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无疑是一种雅事,正如周作人先生所说:“同二三朋友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与茶有关的故事总是很雅。比如《金瓶梅》中有一个情节:一次,西门庆迷上了佳人桂姐,应伯爵看出了他的心思,便在给西门庆上茶时念了一首夸茶的《朝天子》:“这细茶的嫩芽,生长在春风下。不揪不采叶儿渣,但煮着颜色大。绝品清奇,难描难画,口儿里经常呷。醉了时想她,醒来时爱她。原来一篓儿千金价。”显然,这是在以茶之香醇比喻人之秀美,这哪里是在夸茶,分明是在夸人!《金瓶梅》是写情爱的古典名著,可这首借茶写人的《朝天子》就挺雅!
清代无名氏笔记《乐水清话》记载这样一件事:一个讲究饮茶的主人正在庭院邀众友人饮茶,突然来了一个讨茶喝的乞丐,那乞丐虽衣衫破碎却举止不俗,主人便给他倒了一盏,问道:“你也喜欢饮茶?”乞丐点头,饮毕从容回答:“茶叶尚可,水也不差,可惜火候不好。”主人闻言不悦,问道:“我是用三年陈的樟树炭烧的水,难道不佳?”乞丐道:“实不相瞒,我家原也富有,万贯家财是被我喝茶喝光了的,想当年我烧茶用的是橄榄果核,烧时只有蓝焰,绝无火气,先生不妨一试。”主人闻言大惊。瞧,悬了!万贯家财居然被喝得精光,喝成了乞丐却仍然刻骨铭心地记得茶,并津津乐道地谈论茶,如此乞丐,岂有不雅?
与茶有关的故事雅,饮茶用的茶具也大多雅得很,即便是粗瓷大碗,也从来不说“粗陋”而是名之曰为“古朴”。且看《儿女英雄传》中的一段描写:安学海初见邓九公时,褚一官曾用漆木盘端上三碗茶,老头儿一见就不高兴,说:“你瞧瞧,怎么使这家伙给二叔倒茶?有前日那个九江客人给我的那个御制诗盖碗儿,说那上头是当今佛爷作的诗,还有苏州总运二府送的那个什么蔓生壶,和咱们的那个雨前春茶,你都拿出它们来……”听此言足以说明,好茶如无好茶具,便会令人扫兴。这些茶具一般人可能不曾见过,想必高贵无比。
我国既是“茶的国度”,又是“诗的国家”,因此茶很早就渗透进诗词之中,从最早出现的茶诗到现在已历时一千七百年,为数众多的诗人创作了不少优美的茶诗。茶诗之雅自不待言,单说与饮茶和茶楼有关的对联,也可谓雅趣非凡,比如:“茶亦醉人无须酒,书能香我何必花”、“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支红”、“铜壶能煮二泉三江五湖四海水,茗香可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为名忙为利忙忙中偷闲且来品茗,因公苦因私苦苦里有乐何不喝茶”,等等。
最妙的还是一个与茶有关的对联故事。据说旧时广州有个茶楼名叫“陶陶居”,老板乃世代书香之后。一日,他雅兴大发,以楼名“陶陶”二字公开征联,果然有好饮茶的雅者撰出了好联,联曰:“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细品此联,果然妙趣迭出:联中用了四个典故,即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巧妙地把茶楼的沏茶技艺、经营特色和高尚道德恰如其分地表露出来,实属雅中极至!
【摘自2015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海涛(重庆永川),系重庆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