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舒曼茶话
Viewing all 87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记住茶香(散文诗)

$
0
0



从老树枝上,一芽一芽地钻出来

这是春风春雨给茶叶树怀的孕

在老家房前屋后,自留地边上,生长着高高

矮矮的茶叶树,地边爬坡上坎的地方

也栽着茶叶树

茶叶冒出一寸两寸,父亲总是选择阳光明媚的

好日子,吃过早饭,中午太阳最辣的时候

父亲拿着竹编的茶叶兜兜,采下鲜嫩的茶叶

父亲说,阳光好,采茶叶留下的伤口

就会愈合得快,下一泼茶叶才会长得更加好

是人要茶叶,不是茶叶要人,人要爱护它

才成,要不然,就会伤害茶叶树,特别是下雨天

父亲是坚持不采茶叶的,宁愿茶叶的毛尖疯长

父亲说,雨水天采茶,雨水有毒,雨水淋打在

茶叶的创口上,很伤害茶树,茶树会老得快

下年的茶叶也会长得不好

说不定茶树还会枯干死亡

父亲说,雨天采的茶叶,做成茶后,品质会比

太阳天采的茶差,香味差,回味差

 


采好鲜茶叶,等待太阳落下后

吃过晚饭,我在灶前烧火

父亲把茶叶倒进锅里,在慈慈的声音中

冒出阵阵茶香

茶叶在锅里翻来复去

当茶叶变得很烫手的时候

茶叶离开锅,来到桌子上那个圆圆的

簸箕中,父亲双手来来回回地搓揉

立刻,满屋子的茶香,飘到空中

我想伸手去搓揉,手烫得得蛇信子一样

缩回来

在茶香中,有人来了

 


茶叶在搓揉中,变冷却了,继续倒进锅里

火比刚才烧得小

这样反复搓揉三次后,原先伸展的嫩茶叶

卷缩起来,胖胖的嫩条变苗条精细

饮用的茶叶基本成了

放在锅里,用微火温火焙干

就好了

 


闻着茶香,客人已经来到家里

烧水,烤茶

客人敬重地端起茶杯,轻轻呷一口

说好茶

现在,父亲已经离开我快二十年

记起三十多年前的茶香,茶味

茶叶的品质就会回到眼前

摘自吃茶去杂志;作者:胥佑良云南文山)

 


 

煨一壶核桃茶等你(散文)

$
0
0


  

    (《吃茶去》杂志)关于核桃茶的记忆,总是和喜庆的日子连在一起。在我朦胧的记忆中,村子里要是有人家打发姑娘或讨媳妇,或是去远方亲戚家做客,就会有核桃茶喝。老家的核桃茶很甜很香,那是平常的日子里不曾有的味道。所以我至今都总是把喜庆和核桃茶连在一起。尽管现在煨一壶核桃茶真的也很方便。

    幼年的记忆里,在我的老家,煨核桃茶是一件很隆重的事,因为那一定是要办喜事了。煨茶不仅隆重还有很多有讲究,办喜事的日子定下后,煨茶的师傅是要专门请的,就像请做菜的大厨一样。并且他必须是家族里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辈,一般一至二人,煨茶者就像是一场喜宴的召集人,他要最早来到办喜事者家中,在院子的一角燃起一个火塘,支上三脚,用几把大铜壶将水烧开。乡里乡亲和亲朋好友会陆陆续续赶来,围在火塘边,闲聊或是商讨帮忙之事,一场客事才有条不紊的开始。

    婚礼上的茶,有两道:一道苦茶,一道甜茶。煨茶的方法十分讲究,苦茶是茶罐烤茶,茶罐则比平时家用的大很多,是那种隆重场合专用的,等几把大铜壶里的水都涨开,扒拉出火塘里的碳灰,将大茶罐慢慢预热,然后将一大把上等的好茶叶放进大茶罐里不断翻抖,待茶罐里茶叶飘出淡淡的青烟和浓浓的香味,就可以将茶罐移离火塘,倒入少量现涨的开水,“噗”的一声,茶香四溢,一团云一样的茶汤干好噗到罐口,满却不溢,片刻后慢慢回落,再添一些涨水,移至火塘边煨三五分钟,苦茶就算煨好了。甜茶即核桃茶,煨甜茶茶汤的程序有一点复杂,首先要把清洗好的生姜一分为二,一份生用,一份做炮姜,炮姜的方法是将生姜整块埋入滚烫的火灰中焖焐至皮黄心熟,然后将生姜和炮姜拍烂一起放进大壶中加红糖加水煨,时间越久味道越好。削核桃仁绝对是一项技术活,上好的漾濞大泡核桃剥皮取仁后用快刀或刀片将核桃仁削成薄如蝉翼的片,待茶汤煨好,取一小撮放入茶盅,冲上红糖姜汤,薄薄的核桃片在琥珀色的茶汤里打几个滚后,稳稳停下,甜茶才算煨好。

在我的老家,这样的茶一般只有结婚办喜事的时候才能喝得到,而喝茶和上茶的一些礼俗也很有意思,整场婚礼中,这两道茶要敬客人两次,第一次是应邀的客人到家落座后,第二次是宴席间所有菜品上齐后,煨茶是本家亲戚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上茶敬茶的则要选帮忙亲朋中年龄较小的男子,十七八岁且长得子弟(帅气)的小伙子最合适。煨法完全相同的两道茶,男方家和女方家上茶的次序各有不同,若是嫁女先上甜茶,再上苦茶。娶媳妇则先上苦茶,再上甜茶。其间所表达的意思各有不同。嫁女家先上甜茶,后上苦茶的意思表达是:对女儿离家的不舍,聪慧可人的女儿从此成了别人家的媳妇,再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日子有甜变苦。所以先上甜茶后上苦茶。娶亲的先上苦茶,后上甜茶的意思表达则是:娶上这等贤惠能干的好媳妇,从此苦尽甘来,满心欢喜,所以先上苦茶后上甜茶。                               


漾濞县城和周边汉族人家办喜事,也煨核桃茶,但煨法和敬茶的礼数跟我们老家的有所不同,煨茶人一样是要特别邀请的,但不一定是本家亲戚,朋友也可以,但这个人必须是人品好、人员好、家庭和睦、为人和气,最好是上有父母双全,下有儿孙绕膝的中老年妇女。煨茶的地点则在新房里,炉子里加旺旺的栗碳火,茶汤里除生姜红糖外还有桂圆、花生、枣子、柿饼等。寓意:早生贵子。而这道核桃茶能享用的人并不多,这是男方家专门为女方家送亲的客人准备的,新媳妇进门后,来送亲的娘家人是最尊贵的客人,这时去迎亲的队伍里未婚的小姑娘就负责端上核桃茶一一给送亲的娘家人敬茶,这时双方亲戚见面介绍,也算是互相认亲。

去年冬天,感冒后,我长时间咳嗽,吃药、输液、西医、中医、单方、偏方都用尽了,就是不见好,折磨得我焦头烂额。一个略懂医术的老人家跟我说:“你可能是寒咳,要不你试试核桃羊油茶吧,核桃润肺、羊油性温,就是不知道你喝不喝得来?”我说我会喝,记得小时候在老家,父亲偶尔也煮给我们喝,核桃羊油茶在那个营养品极度匮乏的年代是极好的补品,还有酥油茶我也爱喝,应该可以,就是不知道去那里买羊油?他说:“去农贸市场卖羊肉的摊点问问。”我去问,还真有,比羊肉便宜很多。买了一小块,回家煨了一壶红糖姜汤,羊油和核桃仁用快刀切成一样薄的片,记得父亲说过,做羊油核桃茶,羊油越新鲜越好,切成薄薄的,但不要剁,剁太碎反倒不好喝。羊油和核桃放在精致的瓷碗里,倒入滚烫的茶汤,趁热喝下,当天就觉得咳嗽的症状轻了一些,第二天再喝了两碗,好了。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手机里不断有信息发过来的声音,打开看,是好久都没有联系的旧时好友:“孩子去外地读书了,闲下来,有大把时间,找个由头聚聚?”;还有一条是文友发的:“核桃熟了没?想念你的同时也想漾濞核桃了”......正看着,窗外一片红光伴着几声巨响,吓了我一跳,忙到阳台观望,竟是有人在放礼花,一炮接着一炮,冲向天空落下来,如同天女散花,亮幌幌映红了半边天,这不年不节的,搞什么鬼?可转念一想,人家自是该有值得庆贺的事吧,谁又规定焰火一定要在节日里才能放?!

这样想的时候也就想起了即将要到的漾濞核桃节,我写下这样一条信息:“九月,来漾濞吧,我煨一壶核桃茶,等你!”群发给我的亲友。

摘自2014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杨晓洁(云南大理)】

 

 

 


 

品好茶读好书

$
0
0


       (《吃茶去杂志饮茶与读书,两种高雅的情调,一种享受的人生,可能不被每个人理解与接受,但爱好者必然会品出其中无限之乐趣。  

 心情宁静之时我最爱读书,读书之时又常常爱捧一杯茶水,一边读书一边呷茶。书可厚可薄,茶可浓可淡,吟诵多变的文字,咀嚼茶叶的清香,便觉得这也是人生的一种享受。在滚滚红尘中,能坐下来喝一杯好茶,读一本好书,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乐趣,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境,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清代醉月山人的七律“茶亦醉人何须酒,书自香我何须花。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吟成白雪心如素,最到梅花香也清。昔日浣沙今日恨,玉人如许愿相亲。”讲的就是饮茶与读书的情调,心静之时泡上一杯清茶,看一本书,让身心充分浸泡在幽幽的茶香书中,仿佛时间都已停止。
   茶要轻轻地嗅,缓缓地呷,细细地嚼,悠悠地品,不管红茶、绿茶、名贵佳茶或普通茶,漾在杯里,香在嘴里,都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古人把茶当作陶冶性情、锻炼品格和思想情操的途径和方法。唐代的刘贞亮提出“以茶可雅心”、“以茶利礼仁”,“以茶可行道”、“以茶养身体”的“茶德”。于是古人便常常以茶为范,以茶载道,把“道”寓于品茶之中,使茶性与人性相通,茶品与人品相合,借茶香茶韵,构筑出淡泊谦和的意境。
   手执一杯香茗,品味着四季的蕴味,品味人生的精彩,心素如简,人淡如茶。清茶袅袅散发着时光的馨香,弥漫而来的是恬静和舒适。敲打着文字,心仿佛一泓静水,那些淡淡的往事,淡淡的心绪和淡淡的思念都融化在这茶香里。该用怎样的文字才能把夜的空旷、月的妩媚、茶的深邃、心的静谧落墨纸上?人生在世,总想争个高低之分,成败得失。殊不知高与低,成与败,都是人生的滋味,功名利禄来来往往,炎凉荣辱浮浮沉沉。一份淡泊,一份宁静,深入细致的品茶,就像品味漫漫人生一样,酸甜苦辣酸,五味俱在。人生如白驹过隙、草露风灯,短暂得就像这片片茶叶,我们不应该刻意的去计较生活中的得失,应该活得实在、活得真切、活得淳朴、活得坦然。功名利禄只是过眼云烟,不必为追求短暂的大红大紫而穷尽一生,其实人生如茶味一样清淡略带苦涩为最佳。风雨人生、辛酸遍尝,这样的人生才是富有的、充实的、幸福的。
   书要静静的读,慢慢的赏,不管古今中外、传世佳作或一般读物,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品味着人生,体味着人生。捧一杯清茶,临窗而坐,用清茶的怡香,将自己的心融入墨香的文字里。嗅着淡淡的香气缥缈的来临,轻盈而悠然。浅听夜音,旋绕在氤氲处,伴清风徐徐。一点点打开思绪的画卷,看流年留下的斑驳的碎影,摇曳在诗词话语间。让一颗心淡然在文字里,一切释然。呷一口茶,透过杯中茶叶看人生。
   品茶是一种消遣和享受,呷茶入口,茶汤在口中回旋,顿觉口鼻生香,茉莉的飘香爽口,碧螺春的柔和鲜甜,云雾的香馨醇厚,龙井的香郁味甘,一切尽在不言中。从一片茶叶中可品出山川风景与大自然的精神,心灵复归宁静,方会沉醉其中。品茶后,写写文章,更能让我安静下来品味人生。
   展开沧桑的岁月,品尝人生爱恨,才会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意义的真正领悟,才能把这美好世界与你的人生领略中惠,会让你在这茶香的杯中,回忆人生的七彩斑斓,沉醉在炫丽的红尘梦幻里,品读你墨宝的真谛,书写无悔的人生。一杯茉莉花茶正袅袅散发着时光的馨香,弥漫而来的是恬静和舒适。敲打着文字,心仿佛一泓静水。那些纷繁的往事,忧愁的心绪,和被思念的青藤缠绕着的那份淡淡的念想,已经随了这键盘开始氤氲岁月的旖旎。
   流年的红尘,无声的文字,在岁月中记录下感动的瞬间,镌刻下今生值得回味的年华。文字是心灵梦语的驻守,是快乐的愉悦,是心语的独白,是把一份幸福与快乐默默的在茶香中品味。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洗心如镜,和谐天下,高不孤方自赏,才能超然物外。浩然处世,静气养身,平心才能静气,给自己一片晴朗天空。
   品好茶读好书,能静守一段岁月安好,看春意繁花,尝夏日火辣,叹秋叶零落,赏冬雪飞舞。其实人生的幸福真的很简单,微笑地生活,过着平凡的日子,守住淡泊的岁月,有事做,有梦想,有期待,有结果,有人爱,这就很好。感受生命善良与芬芳,茶香中读懂了自然。用真诚与善良来点缀自己的世界,绯红花瓣在手指间飘落是美,斑谰汪洋如海的明媚也是美。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缕花香,当花开放在心灵深处,只需微风轻轻吹动,便能散发出悠悠的让人陶醉的芳香。
【摘自2014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王涛湖北武汉)】





 

陈藏器《本草拾遗》载茶功

$
0
0



在陆羽《茶经》之前,有关茶的记载多是只言片语,记载茶功茶效的更少,综合各种文献,仅有《本草经》、《神农食经》(原书已散佚)、《桐君录》、晋张华《博物志》、陶弘景《杂录》、三国华佗《食论》、唐苏敬《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孟诜《食疗本草》、陈藏器《本草拾遗》等数种,唐代宁波籍大医学家陈藏器编撰的《本草拾遗》,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承先启后称巨著

陈藏器(681[一作687]-757),唐代四明(今浙江鄞州区)人。医学家、药物学家、方剂学家。开元中(713-741)为京兆府三原(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县尉,县尉系县令以下分管治安的官员。平时爱好医道,专心攻研药学,喜读《本草》一类书籍。他认为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虽有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苏敬《新修本草》、诜《食疗本草》等名家的集注补释,尤其是由苏敬主编,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由朝廷颁布的第一部官方药典《新修本草》,载药844种,但遗存尚多。而且在《新修本草》成书之后的70多年,民间又涌现出大批单方、验方。于是,他广集诸家方书及当时所用新药,以寒温性味华实禽兽为类,在开元二十七年(739),撰成《序例》一卷、《拾遗》六卷,《解纷》三卷,总名《本草拾遗》。《新修本草》新增药物114种,《本草拾遗》比《新修本草》新增药物多6倍。此书将中药的药物性能归纳为10类: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言其宣可去壅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滑可去着涩可去脱燥可去湿湿可去枯,后世发展成十剂方剂分类法,至今仍为中医界应用。又载罂粟可入药。该书对祖国医药学有承先启后的重要意义。

由于时代局限,该书亦有荒诞之处,如所记以人肉疗羸疾,助长了后世愚孝风俗割肉疗亲的恶例,虽然他非始作俑者,而影响极坏。后人因此讥诮其搜罗怪僻,受到历代医家的批评,从而也影响到对《本草拾遗》的评价。                        

但瑕不掩瑜,明代大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陈藏器和《本草拾遗》作了高度评价:

其所著述,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肤谫(浅薄之意)之士,不察其详核,惟诮其僻怪,宋人亦多删削。岂知天地品物无穷,古今隐显亦异,用舍有时,名称或变,届可以一隅之见,而遽讥多闻哉!如辟虺雷、海马、胡豆之类,皆隐于昔,而用于今。仰天皮、灯花、败扇之类,皆万家所用者。若非此书收载,何从稽考?此本草之书,所以不厌详悉也。

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教授爱德华·谢弗,在他的汉学名著《唐代的外来文明》一书中,称赞陈藏器是八世纪伟大的药物学家,并将他与相对保守一些的药物学者相比较,认为陈藏器详细而又审慎地记录了唐代物质文化的许多方面的内容,这些记载虽然与医药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却有很高的价值。

2003年,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医史学专家,本草文献学专家和本草文献整理研究奠基者尚志钧辑释的《〈本草拾遗〉辑释》,这本46万字的力作,对《本草拾遗》作了全面解读、注释。据尚志钧研究,《本草拾遗》引用的文献达127种,可见陈藏器的采集之广和研究之深。

首次记载茶瘦身

《本草拾遗》原书散佚,今本根据宋元丰五年(1082)唐慎微编撰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医心方》等书收录,才得以传世。

该书有关茶的文字,有如是记述:

茗、苦茶:寒,破热气,除瘴气,利大小肠,食宜热,冷即聚痰。茶是茗嫩叶,捣成饼,并得火良。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使不睡。

 早期记载茶效茶功的,大多只有一两句话,著名的如被陆羽引入《茶经》、已经散佚的《神农食经》的记载:

茶茗久服,令人悦志有力。

陶弘景《杂录》载:

苦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 黄山君服之。

华佗《食论》载:

苦茶久食,益意思。

比较而言,苏敬《新修本草》与孟诜《食疗本草》,已开始记载茶的多种功效,《新修本草》所载即陆羽《茶经·七之事》所引《本草·木部》内容:

茗,苦荼,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春采之。

苦荼,主下气,消宿食。作饮,加茱萸、葱、姜良。

《食疗本草》所载内容为:

茗叶利大肠,去热解痰,煮取汁,用煮粥良。又茶主下气,除好睡,消宿食,当日成者良。

可见,《本草拾遗》综合了《新修本草》与《食疗本草》的内容,不同的是,《本草拾遗》在其它本草记载消食、消宿食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久食令人瘦,去人脂”的观点。这一观点非常科学,即如今广为宣传的茶的减肥功能。古代食物短缺,居民大多营养不良需要增肥,与当代发达地区富裕人群营养过剩需要减肥不同,提醒人们要注意不宜多食、久食。这说明陈藏器的记载,是经过仔细观察研究的。

似茶非茶皋芦木

在《本草拾遗》中,陈藏器还记载了一种似茶非茶的皋芦木,并先后转引东晋裴渊《广州记》、南朝陈代沈怀远《南越志》对皋芦的记述:

皋芦叶,味苦平。作饮止渴,除痰不睡,利水明目,出南海诸山。叶似茗而大,南人取作当茗,极重之。《广州记》悦:新平县出皋芦。皋芦,茗之别名也,叶大而涩。又《南越志》曰:龙川县出皋芦,叶似茗,味苦涩,土人为饮。南海谓之过罗,或曰物罗,皆夷语也。

 皋芦,《茶经》称瓜芦,很多古籍记载产于广东、四川、贵州等地,似茶非茶,近代少有记述,至今没有定论。一说即是大叶茶,一说是一种大叶冬青。当代苦丁茶一般指指大叶冬青,属冬青科植物,叶片大而厚,味较苦。笔者以为与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记相吻合:

皋芦,叶状如茗,而大如手掌。碎泡饮,最苦而色浊,风味比茶不及远矣。今广人用之,名曰苦登。

这一记载中“叶状如茗”不符合。

多种文献记载皋芦“叶似茗”,《茶经》也说它“似茶,味苦涩”,显然不是苦丁茶,应该与茶相似。据吴觉农主编的《茶经述评》介绍,今日本就产有与茶相似的皋芦,该书还配有照片,叶片小而略圆,与茶叶相似,与苦丁茶则完全不同。

笔者以为,皋芦是有别于苦丁茶的,两者究竟是否同一植物,尚待专家进一步研究确认。

《茶经》未录留遗憾

在唐代《食疗本草》、《新修本草》、《本草拾遗》三种著名本草中,《茶经》仅引录了官方颁布的《新修本草》,引文分别见于《茶经·七之事》“本草·木部”、“本草·菜部”。

笔者原来以为《茶经》对茶事古文献的搜罗,已经相当全面,很少遗漏,由此可见并不尽然。这三种当朝本草,陆羽应该看到的,可见他是有选择的。如果说《食疗本草》与《新修本草》的记载大同小异,那么,《本草拾遗》记载的“久食令人瘦,去人脂”的内容,是《茶经》所有引文中所没有的,未能收录实为一大憾事。包括笔者曾经写到的虞世南《北堂书钞》中记载的12则茶事,个别也未被《茶经》引用。这仅是笔者涉及到的个例,说明茶史还大有研究余地。

“万病之药”待考证

“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很多茶书都写到,该语出自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尤其是2008年,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预防保健会诊专家赵霖教授,以茶为万病之药,勿忘饮茶健身》为题,在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健康大讲堂》宣讲后,被多家报刊、网站转载,影响极大。另说“贵在茶也,上通天境,下资人伦”之语也出自该书。但笔者查阅尚志钧的《〈本草拾遗〉辑释》,并未发现上述文字。笔者曾通过电子邮件请教赵霖教授,询问出处,未见回音。

笔者不排除《本草拾遗》其它版本可能有此一说,但在未见到出处之前,无法消除怀疑。如流传更广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语,很多专家、学者都说出处是《神农本草经》,事实是《神农本草经》根本没有此语,目前查到该语的最早出处是在清代。

虽然茶之功效甚多,但说它是“万病之药”未免夸张。身为名医的陈藏器,记述的茶功、茶效不过五六种而已,应该不会如此夸大。再说《茶经》也未引录。笔者以为,很可能是后人伪托陈藏器之语。

总之,“茶为万病之药”是否出自《本草拾遗》,尚待考证,未找到出处之前,不能随便采信。 

      【摘自2014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竺济法浙江宁波)

 



 

一茶之水

$
0
0

                   

(《吃茶去》杂志)茶从离开茶树的那一刻起,就期待着与水相逢;水从奔腾流淌伊始,就追逐着茶的踪影。茶与水是一对神奇的伴侣。茶因水而苏醒重生,水因茶而丰润甘美。

明人张源在其《茶录》中写道:“茶者,水之神也;水者,茶之体也。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窥其体。”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云: “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八分耳!” 两段话,讲的是一个意思:“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论茶也。”(许次纾《茶疏》)故欲治好茶,必先择真水。

真水即好水,即宜茶之水,无锡惠山泉是也。相传茶圣陆羽曾亲品其味,故惠山泉又名陆子泉。晚唐李德裕尤好饮之。他履任宰相时,不惜民力,从江苏无锡一路专设“递铺”,运送惠山泉水到三千里外的长安。此举,确系扰民苦民,遭后人诟病。然而,这位李相爷鉴水的本领确实了得。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记载:“李德裕居庙廊日,有亲知奉使京口(今镇江)。李曰:‘还日,金山下扬子江中急水,取置一壶来。’其人忘之,舟上石头城,方忆之,汲一瓶归京献之。李饮后,叹讶非常,曰:‘江南水味,有异于顷岁,此颇似建业石头城下水。’其人谢过,不敢隐”。

北宋时,京都汴梁的文人雅士、达官贵人,乃至“肉食者”皆以惠山泉水作为相互馈赠的上等礼品。欧阳修请蔡襄(北宋著名书法家)为他书写《集古录》序文,后精选四件礼品作为润笔,其中就有惠山泉一瓶。

还有那位炳耀千秋的苏大学士,也是一位品茶鉴水的高人。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有故人赠他新茶。为了烹出真味,曾以诗向无锡知县焦千之索要惠山泉水:“精品厌凡家,愿子致一斛”。后来,皇帝御赐苏轼一小龙团茶,他专程赶赴无锡惠山。“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在他看来,只有以惠山泉试龙凤饼,方不负精茗鲜馥,可谓双绝双美矣。

惠山泉为山水,是通过岩层裂隙过滤了的,杂质极少,且“味甘”而“质轻”。那位写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中唐诗人李绅曾赞曰:"惠山书堂前,松竹之下,有泉甘爽,乃人间灵液,清鉴肌骨,漱开神虑,茶得此水,皆尽芳味也。”世人皆称惠山泉天下宜茶之水,诚哉斯言。

不过,也有不完全买账的,乾隆爷便是。乾隆有只小银斗,那是他择水、试水的“神器”。清《冷庐杂识》记载,乾隆每次出巡,常喜欢带一只精制银斗,“精量各地泉水”,如杭州虎跑泉、镇江中泠泉、济南珍珠泉等。按水的比重从轻到重,以轻者为上。量得惠山泉水斗重一两四厘,北京的玉泉山水,水质最轻,斗重一两。于是钦定玉泉山泉水为“天下第一泉”。此处插叙几句:普天之下,号称“第一泉”者,多矣。若细加考量,并非秉持同一标准,而是各持一端,各有各的说辞。比如,乾隆之所以把惠山泉定为“天下第二泉”,就是因为水质略重了些。他在《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中说的明白:“水味贵甘,水质贵轻,玉泉每斗重一两,他处名泉无此轻者。”、“则凡出于山下,而有冽者,诚无过京师之玉泉,故定为天下第一泉。”乾隆的评判标准是以水质轻者为上,兼及水味甘、冽(清冷)。

水之轻重,有点类似今人所说的软水、硬水。硬水中含有较多的矿物质(钙、镁离子和铁盐等),增加了水的重量。用硬水泡茶,茶汤味涩而苦。水以轻为美,乾隆知之耶。

据《清稗类钞》记载,乾隆出巡时,必载玉泉水随行。由于“经时稍久,舟车颠簸,色味或不免有变”。身边左右便把玉泉水纳入大容器中,做上记号,再倾入其他泉水加以搅动,待静止后,“他水质重则下沉,玉泉体轻故上浮,提而盛之,不差锱铢”,名曰“以水洗水”。

彼时清皇宫内饮水,均取自玉泉山。西直门是水车必经之门,亦称“水门”。每天清晨最先进出西直门的必是插着黄龙旗的运水马车。一辆辆在寒风中碾过城门下的青石板路,发出吱吱嘎嘎的声响,时断时续,回响在熹微的晨光里。

其实,若论轻,雪水最轻。《金瓶梅》第21回《吴月娘扫雪烹茶》可谓曲尽其妙。西门庆正室夫人“吴月娘见雪下在粉壁间太湖石上甚厚,下席来,教小玉拿着茶罐,亲自扫雪,烹江南凤团雀舌与众人吃。正是:白玉壶中翻碧波,紫金杯内喷清香。”《红楼梦》中,妙玉最是“小资”,她招呼宝钗和黛玉到耳房中喝的“体己茶”,就是妙玉收藏了五年,从梅花上扫下来的雪水烹的茶。此等故事虽小说家言,却并非信口开河。古人称雪水为烹茶的“天泉”。融雪烹茶,一取其甘甜,二取其冷冽乾隆皇帝“遇佳雪,必收取,以松实、梅英、佛手烹茶,谓之‘三清’”颇得雅名。唐代白居易的“扫雪煎香茗”,宋代辛弃疾的“细写茶经煮茶雪”,元代谢宗可的“夜扫寒英煮绿尘”,清代曹雪芹的“扫将新雪及时烹”等,都是赞美用雪水沏茶的。漫漫寒夜,三五惺惺相惜的知己,围炉小坐,煮雪烹茗,古人之雅趣也,不知这等诗情画意如今尚存乎?

品茗之事,文者自文,俗者自俗。那些为衣食而常年劳碌奔波的布衣草根,大抵没有那种闲情逸致去收藏梅花上的雪。烹茶煮茗主要靠井水。旧时不拘城乡,家家院子里都有一口水井,有客登门,几句寒暄之后,主人便走到爬满青苔的井口,抖动井绳,汲起一桶冬暖夏凉的井水,点火煮茶便是。这情景我并不陌生,故乡的水井至今还留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众所周知,如今的泉水、井水、雪水,乃至江河湖水的水质,远不及先前洁净。可径自取来饮用者,寥寥无几。如此,难为了众茶客。我们该怎样选择宜茶之水呢?

大体说来有“五字真言”,:水质要求活、轻,清;水味要求甘、冽。这是历代茶人择水、论水、评水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现代茶人对泡茶用水的基本看法。其一,水源要活。流水不腐,活水有自然净化作用,泡出的茶汤特别鲜爽可口。“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宋  唐庚《斗茶记》)其二,水体要轻。如玉泉山泉水,水以轻为美。其三,水质要清。水清则无杂质、无沉淀、无色透明,最能显出茶的本色。其四,水味要甘。“凡水泉不甘,能损茶味。”所谓水甘,即入口,舌尖有甜滋滋的感觉。咽下去后,喉中也有甜爽的回味,用这样的水泡茶自然美味愈美。其五,水温要冽。冽即冷寒之意,“泉不难于清,而难于寒”,“冽则茶味独全”。因为寒冽之水多出于地层深处的泉脉之中,所受污染少,泡出的茶汤滋味纯正。去年,我参加北京一盛大茶博会,看到有专用“泡茶水”面市。诘之,商家答曰,水源取自地层深处,是水温常年保持在5摄氏度以下天然冷泉水。我品了品,口感柔、软、甘、冽。

行文至此,我想结合日常饮用水作些述评。一是山泉水:从山岩断层细流汇集而成,富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又经过砂石过滤,水质清净晶莹,用这种泉水泡茶,口感特别微妙。然而,山泉水并非随处可得,亦并非凡山泉水皆可饮。

二是江、河、湖水:属地表水,含杂质较多,混浊度较高,一般说来,用这样的水冲茶,效果不佳。但在远离人烟,又是植被生长繁茂之地,污染物较少的,仍不失为沏茶好水。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其江水,取去人远者”,良有以也。

三是井水:属地下水,悬浮物含量少,透明度较高。但它又多为浅层地下水,特别是城市井水,易受周围环境污染,用来沏茶,有损茶味。若能汲得活水井的水沏茶,同样也能泡得一杯好茶。

四是自来水:含有用来消毒的氯气等,在水管中滞留较久的,还含有较多的铁质,会使茶汤呈褐色,喝起来有苦涩味。所以用自来水沏茶,最好用无污染的容器,先贮存一天,待氯气散发后再煮沸沏茶。

五是纯净水 :现代科学的进步,采用多层过滤、反渗透技术,可以将一般的饮用水变成不含有任何杂质的纯净水,并使水的酸碱度达到中性。用这种水泡茶,不仅因为净度好、透明度高,沏出的茶汤晶莹剔透,而且香味纯正,无杂味,鲜醇爽口。此外,质地优良的矿泉水也是较好的泡茶用水。

有了好水、好茶,再加之好茶具、好手艺,那果真称得上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了。

       【摘自2015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袁振生山西阳泉)

 

 


 

一缕从未飘远的茶香——访“当代茶圣”吴觉农故居

$
0
0

                                                                  

一缕从未飘远的茶香

——访“当代茶圣”吴觉农故居

早就萌生一个愿望,去千年古县城丰惠看看吴觉农的故居。近日读著名作家王旭烽的《茶者圣——吴觉农传》,这种愿望愈加迫切。于是,在一个初夏雨后初霁的午后,与朋友相约驾车前往,一路谈笑有佳,欢心喜颜。

1897年4月14日,吴觉农出生在上虞丰惠西大街11号的一户吴姓家庭,乳名吴龙山。旧时中国,一般认为龙高贵吉祥,每位父母都怀有一份“望子成龙”的夙愿。当然,我们无法考证吴家父母是否存在这种意识,但在距离丰惠二十多华里的百官,的确有一座龙山,一方形胜,风水极好。

其实,吴觉农的故居与周围的民宅没有什么两样,三间粉墙黛瓦的普通平屋,是江南水乡最常见的建筑。当时,门前就是商贾云集、热闹非凡的西大街,背面紧依穿城蜿蜒流淌的街河,一道伸入河中的小石埠,在给日常生活带来饮用洗涤便利的同时,也平添了一份枕河人家独特的风情。或许是因为长期闲置,无人居住和打理,感觉比邻居的房屋更显简陋、陈旧,甚至破败。红漆剥落的大门,色泽黯淡,纵向布满裂纹,有的可以插入小孩的手指。一扇扇饱经风霜侵蚀的窗门,有开有合,无言地诉说着时光的流逝。内壁刷灰,留痕斑驳,难掩光阴无情。落满尘埃的家杂,早被烟火熏得失去了本色,像是耄耋的老者,寂寞中追忆逝去的岁月。廊檐上的几根木条,似乎不堪负重,摇晃着即将散落。后天井的石板青苔剥蚀,缝隙间青草恣意。两株郁葱的橘子树,已是青果累累,好像在静候主人的归来。现常见媒体报道,一些名人故居因长期疏于保护和管理,倒塌事件时有发生,还有在新一轮的城镇开发和建设中,名人故居被强制拆毁的也屡见不鲜。我不敢枉加猜测吴觉农故居的前景如何,但从它的现状来看,令人堪忧。故居在时光的磨砺中,早就慢慢地走向苍老,走向衰败,惟有前门立着的那块“吴觉农故居”文物保护的石碑,每时每刻都在提醒人们,这里就是我国著名农学家、茶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爱国人士,也是中国茶业复兴、发展的奠基人,被誉为“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的诞生地。

从父系的血脉上看,吴觉农本来应该姓郑。他的父亲叫郑忠孝,是上虞郑家堡人,家境赤贫,靠做雇工维持生计,因无钱娶妻直到三十多岁才入赘吴家做了上门女婿。在传统的中国封建社会,入赘的男人家庭地位自然是低人一等,就连子女也不能跟他的姓,吴觉农便随了母亲吴阿凤而姓吴。沉重的精神枷锁束缚着老实厚道的郑忠孝,一年四季除了耕种家里的六七亩田地外,一直寡言少语。幸亏吴阿凤聪明伶俐,慷慨热心,能八面生风四面呼应,因此在整条西大街上,吴家虽不属富裕人家,但邻里和睦人缘颇佳。父亲的忠厚勤恳和母亲的开朗热情,在幼年吴觉农身上自然留下了许多不可抹去的印记,这也成了吴觉农92年的人生中一贯勤恳踏实、善交朋友、乐于助人的天然基因。

吴觉农曾撰文说:“我家丰惠城,过去考取秀才事属平常,举人也不是显赫人物,历代进士台门比比皆是。”上虞,在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就设县。丰惠,在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始,成了上虞的县城。悠久的历史,鼎盛的文风,滋润着吴觉农的成长。同时凭了父亲的吃苦耐劳和母亲的持家有方,在家境并不富裕的情况下,1904年,7岁的吴觉农进入了丰惠的私塾承泽书院,开始了他一生孜孜不倦的求知、办报、著书之路。按照惯例,乳名不能再用,开蒙的塾师给他取名叫吴荣堂,也有一种长大后能光宗耀祖的寓意在里面。1905年,进巽水小学。1906—1913年,进当时县立高等小学堂。吴觉农读书勤奋,聪明智慧,少年时代学业一贯优异。更令同学和老师叹服的,在1911年小学毕业会考中,14岁的吴觉农夺得全县会考的桂冠。如果说老式私塾的开蒙熏陶,给聪慧的吴觉农打下了传统国学功底的话,那么新式县立小学的系统教育,更让追求进步的吴觉农接受了科学知识的洗礼,为以后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去求知求索,实现人生理想和抱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丰惠古镇,地杰人灵,文脉隽永,山清水秀,土地肥沃,向有浙东富邑之称。但处在清末民初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即使是这样一个富庶之地,鱼米之乡,老百姓依然难以摆脱衣食常忧的窘境。吴觉农同样难逃家境贫寒,生活困顿的厄运,1913年,小学毕业会考名列全县第一名的他,被迫辍学在家,这一年他15岁。于是,少年吴觉农便帮助父亲“租种六七亩园地维持生活”,对农事的艰辛和农民的艰难,有了直接的感知。他看到农民在烈日下流汗耕作,却不得温饱,心中老是设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苦?”失学的困惑,饥饿的折磨,缴不起租税的农民受酷刑时惨不忍睹的情形,深深刺激着他幼嫩的童心。与此同时,一个为振兴农业,实现农民增收的朴素愿望,如同一粒春天的种子,播在了吴觉农的心田里。正如他后来回忆起17岁那年入浙江省甲种农业专科学校学习时,为什么要将“荣堂”改名为“觉农”时说:“我青年时在家乡接触农业,特别较多关心茶叶生产,有志于为振兴祖国农业而奋斗,因此更名‘觉农’。”改名励志,由此,让我想起著名高僧大德净慧老和尚在禅茶实践之“生活禅”方面归结出的八字理念,即“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其实吴觉农的一生,就是觉悟和奉献的一生,他的思想和精神,于当今茶产业界而言,仍有着深远的意义。

吴觉农临终前对亲人说:“我一生事茶,是一个茶人。”这源于从小与茶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故乡丰惠,虽以产水稻为主,但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云雾缭绕的自然条件,同样有利于茶叶的生长,使藏之于深山丘陵的茶叶飘逸出了沁人的清香。“我幼时经常到茶山看采茶”,这样的回忆是确凿无疑的。上虞自古就是茶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提到包括上虞在内的越州茶叶,并说“浙东以越州上”。明嘉靖、万历年间,丰惠的后山、凤鸣山茶均为当地名茶。明代天顺举人韩铣回乡探亲,在丰惠品茶时赋过一首《后山茶诗》:“谁说后山别有春,金芽带露摘来新。”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也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凤鸣山茶》:“檐溜松风方扫尽,轻阴正是采茶天。相邀直上孤峰顶,出市都争谷雨前。两篓东西分梗叶,一灯儿女共团圆。炒青已到更阑后,犹试新分瀑布泉。”因为环境的浸染,吴觉农自小就接触茶事,时常在茶栈里,看着人声鼎沸的买卖场面,听着哼歌般的报价声和唱秤声,故而“我生自茶乡,因此在中学读书时,就对茶叶发生了兴趣。”也恰如王旭烽所说:“吴觉农就是虞山舜水的浓浓馨香中泡大的,这难道不正是他少年时代选择了农业和茶的最基本背景吗?” 

辍学第二年,即1914年秋天,吴觉农考取免费的浙江省甲种农业专科学校,怀揣着对茶叶的一往情深,主攻茶业专业。赴杭城读书的那天,秋高气爽,万里碧空,吴觉农从老家后门的河埠头兴冲冲地走下来,跨进了一条乌蓬船,明媚的秋阳照耀着一个高挑挺拔意气风发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街河的尽头……在杭州四年的学习生活,对吴觉农一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他不仅系统掌握了茶叶的栽培技术和制作工艺,了解了中国茶叶辉煌的历史,以及晚清政府腐败和帝国主义侵略造成中国茶业日渐落后,逐步失去国际市场的现状,为日后谋求振兴中华茶业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探索的途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期间与俞秀松、叶天底、夏丏尊、刘大白、朱自清,陈望道等一大批优秀的进步知识分子有了亲密的接触和交往,接受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文化和思想,这对于他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他投身民族解放的进步事业和革命活动指引了一条光明大道。 

1919年,毕业后又留校担任二年助教的吴觉农,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官费留学日本攻读茶学,进一步开阔了吴觉农的视野,认清了中国茶业的地位,审视了振兴中国茶业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期间,吴觉农已经开始着手“中国是茶的故乡”这一课题的研究。1922年回国后加紧了这方面研究的速度。1923年,才26岁的吴觉农在《中华农学会》上连续发表了《茶树原产地考》和《中国茶业改革方准》,引起了海内外茶界专家的广泛关注,以此也奠定了吴觉农在中国茶界的地位。1938年,也就是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吴觉农以其聪明睿智、雄辩之才能出任与苏联“以茶易物”(主要以茶叶交换抗击日寇的武器)谈判的中方首席代表。之前国民政府数度派出代表与苏方谈判未果,而吴觉农只用半天时间就促成谈判成功,一度传为美谈。1940年,吴觉农因工作需要来到山城重庆,与茶界同仁筹建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系和茶叶专修科目,并担任系主任。所以说,吴觉农既是在中国高等院校首开茶叶系之先河,更是现代茶思想的开拓者。1942年,由吴觉农倾付心血创建的中国茶叶研究所正式挂牌,并首任所长一职。六年后又在杭州创建了之江机械制茶厂,成为中国历史上机械制茶的奠基人。1949年9月,吴觉农与一些为致力于中国茶业的有识人士,共商成立新中国茶业公司事项。经过多方努力,当年12月正式宣告成立,吴觉农首任中国茶业公司经理一职。尤为可贵的是,吴觉农还是中国最早组织茶农生产合作社的创建者,更是最早提出茶叶出口退税,取消农业税的建议者。如今回过头来看,这种高瞻远瞩的眼光对当今解决“三农”诸多问题有着极为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由此可见,吴觉农之恋农情结的深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吴觉农的生命中迎来了第二个春天。1979年,他开始撰写精心酝酿了几十年的茶学巨著《茶经述评》。历时八年的伏案劳作,几易其稿,于1987年5月由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即刻引起轰动,被誉为茶学里程碑式的当代新《茶经》。难怪王旭烽在《茶者圣》自序的开篇就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在中国,至少有三位与茶有关的人物被当之无愧地誉为圣者——神农、陆羽和吴觉农——他们分别引领着远源流长的中国茶叶文明之历史进程的三个阶段——茶的发现、茶的兴盛和茶的现代化。” 而陆定一同志在《茶经述评》的序言中更是作了高度的评价:“吴觉农先生毕生从事茶事,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态度严谨,目光远大,刚直不阿。如果陆羽是‘茶圣’,那么说吴觉农先生是当代中国的茶圣,我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你可知道,此时的吴觉农已是90高龄,距离他生命的终点只剩下2年时间了。可以这么说,吴觉农毫无疑问是新中国茶业复苏、崛起和蓬勃发展的开创者和领导人,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新中国的茶叶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日理万机的吴觉农总想到家乡走走看看,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只行成2次。第一次是1961年12月,吴觉农偕夫人陈宣昭回到上虞视察,针对“大跃进”年代造成的毁茶种粮,茶树“赤膊过冬”等后患,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并帮助国营上虞茶场引进“毛蟹”、“福鼎”等优良茶种。第二次是1983年10月,年近九旬的吴觉农一踏上故乡的土地,仿佛重回到了青春岁月,不顾年事已高,深入到汤浦、章镇等地考察指导,召开茶农座谈会,对畅通茶叶销路,提高茶叶质量,开发茶叶新品种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跨越式的建议。如今,上虞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早已闻名遐迩,家乡人民永远忘不了吴觉农的恩情,将“仙毫”和“翠茗”两种最顶级的茶叶冠名为“觉农”品牌,以示缅怀。“小少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回到故乡怀抱的吴觉农非常欣喜,一直沉浸在父老乡亲真诚以待的感动里,临别前他满怀深情地赋七绝《怀茶乡》诗一首:“难忘茶乡养育恩,朋辈戚友人人亲。曹娥江水深千尺,不及父老赐我情。”

此后,因年事的关系,吴觉农再没有回过上虞,但对故乡的那份感情愈加浓厚,总想倾其所有,来回报这片养他育他的土地。例如,1985年4月,致函上虞的领导同志,为促进上虞经济文化的腾飞献计献策。又如,1986年12月,与胡愈之商定,捐出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出版和收藏的全部书册给上虞图书馆,永远留为纪念。尤其令人感动的是,病逝前一个月的1989年9月,92岁的吴觉农还在病床上为《上虞县志》作序,他深情地写道:“上虞为吾故乡,虽青年时代即离家奔走四方,飘泊无定,然无论身处国内海外,顺境逆时,对故乡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总是梦魂萦绕,不能忘怀。”当然,故乡人也决不会忘记这位优秀的游子,对他仰之弥高,无限思念。逝世一年以后的1990年10月28日,上虞隆重举行了纪念吴觉农逝世一周年暨骨灰安放仪式及吴觉农思想研究会。在中国,遗骨还乡,落土为安,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笔,对于逝者可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殊荣。吴觉农被家乡人接回故土安葬,不但体现了故乡人民对他的敬重和怀念,我想,也可问心无愧地安享这份殊荣的。吴觉农的墓地由大理石砌成,墓基上方碑石刻有陆定一题写的“当代茶圣吴觉农之墓”,墓前长方碑石上刻有“吴觉农先生事迹述略(1897、4—1989、10)”。吴觉农乳名龙山,而他的长眠之处,也正是故乡龙山之巅。茶圣功业垂青史,虞山舜水传英名。从此,他的灵魂,永远和馨香的茶园依偎在一起了。 

清凉的雨水将天空洗刷得一片蔚蓝,清新的空气中似乎氤氲着一缕茶之磬香,却好像从未飘远过。绚丽的晚霞像是舞动的彩绸,映衬得故居更加静谧而安详,我站在街河边默默地注目凝视,惟恐稍不留意惊扰了它恬静的忆梦。不知不觉中,耳畔仿佛回响起那亲切的乡音:“我从事茶叶工作一辈子,许多茶叶工作者、我的同事和我的学生同我共同奋斗,他们不求功名利禄、升官发财,不慕高堂华屋、锦衣美食,没有人沉溺于声色犬马、灯红绿酒,大多一生勤勤恳恳,埋头苦干,清廉自守,无私奉献,具有君子的操守,这就是茶人风格。”是呀,“我已以身许茶”,这既是一句笑谈,也是他的誓言,“许茶”之“许”不仅仅在茶事业,而是一种觉悟与奉献的写照。

暮色四起,炊烟袅袅,给古城笼罩上了几分古意和韵致。望着那四季不息的潺潺街河水,我不禁叩问,浅吟低唱中,你是否还记得那只曾经逶迤远去的乌蓬船?恍惚中,一个临风玉树似的身影,在街河的尽头渐渐清晰起来……

      【摘自2015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吴仲尧(浙江绍兴)】



 

浅注一盏撞击心灵语言的茶汤(散文诗)

$
0
0



一片鲜嫩茶叶
就能泡出一个安宁世界
那些清新的叶面
那些叶面上无忧无虑的晨露
仿佛是一种撞击心灵的语言
一杯香茗,让黑夜删除恐惧
一盏甘露,让彷徨剪切羁索
让炭火载着一壶纯净的山泉
在煎与煮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瀑在心中流动的空间
在我的茶杯里扩展
扩展成一波波涟漪
拓广成一泓泓潭面
凝结成
春天的百花,秋日的朗月,
夏天的凉风,冬日的飘雪。

(舒曼茶话写于2018年5月21日上海浦东清茗斋)



 


 

《吃茶去》杂志2018第2期(电子版)

$
0
0

《吃茶去》杂志2018第2期现已印刷出版,现将电子版分享给茶友下载阅读。

【点击下载:《吃茶去》杂志2018第2期


2018年第2期

注:若您下载的文件无法打开,可能是因为您的电脑没有安装PDF文件阅读器。为保证您的阅读质量,请下载安装专业PDF文件阅读器。博主推荐: Adobe Reader


 

熏香词:苏轼《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赏析

$
0
0


香炉中还散发着馨香,余温犹在,但炉中尚存的麝香和香炭已经薰燃的所剩无几了。即便是麝香料剩的不多或是香炭烧的已经残碎了,但只要你惜香、爱香,一定要用那名贵的香钗把那点儿残余的香炭、仍未燃尽的香料翻动一下,让剩余的香料全部薰燃烬。此时此刻,当你重新再嗅闻到那麝香的香味时,你会觉得余留的香气却似胜过刚刚熏燃时的香气。

趁着别人不知道,把沉香料加进形同小蓬山的香炉中,与那炉中的麝香料一同燃烧,然后再悄悄地把香炉的盖子盖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期望让散发的香气能够延续下去或保留得更加持久一些。这就如同夫妻感情深厚的一种延续,担心的是,害怕那炉香还没有薰完就要熄灭了。

以上是苏轼一首焚香词的大意。这首词名叫《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这首词苏轼没有白写,在中国香文化复兴的当下,成为香文化经典作品之一。

苏轼写这首香词,是为了怀念自己的妻子王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二月,苏轼还朝,在登闻鼓院专掌臣民奏章事宜。同年五月二十八日,仅仅跟苏轼在一起生活11妻子王弗便香消玉殒了王弗死的时候只有27这首《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是苏轼在其妻王弗灵枢入殓于京(开封城西时,在灵枢前深深怀念妻子所作。苏轼在这首词中,以回忆形式借焚香来表达对妻子王弗的思念,也暗含着苏轼与王弗的深挚的生死之情。

 

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原文如下——

金炉犹暖麝煤残。

惜香更把宝钗翻。

重闻处,余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背人偷盖小蓬山。

更将沈水暗同然。

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上阕:首句写的是苏轼在灵柩前回忆当年焚香时旧情景,每天焚香用的熏香炉(金属铸的香炉)里暖气犹存,红袖添香王弗,和袅袅香烟陪伴着苏轼夜读,那“麝煤”(一种以麝香为主料的“合香”和香炭)已是所剩无几。可惜添香红袖(妻子)已经不再。第二句则回忆当年“惜香更把宝钗翻”的情趣,希望能把香气久留身边,将惜香、怜香的爱意通过“燃香”表达出来。可贵的是用“宝钗”将那残余没有燃尽的香料翻动,让它完全散发出悠然的香气。最后三句采用叙述的语言写实。“重闻”(重新回顾感情生涯)那个地方,“余熏”(余留的香气味道。仍然挥之不去的是对王弗种种思念之情)还存在。“这一番气味”所散发出的远远超过了刚开始的焚香气息。整个上阕饱含着难以忘怀的是一种那么熟悉的香味,表明了苏轼对王弗的情思绵长和一种甜美幸福感觉。

《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下阕:第一、二句描写感情上那番难以言说的纠结和隐私——“背人偷盖”,把沉香古语写作“沈水”木加进那款形同蓬莱山的小蓬山炉,与那炉中麝墨香料一同燃(古同“然”)烧,再悄悄地把香炉的盖子盖上,期望着让香气散发的味道能够延续保留得更加持久一些。这是为了什么呢?最后几句道明了真相,并从两层意思上作了回答:一是“且图得,氤氲久”;二是“为情深,嫌怕断头烟”。之所以“背人偷盖”的目的就是让香气能够氤氲(香气弥漫)持久,以此抒发了苏轼对妻子的感情深厚,尽管“嫌怕断头烟”(没有燃烧完就熄灭)有种种说法的陈旧习俗,也正因为这样,反映苏轼生怕失去妻子的内心波动,以及对妻子矢志不渝的忠贞爱情。                               

 

这首《翻香令》从表面上来看是一首“焚香词”抑或是一首绵绵的“熏香词”,实则是苏轼以拟人化的手法,熏香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他对妻子王弗和对夫妻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为情深、嫌怕断头烟”对妻子深挚思念时,其思想情感犹如袅袅香烟弥漫着的水沉和麝煤香味道却是对妻子的无比怀念。读着这首词,很容易进入那种红袖添香的优美画面。这种对妻子的思念,唯有借助“熏香”画面才最为恰当。看香烟袅袅,夜以熏燃。用宝钗翻动,不让失去其香,这是因为苏轼需要借助香来找到一种归属。

王弗生前与苏轼的相依相伴、相知相守,熬过了柴米油盐的琐粹流年,但是由于王弗过于操劳和担忧,导致本就弱的身体每况愈下,年纪轻轻就离开了人苏轼的这份悲伤和对妻子的爱在王弗的墓志铭中就能看出来。王弗死后十年,苏轼依然对爱妻念念不忘,作《江城子悼念亡妻感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可见苏轼对其妻深情一片至今让人感动不已。 

《翻香令》为苏轼自度曲。因词中有“惜香爱把宝钗翻”句,取其句意为词调名。翻,为翻动;令,亦为唐宋杂曲的一种体制,源自“酒令”,多以流行小曲充之词中麝煤”可有两种解读:一是以麝香为主料的调制而成的香料,类同于“麝墨香”。麝香的使用,历史悠久。杜甫在《丁香》诗中语:“晚坠兰麝中”;二是以麝煤来指比较名贵香炭。而对“宝钗”一词,也可有两种解读:一是用名贵金属制作的双股簪子香钗,属熏香用器;二是指女人头上用金银珠宝制作的宝钗舒曼茶话写于2018年6月5日上海浦东清茗斋

 

 



 

唐煎宋点在当代人文视野下的复兴与创新

$
0
0


一、唐宋时期的汤花沫饽

(《吃茶去杂志)无论唐代煎茶或宋代点茶,都以茶汤能起汤花(也称沫饽)为能事, 我们在陆羽《茶经》、蔡襄《茶录》、宋徽宗《茶论》中都能读到有关论述。使茶汤起汤花,不仅是煎茶、点茶的需要,也是健康养生的需要。

汤花是指系拂茶汤时在茶汤表面形成的泡沫状物质,唐宋做法不同。唐代煎茶时先用竹筴搅动茶釜中的沸水,然后下茶末,这样利于形成沫饽;宋代点茶则用茶匙、茶筅击打(也称系拂)茶汤,从而形成沫饽。                            

 

图注:唐-阎立本 《萧翼赚兰亭图》


陆羽《茶经·五之煮》:“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无乃[卤舀][卤监]而钟其一味乎?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筴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 ”

初沸的时候先调和盐味( 宋代点茶则禁止用盐, 因为盐能松懈沫饽),然后舀出一瓢水,贮于熟盂中,用来止沸。接近二沸时用竹筴搅动釜中沸水,就茶末当中投下,并不停搅动,这样能出更多沫饽。接着用所出熟水止沸育华。华,就是汤花,也称沫饽。通过在釜中投入熟水,达到育花的目的。

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鐏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陆羽《茶经·五之煮》)

这一段文字很优美,也是陆羽《茶经》中少见的抒情之笔,可见茶圣陆羽以及唐人对沫饽的喜爱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沫指浮沫,是汤花的清扬者,如同枣花、青萍一样漂浮在茶汤表面。而饽则是汤花之细密者, 皤皤然若积雪,需要用茶滓(即较粗的茶末)煎煮,搅动后就会形成厚重的沫饽。

蔡襄《茶录》点茶条: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原注:建人谓之云脚粥面)钞茶一钱匕,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 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 以水痕先者为负, 耐久者为胜, 故较胜负之说, 曰相去一水两水。云脚,代指汤花,形容汤乳初成时如同云头雨脚的景致。                                 

图注:唐·《宫乐图》


宋徽宗《大观茶论》点茶条则描写尤为详尽: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妙于此者,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欲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则茶面根本立矣。

点茶先要调膏,投茶末、注沸水比例要合适,这是宋代点茶的关键。南宋末点茶法传入日本,但少了调膏这个环节,不能算正宗

到第七汤时,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谓之咬盏。宜均其轻清浮合者饮之,《桐君录》云:茗有饽,饮之宜人,虽多不为过也。

茶汤点好后,就可以分取沫饽饮用了。无论唐代煎茶还是宋代点茶, 都取饮汤花沫饽,这和我们近代以来直接饮用茶汤的做法有很大差别。在唐宋茶人看来, 汤花沫饽是茶汤的精华, “ 重浊凝其下, 精英浮其上。(陆羽《茶经·五之煮》)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谓之咬盏。宜均其轻清浮合者饮之。(赵佶《茶论》)将汤花从茶釜、茶铫、茶盏中取出,古人称作酌茶分茶,就是将汤花沫饽舀出而饮的意思。                                  

宋徽宗 《文会图》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注:宋徽宗《文会图》 局部。


沫饽,雪乳,细乳,粟纹,素涛等,都是唐宋时期茶人们对茶汤汤花的美好称谓。譬如唐代皎然禅师《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饮茶歌送郑容》: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 坐酌泠泠水, 看煎瑟瑟尘。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陆龟蒙《奉和袭美茶具十咏》: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北宋茶人丁谓《煎茶》:花随僧箸破,云逐客瓯圆。林逋《茶》: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欧阳修《尝新茶呈圣俞》:停匙侧盏试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石瓶煎汤银梗打,粟粒铺面人惊嗟。苏轼《试院煎茶》:蟹眼已过鱼眼生, 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 眩转绕瓯飞雪轻。《浣溪沙》: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以及陆游《入梅》:“墨试小螺看斗砚,茶分细乳玩毫杯。《临安春雨初霁》:“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都是描写汤花沫饽的绝妙佳句。

二、现代人关于汤花的误区

明代中叶之后,唐代煎茶、宋代点茶均已消亡殆尽,渐渐远离了茶人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冲瀹法,茶品也由唐宋时期蒸青团茶替代为炒青绿茶,古人煎点茶汤时最为在意的沫饽不再受到关注,明清时期茶人们重视的是冲瀹茶汤时的香味和韵致。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茶文化逐步复兴,泡茶法在大陆得到欢迎, 随着泡茶法的日益普及,唐代煎茶、宋代点茶、明代烹茶也开始受到关注,茶汤沫饽也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一个话题。大家开始注意到,泡茶时茶汤表面常常会漂浮其一层泡沫,有人认为这是食物煮沸后产生的污垢,泡茶时要把它掉,甚至认为这是农残遗留造成的,可谓众说纷纭。

现在科学研究证明,茶汤表面产生的这种泡沫是由一种称作茶皂素的物质形成的,泡茶时由于水流和茶叶振荡的原因,茶汤表面会产生泡沫。用古人的观念理解,这就是汤华,也称沫饽,是不可多得的健康养生品,古人视之为甘露,尤其珍重。正如赵佶《大观茶论》引用《桐君录》云:茗有饽,饮之宜人,虽多不为过也。我们现代人却将之刮沫舍弃,实在是一种误会。这都是不了解古代茶文化、不了解茶汤沫饽而造成的认知误区。

                                  

图注:南宋-刘松年《撵茶图》



三、茶皂素与沫饽

茶叶的化学成分是由3.5—7.0% 的无机物和9396.5%的有机物组成。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有机酸、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茶皂素等。茶皂素( Tea

Saponin),又名茶皂苷,是山茶科植物中含有的一类天然糖苷化合物,基本结构由皂苷元、糖体、有机酸三部分组成。茶皂素味苦而辛辣,难溶于冷水,PH5.6--5.7之间呈微酸性,具有很强的起泡力,不受水质硬度的影响,所以一般泡沫丰富的茶滋味相对浓郁。

茶叶成分中茶皂素、蛋白质、茶多酚均能起沫,并影响茶汤口感,其中茶皂素为主要起泡物质。在茶树自然生长过程中,茶皂素会随着鲜叶的生长过程而累积增多,因茶皂素而引起的泡沫对人体无害,而且在古代, 还将茶沫视为精华。

魏晋杜育《荈赋》云:灵山惟岳,奇产所钟。瞻彼卷阿,实曰夕阳。厥生荈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煮茶用上等茶品,初秋时节才开始煎水烹茗。汲来岷江清流,选择东瓯越瓷。用公刘式匏瓢来酌饮。此时细轻的汤花漂浮,光亮鲜明如同耀眼的积雪,华丽灿烂又如同欣向荣的春花一样。可见从晋代开始,汤花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用华浮”“积雪”“春敷这样美好的名词来形容,足见其珍视程度。

四、宋代分茶与沫饽

对于沫饽的重视,两宋时期达到极致。

宋代饮茶,最重点茶法,由此又有分茶、斗茶的区别。分茶,是点茶的艺术化呈现。宋人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欧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民高,注汤作字势缥姚……”可见分茶是讲究技法的,通过汤瓶注水的控制,在茶盏里幻化出怪怪奇奇的画面。

据陶谷《清异录》记载: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茶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幻灭。此茶之变也, 时人谓之茶百戏。分茶也称茶百戏,又有水丹青、汤戏、茶戏等名称, 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幻化成物象的分茶技法。关于分茶法,陶谷《清异录》里还有这样一段记载:沙门福全能注汤幻字成诗一句,如并点四碗, 共一首绝句, 泛乎汤表。檀越日造门求观汤戏。 福全曾有诗咏道:生成盏里水丹青,巧画功夫学不成。却笑当年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可见分茶是通过汤瓶在茶盏中注水,别施妙诀,使茶纹水脉成为各种物象、以及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甚至可以幻化出诗句来,堪称绝妙。近几年随着传统文化的逐渐归复,宋代点茶法也随之复兴。据说有用笔头或茶匙蘸水, 在盏中 点画 出图案, 并标为 斗茶”“ 茶百戏者,纯属臆造,殊失古意,不足为法。福全诗里明明写道:生成盏里水丹青,巧画功夫学不成。茶汤中的纹脉物象不是出来的,而是幻化出来的,通过汤瓶的注汤作字,幻化出纹脉物象来,堪称绝妙。

                                  

南宋-佚名《斗茶图》                                                         
图注:南宋 刘松年 斗茶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茶汤幻化图

图注:茶汤幻化图

五、汤花沫饽的健康养生作用

那么,唐宋时期茶人们煎茶、点茶时的沫饽也是因茶皂素形成的么? 回答是肯定的。

无论是唐代煎茶还是宋代点茶,饮用汤花沫饽,除了能够改善茶汤滋味外,可能还和其健康养生作用有很大关系。

沫饽主要是由茶汤中的茶皂素形成的,对于茶皂素的认识,古人虽然没有具体文字记载,但对于其养生益处却说得很明白:宜均其轻清浮合者饮之。《桐君录》云,茗有饽,饮之宜人,虽多不为过也。(赵佶《大观茶论》)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茶皂素对多种引发皮肤病的真菌类以及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对A型和B型流感病毒、泡疹病毒、麻疹病毒、HIV病毒也有抑制作用。茶皂素还具有较好的抗渗漏与抗炎作用,可用于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化痰止咳等。另外,茶皂素能抑制酒精吸收,加速酒精的分解,所以茶能醒酒应该是茶皂素的作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茶皂素还具有一定的减肥效果。

茶皂素有阻碍胰脂肪酶活性的作用。茶皂素通过阻碍胰脂肪酶的活性,减少肠道对食物中的脂肪吸收,从而达到减肥目的。此外,茶皂素还俱有促进体内激素分泌、调节血糖含量、降低胆固醇含量、降血压等功效。这对于我们当代大多数人而言,可谓是健康福音了。工作之余, 为自己煎点一盏茶汤,让汤花盈盏,让沫饽涌起,然后分茶而饮,细细品饮,既有迷人的口感滋味,又有良好的健康养生作用,谁会忍心拒绝这样一盏内涵丰富的茶汤呢?

茶皂素也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表面活性剂。茶皂素在茶籽中含量最高,刊于明代的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有茶籽捣仁洗衣去油腻的记载。茶皂素从1931年被日本青山次郎首次分离发现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全面而深入的科学研究和使用。目前,茶皂素也广泛应用于洗涤,毛纺、针织、医药、日用化工、建筑行业等领域。                                   

图注:藏于日本京都大德寺的〈五百罗汉图〉,是南宋明州(今宁波)惠安院僧人义绍化缘十年,委托画家周季常、陆信忠等绘制,反映南宋时期江南禅寺禅僧点茶吃茶场景。
 

六、茶汤沫饽的真相

现代人在泡茶过程中发现,一些多毫茶叶、碎茶叶茶叶冲泡时最容易起沫。究其原因,都和其中茶皂素容易分解有关系。

多毫茶叶因为其茸毫多,所含茶皂素内质也丰富,冲泡时容易起沫。碎茶叶因为茶叶部分破壁的原因,也容易起沫。从而也就不难理解古人煎点茶汤时要将茶饼、茶叶捣碎、碾细的做法了。

饮用汤花不仅在古代得到重视,现代社会也同样重视。譬如啤酒是现代年轻人最为钟爱的薄酒饮料, 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赢得声誉, 而这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则是由啤酒花形成的。

啤酒花是一种植物,别名蛇麻花、酵母花、酒花,拉丁文名:Humulus

lupulus,是大麻科、葎草属一种多年生草本蔓性植物。啤酒花的芳香与麦芽的清香赋予啤酒含蓄的风味,并形成啤酒丰富细密的泡沫。啤酒泡沫是啤酒花中的异律草酮和来自麦芽的起泡蛋白的复合体,优良的酒花和麦芽,能酿造出洁白、细腻、丰富且挂杯持久的啤酒泡沫。啤酒、咖啡和茶都以芳香与清苦取胜,这也是其魅力所在。

茶汤的起泡物质有茶皂素、蛋白质、氨基酸、茶多酚等,其中茶皂素为主要起泡物质。茶皂素的清苦与蛋白质、氨基酸、茶多酚的鲜爽清香一起构成了茶汤沫饽清爽滑腻的特点, 沫饽洁白、细腻、丰富,  咬盏持久,是一种比啤酒泡沫更为优良可口的健康饮品。而且自唐宋以来就受到茶人的喜爱和珍重,有大量诗词文赋遗存下来,值得我们仔细研读和学习。

笔者通过多年的茶汤冲瀹研究发现,六大茶类经过十分钟到三十分钟的闷泡,过滤出的茶汤最容易起沫,注入茶盏用茶筅击拂,很容易就形成厚厚的一层沫饽。特别是绿茶类,形成的沫饽如同积雪一样,堆满盏面, 经久不散。红茶类、乌龙茶类汤色稍稍带些红褐色,普洱茶类、黑茶类的汤华也能达到雪乳盈盏的状况,让人叹为观止。

古人要将茶叶蒸过、研磨、制程团饼茶,煎点茶汤时还要将茶饼炙烤过,然后碾磨,过箩,经过竹筴搅动或茶筅击拂,最终形成沫饽,并依此为豪。而我们今人只需将茶叶杀青干燥,无论绿茶红茶黑茶白茶,也无论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更无论芽茶、饼茶、散茶、碎茶,只要茶汤浸泡的温度、时间合适,然后通过茶筅击拂茶汤,就能达到同样的的效果, 可谓简便易行。

那么我们不仅要问:这样的奥秘为什么古人一直没有发现呢?非要走那样繁复的一道道程序呢?

唐代煎茶用竹筴搅动茶汤,所起汤花并不多,所以陆羽用枣花、青萍来形容。宋代初期点茶用茶匙,击打出的沫饽也应该不是很丰富,所以才出现了沙门福全、蒸水显上人、南屏谦师这样的点茶高手。到了北宋末情况发生了改变,茶筅——这个点茶神器出现了,普通人只要一筅在手,都可以击打出一盏沫饽丰富的茶汤,由此点茶法大兴于天下。

由于点茶法是由煎茶法演变而来的,依然保留有煎茶的传统做法,譬如都用团饼茶,煎点时都要将团饼茶炙烤碾碎,这样才能出丰富的沫饽,而当时的蒸青散茶并非主流,所以也要碾碎冲点。到了明代初期虽然废团饼茶而兴散茶,但当时的人们依然以唐煎宋点的方式来烹茶,我们解读朱权《茶谱》就能了解其大概了。明代中叶随着炒青绿茶的兴起,冲泡法大兴,人们已经不再关注茶汤沫饽了,只注重茶汤香气和滋味,这样的奥秘也就无人关注了。唐代煎茶、宋代点茶也已成为绝响,仅仅在东瀛岛国得到一些保留,也不以汤花沫饽为主。

那么,我们今人是否就比古人高明呢?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经过长时间闷泡的茶汤滋味苦涩、辛辣,虽然击打出的汤花是雪白色的, 但茶汤并不可口, 达不到古人所说 香甘重滑(赵佶《茶论》)的要求。就这一点而言,古人确实比我们现代人高明。唐宋时期制造茶饼,之所以要蒸青、压榨、过黄、研磨,无非就是为了去除茶叶中的茶青味和苦涩味,只留下甘香重滑的滋味,再经过竹筴搅动和茶筅击拂, 从而形成汤花沫饽,可用甘露来形容。

我想随着茶叶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天我们也能通过高科技手段去除掉茶叶中的茶青味和苦涩味,只留下甘香重滑的滋味。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内涵丰富,茶皂素也很丰富,只要用茶筅击打,就能出丰富的汤花沫饽,此时就真正可以和古人一试高下了。

七、茶汤冲泡出沫试验数据试验数据一

茶品

茶品1:绿茶(圣谷春茶,一年),玻璃杯冲泡茶品2:白茶(安吉白茶,一年),玻璃杯冲泡

茶品3:中叶种绿茶(黄花云尖,一年),玻璃保温杯冲泡点茶用具:建盏,茶筅,玻璃过滤器

汤花沫饽

10分钟:茶品1汤花明显;茶品2汤花稀薄;茶品3汤花明显;

30分钟:茶品1沫饽涌起;茶品2沫饽稀薄;茶品3沫饽堆积;

60分钟:茶品1沫饽堆积;茶品2沫饽稀薄;茶品3沫饽堆积如雪;

 

试验数据二茶品

茶品1:红茶(古树滇红,两年),玻璃杯冲泡茶品2:熟普(普洱茶头,八年),玻璃杯冲泡茶品3:黑茶(六堡茶,两年),玻璃杯冲泡

点茶用具:建盏,茶筅,玻璃过滤器汤花沫饽

10分钟:茶品1汤花明显;茶品2汤花稀薄;茶品3汤花明显;

30分钟:茶品1沫饽堆积;茶品2沫饽稀薄;茶品3沫饽涌起;

60分钟:茶品1沫饽堆积如雪,稍显褐色;茶品2沫饽稍密,褐色;茶品3沫饽堆积如雪;

试验数据三茶品

茶品1:红茶(90年代),玻璃杯冲泡 茶品2:武夷岩茶(两年),玻璃杯冲泡

茶品3:永春佛手(两年),玻璃保温杯冲泡点茶用具:建盏,茶筅,玻璃过滤器

汤花沫饽

10分钟:茶品1汤花稀薄;茶品2汤花稀薄;茶品3汤花稀薄;

30分钟:茶品1沫饽明显;茶品2沫饽明显;茶品3沫饽明显;

60分钟:茶品1沫饽堆积,稍显褐色;茶品2沫饽堆积;茶品3沫饽涌起;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六大茶类经过浸泡,都能击打出丰富的汤花沫饽,其中绿茶类、乌龙茶类、红茶类、黑茶类沫饽最为丰富,白茶、紧压发酵茶类沫饽较为淡薄。在做以上数据时,对其中一款中叶种绿茶采用保温杯闷泡,出沫效果明显。那么出沫效果较差的白茶、紧压发酵茶(普洱老茶头)如果也采用保温杯闷泡,出沫效果如何呢?于是就有了第四组试验数据。

试验数据四茶品

茶品1:白茶(安吉白茶,一年),保温杯闷泡

茶品2:普洱熟茶(普洱茶头,八年),保温杯闷泡茶品3:普洱生茶(下关沱茶,八年),保温杯闷泡

点茶用具:建盏,茶筅,玻璃过滤器汤花沫饽

10分钟:茶品1汤花明显;茶品2汤花明显;茶品3汤花明显;

30分钟:茶品1沫饽涌起;茶品2沫饽涌起,稍显褐色;茶品3沫饽堆积;

60分钟:茶品1沫饽堆积如雪;茶品2沫饽堆积如雪,稍显褐色;茶品3 沫饽堆积如雪;

茶汤实验附图:


图注:试验数据 玻璃杯、茶品、茶盏、茶筅


试验数据 电陶炉烧水壶


试验数据1 茶品1 冲泡60分钟 沫饽


试验数据1 茶品2 冲泡60分钟 沫饽


试验数据1 茶品3 冲泡60分钟 沫饽2


试验数据2 茶品1 冲泡60分钟 沫饽


试验数据2 茶品2 冲泡60分钟 沫饽


试验数据2 茶品3 冲泡60分钟 沫饽


试验数据3 茶品1


试验数据3 茶品2


试验数据3 茶品1


试验数据3 茶品1 冲泡60分钟 沫饽


试验数据3 茶品2 冲泡60分钟 沫饽


试验数据3 茶品3 冲泡60分钟 沫饽


试验数据4 茶品1 冲泡60分钟沫饽


试验数据4 茶品2 冲泡60分钟沫饽


图注:试验数据4 茶品3 冲泡60分钟沫饽

 

八、茶汤实验结论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六大茶类经过一定时间、温度浸泡,过滤出的茶汤通过茶筅击打,都可以形成丰富的汤花沫饽,其中绿茶类、白茶(黄茶)类、乌龙茶类(佛手茶)、古树红茶类(古树滇红)、黑茶类、生普系列,都可以形成雪白沫饽。熟普类、红碎茶类、乌龙茶类(武夷岩茶)形成的沫饽稍显红褐色。

击打出的茶汤滋味柔和,香气高雅,口感细腻,最适宜品饮。还具有一定的健康养生作用,对于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化痰止咳、美容减肥等都有一定效果,值得在全社会大力推广和普及,以利益更多人群。

以上数据是冲泡环境下得出的,同样在煎煮环境下,也可得到相同数据,此不赘述。

 

九、余话

本文通过对于唐代煎茶、宋代点茶、明代烹茶、明清以来泡茶历史文化的梳理,提出当代茶汤的解决方案:

六大茶类经过一定时间、温度浸泡,过滤出的茶汤通过茶筅击打,都可以形成丰富的汤花沫饽,这对于了解和营造唐宋时期茶汤煎点场景、重现唐宋时期茶道文化风雅辉煌,有一定的宣扬效果。

通过对冲泡茶汤的击打呈现出丰富汤花沫饽,这就在技术层面解决了恢复唐宋时期团饼茶的难题,也为现代茶业找出一条通路,从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存储、烹饮、审美等诸多领域都打开一道新的大门,这大门不仅通往传统,也通往未来。

茶汤烹饮不仅仅是色香味韵这四相(笔者称之为茶汤四相),还应该包含更深次的思想文化境界以及审美意识,汤花沫饽的重现无疑为我们当代人打开这样一道封闭已久的大门。而且从保健养生的角度来理解,茶汤沫饽更应该引起我们现代人的重视。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环保、健康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回归传统文化、回归优雅生活,则是有识之士的共识。如何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如何复兴与创新?无疑也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一条严峻问题。仅就中华茶文化而言,唐代煎茶、宋代点茶、明代烹茶、明清以来泡茶如何在当代社会完美演绎?如何传承与创新?也是每个茶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课题。

本文以茶汤冲泡击打为原理,详细论述了唐宋煎点在当代人文视野下的复兴与创新这一论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以此为契机,为中华茶文化的全面复兴提供一些途径。

        (摘自2018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马守仁 

参考资料

1、陈宗茂主编《中国茶经》,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

2、宛晓春主编《茶叶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夏涛、丁以寿主编《中华茶史》《中华茶文化》《中华茶道》《中华茶艺》系列教材,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4、夏涛、方世辉等编着《茶叶深加工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茶道(组章)

$
0
0


下午茶

无关社稷,无需触碰敏锐的话题。

珍惜这偏西的时光,任一片片沉睡的叶,在一杯水的情怀里慢慢苏醒……

通关开窍,权在把持住这份香色。

 

可以微闭双眼,松懈皮肉,纵情冥想,舒缓呼吸……

瞅柳絮轻扬,听鸟儿婉转。

留下一个剪影,随性光阴散漫。


 茶 

淡。淡。淡。淡出一丝绿意、一缕清香足矣。

投入目光与心思。一边捧杯倾情,一边慢慢品味……

莫想白天的事情,莫想以往的事情,莫去惊绊熟睡的记忆。

淡入这份清雅的夜色,就能听见爱情的鼾声。


一杯淡茶 

不是茶少了,就是水多了,或者就是泡的开数多了。

还是茶水,淡的只是色和味。

还可以当茶水来品,只要心情在,仍能品出个中色香。

 

品茶,其实就是品的一个心情。

好心情,淡茶也香;孬心情,再浓的茶也索然无味。

 

一杯淡茶,往往需要与人对品,互认。

而更利于人的修心养性。

无色无味的水,是人与茶沟通的媒。


故乡的茶  

泡在异乡的水里。苦涩和香甜,交融品味中。

绿意在游子眼中散开,乡味和乡情便涌上心来……

 

老屋。田地。山水。故人。浮出水面的一切,都是那么容貌可亲。

乡愁,越泡越浓。品一口,就是一次思念的触动。

往事,历历在目。

 

一开,一开,一口,一口……

故乡浮现眼前,故人来到身边。


看茶 

就是把一杯茶看给你,让你看茶、看自己,看一种情分和意趣。

一杯水,就是一个沉浮的世界。

你和茶,在这个世界里。相遇,相融,相倾述……

 

心结,会慢慢打开。在满目绿意里,看到蓝天白云。

看到树木、花草、蝴蝶和蜻蜓,一只鸟翩然飞过视野……

伴有窈窕身影,纤指琴韵。

 

茶看你。你看茶。直到把一杯水看淡。

一片苏醒又入眠的叶,横竖已成过往。


茶道 

有时候指的是道路。

种茶,茶生长,采茶,做茶,运茶,品茶……

一路上,茶与人形影不离。

 

有时候指的是门道。

种养,采摘,制作,运输,保存,冲泡,品味……

此道,讲究的是人与茶的默契。

 

更多时候,所指应该是道行。

人演绎茶,茶演绎人。人和茶都在戏中。

得道生平,互博色香。

 

茶道也是一种行道。

让人与茶融情于一杯水,相互青睐、爱慕和依恋。

茶是人的天使,人是茶的上帝。

  

【摘自2018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罗明清(重庆荣昌)】






 

赵州法语“吃茶去”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

$
0
0


     

   日本最早记录“吃茶去”公案的大概是道元(1200-1253)的《正法眼藏》。《正法眼藏》是道元讲经说法的论集,是日本曹洞宗最重要的经典。原著共95卷,是日文和汉文交错的文体,其《家常》篇曰:

      赵州真际大师,问新到僧曰:“曾到此间否?“僧曰:“曾到。“ 师曰:”吃茶去!”又问一僧:”曾到此间否?“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院主问师:”为甚曾到此间也吃茶去,不曾到此间也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

这段公案中,赵州从谂禅师说了三次“吃茶去”,故又称“赵州三吃茶”,也称“赵州吃茶去”,在日本禅界、茶道界流传十分广泛。                               

但是,对“吃茶去”三字的解释,历来有较大的分歧。意见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对“去”字的理解上。我们不妨比较一下几部较有权威的辞典的解释。

《角川茶道大事典》(角川书店出版)和《茶席禅语大辞典》(淡交社)认为,“吃茶去”的“去”是加强语气的助词,没有意义。《原色茶道大辞典》(淡交社)也认为,“去”是构成命令形的助词,因此“吃茶去”就是“お茶を召し上がれ”,即中文“请用茶”之义。                                 

《禅语辞典》(思文阁出版)等辞典把“吃茶去”的“去”解释为“ 离开” 的意思,因此把“吃茶去”三字解释为“お茶を飲んで去れ”,意即“吃了茶退下吧”。也有人把“吃茶去”解释为“お茶でも飲んで行け”,相当于中文的“吃了茶去吧”。                              

松村明编《大辞林》第三版(三省堂出版)则把“吃茶去”解释为“お茶でも飲みに行け”,译成汉语应是“去吃啥的”。显然,这种解释比较符合中文的原义。

这里的不同解释,存在吃茶场所的问题。按照前边两种解释,说话和喝茶可以在同一地点。而若按《大辞林》的解释,说话的地方和喝茶的地方应该不在同一地点才讲得通。究竟赵州和尚要人何处“吃茶去”,成了许多日本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因此,日本茶道文化学会会长仓泽行洋先生在拜访柏林寺拜见净慧法师时,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吃茶去’,是指两位新到的在现场品茶,还是说到另外一个茶寮去品茶。”(见《禅》2004年第五期)净慧法师回答颇有禅意:“来和去并不一定代表空间的转移,而是代表一种心态的转换,从分别心转到无分别心上来。”净慧法师的回答让仓泽先生非常满意。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吃茶去”三字本身并无难解之处,但仓泽先生却说为这三字“曾经多少年来苦于不能理解”,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日本人历来对“吃茶去”的“去”字存在不同解释的缘故。              

(图注:京都的茶饮店“吃茶去 京极”,是日本煎茶道二条流的教学点)


日本人对“吃茶去”字面的解释虽有分歧,但对“吃茶去”公案的禅意的理解却基本上是一致的。例如《茶席禅语大辞典》解释说,赵州和尚说的“此间”,字面上好像是指赵州所在的场所,但实际上是指一种“觉悟的境界”。赵州和尚对已到这种境界的和未到这种境界的都同样说“吃茶去”,体现的是赵州和尚不分贫富贵贱、圣俗贤愚,都一视同仁的“平常心”,蕴含的是“日常即佛法”的禅机。“吃茶去”的这种精神在日本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图注:静冈县挂川城二丸茶室,是市民茶道活动的场所)


日本的茶道家认为,千利休的茶道思想和“吃茶去”的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日本茶道圣典《南方录》云:“须知所谓茶汤,无非就是煮水、点茶、饮茶而已。”千利休的这种茶道思想被认为“恐可合乎赵州之意味”。因此,日本茶室内经常用“吃茶去”三字作为“一行物”挂轴的禅语。比较有名的有京都大德寺聚光院所藏的临济宗禅僧传外宗左(1608-1675)所书的“吃茶去”挂轴。尤其是煎茶道,不仅有在茶室内挂“吃茶去”挂轴的,还有在门口挂“吃茶去”小匾额的。京都宇治黄檗宗万福寺内的有声轩是全日本煎茶道联盟的茶室,门上小匾额的“吃茶去”三字是黄檗山第21代管长中村弘道所书;大阪府吹田市中西大庄园内的煎茶室拱形门上的“吃茶去”小匾额则是黄檗山第54代管长林文照的墨宝。“吃茶去”似乎成了日本煎茶道的一张名片。                                

(图注:黄檗山万福寺有声轩是全日本煎茶道联盟专属茶室)


“吃茶去”法语在日本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茶道界,还涉及到各种行业。一些茶饮咖啡馆的店名往往会冠以“吃茶去”三字。例如东京日本桥人形町有个咖啡馆名叫“吃茶去快生轩”,店里店外多处挂有刻写着“吃茶去”字画或小牌匾。著名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在小说《新参者》中写到了一个名为“吃茶去”的咖啡馆,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曾在这里取景拍摄,使这家创业于大正八年(1919)的老字号咖啡馆进入了全国的视野。东京车站的“吃茶去万历龙呼堂”是一家日本料理店。新潟县有家食品公司生产的羊羹被取名为“禅味吃茶去”。有的陶艺作坊、和服沙龙也取名为“吃茶去”。冈山县有个瑜伽道场叫“吃茶去”,还有个为残障人士服务的机构也以“吃茶去”冠名;琦玉县某高中同窗会以《吃茶去》为其会刊的刊名。“吃茶去”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茶饮的范围。                              

经历过经济高度发展、物质极其丰富而精神相对贫乏的社会病折磨的日本人,在痛苦的探索中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法宝----“吃茶去”。这和事实上喝不喝茶没有关系。在许多日本人的心目中,赵州法语“吃茶去”代表了一种平常心的生活态度和slow  life(慢生活)的生活方式,他们把成为生活禅的实践者作为自己的生活理念和人生目标。把“吃茶去”三字用于店名、刊名和食品名等看似和修禅、饮茶无关的各种名称,正是他们倡导生活禅、追求赵州法语“吃茶去”的崇高境界的一种表达方式 

         【摘自2016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曹建南(上海)】


 

解读《安徽茶讯》

$
0
0

                         

    1941年1月15日,安徽省茶叶管理处主办的《安徽茶讯》月刊,在安徽茶叶主产区的屯溪(今黄山市)正式创刊。《安徽茶讯》在第一卷第一期上,刊发了时任茶叶管理处处长方君强撰写的《发刊词》。方君强在《发刊词》中说:“抗战军与生产建设突飞猛进,吾皖茶叶秉承;中央政策暨省府管理办法实行统制,一切设施颇著成效。愿事业推进胥以学术为其基础,茶叶之产制改良尤非随时探讨群策群力,不足以求其进步。本处爰于本年岁首,发行茶讯月刊,举凡关于茶政兴革生产制造运输销售诸端与夫各地茶况,国际销场情形以及茶叶法规茶农茶工茶商动态,分别类编藉供研究。夫皖茶得天独厚驰誉全球,品质之优,产量之广,远非其他产茶区域所可比拟;吾人必须竭其智能发挥光大,以蕲产制之曾处,优越欧美市場,得以保持不墜是又不仅从事茶政者少数人士所当努力,海内宏达不吝珠玑尤所延企。本刊本嘤呜求友之义为集思广益之谋。谨述数言,用陈梗概。”

    《安徽茶讯》编辑、发行者为安徽省茶叶管理处,因为当时的安徽省茶叶管理处设在屯溪(今黄山市),所以,承担《安徽茶讯》印刷的是屯溪印刷生产合作社。《安徽茶讯》的发行定价是每册二角,邮寄费二分;预定半年六期茶刊是一元二角,预定全年十二期茶刊是二元四角,均免邮寄费。《安徽茶讯》第一期在刊物的封二刊登有“国父的話……”即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的一段话:“在国际发展计划中,吾意当于产茶区域,设立制茶新式工厂,以机器替代手工,而生产费可大减,品质亦可改良。”而《安徽茶讯》第一期刊物的封三是《安徽茶讯》的“本刊投稿简章”。这个投稿简章共有十条。主要是关于投稿的内容要求,如“来搞不拘文体”,“来稿如系翻译,请附寄原文”,“来稿附有图表,请用黑墨水白纸绘正以便制版”以及“来稿经登载后,酌寄本刊为酬”等等。“投稿简章”还对“来稿书写格式”并“加新式标点”,来稿刊登后的著作权、未登稿件的退稿等事项均作了说明。《安徽茶讯》的封底是1940年时期安徽休(宁)、黟两县制茶厂、社的分布图;刊物的插页是《屯绿精制程序图》。

《安徽茶讯》第一期还刊发了“屯溪茶叶改良场”祝贺《安徽茶讯》出版的祝词、贺诗;祝词曰:“渐水春江,争看茶讯出世;更新除旧,欢祝胜利之年!然钜制,不乏珠玉在前,爰赋小诗,聊献椒花之颂。”诗曰:“茶政今番特地新!统一管理尽茶人,战时外汇宜调整,裕国尤须并裕名!仔细研求种植方,蒙山华露展旗枪,安徽茶讯师鸿渐,文字宣传效力强。时值三春国品夸!垂青孕紫碾名茶:石泉槐火新尝试,七碗还吟动井华。世界纷纷物竞年,岛夷争种著先鞭,祁红屯人绿称赞,预祝推销遍大千!”在祝词、贺诗后均署有“屯溪茶叶改良场谨祝”字样。《安徽茶讯》自创刊后,主要是刊发全国和本省的茶叶法规、管理办法以及运销、检查规则等内容,并且将其作为刊物重要的编辑工作;所以,《安徽茶讯》在创刊伊始,就刊出了《安徽省茶叶管理处管理规则》、《安徽省茶叶管理处箱茶互保办法》、《安徽省茶叶管理处检验所检查规则》以及《安徽省内销茶叶平衡费鉴定准则》等政策性规定、办法,规则等。如《安徽省茶叶管理处管理规则》分为甲、乙、丙、丁、戊共二十四条:分别是(甲)关于生产部分,(乙)关于精制部分,(丙)关于运输部分,(丁)关于推销部分,(戊)关于其他部分……。

这个“管理规则”出台的背景是,落实财政部贸易委员会与安徽省政府签订了《二十九年茶叶合约》的具体措施而皖省与财政部贸委会签订《茶叶合约》的主要的目的是“兹为巩固战时经济,奖励后方生产,企图改进茶叶推广,茶区提高品质,调整运销,藉以协助农商换取外汇,加强抗战力量起见,双方议定合作贷款及收购运销等办法。”这个《茶叶合约》分总则、贷款、收购、附则共四章二十三条,代表民国政府财政部贸易委员会签字的是刘庆云,代表安徽省政府签字的是方君强。而《安徽省茶叶管理处管理规则》既可以视为是茶叶管理处的工作在责职,也可以认为是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关于茶叶收购的要求。然《安徽省茶叶管理处检验所检查规则》,则是安徽省茶叶管理处于二十九年六月修正的;这个《规则》共有十一条,主要内容是对皖省茶叶外销的运输检查做出了规定;《规则》称“本处在歙、绩(溪)区设立街口、三阳坑,宁(国)、广(德)区之柏垫宣(城)芜(湖)区之新河庄,郎溪区之梅渚以及至东区之羊湖陂设立检查所。茶叶运出省境,须向茶叶管理处领取运茶许可证,经过检查站时须查验证许可证并加戳记,无证或未加盖验戳,茶叶品种、数量以及运往地点不符等,均将茶叶扣留;内销茶也须报检查所检验并领取检验合格证及运茶许可证。凡无证私运出境及有证而隐匿偷减情形,经检查所查获或查明,将视情节轻重没收其全部茶叶或处于适当罚款。罚款及茶叶没收之所得,60%充于地方农商福利事业,40%用于检查所办理人员之奖励金”。为了引起重视并做好全省茶叶外销的运输检查事项,安徽省茶叶管理处还专门颁发了《布告》。

《安徽茶讯》在第一期的创刊号上,还刊载了《安徽省茶叶管理处箱茶互保办法》共七条;《办法》称“本处为谋茶叶集体安全,减轻茶商担负及保证贷款信用起見,持订定《互保办法》以及《屯溪茶叶改良场二十九年度工作大纲》等”。

从《屯溪茶叶改良场年度工作大纲》中,人们可以了解当时的茶叶改良场的工作状况是;“茶叶改良,大计百年。生产经营,垺于运销;田间技术,艰于工厂,该场业务,贵在生产,兴共准则,不外三端。一、促进现有病态之革除;二、致力合理经营之创成;三、举行有效成绩之推广。 物有本末,设计须分经纬。事有后先,实施宜有缓急。必也重心在握,乃可次等期其成效。该厂缔造之始,所应注意要务,并为慨举数事如次;甲、茶树;乙、原料;丙、品质;丁、出口;戊、茶工;庚、管理……”同时,就屯溪茶叶改良场近期工作,安徽省茶叶管理处也有具体计划:如“场址选择、场屋建筑、园圃开垦、繁殖茶苗、制茶业务”等等。《屯溪茶叶改良场年度工作大纲》还特别指出;“吾国不发酵茶,向有着色风尚。但内销饮用品,早已根废迹除,了无所遗。外销茶仍复继续存在。美国自禁运着色茶入境后,广大市场,遂以式微。法属非州政府,亦以色料不纯者,懸之厉禁。近年虽已改用无毒色料,输往无阻。彼邦将进而根本禁止着色,亦事所必有。至吾国高级绿茶,以及低级绿茶之嫩摘者,即不着色,亦颇相当美观。北美销路未尽绝者,仅此一线。以视日本绿茶,色泽尚不相及、恢复美销,维持菲销,无色制造,实为当前急切问题,必须善其试制,完其大成。”而这个“着色茶”的问题,则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困扰着中国茶业并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根据史料记录:着色,外销绿茶,因原料老嫩不齐,为使茶色均匀起见,概着用色料,以为朦饰,茶号普通所用之色料,为黄粉、蓝靛滑石粉及腊脂等,在烚炒时掺入。)

《安徽茶讯》第一期在《茶叶新书介绍》栏目里,报道了傅宏镇先生《中外茶业艺文志》出版并作了介绍;“我国茶业书籍,向无目录编著,一般茶叶研究者告令有系统参考资料可寻;今有安徽省茶叶管理处傅宏镇氏,以多年研究搜集所得,辑中外茶业艺文志一册,已于二十九年十二月间出版,举凡中外茶树著作,罗列无遗,计要目一千四百余篇,作者七百多人,分中日英文三部,包括论著、改进计划、栽培制造、调查统计报告、化学、病虫害、捡验、贸易推广八大类。内容至为丰富,诚为研究茶业者之福音,该书由安徽屯溪牌楼前六十七号安徽省屯溪茶业改良场经售,定价八角,函购加寄运费四角四分,(挂号须另加挂号费一角三分)闻出版后争相往购者颇为踊跃云。”当时,《安徽茶讯》的主要作者有方君强、傅宏镇、郑铭之、裘览耕、汪启桢、黄直夫、牧锡璋、胡浩川等。如傅宏镇的《二十九年安徽茶叶管制之概述》,郑铭之的《战时茶叶检验国防化》《裘览耕》的《屯绿初制与精制》黄直夫的《从砖茶谈到屯溪砖茶厂》(同年8月,中国茶叶公司在安徽屯溪坑口乡设立砖茶厂,生产茯砖、米砖、青砖等8个品种。该厂1942年停产)。还有游锡璋的《在现行制度下对茶叶合作社组织上的商榷》及汪啟桢的《皖南外销茶叶之产运概况》等等。

    纵观《安徽茶讯》创刊号,蕴含着大量丰富密集的信息,她不仅具象地表现了安徽茶叶的历史轨迹,也高度浓缩了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经济信息;同时,也是茶叶发展、茶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珍贵史料。所以,从茶叶刊物入手,研究茶文化和茶的发展史应该是最直接、有效的一种研究方法;因为我们可以略读,可以精读,还可以拜读、更可以悦读;只要认真阅读并善于利用茶叶刊物,都会让人获益匪浅,收获颇丰……。

       【摘自2016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 (安徽黄山)

 


 

茶的生机

$
0
0

                        

    偶遇了一处山间茶园。  

    出行,夜宿山脚下。第二天晨起,出门散步,顺着山坡向上攀登。天刚黎明,山间的雾气重,视线并不好,一心看着脚下的石阶,湿滑,怕不小心摔了。感觉山道两边是一些低矮的灌木,空气里弥漫着很清新的味道,植物芳香,让人呼吸通畅,神清气爽。走近了看,居然是茶树。  

    一路上山,随着雾气散尽,视野开阔,一片片的茶园在山间铺开,层层叠叠,像不断涌来的海浪,浪花擦肩而过,打不湿衣衫,但感觉有蓬勃的生机与自己撞了满怀。  

    平日里喜欢饮茶,也交了一些爱茶的朋友。茶从季节不同,产地不同,制作的工艺不同,乃至沏茶的水温,饮茶的过程,茶的口感,再到饮茶的时间、茶具的分类,气氛、环境的要求,均有极其严谨的学问在其中。爱茶人,喜欢侵润于茶,恬淡、闲适,一壶清茶,三两知己,饮得天高云淡,温文儒雅,这是茶的文化。茶能载道,再有琴棋书画作伴,自然能改变了一个人的气质。  

    我饮茶,缘于多年来养成的挑灯夜读的习惯。深夜安静,不论季节,沏一杯清茶,茶香安神,读书、写字,都是一个人承受孤独的时候,有茶作伴,是一种冷热的关照。  

    乡下的亲戚里,有一位长辈,现在活到了100岁。子孙们总结他的长寿之道,发现日常起居,饮食习惯没有什么两样,唯爱酽茶。物美价廉的红茶,每天熬开了水,用日常的搪瓷杯子冲泡,一天从早喝到晚,日积月累,杯子内壁上结着厚厚的茶垢,也不清洗,远远地就能嗅到茶的沉香。至于他的长寿是不是和茶有关,起码只要有茶可饮,老人愉快的神情,就像人间神仙。  

    这是日常生活里的茶,开门七件事,柴米生活,粗茶淡饭,有茶陪着,便是民间精神。  

    人说,“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茶,说白了,萃取的是茶的生机。爱茶人,不论用什么样的方式与茶交流,从心境到身体,都是一种快乐的开放与岁月融会贯通。饮茶人,无论把茶饮到那种境界,最终都回归到对当下生活的热爱。  

    现在不是采茶最好的季节,随手摘下一片含在嘴里,一种干净饱满的清苦味,似有跳跃在舌尖上的活泼。若是早春,萌萌嫩芽,是寒意里一种生命力的呈现,从墨绿的茶树上,开始透出碧绿碧绿的春色。像落在画布上的笔尖,一点、两点,点点绿意,茶染春山。

          摘自2016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刘东华山东鱼台

    


 

茶之妙味

$
0
0

  

  爱上喝茶,源于那次的西湖之行。

  初到西湖,是个秋雨淅淅的雨夜,友人约我去西湖边的茶室里品茗。虽然在网络上早已是熟悉的朋友,但这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相对而坐,没有沉默,我们的语言如连绵不绝的雨滴。窗外的西湖,水气氤氲;杯中的茶升腾着一缕温暖的香,轻袅而空明轻灵,不知不觉中醉了。我不知道是西湖醉了我,还是茶醉了我……

  起身,泡一杯淡淡的绿茶。洁净澄透的杯子放入几芽碧嫩,向杯中缓缓倒入沸腾的水,叶片顿时在水中挣扎浮沉,交融晕染。水由澄澈渐渐变成了碧绿,茶由干枯渐渐舒展丰润,终至相互浸透,结为一体。望着杯中的茶,心随之生出一片绿意来。

  在绿绿的水中投入几粒枸杞或几颗红枣,看红绿相映,犹如春天里的红花绿叶,越发的让人渴望探其美妙。轻呷一口,淡淡的苦中有柔柔的甜,仔细品味,便品出甘苦交叠的人生。

  老公却不怎么喜欢茶,他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才是人生的一大温馨幸事,我佩服饮酒男子的坦率,却不想去品尝那“玉液琼浆”。酒终归是浓烈的,若是女人酒后失态,总归是件糗事。所以,我更醉心于饮茶。茶不会使人丧失理智,茶是优雅的、知性的。

  喜欢喝茶的人,多有一种唯美情结,而品茶的人将茶上升到“道”的境界。“一饮涤昏寐,情来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茶中有道,道在茶味中。“无欲以观其妙”,方能得茶之妙味。

  阳光暖媚或细雨流光的下午,约三五知己,选静静的一隅,围于小小的桌,推却凡事纷扰,漫谈闲情,如野鹤闲云般无忧无虑,谈笑间尽情享受古人那“竹雨松风琴韵,烟茶梧月书声”的闲情雅致。


  然而,喝茶与品茶显然是不同的,就算傲慢高洁如黛玉,在茶道上也被妙玉讥为俗人。

  我爱茶,只是一种莫名的浪漫情愫罢了,不为茶道,只为一份平和与从容。

  其实茶就是茶,它是一种寄托的载体,赋予它灵性,它就是日月精华;赋予它生活内容,它就是一种商品。

  杯中的茶叶恢复了原有的生机,一缕清香弥漫开来,像极了我氤氲的思绪……

          【摘自2016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王举芳山东新泰


 

因茶而美的《亲亲茶棵》(三篇)

$
0
0

                                           

编者按:

  古老的徽州方言中,茶树称之为“茶棵”。对于在安徽省歙县山里茶乡长大的高中语文教师江红波而言:“茶棵,是一份情怀,永远的那种。而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份永远的思念……”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在他最喜欢的茶季,他只能放弃前往茶园而守护在自己的学生身边。但对家乡茶棵的那份狂热喜爱,又让他不得不做些什么。于是当浓郁的茶香飘荡在山村的上空时,他内心澎湃着,遥想着,于是写出了很多有关于茶的文章,编成散文集《亲亲茶棵》。去回望、缅怀,为宣传家乡的茶尽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茶季,我所怀念的

    淅沥的小雨飘洒在脸上时,我正在夜色中骑着电瓶车去学校路上。身为老班,晚上不去教室转转,感觉总是缺少了什么。那雨儿凉凉的,有着一丝的寒意,我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心里一个激灵,现在可正是采茶的时节啊……  

在茶棵地里学会了爬、走的我,生命最初的十五年,是与茶棵朝夕相处。“摘茶拔草,不分大小”,这是父母挂在嘴边勉励孩子们采茶的口头禅。每年茶季与自己相伴的,从小背篓,种子篓,五斗篮,再到茶篮,也就不知不觉长到父亲一般高了。

置身于茶棵地,虽没有那乐曲《采茶扑蝶》中描述的诗情画意,茶农只是地头在烈日下暴雨中都俯身忙碌,但对恋爱中的人来说,茶季,是幸福而甜蜜的。为了能娶到心爱的女人,男青年顾不上自家的茶叶变老,整天的帮着女方摘茶,边勤快的摘茶,边天南地北的胡吹海侃,逗得女友心里乐呵呵的,两个人同摘一棵茶,慢慢的离开众人的目光去茶棵地的另一旁,两个头也就碰在一处。窃窃私语的一季茶摘下来,那女的也就慌了神失了魂,两情相悦,一个新的家庭水到渠成的组成了。

采茶、摊晾、萎凋,杀青制成茶。那时的毛峰茶,是每个家庭的重要收入,全由手工制作,那时父亲烧大锅手工出焙,母亲则是负责中午就放好炭火的茶焙,还要忙里偷闲的准备晚饭、猪食。锅热,茶叶起泡;锅冷,茶叶会红,价格都卖不上的。父亲很多时候是徒手,抓着一把鲜味,擦着锅底一下一下,清清楚楚。我曾经试过,刚开始下锅,可以来几下,温度水汽一上来,就不行了。趴在大锅上出焙,那热气水汽上来,头昏脑涨的,一片迷糊。父亲却是一把又一把,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茶乡,雨季

雨天采茶,是我在家乡生活二十多年年刻骨铭心的记忆,那份寒冷,那种忧伤,至今想起,心里都隐隐作痛。

在四月初偶逢雨天,不必着急,因为茶芽在粗大的枝桠间还是小米粒,歇两天也长大不了一点。可到了下旬,尤其是谷雨之后,就是下冰雹也是要上山的。此时的茶日长夜大,隔两天不摘,抓在手中不再是肉乎乎的,而是生硬发痛,稍不留神还会划疼皮肤。更重要的是价格,一天一个价拼命往下掉,掉的肉疼。要知道,对家乡而言,茶叶几乎是那年月唯一的经济来源。

记忆中的茶园都是老茶棵,没有现今修剪之后的低矮平坦,拿着伞都可以摘茶的。老茶棵遮天蔽日的,一人多高,柔软的枝条相互交错着,从当中穿过就弄得一身的水。父亲先挑一棵葱郁的茶棵,把身子压上去使劲摇晃,尽可能的抖落枝上的雨水。然后,我们围着,左手拽着拉平茶枝,赶紧摘茶,平着袖口不能让水漏进袖筒,那份冰凉可不好受。晴天里茶汁染漆黑的食指和中指,在雨水中渐渐泡得惨白而麻木。

在冷雨中,家人之间偶尔鼓励着,一棵又一棵的采摘着家庭的希望,心里只想着雨别太大,早些摘好回家。碰上的阵雨实在太大,只能是挺直身子,一家人靠近些,让雨顺着塑料纸滴滴答答的在泥土上砸出深深的坑。等雨稍微小些,赶紧继续。没有谁说要回家,多摘几个茶家庭的开支总要宽裕些。

有时候,雨实在太大,持续着不停,薄薄的塑料纸根本不管用,水流进袖子,且天又冷,看着老天没有停雨的意思,只能是回家。大雨冲刷着茶棵地间狭窄的泥路,斜坡处光滑异常,平路处泥泞难行,套鞋踩在上面,很是不适应。路上也就常有不知谁回家路上跌倒散落在地的踩进黄泥的茶叶,唯有小心谨慎,才可跟着父母的脚印亦步亦趋的平安到家。

                                

亲亲茶棵

几天前,在办公室里与同事闲聊,无意间讲到新茶上市,哪种茶好喝时,我仅寥寥数语,就说得他们连连附和惊叹:“对,对,你怎么知道的那么多?”我很觉自豪的坦然一笑:“别忘了,我可是茶棵地爬大的……”

一晃,离开故乡已经二十年,茶园风景依旧似昨日,所有的所有,都是那样平静。可自从来到县城为人师之后,在茶忙时节,因为工作的忙碌也就没再回家采茶过。

    每到茶季,遇到迷蒙的雨天,我总是想起少年读书那年代雨天采茶的辛苦和冰冷,想起我的亲人在雨天可能还在茶棵地里寻找生活,心里便有着淡淡的伤感和酸楚。想着家里的繁忙,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打电话回家时,听父亲说起今年茶价还好,都卖生叶不再亲自做茶了,才有些许的慰藉。面对无情的永不停歇的春雨,我也只能在心底默默的祈祷:雨天,请远离茶季!

如今,茶棵啊,我只能在梦中亲近你,满怀欢喜的走近你了……

     【摘自2016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江红波(安徽歙县)】

 


 

云雾,是茶山的霓裳

$
0
0



邂逅茶山,是在一场细雨霏霏的春雨中。

那天,去拍一个小镇的全景。当我完成拍摄任务正要转身下山时,身后一片翠绿的茶山突然撞进了我的视野——烟雨迷蒙的山景,曲线柔美的茶山,层次分明的茶带,忙忙碌碌的采茶人,似一幅绝版的水墨丹青,伴着春山里的鸟语花香和欢歌笑语,美得令人心醉。

此前,我去过两次茶山,一次是跟一批作家和摄影家到茶山采风,还有一次是参加某地的茶歌大赛。在现场,面对如诗如画的茶山、风情万种的茶姑和婉转悠扬的茶歌,我却少有感动,且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但到底少了什么,我一时也说不清楚。

春分后清明前,是陕南绿茶采收的黄金时节,这半个月左右的茶谓之明前茶,毫不夸张地说,是一天一个味,一天一个价。因此,尽管雨中采茶会影响到茶叶的品质,但采茶的节奏却跟流转的光阴一样丝毫没有放慢。茶山的形态是任性的,线条是柔美的,一条条的茶带随着山势而蜿蜒,一条有一条的风景,一带有一带的韵味,似层层梯田,像条条玉带。“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这绝美的古句恰到好处地应和着眼前的美景,而绵绵细雨和茫茫云雾又为茶山平添了几份妩媚和灵秀,二者亲热地缠绵在一起,相偎相依,柔情似水,如一对温柔甜蜜的恋人,令人羡慕。

远看茶山,采茶人随意地分布在茶带间,没有整齐的队形,没有人为的组合,但看似随意,却又是那样和谐与自然。在那层层叠叠的曲线间,身着各色衣衫的采茶人似天女散花一般,身挎不同的篮子或袋子,双手在翠绿的嫩叶上翻飞。雨雾中,时而“子规声里雨如烟”,时而“微雨燕双飞”,茶山,也因此多了几分空灵和诗意。时有云雾飘过,茶采人若隐若现,亦幻亦真,这一刻,人人都成了云中仙子。茶叶,之所以会有妙不可言的韵味和无与伦比的魅力,我想,与这些诗性的云雾关系密切,是高山云雾滋润了绿色的精灵,是秦巴流岚赋予了茶叶的神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云雾不仅诗化着茶山的外表,也丰富着茶叶的内涵。难怪,当我们品茶时,胸中总是有诗情升腾,画境萌生,禅意涌动,世间也因此有了“禅茶一味”的妙语。

刚刚冒出来的茶叶,嫩嫩地,鲜鲜地,如绿云一般浮在茶树顶端,与下面墨绿色的老叶片形成鲜明对比。和风细雨中,叶片上的水珠随风而动,珠圆玉润,呼之欲出,鲜美娇嫩得不忍直视。一双双或握过锄头或拿过钢笔或敲过键盘或操过锅碗瓢盆的手,在鲜嫩的绿芽间上下翻飞,是那样地开合有度,收放自如。他们旁若无人,犹如画家作画,农人插秧,专注得好像在创作一件绝版的艺术品,站在一边欣赏的人,感觉是那样多余和别扭。细雨如轻纱,似薄雾,像幔帐,淅淅沥沥,飘飘洒洒,落在碧绿的茶叶上,那声音,大者如蚕吃桑叶的清音,小者像春风拂柳的细语,这天籁之音荡尽的不仅是茶山的风尘,还洗涤着人们内心的浮躁和尘埃。                           

我走近一位漂亮的采茶女,跟她攀谈起来。我问她,你们采茶时为什么不唱茶歌呢?她微微一笑,你是电视看多了吧?电视里那些一边采茶一边唱歌的画面,多是做着给别人看的,而我们采茶,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时间就是金钱,采起茶来脚下要稳,眼睛要灵,手上要快,精力要高度集中,哪还顾得上唱歌?

听了茶姑的一席话,先前一直未解的疑问豁然开朗,我曾经见到的茶山,美则美矣,却少了真气,缺了地气。再看眼前的茶山,春雨的洗礼,云雾的滋养,春风的爱抚,与茶农真实的生活天人合一般地融合在了一起,显得是那样真实、清新和圣洁,一如秦巴深处不事雕琢、一尘不染的少女,令人美目惊魂,这美,来自于朴素,来自于自然,而正是这朴素、自然的美,才是真美,是大美。

         【摘自2016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黄平安陕西石泉

 


 

京台茶事:一盏香茗酬知音

$
0
0



6月24日“两岸品茗,一味同心”为主题的2018首届京台茶文化交流会在北京千禧国际酒店拉开帷幕,来自两岸茶文化界、佛教界、学术界、艺术界近百位人士出席,以茶为媒以茶会友。在本次大会召开前夕,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原主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原会长陈云林,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教授,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台湾佛光山开山长老星云大师,著名茶人、当代茶圣吴觉农之子、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甲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赵州柏林禅寺方丈明海法师,著名书画家、诗人陈云君,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会长范增平等人纷纷为本次大会题字表示祝贺。                               


为进一步促进京台茶文化的交流,增进两地人民的友好往来,北京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北京中道公益基金会与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共同主办了此次公益性民间交流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旨在回顾京台茶文化交流的历程,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推进京台两地人文交流向更深层次发展。本次活动由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生活禅院(北京)、贵州大地公益基金会、北京茶道文化艺术促进会、中国网茶叶频道等单位协办。                              


上午开幕式由北京大学茶学社的创建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海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包胜勇主持。大会伊始,民乐演出开场,接着由主办方领导致词,主办方肯定了通过茶事活动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产生的重要作用中新社、台盟中央等有关领导出席大会。                            


其后,由两岸学者发言——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会长、著名茶文化专家范增平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著名文化学者陈云君教授以及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宗性法师在发言中都表达了一个共同愿望,就是希望两岸茶人进一步加强团结以茶文化为载体加强交流沟通期望要珍惜过去多年来两岸人民交流的历史经验以及累积的宝贵成果,在既有的基础上,共同思考、擘画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愿景工程。                             


开幕式上,古筝、琵琶、茶技表演穿插期间,为两地茶文化交流精彩助兴。

在下午交流中,京台两地茶人围绕“京台茶文化交流的历史与未来”“中华茶艺发展的现状、流派与传播”等两场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与对话。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宣方,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沈冬梅,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海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包胜勇,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哲学博士、世界佛教大学执行理事游祥洲教授,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秘书长、台湾佛光大学宗教研究所研究生周本男,《吃茶去》杂志总编、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舒曼,北京和静园创始人王琼,天津茶文化学者王梦石,以及迟铭、戚学慧、郑雅玲、孙亮等茶人参加了讨论并发言。                            

会上,还举办了“京台三十茶席联展”,两岸30茶席每席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寓意,展现了两岸茶人对茶文化的独特理解。最后,由《吃茶去》杂志总编、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舒曼和著名茶文化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沈冬梅一起为两岸茶席进行点评。(舒曼茶话于2018年6月26日石家庄清茗斋)                   

                                
本次活动主持人:包胜勇

中国佛协驻会副会长宗性法师致词。

“京台茶文化交流的历史与未来”论坛



“中华茶艺发展的现状、流派与传播”论坛



“京台三十茶席联展”准备                   

陈云林题字

楼宇烈题字

学诚法师题字

星云大师题字

吴甲选题字

明海法师题字

陈云君题字

范增平题字

《中国当代艺术》社长、总编丁正耕题字             

旅法著名画家陈芸女士、书法家周杰峰先生合作书画






 

 


 

访茶(散文)

$
0
0

                                   

周末,朋友邀我去深山品茶,说他认识当地有名的炒茶能手。我这人口粗,不太嗜好喝茶,品不出好茶与普通茶的区别,不想跑那么远品茶。朋友极力怂恿说,那里茶好水好,好水泡好茶,喝起来是享受。我勉强同意了,只当出去散散心。

朋友驾车,在国道上颠簸几个小时,我心烦意乱,昏昏欲睡。下午四点,驶入山间小路,清新空气扑面而来,精神为之一振,心情豁然开朗了。放眼望去,漫山皆绿色,绿得青翠,绿得浓郁,绿得醉人。我问这漫山遍野的绿色是什么植物,朋友说是茶树。哦,这就是茶树,我还是头一次见呢。

山道曲曲折折,左转右弯,越往前行山势越高,不知不觉有了雾气,疏疏淡淡,望茶树如月下观花,只见轮廓不见真容;继续向前,雾气愈加浓厚,重重叠叠,无边无际,茶树隐匿在了浓雾后面,不见踪影。转过一道弯,从茶树林中穿过,但见树叶上覆盖了水气,凝为水珠,晶莹剔透,绿如翡翠;树叶边缘悬挂着水珠,欲落未落,圆如玉盘,煞是可爱。茶树生长在在山间,远离红尘,远离喧嚣,与青山为伴,与白云为伍,经日月之灵光,纳天地之精华,受飘飘渺渺的雾霭熏陶,在清清爽爽的空气里成长,产出的茶一定好。

山美,茶美,水更美。下了一道坡,不远处出现一条小溪,水流缓缓,无拘无束,如深山隐士,不为繁华所动;如蓝天白云,飘忽不定。转眼,小溪斜流过来,漫过路面,划出一道银白玉带,抖抖瑟瑟,晃动不止,忍不住想去亲吻一番。朋友停下车,我迫不及待地来到小溪旁,水清见底,鹅卵石粒粒可数,间或,游过几条小鱼,纤细若针,色淡如无,悠哉游哉,好不快乐。掬起一捧水,泛出金光,跳荡不止,如不安分的鱼儿。洗了手,洗了脸,算是与溪水亲密接触了。朋友不屑地说,走吧,前面的水更好,能喝呢。又行一程,果然,溪水更清更纯,清如月光,从这边能望到那边;纯如轻风,拂拭过去不留痕迹。望着潺潺流淌的溪水,心早飞出了车,与溪水融合到了一起,浮躁的心滋润了,烦躁的情绪沉静了,通体舒爽。

夕阳沉下去了,朋友有些急躁,我倒很兴奋,难得享受清静,享受黑暗,期望这美好的时刻更长久一些。忽然,车胎没气了,要换车胎,我上前帮忙,朋友说他一个人就行了,你随便转转。

离开小路,迈步冲开厚厚的黑暗,黑色浓重,深不可测。耳畔传来细微的嘀嗒声,谛听,是水声,是水滴落岩石上的声音,叮当,叮当,清脆,有金属感,悦耳。最享受的是鼻子,清香涌来,滚滚滔滔,那是茶树的香气,是茶叶的芬芳。日落前,我陶醉于茶叶的翠绿,此刻才真切感受到茶叶的清香,浓郁强烈,富有穿透力。我被茶香所包围,体表沾染了茶香,体内浸润了茶香,茶香冲散了烦恼,冲散了忧愁。看不见茶叶,却用独特的方式体验了茶的魅力。于是,闭上眼睛,尽情享受,仿佛喝了醇香美酒,酣醉入眠,体态轻盈,飘飘忽忽,不知所止。

换好了轮胎,朋友连呼几遍,才把我从沉醉中唤醒。上了车,朋友不好意思地说,让你久等了,到目的地品品好茶,才不负此行。我说,已经品尝过了。朋友惊奇地问,什么时候品尝的?我说,刚才。朋友说,没见你品茶呀。我说,山好水好茶叶好,茶汤更好,我已经用心品尝了。

 

       【摘自2016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陈传龙河南驻马店)】

 


 

茶中日月长(散文)

$
0
0



(《吃茶去》杂志)写这段茶文,可以概括我的青年和中年。

十八年前我来北京,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诗歌写作者”,于是被省作协推荐到鲁院文学创作高研班学习。学习结束后,不到25岁的我认为自己在写作上必有一番大作为,于是留在京都,做一份文字的编辑。住地下室,在大雪的深夜被暂住证赶去大街,北京的灯火像一声叹息,在黎明前熄灭。

地下室一半露在外面,一半埋在地下,我常常一个人看着半截窗户外的天空发呆,最终,理想被放置一旁,我开始多方面的求发展,帮人写信封,分钱一个,打两份文字工,偶尔在《中国青年》《十月》等杂志发点诗歌和散文,可怜的几个钱多半都交了房租。但那时有力气有激情,一度成为励志的榜样。

我的励志故事第一次刊登在大连的一份杂志时已经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了,那时期的青年似乎都在寻找偶像,也寻找赚钱的机会。朋友采写的文章刊发后,我收到了约二十多封信,都表达敬佩和羡慕,甚至有表达爱意的。这其间有一个朋友,是福建泉州的,叫志成,想创业,准备去云南做一份药材生意,但信心不足,又没好的路子好走,我在信中极尽鼓励,以自己的顽强精神给他打气。他终于肯激励自己,走出泉州,去了云南。

2006年的某一天,我接到一个快件,打开是一套茶具和安溪的铁观音。镂空青花瓷的茶具还配了小巧精致的茶盘,茶洗,茶匙,真是细心啊。尔后接到他打来的电话,说做生意多年,已具大规模,若上泉州,请一定来看他。他说自己只喝家乡茶,几乎是茶不离手,生意场上摸爬多年,已结交很多茶友。早几年受我鼓励去了云南,慢慢生意成功,又在家乡泉州开了个连锁店。知我喜欢喝茶,故冒昧寄来这份心意。哈,真是个可爱的人,说真的,在喝乌龙茶之前,我钟情的是绿茶,爱绿茶的汤色,清亮亮的,像我怀念的故乡,在杯中沉浮。而喝安溪茶后,我不但接受了这份南国的馈赠,也知道安溪铁观音更加适合我的口味。因为绿茶对胃不是很有利,而铁观音正好可以弥补我胃不好的缺陷,且它留在舌尖的醇厚香味也较绿茶长久,这是我钟情其最大的原由。

只是,我和志成相交快二十年了,从青年到中年,韶光荏苒,流水匆匆,却从未见过一面。今年六月他又快递来一盒安溪铁观音,嘱我多喝茶可以防癌,清火,对心血管也有清道夫的作用。靠着这份对安溪茶的热爱,我相信我们的缘分会直至永远。

这以后有十年,我停笔不写,一心一意工作,在工作中求上进,以求获得北京绿卡。写作,成为一个回忆,只是偶尔记起罢了。

2006年10月,我在北京置房。终于有自己的一角天地后,我特地把楼上阳台开辟成茶室,并命名为“暖后阁”,意谓温饱舒适之后自省与清净之地。近5平米的阳台足够我奢侈了。我到潘家园旧货市场淘回一张老榆木的茶桌,正儿八经的摆上了志成送我的那套青花瓷茶具,有朋友同学来,想向而坐,品茗论文 ,说得兴起时,知道自己不知不觉开始回归了,到2008年,我重新写作,自我感觉越来越好,如果不出什么意外,我可能会让文字给我送终。

这期间特别值得一书的是我的同学彩彩。彩彩在河北某报社上班,且担任一个部门的主要领导。她对我的“暖后阁”很神往,每每修年假,她总会安排五天左右的时间来我这。她有一个习惯,喝茶从早晨开始,故早早起,一个人煮水洗茶,配上护胃的点心,早餐就这样解决了。我要起得迟一些,没什么工作压力之后,我喜欢呆在家里,坐下来陪彩彩喝茶,且是力推乌龙茶,我们俩共同的特点是,喜欢茶色,红亮中透出的那股子清凉,在舌尖久久不散。

彩彩不多言但偶尔会说及自己的工作,感叹劳心劳神,年轻时像个拼命三郎,终于有些成就时,却突然看淡了很多东西。她说:鲁橹,喝茶真是好,不但对身体有利,对心灵也是一种抚慰。我深以为然。

有人到晚上不能喝茶,否则失眠,我本人可以喝得清淡点不影响睡眠。彩彩前些年来我这,即使晚饭后喝茶,也是浓浓的,且睡眠质量很好,我曾笑她蛮奇葩的。但今年,她反倒嘱咐我茶还是清淡点好,茶叶放少一点,哪怕没茶味,再重新泡一壶,也是好的,说这样更适宜于安神静体,心情愉悦。从她的话里我听出一份生活磨砺后的从容和淡然,茶有如此醒人之功效,于茶于人,都是一种福气吧。

茜子到学校去找我时,我去了天安门。那年香港回归,我像个特别关心祖国统一的人,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尤其是七·一的头一天,趁天安门没清场,我和几个同学在红旗下,准备坐等第二天的朝阳,但最后还是回了学校。对面黑龙江的同学递给我一个纸条,并说,你们湖南也有这么漂亮的人啊,空谷幽兰一般。这是我很得意的一句话,用在茜子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她那时在广院读研,马上就毕业了。她住在团结湖公园旁边的一个大房子里,我隐约知道是她父亲的一个战友的房子。我总是会在周末骑单车去她那蹭饭,然后在公园散步,说说写作和谋生的话题,我觉得那时候真美好。

忽然有一天,茜子不见了,也没有一点消息。我因忙于生计,竟也渐渐的想她少了。

再见她,是2009年了。那个空谷幽兰一般的女子皮肤黑了好多,像被大太阳绑架了似的。果然,她告诉我,这些年去了约翰内斯堡,在那边办一份华人周报,且结婚生小孩,人生的大事都在非洲那片土地上做完了。她语调迟缓,脸色忧郁,我没有多问什么。

这以后她去了广州,在广州开始做杂志主编,做项目策划,采访的都是一流的人物,生活看起来风生水起的,但拒绝来北京,像有仇似的。只是给我打电话多了,那语气中有着踌躅满志,江山尽在胸怀之气概。

近些年看她的QQ空间和微信,知她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周游列国,碰上哪个地方有灾情什么的,会加入志愿者队伍,一会儿撑着遮阳伞在死海之滨,一会儿又在赞比亚的难民营,一会儿在中国的洱海,一会儿又出现在巴勒斯坦的脏乱的街头……她神出鬼没的,但整个人精神饱满,像个爱的天使。我总想逮着她在国内的空隙,有长谈的荣耀。

机会来了,我接到她的电话时正好是7月,她说她回了广州。而今年的7月,福建芳华越剧团选送的由王君安主演的越剧大戏《柳永》申报梅花奖,汇报演出地点就在广州。我是君迷,不会错过任何一场君安的好戏。7月20日那晚看完戏,第二天我就去了茜子那,她在番禺买了一栋房子,别墅结构,雅致明亮,房子是南北向的,不开空调,微风穿堂而过。我们喝茶,说话,一起做饭,散步,就这样散散漫漫的呆了三天。

虽是7月,却也感觉清爽宜人。茜子慢言细语的说着自己走过的路,坚持、自尊、包容、善良、竭尽全力,这些可贵的品质使她一路走到今天,美好的风景中虽掺杂阴影,但和煦的风儿吹散了她心中的乌云。

年月过去,时间已在我们的脸上看得出痕迹。但我却由衷地感觉到她仍是那个空谷幽兰一般的女子,宁静的是她的那份气质,那份典雅中的高贵。

有一个细节我愿意在脑中反复回忆:每次喝完茶,无论时间多晚,茜子都会站起来收拾茶具,把洗水池里的茶叶捞干净,并且用茶巾擦干杯子上的清水。有一次我很勤快的决定自己清洗茶具,只见她笑嘻嘻的看着我做,手里拿了一块白白的茶巾。我说你干嘛?不信任我吗?她说:我在等着你洗完杯子,然后我来擦净水。否则你一路走,水就一直滴到茶桌,我还要跟在你屁股后面擦地板。

这教会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时候,不能忽略细节的重要,如同我们写作,一个细节的胜出也许成就一首好诗一篇好文。它可看出一个人对事物的用心程度,并决定由此带来的愉悦度。

人生之长短,青年、中年尤可记。学习、求索、工作,心境、性情等等都在岁月的风雨中日渐成熟,圆融,创造生活和享受生活都已走完了一个轮回,这其中的甘苦辛酸,从一杯茶中即可看出,由浓转淡,由淡转清,滋味自知。喝的是自己的心情、自己的经历,品的是个人的襟怀和气度。

茶中日月长。茶杯轻握,好山水尽在杯中。茶杯抵紧红唇的那一刻,我想念了我的这些朋友,并愿意将这满满的茶香送达他们的眼前,入心,入肺,余味绵长……                     

【摘自2016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鲁橹北京)】

 

 

 

 

 


 
Viewing all 87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