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是不老的恋歌,春是红尘深处永远的追忆与怀念。惜春怀旧,春愁无限,古往今来,令人唏嘘不已。古诗词中,春愁随处可拾。恰似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以或工或写的笔法,将春愁晕染,引人怜惜,教人怅然。
等春,问春,探春,忆春,惜春……春是自然之道,有彻悟之心,才有最深切的体会。宋代一未名道尼写过一首《悟道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此诗以寻春咏梅,喻“悟到”之心。踏破芒鞋,入岭穿云,却一直找不到春天的踪迹。就像禅修之人为了见到自己的本真,不辞辛劳,苦苦寻觅而不得一样。寻春不得,兴尽而归,门前拈梅轻嗅,才发现春在枝头,已经盎然十分了。道尼悟出的,即生命之道源于自然之道,原本是“人人具足,不假外求”的。春天,其实一直都在,只是你在意没在意。
春风是那么和熙明丽,一如过往,暖暖地扑在身上,教人倍感舒适。春江涨翠,堤岸垂丝,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柳枝,一直把它揉搓出千万条嫩黄的垂丝,随着春风独舞,清姿摇曳。千丝万缕系着人心,引起阵阵离愁。人面不知何处去,杨柳依旧舞春风,想到曾几何时的种种柔情,又怎能不心痛莫名?看春没心情,赏柳没意思,不知不觉间又到了清明时候了。去年这个时候,和风暖暖,杨柳依依,你我流连在隋堤之上,远看山烟袅袅,近闻双燕呢喃。可现在呢,看着眼前杨柳,只能独自惆怅,暗暗伤心,也不知你人在何处,清冷的夜晚,我只能在梦中化为云雨的魂魄和你相见。
这样一种触景追忆的感伤心绪,凄美缠绵。正是另一位宋朝词人赵令畤在《清平乐·春风依旧》所描写的:“春风依旧。著意随堤柳。搓的蛾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
惜春怀旧,皆因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孟浩然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黄庭坚发问:“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晏殊说:“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刘禹锡有言:“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风物依旧,人事变迁,对于多愁善感的人而言,又怎会没有苍凉的心境?追忆的感伤?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中著名的句子,像一幅画,把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了。旅人的一年,经历了什么已尽在不言中,足以让人生出情动于衷的丰富想象来。
春天是柔情蜜意的季节,也是容易教人失魂落魄,生出大喜大悲的时节。一如佳人,似彩云飘缈远去,让人愁绪益增,徒自悲慨。这样的时候,也就拥有明明白白的“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的心境了。
茶煮闲春,坐听风起;花明一树,为候谁来?春天的心思不是若隐若现,若即若离,而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听风,看雨,想一个人,念一个人,滋生着浓浓淡淡的人生幸福。
“思卿若明月,隔帘听潮声。”哪怕是在春天,一个人心中装着另一个人的时候,又何止是画地成牢,看朱成碧?惟有“为伊消得人憔悴”,“坐也思君,行也思君”,可谓食之无味,寐之无眠,哪管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来复春去。
【摘自2020年12月《吃茶去》杂志;作者:程应峰(湖北咸宁),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读者》等刊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