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舒曼茶话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2

长沙问茶及其铜官窑之行(图)

$
0
0


去年末,初冬的湖南茶陵好像处在黄梅雨季,几乎在茶陵参会几天都淅淅沥沥地下着细雨,及至会后去长沙问茶时,那番时雨时阴的气象倒是给迷雾的湘江增添了朦胧雾霁的色彩。

提前与长沙茶友李炜兄、谢欣雨微信有约,故抵长沙后,先行来到馨雨“一禅空间”品茶,然后晚上再去李炜兄的湘汀茶院用斋和茶叙。

想不到“一禅空间”茶馆馆主谢馨雨在我细细打量茶室时却给了一份意外惊喜。言语间,馨雨慢条斯理地说出了“一禅空间”准备落地到岳麓山爱晚亭附近的一处幽静的楼台亭阁,而且已成定局,并邀我当下一同前往未来“茶空间”新址。恰好,湘汀茶院的院主李炜兄前来,说他先去接上蔡镇楚教授后,约定在岳麓山未来的“一禅空间”见面。李炜兄说完,便先行而去,我和馨雨亦不紧不慢驱车来到了岳麓山。                                
岳麓山茶院一景。                                                                
右起:谢馨雨、李炜、蔡镇楚、舒曼、彭望球。

(图注:岳麓山茶院一角)


顺着爱晚亭边上一条植被茂盛的小路向上漫步十余分钟,忽见于松涛声中显现有一处非常宁静的院落,树木掩映,苍翠欲滴,这是一处既古朴和优雅,又悠然和深邃的小天地,曲径流,幽静无比。馨雨面露喜色说,在这莺飞蝶舞的“茶空间”环境中,让茶道、花道、香道、琴道等优雅生活方式,与周边的山岩苍林碧池融为一体,在这里绽放出一种妩媚,让人有说不出的惬意。话语瞬间,能听得出这是馨借岳麓山的秀美来书写雅致生活的文章。馨雨让我给这一处优雅而迷人“茶空间”起个名字,于是我想了一想对馨雨说:“就叫‘岳麓山茶院(苑)’,而‘一禅空间’则是它的文化内涵”。说者无心,但能否随主人的意愿就另当别论了。      
  (图注:岳麓山茶院一景)


不一会儿,大家都到齐,我和蔡镇楚老师及长沙茶人李炜、彭望球、谢馨雨等先来到一间氤氲着清幽古雅气息的屋内,屋门额上书写“中堂”之名,这是院落的中心建筑。入座品茶,一壶“湖南黑茶”佐以几碟茶点,大家先是对馨这处“茶空间”开始评头论足,然后又都沉浸在这片“漫山松涛锁茶院,一涧寒潭蕴茶香”意蕴之中。一杯湘茶,一番茶话,一麓山水,一份茶情,大家都希望馨能守着得天独厚的“茶空间”,为长沙茶文化体验树立标杆。

走出“中堂”,眼见一条清澈的小溪在岳麓山茶空间贯穿而过,我们沿溪信步而行,溪畔中式建筑错落有致,亭廊相配,秩序井然,周围山峰绵延起伏,密林幽深宁静,相趣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面,不由让人顿生感慨——煮茶品松涛,廊桥闻琴声,茶亭听雨声,斯情斯景,恨不能久住于此。看来,岳麓山的景色注定与馨的茶生活打上难舍的烙印。及后,得蔡镇楚老师相赠《中国茶文化美学》一书,看到眼前取之不尽的山水题材,恰也吻合了书中倡导优雅茶生活的美学情趣了。

我喜欢这里的宁静、这里的安逸,只有在这样一种美景如画的情调中体验茶生活才真的走“心”。相信不久,这所岳麓山茶院里将开启琴弦不绝,书声如缕,茶香弥漫,焚香袅袅,花艺审趣的大门,成为当代崇尚优雅生活方式学子心灵的源头活水,穿越尘世智慧的静雅去处。    
  在长沙湘汀茶院与茶友座谈。

当晚,湘汀茶院里的老茶已煮好,李炜兄特意安排了一场纯粹的茶友见面会。湘汀茶院在长沙已小有名气,长沙茶友中皆有布衣情怀者常相聚在这里,此间开坛布道皆为公益,弘茶养正,正心立德,快意人生,滋润着茶友心底,尤其对铸就传统文化的未来大有陴益。此时此刻,有关对禅茶问题的思考在茶香中延伸开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茶友们在湘汀茶院品茶论禅,享受禅在当下一丝一丝的弥漫,肺腑里荡漾着湘茶的香韵,能让心慢下来,启以般若智慧,问问茶在哪里?禅又在何方?莫道是当下的寻梦就在当下体验,哦,得以片刻的享受,就是禅茶的妙用。

让禅走进生活,让茶洗涤灵魂,湘汀茶院的禅茶妙境尤感一缕春风拂面而来。      

(图注:长沙铜官街牌楼)


第二天早晨,与湖南省杰出陶瓷艺术家彭望球茶友有约,前往长沙铜官街和铜官窑遗址考察。不过,去铜官街一游还是馨出的主意,说铜官街是一处被长沙人遗忘的角落,虽无院落修竹,树木成林,但老街文化艺术和古色古香的味道,定然会让你驻足观看,其中留存的“文革”痕迹,多少会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也很容易理解许多长沙人不知道铜官老街理由,毕竟铜官窑器复兴,才让人们开始重新关注昔日长沙窑的辉煌及其古老的文化内涵。


     与彭望球、谢馨欣在铜官街福兴窑。                                     

(图注:长沙铜官街一景)


走进充满了生活格调的铜官街,就会让你对过去这片土地留存一种眷恋之情,并能催生出许多好奇心。昔日铜官喧嚣繁闹的景象早已灰飞烟灭,留下的明清建筑却永远地诉说着前尘往事。

不过,经过整修而优雅的铜官街,宛若错位了的一个时空,饶有趣味地展示出作为世界釉下彩创烧地有关唐宋铜官窑开创陶瓷业一个伟大时代故事。铜官老街能保存和修整得这样好,真是长沙窑的造化,文化的奇迹。

                                                     铜官街一景。                                                            

一壶老茶,相敬如宾,或是古风使然,让人喝出了不同味道。彭兄望球把我和欣雨迎入福兴窑工作室后,便以亲制的铜官窑盏具冲泡黑茶。这般千年见识的窑器加上彭兄自制好茶,终究庆幸得以赏识的却是不一样的“茶缘”。彭兄的福兴窑工作室很大,楼上楼下任其观看。木架上的茶盏、茶盂、茶壶、风炉等让人看了不禁沉醉了。彭兄说:“待一会儿,我带你们参观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又说:“先到我的窑口参观一下”。我连忙点头笑道:“正合我意,来了就是要看看”。                                          

(图注:铜官街一景)


作为长沙铜官陶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彭望球的陶瓷设计工作室就在铜官老街上。虽说如今生活现代的环境下,真正铜官窑茶器已退出历史舞台。然而,在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感召下以及随着科技的进步,铜官窑茶器经过像彭望球新时代富有想象力的年轻工艺大师们不断探索创新,已演变成更适用于当今传统陶器文化复苏背景下的泡茶用器。


(图注:彭望球作品)


彭望球这一传统的陶器固定在与茶文化相关的基础,发展成藏家和茶席艺术审美的艺术品,虽然有些运用技术制作方式,但能泛出气韵生动古朴,视觉张透力强的杯盏,其蕴含的铜官窑元素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就是说,在彭望球的窑口可以烧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图注:彭望球陶器工作室)


铜官镇至石诸湖二十多公里的窑带依傍着风雨沧桑的湘江,彭兄介绍说,早先这里应该有很好的土质和那条运输方便的湘江水路。附近就是一片丘陵起伏的古城村。窑工们借助这里的地势挖出龙形的窑场,用这里的山柴烧制瓷器,这一烧,烧出了一座座永不磨灭的长沙窑。     
与彭望球在铜官窑国家遗址公园。

(图注:彭望球茶盏作品)


当年那湘江的水运码头夜以继日的繁荣与喧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似乎只留下唐宋窑址成为今日炫耀与自豪。然而,湘江的记忆远胜于史料记录。瞧一块“梦回大唐”的石碑,看一下铜官窑址博物馆,还有散在各处的老窑址等,都在无声地陈述着昔日的辉煌。如今湘江边上长沙窑依旧绽放出她的魅力,最终定格在这里的,就像一杯湘茶散发着历史的幽香,竟然是永恒的儒雅、深沉的诗意。                                          

(图注:泥土是会呼吸的,有生命的,彭望球需要的自然色彩显示出的那种意想不到生命力)


当我们重新审视这片铜官窑的裙带原址,终于领悟,这就是文明的记忆、文化的魅力。难怪彭望球怀着对历史的恭敬心,继而产生对自然的敬畏,从这层意义出发,我更能理解他对振兴铜官窑茶器未来发展的智慧和难以割舍的家乡情结。                                        

(图注:铜官窑国家遗址公园)


彭望球的窑口每天在温情中对视着湘江汲取制作灵感,人的气量、人的涵养,丝丝缕缕地进入了他手中的茶器中。但凡手工而为的茶器,却也有所差异,但彭望球认为:“很重要一点,缘于对手工制作茶器活儿的态度”。                                       

(图注:铜官街一景)


彭望球说他喜欢家乡的文化,当初他到一件件精美铜官窑器被挖掘出来时,“心灵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彭望球后来回忆道:联想到家乡的黑茶居然至今没有与之相配的茶器,当时的心情很失望,发誓要做好这件事情”。他说,唯有他投入到茶器研制工作时,已然感觉自己好像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也许是心有灵犀,抑或是“命中注定”,专攻茶器制作彻底改变了彭望球的人生轨迹。他突然觉得自己与这座千年古窑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联系:“这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的!”在彭望球心中腾升起一股不可抑止的强烈愿望:“我一定要恢复铜官窑过去的茶器”。有人不解:“有难度!”彭望球笑笑:“一辈子只作一件事,只要坚持,懂与不懂,都在那里了”。


(图注:铜官街一景)


对照铜官窑以前的窑器,尽心再现了彭望球的制作意图。也许每个时代对制作茶器的要求都有自己发展路径,于是,彭望球与铜官老街的切磋碰撞出火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茶器制作工艺大师如今的彭望球,正传承和激活着千年铜官窑茶器制作文脉,书写一种富有美感的陶瓷篇章。


(图注:铜官街一景)


临别,彭望球所赠一盏一杯,淳朴的模样着实令我喜不自禁,这是彭望球表达自己对茶的意愿之物——会呼吸的健康茶陶,亲手所制,有一种温热,是手工传来的温热,很优雅,很有文人味。我对于这一盏一杯的喜爱,正是从这盏器上的温热油然而生。                          

站在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里,把自己的思绪放在空气中,枕着一条湘江烟雨,尽情描绘出当年湘茶与铜官窑茶器景象时,远远地,在与湘江凝视中,一股茶香忽然徐徐飘来,那是岳麓山茶院里的“一禅空间”,那是弘茶布道馆里“湘汀茶院”,那是铜官街上的“福兴窑”。(舒曼茶话于2016年1月31日上海浦东清茗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