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舒曼茶话
Viewing all 87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冀皖两地茶界在九华山举办“大觉禅韵禅茶交流活动”

$
0
0

                                                   

(禅风网10月25日讯)1022日上午,由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安徽省茶文化研究会主办,九华山大觉禅寺、安徽国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吃茶去》杂志协办的大觉禅韵禅茶交流活动”在九华山大觉禅寺举办。来自河北省茶文化代表团润思祁红九华茶之旅代表团成员50余人当地茶界参加了这次禅茶体验活动。                     

九华山大觉禅寺禅堂内,大觉禅住持兼南泉禅寺住持宗学法师就禅与茶以及禅修体验等内容为大家作了精彩开示。宗学法师围绕一个“禅”字,从百丈禅师制定清规茶礼,讲到南泉普愿禅师倡导“平常心是道”的禅茶落点,从赵州禅师的“吃茶去”禅门公案讲到“无上正等正觉以及自觉觉他皆圆满”之大觉。宗学法师最后强调,天下之茶均为禅茶,禅茶是无有高下之分,无有贵贱之分,禅茶是无分别心的。无论是禅,还是茶,最终都归结到一个“道”字上来,禅道,茶道,道法自然,宇宙天地万物均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宗学法师希望大家享岁月静好,以平常心为道,品好人生一杯茶。宗学法师开示的这杯茶,冲泡出佛陀的智慧与慈悲让在座的所有人感到其味独甘和回味无穷。真可谓:细嚼大觉茶,秋风有味。                    

(图注:冀皖两地茶人在大觉寺禅堂聆听住持宗学法师开示


接着,宗学法师与河北茶人代表进行了互动,就如何对“放下”两字进行了深刻诠释。从坐禅到行禅,但观自在随缘。随后,河北茶人在宗学法师引领下进行了“行禅”体验,梵音响起,那轻缓的步履是倾心呼唤茶香里荡漾的禅风让代表们心间充满着安宁与欢喜。

茶中之味是味,唯自己体验方知其真正的滋味。河北茶人代表在活动后由衷感叹一处幽境,一缕秋风,一树浓荫,一寺青莲一杯禅茶,这就是禅,这就是禅茶的意味。也有代表感慨说,大觉禅茶,与河北茶人相约,提起正念,安顿己心,顿觉步步莲花盛开。                                (图注:代表们在宗学法师带领下进行“行禅”体验


这次河北省茶文化代表团润思祁红九华茶之旅走进九华山,首先在千年古刹护国月身宝殿礼拜金地藏菩萨,感恩金地藏对佛茶文化的贡献。曾记否,千年以前金地藏菩萨在九华山诗曰:“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添瓶涧底休拈月,烹茗瓯中罢弄花。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南宋陈崖在其《九华诗集》“煎茶峰”诗中自注“昔金地藏招道侣于峰前,汲泉烹茗。”当年金地藏在九华山揽一缕清风,汲泉烹茗吟诵出这首《送童子下山》的茶诗,诗中“烹茗瓯中罢弄花”之句,却也享受着饮茶的自在与禅的悠然。这也说明一千多年前,九华山的僧人就已开始以茶禅修了。

本次禅茶交流活动池州学院九华山佛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尹文汉先生主持,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舒曼,池州市茶业池州市茶业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汪贵帆分别发言。

                              (舒曼茶话)                 

                          行禅
 

茶·禅(散文)

$
0
0

                                                                                   


  茗茶之地常见寺,禅寺之处种有茶,茶与寺结缘。茶,从品、喝、饮,到禅的“吃”,无限禅机,充满魅力。吃茶,味中意味深长,将天、地、人融为一体,是茶与禅的文化升华。茶与佛因缘深长,在我国茶叶发展史上,佛教的作用不可低估。“自古高僧爱斗茶。”唐代诗僧皎然即是有名的茶僧,一生与茶结伴。最著名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青瓷雪色飘沫香,何以诸仙琼蕊浆”。诗人把友人赠送的剡溪香茗比作“琼蕊浆”。

  禅道,修身护体,茶道,养身健体。佛教传承释迦牟尼菩提树下的禅悟精神,注重修身养性,坐禅时,人的异思、昏睡和妄举是禅修的障碍。茶有养胃中和,轻身醒睡,沉稳提神之功,茶成了僧侣禅修中超俗脱尘的灵饮。

  唐代禅宗百丈怀海,推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清规,僧人坚持“农禅并举”的修行。炉中添枝香,佛前常供茶。僧人喜茶,尚茶,茶已成为禅学乃至举行法会固定的供品。禅与茶的和谐共进,禅为思想文化,茶是自然科学。

  茶养为心养,禅修是心修。禅与茶的用心,是心与心的印证,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宁静之时,清净之处,端正趺坐,身心放松,静心思维,悠然神往,和谐世间万事万物。禅宗初祖达摩在五乳峰下,聚精会神,面壁十年,等来了求师的慧可,传其《楞伽经》:“吾本来兹土,传法度迷情”。慧可承受达摩大师法灯心印,成为禅宗第二代祖师。

  一壶禅茶,放以心闲,宽松心情,涤荡心境,释然心怀,细啜慢品,是性灵的享受。禅与茶一体,茶凝神,禅存真,人“心性无染,心佛众生”。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禅茶居有对联:“含山气,品禅茶,方无愧味中岁月;擢冷泉,洗物我,才见得壶里冰心。”茶与禅,相离而相近,性同而神合,茶,入禅新鲜活力,禅,注茶神穷意境。

  禅修,导养神气,增力添勇;喝茶,陶冶神情,益人神智。东林寺禅师慧远以茶修文,曾用自制的茗茶款待陶渊明,一起品茶吟诗,飘然欲仙。慧能拜师东山寺五祖弘忍,平日虽做桑茶杂事,但觉神智敏锐,奕奕神采,与主张渐悟的师兄神秀论法时留下千古诗偈:“菩提本无树,明境也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把“坐修”与“行修”结合起来,提出自强自立,命运自主的思想,创新禅门的顿悟新思维,开辟了人间化、本土化的南禅宗。

  朱熹,一生以茶修学,曾与武夷的大慧禅师彻夜品茶论禅,人为茶醉,心不醉。茶,助他神思若泉,酝酿神力,使他从茶理中悟出佛理,豁然通达,转知成智,创立了集儒、释、道为一体的理学。

  敬畏自然,崇尚文明是禅与茶之德。禅,赋予茶的神明,茶,渗透着禅的品性。僧人的心识,遵循缘起,对大千世界持着本来如是,必然如是,普遍如是而又确实如是的法则。僧人的道行,遵守“八戒”之律,维护“好生之德”。济公和尚,虽好酒嗜茶,却以救贫济困,劝善扶弱,治恶除霸,安乐向上为禅修功德,百姓赞他“神僧活沸”。

禅的净心,悟然,茶的风雅,神悦,人们赞其美,歌其德。唐刘贞亮《饮茶十德》中有茶利礼仁、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之德。范仲淹重清茶,但更重官德:“众人之浊我独清,千人之醉我独醒。”苏东坡对香、清、甘、活的武夷岩茶品出:“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禅钟,声声警醒人们勿忘心的真善美,清茶,奉献百姓的生活价值。

茶的韵美,却饱含着茶农鲜明的人格,清明的神志。一首《制茶谣》道:“人说粮如银,我说茶如金。一采二倒青,三摇四围水……九复十筛分,道道功夫精。”禅,有禅德,茶,也有茶德,有道德之人,方能种植和烤制出功德之茶。

佛学以慈悲为福音,普度众生为福行,要求出家人和俗家弟子,都要除去贪念、色念、恶念等,要有善心、善行、善举,做到持小乘,觉我,持大乘,觉他。茶与禅交融,善与福的互动。一篇《饮茶歌》,对禅茶:“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勿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可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南来北往,人生匆匆,“喝三杯,往事放怀一笑,品几味,浮生朝前再走。”

        [摘自2015年第3期《吃茶去》;作者:王家年(上海浦东)]  

 

 

 

 


 

茶话(散文)

$
0
0

                     

(《吃茶去》杂志)在屋子里闷久了,到郊外骑行会有一种身心释然的感觉。这几天受台风的影响,不敢到远处去造次。傍晚时分,黑云压城,狂风肆虐,虽然已经骑行上了城区公路,但是天边的雨网还是迫不及待地撒了下来,我们只好跑到一家茶室门外等待大雨停了再走。

雨点啪啪啪啪地落在茶室外头的水泥地板上,溅起一层层薄薄的烟雾,嗖嗖的凉风刮在身上顿时让人感觉像是秋的提前到来。我暗自咒骂这该死的“麦德姆”,企盼暴雨快快停下来。这时茶色的玻璃门开了,一位身材高大的先生探出身子招呼我们到里面避雨。真是下雨时拾到了一把伞,把我俩高兴坏了。那位先生径自走进了里屋,我坐在椅子上仔细打量起这装饰精美的茶室。面积不大,如普通的小客厅一般。两把椅子,一套沙发,茶几上摆放着一副茶具。一口大鱼缸紧靠着玻璃门,几条颜色不一的金鱼悠闲地在缸里游来游去,和墙上的几幅精致的框画以及古香古色柜架构成了一种和谐而静谧的氛围。不一会儿,先生从里屋出来,手里拿着一包餐巾纸,抽出几张叫我们拭去脸上、胳膊上的雨水,然后盛情邀请我们到里面的茶室喝茶。

先生自我介绍姓吴,是隔壁宾馆的主人。当他听说我俩是外出骑行的老师时,脸上挂满了笑容,和蔼可亲。他告诉我们家里有个姐姐是老师,妹妹也是老师,姐夫还在一个学校当干部。他彬彬有礼地请我们品尝刚刚泡好的茶水,我轻轻呡了一口,顿觉茶香沁人心脾。不禁脱口赞叹:“好茶!”吴先生听了,以为我懂得茶道,忍不住侃侃而谈。他向我们介绍茶室四宝:所谓的“室四宝”,即玉书(石畏)、潮汕炉、孟臣罐、若琛瓯。我曾听人说道玉书即烧开水的壶。为赭色薄瓷扁形壶,容水量约为250毫升。水沸时,盖子“卜卜”作响,如唤人泡茶。现代已经很少再用此壶,一般的艺馆,多用宜兴出的稍大一些的紫砂壶,多作南瓜形或东坡提梁壶形。孟臣罐即泡茶壶。为宜兴紫砂壶,以小为贵。孟臣即明末清初时的制壶大师惠孟臣,其制作的小壶非常闻名。壶的大小,因人数多少而异,一般是300毫升以下容量的小壶。潮汕炉即烧开水的炉,可以放置微波炉内烧水,现在一般人都用电磁炉烧水。若琛瓯即品茶杯。为白瓷翻口小杯,杯小而浅,容水量约10-20毫升。现在常用的饮杯有两种,一种是白瓷杯,另一种是紫砂杯,内壁贴白瓷。也有纯紫砂的饮杯,但不利于的色泽。今天听吴先生娓娓道来,不觉茶道挺有讲究。不难想象闲暇之余,一杯清茶在手,会有飘逸之感,给人高雅的感觉。可惜我不懂茶道,要不我一定会请他说道说道一下各种品牌的茶叶。

吴先生一边品茶,一边拿起一枝玉柄笔蘸上茶水涂在茶具上的两个小紫砂壶,他说这叫养壶。我抬眼看看身旁的柜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紫砂壶,吴先生笑着说,他就这点爱好。

我掏出手机瞄了一眼,时间快七点了。同伴起身到外面瞧了瞧,说雨还在下着。吴先生接着和我们聊起了另一个话题——创办特色学前教育。我思忖当今党和政府加大反腐力度,餐饮宾馆生意确实萧条了许多,创办特色教育不失为一条利人利己的路子。吴先生接着告诉我们,他设想和国外的大姐合资在本地风景区创办一所学前学校,招收3-5岁的学前儿童。学校最大特点就是注重养成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在入学之前就接受良好的习惯教育,并把这种习惯带到小学乃至中学大学,为他们人生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兴致勃勃听着吴先生的设想,心里默默祈祷他早日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

茶淡了,雨小了。吴先生为我们续了一款新茶,顷刻间,小小的茶室弥漫着一股茶的清香。电话铃响了,女儿告诉我,侄女已被井冈山大学体育专业录取,我听了高兴地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喜悦。接着我们和吴先生聊起了一个关于个人专长成长的话题。我对当前学校教育,尤其是实施素质教育谈了一点自己的体会。我告诉吴先生,我们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摸索出一条“四节一课堂”的路子,两年下来,深受学生的喜爱。许多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得到了锻炼,对学习充满兴趣。吴先生谦虚地说自己是个初中生,不敢妄加评论。后来,我们谈到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谈到了当今大学的一些体制改革,还谈到了国外深受普通百姓喜爱的大学——培养专业的技术工人。的确,360行,行行出状元。如今每年有多少大学生难以就业,这确实需要人们去深思的一个问题。想到这里,我莫名的对吴先生产生一种敬佩之情。

作为一个老师,在很多场所,我会习惯性询问别人家孩子的学习情况。也许是多年从事这种职业的习惯吧,今天我在这家稍稍偏僻的茶室听到吴先生作为一位家长与众不同的做法——重点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家务,学会孝敬长辈……我听过太多的家长和老师,甚至领导,开口就提及孩子的学习成绩,从不关注孩子的兴趣和成长的需要。相比之下,我倒觉得吴先生是一个合格家长,因为他深深懂得为孩子的人生需要一条适合他们自己的路。

天黑了,雨停了。我们和吴先生告别了,骑行在昏暗的公路上,我的心空像点亮了一盏明亮的灯,这盏灯越升越高,使我的心亮堂了许多。

       [摘自2015年第3期吃茶去》;作者:徐志鸣江西龙南]  

 

 

 


 

茶人

$
0
0

                                                                                     


(《吃茶去》杂志)我爱茶,但从来不敢以茶人自居。只是喜欢喝茶而已,喝了多年,就算雅一些,也不过是品茗。自知离茶人尚远,又喜附庸风雅,便自号别茶人。

 不是谦虚,与真正的茶人相比,的确还有许多差距。就是自以为是的茶器、茶汤把玩品赏,也只是略懂皮毛,喜好而已。至于茶之生长形成过程,以及名品背后其中的诸多奥妙,对我只是一个传说,即便能说得头头是道,也不过是纸上谈兵。切身感受,连茶农都不如,更不要说茶人了。

我至爱普洱,喜欢收藏,也喜欢喝。但真的像喜欢吃榴莲的人,譬如我妻子,闻见榴莲味就兴奋,却不知榴莲是瓜样生长,还是果样生长,吊在蔓上,还生在树上。对普洱茶的好坏年份尚能鉴赏,但对其来龙去脉,是灌木丛,还是乔木,叶大叶小,我一样不胜了了。自称别茶人,说到底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也见过一些茶友,和我一样不入道,大概有缘到产地走马观花了一番,留了几张影,喝过半盏产地泉水现泡茶,就真自以为是个茶人了。其实不是的。古城茶人虽少,也不是没有,知名的如裕盛祥的李老板,但近年彼此事务冗杂,很少有机会像从前一样坐下来品茗论道了。小一辈中,伯雅小友,历练虽浅,但观念很新,起步亦高,倒不失为一位颇有气韵和底蕴的茶人。

 起码伯雅算得上用心灵经营普洱的茶人,不像许多茶商,只是营销成茶,对于茶的来路、去脉,乃至于整个附丽于其上的茶文化,要么泛泛其谈,要么漠不关心,茶不过是赖以为生的营生,只是一种买卖,店里摆一套茶具,不过是装装门面,最多是消磨清寂无聊的时光。就这一点而言,伯雅倒显得实在,甚至有些高雅到执著,也许这正是他与众不同的高妙之处,或可爱的地方。我很理解伯雅以心养茶、以德养茶高尚的茶道,的确比以茶养茶的营销理念何止高一个境界,但欣赏中不无隐隐的耽忧,人间正道是沧桑,伯雅和他的云古号古树普洱茶究竟能走多远,能被多少真正爱茶的人所接受,从内心深处,从第一次见面起,除了担忧,我就默默地为他祈祷祝福。

 其实,和伯雅并无深交,淡淡如水,属君子之交那一类。就是相识,也纯属偶然,是一个缘。我是相信缘份的,缘来缘去总是缘,一切随缘。那是一个午后,刚喝毕下午茶,推杯洗盏,还沉浸在淡淡的茶香中。手机铃声响起,一接,温婉的声音传来,是一位神交已久亦师亦友素未谋面的文友庆梅老师打来的,那声音我是熟悉的,虽然几年间只通过两次话,且很短。先是文事,末了一笑,说有位茶友,想拜访我,顺便送点普洱茶请我品尝。我除了感激,真不知说什么好。老实话,我爱茶,爱得有些痴迷,见到别样的好茶或茶器,便想拥有;但平日所品饮的茶,多一半都是朋友们赠送的,其中不乏珍贵的名茶,像三十年的陈铁,原产地老树龙井等等。至于茶友交往,也是常有的事,对伯雅来访,也看得平常,只当是一位喜欢喝茶且爱交流的朋友而已。过后,我几乎忘却了,继续自己流水般的日子。初见伯雅,我有些讶然,真的没有想到,文友是位很雅韵成熟的知性女子,文好茶道深,虽潇洒豁达,却介绍这样一位稚嫩的茶友给我。伯雅确实尚小,二十出头,时尚,也古典,戴沉香金丝楠珠串的手里端着APT,虽然很儒雅,内涵。我不由地想到我初出茅庐的时候,目空一切,而无所畏惧,做出许多堂吉诃德式事,成为一时的笑话。但后生可畏,我还是知道的。果然,一番自介交流后,伯雅令我刮目相看,儒雅沉静的背后,却有着一个时尚茶人所具备的超前观念和行动。说实话,茶龄虽尚浅,功力却如此深厚,我想,除了幸遇高人指点,自身的悟性的高低是至关重要的,境界层次,除了修为,大概就是先天的悟性了,二者缺一不可。此时,我甚至想,就是他的名字伯雅,恐怕也是悟道后自取的,寓高山流水寻觅知音之盼。

 我最欣赏和感兴趣的,自然是伯雅的茶人观念和茶人经历,这也是我自感与茶人不足的距离。我明白,但很遗憾,一直无法也无缘如愿以偿。我最喜欢古人的一句茶诗,“买座青山全种茶”,豪迈是豪迈,亦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开颜”的菩萨心肠,而自己却在破草堂哀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买几两名茶都瞻前顾后,哪里又有闲钱买座青山,有闲情意志辛苦种茶呢。那只是诗意勃发。伯雅爱茶,很可以像我一样,买些名茶,坐在家里慢悠悠地品茗。即便想以茶养茶,也不必那么辛劳,舍近求远,跑到几千里外的云南,穿越无车马之便、无舟辑之利茶马古道中的高山峡谷,深入原生态的古树茶区,亲自创建理想中的古云号古树普洱茶基地,做几款独特的绝无仅有的伯雅私家珍藏古树纯手工普洱茶。让真正懂茶的人,轻松自在地和他一起品极品普洱茶的同时,品味人生的美好时刻。

 我再孤陋寡闻,对易武班章等原生态茶区茶马之道的崎岖艰难,还是略有所闻的,但看了伯雅深入茶区所历经的土路崖沟的泥泞,还是耸然动容,看来每一个茶人鲜亮明媚的背后,都有着一段茶圣陆羽一样的辛酸历程。我想象得出伯雅穿越时的艰难,也想象得出终于看见古树成林后的惊喜,从某种意义上说,失败和成功,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不到长城非好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揭示了一个浅显而深刻的道理,好的景物,往往险以远。伯雅没有回避风雨,坐在家门口,悠闲又优雅地做个茶人,这正是他与众不同,且深悟茶人精神的地方。像我有想法,没行动,豪气诗意一时,大概永远只能做一个别茶人了。

 伯雅千辛万苦,终于寻到真正的普洱茶源,并如愿以偿地签署了承包古树茶园的合同,拥有了四十多棵古茶树的经营销售权。他像爱护孩子一样,给每一棵茶树起名编号,便于分别护养采摘,乃至加工定型,使珍藏品饮有源可查,说起时具体个性,甚至都有自身的故事,如数家珍。欣赏着图片影像中枝枝丫丫古老的茶树,我不由地想到多年前观赏朋友珍藏的一个茶树雕,是一截去皮的茶树雕刻的达摩像,雪白的茶树有碗口粗细,佛造像的传神自不必说,最让我惊喜的是那么粗的茶树,得生长多少年,殊为难得。尤其是我想象不出老茶树的模样。从达摩的眼神、鼻息,甚至每一处肌体细胞都散发出淡淡的茶香,氤氲环绕,很有禅意。那时,我心底就涌出一股渴望,几时有机缘,一睹古茶树的风采,感受古树传达出的千年悠悠茶韵。然而,一直是一个未能如愿朦胧的梦。直到见了伯雅,虽然还是一个梦,但毕竟清晰起来,闭上眼睛我也看得见葱笼的茶树,根杆像盘缠的蟒蛇,将头伸入茶香流溢的绿荫中。我凝视着伯雅手中几乎覆盖住手掌的老茶叶片,真的不知道也想象不出老茶树的叶片有那么大,要是泡茶喝,一两片叶子就泡一茶海。伯雅告诉我,只有这大叶茶种嗮青的毛茶,才是真正的普洱茶,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才会超出38%,茶汤才有醇厚绵柔的质感。自然,加工普洱茶的叶片不是巴掌大的老叶,是每年新吐出的嫩叶,大小和台地树的茶叶子差不多。但口感及其茶多酚等含量,都远远超过其它茶类,其明显的减肥、美容、抗癌功效,已被学界公认,在法国,普洱茶从传入的那一天起就一直作为中药在药房出售。

 暖融融、明媚的阳光映满伯雅的脸堂,仿佛真的随着他到了古茶树下,一边欣赏叶片,一边精心采摘,然后坐在阳光流淌的古旧民居前和茶农一起捡嗮,自然杀青,用最古老的器皿加工,用石础紧压,那劳动的过程,像一幅宋人工笔画,很美,也很艺术,魅力无穷。思潮澎湃,浮想联翩,感慨中,仿佛离茶道更近了。我想,从来佳茗似佳人,原本没有错,但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名茶,如二八姝丽,或风雅少妇,那种美,或者说风情,是显而易见的,魅力不可挡。但普洱则不同,尤其是伯雅的古树普洱,像位饱经风霜的老妇,铅华褪尽,美丽不再,若不静心细品,真的难识其庐山真面貌,也难以身临其境,体味享受普洱茶的原汁原味,古朴的醇香。自然也无法上升到伯雅所说的形而上的精神境界,由水之光、叶之绿、味之舟,自然地漂流到彼岸,觉悟到生命之根本,上善若水。

 沉浸在美妙的茶禅玄谈中,我想到君子比德如玉,像玉人其德如玉一样,伯雅一样的茶人,其德何尝不是如茶呢。以茶养德、养心,返璞归真,寻求宁静中天人合一的禅境,正是伯雅引领爱茶者走向彼岸的义旨。道可道,非常道,茶可茶,非常茶;就这一点而言,伯雅虽年轻,却悟出了茶中三味。

 自然,对年轻的茶人伯雅而言,路还很长,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山下而求索,在之后更漫长的茶人道路上,并不全是鸟语花香,也不会经常阳光明媚、细雨菲菲,像古老的茶马古道一样,昨天、今天,甚至明天,一样泥泞,一样充满荆刺,不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是取不到真经的。尤其是学会如何以茶养茶,寻找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字,茶人爱茶才会成为真爱,爱的天长地久,爱的深刻智慧。

 至于伯雅送我的一些普洱古树茶,熟生散茶,均已尝过多回,客观而言,的确是我喝过的最好的普洱茶,慢慢品赏,也的确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唐宋朗月晴空宁静的妙曼时光,一边享受教坊清音妙乐曼舞,一边享受龙凤茶饼的汤色的绝妙,形成天人合一的诗意妙境。那纯手工的古树茶饼,假以岁月,自然远远超乎我所珍藏三十年的茶饼,愈陈愈香固然是普洱茶的特性,但似乎还有一个前提,真正的上品,才会随时光的弥久,愈蕴含深沉的陈香,才会成为私家珍藏的绝品。况且,品普洱是品健康,是品文化,是品时尚的理念,正深入人心,适逢其时,正是伯雅难得的机缘。

 真的,伯雅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和精力,自会体味功夫在茶内更在茶外的道理,不断完善自我,成为一个最优秀的茶人。这是祝福,也是祝愿。                 [摘自2015年第3期《吃茶去》;作者:静子(山西大同)]  

 

 


 

应酬自己——吃茶去!(散文)

$
0
0
  

(《吃茶去》杂志)应酬自己,就是招待一下自己,放松一下自我。

常用的方式就是到茶楼去喝茶,一个人。

对于我这样的工薪阶层来说,价格不菲,但我还是去了。茶船、茶盘、茶碗、茶刷,一字摆开或者展示后,服务生就沏开了香茶……袅袅氤氲的湿气中,一股茶香可嗅可吸可品可感可闭眼而悟,心情就放松了许多。

许是气氛的感染,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觉得倒水、端茶处处有道,禅机无限。

有朋友说,能够坐下来喝茶的人,意味着心情老了。

真是这样吧,探求“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豪情壮志,似乎还在昨天,便就“放下行囊途为家”了,好多事不想了,只想平听一声鹧鸪鸣,淡看春花自开无春风。

或者是一直地应酬别人,俯躬侍他,日月消磨中,心性平和如死水微澜。于是,这样的地方适合安放我的心情。

不过,也得有合适的时间:午后到晚饭前,否则,一些非茶人的吆五喝六也会扰了心绪。

不要茶点,或者是一卷书就是佐餐之物,最好是诗歌,或者是明清小品文。有一天携《郁达夫诗词集》,品茶吟诗,如“虫声摇绝壁,花影护禅扉”,如“定知灯下君思我,只为风前我思君”,不觉忘境而出声,引他人侧目,但自我感觉良好。

茶很普通,是茶就行。如酒,至今仍觉是一个味道。捧杯瞰茶,相视中,对影而叹而慨而入定。

喝一次茶,常是两三个小时,甚至是一个下午,直到茶淡色无,通身汗透淋漓,置卷做枕,小睡一会儿——大概是人家所谓的茶醉吧?

喝茶亦能至醉,亦能上瘾而欲罢不能。我远无此境界,虽想附庸风雅,但怕贻笑大方。真的,只是想应酬一下自己,对自己温柔一次。如同想念故时旧友,燃一支待客的烟,看烟气缓升,陪他们吸一下子。

喝茶可以长寿,有“茶”寿一说,是把“茶”字拆开,而曰“八十八”,但愿八十八岁时,还可以如此悠闲品茶。

来,一起喝杯茶吧!

         [摘自2015年第3期《吃茶去》;作者:赵长春河南新乡]  

 


 

读书与品茶 (散文)

$
0
0




(《吃茶去》杂志)读书与品茶在意趣上有很多相通之处,读书能使人明智、达观、高雅,品茶也有这样的妙途。品茶需慢品,读书需细读,二者都讲究一个“缓”字,如老牛反刍,慢慢品咂,才能体悟其中的滋味。

好书如好茶,有着与生俱来的清新洒脱。闲暇时,在午后暖暖的阳光中,捧一本书,品一杯香茶,真可谓是最为超脱尘世的享受啊。

读美文,文字之中透过诗的气息,茶的韵味,通篇流淌着行云流水般的美妙旋律,字里行间体现出作者那深刻的思索,一词一句都充满着摇曳的动态。读在心里就好象把茶含在口里一样,芬芳和馨香在心底回荡。我喜欢读书,就像品茶一样,喜欢那清新飘逸的文风,喜欢那淡淡的情绪,总是能让人的心变得明澈而又宁静,向往着这种宁静的感觉。如诸葛孔明所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比致远”,做一个安静的人,平平静静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书与茶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我觉得茶应附属于书。茶对于书来说,是个伴,二者相辅相成,缺一而不妙。

闲暇之余,一把茶壶,一只茶杯,沏一壶茶,捧一本书,或沉思、或啜饮,茶香萦绕于心,犹如微风拂面而来。无论是独坐阳光明媚的窗前,还是伏案烛光摇曳的灯下,任茶香和书香缓缓地交融,生活中的繁杂便全然挥去,立即倦意全消,剩下的只是如水的心境。许多时候,我确实喜欢到书本里去寻找一份心灵的慰籍。一本好书常令我爱不释手,废寝忘食。时间久了,自然便养成了这般习惯,凡是捧书来读之时,总会沏上一杯自己喜爱的茶,否则便少了许多滋味。

书香在其意,茶香在其味。品茶与读书都与热闹无缘,只有安静的环境,平静的心态,才能体味到茶的幽香、书的芬芳。见一文人在书房和茶室中,都高挂着“无事请静坐”的条幅,看来是深谙其中真谛的。唐人诗云:“山中习静观朝觐,松下清斋折露葵。”“习静”可能是道家的一种功夫,习于安静确实是生活于扰攘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

如今世事烦杂,内心常被俗事扰乱,心气不畅,何处觅寻得一处清净之地,须向书与茶中探寻。捧一本好书,细读,泡一杯好茶,慢品,窗前小坐片刻,心情便得怡然,再看槛内槛外,皆如流水浮烟。

能读书,又可品茶,夫复何求! 

                       [摘自2015年第3期《吃茶去》;作者:祝宝玉安徽颍上]  

 


 

解读《武夷通讯》

$
0
0

                                                         

(《吃茶去》杂志)《武夷通讯》是1942年问世的一份腊纸油印小报……。然而,当我品着清茶慢慢地翻阅着这份油印小报时,心底里竟涌起难以名状的感动;因为在那些泛黄的纸页里,苍老的是无情岁月,流逝的是茶人往事,弥漫的是文脉茶香……。所以,解读《武夷通讯》不仅仅是有着感动,同时还有着对老一辈茶人的怀念和钦佩!

《武夷通讯》是继《万川通讯》(三日刊)之后的又一份茶叶小报,刊名源自民国茶叶研究所的所在地——福建武夷山。当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由衢县迁至武夷山区的崇安后,就将在衢县万川停刊的《万川通讯》改为《武夷通讯》而继续刻印其时,正值抗战期间,面对“茶叶购销停顿,茶农求售无门,茶园荒芜”情况吴觉农感觉非常痛心为了推动茶叶研究和发展,他在辗转各大茶叶产区调查和论证后,认为“武夷山上有十多个专制岩茶的茶厂和广阔茶场良好基础,当地的品种资源又十分丰富”是一个“十分理想和非常适宜的所址。”所以吴觉农就选址福建崇安县武夷山麓的赤石作为研究基地。同时,由福建与中茶公司合资100万元联办的赤石示范茶厂,也于1942年7月并入茶叶研究所。

吴觉农蒋芸生任所长副所长的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在当时就汇集了中国茶界许多著名的茶叶科学工作者;如叶元鼎、叶作舟、汤成、朱刚夫、陈为桢、向耿酉、钱梁、刘河洲、庄任、林馥全、许裕圻、陈舜年、俞庸器、尹在继等;此外还有王泽农、庄晚芳、陈椽、李联标、吴振铎、张天福等茶叶专家、学者;从而使民国时期的武夷山成了茶叶专家的荟萃之地。当时,在《武夷通讯》茶刊上有这样一个统计数据,它让人们了解了那些茶叶科学工作者的年龄情况;“本所同人年龄最大者53岁,最小者22岁,平均年龄为31.6岁;其中22岁至29岁者占60%,30岁者占20%,40岁至49岁者占14%,50岁至53岁者占16%。女性人数占10%,戴眼镜的人数占28.33%。”就是这样一批年轻的茶界精英们,在战事紧张的年代里,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在武夷山麓的土地上,无论在茶叶研究所工作的时间是长是短,他们都是孜孜不倦地在茶叶科学的道路上求索,为中国的茶叶产业发展奉献了全部精力,真正诠释了“契而不舍,甘于奉献”的茶人精神。

据相关资料记载,茶叶研究所的科学工作者们,在艰难而短暂的时间里,先后调查统计了历年华茶对外贸易输出的数据,开展了包括对崇安桐木关、武夷山、八角亭等茶区概况的调查;同时还对皖、渐、赣、闽四省内销茶产销概况进行了调查和相关数据的统计工作。问世只有三年多时间茶叶研究所虽然于1945年8月停办但是,茶叶科学工作者所完成的茶叶项目的科学试验,不仅有着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也有着很大的学术研究价值。同时,茶叶研究所的科学试验与生产加工的实践相结合,更是意义深远;因为它不仅推进了茶叶生产的进步,对茶业产业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茶叶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们,在茶叶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还编辑出版了《武夷通讯》及(茶叶研究》等报刊,撰写了大量的不同体裁的茶叶研究论文、茶学实验专稿及茶文化知识稿件等;同时还编印、发行了不定期丛刊6种、研究报告7种、调查报告12种、译著1种、单行本3种以及宣传小册子6种在这些为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中,《武夷通讯》也应该有其一席之地。

 回顾茶叶工作者讲述《武夷通讯》出报的缘由,其情其景都着实令人感动《武夷通讯》的编者说:“在三十一年(1942年)的初夏,本所丛衢州迁到武夷,那时日本人正做着大东亚共圈的美梦,拼命的想大同浙赣线。我们立脚未稳,炸弹已落到我们的屋边,我们只好迁到武夷山上的广宁岩和佛国岩去。在岩上什么事业不能开展,我们几乎清闲地度过了一个炎夏。到秋天,敌人退了,我们全部迁到企山(茶)场去工作,一切才上轨道。记得就在那年的初冬,在某次推广组的组会议中,大家决定编印一种油印的《武夷通讯》旬刊,以承接过去东南改良总场编印的《万川通讯》。这样,《武夷通讯》就在同仁的热烈欢迎中诞生了。”《武夷通讯》的编者还在刊物上发表文章说“……本所迁崇以后,适值浙赣战事扩大,敌机遍炸各地,时局严重,直至入秋以后,始渐告安定。本所为增进学术研究之兴趣,报导工作动态,并因接办茶树更新事宜,各种问题,有待研讨;因继万川通讯之后,有本刊之发行,并以本所处于名茶产区之武夷山麓,为纪念名岩名茶,爰定名为《武夷通讯》。”1942年11月1日,《武夷通讯》(旬刊)终于印出了第1期。编辑们计划在印发第一期后,每旬出版一期,每期十六开纸八面,油印一百五十份,分赠给各有关机关。

《武夷通讯》的创办初期,编者的热情是高涨的,对办好刊物也是充满信心的;如在第十期《武夷通讯》的《编者、作者、读者》中,编辑说“本刊第十期出版后,编者曾以愉悦的心情从第一期起,仔细地翻阅了一遍,十期之中研究与报导的内容显得不够充裕;这一点需要本所同人多出一点力,希望此后以最大的心愿替本刊多写几篇稿……。更新之,各省工作同志少有意见发表,讫未开展实际的工作检讨。为了加强各省的联系,使工作有相互的借鉴,盼各省工作同志共同来弥补这一块缺憾。至于通讯稿件,为反映茶区现实及各地茶情的缩影,亦待各地茶业同志多多□寄。本刊虽以报导本所研究工作为中心,对外稿亦绝对欢迎。”

1943年4月11日,第十六期的《武夷通讯》在一版以大标题刊出《本刊重要启事》扩大篇幅,充实内容。本刊改名《茶叶研究》月刊定五月间出版创刊号‥‥‥;然事实并非是将《武夷通讯》改名为《茶叶研究》,而是增办了一份《茶叶研究》月刊同时,从第十七期的《武夷通讯》开始,将《武夷通讯》由原来的旬刊改为半月刊。并且将《武夷通讯》的版面由原来的十六开八版缩减为十六开四版;版面内容也相应调整为“专事登载国内外茶区通讯稿件,报导茶叶消息暨各地茶叶设施与技术上之介绍”。

《武夷通讯》之所以要调整出刊时间以及压缩版面,其主要原因是《武夷通讯》的编辑、选稿,出版单位,甚至是刻写钢版及蜡纸油印工作等,都还是原来的一套马;所以《武夷通讯》的形式、风格等都与《万川通讯》基本无二。其次是因为《武夷通讯》的出刊较之编印《万川通讯》时,却是更加辛苦甚至是异常困难;因为1942年时期的福建战时经济十分艰难,除了经费紧张外,油印小报的纸张也是时常短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编者们自己的不满意,而且是很不满意因为这“油印的刊物总觉得看不入眼,虽然在油印时曾尽过很大的努力,却无法去尽一切的缺点——篇幅太少,容纳不了长篇大论的文字;纸张单薄,印刷不明(晰),无永久性等……正当大家对个刊物抱着厌倦态度的时候,东南合作印刷厂在吴所长和全供处东南分处陈伸明先生的奔走中成立了。所以,编者又创办了一份茶叶刊物,这就是《茶叶研究》月刊。正如编者在文章中所说:‘第一卷第一期的《茶叶研究》就在三十二年(1943年)七月旬,在印刷厂的印刷机中缓缓地顺利地流出来’……。”

 也正是为了弥补《武夷通讯》“篇幅太少、纸张单薄、印刷不明”等缺陷,编辑者不仅是创办了《茶叶研究》月刊,同时对《武夷通讯》进行了改版。对此,编辑也刊文作了说明:“旋以有茶叶研究月刊之编印,自三十二年(1943年)六月一日第十七期起改为半月刊,并缩小篇幅为四面,专事登载国内外茶区通讯稿件,报导茶叶消息暨各地茶叶设施与技术上之介绍,继续发刊。”其实,改版后的《武夷通讯》也并非是每期都编排四个版;有时它编排了六个版、八个版或者是个十版;可见,《武夷通讯》的版面也是根据稿件多少、重要时节或实际需要而进行调整编排的……。

 1943年11月1日,是《武夷通讯》创刊一周年的日子;编者们在第二十七期的《武夷通讯》上套红刊出了“元旦特大号”字样,并且还精心编辑了24个版面来庆祝《武夷通讯》创刊一周年。同时,编辑叶秋还特别撰写了“绿色的生命——祝本刊出版一周年”的纪念文章。叶秋在文章中说:“本刊诞生迄今已满一周年了在这个单位时间内,也已有了一点微薄的收获;一共出了二十六期《武夷通讯》。……本刊不过是几页油印品,原谈不到出版界什么的地位;可是在这个年头连油印也不容易,所以不免‘敞帚自珍’。总想经常的维持下去,希望她的名字下面能刻上百期千期这类字样。兹自这小小的刊物周年的日子,愿常绿的茶树永远象征着它,绿色的生命长远保持在它身上。窗外茶花送香,沁人肺腑,这期记录特刊正待发排,书此为祝。”

1942年11月1日至1944年4月16日,《武夷通讯》的编在艰难困苦的物质条件下,在艰辛而繁忙的科研过程中,克服了种种困难,以最大的热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编印出刊了一期又一期的《武夷通讯》。(需要说明的是,留存至今且可以阅读的32份《武夷通讯》,是当时的福建崇安中央茶场收藏的;在部分留存的《武夷通讯》上,还有崇安中央茶场图书室的藏书印;可见当年的收藏者对《武夷通讯》的喜爱和珍惜)然而,《武夷通讯》究竟编印了多少期?在留存至今的32份《武夷通讯》中,第36期《武夷通讯》的出刊日期是1944年4月16日那么36期以后还有没有继续编印出呢?从1944年4月16日到1945年8月茶叶研究所停办,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武夷通讯》是否还在编印?或者说《武夷通讯》是否已经停刊?停刊时是否编印了停刊号或终刊号?这一切无疑都是谜?想来,福建崇安中央茶场当年收藏且留存至今的这32份《武夷通讯》,应该是弥足珍贵的……。

光阴荏苒,70多年过去了。不论《武夷通讯》当年编印了多少期,这32份《武夷通讯》都是值得阅读和研究的;因为这是中国近代茶叶历史上的重要资料和宝贵遗产。所以,我们应该记住《《武夷通讯》,应该记住《武夷通讯》编们的工作态度和奉献精神,更应该记住那些默默奉献的老一辈茶人!在那个艰难苦的战争年代,有那些坚定坚持且执着的茶人,更有那些值得学习且可供参考的茶学教育理念和科研成果;那一切的一切,对于今天的茶人、茶产业来说,都是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摘自2015年第3期《吃茶去》;作者:郑毅安徽黄山]  

 


 

禅茶(一首)

$
0
0




独坐茶香。星期天

陷进茶园

看风停在茶树梢

看茶水呼唤茶叶醒来

而不断失却自身容颜

干涸的我

模仿茶叶把腰肢舒展

 

把心搬出。搬出办公室

搬出世俗,万物

我听见一声叹息

 

我听见一声叹息

随茶叶缓沉杯底

清凉的爽意

轻轻浮上唇来

茶就是我前生的知己了

一生中上上下下

难得如此静坐如禅

守住这杯茶

也就守住了面孔和身影

守住了白云蓝天

     [摘自2015年第3期《吃茶去》;作者:殷贤华重庆荣昌]  

 


 

2017石家庄市茶艺师职业技能竞赛开幕(图)

$
0
0

                                                        

1113午,由河北省茶文化学会、石家庄市职业技能教研鉴定中心主办的2017石家庄市茶艺师职业技能竞赛”在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拉开帷幕。本次竞赛吸引了来自石家庄各区和辖区内的辛集市、晋州市、新乐市、正定县、行唐县、灵寿县、平山县、赵县、井陉县等区县以及部分高校300余人选手参赛,其中最小的选手18岁,最大55岁。经过三天预赛,分出社会和高校两组60名进入最后决赛。

                    

大赛旨在培养和选拔高技能人才,提升石家庄市茶艺从业人员技能水平,推动茶文化事业在石家庄地区的健康发展,引导青年才俊走上技能创业发展之路。开幕式上,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吃茶去》杂志总编舒曼先生向与会嘉宾介绍本次大赛缘起时表示,本次大赛是继去年河北省茶艺师职业技能首次大赛圆满成功后举办的又一赛事,目的是为石家庄市所属区县的广大茶艺从业人才提供一次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鼓励茶艺师们在这个平台上有所创新舒曼指出,这次竞赛体现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也要通过这次活动去发现培养大批茶艺人才要让茶艺竞赛在茶艺师岗位上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石家庄市职业技能教研鉴定中心主任王俊恒在致辞中就关注社会青年和大学生就业与创新话题时说,茶艺师职业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保留的国家职业技能项目之一,在河北省会城市举办这样的职业技能竞赛,激发社会青年及学生们的创就业兴趣与潜能,培养青年创意思维、创新意识,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为青年创就业找到新的机会与方向。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新起,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副会长、石家庄悠哉茶院有限公司经理郭耿珠分别代表协办和承办单位代表发言。为保证决赛的公开、公正、公平性,国家职业技能茶艺师高级考评员、河北省茶文化学会茶艺培训部副主任彭艺代表全体裁判员在现场宣誓,以及在本次预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王梦晗代表参赛选手发言                    




据悉,本届大赛在进入决赛后,在茶艺技能比赛基础上,增加了自创茶艺、茶汤冲泡比拼等项目,并强调茶席、茶艺美学与舞台背景效果和主题设计,增强了茶艺大赛广泛的参与性。对获得第一至三名选手分别给予奖金1500元、1000元、500元奖励。大赛除了设立一、二、三等奖之外,还设立了“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奖”和“个人优秀等。据了解,此次比赛打分从自创性茶艺的审美、艺术、用心等三个方面综合考量。比如茶艺师的仪容、仪表、气质以及选择的主题背景、音乐,或者从茶席设计的整体色调、质地与所冲泡茶品协调等。此外,现场还设有现场答题环节,综合考察茶艺师的素质。                   



出席本次大赛的还有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副会长、河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胡克夫,石家庄市职业技能教研鉴定中心副主任耿红卫,河北师范大学旅游系副主任吕江帆,外国语学院航空旅游学院院长白惠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邵英秀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主任贾树生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副主任马明,石家庄信息工程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副院长陈海霞等。

本次大赛由石家庄悠哉茶院有限公司承办,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旅游系、石家庄信息工程学院酒店管理学院、河北外国语学院协办。(舒曼茶话)                     





 


 

舒曼在2017年石家庄茶艺师职业技能竞赛开幕式讲话

$
0
0

                                               

各位老师和同学、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

因缘有加,今天能在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与在座各位结茶缘,并共同见证2017年石家庄茶艺师职业技能竞赛开幕式,感到非常高兴。在这里,我谨代表河北省茶文化学会、河北省茶文化研究中心、河北省少儿茶艺研究中心对本次大赛的举办表示最诚挚的祝贺,并预祝大赛取得圆满成功。同时,我要特别感谢石家庄职业技能教研鉴定中心王主任、耿主任对本次大赛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更要感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对本次活动的鼎力相助以及各协办单位的参与。

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伴随着中华五千年文明一同走到今天所形成的茶文化体系,凝聚了中华儒释道文化精髓。

中国茶文化,源头在道家,核心在儒家,发展在佛家,所以说,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文化元素。

曾记否,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出现了两个汉字,一个是“茶”字,一个是体现茶文化核心思想的“和”字,这足以证明中国茶文化作为东方文明价值的重要性;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理念下,同样是一杯中国茶上演了人类文明的精彩对话。喝茶,既是中国人一种高雅生活方式,也是中国人待客之道。2013年以来,我们国家领导人习主席八次出访七次说到茶文化,六次与外国元首茶叙,茶文化外交已成常态化。

茶文化发端于神农时期,最后形成了各个民族茶俗,茶文化来源于茶俗,基础是茶学,重点是茶艺,核心是茶道,而我们茶艺竞赛,恰恰是茶文化的重点环节。

所谓“茶艺”,就是如何泡好一壶(杯)茶的技能和如何欣赏一壶(杯)茶的艺术。这次茶艺大赛,我们已经在预赛中完成了“茶艺”前半部分内容,即“如何泡好一壶(杯)茶的技能”所表现的“茶艺师职业技能”。今天,即将开始“茶艺”后半部分内容,即“如何欣赏一壶(杯)茶的艺术”在决赛中所表现出茶艺的审美价值。

其次,我想说一下“茶艺”与职业教育。前几天,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阿联酋刚刚结束中国终于摘取了2枚金牌,实现了重大突破。令人高兴的是,中国上海取得了四年以后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举办权这将对中国职业教育事业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承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提出了“通过提升劳动者技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技能实现人生梦想”的口号,就是要让“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理念影响社会,深入人心,无疑是牵到了牛鼻子为我们职业教育方针的落实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找到了出路。

而茶艺,是“茶学”到达“茶道”的桥梁,也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物态层面抵达“琴棋书画诗曲茶”的精神层面的重要载体,最终实现与社会主义价值核心观接轨。茶文化抑或是茶艺教学,在解决立德树人的问题上,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完善职业教育的体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环节。事实上,现在全国有许许多多高校已率先实行茶文化与茶艺课程若干探索,这是可喜的

说句题外话,前几天有一个视频很火,就是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的一次演讲。演讲说,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成就,但却丢失了许多东西。要改革就要付出代价,因为所有国家在改革中都付出代价,但唯独中国付出了一样非常特殊而且是非常昂贵的代价——传统文化。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中国正在走传统文化复兴之路。在传统文化复兴过程中,茶文化的复兴应该说是最快的,这是和许多人选择了茶艺是分不开的。这也正应了国学大家季羡林的一句话:“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必先弘扬茶文化”。

把话再拉回来说,对于茶艺师这一职业,校企合作是关键现在企业缺的是高技能人才要让劳动者等级结构比例趋向合理,校企合作是条必由之路。在这方面,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将携手省、市人社部门,将谋划实施茶艺师技能人才培养、评价、表彰、激励和竞赛若干专项行动计划,探索新模式,并与部分高校一起,打造石家庄乃至河北省茶艺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基地

最后,我们衷心希望石家庄在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在工匠精神的弘扬上,都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我们的茶艺人才谢谢大家!

             (舒曼茶话于2017年11月13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阳明心学的落地与升华

$
0
0


编者按:11月18日,由中国文化院、北京三智文化书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开幕式暨各地分论坛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许嘉璐院长发表了题为“阳明心学的落地与升华”的主旨演讲,内容如下:     

阳明心学,作为治世、致用之学,在中国、在东亚曾经被冷落了相当长时间。究其原因,东亚社会停滞、经济落后,遇到了西方科学促成的工业革命,造成了列强经济发达、全球殖民,无往不胜,吸引了、折服了东方学人和执政者,于是西学以其强势之态迅速覆盖了东亚。相较之下,连同中华古老学说和阳明心学必然逐渐加速式微。虽然百余年间东亚三国都有一批学者一直在坚持信仰,肩担道义,秉奉其说,但狂澜猛至,谁人能够挽其于既倒!幸而世事因果相依,自有其理,孰料20世纪末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察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类日益陷入种种万劫不复的危险之中。

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所幸的是自己文化的血脉未绝,坚守传统美德的城乡人民所在多有,况且领导中国走向富强的中国共产党具有引导全国各族人民恢复并增强文化自信、自觉的力量,于是王阳明又显现了他那伟岸的身影,东亚上空又传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

阳明之学的弘扬,现在正当其时:人人需要,社会需要,国家需要,也可以说世界需要。尤其是对东亚几国来说,把积存或沉睡在个人和集体记忆中的“良知”唤醒,是解决当前种种家庭的、社会的、国际的风险和危机不可或缺的课题。我们提倡对阳明心学要“真学”,是指不是为任何与名利相关的目的而学,当然也就不为装点门面而学,而是为了自己精神——心灵的升华而学,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古之学者为己”。身处于新时代,更应该为天下苍生、为世界平安而学。

“真学”与“实修”本是一体,那就是要自觉地“在事上磨”,就是并非在书斋里学,而是要迎难而上,本着良知做前人所未做,经前人所未经。人生何处无坎坷?身体、环境,事业、家庭,……每遇一事,无论顺逆,对己都是磨砺,也都是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机会。其中关键是要做个“有心人”,时时“反己”。

反诸己,就是动中静。遇事、遇挫,即使捱过,如果无心,也难得修己而长进。所谓“有心”,即辨人己之善恶、是非;辨分善恶与是非的标准,就是良知,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仁之端”,也就是符合不符合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阳明以孟子的“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一语,立起“致良知”的大旗,让人们在生活道路上有所遵循,有所鞭策,有所追求,从而活得踏实、心安。其理论的前提,一是人人莫不自知己心之善恶、是非;二是能够“致”其良知于家国人伦、日用万事、“道学问尊德性”之中;三是用功积累,日复一日,逐渐回到“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的本性、本能上来,从此无显、无讳,不揜、不饰,养得一生正气,无戚戚而坦荡荡。

以上所说,可以看作是我对这次论坛的主题和分议题的粗浅理解,尚望各位与会者指正。

   现在我想谈一谈和论坛主题相关,或者可以说是关于如何“唤醒良知”的一点建议。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每当历史的轨迹由于复杂的原因出现转折的时候,语言就会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原因之一是,语言是反映现实、反映人们思维的内容和方式。在我们熟知的过往中,宋儒在构建理学体系时大量使用了当时的口语,应属于汉语的一次巨大变革;“五四”运动时代,兴起新文化,文言文迅速退出文坛和社会生活,助推了时代的转变,与此同时,西方语言对汉语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尤其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领域内,这是汉语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近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也带来语言(特别是词汇)的不小变化,虽不及上述两次演变之大,但是也不可忽视。现在,在基础教育普及、现代文化多样、古代传统遗忘、良知亟待唤醒、对外交流频繁的环境中,阳明心学的弘扬和发展,同样遇到了语言问题——我称之为话语形式和思维方式转换问题(或曰难题)。

话语形式的转换,并不限于古语(对许多人来说,这个“古语”包括了宋、明、清的语言)的准确理解和翻译、词语通于俗而且入时,其核心和实质是对思维方式的调整,其中包括了大众观察事物和接受理论时从个体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下而上上而下,以及正向逆向思维的习惯。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阳明学说的对内普及、对外介绍的障碍之一,就在于此。对内对外又有所不同:对内,面对各行业、各阶层时,应该重在求听者一听就懂,印象深刻,引发联想、反思和践履;若不如此,而是“照本宣科”、学术话语过多、过深,或讲述重在字面,都将事倍功半;对外,则还有一个双方信仰、概念、伦理的差异对比以及双方思维习惯走向“中和”的问题。克服话语形式和思维方式所造成的障碍,说穿了,就是一个努力做到对对方信仰、概念、思维、表达习惯了然于心,并且怀着尊重文化多样性、理解对方情怀的心态的过程。举例说,姑且不论孔、孟、程、朱以及释、道二家的经典,即使对今人而言,语言相当浅显的王阳明遗著遗言似乎也当如此小心对待。阳明学的出现距今不过四五百年,但是在其“简约而白,形象而透”的明代语言背后,矗立着自孔孟以来历代杰出思想的遗教,如果仅就字面而解,也还会有许多隔膜、难以理会之处,即使懂得了字句,也未必一触即通。例如,他说“道,一而已。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释氏之所以为释,老氏之所以为老,百姓日用而不知,皆是道也,宁有二乎?”对于今之学子,这几句话可一睹而明,但是恐怕还是需要以今天的知识和语言做个简约剖析的为好。

在这里我还想提到几个容易被忽略或有意回避的问题,供专家和来宾们研究。一是在继承和弘扬阳明心学时,千万不要忘记中华民族除了汉族,还有55个少数民族。不同民族各有着自己的历史、文化、信仰、习俗。阳明心学的精要是全体中华民族儿女的共同瑰宝,其精神实质完全可以和其他民族文化相通共享。怎样向其他民族介绍?这也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与此具有一定共性且相互关联的,是对于我国信奉释、道、伊斯兰、天主、基督(“新教”)的公众,是不是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与之交流,共同探讨?儒学不是宗教,阳明心学不是十五世纪诞生的儒家“新教义”,和所有伟大宗教一样,她也是在探索人生和宇宙的真理。这种超越信仰的交流只会给双方以启迪,并促进各自发展创造的动力。

此外,还有一些时常被人们忘记、但却急需崇高思想润溉的人群,例如关押在监狱、拘留所等触犯法律的在押人员,以及社会上的流浪人员等,他们也许是最需要了解人间正当而高尚的伦理感情和价值追求的人群,如果他们能够受到阳明事迹和思想的感染,从而“立志”而奋进,社会就会有相当多的消极力量(负能量)转化为积极力量(正能量),而阳明心学和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也将从中受到鼓舞和启发:这会催促学界和热心人士把话语转换的功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我们的话语连社会“边缘”的人都可以接受,从而回头、反己,走上明善恶、知是非、洗心革面之路,那么对于过着正常生活的人们,阳明心学岂不具有更大的威力?

阳明心学并非探索人生和宇宙真理的终极点。如果王阳明的思想不和新时代精神相结合,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最大作用。人类和万事万物的未来,总是在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继续创新的结果。

   阳明之学如何演进和发展?这是个一时难以得到明确答案的问题,放而大之,这也是所有传统文化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这里,我姑且就以下两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仅供专家们参考。

进一步深化对王阳明及其思想的研究。阳明学既然曾经在中国、日本、半岛盛行过,自然就有过精心、深入的研究,前人与时哲的贡献为阳明学在新时代的再度兴盛奠定了基础。目前阳明学所最需要的,是要以今日学人的胸怀、视角、“工具”,根据当下的社会状况进行研究,以使之国际化、时代化、大众化,下学而上达。为此,首先要继续加强基础研究,从版本、训诂、王阳明生平事迹到他生活于其中的历史社会环境,尽可能更准确地理解他的思想精髓,以及他多年议论之所由发。与之同等重要的,是理论方面的研究,包括从形上进行究底、统摄的研究。这对于创造阳明学的新高峰至关重要。

阳明心学的创新,需要一个回顾先哲的社会环境和从物质到舆论场的条件,这些已基本具备;所缺的,是需要有一定规模的、具有一定功底和悟性的年轻团队以及有别于既往的路径和方法,这些恐怕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补备。

阳明学既需要纵向的探究,也需要横向地丰富之,考察之。所谓纵向,是因为我们今天所反刍、提倡的传统文化,乃是五千年中华土壤上绽开的花,而王阳明则是这土壤里最容易为人所知、所明的营养基。由此,可以引出这样一个问题需要回答:阳明心学是怎样在“前孔孟时期”直到二程、朱陆的传承中成长的?又与新时代、新理论、新思想有着怎样的血脉相通的关系?所谓横向的研究,是指阳明学需要与宗教学、自然科学做深入的交流,进而相融。21世纪社会的知识及其结构早已大异于五百年前的帝制时代。由于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尤其是年轻的知识分子,遇事总要问个“为什么”,也就是要寻究该事在科学上(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有什么根据。另一方面,现代自然科学不断获得新的进展,并在其成果的基础上又提出新的假设,而其中有些得到反复验证的现象,无意中却与古代贤哲通过体验、观察和仰望星空的冥想暗合。如果我们把不同学科,特别是鸿沟横亘于其间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结合起来,就难以在21世纪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在这里我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上面所说的意思。

第一个例子。阳明心学继承了孟子的性善论,其良知一说就是建立在这一假设之上的。如何应对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就此历代都有所争讼,但终因理学、心学思想体系的完备势强而使得性恶论沉寂。现在的人们在谈到良知时要深究了,对街巷中常听到的“××人(如何如何)是天生的”这样的说法,我们怎样解读?再有,如何对应有些宗教的“原罪”说?对这类问题是不是应该借助脑神经学、遗传学、人类考古学、生物基因学等的成果和“工具”,做出进一步的证实或证伪,给予社会以更为具有说服力的诠释?

第二个例子。王阳明说:“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所以他又说:“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他的这一思想曾经被归结为主观唯心论而受到挞伐。而20世纪以来许多自然科学,例如遗传学、植物学、动物学、宇宙学、量子论等,虽然里面还有着许多未经证实的假设,但已足以提醒我们天人合一、物物相应,并非虚玄之谈。

阳明心学的普及和弘扬开始在许多地方活跃起来了。我们再次就这一富有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事业进行研讨,唯望今日之所议将对新时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征程中有所奉献。

预祝第二届阳明心学论坛圆满成功。

   许嘉璐

   2017年11月18日

延伸阅读——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右龙,有机茶园的生态天堂

$
0
0

                                                      


  (《吃茶去》杂志)在黄山市休宁县西陲皖赣交界处鹤城乡,中国最美丽河流新安江源头群山环抱的一个小盆地里,坐落着一个有着1200年历史、名叫右龙的古村落,村中古水口古桥古亭庙及徽饶古商道交织成的美丽传说数不尽数。小山村坐拥珍稀国宝级古树1000多株,欧盟连续17年国际认证的有机茶园500多亩,绝佳生态使得土壤植被远离化肥农药除草剂荼毒,涵养纯净六股尖三江(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源头,为下游浙江提供清澈甘甜的汩汩清流,故有着“中国有机茶第一村”、“黄山生态第一村”之美誉。好山好水出好茶,如今,从生产到生活、消费均已实现“绿色化”的小山村,实现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旅游三位一体和谐共荣。

                      

 

有机茶园生态济世

  从休宁县城驱车2小时行驶80公里,翻过10多座莽莽大山后,映入眼帘的是悬挂在皖赣公路边,从海拔1618米的巍峨五华山之巅峭壁上飞泻而下的大瀑布------右龙瀑布,恰似一道银练自天上直挂人间,因山石松竹遮掩,五级飞瀑可见最大落差78米,有9米多宽,奔流压顶飞珠溅玉声震山谷气势宏大。伫立观景台上鸟瞰,整个右龙村像一条躺在山谷中的卧龙,在秀峰叠翠云蒸雾漫掩映中,100多户512人的小村安详静谧,静静地安落在花团锦簇的绿色盆地里,好一处天人合一的世外桃源!

  踏着青苔鲜明卵石累累的古徽道先人足迹,沿盘山青石台阶,从右龙风景区有机茶园拾阶而下。群山环绕翠竹掩映中的茶园呈阶梯状层层叠叠排列,放眼望去,连片青翠欲滴的茶棵,整齐有序地生长在梯次型群山山腰间,像随风展开的波浪极具纹理,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刚下山坡,但见依次矗立一排16棵百年古松,枝桠苍遒有力直插云霄。奇特的是,第一株马尾松的根部被挖掉脸盆大小的树皮,露出虎啸般狰狞面孔,同行的右龙村书记张光武解释说:“这片经过土地流转的500多亩茶园是新安源有机茶开发公司老板方国强所有,是连续17年经过欧盟国际认证的有机茶园。早年的鹤城人方国强曾是贫穷的六股尖山区木材砍伐贩运大军中的一员,一次灭顶的山洪让他痛定思痛,转而经营可持续发展惠及子孙的有机茶,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封山育林,保持水土,拒绝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化学品进入,矢志做三江源头生态守护者,老方被誉为三江源头保护第一人。那棵根部被剥皮的马尾松正是多年前方国强和村人割取松脂的‘杰作’,故保留下来警醒自己和世人,时刻不忘保护生态。”

                      


  由于右龙地理位置的绝佳,四季雨量充沛致“晴天早晚遍地雾,霪雨霏霏满山春”,非常适合茶树生长。新安源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已拥有出口备案茶叶基地3万亩,其中获得国内外有机茶颁证的茶园基地近万亩,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那么,由欧盟国际认证的机茶园究竟有啥奥秘呢?

果然,在山腰的中部见到了不一样的茶株,地下铺满黄色的稻壳与锯末。新安源基地部经理黄益胜告诉记者,用这些松软蓬松的生物质原料覆盖土壤,不仅增加肥力抑制杂草生长,最关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保持蓬松湿润的地表环境改善了小生态,使地表层的蚂蚁、蚯蚓等有了活动空间,避免土壤板结修复土壤生态。山坡上,随处可见用塑料皮覆盖的一堆堆黑色生物堆肥。新安源公司所属合作社推广的生物有机堆肥制作技术是经过德国、西班牙专家多次来到茶园现场传授的,制作堆肥的基本原料为秸杆、杂草、落叶、藤蔓、泥炭,以及经分类可用的蔬菜垃圾,厨余等,加上促进分解的物质,通常为含氮较多和富含高温纤维分解细菌的物质,如人畜尿、污水、猪粪、牛粪、草木灰、石灰等。

  为将新安源3万亩茶园按有机标准打造成有机茶核心基地,新安源公司在鹤城乡政府所在地建立新安源茶业合作社农资配送中心与机防服务中心,茶园病虫害防治所需喷雾器械无偿提供,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公司统一采购经欧盟认证的生物农药,统一配送免费发放,严格杜绝化学除草剂在茶园中使用,因为使用除草剂不仅严重影响茶叶质量,更是对生态环境及地下水质造成严重破坏。合作社同时推行统防统治制度,在鹤城、汪村、流口3镇生态茶园基地设立16个植保站与茶叶病虫测报点,聘请当地有经验的村干担任植保站长兼病虫测报员,24小时向机防中心提供茶园虫情、雨水量、土壤墒情等资讯。而今,新安源茶叶基地每年都在新安江源头地区利用废弃垃圾制作有机堆肥500吨以上,茶园土壤表面覆盖杂草、秸秆等面积达到6000多亩。通过持续的有机肥推广,新安源区域近3万亩茶园使用的化肥由2006年的1500吨,下降到2014年的500吨,下降幅度达到三分之二。

                     


  此外,新安源非常注重茶园周围植被、水源在内的复合生态系统维护,合作社制定的有机茶园“九不准”中明确规定“不准杀鸟类,保护蜘蛛、赤蝇蜂等寄生性、捕食性天敌”,从而达到保护天敌“以虫制虫”的效果。而今基地连片面积较大的茶园地块全部使用太阳能杀虫灯,夜晚通过灯光来捕捉害虫的蛾子,目前合作社在茶园基地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300余盏;在茶园遮荫树干上绑缚、茶树行间插上黄色的粘虫板,一方面增加鸟群注意力,让越来越多的鸟儿来这里觅食,另一方面也很好地诱杀了有翅蚜虫。通过绿色防治与生态链相结合,新安源有机茶园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茶园病虫害发生率大幅降低。

                      

古树伴随美丽传说

  泉水淙淙耳畔天籁荤绕,沿着茶园间的青石板路快至谷底时,一块巨大的褐色石头上书“休宁第一有机茶园”字样豁然醒目。而在巨石的对面,茶园的坡地上可以看到零零散散放置着一些木制桶状的蜜蜂箱,这种采蜜方式流行于皖南山区。这些蜜蜂来自于野外飞家养,油茶花盛开期白花满树,蜜蜂采来的蜜,品质不言而喻。右龙村民能够享用到最原生态的蜂蜜,实在令人艳羡不已。进入谷底,蝶舞鸟鸣令人胸襟大开。视野四围稍高山坡上悉是成片茶园和叶子呈锯齿状类似红豆杉的香榧树,极品山珍里的“香榧果”便是香榧树11月结下的果实。香榧果是带壳干果,两头小而园中间大,外形像橄榄。“香榧果”炒熟后去壳,里面是象牙色致密香脆清香浓郁的果仁,带有特殊的略似松脂的香味,口感绝佳誉满中外。香榧果又具有较高药用价值,有清肺润肠、化痰止咳、消痔等功效,香榧果衣还可驱蛔虫,故食用时不必去衣皮。香榧青果当地收购价格即达1001公斤,而炒熟的坚果价格达1901公斤,而且是供远远小于求的限量版。村干介绍,村里大部分人家的香榧树都是几百年以上古树,每年仅果子给各家带来的收益就达到8000元到1万元,因此当地人称香榧树为“摇钱树”。

                     


穿越谷底拾阶而上,奔腾的右龙河一路欢歌鸣唱,河面上悬挂的3座木质吊桥摇荡着别样情趣。在沿溪古道入村口,有一座石砌的小庙。这不是普通的土地神庙,而是专为庙旁的古香榧树敬香用建造的。为何一棵老香榧树受到如此礼遇?这棵华盖如云的古榧树躯干围长达一丈五尺,4名壮汉方能环抱,冠盖数百平方米荫凉,历经千年沧桑仍枝繁叶茂。满身皱纹的老榧树敞开着胸怀,躯体枝干上发出密密麻麻小枝,属国家一级保护古树,有“树中之王”之称。此树奇就奇在平常从不挂果,而每逢岁月长河中发生重大事件年份则仅从一个小枝桠上生出数枚青果。村里上了年纪的村民都清晰记得,1949年、1976年曾分别出现过这种神奇现象,而且这根枝桠于1976年冬离奇枯死,神奇的谜团还有待植物专家破解。而今,村民把这棵古树视同村庄守护神还源于它能救人。有一年夏天山洪暴发,凶猛咆哮的洪水冲走了村中一个娃娃。千钧一发之际,恰是这棵千岁高龄老香榧树用自己粗大修长的臂膀,将激流中的小孩紧紧阻拦在了枝头,娃娃因此得救,村民无不啧啧称奇。

                     

                    

 非物质文化扬天下

穿村庄越廊桥,河边的古道护栏雕梁画栋。小河对面修葺一新的村中小广场上古木繁茂遮天蔽日,这里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办一场盛事。右龙村舞板龙堪称古徽州一绝,始于宋朝,寓意保佑。板龙由一节节木板凳连接而成,龙身由每家每户装扮,一户一节长约1.5米,上置三盏灯笼,内点蜡烛,舞时板板相连,接上龙头龙尾,最长时由100多条板凳串联可达180多米。按照传统习俗,各家的板凳龙身每年正月十五傍晚在村头山庙集合,然后在村主任的口令下,村民们点燃烛光,舞起一个延续了几个世纪的动人传说。舞龙队行进中以锣鼓伴奏,气势恢弘热力四射。夜幕降临,长龙在山谷中逆溪而上,龙行之处人声鼎沸焰火震天威武壮观,把皖赣交界处的这个只有500多人的小山村融进欢乐的海洋!龙队每到一家,主人燃炮奏乐恭迎并上香祈福。最后,龙队在村中广场热舞狂欢,把节庆活动推向高潮。高手在民间,奇特的板凳龙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及周边山民赶来看热闹。200812月,右龙板龙被安徽省政府批准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承接国内外多项重大演出。

                   


在古村的西面尽头,那条穿村而过的石板路依然默默向前延伸。原来明清时期的右龙便是徽州连接江西的主要通道,徽州西部山民过婺源、入浮梁均需穿越右龙西边大山虎头降,久之使右龙渐成为皖赣两地物资中转站。青石路面的古道宽1.5米,400年来,这里仍然完好地保存着右龙村至虎头降5华里的徽饶古商道,直到今日,依然是村民徒步前往江西捷径。而产自于右龙的茶叶,多年前也是通过鄱阳湖水系商路扩散到全国各地,那些去浮梁卖茶叶的徽商中一定也有很多右龙人。“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这是白居易当年在那首著名的《琵琶行》中的真实白描,由此可以想象,繁华的浮梁是当年茶叶集散地,而右龙与浮梁仅一岭之隔鸡犬相闻,也是何等的喧闹富足。

                    


如今的古村每年接待游客均突破1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近3万元。空气至纯幽静雅致的生态天堂右龙,如今在六股尖地区的植被覆盖率一跃恢复到97%以上,绿色仙境中空气负离子含量每平方厘米达1万个以上,吸引了江、浙、沪及全国各地和海内外游客来此探幽观光。小山村的脱胎换骨的巨变,源于右龙人那份可贵的绿色化坚守。而今,方国强带着乡亲们种茶致富的同时,时刻守护着右龙的古树、古亭、古道,还让右龙的板凳龙年年舞起来。

 右龙,真的是潜龙出深渊,蓄能待飞天。

      [摘自2015年第3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阿友(安徽合肥)]        



 

浅析陆羽《歌》之标题及诗意

$
0
0



明志·怀念·感恩

——浅析陆羽《歌》之标题及诗意

不羡黄金,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吃茶去》杂志)茶圣陆羽这首著名的歌体诗,在茶人中广为传诵。初看诗意比较直白,其中“黄金罍”、“白玉杯”为珍贵器具;“省”与“台”是朝廷里的重要部门;“西江”为陆羽故乡竟陵(今湖北天门)的母亲河,阐明作者不羡慕高官厚禄荣华富贵,非常怀念故乡、故人的情怀。但结合陆羽生平和此歌的写作背景,有其更深的含义。

古体诗词中,除另有词牌的“词”以外,有长短句的被称为“歌”,有别于“诗”和“词”,如著名的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简称《七碗茶歌》。

古代大部分歌体诗都是有标题的,有些为无题或失题。陆羽的这首歌,在《全唐诗》中标题为《歌》,文字略有不同,当代大多称之为《六羡歌》。

本文就这首歌的标题及诗意作些粗浅探讨。                       ——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大型盛酒器和礼器,多用青铜或陶制成。

 

多种版本

据笔者涉猎的资料,古籍上的《六羡歌》有多种版本。

以年代为序,最早是中唐李肇(?—854)《唐国史补·卷中》的记载:

羽少事竟陵禅师智积,异日在他处闻禅师去世,哭之甚哀,乃作诗寄情,其略云:

不羡白玉盏,不羡黄金

亦不羡朝入省,亦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这与今天流行的《六羡歌》有些变化,首先一二两句是颠倒的,字用作字。以笔者愚见,字更为准确,因为古代饮茶以茶盏、茶碗为多,很少提到茶杯。三四两句均多了一个字。

李肇所记“其略云”,说明只是大概而已,而不是确切文字。

其次是中唐赵璘(约802—约868)《因话录》记载。赵璘在该书记云:“(陆羽)与余外祖户曹府君,外族柳氏,外祖洪府户曹讳澹,字中庸,别有传,交契深至。”关于《歌》的记载,则是这样的:

余幼年尚记识一复州老僧,是陆僧弟子,常讽其歌云:

不羡黄金,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赵璘记载说是幼年时记识复州一位年老的陆僧弟子,常讽此歌。说明也是凭记忆所记的大概而已。

可以看出,前四句句式已改。

最近发现的文献表明,陆羽卒于803年,与原先记载的804年相差一年。上述两种文献均距陆羽身后不远,具有较高的可信性。 

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合并出版的《唐国史补·因话录》


 

北宋太平年间编成的《太平广记》则是这样记载的:

至大和,复有一老僧,云是陆弟子,常讽歌曰:

不羡黄金,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惟羡西江水,曾向晋陵城下来。

这一记载与赵璘所记相比,第五句只用一个字。从诗歌朗诵来说,“千羡万羡” 比“惟羡”朗朗上口。《太平广记》记载此说引于《大唐传载》,笔者网上检索未发现,可能是误记。如果《大唐传载》有记载,年代则早于《唐国史补》。

成书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的《全唐诗》,是根据明人资料搜集扩充的。该书记载此歌的标题为《歌》,题下附录:“太和中,复有一老僧,云是陆弟子,常讽此歌”。其中太和”为“大和”之误,大和“纪年为  827—835 年,其时陆羽已逝世30年左右。《歌》之内容与《太平广记》相比,仅一个字不同,晋陵被改为金陵

上述文献中的竟陵晋陵金陵,均作为今湖北天门古地名,但准确古地名为竟陵或更早的“景陵”,后两个可能因音节相近而误用。

可能系口头流传

陆羽文史底蕴丰厚,文笔精妙,著述较多,只是他未能出仕,经济也不宽裕,除《茶经》外,其它著作均未结集刻印,诚如欧阳修《集古录跋·陆文学传跋》云:它书皆不传,独《茶经》著于世。

根据上文所述,古籍上记载陆羽这首多版本的《歌》,文字是有所变化的,其中较早的《唐国史补》说只是记其大概;《因话录》记载为成年或晚年写出的“幼年记识”;后两种则沿用《因话录》所记。这说明此《歌》原作已无从查考,而可能是他人、尤其是复州老僧口头流传下来的。

一般认为,此歌作于陆羽约56岁寓居饶州(今江西上饶)玉芝观时。陆羽约49岁,应戴叔伦之邀,前去洪州(今南昌一带),准备在太守李皋战胜叛军坐镇湖南后同去入幕。无奈李与叛军相持不下,戴叔伦又因未能及时服从朝廷调谴而被问罪,陆羽因此不得不离开州府移居玉芝观,好在他还能随遇而安,在玉芝观开山种茶 ,建造山舍。

约定成俗的《六羡歌》题名误导诗意

古代没有发达的印刷业,一旦年代久远,失传或失题的著作甚多,由后人标注题目则是司空见惯之事。我们可以想像,此歌陆羽原作是有题名的,由于未能勒石或刻书,后人传诵时不需题名,久而久之就丢了题名。因多种版本写到6字,不知何时开始,人们便据此题名为《六羡歌》。

《全唐诗》以《歌》为题,仅是根据格式命题的统称而已。

按古代诗歌命题惯例,很多无题诗歌以开头几字命题,那么这首歌应命题为《不羡歌》。而按诗意,也应该命名为《不羡歌》。

而按《全唐诗》记载,第5句为惟羡西江水,那么全诗仅有5字,如按《六羡歌》类推,则应为《五羡歌》。

笔者以为,《六羡歌》、《五羡歌》均不能反映诗的原意,因为诗中只有两个或一个字,另外4个实为意义相反的不羡,将不羡命名为,有悖于陆羽的原意,有误导诗意之嫌。

因此,《六羡歌》其实是错误命题,只是约定成俗而已。

因悼念恩师而作,

明志中蕴涵怀念与感恩

从诗意来看,读者首先会感到这是一首明志歌。

作为隐士,陆羽地位卑微,他在茶学及诗文方面的杰出才华,朝廷曾先后诏命他担任九品太常寺太祝和六品太子文学,体现了盛唐时代“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制度与气度。也许是害怕“侯门深如海”,也许是看到了很多官场好友及李冶进京后的悲惨遭遇,看清了官场的险恶,淡泊名利、习惯于隐士生活的陆羽,两次诏命均不就,这与他歌中所写的志向完全吻合。

据《唐国史补》记载,陆羽是在他处获悉智积禅师圆寂后,深情怀念恩师的即兴悼念之作:“羽少事竟陵禅师智积,异日在他处闻禅师去世,哭之甚哀,乃作诗寄情”虽然歌中既没有点出智积禅师大名,也没有悼念文字,但读者完全能读出其中深深的怀念与感恩之情。

在每一位游子的心目中,故乡总是与风土人情联在一起的,尤其是与厚待、善待于己的亲友、尊长、故旧联在一起的。陆羽所怀念与感恩的尊长、故旧,除了恩师智积禅师外,还包括他的养父母兼启蒙师李儒士夫妇、老师邹夫子、太守李齐物、崔国辅及众多善待于他的僧俗人物。虽然他不想过寺僧生活,但是,如果不是恩师收养他,也许不会成就为茶圣。以精行俭德为做人宗旨的陆羽,对智积禅师等人的深情怀念与深深感恩完全在情理之中。笔者以为这比简单地理解为怀念智积禅师或明志之作更加合情合理。

综上所述,陆羽这首《歌》,因怀念故乡、故人而作,明志中蕴涵着深深的怀

念与感恩之情。虽然此歌技巧一般,文采平平,但情深意切,富有艺术感染力,作者的文字功底由此可见一斑。

根据诗意,笔者认为将此《歌》命题为《西江水》或《西江歌》更为确切,陆羽早年写的《四悲诗》中,也有梦魂和泪绕西江之句,可见他是将西江视为故乡的。

以上是笔者的一点粗浅体会,抛砖引玉,请识者见教。 

摘自2015年第3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竺济法(浙江宁波)】

 

                                      

 


 

无量山散记

$
0
0



粗略梳理与无量山的关系,就理了几十个夜晚。坐在夜行货车上,途经它的七沟八坎,途经它的月光如水,途经它的鸟语花香。临沧人到昆明,怎么走都得过无量山。算是宿命,所谓有远大志向的临沧人,恐怕在前行的旅途中都布下了无量山的隐喻。老路如此,新近竣工的祥临二级路,同样得翻来覆去地绕无量山。老路的路边店多,并排的酒坛,盛的是无量山人自己酿制的白酒,高粱就是高粱,大麦就是大麦,吃酒人一喝就清楚,每一种粮食有各自性格的味道。烟熏火燎的楼楞上,悬挂着腊火腿,泡猪肝,糯米香肠。招牌写得不忍卒读,饭菜却做得非常合胃,常年奔跑在这条线上的货车司机们,都有相对稳定的店家,车加水,人吃饭,少歇,他们就会把头埋进水烟筒里一阵猛吸,这才挪动车子。坡陡,车子学牛哼,油门已踩到底,裸着上身的司机们,仍然嫌慢。下坡,刹车水淋湿了一半的路,车子还是憋着劲想冲。

没人的时候,店老板与店小二、小三都挪一张凳子,屁股歇落歇不落地烤太阳,无量山上的太阳没被云遮的时候少,人的心情也都会像腊火腿一样起一层霉荫。有一次我搭表哥的货车上昆明,车到无量山半腰发动机故障了,表哥弄了大半天,还是没有修好,只好在此找了一家食宿店。店老板是个女的,生得呲牙咧嘴,隆起的颧骨上横着两条浓眉,比孙二娘还有杀气,但说话好听,每一句都像无量山泉洗过一般,百灵鸟般悦耳。那时没有电灯,老板觉得点蜡烛也是浪费,就地取材,找一个空墨水瓶,穿一根搓起来的灯蕊就成,为了省油,灯蕊只冒出瓶盖一粒米大的部分,灯光与不时蹿进来的萤火虫亮度差不多,有时整个夜晚,那豆油灯竟幻化成一只陪着我的流萤。

很多时候,过无量山都坐客车,客车在南涧县城有固定食宿点,八达饭店就是著名的一家,价廉物美,在临沧这边都有好口碑。南涧腌菜七分熟,炒瘦肉或伴水豆腐味道特爽,香肠有彝族人的居家滋味,无量山风干的半干肉肥而不腻。有时客人需要方便,客车也会在无量山上停几分钟,很多时候,我都只在车上呆着,再没有涉足无量山路边店的机会。表哥的车子每次经过时,看到呲牙咧嘴的老板娘有个如花似玉的小女,年方十七,表哥就都要停下来,多看一下老板娘的女儿,也不知什么时候喜欢上她的,每次路过,一脚刹车停几个钟头或住一个晚上,同时把藏在驾驶室后座的玫瑰裙与好吃的东西交给老板娘。老板娘也有心把自己女儿托付给表哥,只不过认识如花似玉的女孩之前,表哥就在老家娶了媳妇。那次表哥怕我嘴快,于是想了一出最拙劣的表演。当时我也想,那么多陡坡都上来了,怎么会在一个平坦的地方出现故障呢?我断定表哥是哄我,是第二天要走的时候,我看见表哥把那女孩的手当成玉米棒子狠心地啮咬,并像老鹰叼小鸡一样把女孩抱住,女孩双脚悬空,那樱桃小嘴刚好与表哥的大嘴阖在一起。

无量山给我的记忆最深的是某年八月的堵车。泥石流横在路上,足以颠覆一个人的耐心,需要把大把时间耗在这里。有人昏昏欲睡,有人闲聊,有人甩扑克,这时候会有一些仓促上阵的局子,用扑克把一些毫无警惕的人卷了进去。明明已按住了想要的牌,结果一翻开,却是另外的样子,农村人那点倔劲一上来,非要把带在身上那几个钱填进去才会罢休的,但罢休不了的是回到家里老婆大吵大闹,前不丢后不丢怎么会偏偏丢钱在无量山呢,肯定是无量山的妖精把你的腰包搜了个底朝天。如果是雨季,堵车的时间就会更长,这时当地村民们便会煮些鲜玉米、土鸡蛋、鲜花生用一个小萝筐盛着,挨车挨车逗售,鸡蛋两元钱一枚,当时可是高价啊,玉米一元钱一包,而且每包玉米有半截是瘪着的,只有玉米骨头尺寸不减。反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你舍不得,空着的肚子就会与你吵。白天还好,如果堵在晚上,寒气无孔不入,驾驶员关紧了窗子,臭脚板异味蓬勃。谁也不敢离开车子,那么多人窝在一起,好占胆,无量山说多玄就有多玄,一百个人过无量山,都有一百个神仙姐姐的故事,神仙姐姐可没有温软如玉的纤指,红颜一怒,只为呆在深山太寂寞了。无量山的风都不会赤手空拳,它的两肋虽然没插着刀,但浑身是刺,见人就扎,那种疼只差少出血。天亮了,一车人与其说是睡着了,不如说是处于亚窒息状态,只有老是睡不着的孩子,在水汽迷蒙的车窗上画着什么。

无量山是雄性的大山,借用清代诗人戴家政的《望无量山》,不用我再费笔墨赘述,完全可以表达这层意思了。“高莫高于无量山,古柘南郡一雄关。分得点苍绵亘势,周百余里皆层峦。嵯峨权奇发光泽,耸立云霄不可攀。”是啊,敢称无量的大山,完全因为这山“高耸入云不可跻,面大不可丈量”啊!它的沟壑流下的不是溪而是险境,它的石径走动的不是风而是神的脚步,它的崖壁挂着的不是水帘而是曼妙的意象,它的庙宇贡奉的不是香火而是心迹。无量山又是温软的,梦呓的樱花,坦露比水还软的温婉,绸缎的雾裹着隔世的苍茫。疑似白骨成堆的战场,还必须有腑首称臣的朝庭。春天,那些着蓝印花布围裙的女子款款走出大山,灵指纤绕,采撷春茶的一芽两叶,而不甘败北的寒风,总想巅倒山间万物自有的秩序,好带樱花,搭上时光的列车远去。

我不关心表哥最后的结局,我只关心无量山上的那位女孩,在爱情的道路上,走得是否与一朵樱花伧惶?         


八仙桌沿两则一溜摆开,布置成迎宾的舞台。

小三弦轻快活泼,唢呐情急声高。环佩叮当的彝族姑娘,从客人中穿过,适才还是择菜的丫头,怎么一下就成了长裙曳地的美人了?此刻,她们的身份变成了演员,将配合那些反穿羊皮的彝族哥哥,跳菜。赤裸上身的男人发型显然精心处理过,留长发的扎成马尾,短发的有点“锅盖”,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父亲给我理的发型,怎么成了跳菜者标杆一样的符号呢?主角却理个光头,是不是这样方便顶菜呢?

拱揖相拜,拜天地拜厨师,一招一式虔诚而庄重,燃点清香洒些谷米,气氛就有所不同。不用化妆,阳光给这些男人涂上薄薄的紫铜色,工具就是黑漆溜金的木盘。木盘也叫掌盘,浸淫着民间的油腻,它们会在跳菜的男人手里舞成盛开的莲,它们会在跳菜的头顶堆成小山。音乐起,是彝家迎客调,差不多聚集了大号、大铜、唢呐、大锣、小钹、板鼓,初似松风起伏,倾刻如惊雷滚动,这是彝乡的嗓门,表明又是一个吉日,又有一桩盛事将迎来远方的宾朋。日子是藏在毕摩袖口里的锦囊,这时已交到主人手上,得有跳菜以谢。诸神安顿在堂,能听到大铜的人都是亲戚,不用烫金的请柬。头顶盘子送菜上来,那是欢乐,不论是三道湾,还是苍蝇搓脚,吃好喝好,你尽管稳坐,晃荡在你头顶的八大碗,绝对不会有一滴误落到你的盛装。

菜从厨房里先上到事先摆好的八仙桌上,再由专人放置到掌盘中,先上凉菜或凉了也能吃的菜,一个掌盘足足可以放8碗。这是民间的智慧,把八大碗严丝合缝地安放在掌盘里,放得稍有不当,就有放不下的可能。接着由专人将掌盘轻轻放到跳菜者头上。只见顶托盘的光头双手拱揖,迎着两边摆开的酒席走来。脚步忽高忽低,脸上幽默怪诞,我怎么突然想起凌波微步了呢?也许,那些头顶掌盘跳菜的男子就是传说中武功高人的绝情隐士吧,一脚踩在清风的肩头,一脚踩在花香的胸膛。另一个头顶和双臂各撑一菜盘的汉子仿佛从灵鹫宫出来,一脸神秘,跟着唢呐哼起轻松的小调。囊中一定揣了绝杀的秘笈,否则断然不会让两盘满满当当的菜轻松地落到身上,并随之起舞。汤汤水水的八大碗,稳当地在身上打住,而他们轻松的舞姿,锲合到古朴纯厚的民乐协奏曲中,歪来复去的舞步,像鹰一样展翅,如鱼一样浅游。菜盘宛若装上了吸顶的利器,紧紧叮在舞者头上。其间有手舞毛巾的搭档,则怪态百出,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地为其保驾护航。据说哪位顶菜的高手如果失手,看上去只是陪衬的舞者,他们会准确地抓住落下来的菜盘,一样扭动腰肢,客人也丝毫不会看出其破绽。

这不是舞台表演,而是现实迎客场面,跳菜者头顶盘子里盛的全部是真实的菜肴与汤水。南涧跳菜的初始,即是纯民间的,是为敬重宾客在上菜过程中集运用与观赏为一体的原生态舞蹈,生长在民间,活跃在民间,也只有在民间才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也才有浓郁的地域民族特色。长期以来,南涧跳菜只作为本土民间艺术形式在当地流传,鲜为外界知晓,直至上世纪末,才有人将其搬上舞台,从而走入人们的视野。当然了,很多人看到的只能是电视里或舞台上的跳菜,彼时的掌盘虽然也放置着七碗八碟,也有类似于红肉等菜肴,但都只是道具罢了。我能够在无量山欣赏并亲口品尝由这些跳菜汉子们献上的彝家八大碗,得感谢无量山人的热情。樱花发的请贴,我收入囊中,我再次来到无量山,仿佛是圆一个久远的梦。

不禁暗暗叫绝,又见一位头顶托盘内装12碗菜,口中衔着两柄铜勺,勺上各置一碗菜,双臂各叠5碗菜的“空手叠塔”顶级高手合着鼓乐上场。动作幅度有些夸张,一晃一荡之间,头顶的盘子发生轻轻的撞击,那撞击声虽轻虽细,却让在座的客人为之揪心。那是鲜香的汤,加肥的红肉,那是冒着热气的小炒,清炖的土鸡,客人大气都不敢喘,手心捏出冷汗,仿佛跳菜的就是自己。可那顶盘的光头,左一步是清欢,右一脚是醉态,有客人已经禁不住从凳子上起来,待你想扶他一把,他却稳当地把菜给端上。有多少桌酒席,他都要转到一旁,似是交待,又像是打声招呼,席间小孩也跟着跳起来,气氛顿时沸腾了起来。如果说“空手叠塔”够刺激,那接下来上场的口咬八仙桌上菜就让你提心叫胆。只见一个个头矮小的光头,轻轻将一张放满菜的八仙桌用嘴咬起来了,桌上的菜不曾晃荡。光头一脸轻松,还不时扭动腰身抖动肩膀,穿插着跺脚等动作,跳着并激昂着。这时差不多所有正准备举杯的、正准备下箸的客人都站起来了,择腾出双手,使劲地鼓响掌声。向这位嘴咬八仙桌跳菜的彝家阿哥致敬,向民间艺术致敬。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没有千辛万苦,上不了跳菜的舞台,看似简单的一招一式,其实浸淫着多少汗水啊!尽管它不是一种功夫,却也像修道一样,需要经年修炼、参悟的。跳菜的魅力,在于它扎根民间,草根性质的舞蹈,简约而丰富,高贵而素朴。作为观众,内心一直以为看似欢快的舞蹈带给身心的将是无尽的愉悦,实际的情况是,有人一边看一边陷进沉思,有人一边看一边落泪。南涧跳菜原来多为男人表演,随着时代发展,姿质如兰的小女子们也加入其间,让粗犷中多了几分柔美。

跳菜结束时,客人纷纷上前,要求与跳菜者合影。我找到跳菜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鲁朝今,这位8岁开始学跳菜,2009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却不善言谈。我想到南涧县新近拍摄的以跳菜为主题的微电影,其实,鲁朝今就是片中的跳菜艺术大师阿枝槐,而更多的新人就像阿八斤,在无量山这块土地上,传承着跳菜后继有人的大业。                    


罗从顺力图挣断与故乡的联接。他自以为远走高飞,在工厂打卡签名领一份薪水,时不时以暧昧的双眸瞄瞄某些细腰红嘴的女子,找一些理由搭讪,并发誓就可以赚到一个美好的未来。可几年打拼,才发现赚到的翻山越岭的年纪,地沟油堆起来的赘肉,不足以支付抽烟喝酒开支的空数字,才发现那联结故乡的链条依旧环环相生。于是他回到无量山红星村,让他更紧张的是,手头所挣的钱差不多在路途上花完。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前来迎接他的小芳,小芳也不可能等到花都谢了,她一转身就把自己嫁到远方。故乡没有他想要的结果,他不得不再次离开老家,他对门前上了年纪的栎树说,给我站好了,还得再给我守着老屋。

红星村地处无量山腹,换个角度来看,就是清风与绿水的地盘,没有污染,使得这里变成净土。云南维和药业慧眼识宝,在这里谋篇布局,发展三七连片种植,吸引着那些已跟着进城民工潮离开故乡的人陆续回来。事实上敢把那么多资金投在这片近乎荒凉的土地,需要胆识与勇气。同样需要勇气的是,那些已经在城里稍微适应的罗从顺他们,毅然又回到老家,加入到药业中去。当我离开城市的喧嚣赶到药谷时,首先是轻风以舔的方式迎我。呼啸的风把老屋吹得千疮百孔,也把天空擦得更蓝。它想让我融化在这里,与淡蓝色的野花享用天籁,当我把自己交给一顶完全可以与月光亲密接触的帐篷,我就在无量山中与残阳一起溶进了黄昏。

夜色落下来的方式有点神不知鬼不觉,举杯才知道寒意早背在肩膀。天有些冷,不过一会儿就有人烧起篝火,仿佛星星也伸过手来,想尝尝人间的体温。人间多么寂寞,围着火,人们又觉得星星多么寒冷,隔着那么远做什么?红星村的乡亲们知道来了一批作家诗人,都想过来看看,能与之对对调子未尝不可,只是亲爱的诗人、作家一肚子墨水吐不出来,只好任由乡亲们纵情欢歌。没有管弦,折一节竹子做成了笛,火一狂热,就把围着的圈扩大了好几倍。我由于腿不方便,此前的伤跟了我一整天,这下有点生气地疼,我只好坐在一旁。左脚舞,这也许是另一个版本,动作夸张,形体狂野。对歌其实是一种智慧,即使你是出了百万字的作家,对起调子来也有可能只交白卷,因为山歌是山民发自内心的呐喊。离开人群,我独自在山间小道走着,这么多年来,这是唯一一次露营,而且是在无量山间。花朵看天色渐晚就收拢了自己,让那些蘸过阳光的瓣子悄悄将比露水还软的蕊裹起来,可还有一些花朵,在夜晚彻底打开自己,就像星星打开一个让自己吃惊的秘密。遥远的无量山,现在我离它的风这么近,离它的树这么近,离它的传说这么近,可它依旧充满神秘,那些飞逝的樱花,并不是它想表达的情愫,那些石庙,仍旧没有人详解。

这里没有蒂凡尼店,只有帐篷。白天,我打量一棵三七,如何逐出先民身上的暗伤,聆听清热解毒的板兰根,怎样化解古人心头的疾劳。我知道行气止痛的木香,是仙女打发下来的灵药,总有那么多迟滞的血液停留在五脏六腑。我蹲下来,请教泻热破积的大黄,当归已收,正被神医配伍到补血调经的处方。我想到更多的药草,一定要来这里,习惯这里的息壤、轻风与绸锻般的云雾,否则就很可惜这里尚未板结的泥土。这些干净的山水,本该是出产文人与道士的地方,偏偏只出产贫穷。贫穷有根,这根系发达,不用理了,一理就理到诸多因素,比如砍伐,就是一把剃刀,刮光了山上的所有大树。只适合种植苦荞的山坡,总有狂风打扰。陪我参观的是罗从顺,三年前加入公司,每月签名拿工资,却无需按月喂养房子。阿顺年轻时候写过诗,相信过自己的拳头能在城里打一片天下,结果回来时身心都留着别人给的伤痕。下班后,他可以把太阳烧过的水放得激情彭湃,让一条浴巾裹着自己的下半身,与二两小酒私奔。他约我去他家看看,他老婆有点怨怼他不打一声招呼就把客人带到家里,倒不是小气,而是床上的被子还像猪哄过一样,差不多所有的杯子都有半残不落的茶水。不过很快,他妻子就把茶几上的杯盘收拾得差不多了,然后让一杯无量春尖陪我磕着葵花籽。墙上挂着三弦,牛角与猎枪,都已成为符号。窗上贴着去年的窗花,从褪色的对联知道,2014已接近尾声。

药谷一夜,是我无量山行最美好的睡眠,没有之一。掀开帐篷的天窗,流萤误入,伸手就能捉住的精灵,仿佛是神仙姐姐的小小跟班。我们是多长时间不遇了?原本属于乡野茅舍的灯火,在农残与恶化的环境中一盏盏熄灭,我是有过疑似杞人忧天的悲伤。它曾经朗照过我的童年,并在那些炎热的夏夜陪我枯坐。而与我正式交谈的,属于嫦娥,她挥舞长袖,一脸哀怨,好在山中有好风,能度或浓或轻的悔恨。呵呵,有这一方天地,就能与一棵三七聊聊怎样治疗内伤,我是一个骨伤重病患者,三七的恩泽在我血管中遍布。此刻,心的光源才可以洞迷浊微,才可以燎燃些许的失意与困顿,雄鸡的高歌才能听成是乡情唤我。

我是在寅时听到第一声鸡叫的,接着有鸟试图强行扯开新一天的衣角。星星显然还强打精神,等鸡叫三遍,我已听见农工们起床的声音。薅锄、施肥、修枝打杈,依旧是农民自己的活儿,可是这已不是没有保障的付出,农工们干得开心。今天的工作还有一项,就是给准备过冬的药材添上羊粪,羊粪是总经理一再强调施的肥料,羊只吃草叶,屙出的羊粪同样绿色环保。药是用来治病救人的,但本来就带着农残的药,又怎样治病呢?

约谷除了种植药草,倡导的是一种返朴归真、原生态生活理念。这与现代都市人渴望的生活不谋而合,从而催生了山间蘑菇般顶顶帐篷。想想,人只要一顶帐篷就好了,为什么要用一生的积蓄堆些青砖水泥,焊些钢筯铁骨,把自己困在甲铨超标的房间呢?你就来药谷歇歇,看看那些你习以为常的花朵,怎样在花粉的作用下,进入子房,又怎样通过风媒或虫媒,抵达胚珠。早餐的每一道菜都是药谷里生长的,青菜超重的只有露水,水芹从来就不知道还有工业的化肥,一棍子甩出去保证打倒三只谈恋爱的母鸡,肉质自然不用多说。

麻烦是生活常设的坎,让你被绊倒。药谷也有许多麻烦,风制造,花朵制造,月光制造,在我准备入睡的时候,风说着什么,花次第开,月光狂倾。     

我喜欢茶。虎街,给我的,就是一抹沁入肺腑的茶香。

过一条叫李仙江的小河,沿着时间的深度往历史赶,我知道一个未知在等我。无量山有许多未知,虎街算是值得考究的一个。转过爬着油茶与小麦的山峦,眼前景相为实让我心里一亮,门高大坚实,有几分霸气,一副对联是后人继往开来性质的总结,这就是虎街的现代版的脸面。驮沙的马匹瞌睡得老是低着头,沙石是车辆运到此门前卸下的,交由马一驮一驮往小街运,我知道虎街又有人把那些古旧的建筑推翻了,跟着沙石料进去的是钢筋水泥,电器沙发。更多的老屋还在,瓦草衰败,瓦花倒还耐寒,大冬天的,倒也开得放肆。墙上画满了老虎,虎虎生威,都没有恶相。墙裙下是散乱的石块,不知是被人从屋顶拿下,还是要上得屋顶去。走两百米,小街腰突然一凹,像是兜住什么,这时才发现有更老的房子,脊梁凹着,像腰椎间盘突出的老人,整天缩着腰身。同样是衰草,漫过瓦猫、脊兽,而门楣的对联红得耀眼。街边做着十字绣的年轻小媳妇,五色线突击一个主题,很快就有了鸟羽斑澜与桃花的欢颜,有了澜沧江的蓝与无量山上的杜娟。针头一定挑着离别的故事,线尾一定注着留守的忧伤。甩扑克的老头子们手不离水烟筒,而那些七老八十的奶奶,同样在穿针引线,纳着鞋底。

老井在右,晃荡过一轮圆月,浸泡过一池星星,而今只有苔鲜与杂草,水也会瘦身,再瘦就只有一池尘灰了。这井属于饮马使用,还有专供人饮用的井,虎街的古井很多,浴脚井,卧虎井,与井水一同干掉的当然还有一井一井的蛙声。古井不论多古,都能让一条茶马古道生动起来。拴马的桩还在,在黑糊糊的墙壁,还挂着那串头铃。头铃是给那匹枣红马挂的,头铃有避邪与警示功用,两队马帮如果窄路相逢,就麻烦了,因此,除了赶马人手里懒懒散散敲响的锣,就是头骡勃子上悬挂的大铃可以提示对方让道。铃声已经生锈,故事也已结尾。顺着小巷侧身进去,据说是一马哥头后代家。窗花生动,主人不在,一切托付给小狗值守,堂屋外面的走廊,最醒眼的是两把瘫痪的骑子,不是脚瘸就是手残,显然骑子的主人好久没有落座。饮马井上边是人饮水井,我轻拍,水还能晃动,跟着水晃动的是经过树枝筛选的阳光。厢房没关门,是一具好久没用的灶台,锅瓢碗盏顺着依厨柜罗列,一口闲置的大铁锅,像一个黑洞,也许就是它煮过马帮的伙食。冷不防小锚从灶窝洞里蹿出,两眼被锅影擦得乌黑,睡不饱一样的叫两声,跃过窗往屋顶走去。

更多的沿街建筑,都以钢筋为骨,水泥的肉身,怎么临摹都无法显老。有些东西要让它旧下去,旧的值得人们探究;有些东西却要让它新起来,新的值钱。人们喜欢住洋房,防鼠防潮还防盗,可是从打造虎街旅游的角度,又巴不愿自己的房子有古旧的影子,于是匠气十足的老虎爬上了门头或女儿墙,努力使这样的钢筋水泥建筑显得苍老些。电线横过小街头顶,水管跑满每一条路,处理好这些,得花钱,打造旅游景点,没钱不行。老树,无人说得出它的生辰,但始终得到人们的敬仰,节日有人焚香燃烛,据说这树还有许多干儿女呢。一条虎街归落在一个博物馆里,从以物易物交易到光绪年间的铜板,都有分门别类的展览。发黄的锲约,记载着土地田亩的易与。有老水井、虎文化饰物、马灯、风柜、苦荞种子,有变成烟尘的普洱茶、经不起烹煮的茶罐、称金量银的计量器具。有镀金的马鞍,被锈吃钝的马掌刀,有量酒用的觚与尊,称米用的升与斗,煮茶用的茶瓯与茶碾。一封休书,已不知因何落墨,总是在一豆油灯下制造出来,让那个早早过门的新娘不得不被扫地出门。

修书一封鸿雁传,昨日思恋今决断;   

劳燕分飞,曾比翼渐成倦,  

休书一纸潦草乱,笔锋落处透心酸;  

曲终人散,空余音绕梁悬……

博物馆虽小,却保留着茶马古道文化的遗骸种种,到虎街,任凭导游一张嘴就是虎街的前世今生,但不去博物馆看看,还真会抱憾。因为在虎街人家,哪怕他就是马哥头的后代,寻找一只马掌有时比寻找一只落单的马难。落单的马或失前蹄,或着寒受凉带病,留在了茶马古道边,生死由命来定,最后这些要死的马还是被善心的人牵回家里,给它上好的草料,请兽医给它诊治,最后体面地死去。马掌是马帮的鞋子,那长长的路途,马就是穿着这环形的铁鞋走完的,因此,能把一条茶马古道攥在手心,只有一只马掌能遂你这个愿望。掌钉把马掌铆在马的脚上,才能让马在遥迢的路途中负重而行。

虎街有远方,那是“夷方地”,是三台哨,是永安桥,是缅北,是生与死。虎街有来生,那是明清时期的“文虎镇”,那是民国时期的“蒙乐镇”。虎街是彝族“母虎历法”的发源地,“母虎历法”石碑竖在古镇东北角一座土主庙里。每一位路过虎街的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行注目礼。蒙乐古镇的辉煌时期是在清朝末期,它曾是蒙化(旧时巍山)南方重要的三镇之一,与南涧、公郎齐名。这个有300多年历史的村庄,曾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村庄,从普洱茶的主要产地普洱等地运茶的马帮经过这里后,奔赴南涧、大理、丽江等地。它挽留了许多大马帮,在此小憩,也送走了许多依依不舍的走卒贩夫,商人与客官。掐算的人,算不准这批马帮会在哪个山口遇上劫,马哥头又会在哪个村庄丢开马帮与美人私奔,更算不准山脚下会延伸起宽展平坦的柏油路。

虎街头有一井,清得让人羡慕。亭子显然是后人盖的,据说有五百年历史,过去井水常常满溢出来,形成一条沟,人们便在那里捣衣洗菜什么的,现在是路,只有再大的雨水都无法压下去的灰尘。我看见一位舀水的少女,正在对自己水中的倒影出神。我知道那水一定有一部份是用来泡茶的。

茶香,是虎街留给我最深的恍惚。

摘自2015年第3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许文舟云南凤庆

 

 


 

悠远的茶香(散文)

$
0
0



奶奶好茶。记忆里的奶奶,下地干活,地头总会焖一壶浓茶,小憩时舒心地喝上一阵。晚上拉呱聊天,一壶“大把抓”,被开水续得直至没有了颜色。

自从三叔当上海员,奶奶喝茶才上了品味。三叔大学毕业被分到远洋公司当了一名海员,每回从日照港出发,驶向遥远的异国海域。三叔知道奶奶好茶,第一次回平邑农村老家,就给奶奶带回两袋“日照绿茶”。奶奶不知是看到茶叶高兴,还是见到三叔高兴,反正脸上笑开了花,嘴里一迭声地说:“好,好,好!”

奶奶用三叔带回的茶叶,泡了一壶浓茶,喝了一口,眉心皱了下,而后又笑着说:“香,真香!”三叔就说这“日照绿茶”在全国都有名哩,下次回来我还给您买。

三叔走后,奶奶就再没喝那绿茶,依然喝她的“大把抓”。

三叔每次出海都要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三叔再回来时,依然买回了“日照绿茶”。奶奶高兴地接了茶叶,对三叔慈爱地看了又看。

三叔问奶奶上回的茶叶喝完没,奶奶说没了。当时我小不懂事,就把奶奶藏的“日照绿茶”抖搂出来。三叔看看茶叶,又不解地看看奶奶,奶奶就不好意思地说:“这茶叶太苦了。”

三叔恍然大悟,说:“您泡茶的方法不对,也怨我没嘱咐您,喝绿茶不似喝红茶那么大的量。”

三叔说着,拿出给奶奶买的一把新茶壶,示范起来。当三叔将焖好的茶水倒入杯子,一股清香的味道便弥漫开来。奶奶喝了一口,舒心地笑了,“吧嗒”着嘴不住地点头。

从此,奶奶就喜欢上了绿茶。每天在大门口的那棵榆树下,奶奶边喝茶边向街坊们炫耀:“这茶,三儿买的,可香了!”

后来,三叔娶妻生子,回来的次数大不如前。奶奶就使劲喝茶,泡多了茶叶也不嫌苦。我问奶奶喝茶为啥这么冲,奶奶说,茶叶喝没了,你三叔就会回来。这时。通讯也发达了,我把电话打到三叔家里,三叔听我说完,什么也没说,第三天就回来了。奶奶看到三叔就笑得无比开心,无限慈祥。

奶奶年岁大了,每天,在门口那棵榆树下,泡一壶茶,边喝边自言自语:“三儿,你要好好的,出海回来,就赶紧回家啊!”

奶奶突发脑溢血躺到了,这时,三叔还出海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临终前,失语的奶奶用手使劲比划着,只有我读懂了奶奶的意思。我说:“奶奶,您是不是说,把茶叶都泡上,茶叶没了,三叔就回来了?”

奶奶满意地点点头。不一会,绿茶的香气就弥漫了整间屋子。我倒了一杯递到奶奶嘴边,奶奶醉心得闻着,渐渐地闭上眼睛……

我不懂茶道,对茶的研究也不多,但我想,奶奶那么钟情于“日照绿茶”,不仅仅是对茶的偏爱,更多的是一位母亲对远方亲人的那份牵念和柔情。

茶香悠悠,亲情绵绵,我仿佛又闻到了奶奶手中的那杯茶香!

摘自2015年第3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魏益君山东临沂


 

茶湾.茶亭.作家林(散文)

$
0
0



重九前夕,那个在“茶湾”土地上的畲家人终于想要在“作家林”下的茶园里唱一出茶歌了。

最初认识“茶湾”的人和事,还是来自著名柘籍诗人游刃的一篇文章《湾里:歌舞畲村的一次诗意追寻》——在《藏在时光缝隙里的山歌》文章中,秋槿回忆起自己的祖父,他写道:“我的爷爷生于闽东的柘荣县楮坪乡湾里畲族村,柘荣县的畲族村寨有湾里、王家山、茶湾、八碇、楼岗、宝鉴宅等,聚居着吴、蓝、雷、钟四姓畲民。他们世代爱唱山歌,爱讲畲族传说故事。我爷爷最擅长即兴编唱山歌,年仅十八岁时,就唱遍九乡十八寨,足迹遍布闽浙许多畲族村落,受到许多畲家少女的青睐和爱慕,他当年几乎每到一处畲家村寨,都要与人对唱山歌,他即兴唱对的山歌有很浓郁的畲族特色,运用畲族语言艺术确切生动,富有很强的民族感情,所以常常会被一群畲家的青年男女簇拥着,对唱山歌,通宵不眠。”湾里,这个清乾隆十六年即公元1751年肇基,有着二百五十多年历史的畲族村,历史上曾出现过编写民间小说《陈美人》等500多首歌谣的吴庭柱,饱读经书、聪明过人、编写了《三娇美人图》、《月台梦》等1000多首畲歌的吴阿宝,这些小村历史上名闻遐迩的杰出人物,与村庄相互造就,使湾里在我们探寻历史的烛照中变得更为幽远、深邃。

后来,我沿着著名诗人游刃文章的线索找到了他认可的湾里畲族诗人秋槿(吴若飞),彼时他在《风庐》的博客点击率已经达数十万。他历经沧桑,却鲜为人知,理论上必须面黄肌瘦,却为人健硕,面里相外看不出诗人的感觉。然而县作协《柳絮》每每约稿,他总能如期完成,但凡笔会采风,大都能远程参与。但文学毕竟暂时无法成为他糊口的生计,他只得背井离乡,一边写诗,一边谋生。

紧接着我无意间从《福建民间故事三套集成.柘荣卷》翻到了关于湾里畲族村故事员吴兴松的惟妙惟肖的记述。宁德民间故事三套集成大致始于八九十年代,那时候的畲族故事员吴兴松不仅口述实录了许多畲家故事,还自己撰写了很多畲族民间故事。然而这两个畲族湾里名人恰恰就是柘荣县作家协会的会员,他俩的低调朴实若愚,着实出乎了我的意料。

今年盛夏,柘荣县茶业局在湾里等畲族村盖了一些茶亭,作为茶民憩息遮阳避雨的地方,希望县作家协会去命名。大家沿途参观了云雾里的畲族茶树茶山,虽然不约而同地拥有一片幸福兴奋感,却难置可否。据查史料,历史上大量的畲族聚集地都用茶来命名,比如“茶亭”、“茶堂”、“茶鞍”、“茶湾”等。在柘荣,湾里、茶湾原来本来就是一个村。无形的感概令人无法言语,只有感叹。似乎历史早已为畲家茶做了一番与生俱来的注册,无需我们自作主张再作命名了。           


九月九登高节前夕,浙江畲歌王子莅临湾里、茶湾酝酿畲歌节事宜,我因工作关系得以谋面,恰巧也和这个村的作协会员吴兴松一路陪同。当我经过一片云蒸霞蔚的茶园时,不禁惊愕了,那小家碧玉般在云雾间渐次展开的茶园上居然扦插了数个我意料之外的牌子——作家林!

由此,我蓦然想到了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也想到了在柘荣的畲族历年历代留下的有形的茶诗茶文与非物质的系列文化遗产,从口口相传的畲歌艺术、习俗相承的“蝴蝶八卦舞”,到潜移默化的茶文化礼俗遗风,乃至无意间诗书传家留下的畲族诗人与民间文艺家,都让人感激历史为畲民留下了茶与文化的喘息空间。

数年前,中国林茶系列活动很多。有一年,我与畲族的作协会员们给宁德市林茶部门的领导写了封信,就是希望在像在湾里这样的地方做一些林茶文化。虽然这只是我一个简简单单的提议,可是数年之后,一个美其名曰“作家林”的湾里畲族茶园就这样成为风景林了。真真应验了某为先人所言的“一语成谶”。

“不用怀疑这秋风中经久传颂的气候可以摇响我

历经几生几世的回忆,那阴影与洁白的

甬道。当秋风吹痛我响亮的骨头,开始探访我胸膛上

燃烧的血液,我将盗回圣土,培育你的芊芊玉指……

一句祈愿、一首长诗,在《谁在秋风中摇我的琴》中(秋槿),且让我为那一片畲歌里的“作家林”祝祷:那是茶、那是林,是畲民只言片语的憩息与喘息;那是茶湾、那是湾里,是畲歌碗里茶里的生生不息......

 

【摘自2015年第3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周贻海(福建柘荣)】

 

 


 

人生当如紫砂壶(散文)

$
0
0

                   


记得父亲生前常捧一茶壶,紫砂的,壶型扁腹,通体圆润丰腴,壶身镌花刻字,由于多年摩挲,壶身竟然温润如镜,光泽浑朴,有铜的质感。紫砂壶在父亲与茶的滋养和呵护下,通体散发着一种高贵与祥和的亚光色,表现出外类紫玉,内如碧云的状态,壶茶相依,人壶融和。

那时,我常见父亲眯着眼,半天呷一口,一副闲适自得的模样。这壶一喝就喝了六十年。用久了,就放出光来,又称包浆。年月愈久远,那包浆如镜子一般,不仅照见父亲的人生念想,还存满了父亲的精气神呢。老人家这一生太多的风霜、劳累、委屈、不平,都可以被这一壶茶浇得干干净净。2009年初春,父亲在九旬高龄时走了,这把紫砂壶也跟着走了。

平日喝惯茶杯茶的我,受父亲的熏陶,也想附庸风雅。也巧,那日朋友去太湖边的紫砂之都宜兴丁蜀镇淘了两把上好紫砂茶壶,送了我一把,紫砂壶的器形温婉方正,还有点可爱。虽没有瓷的惊艳,也无玉的富贵,更不见软玉浮香,不聆瑟瑟琵琶。却又质地古朴纯厚,透三分清高文人气质,风雅之士或撰壶铭,或书款识,刻之花卉,印盖钤章,托物寓意,匠心独运。看似砂质感,摸上很光滑……临了,朋友一再叮嘱我,要好好养壶哦。

壶可以养,这倒是很新鲜。可怎么养呢?我又没有一点养的知识与经验,这倒让我犯了难。我想干脆瞎折腾一下得了。第一步,我将它放到锅里煮,煮了一小时,捞出来后,果然就觉得它柔和了许多,没了那种生涩和干燥的感觉;第二步,我抓了一大把茶叶扔进去,用开水灌满,泡了一夜,第二天倒掉,洗净,再闻闻,隐隐地觉得它有了一点茶香;第三步就漫长了,因为它有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它的壶壁上有许多小疙瘩,二是壶盖与壶口的吻合非常糟糕,旋转起来,发出非常难听的声音,听得我非常烦躁。但我想,既然是养壶,就应该把它从不完美养成完美,这才叫本事。

  于是,我开始日日养它,也没什么好办法,就是得空时就把它捧在手里,机械而单调地重复着两种动作,一是抚摸,二是旋转。说真话,抚摸时的感觉并不好,那壶壁上有许多小疙瘩,抚摸着它们,就像年少时抚摸自己脸上的青春痘,满身心的苦恼。有时想一发狠,就像年少时那样,把它抠掉,可这时耳边就想起那时朋友的警告:你别抠它,抠它会留疤,难看死了。养这把壶还能牵动苦涩情事,这倒是始料未及。那好,我就不抠它,慢慢地把它们给抚平;旋转时就是虐待自己了,加上壶盖与壶口的吻合不是蛮好,它们交合时,我一旋转,那声音有时是尖叫,有时是闷哼,有时是拖泥带水的一连串杂音,气得我恨不得砸了这壶。可是,养壶嘛,当然就该有耐心和细心。

后来我与朋友探讨养壶的事。他说,养壶是有学问的。新壶首先要用小火煮,将茶叶同时放入锅中,除去新壶的烟土味并洗除污垢,自然阴干后再使用;不能让紫砂壶接触油质,保证它的结构通透;泡茶前应先润壶,以滚沸的汤水冲烫一番外壁,然后再往壶里冲水;上等养壶是一壶一种茶;每次冲完茶后,倒掉茶渣、用开水洁涤残汤;用毕晾干,让壶休养生息;经常擦拭壶,并不断用手抚摸,长久摩挲的壶,手感自然会舒服,你也会与这把壶产生深厚的感情。

我的耐心终于结出了硕果,隔了一年半时间吧,它就变得很光滑;旋转壶盖时,竟然能发出像某种古老乐器那样神秘而悦耳的声音;捧在手里端详它,觉得它很大气,很朴实,散发着一种内敛沉静的咖啡色光芒。不是由它泡的茶,我喝着还真是不可心,因为少了那种特殊的芬芳和醇厚的气味。当然,我可没把它当宠物看,而是把它当作一个相知相交多年的好朋友。胡思乱想时,喝口茶,往往能让浮躁的心情安宁舒畅。

朋友说,用紫砂壶,其实是一门学问。虽然都是陶土做的,但壶里面的差别太大。首先要看做工,一般商品壶与名家的手工壶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再一个要看泥料,一般红泥与老坑的紫砂差别大了去。光有好手工、好砂料还不行,还得放在空气流通、环境清新的地方去养。壶是有灵性的,也是有细胞的,只要你一直用茶精心去泡,它的细胞就张开,饱饱地吸进茶的清香和精华,从内到外,都浸润茶的芬芳。以后每次泡茶,壶也会和人一样喝茶,即使你放进一般的茶叶,也能喝到上好茶的味道。壶看似没有生命,其实经过人的泡养、精心呵护,它以温润有神来回报主人对它的呵护,这未尝不是人与壶的一种情感互动,其乐无穷。

窗外满是风景,贵贱都在人养。一个养字,悟出了真谛,道出了自然,品出了心境。有人养出美轮美奂,有人养出悲欢离合。似一份爱,养得好,便养出田螺姑娘的传说,自会有一段奇缘;养不好,便也只有了,因爱而生恨,各自丢弃,再不想念。天地之间,一束花、一只鸟、一团虫、一尾鱼,甚至一段情,确实都离不开一个字。乡村人家生孩子,不说生孩子,偏说养孩子;城里人栽花草,不说栽花草,雅叫养花草,一样的道理。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人生不也是如此么,一个人先天的资质再好,缺少后天的教育培养,也是很难成才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感慨,养壶如养心,贵在养性情。养一把好壶,过程是漫长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养壶的过程也是对人内心的历练。经过泡养的壶,柔和细腻,因为有人气在里面,且酝酿了时间的光泽,包含了五行的金木水火土。一把养得好的茶壶,如婴儿肌肤,柔润光滑;似谦谦君子,端庄雅致。在我眼中,紫砂壶根本就不是一个器物,它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是一个个不尽相同的人。,文化,白茶,绿茶,红茶,乌龙茶

想不到养壶之事,也能玩出耐人寻味的人生况味。如果一把壶一两天就养出来了,多少会有些无趣,还是慢一点才有乐趣,有过程的结果才比较有意思。我们又何尝不能用养壶的心情让自己去学壶之有容而又不急于盛满,以岁月为茶,去涵纳岁月也让岁月修养自己呢?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奇怪的过程,我们追求得越凶猛,我们失去得却越多,好在这个奇怪的过程里往往有一些温馨的小逆流,比如用这把壶,来抚慰这疼痛和迷惘的心。这样,到最后,当岁月流逝如倒掉的茶,我仍如紫砂壶,有着茶也带不走的余香。  

摘自2015年第3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林国强(浙江湖州)

 

 


 

印象茶乡(散文诗三章)

$
0
0

                   

                茶园

 山,着一袭长裙;水,晒一幅淡妆。山之麓,茶树抱绿,客舍青青;水之湄,野花盈香,归途袅袅。

   山之仙子,水之儿女。云天的辽远伸展出绿色无尽的苍茫,溪涧的清纯映射出酽香最初的向往。

   是汲取了日月的精华,才生长的如此青翠欲滴;是融合了风雨的润泽,才馥郁的这般久远绵长。

   是精灵,在大地本色演出。山为背景,水做道具,鸟鸣,无疑是完美和声。


                采茶

已然情窦初开,定然守候相待。第一缕晨风拨开云雾,第一片霞光打开风采。

跋山涉水,一生中的约定,当在伸出双手的刹那践行;蓊郁华年,尘世里的向往,自会一种相逢定格青春。

 一株,就是一袭身影;一垄,便是一个传说。

 素手翻飞处,釆邑的是清纯;竹篮起伏时,承载的是慰藉。一个芽孢,一份心语;一片翠叶,一曲情话。

 茶歌阵阵,清香满山。一层茶树一层天,人在画中赛神仙。          


                                        品茶

从娇羞的呼唤开始,沸水浣洗出远山如黛。小小的芽尖执岁月灯盏,拣拾雨露阳光,

浸润每一份豆蔻华年。

一袭青衣,诗韵中打开一段焚香时光,眉弯起,鸟鸣芬芳。

水中炫舞,锦绣我的情思,光彩你的华章。

试着回忆,试着添加。一杯水,承载了太多的咫尺天涯。思念溢出杯盏的痕迹,来不及擦拭,就被镌刻在光阴的界碑之上。

婉约在家乡的枝头,任天高云淡,烟雨苍茫。岁月深处的怀想,穿越流年,溢散着浓酽的芬芳。

     【摘自2015年第4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白怀岗陕西安康)】

 

 


 

思凡(茶散文)

$
0
0

                                                            


(《吃茶去》杂志)我喜喝茶,尤其喜爱纯料古树普洱生,喜欢置身于雾霭氤氲的茶境中,那种千变万化妙不可言的享受,将我与茶融在一起,禅意合一,瞬息穿越古今,流淌如河,飘逸若云,悠悠然然中,慢慢归于静寂,清爽,出尘。

几乎每一次的品饮,都有这样的感觉,喝罢良久,苦尽甘来,香味由多杂到单一,喉间甜丝丝地如含著一块冰糖,唇齿留香。有人请酒,我多婉拒,但凡邀喝茶,特别是普洱茶,几乎经不住诱惑,逢邀必往,喝到三泡,汗蒸一般,不再吸收,推杯扣盏,方算兴尽。有时我想,喝茶到这种份上,恐怕就不仅仅是嗜好了,简直有了茶瘾,但我确信,喜欢或痴迷的,绝不是茶的本身,譬如收藏、观赏,甚至贾而待善价,流于茶商之流,而实在是喜欢那种可感的茶境,可触的禅意,由实在到空寂的过程。再好的茶也是用来喝的,不喝,毫无意义。

一位神交已久的茶道朋友邀约,我欣然前往,我知道,他一定有难得一见的私房茶款待。喝茶多年,已不像初出道的雏儿,再迷信所谓的名牌茶。名声大,享誉多年,虽不能说浪得虚名,但真正懂茶的人都知道,名牌不过是大牌的代名词,家大,业大,产量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品质优良的大路货,有些是收藏者玄耀的标志。自然,也不乏标志性的珍品,如武夷山母树大红袍、龙井御园茶十八棵、千年寨野生茶树王等等,是再任性的土豪也喝不起喝不到的,不是钱的问题,天价的背后是极其稀珍。可以这样说,真正的好茶是寻来的,可遇而不可求,有缘喝一泡体己私房茶,那就是这一辈修来的福气。

果然,有好茶喝,喝第一口,我就差点喊出来,被那种从未体味过的茶味或者说茶感所震撼,一时苦甜香五味纷呈,尤其是那种触及味蕾乃至灵魂的苦,似曾相识,呼之欲出,却又想不起在哪里什么时候尝过。我停顿着,回想着,等盏中的茶稍凉时,一口饮尽,瞬间那种熟悉的苦滑过,几乎稍后或同时,一种回甘从舌尖溜向舌面,漂起一股若有若无的醇厚的淡香,三种明显的味道交融在一起,形成弥漫的茶境,霎时将我包容了,经久不散。瞬息十年、二十年,时光倒流,那弥散的味道渐渐清晰起来,还没等我叫出声,朋友启发我“有股去痛片的味道吧”,我早恍然大悟,爷爷几十年前吸水烟解乏的情景宛然如昨。我点着头:“是正痛片的味道。”苦中有甜,甘中泛苦,是一种说不上的味道。总之,我很喜欢。那时,我还是个没炕沿高的孩子,就喜欢站在挨炕头的锅台边,或跳起爬上炕,在落日后的黄昏,看黑暗里爷爷的水烟锅一吸一闪的光亮,嗅烟枪和唇边冒出的水烟和正痛片药混合的味道。爷爷吸水烟时,喜欢在烟丝里压四分之一份正痛片,吸后乏困顿解,神奇般地精神起来,跳下地,穿着雨靴,到屋前的菜园灌粪浇水,或锄地松土。那种苦中有甜,变了味的苦,连同爷爷的身影,一直留存在我的记忆深处。

朋友说,这是从勐库西半山懂过村2011年寻到的纯料普洱生茶,这是散茶,条索完整,饼茶也许味道更佳、更浓。墨绿的条索,灯下有些微幽光,经历了岁月的浸泡,厚重感分外明显。茶汤黄亮如琥珀,光波流溢荡漾,像我喝过的懂过茶,但似乎又不一样,尤其是那苦中回甘的味道,从始至终保持着,就是喝到最后,舌齿相间,还能感觉到淡淡的醇甘之苦。饮尽盏中的茶,轻嗅,这味道依然保留着。

朋友问,这款来自懂过村的茶,应该起个什么名字,才不负你所夸说的好茶呢?我沉吟着,呼之欲出,但又模糊起来,跳跃着远去,只剩下挥之不去特别的茶味。大概真的是人多,围坐茶台,三个人品,只品了茶味了。之后,又换了茶,喝了两泡,是我喝过的好茶,但我依然沉浸在那款懂过生普中,满脑子的茶味,音乐一般飘起沉浮,流溢着。

临别,从不喜欢主动张口的我,竟请求朋友再送我一泡,回家静静品尝下,一定能尝出个中滋味。

虽有晚餐后饮茶的习惯,但怕相隔时间太短,受先入为主的影响,当晚我只喝了泡99古树普洱熟,拿回的那小袋懂过,留待明天品尝。

第二天晚饭后,关门闭户,拉上窗帘,亮灯,客厅异常宁静,我打开DVD,装上班得瑞寂静山林碟片,将声音调至最低,片刻后,若有若无的流水声,清脆的鸟鸣,风过山林的呼啸,起伏回荡的轻音乐,从远方不断传来,或流淌,穿过。我燃了枝最细的沉香,开始往壶里注水,煮水,准备泡茶。本来有一桶农夫山泉,我怕矿泉的味道干扰了茶味,特意买了小桶纯净水,用平时舍不得用的橄榄核点燃红泥火炉,静待水开,出现鱼眼,开始沏茶。茶是一样的茶,是前天讨回的懂过村的2011年生普,冲泡时荡起的味道,似乎比那天还要浓烈,大概是空间小和静的原故,还未触唇,就感觉到了那股别样的苦甘。第一泡几近冰岛和大户赛混合的味道,我没有洗茶,直接品饮了。第二泡,汤色味道全出来了。汤如少女最初颊上的潮红,鲜艳靓丽,入口苦而无涩,略带回甘,和舌触正痛片的味道一模一样,那种苦,令人愉悦回味。之后每一泡又自不同,先如少妇光亮迷人,温润有加,后如半老徐娘,风韵雅意,诱惑仍在,十几泡后,苦味虽淡,醇香不减反增,但舔唇齿时,犹有苦底回荡,苦的清爽,非冰岛、坝糯可比。人常感叹,此曲只应天上有,而此茶又何尝不是?忽儿,我的脑海,或者是心底,嘭地蹦出两个字:思凡。膨涨一般,愈来愈大,占据了整个脑海,或空间,再也挥之不去。

揭开石瓢紫砂壶,苦香甘味犹绵绵不绝地传来,就是闻嗅已然冷却的官窑杯,壁上的味道还在,冷香依旧。这中奇特脱俗的苦底甘香,让人流连,是天堂,还是人间,一时还真的不好抉断,天堂虽甜犹带苦,人间虽苦还带甜,似乎仙凡结合,成能成就这样一个完美。

我没有去过勐库,更没机会走进懂过村。但平日阅读广泛,对那边的纸上家园山川,还是相当熟悉的。我的脑海闪现出云南风情的大雪山,和雪山绵延出的郁郁葱葱的古茶树,这片粗大的茶树,到底是千百年大雪山野生茶树的变种,还是300年前从西双版纳引进勐库地区大叶种树的变种呢,没有实地考察比较,真得难以论断,但依山傍树的懂过村人,多少代就是喝山上的古树茶繁衍过来的。这生态环境,使我想到了一些学者对伊甸园就在云南的论断,也许,在创世纪之初,神就将遥远天庭的茶树带到了后花园,并安置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后虽被驱逐出去,靠苦力生存,但美丽的伊甸园却留了下来,天上的神树便随之生存下来,一茬一茬,生生息息,就成了后来的千年古茶树。这茶树便与其它处的茶树不同,经历了太多的人间苦难,但始终保留着天堂的底香回甘。只有经历过,才懂得苦尽甘来,也深得个中滋味,看来这村庄取名懂过,也不是没来由的,一反远古居民的质朴,似乎更多了形而上的意味,叫懂过,真的名附其实。

懂过?不禁使我联想到一个凄美的爱情传说,四大传说之一的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这个美好而充满悲剧色彩的传说,历经几千年,浓烈依旧,基本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已成为中国民俗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女儿节,七巧节,近年更成为国人自封的中华情人节。董永的善良憨厚自不必说,更让人感动的是七仙女美丽动人的思凡下凡,和苦甜相伴的人间爱情生活,天堂甜美她不享,情愿思凡下人间,爱上一个凡夫俗子,过清苦的耕织生活,对爱忠贞如一,至始不移,无论何年何代,真的可歌可泣。但我想到的却是七仙女那段苦苦甜甜的生活经历,苦中有甜,虽苦犹甜,很像这款令我一喝难忘的懂过2011,其本身不凡,才会思凡,虽处凡尘,高贵依旧,不过是多了人间的烟火味。

在偶然,刻意与随意的品饮中,我多少次瞬间深感茶中的凡间之苦,但那融含其中醇厚的香甜,别一种清爽的香甜,不时随苦味滑溜而过,弥久不散。董永与七仙女的人生如此茶,而忆想回味,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苦苦甜甜,苦中有甜,虽苦犹甜,过去的,流逝的,都成为难忘的美好,就像饮茶时度过的妙曼的午后明媚的时光,或月光温润清辉流溢的夜晚。

我呢喃着:思凡,思凡。真的很有禅意,简单,明了,直指禅心。

我感到,真的再没有第二个名称,更适合这款独一无二的懂过2011春茶,贴切,富有意蕴。我毫不迟疑地拔同朋友的电话,不容质疑地说:“这款懂过,就叫思凡2011吧。”

倘有机会,就亲尝一下思凡2011这款古树普洱生饼吧,品品思凡的滋味,绝对够味,不可复制。自然,这也是我这个别茶人的姝愿,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否?

    【摘自2015年第4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静子(山西大同)】


 

茶诗:在一起(外一首)

$
0
0

 

那年那月

月亮摘不下来

 

茶里茶外

举杯落盏

刹那间明白

月亮是最温暖的安慰

 

有时候

开一轮饱满如月的青饼

润一润在一起的日子

可坐  可风  可月

 

在一起

宛若一泡茶的工夫

 

《茶缘》

没有对错

只有因果

你我皆是尘世的过客

 

那年那月

可能你是我流浪过的一个地方

 

今生今世

真心懂得为我停留的

却是这些曾经相遇的茶

 摘自2015年第3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采茶大盗福建福州

 

 


 
Viewing all 87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