竟然依旧是那样喜欢自己所钟爱的制香事业,不仅难舍,而且已到了痴迷程度。

杨雪艳从事研香工作二十余年一直过着“上班合香,下班闻香”的生活,直到从普通卫生香的研制转型对香道产品的探索且开始喜欢上“沉檀龙麝”熏香配伍,无论春风暖,夏夜长,还是秋凄婉、冬严寒的季节,杨雪艳愈发痴迷香道而追崇清淡人生,心境亦即悠然自在起来                              

 

熟悉她的身边人说,每次她外出学习开会,杨雪艳都会自己掏钱买下但凡与香文化有关的所有书籍,不断汲取其中养分。而遇到朋友公司搞传统文化活动,她不仅人到捧场,更是摆放香案,设计香席,亲自上场进行香艺演示,抑或是熏一炉香,品香、习香与在场朋友一起分享

有一次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在石家庄举办大型茶博会,特邀杨雪艳在现场免费为来自各地茶文化爱好者培训赏香、鉴香、熏香技能。开讲那天,闻讯者接连不断从四面八方赶来,以至于人员爆满使得培训课程被迫延长三天。现场有许多学员纷纷表示,如此免费培训,实不多见。

杨雪艳说,其实这就是她多年的一个心愿,希望中国香文化不仅要让大家知道其艺术性,更要让人了解感受到香道与心灵的沟通能使人在纷繁红尘中看淡纷扰,看轻得失彰显人生珍贵与高尚……近几年她在恩师指导下,不断打开研香和习香思路,及时调整学习和工作方法,成绩斐然。

杨雪艳出身制香世家,父辈喜好研香、制香的传统也传到了她的身上。多年来他所研制的香方配伍逾百款,其中一部分是古代香方的复原,往往有时候她所合成的香品留不住,香友只要真正喜欢,她便立马拱手相送。就和她喜欢常常把香品做伴手礼送朋友一样,出手大方,人欢喜。                           

 

杨雪艳身边有很多朋友在经营香文化用品,当他们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香学知识时总会向她请教,杨雪艳始终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解释个中道理。同样是做香产品,她给足朋友面子,从不保守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传授。于是,原本比她大或比她小的香友都喜欢叫她一声“雪艳姐”,她说,这一声“雪艳姐”有时候真的让她无法拒接香友们请她帮忙的要求了。

杨雪艳常说:生活总要有一种自己的姿态但惟独不能失了本真,这就好比习香者追求香的真味一样。

“菩提”一词,禅门意为觉悟、智慧。一炉香,,皆有其禅境。杨雪艳说:香要细品而得之“菩提”真味,悟透岁月的细流

杨雪艳,好样的!

           (江南舒写于2018年8月)



 

茶的画境(散文)

$
0
0


  一片叶子,一种乾坤。配得上乾坤的叶子,只有茶。

  茶,注入无华的水,人的一生就可以在一杯茶里修行。

  一个地方更是如此,有了茶风茶俗,就有了生活的意境。

“山间云烟舒卷,岩壑幽邃,流泉洒落,远峰飘杳,翠云深处隐现人家”。在婺源博物馆,清华人胡皋的《群山云绕图轴》(明·绢本设色,纵一百四十五厘米,横六十点五厘米)中,山间弥漫着万千气象,有二人在凭栏听泉,还有一位老翁“曳杖相访”,水阁的画境虽然没有直接表现茶,却分明有茶的意境,还有茶的清香。人生最为淡雅的事,莫过于三五好友一起听风,看云,吃茶。                     

 

凉台静室,明窗曲几,僧寮道院,松风竹月,晏坐行吟,清谭把卷。”明代陆树声《茶寮记》中说出了品茗的胜境。明代书画家文徵明,在与友人“浅瓯吹雪试新茶”中创作的《品茶图》,堪称“以茶助画”的代表作。他在落款中记述了当时的情景:“嘉靖辛卯,山中茶事方盛,陆子傅过访,遂汲泉煮而品之,真一段佳话也。”苏州画家文伯仁的《仿宋人山水土轴》(明·绢本设色,纵九十厘米,横二十九点七厘米),形式美与意境美的融合更为凸显,苍松下,“涧水绕庐而过,二人开轩危坐对话”,长条的木桌上摆着茶壶茶瓯,茶已煮好,正等着策杖的长者,还有携琴的童子。素纸薄宣上,山,树,溪,木屋,还有人互为风景,木屋桌上的茶,琴童背上的琴,才是画家为山中悠然相见的雅事埋下的伏笔。杜甫“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描述的也是这样的情景吧。                               

 

画境诗境,都是心境的体现。水墨单色,墨白渲染。在婺源人黄海的《山水图轴》(清·纸本,纵一百三十八厘米,横四十七点五厘米)里,无论是一山一溪,还是一木桥一扁舟一茶亭,应都是画家内心悸动的景物。那空无一人的茶亭,是否在等待游子的归来?黄海咸丰年间客居上海,在他的另一幅画家乡的山水中,借山水之意表达了对故土故人的思念:“我别漳溪久,思君十余载。何时泛小舟,重记子云居。”                              


在馆藏的作品中,婺源人汪心用《耕织图轴》(清·纸本,二十二幅,纵八十三点五厘米,横四十六厘米)描绘了耕作与纺织的场景。记忆里的景物与情境,俨然是一幅幅民间风俗画。而这样的作品在当代本土画家戴奔洪的风俗画里得到传承。戴奔洪生在婺源,长在婺源,是婺源恢复高考后第一批美术专业毕业生,长期从事美术创作,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人文资源,他先后创作了《二十四节气与婺源农事》(纸本,全套)、《婺源婚礼习俗》(纸本,全套)、《婺源四时八节》(纸本,全套)等作品集。戴奔洪坚持向生活要素材,却不是简单的描摹,而是对人物与物象进行艺术表达。难能可贵的是,他近年创作的工笔重彩风俗画——《婺源手工制茶图卷》(纸本,纵五十厘米,横三百六十厘米)和《八仙品茗图》(纸本,纵一百六十厘米,横一百零二点五厘米),画风抱朴守柮,笔画细腻,色彩热烈,不仅把婺源民间采摘、晾片、杀青、摊凉、揉捻烘焙、去杂、包装等手工制茶的程序表现得淋漓尽致,浓郁的乡土气息跃然画中,还按照婺源人家堂前的摆设与喝茶习俗创作,再现了民间关于八仙品茗的传说,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一个个长幼有序,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人间有味是微醺”。在《八仙品茗图》中,八仙品茶似乎也品到了如此状态,“言有尽而意无穷”。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戴奔洪创作茶主题的风俗画,接着地气,很容易让人感觉回到春天茶园的现场和乡村农家展开的景象:采茶的村姑,做茶的茶农,以及“小把戏”(小孩)围着八仙桌听老辈人讲述婺源茶的故事。

 

摘自2016年2月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洪忠佩江西婺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理事





 

 



 

茶泡饭之味(散文)

$
0
0



    有次,一位日本朋友在她家做茶泡饭请我们一群朋友吃。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日本不是只有寿司和生鱼片。日本朋友给每个人一副樱花图案的碗碟筷,及一盏小茶壶,让每个人照着步骤,做出属于自己的茶泡饭。

    用餐之同时,日本月友说起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以电影《东京物语》最为人熟知,他另有部电影《茶泡饭之味》,也颇有趣味。

    电影叙述出身农村、个性安静的男子与出身上流社会的千金小姐结成夫妻。原始的生活环境及个性差异,并未因为婚姻生活而有改善。妻子看不惯丈夫不高尚的生活习惯,背着他与旧时好友相约玩乐。两人有一日因事起争执,妻子赌气,干脆离家出走。不巧丈夫临时因公要奉派出国。收到电报的妻子回家时,已是人去楼空,她才思及他的好。不料飞机延误至隔天才起飞,丈夫只好返家。两人就着简单的食材,共同品味了一顿茶泡饭。腹温饱,情饱暖。爱情与粮食,在对的时候相互温暖,爆发能量。真是饭如人生。

    多年过去,该日本友人一家回去日本,一群朋友各自散离,失了联络。日子分秒过去,往事出其不意地跑出来说哈啰。  

    于是,专程去买日本米、煎茶包、日本酱油和盐渍紫苏梅。依照印象操作。一杯米,注水,滔米。白色米粒顺着水流漩涡穿过指间,一次,两次,三次,直至水澈。再注水,放入电锅,摁下按钮煮饭。一切准备就绪。   

    搬张高脚椅,等在电锅旁。后院葱绿在眼前陪我静静等待。偶尔风吹过,树叶摇曳,我的心随着叶儿律动,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收回被诱惑的心眸时,眼光必扫向毫无动静的电锅。平时十五分钟就跳起的电锅,今日何以特别缓慢?  

    搬至这房子近二十年,院子里小树成大树,大树变老,老树干折。凉亭里尽是已离家的孩子们小时候玩耍的旧痕迹,撞破的木条、松弛的纱窗、斑驳的油漆……。光阴,何止太匆匆。--月事失约,验孕棒两条红线,告示新成员即将加入。肚子隆起,变大,更大,极大,当肚皮已无法扩张,睡眠与行动日益缩减缓慢,期盼的日子终于到来。从孩子出生、学爬学走学跳、上学、毕业、到就业,伴之而来的是一段段情绪丰富的历程,兴奋、快乐、生气、懊恼、紧张、辩白和疲于奔命……。--再回头,彷彿昨日。原来,迎接出生的同时,也埋下别离的种子。从加入家庭,离开家庭,到建立自己的家庭。新成员来了,又走了,又恢复当时的夫妻两个人。

  

    听到噗哧噗哧水蒸气钻窜的声音,与此同时,阵阵米香扑鼻。跳下椅子,站在电锅前。等声音渐渐大、渐渐小、渐渐无声,然后一个厚实的跳起声,煮饭灯灭,保温灯亮起。  

    默默等待五分钟,打开电锅,哎呀!太美丽了,椭圆形坚硬的生米,成了熟软绵的米饭,吸透水分的米饭紧紧相依,构成一个平整无瑕的白色王国。盖锅前,米是米,水是水。盖锅后,两造是如何商量结合的顺序,分配均匀,不遗漏任何一粒米一滴水,成为一体的圆润饱满?  

    盛一碗烧呼呼冒着热气的白米饭至碗中,海苔剪成丝铺于其上,淋几滴酱油,然后把一颗紫苏梅放在米饭的正中间。最后,将泡好的已稍凉的绿茶,沿着碗边徐徐倒入,直到米饭的三分之二。记得日本朋友说过,太多太少都不足味,唯有刚刚好才能吃得满口茶香。  

    我捧碗至眼前,白色蒸气蜿蜒向上。由浓转淡,至无。在那团团转转的氤氲中,茶香伴着米香,米香携着茶香,交融成新嗅觉,暖入心肠。一种无名的幸福与失落的冲突感,突然同时涌现。  

    闭上眼,我的心绪飞扬。小时候,妈妈每餐必有汤,排骨汤、鸡汤或菜汤。当桌上菜肴已见底时,妈妈就会让我们四个孩子舀汤至碗,将米饭和汤和在一起,顺着汤匙咕噜咕噜喝下,咬着吸饱汤汁的米粒,真有说不出的美味。喝罢,还会抿着嘴唇,舔干汤汁。还有妈妈煮的鹹粥,每颗米粒吸足肉末、小虾米和芋头的芳香,洒点芹菜,人世间最美味不过如此。一碗接一碗,嘴唇尽是芳郁。爸爸不遑相让,拥有拿手的熬白粥。不似妈妈的米粒分明,爸爸的白粥米粒浑圆,米汁稠得化不开。材料虽然只有米和水,但确保了米饭单纯无暇的原始风味。加上一个荷包蛋,一碟葱末凉拌豆腐,吃个千百回也不厌倦。  

    我拌匀碗里的茶泡饭,一匙一匙送进嘴里。眼泪不听话掉下来。  当年我高高兴兴挽着丈夫的手,与父母挥手道别,建立自己的家庭。而老爸已离人世一年有余,老妈在故乡,别离时多,相聚时短。时日荏苒,公平的时间轮轴不停歇,我的孩子们也离家,各在他处工作。曾经喧嚷的房子,复归平静。屋檐下,守着房子的是丈夫与我两个人。生活累积成生命,生命回旋,人人都一样。  

    米饭芳香,茶带有淡淡涩味,梅子酸甜。分开吃,各有味道,合在一起,融洽和乐。离丈夫下班到家时近了,今日晚餐,就吃茶泡饭吧!  

        【摘自2016年2月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陶诗秀重庆万州

 



 

粗砂蛋(散文)

$
0
0



 这名称是有些俗,大俗,但形象逼真,正与壶匹配。

 我家乡的人们,尤其是老人,喜欢将粗制的紫砂壶,无论圆形、半圆、椭圆的一律称为紫砂蛋。精致细腻的紫砂壶村里很少见,大南院老爷爷有一把,是民国初的小呡壶,壶底有篆刻名号,走走站站呡一口,把玩着,黄色的壶体晶莹浑厚如老坑汉玉。一般人家,粗砂蛋也没有,是四方的白瓷壶,有客人时洗净沏壶茉莉花,平日不用放在柜顶上,收拾针头线脑,成了储物罐,又是摆设。

 紫砂蛋,我倒有一套,不是祖传的,是后来我自己花二十元买下的,那时,几近我工资的五分之一,够添置三张桌子办席的全套盘碗碟筷,对柴米油盐之外无暇顾及的岁月,的确算一笔不小的支出,还是宜得过的奢侈品,大院的人都笑我够派儿的。那时,就算我所居住的县城家属大院里,人们还习惯捏撮茶,用空罐头钵泡着喝。编一个毛线或尼龙丝套套住,走走站站提着,凉得半温时,端起来,仰着脖子,咕嘟咕嘟灌几口,有时茶叶渣就粘在唇上。饭后有菜汤涮碗水,很少有人稳排大坐地泡茶喝。即便过时头八节,有了客人,讲究的人家,也是用小白铁壶沏一壶,分到小碗里喝。这几种喝法,我不喜欢,觉得过于粗旷。一直羡慕冰心夫妇有一套精美意趣的茶具,是友人周作人送的,每每泡好茶招待文朋诗友,在圈内传为佳话。渴望自己几时也有一套,闲暇时沏一壶,围在桌边,慢慢地、静静地品赏。遇见过几回,是白瓷或青花瓷的,一把壶六个杯,式样笨拙,价格不菲,我从心底喜欢不起来。有次进城里逛集贸市场,外围有一窄条门面,叫紫砂居,透过落地大玻璃窗,多宝阁上玲琅满目的紫砂壶吸引了我。居主留着齐整黑亮的八字小胡子,穿中式服装,比较清秀,一看就是南方人,他说是宜兴人,壶全来至家乡,货真价实。有一柜壶上着锁,是细砂的,造型精致,小巧玲珑,多有字画落款,与我家的风格不相配,且价格昂贵,是收藏的珍品。居主介绍我买把配小杯实用的大壶,可品可饮。我在敞开的多宝阁前流览挑选着,一套南瓜粗砂蛋吸引了我的目光,久久地停伫着。居主笑道:“喜欢,就拿下来看,买不买没关系。”边说边取下平放到实木茶桌上。这是一套纯手工紫砂壶,是地道的紫砂,仿佛能看见沙粒的形状,感觉得出沙子的质地,但用手摸,还算光溜,虽有粗砺的迟滞感。这砂蛋大概出自乡村无名艺人之手,这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壶体透出掩不住的浓郁的乡野气息,以及其明显的实用性,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茶盘,也是一色紫砂的,倒水沏茶分茶时,不必担心水溢到桌子上,全溢到茶盘里,很吸水,居主不紧不慢地演示着,洒些水,边洒边干了,像退潮似地快。居主说,真的很实用,还省下买茶船的钱。壶,像只大南瓜,很容水,四只带把的小盏,像四个可爱的小南瓜蛋,有鹅蛋大,一壶茶,正好分四盏,不多不少,续上水边喝边泡边等,循环不止,特别有趣。居主见我略有犹豫,知我虽爱好却是个雏儿,保证说,绝对是手工的,十年后愿五倍价钱回收,又指着小砂蛋内壁上艺人留下的清晰的指纹给我看。我担心壶体的结实度,居主一笑,二话没说,捏着壶把举起就往实木茶案上甩,连甩几下,壶底击在案上,发出沉闷的击打声,拿到我眼前,粗砂蛋完好无损。开始讨价还价,比我出价多三元时,居主头摇成了拔郎鼓,说,真的没法卖了。我前脚出店,居主就在后边喊,给你吧,一副忍疼割肉的苦相。

 拿回家,照居主的吩咐,将壶盏全泡在滚水盆里,沙沙地吸水,吐着细微的小泡儿。待凉后,又沏上茶水泡。隔夜后,清洗罢,才泡茶喝。几天后,我发现,壶体有了微小的变化,色泽似乎深了些,也没有初买时那么刺眼了。茶壶茶盏连同茶盘摆在组合柜里,和后边整排的书交相辉映,更增加了屋子里的典雅气韵,我很喜欢,没事时,站在柜前仔细观赏,仿佛闻到了书香和茶香混合的香味在弥漫,我有些醉意,轻飘欲飞。喝茶时,取出来,放在床上的老榆木炕桌上,一边喝茶,一边无意地观赏着窗外的景色,心清自然地畅快起来。窗前是一片空地,长廊形的,种着两棵树,一棵是高高的白杨,一棵是略低的榆树,树龄较短还没有完全长起来,紧挨窗台下是几株宿根的大熟期花,开着粉红、纯白、紫红的满瓤瓤大花朵,叶片也很大,像葵花叶子,又大又绿。有花籽,但用不着种,春风一吹就从旧根上发芽吐叶长枝,入夏就开花了,一朵一朵,榭榭开开,直到深秋,落了霜,还有花蕾在怒放。也不知从哪里吹来的爬山虎花籽,细细的蔓子缠绕着粗壮的大熟期花枝干,直往上冒,爬到了窑顶上,还不回头,直爬上烟囱,枝节处开着单片片五颜六色的喇叭花。花丛后搂着长方的畦子,种着甜菜、西红柿、青椒、茄子等,有蝴蝶蜻蜓蜜蜂飞来荡去,不时落在金黄的花蕊上停伫。也有鸟儿雀儿停立枝头蔓上,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叫。一派田园风光,和屋里壶嘴儿吐出氤氲热气的南瓜壶交相辉映,显得雅韵起来。沉浸在这种动静相宜的氛围里,我不由地诗意盎然,将流出的诗句记在纸片上,待午茶后重新整理。我的许多诗,就是这样形成的。

 那时候,喜欢两种茶,也不分壶,都在一个壶里泡。一种是绣球碧螺春,球上有白色的茸毛,后来才知道,这茶是陈茶重炒的,外观虽美,喝起来已没有新鲜感,茶汤也微微发红,浓时,像后来喜欢的普洱茶,但却是另一种味道。不过,和乡野意味浓重的粗砂蛋很相配,我也很喜欢,尤其是酒后,泡几壶浓茶,热气蒸腾,直喝得两腋生津,酒气全消,然后踏着晚霞沿着两边垂柳拂面的大马路的人行道散步,路中央偶尔有汽车慢慢划过,是最惬意的事了。后来,又买了一包花大方泡着喝,有股清新的草香味,仿佛是从南瓜蛋发出的,更具有了田园气息。

 听人说,紫砂蛋用久了,茶垢积在壶体,不用放茶叶,倒入滚水,泡一会儿,倒出的水,自有茶味。我试过,虽有些淡,但茶味还是名显的,是混合型,细巴咂,有碧螺春的味道,也有花大方味,大概是常喝这两种茶的缘故吧。我想,也许,火候未足,等过几年茶垢积厚了,茶味渗透壶体,就会泡出味道浓郁醇香的茶水来,我日夜期盼着。母亲见茶壶有些脏,心想,这孩子们真懒,还好意思用脏壶待客,趁我们不在时,从里到外给清洗了,像新买时一样干净。为这我很后悔了些日子,母亲也觉得抱歉,后来再也没有动过那茶壶。不过,那件事后不久我发现,壶体有了变化,看上去比原先更光洁,色泽也厚重起来,是那种深沉古朴的紫色,用手抚摸时,像有的漂亮女孩子的皮肤,远看粉白光洁,摸时沙沙的,像沙皮山药蛋。后来,我妻子又发现,壶体还有另一种变化,天晴久了,紫砂就发白,天阴欲雨前,紫砂壶体由白变深,多云似地,且有潮润感。这种阴晴变化的奥妙,原本就是紫砂的一种特性,吸收茶水及天地人之灵气,就变得更加明显,我们就给壶起了另一个名字阴阳壶,后来才知道,有一种能同沏两种以上茶水的壶,才是名附其实的阴阳壶。

 有一年夏天,我们举家外出旅游,半个多月后转回来,才发现走时忘了清洗壶,壶中的茶水已干透,茶叶贴在了壶底,木乃伊似地,但没有一丝霉味。这使我们讶然,粗砂蛋神奇如此,更让我们珍爱。

 多少个阴雨飘雪的日子,躺在窑洞里,泡一壶热茶,用小砂蛋暖着手,不时喝一口,浑身便热了起来,随意读几页书,写几行字,或者什么也不做,日子就这样缓慢而温暖地流淌着。磨挲着南瓜蛋紫砂壶的粗砺,像日子一样,有质朴感,让我踏实,让我快乐。枕着泥土草香,沉入梦中。

 偶尔在一部电视连续剧中,看见陈布雷的书房摆着一套紫砂茶具,远看和我的粗砂蛋一模一样,我忽儿想到,这套壶是不是很名贵呢?陈布雷是民国高官中的文人,刀笔精熟,又通易经,自然不会用普通的茶壶。况且,我的粗砂蛋用了许多年,壶中不仅仅蕴含着我的灵气,天地日月之灵气,还有那渗透壶壁的各种茶味,或许,真的具有了想象不到的价值,像未出世前的和氏璧一样。那时,我近于壶盲,实在傻得可以。

 二十多年后,在一次古城茶展会上,我绝没有想到,又遇见了当年开紫砂居卖给我粗砂蛋的南方人,他依旧留着两撇小胡子,除了苍老些,斯文些,几乎没多少变化,我一眼就认出了他。说起那套粗砂蛋,他若有所思,似乎回忆起许多,说,那种粗砂壶已没人用了,快成古董了,但不值钱,不过,也能卖三百多,已是过去价格的十倍多了。

 我默然无言,心凉了许多。但回到家,见到粗砂蛋时,渐渐又热了起来,它毕竟陪伴了我那么多年,就是一只小猫小狗,也有了感情。我用已变得细腻的手掌,轻轻地磨挲着粗砂蛋,那种粗糙,从骨子里我还是喜欢的。

 用久了,有了一种说不上的情感。虽然后来,我拥有了许多茶壶,摆满一整个博古架,有单把的,成套的,紫色的、瓷的、陶土的、玉的、铁的等等,其中不乏名壶,细腻若玉,碰撞时发出清越的声音,优美古朴如战国编钟,久久萦回。但那套粗砂蛋,历经几次搬家,一直舍不得丢弃。经过多少岁月的磨砺,更显的粗旷奔放,充满野性,自然也不乏深沉。摆在博古架上,和其它细砂壶杂居在一起,更像一位乡土出身的知识分子,赤脚挽裤,永远带着脱不去的泥土气息。看见它,我仿佛看见自己曾经的岁月,一朝一夕历历在目,清苦而满不在乎的日子。我试着用它泡了壶茶,未加茶叶,空泡了一会儿,尝一口,又苦又涩。我不知道,全然忘记了,当年也是不是这样的味道,可那时我真的没有这种感觉,那茶很烫,很解渴,也很香。但几十年后,却将当时感觉不到或已忽略的苦涩,全留在了壶体上,用清水泡,也泡得出岁月的沧桑、苦涩,唤回悠远的记忆,树皮斑斑剥剥的老杨树,树钱儿鹅黄的老榆树,枝繁叶茂花朵儿鲜艳的大熟期花,花喜鹊、画眉鸟、斑鸠,还有偷吃瓜籽的小松鼠,还有从壶嘴散发出的飘绕的茶香,弥漫了我的脑海,弥漫了整个窑洞。

 哦,我曾经粗糙的日子,粗糙的生活,还有我喜欢的粗砂蛋。


【摘自2016年2月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静子山西大同山西省作协会员,著有散文集《乡村拾遗》《镶嵌在记忆深处》等 

 

 

 



 

茶好金花开(散文)

$
0
0

 

     四十多年前,当然还可前溯到更早一些时候,新疆人无论民族,凡待客,多用砖茶。尤其冬季,家家或每座蒙古包、哈族毡房,必生火炉,炉上一把提壶,飘着煮沸的茶香,绝对不离奶茶香。单是纯茶,三番五次添水,后来茶色自然由暗红转黑,又浅红,至发青。

 砖茶属六类茶中的黑茶,后发酵而成。百年前,黑茶还是边销茶之一。西南市场之外,在西北尤其是新疆,维吾尔以及哈萨克、蒙古等民族须臾不可离,常年特供。

 经常食用牛、羊肉,奶酪等高脂肪食物和缺少蔬菜、水果等高维生素、微量元素的人们,砖茶对其健康的作用十分明显。故西北有谚:“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早年不甚了解这一历史和习惯的人们,一度称其为“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

 煮砖茶时,须得先把茶砖掰碎,小块地投入座在火炉上的壶水中,待熬煮得茶汁变色,再渗进鲜奶、奶皮奶酪伴煮,有的还加进酥油、食盐或白糖,把奶茶煮的稠稠的让家人或亲朋饮用。一家人饮用,不只是当饮料,而是一口奶茶,一口馕地当饭吃。满满饮下一碗,忙不迭伸出大拇指,维吾尔族会说一句“亚克西(好)”,哈萨克族会说上一句“加克斯(好)”,蒙古族会说上一句“赛恩(好)”,然后心满意足地抿抿嘴唇。这是一种调饮法。

 无它,西北之地生活的汉族人,几乎人人都会这种调饮法。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北京求学,寒假道远,买火车卧铺票殊为不易,要返疆,得三天三夜,坐硬座,双脚都会发肿,更不堪的是,如一站误点,便要一再误点。极嫌麻烦,兼欲省钱,我们三位新疆同学便留在了校园,有一云南同学家贫,便相伴而留。闲来无事,各景点跑跑之外,就变着法子自己弄吃的,为了煮奶茶喝,还专门到珠市口买了块砖茶。

 当年我家也经常煮这种砖茶,牛皮纸包的,多出自湖南安化。但我家用的是清饮法。砖茶饮用,一般只有这两类法子。

 清饮多用以待客。将少许捣碎的砖茶放入壶中,先用滚锅沸水冲泡,轻轻晃动一番,随之将茶水倒出,经此一番洗茶,茶叶得以充分舒展,很利于茶汁浸出。然后再用水温稍降的开水冲泡,片刻后将茶汤注入杯中,敬送给客人品尝。没有什么复杂技巧,全凭汤色的深浅来均匀茶汤的浓淡,以适合不同的口感滋味。

 早年父亲在市区百十公里处开外的乌尔禾小镇工作过近十年,那里在石油开发之前,是传统的牧区。每年的年根上,父亲回家,总爱买上数包砖茶返归,每包一公斤重,价三五元钱。原来父亲此举是为了同哈萨克、蒙古族牧民换野兔、野鸡。有回换回的野兔中,有一只雪兔,个大于寻常野兔,通体雪白,唯耳尖有一撮黑毛。野物多是哈萨克、蒙古族牧民在数天大雪后,骑马用棍棒追打的。有时父亲也会买只精铝提壶,十五六元,一只可换两只羊。那精铝提壶,维吾尔族及哈萨克、蒙古族牧民家庭最喜欢,放置在火炉上煮奶茶,随时可喝滚烫又清香的心灵之爱。

 与绿茶不同,砖茶在一般情况下,绝对是陈放年代越久香味越浓,茶汤之佳味也越易冲泡出来。而且越是陈茶的汤色,色泽越是红艳清亮,宜加诱人。

 “”,因在伏天加工,故又称“伏茶”。又以其效用类似土茯苓,进一步被人们美称为茯茶、福砖。由于系用官引制造,交给官府销售,又叫官茶、府茶。

 这一历史可上追至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帝国大唐年代,那时起,茶叶已由官方统制,贮存于边地府库,以便与境外游牧民族交换马匹,由此而转身成为了“官茶”。在这一过程中,茶商只能把由产地贩运而来的茶叶交售给茶马司,同时向户部纳税并请领一份执照,这就是“请引”。每“引”规定可贩茶100斤,纳税200钱。来不及请“引”的,称之为“畸零”,得另发“由贴”。反之就是“私茶”了。

 似大禹治水,当时的朝廷,也不是一味地堵。为了鼓励茶商们大量地由南向北贩运茶叶,还在每次将茶运到茶马司并交割后,都必会大加奖励茶商。当时有规定,上引附茶700斤,中引560斤,下引420斤,作为酬劳,任由其自行出售或换马。因这种酬劳是在正茶(即交割的茶)之外附发的,故称“附茶”。以后用谐音“茯”代替“附”,便出现了“茯茶”。这是茯茶之称由来的另一种说法。

 史载,北宋神宗熙宁年(1068年—1077年)左右,陕西咸阳(泾阳)出现了茯茶(散茶),而其真正的形成,则在明洪武元年(1368年)之际。咸阳(泾阳)由此成为了茯茶加工制作的发源地。

 明末清初,顾炎武将他所发现的有关茶在西北的起源及普及记在了《日知录》中:“自秦人取蜀后,始知有茗饮之事”。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因之从茶马古道连接到了丝绸之路,咸阳全程见证了这一历史。建国后,咸阳进一步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茯茶集散地和加工地。

 茯砖茶的出现则更晚,约在1860年前后问世。当时用湖南所产的黑毛茶踩压成90公斤一块的篾篓大包,运往泾阳筑制茯砖,便有了“泾阳砖”。不过近代湖南安化白沙溪茶厂经过反复试验,1953年,终于使安化就地加工茯砖茶获得了成功。随之,湖南益阳及其白沙溪两茶厂,经过压制法,又产生了高端的湖南益阳茯砖。

 饮茶之时,这一段历史也不能忽视。清末光绪年间,左宗棠挥师收复新疆,驱逐了侵略者阿古柏时,相随大军西进的赶大营的天津杨柳青的商贩们的货物里,就有茶,而且这茶,必以茯砖为主。新疆各族人民在箪食壶浆地出门来迎接大军时,奉上的也必有以茯砖煮成的奶茶。

 茯茶有一很奇特之处,是其它类的茶里所没有的。时间久了的茶砖内,会产生一种独特的金黄色颗粒。一度母亲对其便没有认知,以为是因久放受潮发的霉,还专门剔除掉了。其实,这些金黄色颗粒俗称“金花”,学名为“冠突散囊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体,能有效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并有降脂、降压、调节糖类代谢的功效。茯茶中的金花含量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并有“茶好金花开,花多茶质好”之说。近日茶友相聚,始知茯砖收藏者中,二十年以上的金花,已是千金难求。

 干嗅金花,散发出的,是一种淡淡的黄花以及清香的味道。而将带有金花这种特殊菌类的茯茶泡饮时,那种花香便融入茶汤之中,化作茶的滋味后,令人经舌尖,之间顿觉醇厚微涩,清纯不粗、口感强劲。

 风俗日久,现在新疆许多民族风味的小饭馆里,依然有茶供应,一张桌上一把或铜、或不锈钢的小提壶,泡的就是茯砖茶,如同内地饺子馆供应饺子汤一样自然。

 又值冬夜,心念陡起,翻出茯砖,用一把日本铸铁壶,在天然气炉上煮酽,手捧一杯,顿然心意昂扬,宛若相守一壶老酒。

 回甘老砖茶,更多的只是为了缅怀岁月的味道。

摘自2016年2月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李显坤(新疆克拉玛依)




 
Viewing all 87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