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宋时期的汤花沫饽
(《吃茶去》杂志)无论唐代煎茶或宋代点茶,都以茶汤能起汤花(也称沫饽)为能事, 我们在陆羽《茶经》、蔡襄《茶录》、宋徽宗《茶论》中都能读到有关论述。使茶汤起汤花,不仅是煎茶、点茶的需要,也是健康养生的需要。
汤花是指系拂茶汤时在茶汤表面形成的泡沫状物质,唐宋做法不同。唐代煎茶时先用竹筴搅动茶釜中的沸水,然后下茶末,这样利于形成沫饽;宋代点茶则用茶匙、茶筅击打(也称系拂)茶汤,从而形成沫饽。
图注:唐-阎立本
《萧翼赚兰亭图》
陆羽《茶经·五之煮》:“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无乃[卤舀][卤监]而钟其一味乎?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筴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 ”
初沸的时候先调和盐味( 宋代点茶则禁止用盐, 因为盐能松懈沫饽),然后舀出一瓢水,贮于熟盂中,用来止沸。接近二沸时用竹筴搅动釜中沸水,就茶末当中投下,并不停搅动,这样能出更多沫饽。接着用所出熟水止沸育华。华,就是汤花,也称沫饽。通过在釜中投入熟水,达到育花的目的。
“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鐏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陆羽《茶经·五之煮》)
这一段文字很优美,也是陆羽《茶经》中少见的抒情之笔,可见茶圣陆羽以及唐人对沫饽的喜爱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沫指浮沫,是汤花的清扬者,如同枣花、青萍一样漂浮在茶汤表面。而饽则是汤花之细密者, 皤皤然若积雪,需要用茶滓(即较粗的茶末)煎煮,搅动后就会形成厚重的沫饽。
蔡襄《茶录》“点茶”条:“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原注:建人谓之云脚粥面)钞茶一钱匕,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 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 以水痕先者为负, 耐久者为胜, 故较胜负之说, 曰相去一水两水。”云脚,代指汤花,形容汤乳初成时如同云头雨脚的景致。
图注:唐·《宫乐图》
宋徽宗《大观茶论》“点茶”条则描写尤为详尽:“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妙于此者,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欲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则茶面根本立矣。”
点茶先要调膏,投茶末、注沸水比例要合适,这是宋代点茶的关键。南宋末点茶法传入日本,但少了调膏这个环节,不能算“正宗”。
到第七汤时,“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谓之咬盏。宜均其轻清浮合者饮之,《桐君录》云:‘茗有饽,饮之宜人’,虽多不为过也。”
茶汤点好后,就可以分取沫饽饮用了。无论唐代煎茶还是宋代点茶, 都取饮汤花沫饽,这和我们近代以来直接饮用茶汤的做法有很大差别。在唐宋茶人看来, 汤花沫饽是茶汤的精华, “
重浊凝其下, 精英浮其上。”(陆羽《茶经·五之煮》)“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谓之咬盏。宜均其轻清浮合者饮之。”(赵佶《茶论》)将汤花从茶釜、茶铫、茶盏中取出,古人称作“酌茶”或“分茶”,就是将汤花沫饽舀出而饮的意思。
宋徽宗 《文会图》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注:宋徽宗《文会图》
局部。
沫饽,雪乳,细乳,粟纹,素涛等,都是唐宋时期茶人们对茶汤汤花的美好称谓。譬如唐代皎然禅师《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饮茶歌送郑容》:“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
坐酌泠泠水, 看煎瑟瑟尘。”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陆龟蒙《奉和袭美茶具十咏》:“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北宋茶人丁谓《煎茶》:“花随僧箸破,云逐客瓯圆。”林逋《茶》:“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欧阳修《尝新茶呈圣俞》:“停匙侧盏试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石瓶煎汤银梗打,粟粒铺面人惊嗟。”苏轼《试院煎茶》:“蟹眼已过鱼眼生, 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 眩转绕瓯飞雪轻。”《浣溪沙》:“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以及陆游《入梅》:“墨试小螺看斗砚,茶分细乳玩毫杯。”《临安春雨初霁》:“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都是描写汤花沫饽的绝妙佳句。
二、现代人关于汤花的误区
明代中叶之后,唐代煎茶、宋代点茶均已消亡殆尽,渐渐远离了茶人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冲瀹法,茶品也由唐宋时期蒸青团茶替代为炒青绿茶,古人煎点茶汤时最为在意的沫饽不再受到关注,明清时期茶人们重视的是冲瀹茶汤时的香味和韵致。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茶文化逐步复兴,泡茶法在大陆得到欢迎, 随着泡茶法的日益普及,唐代煎茶、宋代点茶、明代烹茶也开始受到关注,茶汤沫饽也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一个话题。大家开始注意到,泡茶时茶汤表面常常会漂浮其一层“泡沫”,有人认为这是食物煮沸后产生的污垢,泡茶时要把它“刮”掉,甚至认为这是“农残”遗留造成的,可谓众说纷纭。
现在科学研究证明,茶汤表面产生的这种“泡沫”是由一种称作“茶皂素”的物质形成的,泡茶时由于水流和茶叶振荡的原因,茶汤表面会产生泡沫。用古人的观念理解,这就是汤华,也称沫饽,是不可多得的健康养生品,古人视之为甘露,尤其珍重。正如赵佶《大观茶论》引用《桐君录》云:“茗有饽,饮之宜人,虽多不为过也。”我们现代人却将之刮沫舍弃,实在是一种误会。这都是不了解古代茶文化、不了解茶汤沫饽而造成的认知误区。
图注:南宋-刘松年《撵茶图》
三、茶皂素与沫饽
茶叶的化学成分是由3.5—7.0%
的无机物和93~96.5%的有机物组成。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有机酸、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茶皂素等。茶皂素( Tea
Saponin),又名茶皂苷,是山茶科植物中含有的一类天然糖苷化合物,基本结构由皂苷元、糖体、有机酸三部分组成。茶皂素味苦而辛辣,难溶于冷水,PH值5.6--5.7之间呈微酸性,具有很强的起泡力,不受水质硬度的影响,所以一般泡沫丰富的茶滋味相对浓郁。
茶叶成分中茶皂素、蛋白质、茶多酚均能起沫,并影响茶汤口感,其中茶皂素为主要起泡物质。在茶树自然生长过程中,茶皂素会随着鲜叶的生长过程而累积增多,因茶皂素而引起的泡沫对人体无害,而且在古代, 还将茶沫视为精华。
魏晋杜育《荈赋》云:灵山惟岳,奇产所钟。瞻彼卷阿,实曰夕阳。厥生荈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煮茶用上等茶品,初秋时节才开始煎水烹茗。汲来岷江清流,选择东瓯越瓷。用公刘式匏瓢来酌饮。此时细轻的汤花漂浮,光亮鲜明如同耀眼的积雪,华丽灿烂又如同欣向荣的春花一样。可见从晋代开始,汤花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用“华浮”“积雪”“春敷”这样美好的名词来形容,足见其珍视程度。
四、宋代分茶与沫饽
对于沫饽的重视,两宋时期达到极致。
宋代饮茶,最重点茶法,由此又有分茶、斗茶的区别。分茶,是点茶的艺术化呈现。宋人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欧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民高,注汤作字势缥姚……”可见分茶是讲究“技法”的,通过汤瓶注水的控制,在茶盏里幻化出“怪怪奇奇”的画面。
据陶谷《清异录》记载:“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茶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幻灭。此茶之变也, 时人谓之茶百戏。”分茶也称茶百戏,又有水丹青、汤戏、茶戏等名称, 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幻化成物象的分茶技法。关于分茶法,陶谷《清异录》里还有这样一段记载:“沙门福全能注汤幻字成诗一句,如并点四碗, 共一首绝句, 泛乎汤表。檀越日造门求观汤戏。”
福全曾有诗咏道:“生成盏里水丹青,巧画功夫学不成。却笑当年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可见分茶是通过汤瓶在茶盏中注水,“别施妙诀”,使茶纹水脉成为各种物象、以及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甚至可以幻化出诗句来,堪称绝妙。近几年随着传统文化的逐渐归复,宋代点茶法也随之复兴。据说有用笔头或茶匙蘸水, 在盏中“
点画”
出图案, 并标为“
斗茶”“
茶百戏”者,纯属臆造,殊失古意,不足为法。福全诗里明明写道:“生成盏里水丹青,巧画功夫学不成。”茶汤中的纹脉物象不是“画”出来的,而是“幻化”出来的,通过汤瓶的“注汤作字”,幻化出纹脉物象来,堪称绝妙。
南宋-佚名《斗茶图》
图注:南宋 刘松年 斗茶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茶汤幻化图
图注:茶汤幻化图
五、汤花沫饽的健康养生作用
那么,唐宋时期茶人们煎茶、点茶时的沫饽也是因茶皂素形成的么? 回答是肯定的。
无论是唐代煎茶还是宋代点茶,饮用汤花沫饽,除了能够改善茶汤滋味外,可能还和其健康养生作用有很大关系。
沫饽主要是由茶汤中的茶皂素形成的,对于茶皂素的认识,古人虽然没有具体文字记载,但对于其养生益处却说得很明白:“宜均其轻清浮合者饮之。《桐君录》云,‘茗有饽,饮之宜人’,虽多不为过也。”(赵佶《大观茶论》)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茶皂素对多种引发皮肤病的真菌类以及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对A型和B型流感病毒、泡疹病毒、麻疹病毒、HIV病毒也有抑制作用。茶皂素还具有较好的抗渗漏与抗炎作用,可用于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化痰止咳等。另外,茶皂素能抑制酒精吸收,加速酒精的分解,所以茶能醒酒应该是茶皂素的作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茶皂素还具有一定的减肥效果。
茶皂素有阻碍胰脂肪酶活性的作用。茶皂素通过阻碍胰脂肪酶的活性,减少肠道对食物中的脂肪吸收,从而达到减肥目的。此外,茶皂素还俱有促进体内激素分泌、调节血糖含量、降低胆固醇含量、降血压等功效。这对于我们当代大多数人而言,可谓是“健康福音”了。工作之余, 为自己煎点一盏茶汤,让汤花盈盏,让沫饽涌起,然后分茶而饮,细细品饮,既有迷人的口感滋味,又有良好的健康养生作用,谁会忍心拒绝这样一盏内涵丰富的茶汤呢?
茶皂素也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表面活性剂。茶皂素在茶籽中含量最高,刊于明代的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有“茶籽捣仁洗衣去油腻”的记载。茶皂素从1931年被日本青山次郎首次分离发现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全面而深入的科学研究和使用。目前,茶皂素也广泛应用于洗涤,毛纺、针织、医药、日用化工、建筑行业等领域。
图注:藏于日本京都大德寺的〈五百罗汉图〉,是南宋明州(今宁波)惠安院僧人义绍化缘十年,委托画家周季常、陆信忠等绘制,反映南宋时期江南禅寺禅僧点茶吃茶场景。
六、茶汤沫饽的真相
现代人在泡茶过程中发现,一些多毫茶叶、碎茶叶茶叶冲泡时最容易起沫。究其原因,都和其中茶皂素容易分解有关系。
多毫茶叶因为其茸毫多,所含茶皂素内质也丰富,冲泡时容易起沫。碎茶叶因为茶叶部分“破壁”的原因,也容易起沫。从而也就不难理解古人煎点茶汤时要将茶饼、茶叶捣碎、碾细的做法了。
饮用汤花不仅在古代得到重视,现代社会也同样重视。譬如啤酒是现代年轻人最为钟爱的薄酒饮料, 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赢得声誉, 而这“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则是由啤酒花形成的。
啤酒花是一种植物,别名蛇麻花、酵母花、酒花,拉丁文名:Humulus
lupulus,是大麻科、葎草属一种多年生草本蔓性植物。啤酒花的芳香与麦芽的清香赋予啤酒含蓄的风味,并形成啤酒丰富细密的泡沫。啤酒泡沫是啤酒花中的异律草酮和来自麦芽的起泡蛋白的复合体,优良的酒花和麦芽,能酿造出洁白、细腻、丰富且挂杯持久的啤酒泡沫。啤酒、咖啡和茶都以芳香与清苦取胜,这也是其魅力所在。
茶汤的起泡物质有茶皂素、蛋白质、氨基酸、茶多酚等,其中茶皂素为主要起泡物质。茶皂素的清苦与蛋白质、氨基酸、茶多酚的鲜爽清香一起构成了茶汤沫饽清爽滑腻的特点, 沫饽洁白、细腻、丰富, 且“
咬盏”持久,是一种比啤酒泡沫更为优良可口的健康饮品。而且自唐宋以来就受到茶人的喜爱和珍重,有大量诗词文赋遗存下来,值得我们仔细研读和学习。
笔者通过多年的茶汤冲瀹研究发现,六大茶类经过十分钟到三十分钟的闷泡,过滤出的茶汤最容易起沫,注入茶盏用茶筅击拂,很容易就形成厚厚的一层沫饽。特别是绿茶类,形成的沫饽如同积雪一样,堆满盏面, 经久不散。红茶类、乌龙茶类汤色稍稍带些红褐色,普洱茶类、黑茶类的汤华也能达到雪乳盈盏的状况,让人叹为观止。
古人要将茶叶蒸过、研磨、制程团饼茶,煎点茶汤时还要将茶饼炙烤过,然后碾磨,过箩,经过竹筴搅动或茶筅击拂,最终形成沫饽,并依此为豪。而我们今人只需将茶叶杀青干燥,无论绿茶红茶黑茶白茶,也无论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更无论芽茶、饼茶、散茶、碎茶,只要茶汤浸泡的温度、时间合适,然后通过茶筅击拂茶汤,就能达到同样的的效果, 可谓简便易行。
那么我们不仅要问:这样的奥秘为什么古人一直没有发现呢?非要走那样繁复的一道道程序呢?
唐代煎茶用竹筴搅动茶汤,所起汤花并不多,所以陆羽用枣花、青萍来形容。宋代初期点茶用茶匙,击打出的沫饽也应该不是很丰富,所以才出现了沙门福全、蒸水显上人、南屏谦师这样的点茶高手。到了北宋末情况发生了改变,茶筅——这个“点茶神器”出现了,普通人只要一筅在手,都可以击打出一盏沫饽丰富的茶汤,由此点茶法大兴于天下。
由于点茶法是由煎茶法演变而来的,依然保留有煎茶的传统做法,譬如都用团饼茶,煎点时都要将团饼茶炙烤碾碎,这样才能出丰富的沫饽,而当时的蒸青散茶并非主流,所以也要碾碎冲点。到了明代初期虽然废团饼茶而兴散茶,但当时的人们依然以唐煎宋点的方式来烹茶,我们解读朱权《茶谱》就能了解其大概了。明代中叶随着炒青绿茶的兴起,冲泡法大兴,人们已经不再关注茶汤沫饽了,只注重茶汤香气和滋味,这样的“奥秘”也就无人关注了。唐代煎茶、宋代点茶也已成为绝响,仅仅在东瀛岛国得到一些保留,也不以汤花沫饽为主。
那么,我们今人是否就比古人高明呢?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经过长时间闷泡的茶汤滋味苦涩、辛辣,虽然击打出的汤花是雪白色的, 但茶汤并不可口, 达不到古人所说“
香甘重滑”(赵佶《茶论》)的要求。就这一点而言,古人确实比我们现代人高明。唐宋时期制造茶饼,之所以要蒸青、压榨、过黄、研磨,无非就是为了去除茶叶中的茶青味和苦涩味,只留下甘香重滑的滋味,再经过竹筴搅动和茶筅击拂, 从而形成汤花沫饽,可用“甘露”来形容。
我想随着茶叶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天我们也能通过高科技手段去除掉茶叶中的茶青味和苦涩味,只留下甘香重滑的滋味。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内涵丰富,茶皂素也很丰富,只要用茶筅击打,就能出丰富的汤花沫饽,此时就真正可以和古人一试高下了。
七、茶汤冲泡出沫试验数据试验数据一
茶品
茶品1:绿茶(圣谷春茶,一年),玻璃杯冲泡茶品2:白茶(安吉白茶,一年),玻璃杯冲泡
茶品3:中叶种绿茶(黄花云尖,一年),玻璃保温杯冲泡点茶用具:建盏,茶筅,玻璃过滤器
汤花沫饽
10分钟:茶品1汤花明显;茶品2汤花稀薄;茶品3汤花明显;
30分钟:茶品1沫饽涌起;茶品2沫饽稀薄;茶品3沫饽堆积;
60分钟:茶品1沫饽堆积;茶品2沫饽稀薄;茶品3沫饽堆积如雪;
试验数据二茶品
茶品1:红茶(古树滇红,两年),玻璃杯冲泡茶品2:熟普(普洱茶头,八年),玻璃杯冲泡茶品3:黑茶(六堡茶,两年),玻璃杯冲泡
点茶用具:建盏,茶筅,玻璃过滤器汤花沫饽
10分钟:茶品1汤花明显;茶品2汤花稀薄;茶品3汤花明显;
30分钟:茶品1沫饽堆积;茶品2沫饽稀薄;茶品3沫饽涌起;
60分钟:茶品1沫饽堆积如雪,稍显褐色;茶品2沫饽稍密,褐色;茶品3沫饽堆积如雪;
试验数据三茶品
茶品1:红茶(90年代),玻璃杯冲泡 茶品2:武夷岩茶(两年),玻璃杯冲泡
茶品3:永春佛手(两年),玻璃保温杯冲泡点茶用具:建盏,茶筅,玻璃过滤器
汤花沫饽
10分钟:茶品1汤花稀薄;茶品2汤花稀薄;茶品3汤花稀薄;
30分钟:茶品1沫饽明显;茶品2沫饽明显;茶品3沫饽明显;
60分钟:茶品1沫饽堆积,稍显褐色;茶品2沫饽堆积;茶品3沫饽涌起;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六大茶类经过浸泡,都能击打出丰富的汤花沫饽,其中绿茶类、乌龙茶类、红茶类、黑茶类沫饽最为丰富,白茶、紧压发酵茶类沫饽较为淡薄。在做以上数据时,对其中一款中叶种绿茶采用保温杯闷泡,出沫效果明显。那么出沫效果较差的白茶、紧压发酵茶(普洱老茶头)如果也采用保温杯闷泡,出沫效果如何呢?于是就有了第四组试验数据。
试验数据四茶品
茶品1:白茶(安吉白茶,一年),保温杯闷泡
茶品2:普洱熟茶(普洱茶头,八年),保温杯闷泡茶品3:普洱生茶(下关沱茶,八年),保温杯闷泡
点茶用具:建盏,茶筅,玻璃过滤器汤花沫饽
10分钟:茶品1汤花明显;茶品2汤花明显;茶品3汤花明显;
30分钟:茶品1沫饽涌起;茶品2沫饽涌起,稍显褐色;茶品3沫饽堆积;
60分钟:茶品1沫饽堆积如雪;茶品2沫饽堆积如雪,稍显褐色;茶品3
沫饽堆积如雪;
茶汤实验附图:
图注:试验数据 玻璃杯、茶品、茶盏、茶筅
试验数据
电陶炉烧水壶
试验数据1
茶品1 冲泡60分钟 沫饽
试验数据1
茶品2 冲泡60分钟 沫饽
试验数据1
茶品3 冲泡60分钟 沫饽2
试验数据2
茶品1 冲泡60分钟 沫饽
试验数据2
茶品2 冲泡60分钟 沫饽
试验数据2
茶品3 冲泡60分钟 沫饽
试验数据3
茶品1
试验数据3
茶品2
试验数据3
茶品1
试验数据3
茶品1 冲泡60分钟 沫饽
试验数据3
茶品2 冲泡60分钟 沫饽
试验数据3
茶品3 冲泡60分钟 沫饽
试验数据4
茶品1 冲泡60分钟沫饽
试验数据4
茶品2 冲泡60分钟沫饽
图注:试验数据4
茶品3 冲泡60分钟沫饽
八、茶汤实验结论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六大茶类经过一定时间、温度浸泡,过滤出的茶汤通过茶筅击打,都可以形成丰富的汤花沫饽,其中绿茶类、白茶(黄茶)类、乌龙茶类(佛手茶)、古树红茶类(古树滇红)、黑茶类、生普系列,都可以形成雪白沫饽。熟普类、红碎茶类、乌龙茶类(武夷岩茶)形成的沫饽稍显红褐色。
击打出的茶汤滋味柔和,香气高雅,口感细腻,最适宜品饮。还具有一定的健康养生作用,对于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化痰止咳、美容减肥等都有一定效果,值得在全社会大力推广和普及,以利益更多人群。
以上数据是冲泡环境下得出的,同样在煎煮环境下,也可得到相同数据,此不赘述。
九、余话
本文通过对于唐代煎茶、宋代点茶、明代烹茶、明清以来泡茶历史文化的梳理,提出当代茶汤的解决方案:
六大茶类经过一定时间、温度浸泡,过滤出的茶汤通过茶筅击打,都可以形成丰富的汤花沫饽,这对于了解和营造唐宋时期茶汤煎点场景、重现唐宋时期茶道文化风雅辉煌,有一定的宣扬效果。
通过对冲泡茶汤的击打呈现出丰富汤花沫饽,这就在技术层面解决了恢复唐宋时期团饼茶的难题,也为现代茶业找出一条通路,从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存储、烹饮、审美等诸多领域都打开一道新的大门,这大门不仅通往传统,也通往未来。
茶汤烹饮不仅仅是色香味韵这四相(笔者称之为茶汤四相),还应该包含更深次的思想文化境界以及审美意识,汤花沫饽的重现无疑为我们当代人打开这样一道封闭已久的大门。而且从保健养生的角度来理解,茶汤沫饽更应该引起我们现代人的重视。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环保、健康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回归传统文化、回归优雅生活,则是有识之士的共识。如何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如何复兴与创新?无疑也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一条严峻问题。仅就中华茶文化而言,唐代煎茶、宋代点茶、明代烹茶、明清以来泡茶如何在当代社会完美演绎?如何传承与创新?也是每个茶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课题。
本文以茶汤冲泡击打为原理,详细论述了唐宋煎点在当代人文视野下的复兴与创新这一论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以此为契机,为中华茶文化的全面复兴提供一些途径。
(摘自2018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马守仁)
参考资料
1、陈宗茂主编《中国茶经》,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年
2、宛晓春主编《茶叶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3、夏涛、丁以寿主编《中华茶史》《中华茶文化》《中华茶道》《中华茶艺》系列教材,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4、夏涛、方世辉等编着《茶叶深加工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