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小小的茶叶,多像我的影子,承载着我的乡愁,无论走到何地,都与我不离不弃。把它放在家里,就能看见故乡的茶园、茶树和父老乡亲采茶的身影;捧在手里,就能闻嗅到阳光雨露的味道、大自然的味道、亲人的气息;泡在水里,这些精灵起起落落,七上八下,散叶返青,不正像我们曲折多变的人生么?不管有多么的艰辛,只要遇到天时、地利、人和,就能拥有青春的激情和生机;喝在口里,苦涩中透出甘甜与清香,那是老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也是生活的原汁原味。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云南又是茶叶的主产区之一,一个叫普洱的城市被誉为世界茶源。一种名叫普洱的茶叶成为云南茶叶的代表和名片。更有意思的是,由于一种以地名命名的茶叶名声大振,这个地方也因茶叶而家喻户晓,普洱茶与普洱市互相促进和带动,交融成一种无可替代的旅游文化资源。
地处云南西南部边疆地区的普洱,之所以能成为茶源之地,与它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气候有关,普洱境内群山起伏,森林覆盖率超过67%,北回归线横穿中部,由于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受地形、海拔影响,垂直气候特点明显,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大部分地区常年无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因而成为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茶园达300多万亩,全年茶叶产量10万吨以上,它因此成为茶马古道上的始发地和重要交通驿站。又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这里还享有“绿海明珠”、“天然氧吧”的美誉。
按照普洱茶界约定俗成认定的“普洱茶”成品中,以原料茶种划分,有原产地在普洱市景东县的普洱茶种和非普洱茶种之分。景东无量山云南大叶茶种是普洱茶的祖宗,彝族先民早在三国时期就在这里广泛种植茶树,千百年来,彝族群众对无量山的茶树加以保护、利用,并不断新植、改造,使无量山茶叶生产不断发展,直到今天还保存有许多珍贵的古茶树资源。而广泛意义上的普洱茶泛指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包含了大叶品种与中、小叶品种。
早在周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据历史记载,1100多年前,普洱境内已盛产茶叶。明代万历年间谢肇淛在其著《滇略》中,提到“普茶”这个词,该书说:“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也是“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亦有“普洱茶出云南普洱”的记载。如今,以普洱、西双版纳、临沧为中心的云南大部分地区都有普洱茶栽种。
一片相传已久的茶叶,就这样兴盛了一座城市,也兴旺一个产业。一个个茶叶加工厂,一位位大师,完成着这片树叶从大山深处走向城市与繁荣的媒介。四通八达的茶马古道,把这些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向南运送到南亚、东南亚,再漂洋过海到达全世界;向北运送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西亚诸国;向东运送到整个中国大地。
相传,神农氏在无意中发现了茶叶的功效并开始用茶叶治疗疾病。普洱茶是天然饮品,也是很好的保健食品,由于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经常饮用可达到清胃生津、消食化痰、解酒解毒、利尿散寒,止咳化痰、降低血脂胆固醇、补充维生素和和纤维素的目的,因长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坐拥全国名茶的一席。
梦回茶园,年迈的老阿爸阿妈用最原始最生态的柴火在大铁锅里炒茶、杀青,阿妈不断地添加着柴火,阿爸用历经生活磨砺的“铁砂掌”有规律地翻搅着茶叶,它逐渐失去青涩,被娴熟的手法搓搅成型,叶片的清香弥漫在整个小屋里。
我是茶山的儿子,也是茶叶的知己,不论身在何处,几盒上好的普洱香茗,始终是家里最值得炫耀的财富,它不论被生活挤压成何种形象,都不会改变真诚的初心。即使被做成散茶、砖茶、沱茶、筒茶,还是饼茶……甚至加入花草、中药做成花茶、药茶,他们都像家人和朋友一样,时刻陪伴在我的身旁。
如今的普洱,早已经成为云南茶叶的代表和原产地、集散地,新兴的茶马古城,迎接着南来北往的商人和游客,完成着一片树叶子,披上历史人文的华衣,打造着一座城市的使命。
我从一片茶叶,嗅到了故乡的味道,从一杯茶水,喝出了浓郁的乡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也肯定离不开茶。茶叶,也将是我这一生的挚爱和追求,我爱它不骄不躁的品行,也爱它淡泊与坦然,以及朴实无华的外表下,那颗慈悲而又温暖的心灵。
昨夜,我又梦回普洱,在这座世界闻名的生态之城的大氧吧里尽情地呼吸,在中国咖啡之都品味细碎闲适的生活,在魂牵梦萦的茶马古道上放飞梦想和希望。
【摘自2020年12月《吃茶去》杂志(总第73期);作者:汤云明(云南晋宁),作者系作家、诗人,著有诗歌集《岁月之上》、散文随笔集《随言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