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舒曼茶话
Viewing all 87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云南的茶外之“茶”(散文)

$
0
0

                                   

                  

    云南多种气候齐集,地形复杂多样,是名实所归的植物王国,也是我国主要的产茶省份之一,除了滇红、绿茶、普洱茶、沱茶等有名气的乔木、灌木茶叶属真正意义上的茶叶以外,民间还有许多称之为“茶”,但又与茶科、茶属无关的植物。

    在云南,不管名字叫不叫茶,只要无毒,无异味,对身体又有好处的植物都可以拿来入茶。金银花、玫瑰、桂花、菊花、茉莉、百合、康乃馨、玉兰等花可以入茶。银杏、荷叶、蒲公英、车前草、三七、薄荷、竹子等植物的叶子可以入茶。决明子、枸杞、罗汉果、葛根、甘草、胖大海、山楂等果实或根茎可以入茶。在我的家里就随时备有这些异类的“茶”。在云南,还有些不是茶的植物就直接以“茶”来命名,如梁王茶、苦丁茶、小山茶、雪茶、石竹茶。甚至还有些偏僻地方的农村、山区,在铁锅里炒一把檽米、苦荞等粮食泡水待客也叫“茶”。

当然,在云南最有名气、也分布最广泛的茶外之“茶”还是“野山茶”,它按地域不同又叫小山茶、东紫苏、牙刷草、凤尾茶、小香茶等。这种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全省和贵州省西部的1200—3000米的山坡、灌木从中较干燥地带。春季由于干旱,植物低矮枯瘦,不好采收,雨季长得很快,到秋季可以长到20多厘米高,开白色或淡紫色的花,有淡淡的清香味,所以它又叫紫苏草。

由于这种野山茶生长在山上,以腐殖土为养分,不可能人工栽培,是完完全全的纯天然茶,也没有任何人为的污染。它含有人体所需较多的微量元素和天然的抗氧化剂,可作为保健饮品食用,维C的含量更是高于市面上的很多饮品。所以它在云南的大部分地区都作为一种土生土长的饮品使用。不少当地的餐馆、酒店、茶室、居家都是以这种茶叶来待客。现云南好多地方农贸市场的土杂店里都有这种茶销售。卖相最好看的成品是在秋季里从地面带花剪切,用蒸汽杀青后,捆绑成小把晾干出售。由于有了市场前景,又是云南的特有植物,现已经有公司把这种茶叶经过精深加工,进行宣传包装后,作为原生态保健食品或茶叶推销到各地。

当然,在丰富的资源面前,我还是喜欢自己采摘、制作自己享用。每年农历七月半前后,我们这里有上坟的习俗,这个季节野山茶虽然还没有开花,但也还是可以采收了。山坡上这种植物很多,一大蓬一大片的在眼前出现。我们一家子就在上坟的空余时间顺便采摘一些新鲜的茶叶,带回家来自己制作。由于野山茶长得低矮,叶子和茎干上难免会有沙土或腐殖土。回家以后,我先把茶叶捡拾、清洗干净,再放到甑子里用蒸汽高温杀青几分钟,杀灭虫卵等有害物质,也去除一些苦涩味,然后在通风处晾干,就可以收藏起来使用一年了。

这种茶叶第一次浸泡的时候,味道会有些许清淡,第二次浸泡味道就完全渗透出来。无论是酷热难耐的夏天,还是心情烦躁的时候,野山茶都是很好的伴侣,味道清新淡雅,消热解暑。由于它是纯天然加工,没有相关配料,茶叶的苦涩味会较重些,所以一般不要放得太多。野山茶虽然不能与名茶相提并论,也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却确确实实的以茶的形象和名分进入人们的生活。

这种价格低廉的野山茶的药用价值也很高,中医药认为,它的性味苦、辛、平,归肺、胃、肝经。具有发散解表、清热利湿和功效。全草都可以做药,可治咽喉痛、虚火牙痛、扁桃腺炎、上火引起的口腔溃疡、眼结膜炎、肝炎、感冒、消化不良等病症。

野山茶,这是土名,它的学名应该是东紫苏中的一个种类,与茶属的茶叶毫无关系,但它却是我们云南人在茶叶外之最普通、最方便、最喜欢的“茶”。

【摘自2015年第4期《吃茶去》杂志;作者: 汤云明云南昆明)】

 


 

毛泽东与茶

$
0
0



毛泽东与茶

——毛泽东在杭州采茶轶事

毛泽东一生追求真理,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他非常熟悉我国茶的历史,知道茶最早产于中国,是中国人民用智慧培植出来的,故认为“这也是中国人对世界做的贡献”。他在一次谈话里,曾引经据典地讲到“茶可以益思、明目、少卧、轻身,这些可是药学祖师爷李时珍说的”。基于对茶叶历史、文化和茶的营养、保健功能的深刻认识,所以毛泽东一生中除吸烟之外,最大的嗜好就是喝茶。他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无论在国内生活还是出国访问,每天都离不开茶,他不仅自已喝茶,还宣讲饮茶的好处,大力倡导饮茶,可谓一生都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曾率领党中央机关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领导西北和全国的解放战争。1947年8月他策划了对西北战局具有决定意义的沙家店战役。战役打响后,毛泽东废寝忘食地指挥战争,在持续三天二夜的激战中,他一直不出屋、不上床、不合眼。为了提神,他烟一支接一支地抽,茶一杯接一杯地喝。据说,他先后抽掉六包香烟,喝掉几十杯茶。这一仗全歼号称国民党王牌“铁军”第36师,俘敌6000余人。茶为赢得沙家店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49年12月16日至1950年3月4日,毛泽东第一次出访苏联。莫斯科的早餐通常是牛奶、煮鸡蛋、面包、鱼子酱、黄油。其它食品毛泽东都能接受,就是不喜欢喝牛奶,仍按他的老习惯,来一杯热茶

据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介绍,他每天醒来并不急于起床,而是先用毛巾擦擦手脸就开始饮茶,这样一边喝茶一边翻阅报纸。一般要过个把小时才起床。就连开国大典这天也不例外。

我国是世界上茶类丰富、名茶众多的国家,但毛泽东最深为喜爱的便是西湖龙井茶。他视杭州为第二故乡,他曾说过:“杭州这个地方环境好,不嘈杂。适合工作,适合休息”,故一生经常到杭州来。据统计,从1953-1975年的22年间,毛泽东曾40多次到杭州工作、休养,每次大都住在位于龙井茶区的刘庄。因他认为“西湖得天下山水之独厚,刘庄占西湖风光之灵秀也”。刘庄三面濒湖,一面依山,景色分外宜人。毛泽东曾在这里主持起草了新中国的第一部治国大纲——宪法,曾在这里撰写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和《送瘟神》等许多光辉的哲学著作和诗篇,工作和写作经常通宵达旦。

在刘庄时,毛泽东于紧张、繁忙的工作间隙,也常抽身出来散步、游泳、爬山,他的足迹几乎遍及龙井茶区。毛泽东生前曾5次登临北高峰。1954年的一天,他从钱江果园上山,翻五云山,过龙井狮峰,茶区风光使他留连忘返,到天竺时己是暮色苍茫。最后,警卫人员便向当地农民买了一根竹竿给毛泽东做手杖,他们才摸黑下山。

1955年5月的一天,毛泽东在刘庄把浙江省警卫处处长伍一叫到身边对他说:“我们国家现在还很穷,你看这么多空地,荒着多浪费,应该多种些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不但能观赏,还可以有经济收入,这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后来,警卫处的干警就把刘庄一进大门的80亩荒地开垦出来,种上茶树和果树。几年后的春暖花开时节,毛泽东又一次来到了刘庄,一进大门看到原来杂草丛生、砂砾遍地的荒地已是茶果满园,一片郁郁葱葱,十分高兴。                             


1963年4月28日下午,毛泽东在刘庄散步,看到警卫战士正忙着采茶,他也便走进茶园,兴致勃勃地采起茶叶来,还爽朗地笑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是种茶叶得茶叶喽!”第二天,警卫处就把包含毛泽东自已亲手采摘的鲜茶叶在内的茶叶都加工成龙井茶,送来给他品尝。他抓了一些茶叶放在手上仔细观赏,又闻闻香气,然后送进嘴里咀嚼起来,并满怀深情地说:“龙井茶泡虎跑水,天下一绝!”他还特别指出:“浙江资源很丰富,出龙井茶、高山茶,都是有名的茶叶,你们要管好。”                                


毛泽东不但珍视西湖龙井茶,还把它们作为馈赠外宾的珍贵礼品。他认为,“礼品不在多,要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特征,这样的礼品肯定受欢迎。”五十年代初期他访问苏联时所带的礼品中就有西湖的龙井茶。从而把西湖龙井茶第一次提高到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特征的外事礼品的地位。

为了缅怀毛泽东对西湖龙井茶的深切关怀,1997年杭州西湖龙井茶叶公司在龙井茶区修建了“嘉木清芬”的纪念碑亭,原浙江省委书记江华挥毫提词碑文。亭畔还植了当年毛泽东亲手采摘过的茶树,供国内外游客瞻仰、观赏。

摘自2015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沙平云南南涧                 


 

 


 

忽皮岭,茶香氤氲(散文)

$
0
0



 自碾玉峡沿着蜿蜒的山道溯流而上,过项岭,方石板,石湾,便进入龙眠最高处——双溪村忽皮岭。

 忽皮岭是龙眠河的发源地之一,它位于龙眠双溪村的北端,东北与鲁洪接壤,西北与舒城相望。走进忽皮岭,映入眼帘的,除了重峦叠嶂的青山绿树,便是漫过山顶的梯田茶园。茶园依山势而建,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犹如画家的山水泼墨,笔断意连。山上的茶园多选择朝东或朝南方向开辟,环山腰而围的一排排茶树,或苗条,或丰腴,兜出村姑般柔美的曲线。站在山下仰望,茶园层层叠叠,如同天梯,沿着山坡,一直延绵到天上。爬到山顶俯瞰,山坳里的茶园大小不一,零碎散落,形态各异,但杂而不乱,如同七巧板拼图,拼接得天衣无缝。徜徉在绿荫簇拥的山间小道上,满眼青翠如洗,满耳鸟鸣如歌,还有身边萦绕的茶草清香,一时竟有些恍惚,怀疑自己是不是走进了世外桃源。

 时值初夏,春茶采摘已经结束,茶农忙于茶园管理和部分夏茶的扫尾。一位六旬老汉,弓着腰,在半人深的茶棵里,汗流浃背地挖沟锄草。忽皮岭茶叶合作社负责人崔先生说,这里的茶园采用人工除草,施有机肥,也不用打药——春茶采摘结束,就对茶树进行修剪,尺把长的枝秆覆盖在垅间地沟里,既抑制了杂草生长,又能保墒,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而地边的杂草,则由人工锄除,由人工进行中耕松土,这样做虽然费时费力,但茶叶的品质和口味也就上来了。听了崔先生介绍,忽然明白,桐城小花之所以驰名,除了这里独特的高山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与茶农注重生态保护也是分不开的呢。

 山里人好客。未曾谋面、仅仅在QQ空间里“相识”半月的崔先生,热情地领着我在山岭上参观,指认附近的黄草尖、荒草尖、沙凸、断梁崖。出发前,我在百度地图上查找线路,找到了忽皮岭的地标——老虎岩。崔先生指着不远处近百米高、杂树丛生的断岩说,那就是老虎岩,站在山下的公路上远眺,极像静卧的老虎。地理先生史春红曾作诗曰:“龙眠山上一只虎,太阳出来照屁股;世上谁人得此地,世世代代做知府。”能够做知府的,胸怀一定豁达、善良、勤勉、低调,一如这里的桐城小花。我想,文都古桐城的那些知府,一定也浸润了龙眠小花的茶香吧。

 山岭的最高处,有一大片老茶园。崔先生说,这里的茶树,有不少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栽种的,茶叶口感好,清香里带着微甜,但是产量比较低。低着一看,果见茶树茎粗如擀面杖,很少见到新枝。没有新生的嫩枝,也就长不出新茶,可为什么不将它们挖去重栽呢?崔先生笑着说:这里地势较高,常年空气湿润,是桐城小花的源产地之一;这些茶树,记载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承载了茶农辛酸的记忆,它们是桐城小花的活体标本,山里茶农宁愿经济上受点损失,也要保护好桐城小花这张历史名片啊。                            

                    (图注:茶农在除草)



 茶叶是龙眠山区的主打经济作物。在忽皮岭这个十来户人家的小山庄,家家户户种植茶叶,少的十来亩,多的四五十亩乃至百余亩。这些年,通过有序种植,茶叶产量逐年上升,一些茶农自发组织起来,整合资源优势,成立茶叶合作社,通过统一标准,实行网上订单销售,提升茶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谈起合作社,年近七旬的吴国良老人,滔滔不绝地打开话匣子。老人说,他年轻时曾在山里种过药材,由于销路不畅,就改种茶叶。种茶这么多年,他摸索出自己一套的经验,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积累的老经验,有的已跟不上节拍,于是,他加入了合作社。为了提高产出率,他在品种上精心选择,既有清明之前采摘的早茶,也有谷雨后采摘的晚茶;既有树龄七八十年的老茶树,也有去年底刚栽的新茶苗。早茶、晚茶错季搭配,老茶树、新茶苗前后衔接,既减轻了忙季用工压力,也提高了产量。老人还说,这里的茶叶品质好,不少外地人,专门到这边来收购呢。

 眼下虽是茶园淡季,但我能想象春茶采摘时忙碌而紧张的景象。吴国良老人说,春季采茶忙,一天要请四十多个摘茶工,包吃住,按天数计酬。对于熟练的老手,茶季结束,还送些炒好的茶叶给她们,不能亏待人家。我问老人:在这深山里,每家每户都要请人摘茶,你一下子就请这么多,能请到吗?老人哈哈大笑起来:有人用五百元钱,只办了五元钱的事;而有的人用五元钱,却能办到五百元钱的事情,你说,差别在哪里?

 差别在哪里?望着眼前一脸阳光、淳朴善良的老人,我的心中已有了答案。

 午饭后,崔先生送我下山。沿着细瘦的山道,转过一道山梁,是一座山脊。站在山脊上远眺,满眼尽是山影重重,青翠腾烟;绿树掩映处农家新楼的白墙红瓦,新盖茶厂的蓝顶铁板,还有蜿蜒山道上如甲壳虫爬行的小轿车,都在阳光下闪亮。面南而望,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浸润着桐城厚重历史文化的文和园、别峰禅寺,在青翠如黛的山峦间若隐若现;远方闪着亮光的境主庙水库、如虹卧波的彩虹桥,以及城区微缩成积木的一幢幢高楼,在薄霭中缥缈成意境悠远的巨幅画卷。

 静卧在山水画卷里的忽皮岭,忽皮岭里淡泊宁静的山民,还有来忽皮岭观光的游客,都浸染了浓郁的茶香。熏一身茶香上路,心里已是绿油油的一片。                   【摘自2015年第4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疏泽民(安徽省桐城)】

 


 

解读茶叶专刊《万川通讯》

$
0
0


                                              

(《吃茶去杂志刊文《万川通讯》三日刊,是抗日战争时期创刊的一份茶叶专刊,刊名源自“东南茶叶改良总场”所在的地名——衢州万川。万川位于浙江省衢州城郊,这个小乡村并不显眼,可是在中国茶业历史上却有着光辉的一页。1941年,吴觉农从四川重庆带领一批茶叶科技人员,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衢州万川,筹建中国茶叶研究所的前身——东南茶叶改良总场。他们立足浙江,面向江西、安徽、福建、广东等茶区,组织茶叶生产和出口,开展茶叶研究工作。

《万川通讯》三日刊,就是为了适应当时的工作需要而发行的茶刊;在东南茶叶改良总场成立的次月,即1941年4月5日,《万川通讯》三日刊正式创刊。其宗旨是“宣传茶业国营政策,推进茶叶生产建设,反映茶业工作现状,报道茶界公正舆论,提倡科学生产技术,创导合理经营方式。”《万川通讯》设置的栏目比较多,版面也是生动活跃,茶刊的撰稿者多为其时的茶界工作者和茶叶技术人员;大部分文章均浅显通俗,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可读性,所反映的大都是浙、皖、赣、闽等地的茶叶生产、科研、包装以及制茶技术等;同时还刊载当时的茶叶政策、茶界动态以及销售行情等等。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时期,各种物资十分匮乏且经费紧张,所以《万川通讯》的出版也是十分困难,由于经费紧张而无法采用机器印刷,所以编者只能是采取手写、油印的方式来出刊。尽管是手刻蜡纸油印的茶刊,尽管茶刊版面有时是蓝印,有时是黑印,然刊刻字体却是十分漂亮。据相关人员回忆:当时担任改良总场总技师的庄晚芳先生有一段时间还专门刻写茶刊的蜡版,因为庄晚芳不仅是文笔好,而且是字迹漂亮,所以他后来还担任了《万川通讯》的主编。                


1941年10月,东南茶叶改良总场改组为茶叶研究所,隶属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这也是我国茶叶史上第一个全国性茶叶研究所,改组后的茶叶研究所由吴觉农担任所长,蒋芸生任副所长。为了更好的发挥《万川通讯》的宣传作用,同时也为了能够保存这份茶刊,茶叶研究所”决定继续刊行《万川通讯》三日刊,同时将《万川通讯》三日刊自创刊号至第五十期进行重新编辑整理,于1942年1月,采用铅印印刷出版了《万川通讯》(合订本)。

《万川通讯》(合订本)除封面、封底、序和目录外,正文有122页,承印单位是东南日报第三印刷厂;但是,合订本的总印数不祥。而合订本的订价则在刊物上注明是:收回印刷费二元。《万川通讯》合订本的内容甚是丰富,在“特辑•专论”栏目里有胡浩川、庄晚芳、庄任、倪良钧、游通儒等人撰写的《武夷名胜区的茶和土》、《新茶业需要优秀工作者》以及《毛茶评价与检验》等文章;在“译著”栏目里,有叶知水的“科学应用与现代茶叶栽培”,还有郑兆崧的“气候与茶叶生产”等专业文章;在《茶区通讯》栏目里,有浙江平水调查队关于“敌蹄威胁下的平水茶区近况”;有安徽祁门调查队关于祁门县“历口(茶区)调查报告”以及廖存仁撰写的“武夷大红袍史话及观制记”等通讯、特写等。另外在“语录”栏目还有庄晚芳先生“对茶叶研究方面诸问题之探讨”的谈话记录要点;在“附刊”栏目里有最新的东南亚地区茶情、祁门(县)茶情和上海茶市行情等等。 

  吴觉农对《万川通讯》(合订本)的出版十分重视并专门写了“序”。吴觉农在“序”中说:“中国茶叶公司技术处及东南茶叶改良总场工作同人出发皖赣浙闽各茶区,为着精神上的,工作上的互助,诞生了万川通讯;日月逾邁,自春徂冬,其间技术迁移,总场撤消,本刊得赖大家抚育、培植、爱护,独能继续成长,总算达到了发刊词的愿望:‘变为大家的孩子,祖国的孩子’。今自创刊号起自五十期止,合刊一册,分专论、研究、调查报告等目,综观既往,差以为慰。‘满足’是‘学习’的敌人,吾人并不能以此自足,重大的责任,仍在肩头;艰难的前路,仍须迈进。太平洋大战的序幕,才告开始,未来的茶事,自应以新的姿态来适应新的变化,希望每个同志守住岗位,培植自己,充实自己,在工作中去学习,从学习中求经验,突破难关,奠定茶业复兴大道。因为人生是战斗的,未经挫折过,磨炼过,便不是有价值的人生,在这国家多难茶业困踬之秋,正是吾人锻炼之时,以后本刊每个五十期,都能合刊,新的资料,新的发展,正有待诸同仁努力,并盼诸有道指正。”然令人遗憾的是,吴觉农先生的“以后每个五十期都能合刊”的愿望未能实现。时任安徽茶叶管理处处长、《安徽茶讯》主编方君强也为《万川通讯》(合订本)写了序,方君强在序中说:“茶,吾华特产也,专门著述,滥觞于茶经茶记,嗣后踵接之者,猗欤称盛,輓近术业贵专攻,即事格物,更以精进,专著形世,蔚为大观。而专刊研讨,亦于焉并辔连镳,后先辉映。在东南茶区者,浙有浙茶通讯,茶人通讯,闽有闽茶季刊,赣有江西茶业,皖有茶声及安徽茶讯,经纬茶事,均有足多,惟可致惜者,茶艺为人漠视,专门著作,因以散逸泯灭者,不可胜数,而专刊又以人事推迁,寻人寻辍,现仅存者惟安徽茶讯耳,其它茶事论文记叙多散载于杂志报章,吉光片羽,亦弥珍贵,而与日俱逝之感,更难免矣。万川通讯三日刊,始为东南茶业改良总场及中国茶叶公司技术处合编,厥后技术处他迁,自四十期乃为总场独编,自本所成立,总场撤销,五十六期以后,则为本所主编矣,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本刊独与安徽茶讯并存不坠,其亦有幸不幸存于其间乎。……从事茶业者,应如何本战斗精神,把握现在,计划未来,坚贞干固,不失所操,兹以本刊自创刊号起至五十期止,汇付剞劂,聊书所感,并以自勗云尔。”

  1942年4月,因衢州城被日军侵占而使万川遭受威胁,茶叶研究所不得不离开万川向福建崇安转移;所以,《万川通讯》三日刊不得不宣告停刊。同年4月22日,《万川通讯》(三日刊)第105期出刊;但是,《万川通讯》三日刊并没有在茶刊上印上“终刊”字样,而是别出心裁的使用了“暂别号”的字样。

  《万川通讯》(三日刊)第105期“暂别号”刊登了“民国三十年度福建省外销箱茶收购简讯”与“湘茶近讯”等信息;同时在“参考资料”栏目还刊登了“中国茶叶公司浙江分公司淳安茶厂关于“制成茶叶成本单”的表格;这份表格清晰地表明了淳安茶厂各种唛头、品名的茶叶成本以及原料、毛茶、制茶和业务费用等都是一目了然。而在“福建外销箱茶收购简讯”文中,还对“政和工夫”、水仙、白牡丹等茶叶的评定价格用图表作了说明。在“福建外销箱茶收购简讯”文中,刊出了中茶闽处关于茶叶收购价格的公示,在收购价格表中列出了数种茶名,收购等级以及最高价、中心价和最低价等等。同时还转载了“民国二十九年:浙江省各县茶产概况”一文,文中还列表记载了浙江省各县茶叶产量,面积以及茶园集中地区等概况。

  《万川通讯》(三日刊)的编者在“暂别号”上,深情地回顾了一年多的编辑工作,同时,满怀着对茶叶事业的热爱和乐观的精神;“希望仍能和所有的作者及读者保持紧紧的联系,我们会在最短期内再见……。”编者称“本刊从创刊号到现在已整整一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多承各方的爱护与指导,使这小小的的刊物能很健康地生长到了105期——它没遭到过夭折脱期等的厄运——这是足以自慰。也该感谢所有的作者和读者的。现在,本所所址已决定移设于福建崇安,同人们都将离别(万川),因此,《万川通讯》也不得不由于迁移而与大家暂别了。我们相信,这只是暂别而不是永别。因为第一,随着本所新的所址的安定,许多研究工作将切实进行,不久之后,我们一定可以在一个新的更充实、更进步的三日刊、半月刊、或者是月刊上再见。第二,巨州今后还是浙江甚至东南的茶政中心地,目前虽然本所已迁往崇安,将来我们一定还可以在其他茶业机构出版的《万川通讯》上再见。因为是暂别的关系,我们希望仍能和所有的作者及读者保持紧紧的联系。诸位如有函件和稿件,亦请随时赐寄“福建崇安赤石本所”。愉快的握手!我们会在最短期内再见……。”

    1941年4月5日到 1942年4月22日,《万川通讯》三日刊从创刊至停刊,一共编印了105期。然而,《万川通讯》三日刊也好、合订本也罢,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环境下,能够流传下来的都可谓是弥足珍贵;这些茶刊都是老茶人在艰苦环境下从事茶业工作的记录和经验的积累,大体上可以反映当时的茶人茶事及茶业经济状况。它们不仅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也为后人研究当时的茶叶历史、经济等提供了宝贵的茶史资料。  

            【摘自2015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郑毅安徽黄山)

 


 

印象茶乡(三章)

$
0
0

                                                   

茶园

 山,着一袭长裙;水,晒一幅淡妆。山之麓,茶树抱绿,客舍青青;水之湄,野花盈香,归途袅袅。

  山之仙子,水之儿女。云天的辽远伸展出绿色无尽的苍茫,溪涧的清纯映射出酽香最初的向往。

  是汲取了日月的精华,才生长的如此青翠欲滴;是融合了风雨的润泽,才馥郁的这般久远绵长。

  是精灵,在大地本色演出。山为背景,水做道具,鸟鸣,无疑是完美和声。


采茶

已然情窦初开,定然守候相待。第一缕晨风拨开云雾,第一片霞光打开风采。

跋山涉水,一生中的约定,当在伸出双手的刹那践行;蓊郁华年,尘世里的向往,自会一种相逢定格青春。

一株,就是一袭身影;一垄,便是一个传说。

素手翻飞处,釆邑的是清纯;竹篮起伏时,承载的是慰藉。一个芽孢,一份心语;一片翠叶,一曲情话。

茶歌阵阵,清香满山。一层茶树一层天,人在画中赛神仙。


品茶

从娇羞的呼唤开始,沸水浣洗出远山如黛。小小的芽尖执岁月灯盏,拣拾雨露阳光,浸润每一份豆蔻华年。

一袭青衣,诗韵中打开一段焚香时光,眉弯起,鸟鸣芬芳。

水中炫舞,锦绣我的情思,光彩你的华章。

试着回忆,试着添加。一杯水,承载了太多的咫尺天涯。思念溢出杯盏的痕迹,来不及擦拭,就被镌刻在光阴的界碑之上。

婉约在家乡的枝头,任天高云淡,烟雨苍茫。岁月深处的怀想,穿越流年,溢散着浓酽的芬芳。

      【摘自2015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白怀岗陕西安康

 

 

 


 

一场虚拟又延期的茶会(散文)

$
0
0



 这场茶会,本身就是虚拟的,而又延期了。

 延期,倒不是因为忙,无暇操办、遐想,我几乎每天闲着,也不是无所事事,人闲心不闲。就像此刻,坐在阳台上,一张近乎床,又非床的台子上,打坐一般盘腿坐着,闭目养神。几十年了,或者从小,习惯了这样的动作,从小在土炕上生长,耳濡目染全是近乎统一的坐姿,用不着刻意去学,坐着坐着就成了那样子,倘若半路出家,缺少我这样的奶功,光一个坐禅,没有几年的功夫,恐怕学不到位,最终也是不伦不类。随着年龄的增大,将近极限,按理应该沉静凝固了,但我的思维,像线绳老化松弛的风筝,竟散漫自由地飘起来,也许是手劲力度不够,自控不足,何况控人,本来牵动自如的风筝,竟飘成了有些野性的风葫芦。我也无可奈何,宽容地笑笑,听之任之,随它去罢。

 仔细想想,这种状态,大概也算衰老的表现,这自然不是我从前的风格,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虽生性恬淡,但做事向来严紧,有板有眼,自律极严,许多时候最难过的不是别人却是自己这一关。我这样想着,或者说放任思绪飘忽着。透过玻璃窗户,漫在阳台上的光缕,似乎比我还要散慢,懒洋洋地弥散开,随意地飘洒流淌着。靠垫鲜亮起来,上边丝绣的花朵含苞欲放。目光和空荡荡的花梨木小炕桌相触的那一刻,我又想到了茶,桌上的茶船,以及那场未竟的茶会。

 坐在阳台上,或将小桌搬下来,放在红亮的香柏木地板上,又不是没有喝过茶,干泡湿泡,都喝过,自然不止一次,从入住到现在,已十年出头,客厅沙发或罗汉床上喝腻了,换种心情,就跑进卧室,在小桌上慢慢地喝。这张素木小桌,从喜欢买来那天起,很少离开过阳台,开始时,我写些文字习惯坐在桌前写,仿佛一坐到桌前,看着雪白无格的纸,灵感就来了,下笔如神,几千字,笔不加点,一气呵成。这也是从小养成的毛病,习惯成自然,珍惜放纵起来就近乎病态了。午前或午后,阳台上有些嗮,且窄逼,我喜欢宽松的空间,横躺竖卧的自在,停顿片刻时,习惯半躺着,舒伸长臂,阳台放了小桌,占了大半空间,就算臂可伸,腿也无法自由舒展了。于是,不假思索,无可选择地将小桌搬到了屋中央的大床上,离阳台不过一箭之地,环境依旧,一样思绪如潮。

 小桌上,甚至罗汉床上,喝过茶,仅止而已,即使再多两个人,也只能算施茶,离茶会甚远,无论从那个角度,用什么标准来衡量,都算不上茶会,太宽泛随意了。茶会的标准,在我是有的,但真要列出个ABC来,还真难,思考着,又迟疑了,纷乱如麻,理不出个头绪,之后便一片模糊。时过景迁,恐怕就是茶圣陆羽再生,也是嘡目结舌,不知从哪儿入手了。亦如面对现在的教育和学生,纵然祖师爷孔夫子复活,往讲桌前一站,讲不了几句,就会被幼儿问个哑口无言,立马晕头转向,远不像从前被两个路童问太阳清晨傍晚远近那么简单。

 就像许多人幼稚的想法,喝茶如吃饭,谁不会?连孔夫子都承认,食色性也,人之大欲,无师自通,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古人不也这么认为吗,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不过位居七事之末,即使舍去,也无关紧要,用粗俗点的话说,不吃饭会死,不喝茶会死人吗?勿容质疑,自然不会。倘宽泛地说,喝茶谁也会,捏撮茶,水一冲,泡会儿,有色有味后,和喝井拔凉水一样,咕嘟咕嘟喝就对了。《红楼梦》中妙玉说,那叫牛饮,可对一般人而言,水与茶水糖水,除了味道,并没有多少区别,解渴而已。至于妙玉的茶论,那是有闲阶级的事,或曰文人情调,就是现在,许多有名的文人,对其也不以为然,用不了那么多讲究,至于茶道,以及茶禅一味,那更是形而上的虚玄了。

 文人中,自不乏爱茶或好茶者,虽不能说全是叶公好龙,但实在比商人饮茶强不到哪里去,装点门面,附庸风雅,虽不以功利为目的,也不过是酸文假醋,孤芳自赏罢了。至宋代后,真正爱茶懂茶会茶的人少之又少,多不入流或入道。这自然也不是他们的错。品茶,一要闲,二要钱,还得有雅趣爱好,三者缺一不可。但现实中,向来少有完美,总要有些遗憾,有钱的,未必有闲,未必有此雅韵,爱好且有雅兴的,没有金钱做后盾,纸上谈兵,一样难以入道,更不要说升华到更高的品茗境界。

 自古品酒会有《兰亭序》,至于茶,还真没听说过。也许有,但我孤陋寡闻。

 喝茶,是很自我,很随意的事情,一旦成会,自然众口难调,自古三口为品,更有酒四茶三遛跶二的说法。也有一品韵,二品趣,三品味,再多是施茶的说法。对此,我喝茶近三十多年,称茶人有些自诩,但对茶的感悟还是有的,对古人的经验之谈,也深已为然。

 我是个喜欢简单且随缘的人,于茶更是这样,简洁如禅更妙,无非一叶一水,如拈花微笑,悠然会意,其中的妙趣有时真的不足以向外人道。

 本来是没想过办茶会的,连虚拟的茶会也没有意识过,那怕是闪念间的停顿。但从去年,却常常被这个念头困扰着,严重点说,真是有些不可自拔了。

 这不是我的错,全是茶友阿兰惹得祸。阿兰是我的文友,亦是茶友,谈文的时候少,说茶的时候多,尽管大多时候的品茗也是虚拟的,毕竟有过一下午的吃茶,交流,彼此相见恨晚,深引为同道。茶,非茶,非常茶,饮茶论茶到这个份上,几近乎道了。但此后的阿兰,更令我刮目相看,那么细声慢语文静内秀的人,在晋西北这片黄土地上,硬是举办了几次很雅韵的止语茶会,将茶文化无声中推向高潮,将普洱茶的沉香与水的柔和结合的天衣无缝妙趣横生,一叶一水,拿起放下,发挥的淋漓尽致。惊慕感叹之余,真有些嫉妒。自己每每以别茶人自许,相比之下,真有些自诩了。于是,多了非分之想,像阿兰似地,举办几场,那怕是一场像样的茶会,做一回茶文化传播大使,也不枉以茶圣弟子自封为别茶人了,起码在这地方圈子里名附其实些。

 但我是个懒散的人,散淡得很,一向逍遥惯了,自己品茶相当随意,并没有什么定式,更注重茶水合心,茶心合一,品得是意趣和境界,就是这些,也没有刻意过,都是随便中自我的感觉,即使有悟,那也是偶然得之,若烟云茶霭,稍纵即逝,并不在意。之后和茶友共饮时,偶触玄机,灵光甫现,脱口而出,方知不过是前日的偶悟。随意若此,却要按程式办一次茶会,真还有些不习惯,未必能强似阿兰。况且,我近年有些怪癖,不喜和不熟悉的人一起喝茶,但真正能坐下来一起喝茶的人又惜乎太少。远远近近,恐怕一时半会儿难以凑到一起,更不要说办止语茶会了。阿兰茶会激发起我的激情,一旦和现实接触,又倾刻冰消瓦解。我真的再也没有几年前的勇气,操办一次会,将想象变为现实。

 但真的不甘心,决计想举办一次茶会,那怕是虚拟的,像曾经虚拟的说走就走的远行,轰轰烈烈的恋爱。可虚拟之下,似乎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举棋不定,时断时续,久久,从冬到春,转眼已近盛夏,还是原地踏步,更不要说完美起来。甚至许多原有的理念、经验,以及自以为是的灵光,瞬间暗淡了,像飘零的花瓣,枯萎自不必言,遇土成泥、成土,回归自然了。无论走多远,偶尔停顿回眸,才讶然发现,又回到了自己原来出发的地点,一切依旧,苍老的只是身心。像喝淡又放凉的茶水。

 我努力地一点一点构思着我的茶会,非一个人的茶会。

 旭日东升,阳光满屋,沉睡了一夜的思想开始复苏起来,相当活跃。我的思维如光缕,折出的射线,直至远方。但似乎与茶无关,没有一点茶意。我向来没有也不喜欢喝早茶的习惯,配着早点的茶,总感觉油腻腻的,太实在,缺乏茶的禅意,茶禅一味不起来。我喜欢午后的茶,比董桥的《下午茶》似乎还要美,那茶境却是我喜欢的。我想,还是那样的境地,容易虚拟。懒洋洋的阳光,似乎潺缓流淌的时光,迟滞而丰盈的思绪,萦绕留连的茶香,更适宜茶会构图的生长。任思绪飘逸成氤氲的茶气,慢慢地弥散着。

 目光触到铁梨木博古架上的紫砂茶罐,没有停顿,我想,茶叶自不是问题。我收藏的普洱茶,百分之八十全是来自茶人伯雅寻茶的,百分之百是纯料古树茶,几乎囊括了六大茶区十八个山头的名茶。对于茶的品质,他们相当自信。我不止一次尝过他们寻来的新茶老茶,许多品种不仅使我耳目一新,且走入一种从未感受过的茶境,那滋味飘飘若仙,真的妙不可言。至于茶会的茶器,倾我所有,还是不难找到几件拿得出手的名器,诸如鸣远壶,不知是真是赝,起码有了年份,但蒋蓉弟子的石瓢壶,那是没有问题的,已养了出来,其它还有手工荷叶壶、一园壶等等,杯盏有个性独特的名家品茗杯,还有会唱歌的古窑青花碗,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无论举办怎样的茶会,按理是绰绰有余的。

 至于我所担心的水,泡茶的水,看似问题多多,其实根本不算问题。固然好水难找,也非绝无仅有,水源的污染,水质的下降,是普遍的,但在人迹罕至的山野,寻一宛山泉,也并非什么难事,不辞劳苦罐几塑卡回来,储在陶砂罐里,养几天,就算陆羽复生来试水,恐怕也会点头含笑的。

 真正使我发愁的,是请些什么样的茶人,才不至于流入施茶的俗境,才会有王羲之诸公兰亭雅聚的诗意。人不对,茶无味,品茶,本身就是个雅韵的事,少了宁静,少了悠然心惠,便少了雅趣韵味,再好的茶,再好的水,也会索然无味。可翻遍记忆,真的还难寻出三五位满意的茶友,即使有,天南地北,一时又如何聚首?生在凡间,身在红尘,偷得浮生半日闲,已属不易,如八仙过海,同出同进,真的只是个传说。至于因何而聚,聚在何处,细想还真是个问题。

 不要说真的茶会,就是虚拟,也难自圆其说,完美起来。想了几回,终无果,不得不延期了。至于何时才虚拟成功,从现在看,真的遥遥无期了。

 有时,我甚至怀疑,这茶会,就算是虚拟的,到底有没有必要呢。一切随缘,随意,如茶和水的结合,大概才是茶的本意。

 我不知道。但这虚拟的茶会,在我,也将延期。我不会、也不喜欢草率行事,那不是我的风格。

 坐在午后的茶台前,阳光融融,却束手无策,思想也凝固了,如书柜里摆着的观赏兼收藏的石头。

       【摘自2015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静子山西大同


 

三道茶(组诗)

$
0
0



早茶

更多的地方  更多的时候

它不是茶

往低处说是一种习惯

往高处说是一种信仰

 

还是吃喝的主题

换了一种汤水

当然也就有了不一样的汤色

 

喝法都用嘴

只是动了不一样的心思


 

下午茶

是那些盒子里困倦的叶

在一杯水的热情里

慢慢打开

 

阳光偏西

杯中之事渐渐有了形色

此刻不谈政治

不触及敏感的话题

任凭一叶翠绿

通关开窍

 

微闭双眼  放松身体

就这样散漫在一个下午的时光里

冥想

呼吸

瞅柳絮轻扬

鸟儿飞来飞去

 

一任偏西的阳光

塑成一个人

遐思无限的剪影


 

夜茶

淡一点  还淡一点

有几片叶子  散开淡淡的绿

就够

 

把眼神放进去

把心绪放进去

一边把杯阅鉴  一边慢慢地

 

莫想白天的事情

莫想昨天的事情

莫去捣腾那些  早该入库封存的

陈谷子烂芝麻

 

把全身心都放进那份淡绿

想此刻的夜色  稍后的梦寐

或什么也别想

闭目养神

 

只要品鉴到位  

夜色自然就美

入梦就能听见爱情打鼾的声音

     【摘自2015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罗明清重庆潼南


 

生活情愫(散文)

$
0
0
                            

   平素喜欢喝茶,便对各种茶社情有独钟。喝茶需要一种氛围。自以为,甘冽醇香的茶汤只有配以古朴典雅的环境,那种味道才算发挥到极致。每当闲暇之余,我总爱寻找一方茶室,那种茶香幽眇、野藤攀蔓的安静之地,是钢筋水泥、车水马龙里的世外桃源,也是人心灵深处的后花园。  

   忽然发现,茶社成了我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愫。我喜欢生活情愫这种表达形式,它基于生活兴趣,但比兴趣又让人增添了几分惦念。让你在生活抑或是工作中不堪重负时,只要一想到它,便有一种回归与释然的感觉。  

   一个对生活充满了热爱的人,这种情愫应该还有很多。  

   距离我家三十多里外的地方,有一家书店。也许是机缘巧合,从它出现的第一天起,我就是里面的顾客了。吸引我的,是书店里一种很普通的杂志,我甚至在其他任何书店与报亭里都没见过它的踪影。为了读到最新一期的文章,我每个月至少专程去书店一趟。熟悉的老板,熟悉的书架,熟悉的位置,我甚至不需要说一句话,微笑点头就已经足够了,时光已经让彼此之间产生了默契。坐上公交车,阳光透过树梢映射在玻璃窗上,车窗外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是的,就单单为了去买那本书,而且必须坐着公交车前去,如果打车,味道就变了。将书买回,泡一杯龙井或者铁观音,在满是绿植的阳台上,静心阅读,不可看快,每一句话都须细品。那种感觉,实在不是用语言能来描述的。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前往那家书店,可发现铁门紧闭,斑驳的门上贴着崭新的、大大的转让。霎时间,我像个失恋的青年,怅然若失,一种归属感被那两个冷冰冰的字击得粉碎。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也曾根据杂志的地址进行邮购,但,杂志已经变得仅仅是一本杂志而已。  

   在我的记忆里,没有什么能和秋后的田野相媲美。玉米秸被砍得只剩下脚脖,土也被翻了起来,空旷的田野里,蟋蟀和蚂蚱变得无处藏身。那时候的天格外高,格外蓝,深吸一口气,可以让人瞬间看到岁月的影子。每到这个季节,我必定到田野里去,这是一种记忆,是一种情结,更是一种情愫。它深深地植根在我的心里,日久弥新,挥之不去。  

   生活情愫就是这么简单,它可以是一首歌,一道菜,一座山坡,一泓清泉;也可以是一棵树,一片云,一声鸟鸣,一缕灯光。这种情愫是生活的浓缩,透过它们,我们足以看到生活的纯美与可爱。

       【摘自2015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翟杰山东济宁


 

好茶病(外一首)

$
0
0



好茶叶总是舍不得泡在水里

像陈列荣誉  财富和战利品一样

放在书房  挂在心上

安慰和装饰心灵  文字和梦想

那缕缕茶香  时常溢满

来自大山深处的灵性

 

有时候  觉得自己好像有病

宁肯让上好茶叶放过了保质期

也只是满足于眼福  每天只舍得

泡杯普通茶叶来充饥  解渴

 

有时候  又感觉自己真的没病

正因为非常热爱  和珍惜

就一定要让它自由的存在

而不是  消耗或占用

 

 

下午茶

 

一壶好茶  在静谧的午后时光

耐心等待着  该来的人

如泡茶人深深浅浅的表情

总能看清主人  透亮的心事

 

一壶下午茶  一个机缘

缘从茶起  茶由心爱

茶叶质朴归真的性格

早已经融入  爱茶人的秉性

 

一壶下午好茶  淡泊  无争地

调和着  生活的五味杂陈

无论是苦涩  清甜  还是浓烈

都能从纷繁  无奈世事中

尽享片刻的  天伦与安宁

【摘自2015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汤云明云南晋宁)】


 

《吃茶去》杂志2018第1期(电子版)

$
0
0

《吃茶去》杂志2018第1期现已印刷出版,现将电子版分享给茶友下载阅读。

【点击下载:《吃茶去》杂志2018第1期


2018年第1期

注:若您下载的文件无法打开,可能是因为您的电脑没有安装PDF文件阅读器。为保证您的阅读质量,请下载安装专业PDF文件阅读器。博主推荐: Adobe Reader


 

围炉“吉祥茶”,是为最吉祥(散文)

$
0
0



冬日围炉煮茶不失为一大事和趣事。

尤其是在寒冬腊月万物寂静时,邀三五好友围炉煮上一壶老茶,看着沸水在铫子里咕嘟咕嘟地如鱼目翻滚气在空间里袅袅腾升,微笑洋溢在脸上此时,喝上一杯自己亲自煮的茶,暖意立即传遍全身,这种感觉无疑是冬日里种驱寒暖胃以及一温馨的享受

煮茶除了讲究喝茶的滋味,更要讲究喝茶意境。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岭云”,这是代文人陆廷灿对冬日煮茶意境的描写当然,若能烹雪煮茶,风雅有加,意境更幽。五代文人徐铉曾经在寂寥小雪闲中过”的悠闲中,拿起铫子“独试新炉自煮茶”而尽享惬意。

烹雪煮茶,也是古代文人追崇的雅事。于是就有唐代诗人喻凫“煮雪问茶味,当风看雁行”以及白居易融雪煎香茗”等诗句且不论腊雪乃大寒之水清热解毒、舒筋活血等功效关键是雪天煮茶,看墙角腊梅数枝,本就是一种风雅的情调和特有的意境

并非所有茶都可以煮,我煮茶,喜欢选用南路边销茶,尤其是雅安的藏茶,这种茶略带点茶梗,滋味浓厚,煮后品饮,大有通经脉百骸身心甚为快慰真是妙极了。                    

雅安蒙顶山有一家茶企叫“吉祥”,是生产蒙顶山茶的著名品牌,藏民们都喜欢这家茶企生产的吉祥茶。姑且不说“吉祥”茶企是国家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和重点储备基地也不说“吉祥”茶企是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吉祥”之本意而言——“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徵”,由古到今,上至皇帝,下到黎民百姓,都围绕吉祥文化,充满了对吉祥的祈盼。所以,这也是我喜欢“吉祥”茶的理由。我总以为,与茶相伴久了,便与扎西德勒”(吉祥相伴长久

记得吉祥茶业梅树华董事长曾送一块品质佳、底质好老藏茶砖,我如获至宝。于是我便在闲暇之余呼朋引伴,与诸友煮而饮之,分享一份由“吉祥”带来的欢喜。每到逢年过节,人们在求吉祥、说吉祥、颂吉祥之时,时常与三五茶友煮饮着“吉祥茶”,内心诵唱着“愿昼吉祥夜吉祥昼夜六时恒吉祥”的《吉祥偈》,把心安顿在“浩浩红莲安足下弯弯秋月挂眉头”妙意中,祈求“一切时中吉祥永驻。

及至后来,每当我煮饮一壶“吉祥茶”时,总会联想起《吉祥经》中“诸天与世人,思维吉祥事,渴望诸吉祥,何谓最吉祥”的奥义,深感惟以心净了,才能品味出当下的幸福;惟以心净了,才能品味出心善则美心纯则真的道理。         

雅安蒙顶山是中国茶文化圣山,茶文化资源丰厚,当年有僧人为独守内心清净一隅,时常于蒙顶山上清峰掬一捧清新的甘露泉,在宁静而悠远、空灵而深邃意境中,煮一壶吉祥蕊”(蒙顶山历史名茶的茶香,与时光对饮,与日月同辉,真可谓:浮世寻清欢,逍遥云水间。

去雅安,我常常喜欢带着“吉祥”康砖、金尖茶抑或是“吉祥”出品的低氟藏饼(砖)上得蒙顶山,与梅总等诸茶友煮茶于山水和寺院之间,听小溪潺潺,闻芳草茵茵,观远山渺渺。无论是在《蒙山施食仪轨》诞生地的永兴寺,还是在古时皇家制茶寺院智炬寺,或是传说当年蒙顶茶祖师吴理真种茶时结庐的天盖寺,我总喜欢喝煮透了的且滋味醇厚的藏茶砖。                     


记得几年前的一个立春时节,蒙顶山上还飘着细雨,与梅总“蒙顶”,穿“古道”,淋“雅雨”,最后煮茶于山野,一边喝着茶,一边聆听梅总讲那蒙顶山的茶文化故事,亲身感受千年蒙顶山茶文化意境……。待沸水发出咕噜咕噜顿见茶叶上下翻滚,便能听见从壶口飘荡出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句,那是吉祥酝酿的甘甜与芬芳,随着腾升的茶烟,在清风中自由自在地徜徉,让人感到一片宁静、清幽和安详

梅总一边煮着茶,一边说:茶盏容量虽小,却把千年蒙顶山的历史装下可不,千年的蒙顶山已然溶进茶里千年的“吉祥蕊”留在我的舌尖上我对梅总说,但愿每一天,能让吉祥的茶韵收伏在自己的心内……

畅言欢笑香一口口的品尝,故事却在梅总话语中一串串地延伸。

吉祥茶业公司的茶园是在蒙顶山的北坡,处在蒙顶山茶区核心地带。想当年,古人围炉煮茶于此,茶里有烟霞和涛声,雪在釜里浮沉,有禅中的奥妙,因此煮茶除了要意境,更要感悟茶在洗涤你的灵魂之后,让你笑看尘世的浮华与喧嚣把日子过得简单快乐,朴实安宁。                   

一壶“吉祥茶”可以煮在蒙顶山寺院的瓦屋纸窗下茶香盈室,于时光静默里绽放生命馨香几缕。恬淡闲适,当下有所珍惜,所谓红尘阅尽,归来此心安稳,令人心生欢喜。

一壶“吉祥茶”也可以煮在蒙顶山的山水间,而将岁月里的宁静、安暖根植于心间,云水为伴,畅享于蓝天与青衣江之间,沐浴阳光与温暖,悠然静谧于禅茶之中,寻求一份难得的清欢。

红尘喧嚣,用一份平静与从容来面对,得之淡然,失之坦然。故而——

常喝一杯吉祥,便少一份圆滑世故,多一份清纯典雅,活的轻松,活的充盈;

常想一杯吉祥,便少一份对功名利禄的执著,多一份坦然自在,活的有味,活得惬意。

有时候,一句吉祥语,一句“扎西德勒”问候,是一种快乐“获得感”,是一种满足,是一种给予。一杯吉祥茶,是时光相守着岁月的年轮,红尘温暖着往事的记忆。

哦,有时间给心灵放个假,围炉“吉祥茶”,是为最吉祥!

(舒曼茶话写于2018年2月上海清茗斋;刊登在2018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

 

 


 

行参菩提(茶文二题)

$
0
0



绝版的观音道场

告诉你一个秘密,世间每一个人都可以从安溪普陀寺走向佛国净土。

有人说这个秘密过度极端,可我却固执地认为找到了一条红尘俗世通往佛国净土的便捷之道。尽管这条道路要经过从物资领域到精神领域的跨越,在我目光所及之处还没有见到过往返者,且多次有人告知我佛国净土遥不可及。但是,我依然固执地认为从安溪普陀寺可以走到佛国净土。

因为我相信,从安溪普陀寺出发可以到达。

同时,我还相信,我有这种到达佛国净土,不畏艰难坎坷的毅力。

还有,我更相信通过在安溪普陀寺品味铁观音,禅悟人生的道理,即可以获得无上的智慧,从而实现解脱烦恼的人生最高境界。

佛家讲众生有佛性,处处是净土。因为这个原因,如同俗语说的“条条道路通罗马”那样,修行者通往佛国净土的路处处触手可及,没有可供选择的绝对和唯一。这如同天下有众多的丛林道场一样。为了写好《行参菩提》这本书,五年来,我走过了九十九座佛家的丛林道场,从没有安溪普陀寺这样让我魂牵梦萦,让我备感亲近。在圆通宝殿前,我见到了一尊庄严肃穆的千手千眼男妆观世音菩萨塑像,那眼神中却流露出慈母般的爱,怜悯地观看着天下众生。看我对这尊观世音菩萨像着了迷,一位小沙弥过来告诉我说,安溪普陀寺从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分炉而来,眼前的这尊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和南海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同一法脉,有着同等的法力和无上的功德。

“分炉”,顾名思义即是为兴盛刚刚建立的丛林道场道场香火,特意从大型的具有最高影响力的丛林道场香炉中分出一部分香火来。安溪普陀寺既是从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分炉而来,即是承继了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的法脉。但是,听了小沙弥的话后,我心中并没有因为“分炉”一词顿生无限的恭敬来,反而延伸出了另一种疑问:如果说安溪普陀寺是传承了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的慈悲法门而立,那么,安溪的铁观音呢?这个以观世音菩萨之名而名的茶,又能为我们什么样的启迪呢?

安溪普陀寺建于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初名龙安寺,后改名为普陀寺;安溪铁观音茶始于唐末,兴于明清,盛于当代。一座丛林道场和一道盛誉于世的名茗并肩而行,穿越了1000多年的时空,安溪普陀寺因安溪铁观音而兴盛,安溪铁观音因安溪普陀寺而扬名,二者合一,不仅是安溪普陀寺,整座凤山景区,整个安溪县,都成了绝版的观世音菩萨道场……                     

没有人说得清最早的一株茶植于何时,倒是如今漫山遍野的茶场分割得非常清楚,一块块茶场各有名称,一处处茶田产权分明。若是追溯既往谁又能说得清安溪铁观音发展的脉络?如是佛家的法脉,谁又能说得清那最早的一株茶树基因何在?翻开安溪铁观音茶的历史,我们的目光只能停留在如“龙涓里”、“崇信里”、“常乐里”、“崇善里”等一处处带有芬芳茶香的名字上,山间的羊肠小道上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采茶人沉重的脚步,露水打湿了百纳的鞋底儿,双手飞舞间采摘下一片片翠绿的翡翠,悠扬的采茶歌绕山飘逸,氤氲了一座座青翠的山,一道道云雾弥漫的峰,恍若人间仙境,映射出安溪铁观音既往和将来。

也就是在这样如诗如画的仙境中,茶田的小径中,山涧的小溪旁,走来了一位步履坚定的老僧,春风吹动了禅杖上的风铃,浸润着大山深处一个个枯燥的心灵。

那一年,是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

也就是自那一年起,佛教开始进入安溪县,开始为安溪的铁观音注入了一个禅意的文化灵魂。如今,让我们翻开那一册发黄的史籍,依然可以看到众多的高僧为安溪铁观音的发展和扬名所留下的屐痕重重,他们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化解心中烦恼的佛法,更多的是赋予了安溪铁观音以佛教文化的灵魂,使之成为了中国茶文化中唯一以菩萨之名而名的禅茶,让人们在品味其悠长醇厚的滋味时,更多的还要沉浸在神秘的佛教文化氛围中,让沾染了红尘俗世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涤,从而可以在纷乱的红尘俗世中找到一方净土,让人生的烦恼随着一声声佛号、一缕缕茶香烟消云散。

站在安溪普陀寺前,听小沙弥讲佛教进入安溪后的故事,眼前似乎闪过了一组组的画面,佛教文化、安溪普陀寺以及铁观音茶的发展慢慢地呈现在我的面前:

春日阳光下的茶场中,僧人们采摘下了一片片新鲜的铁观音茶。

安静的禅房中茶香熏染,伴随着喃喃的诵经声氤氲了整座道场。

当年红火一时的乌龙茶坊招牌已经换上了铁观音的招牌。

滚烫的茶水冲泡下,散发开去的铁观音变成了一朵朵的莲花。

佛教文化中,观世音菩萨以大慈大悲而受到人们的信仰。据说观世音菩萨曾经发愿,任何人在遇到无论任何灾难时,只要一心虔诚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即会得到观世音菩萨的救度——“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无论是都市还是佛家的丛林道场,每喝下一杯铁观音茶,犹如念一声“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这得有多大的功德?这个时候,喝茶已经不是喝茶了,而是在做佛前的功课;茶坊也不是茶坊了,而是一座座观音道场。从此,喝安溪的铁观音便有了念观世音菩萨,得“慈悲、自在、普觉”的殊胜功德:即可感受观世音菩萨的慈爱和怜悯,更能把这种慈爱和怜悯送给天下众生,愿为其脱离痛苦,得到快乐;也能感受无上的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无障碍,观自己自在,观众生自在,此生再无因自在而产生的烦恼;更能感受到众生觉悟之喜,生活在一个觉悟的世界里,不仅是众生有情,更多的是恣意旷达,即不为自己苦,更不为众生苦,真的是净土世界。

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佛与茶的结合,才能达到的最高意境,是多少人多少年来为之奋斗的目标,如今,在喝下一杯安溪铁观音便有了实证的机会。这个时候,你不能不承认佛教文化的特殊魅力,以及铁观音茶的优良品质,二者的结合让“魅力”和“品质”得到了更大的提升,使之成为了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为响亮的品牌。

喝下一杯铁观音茶,我们还要真正地认识到这些观世音菩萨道场的殊胜法力,更要看到归心安溪铁观音的众心。不然,若无诚心,怎么会千里之行也要到安溪普陀寺品味铁观音?若无得渡之缘,怎么能走进这天下最大的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不,应该是绝版的观世音菩萨道场——倾听佛法,参悟人生真谛?                     

时光如茶场上的那一株株的茶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不知过了多少个春秋,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的风风雨雨。从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始佛教进入安溪,眨眼的功夫200多年过去了,时光转到了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在中国的历史上,这一年是最值得史学家们大树特树的一年,无论是皇家的正传还是江湖的野史,都为建隆二年披上了一层层神秘的面纱,让我们这些后来人每读到此处时总会浮想联翩。

回味着那一段玄秘的历史,如同浸淫在布满了悬疑的迷宫中,机关重重,探险者却停不下脚步,总想揭开那一层层的幕布,探究隐藏在历史背后的秘密。

建隆二年,宰相赵普入宫记下了杜太后的临终遗言,命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皇弟赵光义。因为杜太后的这份遗书藏于金匮之中,因此历史上称之为“金匮之盟”。杜太后的临终遗言,避免了中国历史上皇权交替时屡屡演出的骨肉相残,不仅成就了太祖赵匡胤的仁义之名,也给赵宋天子预置了一段太平盛世。

建隆二年,太祖赵匡胤设宴招待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锋、赵彦徽诸高级将领,以“两无猜疑,上相相安”为由,以和平的方法解除了诸将手中的兵权,历史上称之为“杯酒释兵权”。此后,禁卫与藩镇兵权均集中于赵匡胤之手,有效地防止了出现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可以说,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是中国的历史上最为阳光的太平盛世。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君王的恩泽滋润着大地,同样也让每一位臣民心生慈悲,崇尚仁义。所以说,在这一年,才有慈悲高僧不畏辛苦,跋山涉水,从中土来到了南方,踏遍了八闽大地,当因缘聚会之时,才有了佛教在安溪第一次开山梵刹,才有了安溪众生得闻佛法,传承观世音菩萨慈悲法门的香火不灭。

在此之前的李唐王朝,观世音菩萨集智慧、慈悲,救苦救难良好等品德, 以及真、善、美于一身,处处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重,有“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之说。同样的道理,高僧在开山梵刹时,定位于这是一座观世音菩萨道场,念观世音菩萨之名,传慈悲、自在、普觉的般若智慧。只不过,那个时候并不叫普陀寺,而是因应天下太平之意起名为“龙安寺”。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既有君王之意,更有“普天”之意,起名“龙安寺”既是祈求君王安康天下太平,更希望这座道场得到上天的垂怜,天下众生共享佛祖的恩泽。

如今,我就站在这座已经易名为“普陀寺”的圆通宝殿内,面对那尊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执佛礼参拜。在佛教文化中,观世音菩萨本为无极之体,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观世音菩萨则现何身渡之,无皮囊色身和男女之相的分别。在南北朝前,观世音菩萨皆是男相,包括古印度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也是男像,称之为“勇猛丈夫观自在”。自南北朝后女相观世音盛行,特别是经过盛唐时代武则天的推崇,女相观世音菩萨相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百姓心中。或许是为了证明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的佛缘,或许是为了还原一段历史的真相,安溪普陀寺内为男相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据称是用了十六吨的青铜铸造,仅是摆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前的供桌就用了整块的巴西花梨木,重达5吨。仰目望去,可见观世音菩萨分别持有宝弓、杨柳枝、宝瓶、钺斧、宝剑、金刚杵、白莲花等佛家法物,每一只幻化出的眼睛都是那样炯炯有神,让人沐浴在观世音菩萨慈悲、自在、普觉的汪洋大海中,诸多的思绪全停了下来,两眼呆呆地望着慈悲的观世音菩萨,神魂游弋,恍若之间,我似乎听到了来自灵山的呼唤。

圆通宝殿内非常安静,可以感觉到呼吸声刺耳地响起,用了好久好久,才慢慢地平静下来。从小沙弥手中接过点燃的佛香,恭恭敬敬地供奉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前,袅袅的香烟便笼罩了菩萨,顷刻之间幻化出南海的普陀山,紫竹林,幻化出一段段救苦救难的故事,幻化出安溪美丽的山山岭岭……

安静的禅房中,壶水开始尖叫了起来,发出了“滋、滋、滋”的声响。

如坐禅一样,我坐在禅房中等待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到来。

小沙弥撮起一勺卷曲如婴儿的铁观音茶,轻轻地放入到透明的玻璃质茶壶中。当沸水冲进茶壶时,那些铁观音茶便顷刻间有了生命,在水中上下翻滚,不停地转动,慢慢地舒展开了身躯,如是沉睡中的梦者用惺忪的眼睛看待突然出现的世界,表露出欣喜和快乐。突然之间,我想到了一个词,“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铁观音茶从茶树上摘下来,要经过一段漫长的凉青、入锅杀青、发酵回青、炒青等一系列的制作工艺,每一道工艺对铁观音茶来说,都是一次等待新生的过程。当沸水冲泡散发出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滋味醇厚绵长,甘鲜悠久,意味着一片儿铁观音茶的新生,以崭新的容颜展示给这个世界。

从安溪普陀寺到安溪铁观音茶,从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始佛教进入安溪,到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凤山开刹龙安寺,再到现在易名普陀寺,无论名称怎么变化,观世音菩萨倾洒在凤山的恩泽没有枯竭,法脉没有绝。正是观世音菩萨信仰文化耕耘着这块土地化为佛国净土,创下了一座宏伟而绝版的观世音菩萨道场,为我们这些后来者讲述着佛教文化和茶文化相辅相成的传奇和玄妙,让我们这些后来者有机会得闻佛法,得品人间仙茗,尽享无上的幸福。

施主,你看,这每一朵莲花上都坐着一位观世音菩萨呢!

沉思中的我被小沙弥轻柔的提示唤醒,放眼向壶中的铁观音茶看去,只见那水中的铁观音茶慢慢地浸润开来,在茶水中缓缓地开放出一朵朵莲花,每一只莲花上面都端坐着一位神态安详的观世音菩萨……                       

一曲茶歌证本性

循着婉转的采茶歌而来,满山的云雾仙化了惠明寺。

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茶园刹那间便绿了敕木山,如是坠落人间的碧玉,黄墙红瓦的惠明寺则是这块碧玉的一抹点缀。太阳从东方升了起来,山中便有了浓浓的茫茫烟霞,如是净土那神秘的面纱。有沉重而浑厚的佛钟声飘逸而来,氤氲了整座敕木山,采茶的山歌则是另一副神奇的琴弦,弹奏出欢快的曲子。

春天的阳光,让行走在敕木山的我享受着融融暖意;春天的明媚,让行走在敕木山的我脚步更加轻松畅快。和我一样,唐代的惠明和尚也是从这条山道走进敕木山的。穿过历史的重重谜雾,我们还能看到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在大庾岭上的耳提面命,一句“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如当头棒喝,使惠明和尚醍醐灌顶,智慧顿开,才有了惠明和尚敕木山弘法布道,惠及众生。

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什么是惠明和尚的本来面目?

这既是一段佛家的偈语,更是一段千古传唱佳话。没有人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尾。走进景宁畲族自治县,走进敕木山,那群山的苍翠,畲族人幸福的采茶调,以及畲族人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安逸,恰是最好的回答。

翻开中国的佛教文化传承史,我们可以看到惠明和尚自大庾岭离开六祖慧能后,一路东行,来到了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敕木山弘法。让人感到非常奇怪的是,惠能和尚在敕木山传法不仅如禅宗所说“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而且,连一句能流传下来的偈子未见,更别说足以印证惠能和尚佛法大德的禅门公案了。

当我们走进景宁畲族自治县,走进敕木山,走进敕木山惠明寺后,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当年惠明和尚传承佛法的脚步,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年惠明和尚传承佛法时的迫切,更能感受到惠明和尚传承佛法印证心性的过程。

什么是自己的本来面目?

怎么样才能解脱烦恼,成就一段辉煌的人生?

惠明和尚在敕木山的故事可以回答人生在世所有的疑惑。

说到惠明茶,就要说一下惠明和尚来敕木山传法路上的一段传奇。据说,惠明和尚是坐船来敕木山传法的,同船的还有一位乐善好施的客商。坐在船上闲来无事聊天,惠明和尚知道这位客商因为妻子怀孕待产,特意坐船送妻子回家乡生产;客商知道了惠明和尚是出家人后,就非常高兴地向惠明和尚供养了许多的金银财宝,粮食布匹,希望以此保佑妻儿平安。当时,惠明和尚手中无物,就从衣袋中掏出随身携带白茶相赠,并告诉这位客商说,如果家中有什么紧急情况发生,可用水沏开茶叶喝下,即可化险为夷。惠明和尚离开后不久,客船正行至荒野河道时,客商的妻子出现了难产的症状,找不到医生救治。就在这时,客商想到了惠明和尚临行前告诉他的话,忙取了茶叶用水沏开,给妻子喝下。没有多久,客商的妻子就度过了危险期,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惠明和尚送给客商白茶时,并没有报出茶的名字。这位客商为了感谢惠明和尚救助妻子难产的恩德,以惠明和尚之名,为惠明和尚相赠的茶叶取名为惠明茶。多少年后,当惠明茶救助客商妻子难产的故事在民间传开之时,敕木山上已经生长出了大量的茶树,生产了色润绿、味甜醇的茶叶。原来,惠明和尚来到敕木山后,就把身上剩下的三粒白茶种子撒到了山上,没有多久,敕木山就成了远近闻名的茶园。当人们知道救助客商妻子度过难产关的茶叶和敕木山上的茶叶同为一种时,就顺势客商所起的茶叶名号,亦称景宁敕木山的茶叶为惠明茶。

在关于惠明和尚的这个故事中,并没有传统佛教故事中的故弄玄虚,更没有佶屈聱牙的佛门问答,给人留下的是敕木山一望无际的茶园,以及叫响世界的金牌惠明茶。在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心中非常纠结:细细读来,这段文字像一段广告词汇,就像时下非常流行的广告软文。但是,纠结归纠结,欲写惠明和尚在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故事,却怎么也跳不开去写另外的文字,因为这段故事应该是惠明和尚留在景宁畲族自治县唯一的文字印痕。

经历了兵燹匪患之后,如今,由惠明和尚栽下的白茶几乎绝迹,仅仅在惠明寺之右还遗有一棵,每年也只能产出二两白茶,被称之为“白玉仙茶”。如惠明寺的香火不灭,尽管历经艰难,依然传承着佛家的衣钵,惠明茶的神韵。正宗的惠明茶外形细紧稍卷曲,色泽润绿,条条银毫毕现,用水冲泡后,散发出兰草的清香,水果的味道。在一篇名为《金奖惠明》的文章中,作者这样写道:“……分明是带着茶魂的,睡在清绿浅碧的叶间,在前世佛前求了五百年的约定时刻,遇上前世的他化身热情的‘南泉水’,茶魂投入滚烫的水的怀抱,把在枝头积攒了一冬的泪水溶入水,于是,透明的水就变成清绿色,轻尝一口,鲜醇爽口,苦涩之后的甘甜化在舌心,淡淡的香气惹人遐想。”

我是一个茶盲,对茶叶,只有品味其香的能力,论起鉴赏则是一窍不通。尽管惠明寺以及惠明和尚与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让我写出其中的奥妙来,还真的很难。但是,通过敕木山的惠明寺,以及惠明和尚亲手栽下的这棵白茶,我对惠明和尚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佛家说万物皆有佛性,在敕木山上,由惠明和尚新手栽培、推广发展起来那一棵棵茶树正是万千的罗汉化身,不仅是养育畲族人的经济作物,更重要的,正是化禅为农的佛家玄妙之处。                      

惠明和尚离开六祖慧能后,来到了敕木山结庵传法,如播种白茶一样,为敕木山众生得闻佛法倾尽了毕生之力,让佛祖的恩泽远播四方。一百年后的唐懿宗李漼的咸通二年(公元861年),敕木山茶场已经成林,绿阴如海,梵贝声声,一座名为“惠明寺”的禅宗丛林道场因缘而生,坐落在参差错落的茶园之中,以清静安逸之势传承着佛法,让畲族人民得闻佛法,续佛慧命,香火得继。

春天,因缘聚会。在四处飞扬着欢快的采茶歌声中,我离开了浙江省丽水市,一路西行,怀着虔诚的心,一步步走进了景宁畲族自治县,走进了敕木山,走进惠明寺,朝拜心仪已久的惠明和尚。

脚下,是惠明和尚走过的山道。

一阶阶的山道上青苔泛绿,青草萌发,一团团的野草匍匐在道边,似蛛网盘开,掩盖了地面的石粒儿;几块石头的夹缝中,一株瘦弱的兰草捧出了鲜艳的花,粉红色的花瓣,稚黄色的蕊,两翼展开去,状若欲飞的蝴蝶。如此灿烂,却似神出鬼没的幽灵,给人非常突兀的感觉,不知道这兰草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突然间开放,打乱了满眼的绿。路边的松树也活泼起来,伸展着委屈了一冬的身躯,丝状的松针中露出了一根根的红蕊,状若襁褓中的婴儿,却被山中的朝露润泽,脸色红润。

如是拨开一团团的浓绿,当我穿过一片松林之后,迎面就看到了如老僧样端坐在敕木山山麓的惠明寺。这是一处黄墙红瓦的仿古式建筑,高高挑起的殿角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瓷器般柔和的光芒。放眼看去,可以看到惠明寺背后的群山,如长龙样绵延起伏,四周则是一座座的山峰,如佛国净土的莲花簇拥着惠明寺。走近看时才发现,惠明寺的山门颇有特色,别的丛林道场山门分别包含了“空门”、“无相门”和“无作门”三座门,象征着空解脱、无相解脱及无愿解脱的“三解脱”。但是,这惠明寺的山门却是分开来建,一堵黄墙上分别开了三座山门。两个小山门分立于大山门的左右两侧,大红底色的匾额,金色的楷书,写着“惠明寺”三个大字,落款是“公元二00一年岁次辛巳”;中间是一座歇山式二层建筑的大红木质山门,两座汉白玉的石狮子蹲坐在山门两边,加之大红的廊柱,金色的门钉,衬托得整个丛林道场更显庄严肃穆,俨然是皇家的气派。门上悬挂有篆体的寺名匾额,同样是红底儿金字,匾额宽宽大大,字体洋洋洒洒,足显富丽堂皇。

惠明寺的山门、放生池、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皆建设在寺院的中轴线上,中轴线两侧则是客房和方丈室。走过山门就可见一座巍峨的殿宇,门楣上悬挂着“天王殿”的匾额,飞檐挑角上行走着佛家的护法,一个个惟妙惟肖,各具神态;琉璃的正脊上置放着一只闪闪发光的法轮,和天上的阳光对照,熠熠生辉,注目看去,光影闪动,变幻无常,给人的感觉转动不停。天王殿前有一座放生池,内置有假山风景,观音菩萨手捧净瓶站在莲花台上,净瓶中水洒进池中,喻意着此放生池非同一般,大若南海之水,慈有西方净土之德。池水清澈可以见底儿,有不少的锦鲤鱼儿或浮游于水面之下,或深藏于在池底水草之中,往来翕忽,穿梭不已。一时间,水中倒影的天王殿,池水中的草,穿梭于其中的锦鲤,如是一幅水墨的国画。倒不知站在池边观鱼的我身在何处,更不知道这画外的人怎么看我呆若木鸡般茕茕孑立?

那位从远方而来的惠明和尚呢?当年,惠明和尚是不是如我一样站在这里俯瞰众生?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他触动了智慧玄机,不辞辛苦播种下这一座山的茶树,开启了景宁惠明白茶的基业?在我的眼中,那位穿越而来的惠明和尚已经幻化成了水中的观音菩萨,敕木山则幻化成了惠明寺整座道场,漫山遍野的茶树则是观音菩萨前的这池永远也不会枯竭的净水,让一代代的畲族人沐浴在佛家的恩泽之中。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曾经有佛诗曰,“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对这首诗的评价往往会因为信仰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在红尘众生看来,这是一首情诗,是仓央嘉措写给他情人的。但是,从佛教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应该是写给佛祖释迦牟尼的。如同惠明和尚,“转山转水转佛塔”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来世,而是为了在当下利乐众生,立地成佛。

一位凡人若想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舍弃自己而续佛的法身慧命,承续如来家业,更需要积攒福德资粮利益众生。那么,这恩泽于千秋万代畲族人的茶树,不正是彰显惠明和尚慈悲的最大功德吗?

在佛教文化中,以“明心见性”为宗旨,认为人生在世应该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当年,禅宗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佛偈,即是彻悟了明心见性的本义。当弘忍的众弟子追赶慧能到江西省大余县的大庾岭,欲夺回慧能从五祖弘忍手中承继的衣钵时,惠明和尚首当其冲。《六祖坛经》这样记载道:“……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慥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遂出坐盘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明白了本来面目,即是明心见性。但是,每每读到此处,我总会心生疑问,六祖慧能的这句话到底让惠明和尚悟到了什么?真的明心见性了吗?这个疑问久久地纠缠着我,让我一直困惑其中不得解脱。来到惠明寺,漫山遍野的茶树如佛法之海浸润着我迷茫的心灵,一阵阵飘逸而来的采茶歌声洗涤着我的灵魂,当然,少不了惠明寺的梵贝声声,佛钟袅袅,这一切都是开示我智慧的棒喝。

从惠明和尚留给畲族人的茶树,到那个为客商妻子治病的传奇故事,再到畲族人建起的这座以惠明和尚命名的“惠明寺”,我突然明白了六祖慧能所问惠明和尚的问题:当人们深陷于功名利禄之中不能自拔的时候,功名利禄就成了厚厚的乌云,遮掩了人们的心性,怎么能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只有像惠明和尚这样一心为了他人,衷心于造福后人的事业时,才能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

即使是凡夫俗子,若能和惠明和尚一样,做到心中无我、只为众生离苦得乐的话,就会明心见性,证得自己的本来面目,进入成佛的境界了!

      【摘自2015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贾国勇(河南郑州

 


 

春归“绿雪芽”(散文)

$
0
0
 

与太姥山的早春有约,在茶树发出新芽之即,前往参加“绿雪芽”白茶头采节。

醒来的“绿雪芽”绽露清香拥抱着南来北往采茶的人,意味着一个美妙生活约定的开始。

吹过丝丝山风,不觉寒面采拮片片茶,拂面清香。

这个季节正是采摘春茶、品味春意和撩拨春风的大好时光

绿雪芽山庄不大,但也不小。看远村渺渺,心头一片宁静和清幽。山庄内有一泓水面,在海拔六百米以上,故名“天湖”。

早春的天湖,春意荡漾,也许就在不经意的轻轻转身瞬间,柳枝清清,桃花盛开,玉兰绽放而山庄里的茶芽在树梢上悄然露出笑脸似有晨曦微露沐浴,充满着春日早晨的美妙

此刻,湖面上有一对黑天鹅在天高云淡的倒影中炫舞,另有家鹅数只也跟着黑天鹅一起鸣唱起来,以优雅的“舞姿”在水面上扩散出一圈圈涟漪呼叫春天的到来。倘若是诗人苏东坡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定然会把“春江水暖鸭先知”诗句改成“春江水暖‘’先知”了                     

每每说起太姥山白茶源起,自然会想起汲取日月精华而幽香于鸿雪洞的绿雪芽明《广舆记》曰“福宁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绿雪芽。”明末周亮工有《闽小记》曰:“绿雪芽,今呼为白毫,色香俱绝。”清郭柏苍《闽产录异》曰:“福宁府茶区有太姥绿雪芽。”清吴振臣《闽游偶记》曰:“太姥山亦产,名绿雪芽者最佳”。

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溪涧的清纯映射出太姥山最初的眷恋——根植于自然山水间的“绿雪芽”显得格外青翠鲜嫩

有人说:绿雪芽杯清茶,啜上一口便不知不觉醉倒在太姥山的春风里;

也有人说:绿雪芽是一位佳人,有着撩人心魄的风情;

更有人说:绿雪芽散发出迷人的芬芳与美好,让人深深沉浸在太姥山的故事里

凡是对绿雪芽种种呼唤与情意绵绵的关怀,却都指向当地人文始祖太姥娘娘的恩慈——尧舜时有瑛姑,在山中种蓝为业,人称“蓝姑”。蓝姑乐善好施,慈悲为怀,用太姥山名为绿雪芽的茶为山下无数众生治愈了麻疹。当地百姓为感念蓝姑恩德,奉祀神明,称之为太母(姥)娘娘,命此山为太姥山。也正是这一美丽传说成就了太姥娘娘作为“太姥茶祖”的地位。如今在当地还流传着“海上求妈祖,山中拜太姥”的民俗文化。                      

3月24日清晨,福鼎有天湖茶业公司为感念“茶祖”太姥娘娘恩典,在第一片霞光打开风采前,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友齐集在绿雪芽山庄,共同为“太姥茶祖”举行祭祀典礼,表达对太姥娘娘的追思缅怀之情。与其说,奉茶、花、果、乐、灯、香于太姥娘娘,不如说那是怀念太姥山白茶久远绵长的造化和对生命的坚守           

祭祀活动完毕,众茶人漫步茶园。放眼望去,远山如黛,云天的辽远伸展出青翠无尽的苍茫。第一缕晨风拨开云雾之后,那是头采白茶好时节。唯有此时,情窦初开的“绿雪芽”已然守候众人的到来。清香满山,茶歌阵阵,只见采茶女素手翻飞,采拮出一片片清纯的芳香。                     


从茶园回到山庄,茶友们以山为背景,湖为道具,布置一席席与大自然相融的茶空间,这流动的茶席就是心灵的归处冲泡一杯此处安心是吾家歇心之茶一袭素衣,一束山花,就在熏香袅袅升起一刻,在茶席的意涵中打开了诗和远方的浪漫怀想。一片翠叶入壶,一盏禅话溢出,茶汤起伏时,浣洗出岁月深处的一份心语,承载着绿雪芽的千年烟雨和岁月轮回。                     

午后,山庄里到处盛开的野花与垄垄青翠茶树挥洒饱满的绚烂色彩,把山庄里的春一点点加浓。那客舍青青的太姥书院里忽然传出了朗朗而起的演讲声,跳跃“‘一带一路’福鼎白茶文化与健康论坛”的流动风景,照亮了渴望了解福鼎白茶知识众人心灵。论坛会上来自茶学和茶文化领域的专家他们与大家一起分享白茶独特的晾晒工艺及“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功效,讲述白茶文化。专家的演讲与互动情怀,把一壶抑或一杯鲜活明亮的白茶端到了与会者的身边,带进了与会者的心中。                      

入夜,晚风拂来,渐渐断去了尘世里的向往。茶汤馥郁,打开绿雪芽头采活动雅集的华章。古琴流彩,梵音迭起,仿佛天边飘过仙乐,在晚风中自由自在徜徉。清雅的绿意,美好的希望,在今晚雅集诗意穿越流年,溢散着酽酽的芬芳……(舒曼茶话写于石家庄清茗斋)                      







 

父亲的“茶道”(散文)

$
0
0



父亲好茶,却从不花钱买,就喝他自制的野菜茶。

春暖人间,大地苏醒,山山岭岭的苦菜、婆婆丁从泥土中钻出点点新绿,父亲就赶在清明节前,天天采挖,因为过了清明野菜就会开花,失去了鲜嫩清香的味道。每天,父亲就将采挖的苦菜、婆婆丁洗净晾干,尔后文火翻炒,制成苦菜茶。苦菜茶的味道极好,淡淡的苦味,溢着泥土的清香。据说苦菜茶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以预防贫血,消暑保健,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和消暑保健有较好的作用。

夏季当头,山山岭岭的石竹子花尽显风韵。这时,父亲又忙着采挖生长于山崖石缝中的石竹子,回家精挑细选,制成石竹子茶。炎热的夏季,父亲就在院子里的梧桐树下,泡一杯色泽翠绿、香气馥郁的石竹子茶,摇一把蒲扇悠闲地纳凉。石竹子茶的药用功效也极好,能有效地填补体内的钾、锌、维生素,可清热解暑,消渴利尿,明目去翳,养肾气,止霍乱。《本草纲目》称:石竹味苦寒、无毒,对治疗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出刺、下闭血、逐膀胱邪逆有良好作用。

父亲不仅春夏制茶,还在晚秋采摘桑树顶尖的嫩叶,制成极具保健作用的桑叶茶。桑叶茶的保健作用主要是消热凉血、清肠排毒、平肝明目、利尿通便、降糖、降压、降脂、抗肿瘤、下浊气。

而今,父亲年逾七旬,依然乐此不疲地自制着野菜茶。我怕累着父亲,就给他买了一些上好的茶叶。父亲却看也不看,埋怨我净瞎花钱。我问父亲,现在日子好了,买点好茶叶享受一下吧,您为什么还对野菜茶那么钟情。

父亲说:“庄稼人的命硬,享受不了那些高档东西。我制作野菜茶,一来是喝惯了,二来也是为下地锻炼锻炼身体。你看,我喝野菜茶,一年到头无病无灾,身体硬朗。”

我好像领悟了,临走时,我专门要了父亲自制的野菜茶。回家泡上一壶,还别说,真的是甘醇爽口,渐渐地我们也喝上瘾。我有时还拿一些给单位同事尝,同事们喝后都说,野菜茶鲜爽浓郁,清香无比,唇齿留香啊。

后来,我就经常回家向父亲要野菜茶,父亲就边给我装袋,边乐呵呵地笑着,笑得很开心!

摘自2015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翟杰山东济宁


 

与一杯茶相守(诗)

$
0
0



 

在每个理想主义的清晨

我们不妨与一杯茶相守

 

时光是静寂的

爱情也是

 

捧你在手心,亲你,吻你

不够,还是不够

 

鼻子是你的,眼睛是你的

嘴巴是你的,心是你的

不够,还是不够

 

一片茶叶,仿佛采来的青绿诗句

她需要柔情喂养

 

在开水的暴动中

她眉头紧锁,不情不愿

 

她怀抱轰轰烈烈的爱情

她痛苦,她反抗

最后,她选择与生活握手言和

坦然接受一切

毕竟平平淡淡才是真

 

茶是有佛性的

君不见,禅茶一味

常常打坐于杯底

为是为,在来世

她为你再次绽放青春和爱情

摘自2015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周冬梅(重庆潼南)


 

三道茶里的人生(小短文)

$
0
0



小时候的记忆中,老家的待客之道挺特别的。

家里来了客人,先得奉上一道甜茶。这甜茶,是用糯米锅巴和糖泡成的,香糯可口。接着,饭前,敬上一小碗熏豆茶。熏豆茶,是用熏青豆、胡萝卜丝、桔皮丝、芝麻和嫩芽等泡成,味道有点涩,有点苦,却回味无穷。最后,客人吃完了饭,还得奉上一杯清茶,用来清肠胃,去油腻。

那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可后来,走出大山,来到了外面的世界,经历了酸甜苦辣,却愈发觉得这三道茶中,蕴含着生活的玄机。

第一道茶,甜茶,味道香甜,正如人的童年时光。小时候,备受父母呵护,哪怕在艰难的环境中长大,却也笑声不断。那时的日子,是甜的,甜得能腻出水来。对于多数人来说,童年时光是一生中最快乐而无忧无虑的日子。

第二道茶,熏豆茶,苦涩中带着余香。如年轻时的我,一路奋斗,一路摸爬滚打,汗水之中,品尝到了人生的艰辛。只是,这苦,带着余味,初尝时虽带着苦涩,却更能激起人的斗志,在奋斗中领略收获的幸福。

第三道茶,是清茶。正如年过花甲的双亲,人生的轻舟经历了万重山,回首过往,才发现返璞归真方是人生的真谛。年轻时,争名逐利,用浓墨色彩点缀生活,在汗水中饱尝淋漓尽致的人生滋味。到了晚年,时过境迁,此时的心境已全然不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清淡日子,更适合如今的双亲。这样的日子,就是一道清茶,滤去了人生的万般滋味,让淡然存于心间,生活方能回归到最初的面目。

三道茶,就这样道尽了人生的三个阶段,是茶道,也是人生之道。

     【摘自2015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郭华悦福建晋江)】

 

 

 


 

闲话客家茶(散文)

$
0
0


 

客家人常说:有山总有客,有客必有茶。茶,作为山野的灵性植物,一直就与客家人一起以山为家,繁衍生息。而长年生活在山区的客家人,也总是与自然地与茶相邻,和谐共处,日常生活中自然少不了种茶、做茶、食茶,人谓之客家茶。久而来之,自然就形成了独具客家特色的茶文化。

客家人也说,有客家人的地方总有悦耳的歌声,有歌声的地方就有飘香的茶。客家人之所以爱茶,也许是他们世代聚居深山,山高林密,阳光雨露,云缠雾绕,修长岁月在养育着一方客家子民,也朝夕滋润满山葱郁灵性的茶树林,同顶一方天,同踏一方土,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或许是茶叶的清冽、甘美的山泉泡出的茶汤,落喉爽净,口齿留香,解渴润嗓,让爱唱山歌的客家人唱起山歌来分外清新、明亮,随着山风的飘拂,百鸟的和鸣,歌声飘过一山又一山,近山远山都听见。

何来让客家人这样钟情于茶,其渊源可追溯至西晋,唐宋,迄今已是千余年。正是其悠久的历史,让那独特的客家茶文化,随着历史的演变和进化而散出更加发浓郁山乡生活情趣的内涵,以及浸漫于客家茶文化中的那种清纯、醇和的人间真情,古朴的民风,浓浓的人情味和人性美。也正是千年前就茶进入了客家人的生活,并成为居家过日子不可或缺的部分,也为休闲、交友增加无穷乐趣,增添一道古老的客家民俗风情。

客家茶的种类繁多。客家人习惯自家种茶,且种的茶大多在田间輋地、也不论在溪边地角,都有它的身影,山窝荒崖,有土有水皆有种植。正所谓,好茶莫不与崖泉为邻。客家茶种类较多。在茶的种类上,有以颜色(或制作工艺)分有绿茶 黄茶 白茶 青茶 红茶 黑茶;以味觉分还有苦茶、甜茶。有茶叶茶、茶子壳茶、树叶茶、草药茶四种。草药茶是客家地区农村群众常用的一种传统保健饮料,也被称为凉茶。客家地区地处山区,可以用制草药茶的原料很多,把那些有药用价值的田园蔬菜、树叶、草采集起来,洗净晒干,可随时泡用。草药茶品种繁多,药用功效各异,在农村家庭较普遍饮用的草药茶有:消暑去痧的“布惊仁茶”、去积止泄的“萝卜苗茶”、清热开胃的“柏子叶茶”、清炎止痢的“葫芦茶”等等。其中又以河源紫金县的特产“竹壳茶”最为著名,具有清热、去积、消炎、降血脂、减肥等多种功效,并已远销海内外,被海外华人华侨称为“胞茶”。此外,客家茶从制茶的方法分,有冲泡茶、煎煮茶、浸泡茶;从口感角度分,有甜茶(用甜树叶泡制)、苦茶(用葛树叶泡制)、涩茶(用中草药泡制)、滑茶(用陈老茶叶泡制)等。

客家茶的作用明确。客家共大致可分为八种:祭奉茶,是客家人早上用清洗干净的茶具专泡一壶供祭奉的茶,这种茶主人不能优先品尝;敬宾茶,是泡茶时加有适量冰糖或白糖,专供贵宾饮用的茶;待客茶,是取家中最好的茶叶泡制,用来接待客人的茶;招客茶,是经商店主为招揽顾客,用普通茶叶泡制的茶;消暑茶,是用消解暑气的中草药煎煮的茶;清凉茶,是用菊花、竹叶和少量甘草等泡制的清心降火的茶;解渴茶,是用茶叶头或茶子壳浸泡的专用补充身体水分的茶,这是客家人的常用茶;积德茶,是行善者用茶子壳浸泡的免费供应过往行人解渴的茶。若伤风感冒,则喝红糖姜茶。常言“一碗糖姜茶,一盆滚水浴”,它是客家人保健的良方。

客家茶的采制讲究。尤其十分注重茶质的色、香、味。以客家绿茶的制作为例,从选料就以茶树新梢为原料,经凉晒、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从而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保留着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从而形成了茶的“绿叶清汤,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采制一般有春夏秋茶之分。春茶,又名头春茶、清明茶。为清明至夏至节气所采制成的茶。茶叶至嫩,品质甚佳。夏茶,即在夏至节前后,所新发的茶叶采制成的茶。秋茶,即夏茶采后一个月所采制的茶。客家茶的制作法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即炒青茶、烘青茶、蒸青茶和晒青茶。客家茶的制作一般流程除采摘外,可简单地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以达到绿茶的品质特征。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团搓成粒,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和储存。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的功能。

客家人饮茶风俗纯朴浓厚。客来敬茶是客家人的传统礼节。在家中,有客人来,客家人都会泡上一壶暖暖的香茶,先倒入茶杯(碗),再恭敬地端在客人面前,表示对客人的礼貌,而客人则双手接杯或以手指叩桌,以表示对主人的感谢和回礼。朋友、亲戚之间在公共场合的交往,一般都在圩镇的茶馆中,首先泡一壶茶再点些茶点,边喝茶边交谈。同时,客家人还把茶与婚俗联系在一起:客家人谈婚论嫁,男女双方及父母第一次见面,一般都在圩镇的饭(酒、茶)店中进行,称之为“吃茶”;双方同意之后,男方给女方的聘礼,客家人叫“茶礼”;在嫁娶仪式中,男女双方在举办酒席的同时,都会举行一次“茶话会”;在娶亲仪式中,新人谒见长辈要行“敬茶”礼,以表示对长辈的敬重和感恩。

在客家茶中,甜茶是客家茶的一部分。主要有客家擂茶:擂茶是把茶叶、芝麻、花生等原料放进擂钵里研磨后冲开水喝,以茶味纯,香气浓,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能。有婚庆甜茶:婚庆茶是多数地方在婚庆日喝甜茶的的风俗习惯,是用红糖或白糖加开水调兑而成。结婚当日,男方用甜茶宴请亲朋好友,并由婆婆或新郎带新娘出来向亲友客人们敬甜茶。还有正宗的野生甜茶:正宗的野生甜茶树类似茶树,山茶科山茶属,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甜茶树喜荫,生长在高山陡壁杂树丛中,高度一般为1-2米,直径2厘米以下。甜茶树不易种植,以野生自然生长为主。甜茶树的叶子呈椭圆形,边缘有锯齿,味甜,但不含糖份,属天然甜植物,无毒性。类似茶树,山茶科山茶属,为多年生常绿植物。甜茶喜荫,生长在高山陡壁杂树丛中,高度一般为1-2米,直径2厘米以下。甜茶不易种植,以野生自然生长为主。甜茶的叶子呈椭圆形,边缘有锯齿,味微甜,但不含糖份,属天然甜植物,适合糖尿病人食用。野生甜茶除具备普通绿茶的功效外同时还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预防中风、防癌作用、预防牙齿疾病等药效,当地人祖祖辈辈、从古至今都有用甜茶煮粽子、煮茶饭、煮茶粥的传统习惯。

说到甜茶,我就喝(鲜嚼)过甜茶!那甜茶虽然是山野之物,却还真的很特别,真美味!汤色碧绿清爽,气味芳鲜醇和;那碧嫩的鲜叶,红绿相间,放进口里起初味道虽带着点青涩,但细嚼后,青涩之中带甘略甜,嚼完吞下,口舌鼻腔弥留着甘甜香味,让你流连忘返。如果你要问为什么样甜茶这么香甜?在民间我们客家山区里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呢!说的是在这奇峰清幽的大岭山里,常年茶树婆娑,藤蔓攀绕,山花烂漫,翠绿摇缀,参差披拂,郁郁葱葱,宛如一张张绿色的绒毛毯,把大大小小的山头坡地蒙得严严实实,好一个绿色的“世外桃园”,绿得透明清澈,绿得闪闪发亮,绿得勃勃生气。在山上住着一对勤劳善良的客家年轻夫妇,男的叫阿牛,为人憨厚朴实,是山里难得的打柴郎,女的叫阿恬,聪明俊俏,是方圆几十里闻名的种茶能手,山里人都叫阿牛为牛哥,叫阿恬作恬姑。小两口在山里打柴种茶,克勤克俭,生活虽然清苦,可是却过得有滋有味。一日,山下的一恶霸来到山上欣赏山里的云海风光,发现了牛哥和恬姑栽种的这片茶林,长得青葱葱、嫩生生的,空气中飘荡着一股醉人的茶叶清香。恶霸从此起了歹心,且一直想霸占这片茶林,但一直都未能得成。一天,恶霸的管家又来威胁,对牛哥说:“穷打柴的,我家老爷看中你的这片茶林,并拿出河对面坡上那片树林与你调换!”牛哥说:“我家世代住在这山上,这片茶林是我和我妻子辛辛苦苦用汗水浇出来的,谁稀罕你的树林?我们不换!”管家回来与恶霸说后,顿时恼羞成怒,并对阿牛放话威胁道:“你个蠢牛,敬酒不吃要吃罚酒,叫你明天就给我搬走!不然我就打断你的腿,让你永远不得安生!”恶霸走后,牛哥和恬姑发愁了,他们舍不得离开自己从小生活惯了的地方,可是又想不出其它办法来。最后,恬姑对牛哥说:“牛哥哥,他不是要夺我们的茶林吗?如果硬要掠夺,我们就忍痛把这片茶林全砍掉,不种茶了,也不用自己的茶林去换那坏蛋的树林。以后我就随你上山砍柴打猎,也照样可维持生活的。”牛哥思来想去,也只能这样,于是他们便忍痛把茶林全砍了。看着一片好好的茶林砍得只剩下最后一棵了,这棵茶树长得特别茂盛,还结着不少茶籽。恬姑看着那横七竖八倒在坡上的无数棵茶树,不禁一阵心酸,痛苦的泪珠夺眶而出。她伸手从那最后一棵茶树上选出一粒最大最饱满的茶籽,放进口中,吞进肚里,更是闭上眼睛,忍悲含愤举刀向茶树砍去……第二天,恶霸带着一帮狗腿子来接收茶林,牛哥冷冷地说道:“我们不要你的树林,你也别再想我的那片茶林,你能耐你自己种去吧!”当恶霸走到茶林一瞧,哦,全都砍光了!气得恶霸直咬牙,便命令狗腿子前捉拿牛哥和怡姑。牛哥与恬姑不得不向山上逃走,但恶霸和其狗腿却紧追不放,牛哥被追急了,一不小心掉下悬崖摔死了。恶霸看见牛哥已摔死,便继续追赶恬姑,越追越近,也渐渐看清恬姑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小媳妇,顿起邪心,心想得不到茶林,得个美人儿也不错。于是恶霸便对跟来的狗腿子们说:“你们不要追了,量她一个女人家,也逃不脱我的掌心,并叫其手下快回去抬一乘轿来,好抬这美人回府成亲。”说完恶霸又赶紧追去,追着,追着,就要追到山顶了,却不见了恬姑,只有一棵挺拔青秀的茶树立在悬崖边上。恶霸走向前去,伸头向悬崖下望,也不见恬姑的身影,当他回转头来时,忽然刚才看见的那棵茶树不见了,却在茶树的地方站着一个美丽的少妇,仔细一看那正是恬姑。只见恬姑两眼怒火,义愤填膺,乘恶霸心神未定之时,箭步如飞冲向站在悬崖边的恶霸,并用尽全身之力,把恶霸推下了深深的峡谷中。恬姑为牛哥报仇泄恨后,仍伤心不已地望着牛哥坠崖的方向,一动不动,慢慢地她的身体变成了一棵茂盛的茶树。等狗腿子们抬着轿赶来时,才发现其老爷早已葬身山崖下的深谷。山崖上除了长着一棵碧绿的茶树外,并没有恬姑的踪影,狗腿们只好下去寻找恶霸尸体走了。后来,由善良美丽的恬姑变成的那棵茶树,一年四季都碧绿婆娑,鲜嫩可人的叶子带着一种特有的清甜甘香,造福着山里所有的人们。为了缅念牛哥和恬姑,人们便把那座山取名为牛牯墩(山名),把山上的那棵茶树取名为甜姑茶。再到后来,这牛牯墩上的甜茶经人们不断繁育培植,便成了当地客家山村的有名土特产。这当然是只是客家人的民间传说而已,未必可信,但人们疾恶如仇,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愿望是真实可信的。

小时候我记得家乡的围龙屋后山就有野生甜茶,孩提时同屋的孩子们就常常到山后去搞甜茶叶,从甜茶树枝上摘下叶子或鲜吃,或将叶子晒(炒)成茶后,或解渴或作为防治咽喉等疾病的药。我对野生甜茶的记忆,是那甜茶叶的滋味,似乎有点苦涩味,又有糖蜜味,还有点似甘草味;但当你再深入地细嚼,这才觉得它甘甜、醇香,有点似甘草泡梨,让你一腔韵味无穷。过去我们这些山村的孩子们,常常都会上山去采摘一些甜茶叶装在衣袋里,待回家或上学时,偶尔抓一片放进嘴里,边走边嚼,或到学校分给同学吃。每当吃着笑着,又甜又甘,好似吃的不单是“甜茶树叶”,而是享受那快乐无比,幸福温馨的童年时光。

是啊!客家人喜欢吃茶,来了客人都是选用好茶好水款待,尤其是用石崖山泉水清冽香甜,是冲茶的理想泉水。把水烧开以后稍待片刻,冲入有茶叶的壶内,香气四溢,沁人心脾,不但提神醒脑,且助兴添劲。客家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并形成了独特的客家茶文化,在客家人中,就常以茶为题材融入客家采茶戏、客家山歌里,唱出客家人以茶逗情,以情品茶的丰富的客家文化生活和怡情乐趣。在客家的采茶调和山歌调里就有歌词唱道:“阿妹村中一枝花,好比高山嫩细茶。阿哥好比山泉水,好水专泡嫩细茶。”“饮君细茶领君情,杯中照影影照人。连杯带茶吞落肚,永生永世不忘情。”“阿妹好比嫩细茶,滚水一冲沉底下。阿哥盖子盖呀等,此刻正来开心花”等以茶喻人,以人抒情,雅中有俗,俗中有雅,情景交融的客家山歌特色,难怪客家采茶戏、客家山歌名扬海内外了。

啊!温馨的客家茶,璀璨的客家茶文化!

  【摘自2015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赖运胜广东潮州


 

大师品茶(散文)

$
0
0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春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滋味鲜爽,香气馥郁,而且富含较高的营养成分,所以深受众人青睐。而大师们品茶,则能品出一种心境,一种文化的味道。

  鲁迅先生爱喝茶,有次买了二两好茶叶,开首泡了一壶,怕它冷得快,用棉袄包起来,不料郑重其事来喝的时候,味道竟和他一向喝着的粗茶差不多,颜色也很重浊。鲁迅在《喝茶》中写道:“我知道这是自己错误了,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鲁迅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但鲁迅最后还是回归他的本色,说:“我们试将享清福抱秋心的雅人,和破衣粗食的粗人一比较,就明白究竟是谁活得下去。”
  林语堂先生是个茶中高手,熟知茶性,深知茶道。他常说“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他喝茶有“三泡”之说,“第一泡譬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岁女郎,而第三泡则是少妇了。”他在《谈茶与友谊》中写到,茶有一种本性,能带我们到人生的沉思境界里去。在婴孩啼哭的时候喝茶,或与高谈阔论的男女喝茶,是和在雨天或阴天摘采茶叶一样的糟糕。林先生还说,茶叶在晴天的清晨采摘,那时的山上晨气清稀,露香犹在,所以茶的享受还是与露的芬芳发生联系的。此刻,茶成了纯洁的象征。
  老舍先生一生的嗜好就是喝茶。他生前有个习惯,就是边饮茶边写作,一日三换茶,泡得浓浓的。据老舍夫人胡絜青回忆,老舍无论是在重庆北碚或北京,他写作时饮茶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过。创作与饮茶成为老舍先生密不可分的一种生活方式。他在《多鼠斋杂谈》中写道:“我是地道中国人,咖啡、可可、啤酒、皆非所喜,而独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老舍以清茶为伴,文思泉涌,难怪能创作出《茶馆》那样不朽的名篇。直到今天,北京的“老舍茶馆”,中外闻名。文人墨客到了北京,不去老舍茶馆坐坐、喝上一碗茶,简直就跟没来过北京似的。
  杨绛先生曾居英国多年,虽然她不推崇牛奶加红茶,但在《我们仨》中她又承认,一早起来一壶牛奶红茶,已经成为习惯了。她在《喝茶》中说,曾听人讲,西洋人喝茶,把茶叶加水煮沸,滤去茶汁,单吃茶叶,吃了咂舌道:“好是好,可惜苦些。”洋人的喝法,浓茶搀上牛奶和糖,香洌不减,而解除了茶的苦涩,成为液体的食料,不但解渴,还能疗饥。不知古人茶中加上姜盐,究竟什么风味。杨先生说,照《红楼梦》中妙玉的论喝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那末喝茶不为解渴,只在辨味,细味那苦涩中一点回甘。也许这点苦涩,正是茶中诗味。
  在这些大文豪笔下,一杯清茶品尽了人生沉浮。而他们的嬉笑怒骂,也尽在一杯清茶之中。他们这种气味相投的缘分,也为品茶增添了不少的乐趣。

      【摘自2015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荆墨山东滕州

 


 

把心灵安放

$
0
0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洒满阳台,而此时,你却步履匆匆地挤在人潮人海中,奔走在上班的路上,囫囵地吃着冰冷的早点,即使没有胃口,也要安抚咕噜作响的肚子。

   气喘吁吁地坐到办公桌前,打开电脑,平静一下心情,整理一下思绪,紧张繁忙的一天开始了。

   当夜色降临,大街上已经霓虹闪烁,城市的夜晚五彩斑斓,你却没有驻足的心情,披着浓浓夜色,匆匆赶往自己的住所,让疲惫的身心得以喘息。

   走在人潮汹涌的大街上,万千个面孔都如你一样的表情,冷默,呆板,脚步匆匆。为了生存,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抑或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在都市的森林中穿梭,把所有痛苦与辛酸都要埋藏心底,无论是烟尘飞扬,还是艳阳高照,都如流水线上的一个零件,永不停歇地运转。

   孤独,困惑。坚强而又软弱,坚定而又迷茫。我们想逃离,却还有那么多的眷恋,想舍弃,却缺乏果敢的勇气。

   心灵如一片飘零的羽毛,似乎找不到方向。  

   把心灵安放,学会洒脱淡然。适当放慢追寻的脚步,对自己奢侈一些,到野外散步旅游,或者去探访心驰已久的好山好水,让身心融入自然,体味人生的意义。  

   把心灵安放,学会轻松超然。不要对自己过于苛刻,每个人都心怀梦想,要坦然面对追梦路上的各种困难与挫折,学会调整,懂得取舍,更要勇于坚持。暂时的停歇,不是放弃,不是懒惰,是为了重整旗鼓、积蓄力量、轻装上阵。  

   把心灵安放,学会宁静泰然。让烦躁的内心安静下来,静静地回味思索美好的往事。听着美妙的音乐看一本书,或是看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把生活工作中的烦心琐事放到脑后。宠辱不惊,看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云卷云舒。  

   安放心灵,让心,沉静如水。

   【摘自2015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吕清明吉林榆树 


 

天赐乌龙(散文)

$
0
0

 

如果说,闽南语是安溪人的幸福与荣耀,那么,铁观音则是安溪人的灵魂与境界。安溪显山露水,天地人和,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去观赏,给人的感受都不相同。为了与她相识,我无数次憧憬。老天眷顾安溪,把千姿百态的、韵味无穷的茶文化赐与这方水土。

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喝乌龙茶,我也记不清了,只记得1998年以前,我喝茶有个特点,就是什么茶都喝,红茶、绿茶、黑茶、花茶,还有普洱、乌龙、西湖龙井,那时候觉得什么茶香就是什么茶好,曾经钟情于茉莉花茶的香气,醉心于西湖龙井的甘甜,因为从小生长在茶乡的缘故,因此也稀稀糊涂地接触到了不少好茶,武夷大红袍、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君山银针、古丈毛尖,当时认知的标准就是包装盒子越高档、越精致,茶叶肯定就越好。识茶、知茶、品茶,以茶待客、以茶养性,茶道、茶艺,本身就是一件快意之事。虽然喝了不少好茶,但是让我说出得名堂来,那可是云里雾里,说不出来。那年,中国作家协会长乐文学创作生活基地在冰心文学馆揭牌,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共同纪念冰心百年诞辰,会后,朋友陪我走读闽南,我有幸再次触摸安溪这座乌龙茶之乡的人文历史脉搏,得以在侨乡安溪小住几日。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第一次去了安溪县西坪镇,攀爬茶山、茶园,第一次逛了安溪的茶叶市场,第一次300块钱买了一斤铁观音,第一次知道颜色浅的茶比颜色深的茶档次高,芽头小的茶叶价格贵,有白毫的茶叶一定是顶级好茶等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安溪的茶,有很多种,最出名的是乌龙茶铁观音。安溪的铁观音,茶色金黄,香味醇厚,是茶中的精品。相传在乾隆元年,安溪人王仕让带了自己制成的茶叶送给侍郎方望溪,侍郎一闻香气逼人是茶中极品不敢独占,就作为贡品献给乾隆。乾隆饮后大悦,把这种乌润结实,沉重似铁的茶赐名为“铁观音”。安溪曾经是福建省最大的贫困县,安溪这个地方,能成长出铁观音这种名茶,固然有着自然环境的因素,也有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因素,但是依我看来,更为难得的,能使安溪成为全国第一产茶大县,能把一个九十年代还是贫困县的安溪一夜之间变成全国百强县的,还是它的人文底蕴。安溪人卖茶的茶庄不论大小,都有一个泡茶的茶几,一套点着火淋着杯的茶具。无论买不买茶都可去喝一口功夫茶,聊一会天。如果你有心买茶呢,那就去挑,在大包大包的散装茶叶中挑,闻一闻,嚼一嚼,选中了,就现泡给你喝,品品味道,说说价钱,你认为值不值,中意不中意,不中意再挑再泡一壶,直到你满意为止。因为当场泡给你喝的茶,当场包装给你,不会有假,不会调包,放心。中国是中国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千百年来,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茶文化始终是华夏儿女认同亲近的民族的精神特质,始终是中华民族自强前行的力量源泉。回家恶补铁观音的种种常识,第一要紧处,便是把那个嫩嫩的“红芽”整明白。铁观音,茶人又称红心观音、红样观音;既是茶叶名称,又是茶树品种名称。安溪茶叶早在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的兴起,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畅销海外,风靡欧美。与安溪同纬度的都是中国的名茶区,如出产普洱茶的云南普洱,出产绿茶的广东英德,产高山茶的台湾阿里山地区,这也许就是安溪对外宣传乌龙茶时,可以津津乐道的资本。

吉人天相,茶中极品,天赐乌龙。都说茶有着其他饮料所没有的三大功能,即防癌、防心血管病和延缓衰老,所以,饮茶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喜爱和重视。从字面上看,因为产在安溪而得名铁观音,是地域和风物之间的关系。仔细探究,什么地方长什么东西,还真是有内在联系。茶是养生的,道家视养生为终极使命,铁观音的产地安溪距海边的厦门、漳州市大概100多公里,临近沿海雨量充沛,湿度大,海拔600米以上的山上多有云雾缭绕,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铁观音香味醇厚、甘醇浓郁的优良品质。我喝到过的铁观音,有自己买的,有朋友送给我的。味道鲜美的茶都有个特点,那就是富含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铁观音恰恰是一应俱全,清香雅韵,馥郁芳华。我想,铁观音之所以名贵就是因为产茶量少,物以稀为贵。盛世盛举带动的安溪茶文化繁荣,正方兴未艾。可是安溪对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它的茶产业。做强茶叶产业,安溪人对茶无疑是上心的。安溪县是名闻遐迩的 中国茶都,农业部授予的中国乌龙茶之乡,在茶叶圈内,这可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专业认可。近年来,安溪的茶山,虽然我去得少了,但一点儿也不陌生。它和我的家乡湘西的茶山,真的没有什么两样。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中。人若能经常与草木为伍,朝夕相处,那该多好哇!很早以前,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人生如茶”,一直以来,我都无法理解,直到今天,我才品出了“茶如人生”的滋味。茶尖上的眷念,无论如何,您真要是爱喝铁观音,还是要到侨乡安溪去啊!

     【摘自2015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周俞林(湖南吉首)

 

 

 

 


 
Viewing all 87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