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舒曼茶话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2

金坚范:茶文化浅谈

$
0
0

  
 

2013年12月10日在一次内部工作会议上,中华文化促进会名誉主席许嘉璐副委员长强调了茶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他说:“中国文化走出去要‘一体两翼’,一体就是中国文化的理念,包括伦理;一翼是中医,一翼是茶叶。中医现在这个翅膀比较硬,茶叶需要扶植。只有中医和茶,全面地、系统地从哲学到伦理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理念。”许先生关于茶文化的概念,于我而言,十分新鲜,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喝茶,以及茶艺表演,其深藏背后的无形的文化精神究竟是什么?也就是它究竟传递了什么样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以下谈谈我十分粗浅的三点体会,以求教于专家学者及所有爱茶的人。        

 

一、乐感文化

2014年8月,我有幸赴蒙古国观看了由万里茶道协作体在乌兰巴托组织的“中国茶文化博览会”。在博览会上,由湖南卫视宾颖超导演通过中国(湖南)茶仙子立志大赛选拔出来的茶仙子们与湖南演艺集团创编了一场唐朝茶艺表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短短十几分钟,除了烹茶、敬茶之外,还辅以花道、香道、琴道表演,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应有尽有。喝茶成了意蕴丰富、令人回味的艺术享受,且其妙趣可谓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世界上有三大饮料,咖啡、可可、茶。唯独茶衍生出茶艺(道)。为什么?

周作人先生称“茶道”为“苦中作乐”。“苦”与“乐”,反差强烈的两个字,凸显了中国人乐观积极并且坚韧的精神内核。

从哲学的角度说,就是李泽厚先生提出的乐感文化。

他认为中国主流文化强调一个“乐”字,将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视为最健康的人生态度,甚至视为人生最高境界。《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已成为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

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生前多次强调这八个字是中国人的民族精神。这种刚健有力的思想,也就是乐观进取的态度。《论语》开篇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夫子自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耳”、“饭蔬食饮水,曲肱而忱之,乐亦在其中矣”、“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在学习中追求乐趣,在事业中追求乐趣,在道德中追求乐趣,在人生中追求乐趣,在自然中追求乐趣。

而乐感文化的核心是情感的哲学,即以“情”为人生最终根本,人生的真谛。

先秦原始儒家(孔、孟等)曾经高度关注“情”。孔子的学说恰好从骨肉亲情、伦理之爱出发,所谓“立爱自亲始”。“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孟子强调“恻隐之心”。孔孟都将思考的重心放在“情”上,将“情”作为哲学关切的根本出发点。

所以,中国人养成了讲求合情合理、情理交融的文化心理结构。我们平时常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放在首位,然后是理。

1993年10月,湖北荆门市郭店村楚墓挖掘出大量竹简,明确写有“道始于情”,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李泽厚先生的论断于史有据。

乐感文化是审美文化,即珍视自己的情感生存,使生活成为艺术。西方海德格尔也有相似的说法:诗意地栖居。

中国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孔子的著名态度是:“子不语怪、力、乱、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这一文化态度培育了中国人专注人间的实用智慧。执着人生,珍爱人间,一个世界,是中国人的基本文化取向。中国佛教有“佛法在人间”、“人生佛教”的著名思想。可见,就连从古印度引入的“外资”也未能置身其外。

中国有八大菜系。有个相声说满汉全席,一口气报出了100个菜名。西方哪有呀?

民间谚语作了最好的概括:“好死不如赖活着。”民谣又说:“只羡鸳鸯不羡仙。”只羡慕人间的恩爱夫妻,温暖生活,不羡慕神仙。今天的流行歌曲也唱:“在人间已是癫,何苦要上青天,不如温柔同眠。”

这种乐的文化精神,已经化为中国人日用而不知的潜意识。一般地讲,他们总是相信人生有望,总是乐观地充满希望地前行、奋斗。

民间谚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谓家喻户晓。宋朝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多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已成千古传诵的名句。

中国人很少有彻底绝望的悲观主义,“怀绝望之心,行希望之事”。          

 

二、茶和天下

在茶艺表演中,整合操琴、插花、焚香等等,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精髓之一的“和合”之道。香花供养这一词语,意思是以香、花供佛,表示虔诚、恭敬。而香,又与“明德”相关联。《尚书》说,“至治馨香敢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古代香、馨相通。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要让神明满意,与其奉献黍稷,不如展示明德(善行)。荀子认为,“乐以安德”,乐是可以影响和塑造德行的。后来,汉儒又说,“琴者,禁也”。何所谓禁者?“禁止淫邪,正人心也”。

药的繁体字是薬,可见乐,药相通,乐有治疗疾病的作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

“和合”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是说在承认事物各不相同,有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的和合过程中,取长补短、存优去劣,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生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由此可见,和合文化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客观地承认不同,比如阴阳、天人、男女、父子、上下等,相互不同;二是把不同的事物有机地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五行和合,等等。

孔子用“和而不同”来表述这一概念。这一贯通中国文化思想领域里综合性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对事物整体辩证地认识的优良传统。

中国思想传统中,讲“和”多于讲“和合”。“和”是“合”的前提、条件或基础,不“和”则难“合”。“和”是“和合”形成与维系的关键所在,因此可以说重视“和”也就是重视“和合”。

这种“和”的思想现在至少可追溯到舜帝时代。《清华大学藏战国书简》(壹)一书中,披露了3000多年周文王临终遗言中提到了舜在劳动中获得了“中”。“中”的本体论在实践领域的集中表现就是“和”。

甚至还可远溯到大约7000多年前的伏羲时代所创制的阴阳八卦。

“和”的思想已经实实在在地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可谓我们民族“日用而不知”的“精神基因”。

“客来敬茶”,是人所共知的待客之道。这一礼节,体现了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精神。礼有一个核心,叫做自谦而敬人。行礼时,强调内心有一个“敬”字。如今有些大活动,都有礼仪小姐,美女如云,服饰鲜艳,但那是花钱雇来的,是缺乏芳香的花,是博物馆文化。

论语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无患乎无兄弟也?”孟子认为,“敬人者,人恒敬之。”可见,敬之终吉,是和谐人际关系的。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引了明代杨升庵的一首词:“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把“浊酒”改成“清茶”,是完全可以的。朋友来了,一杯清茶,推心置腹,什么都聊,一笑置之。股票赔了,和老婆吵架了,工作上升职了,生意上赚钱了,酸甜苦辣,一吐为快,体现了一个“和”字。婆媳吵架了,想求得和解,媳妇敬上一杯茶,婆婆接受了,问题也就解决了。在旧中国,上海人发生冲突,到茶馆喝“讲茶”。“讲”就是讲理。矛盾双方各自陈述立场,中间人调解,矛盾化解之后,彼此把茶水混合在一起,就此化干戈为玉帛。

中国传统戏曲中,不速之客来访。见面寒暄几句,话不投机,主人便会下逐客令,若能两情相悦,谈得投缘,便会说“上茶”。又体现了一个“和”字。

“清”这个字,中国人情有独钟。在汉语词汇中,许多美好的称誉,往往是清字当头。卓越的才能是清才,儒雅的文章叫清文,纯洁的友情为清交……。当今社会,人们多么希望少一些苍蝇老虎,多一些廉洁奉公的清官。

传统茶器中有一种带托盘的盖碗,分三个部分,茶托、茶杯和茶盖。这种杯子也叫三才杯。茶托是地,茶盖是天,中间茶杯最重要,代表人。

位于群经之首的《易经》,蕴含天、地、人三者的统一关系。上为天,下为地,中间为人,把阴、阳和人联系起来,形成了“三才”重要思想,称之为“天、地、人三才之道”。

天、地、人三者,各有其才能,三者合一,亦即天人合一的另一表现、表述。荀子有“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的说法。“天有其时”,就是天有四时的运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地能提供各种各样地东西,使得生命能够延续,所以“地有其财”。人呢?人参与到天地中间去治理万物,使得万物有一个秩序,所以说“人有其治”。所以孔子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可见,在天地万物中间,人居于一个核心地位。在天地人这三者中间,人是最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天地化育万物,人类便是万物中之一。但中国人认为不只是被化育,也该帮助天地来化育。这一信念也是其他各大宗教所没有的。在西方,上帝极大,人很渺小,是神人异质。                  

 

三、月印万川

茶树,不管长在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还是云南,都是一样的,但制作方法不同,就有不同的茶叶呈现。犹如民间口头流传的一则谜语所说:“生在山中,一色相同;泡在水里,有绿有红。”茶叶因处理制作方法的不同,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黑茶等等若干大类,而饮茶的方法也因各地气候、生活与习俗不同而各有千秋。江浙一带人喜欢绿茶,北京人喜欢花茶,广东、福建一带喜欢红茶,云南有些少数民族有饮盐巴茶的习惯,蒙古民族创造了喝奶茶的生活习惯。英国人别具匠心地调制出“下午茶”,已成了都市人社交生活的一部分。

俄国人喝茶,伴以大盘小盘的蛋糕、饼干、果酱、蜂蜜等等,甚至作为三餐外的垫补或替代。茶的处理制作方法差别有异,饮茶方法又各有所好,这里蕴涵着敬其所异的境界,说明人类不可能只有一种智慧,假如人类只有一种智慧,那意味着智慧的终结。文化多元,异彩纷呈,文化是不会全球化的。茶叶为世界各个民族国家人民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视角。

朱熹用“月印万川”这个比喻来说明“理一而分殊”这个概念。

同一个月亮照在不同的水里就有不同的形象。茶的不同种类,和各有特色的饮茶方法,印证了这一哲学概念。 

道不同不相为谋。鄙人并非茶道之人,不知谋的怎样?恭请大家批评指正。

摘自2016年第3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金坚范中华文化促进会咨询委员、原副会长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