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群星璀璨的茶文化名人中,卢仝是与“茶圣”陆羽齐名的“茶仙”。在学术界,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中国七千多首茶诗文库中,影响最为广泛、传为千古绝唱并且诗中名句屡被历代文人骚客引用、意义最为深远的,还得首推玉川子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又称《七碗茶歌》或《茶歌》。是卢仝品尝在常州为官的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正是因为这首诗,使得卢仝名扬天下并戴上了“茶仙”的桂冠,还被日本尊为茶道始祖。但是,我读这首诗,却有些疑虑和困惑:诗中的“纱帽笼头自煎吃”怎么理解?查阅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卢仝诗赏析》一书,其解释为“纱帽”是“旧时男人用来遮盖头顶的纱巾”。一些“古诗鉴赏”类书籍,也把“纱帽”解释为“一般人用的纱巾之类”,还有的把“纱帽”说成是“乌纱帽的简称”。对于“笼头”则均无注释。我不禁自问:“难道‘纱帽’、‘纱巾’能自煎吃吗?”2015年秋,我到浙江长兴县的茗岭山考察,才真正弄清了“纱帽笼头自煎吃”的含义。
在长兴,我了解到,茗岭,是洞山山脉的组成部分,位于长兴县西北部9公里的白岘乡罗岕村一带,是苏浙皖三省交界地。据明代周高起所著《洞山岕茶系》载:“古有汉王,栖迟茗岭之阴,课童茶艺,踵卢仝幽致;阴山所产,香味倍胜茗岭,所认老君庙后一带茶,优唐、宋根株也。”文中的“课童茶艺”,所谓“课”者,乃教授也;“艺”者,乃技能也。“幽致”,在这里不是幽雅别致的意思,而是喻为深奥的道理。概括地说,就是古代汉王刘秀曾栖居江苏宜兴之南的茗岭(亦即长兴之北)茗庙,教授童子种茶技能。后来唐代卢仝来此学汉王之道,品茗岭之茶,他认为茗岭的阴山所产之茶,当优于茗岭其他地方所产。另有资料表明,卢仝在此植茶“种于阴岭”,才“遂有茗岭之目”,使茗岭茶名扬天下。当地还有学者考证,卢仝元和六年(811年)到长兴茗岭课童艺茶,后在大唐东都著《茶歌》,后人尊其为“茶仙”。
来到茗岭山下的白岘乡罗岕村,在村里,一位年已70岁的俞湘如老先生,为我揭开了“纱帽笼头”之谜。我们沿着村道来到了村边的一块大石头旁。俞老指了指山脚下的一个洞口,说:“这就是暗仙人洞,又称暗洞。”来到洞前,看样子洞深不足20米,高约8米,洞内钟乳石垂累,水声叮咚,流水不绝。据俞老介绍,暗仙人洞上方,还有亮仙人洞、朝天洞、六眼神龟洞,组成了喀斯特溶洞群。其中的亮仙人洞,史载“唐隐士韩湘居此。”韩湘者,乃“八仙”之一的韩湘子也,唐代大诗人韩愈的侄儿。韩湘和卢仝都是唐代人,相传这里就是卢仝当年“以洞为府”、“课童茶艺”之居所。
望山巅,林木茂盛,植被丰富,群峰叠翠。俞老兴致勃勃地对我说:“那山顶叫纱帽顶”,不待俞老说完,我急忙打断他的话,问道:“纱帽顶?”“是呀。”他向我解释说:“古时候,山顶上长了很多好大好大的竹子,竹林后面的背荫处,长着一大片茶树,因竹子的树冠像官员的乌纱帽,人们就称那山顶叫纱帽顶,后来茶人常以纱帽作为纱帽顶所采之茶的代称。”哦,原来是这样!感叹之余,我问俞老:“你们这里还有笼头顶吗?”“有啊。”他说,“不过,笼头顶在茗岭的山那边,在宜兴境内,也是因山顶竹子的树冠像蒸馍的笼头而得名。”俞老话音刚落,我就情不自禁地对他说:“太好了!我终于弄清楚了卢仝《七碗茶歌》中‘纱帽笼头自煎吃’的含义了!”也就是说,卢仝《七碗茶歌》中“自煎吃”之茶,来自茗岭的纱帽笼头山顶。“纱帽笼头”是茗岭那两座山头上所产之茶的代称。
是啊,往事越千年,多少人咏茶歌,唱茶歌,赞茶歌,却没有人真正把“纱帽笼头”解释清楚,更有历代注释者机械地、教条地单从字面本意上将其解释为“纱巾”或“乌纱帽”之类。如此这般云云,完全违背了卢仝的诗意。但愿从此而始,矫枉过正。
也许有人说,卢仝《七碗茶歌》中所饮之茶是阳羡茶,洞山也好茗岭也罢,所产之茶则是岕茶,地形地貌和茶的品种不可同日而语。其实,据考证,在盛唐茶事里,宜兴的阳羡茶和长兴的岕茶同被列为贡茶,宜兴与长兴仅一岭之隔,因皇家的第一座贡茶院建在长兴,岕茶的名气因此而趋之于阳羡茶之上。阳羡茶盛于唐宋,到了明清即称之为岕茶。难怪明末陈贞慧在《秋园杂佩》中谈到岕茶时说:“阳羡茶数种,岕茶为最;岕茶数种,庙后为最。”这里说得非常明白,意为阳羡茶种类很多,其中之一的岕茶最好;岕茶也有数种,庙后所产之茶最优。庙后乃汉王刘秀当年避难的茗庙(今称土地庙)之后,此庙今日尚存。
【原题:“纱帽笼头”何所物。摘自2016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姚景强(河南济源),系河南济源市卢仝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