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舒曼茶话
Viewing all 87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男人的绿茶(散文)

$
0
0



(《吃茶去》杂志)“女人的香水,男人的绿茶”成了一种挡不住的诱惑。

香水给女人们烙印上了唯美艳丽的色彩,而绿茶给大男人们标签上了一个美好宁静的向往,时尚的消费潮流无不标志着一个成功而有魅力的男人,生活的品位与心境如何,并不取决于市场经济中拥有的金钱、名车豪宅以及官场仕途中的荣耀与富贵,而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茶事,能够透视出你的五脏六腑……那就是让男人为之心动的一杯绿茶啊!

在常人眼中,茶叶是止渴消暑的饮料佳品。但女人和小孩子们青睐的不是很多,因为她没有可乐、雪碧、健力宝那种随意性和以甜夺人的口味解馋,总是有个先苦后甜的慢工夫。若一个男人要是爱上绿茶,那至少要费多年的时光,尤其是人到中年以后,通过数年来的品茶悟道,在大喜大悲,大彻大悟中保持心静如水,荣辱不惊,愉快的度过好每一天,这就是绿茶为伴的温馨时光。

有时候,命运是和几片茶叶联系在一起的。绿茶能给人带来这种健康的心理和人生,我对此有着亲身的体会。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从宝鸡一个山区小县来到古城西安打拼时,追逐捕捉着都市快餐文化,一时迷惑不解的猜测,真不亚于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这时,从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地刮来的茶文化清风,无不荡漾在长安古城的各处角落。我想,自己不抽烟,且适量饮酒,喝茶百利而无一害,又能与文化结合,多好的事情,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慢生活选择。

我开始品茶,首改过去农家娃喝茶,只喝价廉无味的粗茶,而更注重茶叶的品质。陕南紫阳富硒茶、午子仙毫名茶等就成为首选茶叶。而每年春夏之际,至少要去几趟产茶的地方,亲历那里的人文环境,耳闻目睹茶乡变迁,亲手采制绿油油的茶叶,分享它带来的快乐。秦巴南部的汉中、安康、商洛等茶区,成了我快乐的老家。由于此地无工业污染,常年高山云雾,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是种茶、采茶、赏茶、饮茶的仙境之地,尤其是那独有的寺观禅道,风花雪月,小桥流水,美女似茶的诗情画面,无不勾引得一个文人墨客,自然会产生出青山携女采茶乐的一种缠绵的情意来。

绿茶是剔透的,且有养生的魔法。为了喝上一杯好茶,我几乎跑遍了陕南的所有产茶县区,品尝过上百个名茶。常喝绿茶让人上瘾,天长日久也改变了我的容颜,这成了天大的奇迹。偶尔有一天,我的女儿无意中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她告诉我说:“爸爸,你额头上的棒棒面不见了!……”                              

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她所说的“棒棒面”,意思是我额头上一直留有多少年来的皱纹,由于抬头纹路太深,有时我在生气中眉头一皱,就鼓起一道道深痕。小时候,我常把她抱在怀里用头哄她玩,她不时用她那双幼嫩的小手在抓衔我的额头皮,说这是“棒棒面”,童言无忌,我还不到落有皱纹的年轮,为何如此衰老啊!

我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正是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农家生活的艰难,让儿女们就像是田野里的一束野草闲花,有你不多,无你不少,任其生长。我自小就饱尝过了体弱多病,缺医少药,无钱治病等方面的折磨,未成年就成了劳动者,干起了沉重的农活,加上好不容易遇到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机遇熬成国家人,有了一碗饭吃,但工作上又不是那么的舒心如意。人生路上的风霜雪雨,常冲击得我沮丧无懒,这种忧愁的心境,就像魔鬼用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在我额头上殘忍的往下割,留下了难以想象的纹路伤痕。那年那月,贫穷落后,常是吃不饱饭,谁知茶何物,喝的是白凉水。即是对茶有了朦胧的印象,就是看到了经济富裕的城市人家的生活印象。

时光不居,岁月如歌,这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人们都在追求谈论着幸福,我认为快乐是人的最高幸福,而幸福的指数既有精神上的也有物质上的享受,两者要平衡。单说消除我额头上的皱纹,也全归功于这10多年平常的心态与饮茶。我春夏秋冬,从不用化妆品,更不光顾美容院。惟一爱好就是品茶参与茶文化有关的社会活动。一口水也离不开茶,所以家里和办公室里,都备有充足的名茶名壶与茶杯。出差途中,茶叶与杯从不分离,茶艺馆茶市场,茶书画廊常是我眷恋的地方,让茶几乎把我融化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靠茶生活终于消除掉了我额头上的皱纹,茶叶中的保健理疗作用,全都浸透了我的饥肤,起到了美容防病的效果,说给谁也不信,然而事实却如此。

在市井气息弥漫,生活压力巨大的今天,似乎有了阴胜阳衰的趋势,男人成了“难人”,有的借酒消愁愁更愁,剪不断来理还乱。伤不起,抽烟酗酒让男人衰老,喝茶养生让男人理性。我是属性“经济实用性男人”,可能是人清如茶吧,让我接触到了全国各地许多美艳风情的茶艺小姐,一起品茶,一起闲聊,倾诉心语,不知不觉中倒让她们询问起我的年龄来,当我刚一报出,她们是信非信,还要我的身份证,进行一番查验后惊叹道:“呵,你看上去咋这么年轻,还有一魔鬼身材!”……文朋诗友们与我聚会,说我太潇洒了,能够享受到美女们冲泡的佳茗,难得氛围、佳人和环境,让人无比的轻松愉快,真让人有些度年如秒的感叹。有位曾经让我多次培训过的茶艺小姐曾作诗说道:“我点击整个春天,看到了你的笑脸/我复制你的笑脸,粘贴在我的心间/我下载我的思念,把它另存为永远/我打开我的手机,给你最好的祝愿——茶人健康快乐!”……如此情真意切的心语,这是掏钱也买不来的。有时我走在大街和出差的途中,不时会遇见到许多同志朋友,大家评说我心胸开阔,不给人以老气横秋的感觉。我说这归功于茶道的启迪,是大自然界最好的圣灵仙草——芳香的茶叶,在我杯中慢慢的舒展开来了,碧绿的,褐黄色的,还有那鲜红的汤色等,常冲泡着我一颗年轻的心,让我心灵充满着阳光!

茶诗茶艺茶生活,喝茶的故事更是扑朔迷离。难怪女作家金仁顺独特感受著书《绿茶》,让少男少女用此来检验爱情。她说:“很多时候,她真的相信茶叶能说话。相信自己听见了茶叶说的话。那些神奇而又神秘的绿叶子,既简单,又复杂”……这就是中国茶文化现象,让影星姜文与赵薇倾情演绎的电影《绿茶》,那情深深、雨濛濛的画面上展示出“如果两个人的世界是一杯茶水,陈明亮和吴芳是杯底的茶叶,而朗朗就是冲茶的水。水决定了茶叶旋转的方向、交缠的方式和沉浮的节奏”……随着夺目的画面不断转换,有谁能说不爱绿茶含情脉脉的美呢?这正是——

“冼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摘自2014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韩星海

 

 

 


 

人生如茶(散文)

$
0
0

                                                                                  
  (《吃茶去》杂志)朋友从南方回来送我一盒苦丁茶叶,闻其名,知其味,我想它的味道应该是极苦的。我不喜爱喝茶,更何况是让人闻而生畏的苦丁茶了。于是将这盒包装精美的茶叶放置在了茶桌下面。时间匆匆过去了几个月,一日读了一篇关于品茶的文章,作者通过品茶有了许多人生感悟,让我萌生了些许好奇的心理和品尝苦丁茶的欲望。
  于是,我找出了那盒苦丁茶,也就有了手里的这杯苦丁茶。
  干绿的茶叶在热水的浸润中,缓缓舒展了娇柔的身躯,有一种强烈的生命力在叶子的经络中流转着、徘徊着,似乎与生养它的青翠的根茎从来就不曾分离。顷刻,有缕缕清绿的颜色袅袅溢出,先是在茶叶周围弥散开来,继而扩散至满杯。凝神望着水中,此时的那片叶子,已是沉醉般舞蹈,摇曳生姿了。
  这是它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吗?编织了一生的憧憬,终于将蓄积的暗香释放。
  端起茶杯慢慢的沾湿了唇舌,微苦,但是并不惹人反感,静下心来,反而多了一抹淡雅的色调,引人遐思。看着颜色微绿的茶水,猜想究竟是什么样的树叶会有这样古怪的味道呢。品过苦丁茶的口中竟然慢慢回味出了甘甜的余味。于是又喝了一小口,再慢慢去品,果然还是那样甘甜,而且透出缕缕清凉,仿佛心境中飘散出一股清澈的气息,也许是苦丁茶洗去了心中的郁闷或者积气吧。不善喝茶的我,竟然对品味苦丁茶有了一种好奇的欲望。
  此后,每当忙完手中的事情,闲暇之余就会泡上一杯苦丁茶,静下心来去品味。把杂事、琐事、烦心事连同干枯的茶叶一同倒进杯中,目光凝滞成了淡淡的白水,在空旷的视野里,有绿茵茵的记忆,更有一身轻松袅袅升起。看着茶叶一片片浮上来,又一片片沉下去,细品慢饮间蓦然省悟,人生不也如茶叶嘛,初时争相上浮,但最后无不“折戟沉沙”尽落杯底。生活无疑犹如这杯苦丁茶,有苦涩的酸楚也有淡香的快乐,有炙热的浓情也有茶后的回味,终于在熟悉并适应了苦丁茶那苦涩的味道后,也在苦丁茶的浸泡中喜欢上了那翠绿得透明的颜色,更喜欢细细品位苦涩之后的淡淡清香味。
  不知是谁说过,天下之大,能以区区一片叶子而牵动众人之心的莫过于茶。或许是由于生存的环境和天生的性格,我很反感以酒会友、无节制酗酒的做法,虽然对茶没有过多的研究和喜好,只能说是刚刚学着喝茶,但我从仅有的几次品茶中感悟到,茶的味道在于品,不同的人,品茶源于不同的意境。无论是花茶的浓香,绿茶的淡雅,还是苦丁茶的苦涩,都需要轻轻的品味和体会,或苦或甜或清香,就在一杯茶中,品过之后,心被洗涤,肺被荡漾,精神自然也就格外的爽朗。
  人们常说:人生如茶,茶如人生。一个人,一杯茶,一本书,独自品茗,福禄寿喜成了身外物,是难得的幸福;朋友三两个,品茶论道,海阔天空,茶飘着清清的香味,放飞忽远忽近的心事,时光就会不知不觉如水一样流过。人生简单得就像自己手中那杯茶,生活就是那杯中的水,而每一个人就是那枚泡于水中的茶叶,不同的人生,就如不同的茶水。人生如何?在于那杯水,更在于飘浮在水中的茶叶,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有喜也有愁,有快乐也会有痛苦,恰似那杯淡淡的苦丁茶。最初的品味里,茶水淡淡的苦涩,可在茶水的慢慢浸泡后,当我们再次品味时,却能品味出那茶水的甜味与清香,只有自己用心去品才知其味!
  在某一个略显寂寥的午后,坐在阳光里,在一盏泛着清苦的杯茶中去其浮华,享其美味,回忆坎坷的往事,探讨苦乐人生,有许多无奈,也会有许多感慨;或在夜深人静时,泡一杯浓郁的苦丁茶,想工作想生活想心事想自己一切所想之事,独享一份难得的静谧。望明月叹长空,凝流水思枯提,目依窗棂,情醉杯心,清香苦涩照沉夜。真是一种难得的惬意。望杯中飘浮的茶叶,刚刚接触水的时候,在水中旋转不定,继而浮在水中,直至被水浸透后才会沉入杯底,我想这时候才是品茶的最佳时机。人在学习时,知道皮毛的时候最喜好在人前显露,一旦学精学深,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就会变得深沉,就有了城府,也就不再张扬。
  往事随想,茶伴一生。过往的一切喜怒哀乐,均在袅袅的茶香里飘走,留下的是淡淡唇齿间的苦与甜……拨开生命中那些疼痛的记忆,我看见那个落花的午后,或是无眠深夜的酒吧里,一杯苦丁茶静静的升腾着热气,飘逸着淡淡的苦涩,也散发着浓浓的清香……
  人生何不如此,极似这茶,这杯苦丁茶……一片独自漂泊的叶子,清苦、淡雅、孤傲,让人回味无穷。
          摘自2013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王涛


 

四十年代的苏州茶市

$
0
0



(《吃茶去》杂志)如果你走进阊门外广济路,在新民桥和广济桥之间,有个不起眼的西杨安浜小弄,绝不会想到在这个小弄里,四十年代曾经有过热闹繁华的时期,每日里舟船云集,出出进进,那时候小弄旁边的河道没有填死,说得上是个忙碌的小码头。早上,花农从虎丘用船载来大批的茉莉花和玉兰花,一船一船,一担一担的运到杨安浜,把花送给沿浜设立的好几家花行。这里是窨制花茶的基地。原来沿浜有不少大户人家的老式庭院,三四进的很多,后来这些人家逐渐败落了,于是几乎凡是大一点的房子都被茶行购置或租用。最盛时期不但杨安浜,连接它的叶家弄、小邾弄,甚至隔河隔马路的山塘街、丹阳码头、潭子里一带也有茶行的存在。

大大小小的茶行不下数十家,比较大的有广盛、永丰、又新、协和正、协源祥、源丰积等,他们的老板多数是徽州人,以方姓和吴姓为多。茶叶本来多产于黄山,也许是人杰地灵的缘故,茶行的制茶工人也都是徽州人。                          


苏州人多饮淡茶(绿茶),花茶主要销往北方。据说抗战前,花茶窨制是在福州。福州的茉莉花不用盆栽,直接在地上种植。当时花茶都从海上轮船装运,运到天津、青岛等地,然后分散北方各地。日本侵华后,上海、苏州先后沦陷,海上交通断绝,上海已不是花茶出口唯一口岸,于是花茶的窨制转移到苏州。苏州虎丘的花农也一涌而起,家家种植,虎丘山附近一带,几乎成了花农的天下,到处都可看到茉莉花和玉兰花的盆栽。                           


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北上的津浦铁路控制在日军手中,客货运输,还算通畅,因此,随着杨安浜茶行的兴起,北方老客到苏州来采购花茶的越来越多。他们中间,最大的属天津帮和济南帮,其次则以青岛帮和营口帮较为知名。天津帮和济南帮所以居首,是因为花茶都是先运天津和济南为集散地,必须先由他们经手。那时,天津最大的茶商客户是正德兴茶庄和成兴茶庄,济南大户是以“祥”字号为首,如福祥茶庄、泉祥茶庄等。他们在津济一带都非常驰名,当然也很有实力。但是他们始终只做采购和贩运,不遑他顾。独有营口帮,眼见徽州人开的茶行愈益兴旺,那些老客,因为本来就是行商,于是也就盘算自己在苏州扎根落户。他们索性也自办茶行,招雇徽州工人,另灶起火,从而打破了微州人的一统天下。

茶行的兴起,带动了花农以及其他有关行业,最使人摸触得到的则是附近住户的变化。小户人家的女性,不管是姑娘、妇女、老媪,向来是清贫而闲散,如今,茶行要召人拣茶叶,拣多少给多少工钱,这就使她们既有了生计出路,也稍减了空虚无聊。她们四个人一块拣板,坐着小板凳,每人一个小篓子,挑拣茶梗、茶片。手不停,难免嘴不停,于是有了情感交流。每家茶行都有几十块拣板,确实养了不少临时工,有的快手也会得到相对来说较为可观的收入。这样一来,为她们服务的小饭馆、小摊贩,都把杨安浜当作了别有天地,杨安浜喧嚣异常。

运输行业自然也随之有了生意可做。阊门吊桥下的太子码头,原来就是船行、运输公司的风水宝地,靠水吃水,本以水运为主。这时,因为海运阻隔,苏州火车站忙碌起来,整车出口毛竹、纸张、黄酒、茶叶等,于是那些吃运输饭的又转向车站货运部,大肆“公关”。因为茶叶是贵重货物,一箱高级花茶价值连城,最好有人专门经营,因此派生出专业运输茶叶的公司。最早的有瑞泰恒、大安,后来又有久和、正源等。                             


开了这么多的茶行和公司,免不了在生意场上要有一番争夺,这便使得北方老客,受到那些商家的拥戴,勿论他们年龄大小,一律尊称为“爷”,三天两天请他们进戏院、吃酒席、下澡堂、游山玩水,甚至嫖赌宿娼,无所不用其极。个别年轻的北方老客,本来在北方还是布衣布鞋,艰苦朴素,一到苏州经不起商家吹捧,抵不住花红柳绿的诱惑,不多时便成了花花公子,狂嫖滥赌,最后堕落。不过多数的北方老客,吃饱喝足,身上有了钱,也会购置些苏州的丝绸罗缎、被面、鞋子、手工艺品和土特产带回北方,多少也给沦陷期的苏州带来勉强的繁荣。

    日本投降,国共谈判时,津浦铁路一度中断,北方茶叶缺档,有的茶商从苏州改运上海,再由海路运往天津或青岛。

    解放后,交通正常,恢复原貌。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家一户手工业的制茶工场,已经落后,杨安浜的几家大茶行逐步走向国营,即是现在苏州茶厂的前身。从此结束了四十年代杨安浜一度繁华的历史。

          摘自2010年第1《吃茶去》杂志;作者:老言


 

听茶(散文)

$
0
0



    (《吃茶去》杂志)茶的境界繁多,茶的品名浩瀚。初涉茶界,似有初生牛犊之意,便将茶的境界把玩出一个“听”字来,我以我悟问茶人:若何?

 为解渴者,当为喝茶;为增值者,当为藏茶;为论道者,当为品茶;为生计者,当为卖茶,云云。“壶中天地大,杯中日月长”,大凡亦适于酒适于茶,那是纯文人的境界。何故茶中有声、无声?哪来的听?

 我谓:茶中自有万千声——

 太远的不说,以茶圣陆羽的《茶经》论,想那位白须老者身居鄂中,独能听得见茶田万顷,风声摆动。耕种栽培、收晒制作及品味均有细述。为后人留下一部《茶经》,至今搅得茶人痴、香客恋,令人举世不宁。以至到今天,朝圣的茶人们挤爆了鄂中的天门小县;一世一代的文人骚客们手不释卷,把壶论茶,心如摇旌;茶农们祖祖辈辈,春前雨明前茶的锄种采收无不以“经”为食,以“经”为生,此不谓不动,焉又不谓不听。李清照将“雨打芭蕉”的水溅在茶树上,茶便生出了婆娑的飒飒之声。此物是为壶中浆,怎不叫人洗耳听!

 想那鸿门宴上宾主落座,佳肴满桌。玉液未斟茶便先酌。此时的刘邦面前,若主人将一杯茶水泼地为号,鸿门便没了宴,便成了喊声震天的战场。即使一根茶梗随水而沏,氤氲中茶梗也便是刀,便是剑。杀机四伏中,主客若伸手动得那一根茶梗,定是烽火连天,硝烟四起,秦汉版图的重绘说不定就在这一根茶梗上了。据此,我又说茶连着江山社稷,茶又关乎着万民生灵。听茶,能听出刀剑对舞,三军雷动。

 好在,主人茶水没有泼地。好在,杯中没有那根茶梗。

 一九四五年的山城重庆,毛、蒋二位枭雄欲将飘摇不定的中国引向两个方向。毛赴渝后,闻蒋不抽烟,便控制了香烟,改喝了茶。并以茶论道、论国、论时局。茶,又成了一台历史活剧的引子。哪知,当时的国共两党,呈犬牙交错状态的各有百万陈兵。尤其是长江南北两岸,千帆竞发和高炮林立的中间,竟然是一壶茶,俩茶盅!是碧螺春吗?是龙井吗?还是黄山毛峰?没有人记得了,那早已成为历史学家研究的内容。坊间有传言:那是毛、蒋二人的茶中没了温度、没了气氛、没了心情。重庆谈判,或许因茶起,或许因茶终。毕竟饮茶作客去,茶罢江上听炮声!茶便成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祭品,千帆便成了巨人茶杯中的倒影。听吧,茶中响彻了震天的马嘶和隆隆的炮声。

 如是,茶不仅能喝,还需要听。

 阿庆嫂,一个以真人为原型杜撰的小人物;春来茶馆,一个以实地再现的小场景。八、九场戏,六、七个人,四、五杆枪,两三张桌,一壶茶,浓缩的是一台关于中国命运波澜壮阔的历史大戏。若戏中没了茶,戏便也没了魂。于是,但见春来茶馆风声鹤唳,刀光剑影,敌我双方,斗智斗勇。终也因茶酿就了芦荡火种遍烧江南,铸就了十八勇士“傲霜雪,似青松”,长留国人心中久久抹不去的余音至今震耳欲聋。

 不是茶吗?茶真的能听。

 时尚的今天,茶也时尚了起来,时尚起来的茶,却又变得风情万种。人们的“茶”余饭后,茶不再是两毛一两,而是动辄千元一壶、一盅;茶在家喝,叫喝;在茶楼喝,却叫品。而我看来,无论在哪儿,只要端起茶,你便能听。因为,茶是有脚步声的,它随着时代走到今天,我们应该能从茶的经历中听到历史的足音。食不裹腹的年代,那叫茶;温饱之后的年代,那叫茗。茶跟着历史的脚步走下去,历史又必将使茶赋予更多的内容。今天看来,先人们将开门七件事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位序排错了,茶所担当的历史更丰富、更重了。

 只要用心去听,茶是会说话的。如今市井大街遍布的茶吧、茶馆、茶楼已是一派繁荣,那是一道道风景,那是一缕缕琴瑟之声,那又是连接古今的暮鼓晨钟。如果你真的以为茶不能听,那就听禅宗大师的谶言吃茶去吧。把心静下来,那里有历史,那里有故事,那里有人生。

 你听……

        摘自2009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王志生


 

戏院最早称茶园

$
0
0

                                                                                   

(《吃茶去》杂志)有人说:“戏曲是用茶水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这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戏曲可以说是与茶同步发展,相辅而行。唐《封氏闻见记》中载:“开元(713年—741年)中,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这是说唐代因寺院饮茶,饮茶之风遍及京城和各城市。戏曲也是由唐代年间寺庙广设“俗讲”,在庙会演戏,而进一步发展了戏曲。唐.李绰《尚书故实》云:“佛寺设大会,百戏在庭。”《南部新书》云:“长安戏场多集于慈恩(寺),其次荐福(寺)、永寿(寺),尼讲盛于保唐”。到宋代产生了瓦舍(大型的简易的游艺场所)和勾栏(室内有舞台的演戏场所),更加促进了戏曲的乡发展。据宋《东京梦华录》载,当时的汴京开封瓦舍“大小五十余处”,“可容数千人”。《西湖老人繁胜录》载,杭州瓦舍“城外就有二十座”。南宋《梦粱录》载,仅北瓦舍就有戏棚十三座。瓦舍和勾栏里演戏盛况空前,“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而正是在这瓦舍和勾栏大演戏时,供人们饮用的茶坊(馆)也相得益彰同时得以发展。

明清以来,戏曲进一步发展,演戏的场所以卖茶点为主,演出为辅,人们进去喝茶听戏,每个座位,只收茶钱而不售戏票。人们一边喝茶说话,一边听戏,故这场所称“茶园”,也称“茶楼”。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其口述、许姬传记录的《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中是这样谈茶园的:“最早的戏馆(院)统称茶园,是朋友聚会喝茶谈话的地方。看戏不过是附带性质的。当年的戏馆(院)不卖门票,只收茶钱。听戏的刚进戏馆(院)子,‘看座的’(服务人员)就忙着过来招呼了。先替他找好座儿,再顺手给他铺上一个蓝布垫子,很快又沏来一壶香片茶,最后才递给他一张也不过两个火柴盒这么大的薄黄纸条,这就是那时的戏单,上面横着有几出戏目(所演的剧目)”。

北京最早的茶园当为“查家茶楼”,也称“查家茶园”( 即现在的广和剧场),是明代巨室查氏所建,座落在前门外肉市。清代改称“广和茶园”或“广和茶楼”,再往后才称广和戏园(院),广和剧场。前门外西珠市口有“文明茶园”,上世纪四十年代才易名华北戏院。另外,北京还有东安市场的“吉祥茶园”、“丹桂茶园”,大栅栏中的“天乐茶园”、“庆乐茶园”等,后都改称戏园(院)。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都门竹枝词》中有这样一首:“半膘无事撞街头,三五成群逐队游。天乐馆中瞧杂耍,明朝又上广和楼。”说的就是一些人三五成群在街上闲逛,在“天乐茶园”观了杂耍,又去“广和茶楼”去听戏。上海早期的戏院也以茶园命名,如座落在石路(今福建中路)的“天仙茶园”是上海最古老的戏院之一,还有“丹桂茶园”,后改“丹桂第一舞台”。另外,烟台最早的戏院是光绪年间创建的“德桂茶园”,杭州老戏院有“天仙茶园”等,里面的顾客都是喝茶兼听戏。       


这些茶园或茶搂的一头为舞台,舞台向前伸出,舞台前有木雕的矮栏,舞台下中间的地方,叫“池子”,两边叫“廊子”,池子里摆放着的长桌和长板橙不是横着面对舞台,而是竖着对舞台摆的。长桌上摆放着茶壶、茶碗,茶房(服务员)随时为顾客沏茶、续水。顾客面对面地坐在竖对着舞台的长桌两边的板橙上,边听戏,边喝茶聊天;要看戏得侧着身子,扭着头才能看舞台上演员演戏。所以当时都说听戏而不说看戏。梅兰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说:“要让现在的观众看见这种情况,岂不可笑!其实在当时一点都不奇怪,因为是朋友聚会喝茶谈话的地方。看戏不过是附带性质,所以才有这种对面而坐的摆设。”

直到辛亥革命后,南北各地陆续兴建改良剧场和新式剧场,如在1908年上海建成“新舞台”戏院,后来北京建成“第一舞台戏院,这时,被称“茶园”和“茶楼”的演戏场所,才逐渐改称“戏园(院)”。现在北京的老舍茶馆、恭王府戏楼、正乙祠戏楼等,茶客仍是坐在舞台下边听京戏边品茶。当然了,各地茶客据对各地不同的戏曲文化喜好,边品荼边欣赏不同的剧种,如四川茶客品茶欣赏川剧,泉州的茶客则是品茶欣赏南音。

       摘自2009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谢美生


 

第四届茶文化高峰论坛学术总结(图)·上

$
0
0


第四届茶文化高峰论坛学术总结

总结人:施由明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下午好!

很荣幸受主办方中国文化院的指派,由我来对本次茶文化论坛作一学术总结。由于在论坛召开前只看到少数几篇论文,其他发言者的论文未看到,只凭现场听发言作记录,所以,我的总结可能挂一漏万、可能没抓住要点,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主办方为本次论坛定的主题是“茶文化·生活·信仰”,又设置了四个分议题:健康与养生、返朴与时尚、人文与信仰、物美与心美。无论是主题还是分议题都给了作者们很宽大的思考和演讲空间。从收到的论文和演讲者的发言看,大家还是主要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结合本次论坛的议题撰写了文章或作了演讲。本次论坛共有9位专家作了大会专题学术演讲,15位专家分别在三个小组中作了专题发言。我们就按照这四个分议题来进行总结。


一、关于茶与健康与养生

喝茶首先是为了健康、为了养生,也正因为喝茶能使人健康,能达到养生的效果,所以,人们喝茶。本次论坛两位专家在大会专题演讲和一位专家在小组专题发言中作了茶与健康与养生的相关演讲。




(一)浙江大学博导王岳飞先生多年来一直在研究茶与健康问题,一直在倡导我们的国民要多喝茶,曾多次听过他的演讲,本次论坛他仍然以《茶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为题作了大会专题演讲,号召大家要多喝茶,因为茶能促进身体的代谢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的健康,茶能预防癌症,茶能让我们更长寿、茶能让生活更美好,茶能降低离婚率(这是王博导的口头禅),茶是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等。并对中国目前的人均饮茶数字作了最新更正,原来的统计数字是中国人均每年消费566克茶,王博导经过研究认为目前中国人均饮茶已达1300克。他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二)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员余悦先生这两年在搞茶疗,还办过两期茶疗师培训班。茶疗是怎么一回事,说实话,此前我没时间去认真关注,只知道肯定是治病吧,但我原来认为茶虽是有药的功效,但茶毕竟不是药,不是能立竿见影的东西,需长期喝,茶疗倒底是怎么疗?余悦先生的《茶文化与健康中国—中国茶疗传统与身心调养》的大会专题演讲,让我们明了了茶疗是怎回事和中国的茶疗的历史演变历程、茶疗在当代健康中国计划的重要意义,及现代茶疗的特点。这种对茶疗的研究是一种开拓,是有意义的探索。

(三)北京“自在禅茶”馆的孙韶辉先生这些年一直宣传禅茶,本次论坛以《忙了累了喝杯茶》为题在小组专题发言中作了发言,建议人们忙了累了喝杯茶,因茶能使人们的身心得到舒放、茶能使人们的心灵得快乐。

(四)澜沧古茶公司副总经理王鸿波先生,在小组专题发言中以陈皮普洱为例,论述了大健康产业下茶的传承与创新。




二、关于茶与人文与信仰

喝茶是为了健康,但又不仅仅是为了健康,早在中国唐代,品茶已成为一种人文即文化、一种真善美信仰的追求、一种有深厚文化内涵的饮食行为,这也正是中国茶文化的魅力所在。本次论坛大会专题演讲和小组专题发言中茶有3位专家作了演讲。




(一)中国人民大学李萍教授以《中华茶道中的儒家精神》为题作了大会专题演讲, 她从哲学研究高度,提出了茶道哲学的研究取向,认为茶道哲学主要是逻辑思考,认为茶文化研究哲学的介入是不可少的,阐释了什么是中华茶道及其中的儒家精神。提出了中华茶道中儒家这个概念,并分析了儒和茶是怎样地融通,及中华茶道形成的历程,认为唐代陆羽的《茶经》是儒与道融合的起点。并对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就是三个字“闲、隐、乐”,这也中国茶道区别于日本茶道的特征所在。




(二)《吃茶去》杂志总编舒曼先生长期研究中国的禅茶,而且他是深入实地进行调研,不仅仅是文献上文本上的研究。本次论坛舒曼先生以《论“佛教茶文化”与“禅宗茶文化”的关系》为题作了大会专题演讲,主要是阐释禅茶文化与佛茶文化之关系,认为佛教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中最为珍贵、最为精彩、最为出色的篇章。而佛家八宗中的禅宗文化与茶文化的融合最为彻底,在佛茶文化中独树一帜,成为佛茶文化的标杆。舒曼先生论述了禅茶文化的演变历程和禅茶文化的精神的。他的提法和观点都是比较新的。




(三)宁波茶文化学者竺济法先生近几年来一直在密切关注习近平主席对茶文化的论述,撰写并发表过多篇论文,并已出版专著《品茶品味品人生——习近平主席茶文化理念浅析》,刚收到他带来的这本专著,本次论坛竺济法先生以《习近平褒扬茶文化至崇高境界》为题作了小组专题演讲,叙述了习近平主席七次出访八次说到茶,三年五次与外国元首茶叙,习近平主席的名言“品茶品味品人生”,并总结说:“习主席重视茶文化,其意义主要有两点:一是彰显、弘扬中国茶文化之无穷魅力,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以茶会友,以茶联谊,文明互鉴,协和万邦,增进中外友谊。”

 

三、关于茶与物美与心美

茶是美的,茶艺是美 的,品茶是美的享受。如何通过品茶、茶艺、茶道来提高个人的修养,以达到心灵的美、行为的美?




(一)香港茶文化专家郑培凯先生以《饮茶审美与道德修养》为题作了大会专题演讲,论述了茶如是可以从特质性提升到精神层面,认为饮茶的文明性是从陆羽开始的,陆羽的茶道融合儒释道,陆羽讲茶艺、茶具待就是一种审美,宋代提升了饮茶的审美,如宋代的茶盏、宋代的斗茶等,明代追求饮茶的美学境界。日本茶道的审美与中国茶道的审美有相同又有不同等。




(二)云南弘益茶文化中心创始人、华茶青年会主席李乐骏先生以《吾心光明——茶教育与中华传统生活美学的推广之路》为题作了大会专题演讲,认为当代是复兴茶生活方式的重要机遇期,包括茶运的机遇、国运的机遇、全球的机遇。并介绍了弘益大学堂在茶生活方式教育中的五种实践及取得的成果,三年累计结业三千多人。并介绍了他学堂的花艺课程和香道教育体系,介绍了他未来五年的规划,就是在在湄公河下河的国家,推广茶的生活教育等。

(三)澳门中华茶道会会长罗庆江先生以《一盏香茶洗俗尘》为题作了小组专题演讲,论述了喝茶如何升华人的品味。


四、关于返朴与时尚​ 

​===未完,下转《第四届茶文化高峰论坛学术总结(图)·下》


 

第四届茶文化高峰论坛学术总结(图)·下

$
0
0


四、关于返朴与时尚

返朴与时尚,既是茶艺问题,也是如何打造当代中国的茶文化问题。




(一)西安六如茶馆的林治先生以《茶艺的返朴与时尚》为题作了大会演讲,认为目前中国茶叶产能已出现过剩,解决的办法是必须提高中国茶叶的人均消费量,国外许多国家人均茶叶消费量都比中国大,那是中国茶文化出了问题,必须发展中国的茶艺,发展表演型、生活型、营销型茶艺等,有时时尚茶艺去征服年青人,并通过时尚茶艺让中国茶叶走向世界。




(二)艺拓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的曾国源先生的大会专题演讲,通过以茶、器为例,告诉我们他的公司是如何将中国历史文化因素应用于茶器等的设计,说明中华茶文化如何创新及国际化发展,他应用了大量精美图片来说明他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

(三)北京大学刚硕士毕业的朱宸仪女士以《反朴与时尚:茶·艺》为题作了小组专题演讲,阐述茶艺如何来适应当代年青人的需要,这就是要简易,所谓大道至简,茶艺太复杂了,会让年青人与茶渐行渐远。

(四)台湾书画家、茶人罗际鸿先生以《茶艺与书艺》为题作了小组专题演讲,认为书道与茶道发源于中国,但话语权似乎被日本人先占了。他讲述了中国的书法史和中国茶道文化史,从时间、空间和时空结合上阐述了茶道与书道的共同追求,及茶道与书道境界的融合。共同追求人生理想的“气”。认为茶艺与书艺的结合为人们当下最佳的心灵结合。

(五)茶文化学者叶羽晴川研究了历代茶画,从其中饮茶方式的改变,得到了对我们现代人饮茶启示是:就是我们要从研究古人饮茶方式中找到可以更方便地去传播当代茶文化,推动当代茶产业发展,让更多人受益。

(六)香港茶艺协会会长叶荣枝先生以《茶席文化》为题作了小组专题演讲,介绍了什么是茶席、茶席文化的历史、当代中国茶席文化的复兴,提出了茶席文化的精神,这就是:雅、古、简、潮四个字。这也是很独特而有意义的研究。

(七)台湾艺术大学谢顒丞先生,以他和他的团队所做的张家界的茶叶文创为例,来说如何让茶文化成为打造城市的新名片。




五、四个分议题之外还有中国茶文化研究的专题演讲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尧研究员以《云南茶与一带一路的发展》为题作了大会专题演讲,探讨了如何扩大以普洱茶为代表的云南茶在一带一路倡仪的背景下的发展,对如何做好营销和外宣等提出了建议。还提出了以中茶牌统一中华茶品牌的设想。




(二)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茶叶战争》这本书的作者周重林先生,他是中国较早提出并研究“茶马古道”这一概念的学者和作家,他在小组专题演讲中将茶马古道的研究及实践与一带一路联系起来,回顾了茶马古道从学术概念到文化遗产的历程,指出茶马古道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普洱茶古代的消费,及越陈越香的观念的形成,并对云南茶叶的历史作了梳理。

(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黄西谊女士以《英国饮茶文化中的阶层差异与趋同》为作了小组专题演讲,这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以前对英国茶文化只是说得笼统,还没有这种分阶层的分析。黄西谊教授从时间、品牌、口味、姿态、点心、器具、功能梳理了英国阶层饮茶的差异及其历史形成。

(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林美茂先生以《 从“茗饮”到“品茗”---中国古代关乎“茶”之饮用诸概念发展史考略》为题,对中国茶文化史上关于饮茶或喝茶的诸多不同的概念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内涵作了梳理,勾勒出茶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如何从物质层面上升到审美追求的轨迹。

(五)本人为参加本次论坛,撰写了论文并作了小组发言,这就是《让普洱茶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普洱茶的外销略论》,主要的建议是:由于中国茶园面积扩大较快,茶叶产能过剩,现在中国各产茶省都在拼命扩面,但茶叶消费量年年虽有增长,但没有产能扩大快,所以,认为普洱茶也不能只固守国内市场,应当扩大外销,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总的来说,本次论坛演讲者的演讲有深度、有较高学术水平,有些新的研究成果,演讲也很精彩,从学术的角度来说,本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最后,我作为一茶文化学者,我个人,我代表不了其他学者,由衷地感谢中国文化院和普洱市人民政府为我们大家提供相聚并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的机会。中国文化院近些年在努力地引领中国茶文化的研究,让我们茶文化界的学者都很感动。普洱是一个美丽地方,天赐普洱好山好水好生态出好茶,普洱市政府是一个尊重文化、重视文化,努力弘扬中国茶文化的政府,生态与人文的融合,必将会有美好未来。

 简单地总结这么几句,谢谢大家。


(施由明:《农业考古》编辑部主编,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延伸阅读——

第四届茶文化高峰论坛在普洱举行

831日《普洱日报》记者李毓珊)830日下午,由中国文化院,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普洱),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第四届茶文化高峰论坛在普洱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矿井水协会副主席武强,中国文化院秘书长张武,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全球对话大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NGO全球联络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长沈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理事长者永光,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专家林振聪,中国文化院行政人事总监白海燕,普洱市领导陆平、王鸿彬、陈时见、李洪武、杨卫东、罗维祥出席论坛。

论坛上,来自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多个城市的9位茶文化专家、学者围绕中华茶道中的儒家精神、禅茶文化与佛茶文化、茶教育与中华传统生活美学的推广、饮茶审美与道德修养、茶艺的返朴与时尚、茶让人民生活更美好、茶文化与健康中国、云南茶与一带一路的融合发展、中华文化创新及国际化发展等话题展开演讲。专家、学者们精彩的论述不仅为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还带领与会人员共同感受茶文化的炽热情怀,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他们提到,对民族传统的根本自信是茶文化传承的活水源泉,从茶文化入手,构建茶文化体系、发展生活型茶艺、让茶文化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对促进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普洱茶产业迎来了黄金时代,如何带着普洱茶和好心态,走好“一带一路”,是未来我国茶产业发展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参加第三届普洱绿色发展论坛的部分嘉宾,市级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各县(区)党政领导,普洱市有关企业负责人、茶文化爱好者及30余家媒体记者等250余人参加论坛。



 

中国香道泰国受宠,“雪艳香语”倾情传授(图)

$
0
0



中旬河北省文化厅与泰国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举办“云水禅心”绘画艺术展。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文化参赞、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蓝素红女士和泰国国家美术馆馆长妮塔雅·甘葛梦女士莅临现场。同时,曼谷中国文化中心高级顾问、泰国淡浮院院长、泰中工商业联合总会执行主席、泰中文化人联合会主席、泰国辽宁总商会会长等多位嘉宾也参加了这一活动                          


泰国是佛教国家民众自古就有敬香礼佛的传统对于品香、用香亦颇为讲究。近年来,随着中国香文化的复兴,一些泰国民众具有传统文化韵味的中国道雅事更是喜爱和崇尚有加,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活动期间,一些泰国民众对于在此次艺术展上展出的中国熏香艺术品产生好感,在赞赏之余对中国香文化表现出浓厚学习兴趣和体验中国香文化的愿望。                                 (图注:手工盘香制作)


为了让泰国民众和华侨了解中国香文化对此,本次艺术展组委会特邀国际香文化产业促进会副会长、知名香艺师杨雪艳赴泰,以精湛的香艺技能为当地香文化爱好者进行中国香文化知识传授和香艺技能演示,从而让曼谷民众在参与制香、调香体验中感受中国香文化的博大精深。

杨雪艳一到泰国,马不停蹄准备香品物料、布置教室后,便与报名参加培训的曼谷民众分享了一堂精彩的中国香文化体验只见雪艳一袭素服,淡雅怡人在指导和示范过程中,举止轻盈典雅娴静的东方美感赢得在座学员赞誉。                       (图注:篆香体验)


授课中,雪艳轻声细语中华几千年香道文明发展历程娓娓道来。她介绍了中国香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传统制香工艺……就连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文化参赞、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蓝素红女士和泰国国家美术馆馆长妮塔雅·甘葛梦女士也加入到学习和体验香文化的队伍中                           

(图注:学员制作线香、盘香、塔香的成果展示)


接着,出现了闻讯赶来的曼谷民众争相报名参加学习的火爆场面,一场、二场、三场,参加学习香文化的队伍一场比一场人多。雪艳的行香手法和香知识传授,赢得在场泰国学员的阵阵喝彩。在香艺技能方面,雪艳除了向曼谷市民传授了古法篆香、隔火熏香等传承千年的行香方法之外,还带领大家一起进行传统手工制香等体验课程泰国学员陶醉于中国传统香文化的奥妙闻讯赶来体验香文化的泰国泰华寺住持妙慎法师将香道”一词用泰文翻译给泰国学员。有一位泰国华侨杨遇春感慨道:“今天才知道原来日本香道源自中国。而对我这个一直为中华香道失落而担忧的海外华侨,算是得到一大慰藉 !”                              

(图注:学员打香篆作品展示)


杨雪艳是河北古城香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由于受家族制香产业熏陶,从小开始就接触传统制香工艺。1998年正式进入中国最大的制香企业——古城香业。二十年研制香方经验为她进入香文化领域打下扎实基础。自香文化复兴以来,雪艳从已经连续举办四届的中国香文化高峰论坛上汲取不少专家学者成果的养分,开始步入香文化研究领域。

雪艳说:“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喜欢品香、用香,甚至于自己‘合香’,这说明人们对香的品质有了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专业人员认真对待”。如今,为了对传统香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雪艳更以“菩提”香品行香海内外,并以“雪艳香语”之名书写香事人生,展露出美妙夺人的千年(舒曼茶话)

 

杨雪艳图片介绍 ——






      按照国家标准,雪艳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试当下香道用品中可迁移元素(重金属)含量。倡导安全用香。

     在制香实验室,雪艳正在测试香材和香品的物理指标。

    雪艳正在以人工气候箱测试熏香保存条件。












 


 

茶艺师重回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

$
0
0



9月12日,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通知》(人社部发〔2017〕68号),正式公布140项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根据《通知》介绍,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共计140项职业资格。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59项,含准入类36项,水平评价类23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81项,含准入类5项,水平评价类76项。这些职业资格基本涵盖了经济、教育、卫生、司法、环保、建设、交通等国家重要的行业领域,符合国家职业资格设置的条件和要求。备受茶关注的茶艺师这一职业终于在业界的期盼声中重回国家职业资格目录,这就意味着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最终得以保留

                                  去年12月16日,茶艺师这一职业突然消失在人社部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公示中于是,业界掀起了一场力保“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运动,一些民间社团组织以公开信形式向人社部陈述保留“茶艺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有人预测,情况也许会峰回路转果不其然,2017年2月21日,人社部在其官网上终于发布关于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公示内容调整情况的说明明确在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关于餐饮服务人员”中增加了“茶艺师”三个字也正是三个字,意味着茶艺师二次上位然而,让许多人纠结的是,既然已调整,那么何时才能正式公布这份清单才是关键,因为人们担心,一切是以正式公布的清单为最后定局,而不是以内容调整”为准。9月12日,当人社部正式印发和对外公布了《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通知》时,这件事才算是真正的尘埃落定

                                

此次公布的140项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分为两大类:一是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二是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共计81项,茶艺师列入77另有评茶员列入52),其资格类别列入水平评价类”。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社会通用性,技术技能要求较高,行业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确实需要。从《通知》中得知,此次对茶艺师技能鉴定机构归口实施部门(单位)也作了相应调整——为人社部门技能鉴定机构会同有关行业协会取消了原供销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参与,增加了行业协会协同完成茶艺师技能鉴定工作,也就是要让行业协会技能鉴定工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样的结果,既是业界的期盼,也表明了国家对于茶文化、茶叶协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这次人社部公布《通知》指出,目录之外一律不得许可和认定职业资格,目录之内除准入类职业资格外一律不得与就业创业挂钩。目录接受社会监督,保持相对稳定,实行动态调整。今后职业资格设置、取消及纳入、退出目录,须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论证、新设职业资格应当遵守《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的通知》(国发〔2013〕39号)规定并广泛听取社会意见后,按程序报经国务院批准。通知职业资格目录明确了国家职业资格范围、实施机构和设定依据,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职业资格过多过滥的问题。

                                

《通知》还提出,各地区、各部门未经批准不得在目录之外自行设置国家职业资格。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可依据市场需要自行开展能力水平评价活动,但不得变相开展资格资质许可和认定,证书不得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中华”、“国家”、“全国”、“职业资格”或“人员资格”等字样和国徽标志。对违法违规设置实施的职业资格事项,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对资格资质持有人因不具备应有职业水平导致重大过失的,负责许可认定的单位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最终确定,经过了多年的努力。2013年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按照国务院要求,连续7批集中取消434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削减比例达70%以上,进一步降低了就业创业门槛,有力推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社会感受明显。在“七连清”的基础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经与各有关部门反复协商并报国务院批准,公布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初步形成了我国职业资格目录框架。建立公开、科学、规范的职业资格目录,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职业资格制度改革的重大成果,实现了职业资格清理由“治标”到“治本”的关键性转变,对于提高职业资格设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舒曼茶话                              

延伸阅读——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7〕6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部署,为进一步加强职业资格设置实施的监管和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研究制定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经国务院同意,现予以公布。

建立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举措。建立公开、科学、规范的职业资格目录,有利于明确政府管理的职业资格范围,解决职业资格过多过滥问题,降低就业创业门槛;有利于进一步清理违规考试、鉴定、培训、发证等活动,减轻人才负担,对于提高职业资格设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将职业资格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实行清单式管理,目录之外一律不得许可和认定职业资格,目录之内除准入类职业资格外一律不得与就业创业挂钩;目录接受社会监督,保持相对稳定,实行动态调整。设置准入类职业资格,其所涉职业(工种)必须关系公共利益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且必须有法律法规或国务院决定作为依据;设置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其所涉职业(工种)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社会通用性,技术技能要求较高,行业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确实需要。今后职业资格设置、取消及纳入、退出目录,须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论证、新设职业资格应当遵守《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的通知》(国发〔2013〕39号)规定并广泛听取社会意见后,按程序报经国务院批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各地区、各部门未经批准不得在目录之外自行设置国家职业资格,严禁在目录之外开展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工作,坚决防止已取消的职业资格“死灰复燃”,对违法违规设置实施的职业资格事项,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依据市场需要自行开展能力水平评价活动,不得变相开展资格资质许可和认定,证书不得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中华”、“国家”、“全国”、“职业资格”或“人员资格”等字样和国徽标志。对资格资质持有人因不具备应有职业水平导致重大过失的,负责许可认定的单位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推行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管理是一项既重要又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搞好衔接,确保职业资格目录顺利实施,相关工作平稳过渡。要不断巩固和拓展职业资格改革成效,为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服务,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17年9月12日

附件: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共计140项)其二:技能人员职业资格(81项)





 

“神农得茶解毒”由来考述

$
0
0

                                                  

(《吃茶去杂志“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这是茶文化界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出自成书于汉代、甚至战国的《神农本草经》,但未见出处,多是人云亦云。最近笔者对此作了研究,查到了最早引录该语的,是清代的著名类书——校刊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的文渊阁影印本《钦定四库全书·格致镜原》,引文来源可能是宋、元、明时代的笔记类稀缺版本,与流行的神农得茶解毒引语有所差别:

《本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今人服药不饮茶,恐解药也。

笔者结合相关文献,考述如下。                                


学术不能“莫须有”

将此说归为战国、汉代《神农本草经》的代表性著作有: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陈椽编著的《茶业通史》(中国农业出版社1984年初版、2008年再版)第一章《茶的起源》:“我国战国时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就把口传的茶的起源记载下来。原文是这样说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虽然该书配有三幅《神农本草经三卷》古本书影,但看不出有该语的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蔡镇楚等3人编著的《茶祖神农》,该书2007年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被誉为“中国第一部以茶祖神农氏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被作为《神农本草经》引语,与《茶经》引语“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并列,醒目地印在该书封面上。但这本近25万字的专著,并未说明该语的出处。笔者曾致电请教蔡镇楚教授,含糊地回答说《四库全书》上可能有类似记载,但说不出是何种古籍。

中国茶叶博物馆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的《话说中国茶文化》,在插图《神农本草》古本书影的同时,也引用了该语:“据考证,距今五千年前,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的记述,是茶叶作为药用的最早记载。但由于《神农本草经》中的许多内容是后人根据传说的补记,其可靠性值得商榷。”虽然说可能是后人根据传说补记的,值得商榷,但前提还是《神农本草经》有此记载。

今年4月,笔者主编《科学饮茶益身心——2011`中国宁波 ‘茶与健康’研讨会》文集时,40篇来稿中,粗读就有7位专家、学者引用此说,可见影响之大。

其实,此说在任何版本的《神农本草经》,都是找不到出处的,因为该书根本就没有记载。笔者查阅哈尔滨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清代顾观光等著的《神农本草经》,该书被认为是现存较早的《神农本草经》版本,在该书记载的365种中草药中,不仅没有“神农得茶解毒”之语,连“茶”的词条都没有。很多茶文化书籍则将《茶经》引录的唐《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引语“苦荼,一名荼,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作为《神农本草经》引语。

如此看来,引用该语的专家、学者多是认为,此说在古本《神农本草经》上应该有的,可能有的,只是现在没发现,也许散佚了。众所周知,言之有据是学术研究的基本点,学术不能搞“莫须有”。

                               
 

清代陈元龙《格致镜原》有引录

最近,笔者在宁波图书馆分别查到了两种清代陈元龙编撰的著名类书《格致镜原》,分别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校刊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三月的文渊阁影印本《钦定四库全书·格致镜原》,和光绪十四年(1888年)印刷的单行本《格致镜原》,两书《饮食类·茶》均有如下引录:

《本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今人服药不饮茶,恐解药也。

陈元龙(1652—1736),浙江海宁人。字广陵,号乾斋。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累擢广西巡抚,在桂七年,吏畏民怀。所建陡河石堤及三十六陡门,尽复汉马援、唐李渤故迹。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卒谥文简。工诗,有《爱日堂》诗二十七卷,又辑有类书《格致镜原》,《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历十年而成的《格致镜原》,被誉为清代中国传统博物学官方类书的代表,最早校刊于雍正十三年(1735),即作者逝世前一年。该书广记一般博物之属,分一百卷三十大类,子目多至一千七百余条。内容涉天文、地理、身体、冠服、宫室、饮食、布帛、欣赏器物等,几乎无不具备。所谓博物之学,故名“格致”。又“格致”寓致知,即研究事物之意;“镜原”为探求本原,犹事物纪原之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赞其“采撷极博,而编次且有条理……体例秩然,首尾贯串,无诸家丛冗猥杂之病,亦庶几乎可称精核矣”,是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史的重要参考书。

《格致镜原·饮食类·茶》引录了大量茶事文献,此前,茶文化界未曾关注,除“神农得茶解毒”以外,可能还有其它独家引录的内容,有待详细研究。               


两点细微差别,引于何种《本草》有待考证

仔细阅读《格致镜原》“神农得茶解毒”引文,可以发现与常见的《神农本草经》引文,除了结尾多了“今人服药不饮茶,恐解药也”以外,另有两点细微差别:

一是“七十毒”非“七十二毒”。

一日而遇七十毒”之说《淮南子·修务训》有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 《格致镜原》引文原文作者是否由此而来,有待考证。                               


二是“茶”字非“荼”字。上述两种版本均为“茶”字,而非“荼”字。

虽然仅是一字之差,但其中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一般说来,隋代之前多为“荼”字;隋、唐时代“荼”、“茶”并用,如成书于隋末的著名类书虞世南《北堂书钞》,已经列出“茶篇”;宋代以后则多用“茶”字。

《格致镜原》引录该语时,只注明是《本草》,未说明年代与作者,由于目前尚未发现其它文献引录该语,给后世留下了疑问。

中国历代《本草》类著作繁多,据北京大学博士、茶文化专家滕军女士转引日本冈西为人《本草概说》统计,中国隋代之前,已有《本草》类著作百种左右,唐代以后更多。

虽然《格致镜原》引文出于什么年代仍需考证,但笔者以为有两点可以确定:

一是此引文肯定出自《本草》原著,因为身为高官的陈元龙是一位饱读诗书的、严谨的学者,从他凡事究其原委的治学态度来看,他是看到该《本草》原著的。

二是可以排除引文出自《神农本草经》。除了最早的茶事文献《北堂书钞》、《茶经》未见《神农本草经》引文,今存《神农本草经》没有“茶”之词条外,从《格致镜原》引文使用“茶”字的信息,又附有“今人服药不饮茶,恐解药也”句,说明该《本草》不会是唐以前的版本,而是宋、元、明时代刊印的笔记类稀缺版本,很可能是明代版本,因印刷甚少而散佚了,或尚有存世而未被发现,如清代稍晚于陈元龙的陆廷灿的著名茶书《续茶经》,也未见引录。                               


《新义录》记载可能源于《格致镜原》

关于“神农得茶解毒”的话题,《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早在1991、1994年就作过探讨,分别发表过周树斌《“神农得茶解毒”考评》、陈椽《〈“神农得茶解毒”考评〉读后反思》、赵天相《“神农得茶解毒”补考》三篇文章,可惜都没有说清楚,三文都把《格致镜原》书名错为“《格致镜源》”,把另一种记载“神农得茶解毒”的清代文献《新义录》作者孙璧文错为孙壁文,周树斌还颠倒了陈元龙与孙璧文的前后年代,说明他们均未查阅原著。陈椽所持观点也是“莫须有”的。

孙璧文在《新义录》中记载:

《本草》则曰: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今人服药不饮茶,恐解药也。

孙璧文(?—1880),字玉塘, 安徽太平仙源(今黄山市黄山区,原治所为仙源)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一生淡荣利,爱读书,尤善经史,博闻强记,善鉴别,重考证,对人文地理,校勘目录,素有专长,尤对萧统《文选》颇有研究。光绪元年(1875),太平知县邹仲俊、教谕马鹿初,提倡文化,重振仙源书院,璧文募集资金,四出搜集图书,主要从江、浙、沪、湘、鄂、赣、闽、粤等江南诸省市及日本等地购书2150种,计2.74万卷,藏于仙源书院,连同先期邑人捐书,藏书达3.3万余卷。除《新义录》外,另有《仙源书院》续编四卷等。

孙璧文晚陈元龙100多年,一个是清末举人爱书者,一个是清初高官、大学者,《新义录》引文与《格致镜原》完全一样,亦未记载详细出处,笔者以为《新义录》引文可能源于《格致镜原》。

排除《神农本草经》之说并不影响神农的茶祖地位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笔者以为,确立神农氏茶祖地位的,是国人世世代代的传说,尤其是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的点睛之笔,“神农得茶解毒”之说是否出于《神农本草经》并不重要,排除该书“神农得茶解毒”之说,丝毫不影响神农的茶祖地位,而将找不到出处的说法,硬是“莫须有”地加于其上,无异于“皇帝的新装”。

附带一笔,因为《神农本草经》“神农得茶解毒”之说查无出处,有心人不妨反证一下,此说究竟源于何时何处,这对当前茶文化界不重文史考证,人云亦云的现状,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本文摘自2013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竺济法)

 


 

怀念故乡的老茶馆(散文)

$
0
0



儿时最喜欢的事便是跟着父亲泡茶馆。到茶馆不为喝茶而是为听说书人讲评书。在烟气缭绕、茶香袅袅的茶馆里,说书人端坐在最前面,啪的一声,手中的惊堂醒木重重地拍下,这古老的茶馆便开始了新的一天。

通常,茶馆里都摆着几十张小茶几,清一色的竹椅、躺椅,可坐可躺。去那里喝茶的客人坐得密密麻麻的,每人一碟一杯一盖,这便是俗称的四川盖碗茶了。

    在四川老茶馆里喝盖碗茶有许多不成文的规矩。比如茶客把盖碗茶的盖子揭开搭在托盘上,堂倌就会过来续水;若是茶客暂时要离开,将壶盖翻身盖上,堂倌会把座位给你留着,大家都心知肚明,是绝不会来抢座位的。堂倌给茶客添茶,茶客为了表示礼貌,用右手食指和中指相并在桌上点二下,意思是谢谢。茶客要走了,把盖子盖好,堂倌就会来收拾。无论如何不能把盖子倒扣在桌面上,那是骂人的……这些规矩看似繁琐,但常去茶馆的必须学清楚,一旦搞错,遭误会是小事,有时还会惹出大麻烦。

    说到老茶馆喝茶的茶客形形色色,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文质彬彬的读书人;既有拉船做河沙生意的跑滩匠,也有走南闯北的江湖客。贩夫走卒,都可随意进出。茶馆的茶具不需精巧得使人眼花,茶叶也不需贵得令人胆寒,几角钱的茶叶让人过足茶瘾。

    尽管如此,老茶馆的气氛依然是那样的融洽。三三两两的茶客坐在一起,各自端着盖碗茶摆起了“龙门阵”、打长牌,藉此消磨时光。“龙门阵”的内容包罗万象,天南地北,大到国家大事,小到街坊四邻的花边新闻,无一不讲,话头走到哪儿就“摆”到哪儿。讲的内容有真有假,亦虚亦实,可以是主观感受,也可以是客观真理,总之相互之间用不着提防,用不着斗心眼。无人会去深究其真假对错,更无人会指责你吹牛,你尽管酣畅淋漓地抒胸中之意,直到口水讲干了,喝口盖碗儿茶,接着来。所谓“街谈巷议”,大都在茶馆里发生;所谓“野史村记”,也大都是从茶馆萌芽的。因此,老茶馆又成了人们工作之余、生意之余休闲放松的地方。

    置身于香气悠悠的茶馆,喝着清香的绿茶、花茶,隔三岔五,你还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川剧清唱表演,随着铿锵的锣鼓、唢呐、胡琴,表演者依次坐着,唱念者咿咿呀呀的唱声,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大家风范。这些票友表演者,在老茶客的心里就是角儿,只要一声喝彩,他们就心满意足了。老板当然是欢迎川剧座唱的,因为原汁原味的川剧清唱能给茶铺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

    你方唱罢我登场,说评书人也不知什么时候走上了台,只听醒木一响,茶馆里顿时安静下来。评书“诸葛亮草船借箭”、“刘备三顾茅庐”、“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景阳冈武松打猛虎”,说书人精彩的评书,不但博得了茶客们一阵胜似一阵的叫好声,还吸引茶馆外拉车、挑担的人驻听。每每这时,卖零碎小吃的小贩们便趁机兜售价廉物美的瓜子、花生、红苕干……茶客们一边品茶嗑瓜子、花生,一边听评书,口中滋润,心中畅快,煞是美哉。

    决定茶馆生意好坏的不仅是说书唱戏人的水平,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便是跑堂并提壶泡茶、掺开水的掌茶幺师的技术。我曾经看到一个功夫过人的茶幺师,左手提着铮亮细嘴装满十来斤开水的铜茶壶,右手五指卡着一大摞茶具,见茶客进门,把茶碗往桌面一放,离老远从茶客头上倒茶,茶水掺满到碗沿,水满手停,滴水不漏,让人叹为观止。茶幺师的动作一气呵成,绝不矫揉造作。如果你觉得轻松如小菜一碟,那么试试就可知端倪。这些华丽的动作,非一日之功,而是茶幺师年复一年刻苦训练的结果。茶馆中,喝茶人的欢笑声和茶幺师的吆喝声混杂在一起,热热闹闹,永远没有安静的时候。

    茶馆里的茶是泡不完的,说书人的评书也是永远也讲不完的。在讲完当天的这段书之后,他总会按部就班地来上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以吊住茶客们的胃口。下面的茶客虽然意犹未尽,可终有茶终人散的时候。于是,茶客们只得聊着天,一直聊到太阳落山茶馆打烊,面带不舍的神情回家。第二天,茶馆里又会座无虚席,日子便在这一碗接一碗的浓浓香茶中不知不觉地流淌而过。

也许,那些记忆深处中老茶馆文化已经随着岁月的流失而渐渐老去,在历史的风中与我们渐行渐远,唯有那悠久古旧的茶旗,在历史的清风里向我们轻轻地招手,在怀旧的思绪里轻轻飘扬。

(摘自2015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傅柏林

 

 

 

 


 

喝茶忆往事(散文)

$
0
0

                                                                                 

  《吃茶去》杂志一个偶然的机会,去沂蒙山区看望一个多年朋友的老父亲。
  也许是朋友早就给家打过电话的缘故,远远地在离朋友父亲家的路上,我就发现了他翘首期盼的老父亲,老人在临近路口的位置上等待着我们,也不知道他在路口等了多长时间。也许是离外多年的缘故,见到朋友的父亲,心里有一种热乎乎的感觉,自然多了一份亲近感,也似乎见到了自己的父亲,一样的伫立街头,一样的舐犊情深,一样的含辛茹苦,一样的望子成龙,一样的人前满足,一样的背后孤独,一样的渴盼团聚,一样的忍受着离别的无奈。孟子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也许是自己也早已成为父亲,才更多地理解了父母,才懂得了儿女在父母眼中的位置,也知道了如何才能让父母欢心。多年的在外漂泊的生涯,已使我和朋友结下深厚的兄弟般的情谊,某种程度上讲,去看望他的老父亲,也有一些替久不在家的朋友尽点孝心的意思。
  朋友的家,就坐落在一座山脚下,木制的窗户、红砖、红瓦和木板子夹成的篱笆墙,看上去至少经历了50多年的风雨,已赶不上时下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但这老屋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仿佛回到了童年的老家,尽管两个家庭的环境、背景和人员组成截然不同,但我好象也看到了彼此童年的影子。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树、这里的鸡、这里的鸭、这里的犬吠……,都是这么的熟悉、这么的自然、这么的亲近。
  朋友父亲热情地把我们引到家里,屋里已摆放好炒好的瓜子,还有两盒平时舍不得抽的名牌香烟。老人殷勤地让我们抽烟,见我们都不吸烟,又失落般张落着沏茶,好象我们这个年龄不应该不会抽烟似的。这时,我注意到了这把用来沏茶的茶壶,这茶壶是现在市面上少见的紫砂壶,可能经常沏茶的缘故,壶把和壶盖已被手磨得发亮,无言地述说着历经的沧桑。看着朋友的妹妹(已经是5岁孩子的母亲),打开铁制的茶叶盒子,取出一撮说不出名字的茶叶放进茶壶,又倒入暖瓶里的开水。她拿出事先洗得透亮干净的茶杯,一一在圆桌上摆好,又把茶壶里的水轻轻倒入一个茶杯,接着把本以为要呈给客人的这第一杯茶水又重新倒入壶内。少许时间,她才开始逐个往茶杯里倒水,茶翻滚着透露出清澈的绿色,随着袅袅的热气飘出淡淡地茶香。不知什么感觉,我突然象回到了记忆中的童年和童年的老屋,是这茶香引起了我久违了的思绪。在这沂蒙山深处,依然保持着我小时候农村老家沏茶的程序,这一古老而又简单,又容易引起人们回忆的喝茶待客的方式。我不知道这是茶道的雏形,还是茶道的简化,但来客人敬茶、喝茶分明传递着待客的基本礼节,保留着、延续着农村古老的待客风俗。当然,茶叶的好坏也反映了主人家的经济状况,但不管如何,家里来了客人,喝茶这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或说是重要内容。喝茶就象宴客必有酒一样,传递着主人好客的心情,承载着主人和客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
  我喝茶的历史,还要追溯至上小学或是刚记事的时候开始。那时,爷爷有一手好剃头手艺,年轻时就四处奔波,大半辈子的漂泊,已经过上了含饴弄孙、子孙绕膝的田园生活。家里说不上富有,但爷爷有存款、爸爸在村里党支部书记、妈妈会给村里人做衣服,这些已足够让村里人羡慕。八十年代初的农村是贫困的,但我们家里的这帮小孩子们,却并没有感到经济上的拮据,可以说是过着衣食无忧的童年生活。
  上学了,课间休息时间,我和弟弟妹妹约好似的跑回家,因为爷爷早算好了时间,已经把茶沏好,凉在家里院子中间那棵大槐树下的矮桌子上。我们跑回家中,不管是那一个的碗端起来就喝,有时甚至一口气喝个三碗两碗的。一旁的爷爷,一边拿着蒲扇驱赶着苍蝇,一边嘴里喊着“别急,别烫着,有的是……”。那茶是清凉的,那茶是解渴的,那茶是温馨的,那茶是避暑的,那茶是爷爷的拳拳之心,那茶是爷爷的殷殷之情,那茶是我们童年的期待,那茶又是我们童年的加油站。喝完茶,我们又都一阵风儿似的往学校跑去,背后是爷爷的“慢点,别磕倒了……”。
  爷爷是慈祥的,是爱护他的儿孙的,有时他的那种宽容简直没有原则,也许是多年在外的漂泊,他太需要家的慰藉;一个人长年在外的孤独,使他害怕失去家人中的任何一个。就是我们犯了错误,他也都能以笑容相对,他象欣赏件件作品一样欣赏着我和弟弟、妹妹们,在他的眼里犯错误的孩子也是可爱的。也许就是这种心境,我的爸爸和爷爷始终没有分家,一直和睦地相处着。虽然到我们这一代已各在天涯,但这种家风和传统在我们身上得到延续,并埋下深深的种子,影响着我们和我们的妻儿。
  现在来看,我包括我的女儿愿意喝茶,都是得到当年爷爷的遗传。因为我爱喝茶,所以女儿喝茶的历史也早些。记得女儿小时候,她睡的早,突然醒来说口渴,我顺手把自己的茶杯端过去,女儿用小手捧着杯子“咕咚、咕咚”地连喝几大口,又把杯子推给我,非常麻利地躺下,很快又睡着了。
  喝茶对我来说,也成为工作、生活的必需,上班时沏一杯清茶,接打电话、看文件、资料或是在电脑上写东西之余,顺手取过茶杯自然不自然地品咂一口,非常惬意。晚上在外面有了应酬,喝多了点酒,最想念的也是妻早已泡好的茶水,回到家里喝上几杯,解乏也解酒。这几年,随着年龄和越历的增多,我涉猎的茶的品种也越来越多,花茶、绿茶、普洱茶、龙井茶、乌龙茶等等都喝过,前段时间愿意喝铁观音,最近又恋上了龙井。业余时间我也陪朋友喝过早茶和晚茶,品过蒙古族的奶茶、白族的三道茶和藏族的酥油茶,也随朋友到茶楼泡过功夫茶、喝过午后茶,但都喝不出爷爷凉在大槐树下的大碗茶的味道了。当年爷爷喝的茶叶,不过是在农村供销社买到的普通的散装茶叶,现在也不会超过几十元一市斤,但那茶香已深深地扎在童年的记忆里,那茶趣已成为我们后辈对爷爷莫大的怀念,成为对老家深深的眷恋。
  今天,到了朋友家,看到这沏茶的程序,品着这山泉沏出的茶水,又好似回到了童年,但这茶的味道也已不同于儿时的味道。只是感到,这老屋、这茶香、这热情让人怀念,让人感动。
  离开朋友的家,看着越野车两旁闪过的茂密的林木,偶尔路过的小溪流水,望着远方弯弯曲曲的出山的路,感慨我的朋友能够从这样的大山里走出来,确实隐含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和不容易。
  车,走很远了,我还在想朋友家那清澈的茶水,还有那爷爷凉在大槐树下的大碗茶……
            摘自2009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王涛

 


 

九月茶花遍地开(散文)

$
0
0


(《吃茶去》杂志)茶,本是天地造化之嘉木灵草所以,“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开篇即言:“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而唐末五代的王敷在《茶酒论》中,也是首先强调茶为“百草之首,万木之花,”既而又云:“我之茗草,万木之心,或白如玉,或似黄金”,对茶之自然形态大加赞美。

盛唐之前,古人种茶、采茶,大多注重茶的药用功效和经济价值,对茶树、茶叶之自然形态甚少审美性认识。中唐时,文人雅士在“比屋皆饮,举国之饮”的盛况下,逐渐认识并欣赏茶树、茶叶所独具的自然美;而在中晚唐时期,则出现了吟咏茶树、茶叶的诗句。入宋以后,文人雅士更是在诗文中对茶树、茶叶的葱绿、鲜嫩大加赞美的同时,又有人开始歌咏、赞美茶树花的素净和美丽。

宋人董嗣杲《茶花》诗则是将茶树花描写的楚楚动人:“花埋叶低寓春先,便想烹云煮活泉。玉脸含羞匀晚艳,翠裙高曳掩秋妍。灵随雷雨争抽瑞,尖吐枪旗趱摘鲜。带雪莫如开又落,采需谁厌老蜂颠。” 同样是欣赏茶树花,宋代高登却是有着别样的感觉,他在《双溪集》中有《次韵伯父茶花》诗曰:“鸟咮倾篮雨春霁,玉芳入眼雾冬昏。一枝肤雪壳中曜,静静低窗养晏温”。“直态妖香自不言,斫冰修月妙无痕。直须哜啜松风碗,岂患诗魔解醉魂”。作者在一冬日之雾中欣赏茶树花,归时他还将茶树花连同枝条采回家插在窗边的花瓶里观赏,他认为茶树花体白如雪,美而清香但不媚人。诗中还引用了《西阳杂俎·天咫》中的“修月”之传说,意思说茶树花之美虽经人为修饰,但却无修饰的痕迹……真真是绝妙之词。



文人对茶树、茶树花之爱赏吟咏,不仅使中国古代咏物诗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题材,而且说明人们对自然美的丰富性的认识又更一层。现代茶文化诗词作家戴盟先生撰写的“咏茶花”诗曰:“十月茶蓬放小花,晶莹素雅白无暇;不随桃李争春色,点缀秋光伴晚霞。”他在赞美了茶树花“晶莹素雅”、“点缀秋光”的品质同时,还形象而准确地描述茶树花“色白清幽”的“灵气”以及茶树花的香味和特征等等。

茶树花是雌雄皆备的两性花,色白心黄有微香,花朵不大,花期较长,从九月到十二月都是茶树开花期;也有少数延至第二年春天开花。而一丛茶树上的花,开放时可多至百朵;所以茶树花在盛开时节,可谓是茶园争妍,蔚为奇观。

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茶树花的美丽以及它独特的再生育能力。苏东坡的弟弟苏辙有一首《茶花二首》诗曰:“黄蘖春芽大麦粗,倾山倒谷采无馀。只疑残枝阳和尽,尚有幽花霰雪初。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岭梅如。经冬结子犹堪种,一亩荒园试为锄。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稍经腊雪侵肌瘦,旋得春雷发地狂。开落空山谁比数,蒸烹来岁最先尝。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

南宋诗人岳珂也有赞美茶树花的诗篇,他在《小春六花(之二)·茶花》诗中写道:“万峰落叶木槎牙,春色初因垄上茶。浅蕊黄金韻栀子,嫩容白玉沁梨花。西风凝露才成颗,北苑喊雷应未芽。苦口味言终有益,莫将容悦比浮葩”。茶以其味苦口为美。然而这首诗却是以茶树花作为比衬,说茶树花之美在于容悦,而茶味之美在于苦口。同时,诗人对茶树花也作出了赞美之词,他称茶树花有栀子花般的风韵,梨花样的容姿;诗人还特别指出茶树花并非只是以容悦取于人,它在秋冬季节里还默默地孕育着果实。诗人岳珂还在《茶花盛放满山》的诗中写道:“花容缜栗露冰肤,消得脂韦酷作奴。叶底绽葩黄映玉,枝间著子碧垂珠。洁躬澹薄隐君子,苦口森严大丈夫。便合味言归隽永,移根禁籞比青蒲。”岳珂的这首《茶花盛放满山》诗先是描述了茶花,茶和茶之果实,他称赞茶树花的结构致密和它白色的花朵;尔后又将茶果实喻为碧色的大珠子;最后还以“隐君子”与“大丈夫”来比喻茶品之“洁躬澹薄”与茶性之“苦口森严”。可谓是比喻之巧妙,赞誉之妙矣。

茶树花冬日开放,似梅亦清香,而古人对此却是早有赞誉。明代著名养生家高濂在其名著《遵生八笺·四时幽赏录》中,就有一段关于茶树花的描述:“两山种花颇蕃,仲冬花发,若月笼万树。每每入山寻茶胜处,对花默茶色笑,忽生一种幽香,深可人意。且花白若若剪云绡,心黄俨抱檀屑。归折数枝,插觚为供。枝梢苞萼,棵棵俱开,足可一月清玩。更喜香沁枯肠,色怜青眼,素艳寒芳,自与春风姿态迵隔。悠闲佳客,孰过于君?”想来,这不为一般世人所注意的茶树花,在文人的笔下竟有如此着色、香、雅、韵的美妙景象和意境,读着这段精心的描述,以致在每每品饮着茶花叶片的时候,真真感觉到那茶树花是“香沁枯肠”……有着如此美好的感觉,自然是“悠闲佳客,孰过于君”?!

茶树花的色调虽然是逊于同科山茶,然每每开放时竟也是有着不凡的姿色。宋人陈与义在《初识茶花》诗中写道:“伊轧篮舆不受摧,湖南秋色更佳哉.青裙玉面初相结,九月茶花满路开”。诗人在湖南境内乘轿欣赏秋日的美景时,对于初次相识的茶树花特别地欣赏;于是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茶树花的叶子和花比作“青裙玉面”。而“九月茶花满路开”则说明诗人的旅途中处处都是茶园。

元代虞集《题饶世英所藏钱 举四季花木(之四)家茶》诗中说:“万木老空山,花开绿萼间。素装风雪里,不作少年颜。”作者对茶树花进行了一番赞美,他说茶树花能笑傲风雪,却又无妩媚人之色。同是元代的朱德润在《题白茶花诗》中对茶树花又是一番别样的赞赏,诗中写道:“秋髙银河泻,碧宇净如洗。飞仙自天来,幻作白茶蕊。清香不自媚,迴出山谷底。盈盈双玉环,婉立庭户里。风霜非故林,雨露结新意。”茶花洁白,花叶清香,但不自媚;诗人画中那洁白的两朵茶树花宛如天上的两位仙女,柔美娴雅地来到人间。但这里不是风霜摧残的故林,而是雨露滋润后结出的精华;诗人将茶树花比作美丽的仙子,说它虽然是身处深山,开放在深秋,然却有着清幽清香……画家将它画在屏风上,虽然是给它换了一个环境,但却是别具一种新意和清新。这首题在花屏上的诗,道出了茶在人们心目中神圣高洁的地位。

清人陈维崧在《湖海楼词集》中有“劝金船·茶花”诗:“绿纱窗底幽姿喷,射白花盈寸。玉娥小剪明罗晕,递顾渚佳信。檀心暗蹙,悄向胆瓶安顿。最喜妆楼小捻,偏解春困。茶娘家与春山近,雨过香成阵。不知名处花尤俊。好傍人蝉鬓。懊恼三真茶,长把红芳树混。谁似伊行素雅,并没脂粉”在这首词中,陈维崧赞美了茶树花的幽姿、素雅和没有“脂粉气”,在漫山遍野的“不知名处”俊俏地盈盈地绽放;值得注意的是,诗人说顾渚山上的顾渚茶树的花不仅仅是花瓣色白,而花蕊却为浅绛色。

“茶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说:“花如白蔷薇”,即茶树的花朵是白色的。但是,现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在其主编的《茶经述评》中谈到茶树的花冠时也称:“花冠白色,少数淡红色”。

然而,淡红色花朵的茶树花,却是少有发现,也少见记载。日前,阅陈观沦先生《五十年茶叶研究录》“茶事见闻随笔”时,发现陈观沦先早在1989年第二期的“茶人之家”杂志上,就以“盛开淡红色花朵的茶树”为题,记叙了他发现淡红色茶树花朵的见闻。1944年,陈观沦先生在中茶公司祁门凫峰溪口实验茶厂工作期间,经常到凫峰溪口四大名家茶产地作调查研究,他说当地的茶树杆高、枝粗、叶大,一般树高有3至5米,采茶时要用梯子爬上树采摘青叶。当年11月,陈观沦先生与同事在祁门凫峰溪口东北方约十余华里的山岗边,忽然发现有数棵开着淡红色花朵的茶树,很像春天里盛开的桃花。陈观沦和同事们感到十分惊讶,怀疑那开花的是不是茶树,随手折下几枝带回厂里鉴别。过了几天获得陶先生的复信说:“送来淡红色花朵的‘茶标本’,确是茶树,记得在日本留学时,我也见过这种淡红色的花朵的茶树”。陈观沦先生在文后说:“50年之后,作者经常在浙江茶区奔走,期望能再次发现这种盛开淡红色花朵的茶树,但迄今未能如愿。”

清人陈维菘还在《醉乡春·咏茶花》词中说:“鼎内乳花将溜,瓶里玉花先逗。真皓皓,太伶俜,雪暗茶园如绣。叶与花情相斗,花与叶芳相糅。将嫩蕊,比幽兰,幽兰还逊三分瘦。”诗人在词中称赞茶树花洁白幽雅,然又能将茶园妆点的犹如锦绣。同时,诗人还准确地描写了“叶与花情相斗,花与叶芳相糅”的生长的规律。据科学研究测定:茶树花的解毒、降脂、降糖、抗衰老、抑癌、滋补强体和美容养颜作用都很好,它的可利用率可达90%以上。茶树花还含有蛋白质、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和过氧化氢酶等等,对人体具有解毒,增强免疫力等功效,是一种优良的蛋白质营养源,有很高的工业提取和商业利用价值。

   随着人们对茶树花的研究、开发和加工利用的不断深入,茶树花将具有越来越好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在这里我们引用广州茶文化促进会会长邬梦兆先生的一首咏《茶花》诗作为结尾:花形细小添灵气,色白清幽荈客崇。盛放新生梢叶上,深藏峻岭众山中。何需茉莉馨香味,不羡杜鹃火样红。只盼枝繁芽儿壮,甘为国饮展雄风。                                                                                          

                       摘自《吃茶去》杂志;作者:


 

中秋(诗)

写在茶叶上的诗(散文)

$
0
0



业余爱好诗文的我,工作之余常常去读名家的诗文佳作,也去写写自家的诗文习作,亦诗亦文,雅俗共赏,直抒胸意,让我进入疑似“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心境 。同时嗜好茶香茶韵的我,闲来饭后也喝点清香茗茶,尤其是来一杯清香韵致的好茶,香气高爽,回味悠长,唇齿留芳,久而不散,让我渐入“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的意境。正如人们说的,神通八极的是酒,思联四方的是茶。我不怎么喝酒,但却不时喝杯清香的乌龙茶,那茶香茶韵,却让我常常沉浸在茶的清香蜜韵里。

周末假期在家,天气有些灼热沉闷,午休之后,冥冥之中又想写有关茶的诗文,匆匆打开电脑,敲打着灵动的键盘,,写了删,删了写,删删写写,写写删删,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一气之下把电脑一关,在房间里打转,心里却还是神情忐忑不定。待慢慢心境平复些,却无意中想起一年前去北方旅游时,在当地工作的一位过去同部队的老战友曾来我住处一叙,并送我两盒产自当地的上好绿茶,便找来观赏品香一番,还不禁让我想起了宋代苏东坡在游飞来寺时曾吟过的“愿为中宿客,漫品笔架茶”佳句的意境来。

正是这茶香诗韵的“诱惑”下,我换掉了平时泡在玻璃茶杯的家乡茶,随手打开绿茶的茶罐,特意抓了一撮几芽碧嫩,外形肥壮均匀,紧结卷曲,色泽绿润,内质馥郁的乌龙茶叶,投放到洁净澄透的玻璃茶杯中,并向杯中缓缓注入沸腾的纯净水,杯中那条索紧结,色泽乌润带青的叶片顿时在水中翻滚浮沉,交融晕染。水由澄澈渐渐变成了青茶汤色金黄尚亮,茶叶由干枯渐渐舒展丰润,终至相互浸透,结为一体,让我的心也随之好像生出了一片绿意来。不一会,透过那沸腾的水蒸气,一股不可名状的清长香气轮番扑鼻而来,让我感到一身舒爽神怡,并从中领略了那魂牵梦萦般的茶香韵致。当我啜上一口时,又顿觉其味爽口回甘。一股清香带甘的茶香味直在我的口腔和舌尖上翻腾,尔后直下喉咙胸腔,把我之前那烦躁的心情意境顿时退去,觉得全身舒展自如,神清气爽,就像那紧缩的叶片,在清水中,云卷云舒;在闲庭里,悠然漫步。那舒展的叶片,在杯里悠悠旋转,上下翻腾,让我静观其意境,独享其清福。这正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我凝望着,品啜着清醇甜甘的茶香茶韵,顿时让我思绪联翩,心头扑腾跳荡,不知不觉地翱翔在茶的生命里程中……

你瞧:在酷暑寒冬的季节,万物一片寂静,就是平常最爱冒尖的南国木棉树,喜欢炫耀的桃蕾柳芽,也无不都在酣睡中做着一个又一个的天真美梦。但大山里的茶树却在寒霜彻骨的冬日,毫不瑟缩,一身凛然地傲立在深山地域中,顶寒风冷雨,冒霜冻雪凛,默默地积蓄着身体里的能量,为春天的到来呈上滋润、厚实的嫩叶,为人们的品嘇献出清韵茶香。春风乍暖、清明前后,早已探出翠滴绿嫩的叶片,任由采茶姑娘们的巧手摘去篓中,送到茶叶制作工房,历经火锅上烘,热浪里炒,布袋里揉,从绿嫩里卒死,在干枯后重生,以纯朴诚挚的干枯一叶,成为千家万户的香茗,在壶里杯中变幻,在口中腔里留香,化作人世间的青春活力和厚重温馨。

你看:虽然这绿茶只是条索紧结,色泽乌润带青,没有华美绚烂的外表,没有妖媚招摇的气象,也没有堂皇尊贵的冠冕。但它却有纯朴自然,率性本真,可恬淡,也可清静;可绚烂,也可壮烈,最终回归于平淡和宁静之间。

是啊,品茶,即品人生。悠悠品茶情,漫漫人生路,一抹艰难,几多烦恼和疲惫,一并浸入杯中缓缓地消解和忘却,心境超于平和,情感得以净化,气韵得到提升,让人沉浸于物我两忘的梦幻境界。所以,人们说,一片茶叶,一片生命!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的一生不也像那茶叶一样,在生命的里程里,倾情绽放自己美丽的一生,最终沉淀下一世的精华,百世留芳在人间!

想着这茶茗的生命,我的心头骤然一亮,似乎一下明白了什么。那一片片干枯的茶叶在杯中翻腾,水中舒展,最后变成了一页页绿色的生命诗笺,那舒展的茶叶,那浓郁亮澄的茶汁,那沁心温馨的茶香,洋溢出一幅诗情画意的人生诗卷!

茶啊茶!这不是纸绢上写出的诗篇,这是写在茶叶片上,让人阅读,让人赏析,让人品啜,让人参悟,舒人襟怀,亮人眼目,开拓心境,启迪人生生命的厚重诗笺!

                    摘自2014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赖运胜)


 

一杯茶的禅意(散文)

$
0
0



光洁而滢润的茶杯,是景德镇的瓷器,散在杯底的一撮茶叶,在沸水的注入下,向着杯壁飘散,随着氲氤的水气逸起,一杯无华的水里,开始漾起婺源绿茶的春韵。这个时候,茶芽在杯中是舒展的,嫩绿、轻盈而灵动,仿佛一朵花在打开花蕊……在安静的期待中,我总欢喜把茶杯的杯盖留少许缝隙,让绿茶的清香从杯沿飘逸,闭目闻香,心中就有了婺源山水纯生的气息。

在我醉心的一杯婺源绿茶中,不仅蕴藏着缭绕的晨雾,山野的露水,明媚的春光,还有南方嘉木的体味。而这些,都是内潋的,一如国画中的淡墨轻抹,不显山不露水,自然而顺畅。倘若做不到静心品味,这些都将悄无声息地从唇舌间溜走。这样的感受,让我每一次品茶多了一份情趣。品茶,我注重的是过程,独自一人或二三知己相聚,用素雅的青花瓷杯,泡上一杯绿茶,茶香氲氤弥漫,身心与话题都有了茶香的浸润。久而久之,我觉得婺源绿茶不仅耐泡,而且醇厚与香味都适到好处,一杯在手,便有了无声的牵绕,便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啜饮,不像有的茗茶,采撷时芽苞还未打开,茶品如米粒,却经不住泡,冲泡一二次就寡淡无味了。许是多年的品饮习愦,我对婺源绿茶有一种自然的亲近,而对婺源绿茶之外的“名贵”、“新宠”,也就敬而远之了。

如果剔除了诗意的包装与渲染,“明前茶”(清明前采摘的茶)、“雨前茶”(谷雨前采摘的茶)、“雨茶一级”,是婺源民间以节气对绿茶茶品的称谓。我觉得这是民间直白之中潜藏的智慧,简洁、质朴、纯粹,茶品对接节气,一听就能让人了然于心……“绿野盈眼,绿意在怀。婺源的味道,俨如一杯绿茶冲泡着,品味着,就有了四季春韵的舒展,就有了一年的闲适与恬静。”……“‘寥坞泉中水、鄣山顶上茶’。无论水还是茶,都是婺源的极品,却不是一般茶客所能奢求的,即使土生土长的婺源人,也需要机缘与境遇。”……这两段文字,是我在一篇名为《婺源的味道》散文中叙述的,语境中除了个人的情结,还有婺源山水的纠缠。“歙州茶生婺源山谷”(《茶经》),这或许是我读到对婺源绿茶最早载记的文字,却不知道怎样对茶这种从陆羽《茶经》中走出的植物,表达更为到位,只知道茶根深蒂固地紧扣着婺源人的生产生活主题,且经久地鲜活着婺源人生产生活的状态。一天之中就有“朝茶”、“午茶”、“夜茶”之说。“朝不可食,不可不饮”。早晨起来洗漱完毕,泡一杯绿茶,细品慢饮,让清新的空气与绿茶的清香沁入心脾;午饭之后,浓茶一杯,消食健胃。喝午茶与朝茶不同,讲究的是浓。夜幕降临,一杯香茗饮庭院,一天劳作的疲倦也就烟消云散了,也就有了一份惬意。“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清代诗人郑清之仅用十四字茶联,就给人们描述了茶礼的妙处。婺源人以茶为礼,不断提升生活品位。在婺源人家,茶礼、茶俗蔚然成风:饮茶习俗是“客来斟茶,双手捧上”,客到,主人第一礼便是上茶,情感真挚,朴素大方。贵客到、逢年过节、婚丧喜庆等,讲究吃“粿籽茶”,还有“浅茶满酒”或“七分茶八分酒”之说。婺源风俗中还有许多都与茶有关:姑娘出嫁前要用最好的茶叶扎一朵“茶花”,出嫁时就在亲朋宾客面前沖泡,敬公婆和宾客。亲友姑嫂便围着这朵“茶花”,夸赞新娘心灵手巧。新人出嫁带给婆家一人一双的新鞋中,每一双都要放些干茶叶,取“茶叶年年发新枝,采(踩)不尽芽还发”的寓意。年三十晚,婺源人家要在灶前为灶司老爷备茶坐世。大年初一开大门祭祖宗时,先要摆上“桌盒”(内装茶点),再向祖宗拜揖、焚香、献茶。在婺源,茶还成了药的代词,婺源人去药店点中药,不直接说“点药”,而是说“点茶”;见人煎药时,也只能说是“煎茶”……婺源绿茶在历史上不同的年月,以馥郁的香气经久地缭绕着婺源人的记忆。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既是婺源人生活的开始,亦是婺源人生活的延续……

相传五代时,有一慈眉善目的方姓老妪在婺北浙岭头的茅屋中居住,每日为过往的行人挑夫烧茶解渴,长年累月从不间断,且不收分文。天长日久,人们都亲切地叫她“方婆”。婺源东北部的浙岭,系吴楚分源之地,冈峦相接数十里,一条十五华里的驿道蜿蜒盘旋,也是徽饶二州的必经通道。方婆辞世后,葬于浙岭边上。过往的商人、赶考的学子感其恩德,途经其墓时捡石堆冢,以报其恩。年复一年,方婆的墓逐渐堆成了高约六米、占地一分的大石冢,世人称为“堆婆冢”。明代诗人许士叔过浙岭,留下了“乃知一饮一滴水,恩至久远不可磨”的咏叹(《题浙岭堆婆石》)。

在婺源,方婆对民间风俗的影响深远,乡民以礼待客,以做好事为荣,在乡村一些山亭、路亭、桥亭、店亭设缸烧茶,不取分文。有的甚至帘旗高挂,上书“方婆遗风”四个大字。辛卯年春,友人程鑫文在城外金盘与鹤溪之间开设“德鑫园”茶楼,鳞瓦叠起,飞檐雕梁,虽然都是新建的,却承传了徽派元素,与山峦茶园村落进行呼应,颇具特色。我请书法家红灯兄书“茶道”条幅致贺,其用意不仅希望能够传承婺源茶文化,更要彰显婺源茶人的精神……在“德鑫园”品茶,尽管有多种品牌可以选择,我却对鑫文自产的婺源绿茶——“森学春”情有独钟……“茶”字的谜面是“人在草木间”,而“茶”却成了婺源人生产生活的谜语。我在几年前写《茶境无边》歌词时,就进行了引伸借用,记得歌词最后一段是这样唱的:人在草木间/茶境无边/每一缕茶香/都是自然生态的采撷/人在草木间/茶境无边/每一缕茶香/都是大地深情的致意……

“大家摘茶”、“大家摘茶”……茶鸟此起彼伏的叫声,在春天里掠过茶园,随春光流淌。这样的鸟声,是从婺源茶韵缭绕的村庄里叫起的,像一句句带有古韵与灵性的春之赋,集结在我的文字中。有了茶鸟的叫声作背景,我在书房里品饮的绿茶与写下的文字,都有了盈盈的绿意,心中不由蓄起了清明,仿佛时时都有一种自然的气息在传递。

……天/这样蓝/树/这样绿/生活/原来可以这样的安宁和美丽……我不知道席慕容当年写《禅意》的诗句时,是否有一杯茶相伴,这当然不是我猜度的本意。然而,我想表达的是,一杯茶的禅意与这样的心境是相通的。

摘自2014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洪忠佩

 

 


 

河北省茶文化代表团开启“润思祁红”九华之旅

$
0
0

                               


为了进一步加强河北省与安徽省茶文化交流,推动宣传安徽名优茶进程,让更多的河北省茶馆业主、茶文化爱好者了解安徽尤其是池州市厚重的茶文化历史和茶产业发展状况,10月19日由河北省各地市茶文化机构组成的河北省茶文化代表团50人正式启程,前往安徽池州九华山开展为期3天的茶文化之旅活动。这是继河北省茶文化代表团福鼎白茶文化之旅、武夷山茶文化之旅、安溪铁观音茶文化之旅、浙江湖州“三色茶”文化之旅、广西六堡茶文化之旅、广东英德红茶文化之旅之后,河北省茶文化代表团将再度探源安徽池州茶区茶文化游学之旅,感受历史悠久并在祁门红茶中享有至尊地位的安徽祁红所带来的茶文化魅力。

近年来,红茶产业迅猛发展,在中国六大茶类已经形成红茶类别“祁红”的鲜明特色。祁门红茶是中国传统功夫红茶珍品,素有“茶中英豪”之称,与斯里兰卡锡兰高地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的国事茶礼。池州作为祁门红茶产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制茶史。作为中国世博十大名茶,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润思”祁红,历史悠久,地位独尊,其茶叶生产基地遍及祁门、黟县、石台、贵池等地,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遗存。

据悉,河北省茶文化代表团在池州进行茶文化活动期间,与安徽茶文化、茶叶社团组织在当地共同举办“润思韵·燕赵情”为主题的“冀皖两地茶文化交流大会”、“燕赵茶人情系霄坑茶席联谊会”、“九华大觉禅韵禅茶文化交流会”,以及“品润思·话祁红”为主题的“燕赵茶人祁红茶文化之旅品鉴交流大会”和在茶区进行采茶、制茶和品茶体验。

本次河北省茶文化代表团“润思祁红”九华山之旅是由河北省茶文化学会、河北省茶文化研究中心安徽省茶文化研究会安徽省茶叶协会主办,河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北省燕赵文化研究会石家庄市茶文化协会唐山市茶文化学会保定市茶文化学会张家口市茶文化学会秦皇岛市茶文化学会衡水市茶文化研究会邯郸市茶馆行业协会邢台市茶文化学会廊坊市茶业协会承德市茶文化学会沧州市茶文化研究会、《吃茶去》杂志等协办,安徽国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我的外号叫“茶杯”(散文)

$
0
0

                    

不好烟,不好酒,好茶。

工作一直是文案,好茶首先缘于提神。烟酒茶都是提神的东西,不沾烟酒的人如何提神?问高人,高人说:“我就喝茶。”象棋大师柳大华下棋必喝茶,棋不顺时,就端茶杯,遇大赛,看到柳大华就看到他的茶杯。

从此就喝茶,年轻时喝茶没什么讲究,有茶叶就行。喝久了,喝习惯了,偏爱菊花茶。

菊花茶是自己配的,茶叶可以不讲究,菊花是特别讲究的。不敢到超市买,一般都到药店买菊花,买上好的野菊。泡茶时,比例自己把握。上火了,菊花就多放些,火泄了,菊花就少放些。经常在电脑前码字,菊花茶也有养眼的奇效。

我喜好的茶叶,必到茶产地去看,看茶树,看茶树生长的环境。我家乡附近最好的山区是五峰,那里产茶。五峰经常有野物被活捉了到菜市场卖,我瞧那野物,比如野鸡,眼睛有神,羽毛闪亮,见人就扑腾。我就想像那山有多高,水有多清,树有多密。单位放假,就瞅空跑到五峰去考察。车在山腰跑,雾在山谷绕,看不到茶树。雾散了,才发现茶树就在雾里。近看茶树,叶尖尖细嫩得令人疼爱,阳光一照,茶绿得沁人心脾。再看树脚下,没有人工肥,腐叶滋润的泥土散发出清凉的芬芳。

如此看重茶叶的质量,是因为人一天喝的水比吃的饭多,茶水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人身体的素质。

人说烟出文章酒出诗,我没试过。我要说的是,茶出文字材料。如果说文章和诗是神来之笔,那么文字材料就是苦活,白领做的苦活。十年文案,我发现同行中有八成以上是茶君子。究其原因,一是办公室禁烟,二是茶更能为文案解乏。不敢揣度别人的感受,我只说我的菊花茶。

茶的享受,从泡茶始。配茶、冲水就是一种休息和愉悦,枯燥的办公,调剂出生活情趣,就是一种享受。我经常听到隔壁的头儿在办公室偶尔五音不全地哼歌,正是他离开电脑泡茶的时候。茶,让人一下子轻松了,放开了。茶从沏上以后,喝不喝,人就开始跟茶有了交流。时不时要揭开茶盖闻一闻、瞧一瞧,茶水的一丝清香,茶叶的一点绽放,都是语言,是茶在说话,让独坐电脑前的我,不再孤独。乏了,喝一口,清香入腑,有美食感。写着写着,什么给忘了,喝一口,就想起来了。头儿要求加班,猛喝几口茶,怨气也就下去了……

喝菊花茶对我身体带来的好处,也多次在QQ空间与人分享。首先是我的视力比一般人要好,人到中年,许多同行都带眼镜了,我没有。菊花茶对缓解视力疲劳,是有医学依据的。但这种缓解非常轻微,只有长期坚持喝一种茶,才能见成效。再就是扁桃体,文案的职业病之一,就是扁桃体经常爱发炎,特别是有烟史的朋友。办公室的老许,抽空就要跑到卫生间抽一口的,以前老听他喊咽喉疼。自从被我搞成“菊花茶”朋友后,扁桃体就安分了。我也是这样,扁桃体和整个咽喉部位,一直没半点毛病。再就是气色,搞文案的走出去最显著的标致,就是气色不好。茶水有规律的有效补充,让我的气色姨直很好。

喝茶,也缓解了我的生活节奏。上卫生间都要一路小跑的快节奏时代,要把节奏慢下来,还真不是件容易事。但茶文化天生就是慢生活享受,茶水是泡出来的,茶味是品出来的,热茶是要慢慢喝的。与茶对话,你需要斯文,需要空闲。当我们活得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的时候,茶,让你安静下来。

我生活中的许多灵感和创意,都是在阳台上品茶时想出来的。我空坐着,老婆有事会叫我,但我喝茶的时候,老婆是不打扰我的,她不认为我在喝茶,认为我是在补充能量,跟吃饭一样。

当一个人的爱好成为习惯的时候,就成了生命的一部分,或彻底融入了生命。有好酒者年老时没了名字,叫“酒坛子”。我现在没怎么老,也有了外号,叫“茶杯”。

     (摘自2015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阮红松

 

 


 

“润思韵·燕赵情”冀皖两地茶文化交流大会在池州举行(图)

$
0
0

                                 

1020日下午,以“润思韵·燕赵情”为主题冀皖两地茶文化交流大会安徽池州举行。本次活动由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安徽省茶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吃茶去》杂志携河北省各地市茶文化、茶事社团机构协办,安徽国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以河北省各地市茶文化、茶事社团机构和茶文化爱好者组成的河北省茶文化代表团在安徽池州进行茶访问期间,1020午来到了位于池州的祁门红茶龙头企业——安徽国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参观访问,并与当地茶界共同在安徽国润茶业老厂房里举办了冀皖两地茶文化交流大会”。                               


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吃茶去》杂志总编舒曼在与当地茶界介绍了源远流长的河北省茶文化历史资源。与此同时,舒曼希望作为销区的河北省和作为产区的安徽省架起茶叶产销协作桥梁,加强合作,共同为中国茶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舒曼指出,从茶园到茶杯的经营模式始终是河北省茶馆业主们所关心的话题,探源和了解润思祁红有机茶基地和寻踪祁门红茶文化渊源是河北省茶文化代表团此行的目的。                             


安徽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所长茶史及茶文化硕士研究生导师丁以寿教授在会上为河北茶界人士详尽介绍了安徽省茶文化历史资源和池州茶文化脉络并向河北茶人讲述了安徽省名茶的历史故事,以及中国十大名茶中安徽独占四款的荣耀。                              


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副会长河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克夫发言中代表河北省茶界感谢国润公司对本次活动的支持。胡克夫说,千言万语归结在自己的二首诗中,并现场以“润思祁红”四字藏头口占第一首:“润物有天地,思韵一品茶。祁门纳众生,红玉迎朝霞”。接着又饱含深情吟诵第二首“北客又闻桂花香,欲把他乡作故乡。千里相逢润思情,一心祁红勿相望”的诗作。                           


池州市农委书记张寿峰在发言中详细介绍了池州市茶业历史概况,讲述了茶产业种植、生产规模品牌运作以及池州茶产业今后发展规划,并希望河北茶界能够经常来池州走一走、看一看,让更多的人了解池州茶文化和池州名优茶                                


安徽省茶叶协会副会长、安徽国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殷天霁在交流中介绍了企业在祁门、黟县、石台、贵池等基地运作状况,回顾了贵池茶厂和国润企业六十多年制作祁门红茶的历史传承。殷天霁通过对润思祁红”品牌运作,向河北茶界讲述了祁门红茶的起源与发展润思有机茶的重要性并希望河北茶人在池州的三天学习和考察中,能呼吸池州新鲜空气,沾上九华山灵气,带回祁门红茶香气,最后希望大家回去后更加健康秀气。

通过本次交流大会,让河北省茶馆业主们开阔了眼界,对安徽名优茶以及祁门红茶各项指标以及今后的经营祁门红茶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河北茶界与安徽茶界的茶文化交流。                              


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池州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朱永胜、池州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吴满霞、池州学院尹文汉教授、池州市茶叶协会秘书长汪贵帆。国润茶企作为河北省茶界新创立的学习和体验基地,交流会最后,舒曼、胡克夫、殷天霁、汪贵帆等共同为“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学习基地”揭牌。

                               
代表们参观润思祁红老厂房。

    冀皖两地茶文化交流大会期间,河北省茶文化代表团参观了中国唯一留存的祁门红茶木质联装生产线,这里是中国祁门红茶生产保留最为完整也是唯一的工业遗存。计划经济年代,中国大部分祁门红茶从这条流水线上走向世界。
                          

“冀皖两地茶文化交流大会”与会代表合影。

代表们参观留存下来的目前国内唯一祁门红茶木制储存库。

学习祁门红茶制作传统工艺。

过去的老车间里,依然散发着祁门红茶的浓香。

   

 


 

燕赵茶人情系霄坑茶席联谊(图)

$
0
0

                                                     

深秋池州霄坑茶区,翠色怡然,秀色可餐。

河北省茶文化代表团“润思祁红”九华之旅一行50余人,乘车沿着25公里长霄坑大峡谷一路盘行,只见错落的山村,幽寂的田野,叠翠的山峦,清畅的溪水,给生活在北方的茶友带来了心旷神怡的惬意。                               


10月21日,润思祁红基地忽然催开了“人间芳菲”,绽放出燕赵茶人情系霄坑山水的风和日丽。这一天,在池州市霄坑茶区“润思”基地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燕赵茶人情系霄坑茶席联谊”活动。这次活动在铺设“山水茶席”互动的主打下,分成了采茶、制茶、品茶、种茶四大板块。                             


上午,代表团成员徒步沿溪流上山到“润思”有机茶基地进行分组采茶,在诗画般的茶园里,赏一季嫣然,体验与霄坑山水、与自然相合的情趣。其秀美景色,跳跃出宋代诗人王十朋曾在霄坑峡谷写下了举目皆翠无人居,谁家姑娘在采茶的意境。原来是来自燕赵大地的采茶女在茶香如醉的霄坑采摘茶叶。

                                

在基地制茶,是代表团成员体验项目之一。代表们在制茶师傅的带领下,简单了解了祁门红茶从鲜叶杀青初揉堆闷再从复揉干燥的工艺流程,还纷纷亲自动手制作茶叶。

中午时分,润思基地的平台上放眼望去,霄坑峡谷的溪流发出了悦耳的声响。天空清朗,素席抱真,六席流动的茶席铺设出润思祁红悠悠茶韵此时此刻,王十朋笔下举目皆翠的霄坑有了“润思”茶语,眼前所呈现的大有身在茶席、心闲四野的生活禅意。

柔软的竹枝在微风中摇曳着生机,含情脉脉霄坑峡谷张望两地茶友,似乎在说:秀美景色,切莫辜负润思祁红茶香。游走的“茶席”从河北走到了池州,走进了霄坑。小小茶席,用自己最丰富的“茶语”,概括了慷慨悲歌的燕赵故事,浓缩了小家碧玉的皖南柔情。

溪畔幽花俏丽,折枝插花,自成画面,又有熏香清玩与品茗清赏。六台茶席,在燕赵茶人精心布置下露出俏丽容颜,将霄坑山水腾升出袅袅茶烟席席悠然于山水间的茶席,实在冀皖两地茶友举杯难舍。

一样的茶韵,别样的体验,大家一起来品茶,两地茶友飘云随幽静的禅意中,一起演绎那一口润喉、两口润心、三口润思诗念

素衣、素茶、素花、素香温馨组合,燕赵茶女如天人合一,煮水泡茶,温盏取茶,润思的味道素抱怡然。你,认认真真地泡茶我,小心翼翼地端茶,让一缕茶香成为你我的笑容——浪漫中的纯洁。

此时此刻,拥有一双发现美景的眼睛,原来最美的去处就在天地山水陪衬下茶席空间

有道是“峡谷润思茶霄坑暗香来走!茶人们扛起铁锨,在霄坑五队的燕赵茶园里种下一棵棵自己的茶树。参加活动的茶人们说,当端起茶杯时候唤醒周边每个人共同感受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魅力。

两地茶人们的互相问候,飘洒着诚挚的温情,青瓦下的生活,是彼此的追求,架起生活的风炉,煮一壶你我的流连。好茶醉山水,任年华似水,如风一样飘渺。

霄坑茶园1021日这天的主打曲目是燕赵茶人铺设的精彩而又温馨的茶席。体验一席洒脱,让人们真正走近了霄坑的世界,最近了润思蜜香

这一天,燕赵茶友的朋友圈被霄坑山水茶席刷屏;

这一天,燕赵茶友的朋友圈被一杯“润思”友情刷屏。

                                                 (舒曼茶话

                                       

 


 
Viewing all 87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