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舒曼茶话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2

明海法师除夕普茶开示:关于“初发心”

$
0
0



明海法师除夕普茶开示关于“初发心”

本文根据明海大和尚2018年2月15日丁酉除夕普茶开示录音整理而成 

各位班首执事、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今天是农历丁酉年的最后一天,按照我们寺院的传统,今天晚上是普茶,明天晚上还有一次。在丛林的传统里面,普茶是一言堂,也就是一个人讲。过去我们也曾用现代的方式,比如茶话甚至还有唱,后来我们回归到传统的方式。

那么我今天想给大家讲什么呢?我想讲一下习总书记提出的一个现已为国人皆知的号召,即“不忘初心”。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讲的这句话有特定的内涵,强调的是共产党的初心在于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和平与发展。

古大德曾说,世间好语佛说尽。“不忘初心”这句话其实是佛语,是从佛经里来的。今晚普茶我侧重从佛教的角度,讲一下这四个字对我们佛教徒的重要性。 那么初心指的是什么呢?在华严经里,它的全称应该是初发心,即最初的发心。要把初发心讲清楚,首先要讲发心。

以前本焕老和尚碰到出家人经常勉励我们要发心,而且要发大心。这个“发”就是升起的意思。发心这个“发”中蕴含有佛法最核心的智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都能成佛。但是究竟能不能成佛取决于我们有没有发心。要成佛必须发什么心呢?必须要发菩提心,发觉悟的心。

其实一切众生都有发心,且众生的发心千差万别。有的人发心想做一个对人类科学有贡献的科学家,有的人发心想成为一个富甲天下的富豪,有的人发心想种地,有的人发心想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有的人也许发心就想做一个吃喝玩乐的人…… 众生发心后就随这些心去生活,然后成为各种各样的人,呈现各种各样的生活形态,展现各种各样的生命境界,也造作各种各样的业,受各种各样的报。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的差异。

发菩提心你就能成佛,发烦恼的心就会在轮回里受苦轮转。今年我在问禅寮里面写的春联“返扣此心,本来清净无一物。坐观风景,时序井然有多般”就是这个意思。

所谓坐观风景,你看这个世界苦乐业报各种各样的差异,它是井然有序的。如果没有佛法我们是看不清头绪的,有了佛法我们就能看清头绪。这头绪追根溯源,就在我们的一念心上。 这一念心发出来的念头,即我们的发心,它是一个力量。它会支配我们、牵引我们付诸行动和实践。所以正是我们的发心定义了我们生命的面貌。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是由我们的发心决定的。所以佛法讲没有永恒的富人或穷人,没有永恒高贵或贫贱的人。这个意思其实就是空,就是无限的可能。一切众生都有无限的可能性。众生往哪个方向走有无限选择的可能,而将这种选择变成现实的那个当下,就是当下发出的心念在人生的棋盘上落下了棋子,然后我们后面按这个思路一直走。                               


其实我们每一天都有很多的心念,在人生的棋盘上不断地落子,但这盘棋究竟会下成什么样子,取决于这每一个子怎么下,取决于我们每一个当下的发心以及之后的持续努力。

所以“发心”意味着所有众生的命运在自己手上,所有众生生命未来会呈现什么状态是由自己决定的,而决定的第一因就是我们的发心。

最初这个发心就叫初发心,它是我们人生的坐标,是我们生命未来方向的指南针。大家可以想想这个初发心是何等地重要!所以佛法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我们肯发心,其实每一天都有机会改变自己、改变命运、改变生活。如果现在我很穷,我发一个心要致富并按照这个发心去努力,就一定会实现。我们去研究一下很多富翁的成功史,他们都会讲他们的初发心,讲他们受很多穷困之苦时希望能过上好日子的怦然发心。

发心就是这样不可思议。如果我们的心是一辆车的话,这辆车有无限度维度的选择,它可以选择上,也可以选择下,可以选择左,可以选择右,可以向东、向南、向西。这就是佛法。

经常有人问:人究竟能不能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呢?在讲发心的时候,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们能做命运的主人。但另外一个方面,你是不是真能发心呢?那取决于一些外在的因缘。我们总是会在给定的条件和环境之中发心,所以在这里我们又能感受到生命的一种不自由,因为环境会约束我们。好比说你身边的人全部是吃肉的、特别好吃肉,你现在要发心吃素,你会发现很难。那该怎么办呢?这就要看你发心的力量强不强。如果你的心力足够强,如果你有足够的坚持力、足够的专注力、足够的执行力、足够的相续力,你就能够坚定不移地按你的发心特别是初发心往前一直坚持。

我们每一个人在修行的路上发心都是要觉悟,希望我们的生命福慧增长与佛一样。我们也许有这样的初发心,但是能不能从头到尾贯穿始终呢?这时候人跟人就显出了差异。 所有的众生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初发心总是很勇猛、很新鲜的,第一念总是很有力,但是后面连续一段时间就不行了。我们诵经、我们修任何一个法门,包括我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工作,也常常是刚开始很踊跃,过段时间慢慢地热情就衰减了,就原形毕露了。注意这里讲的是我们众生的一种习性,所有的人都没有例外的

如果你是人中的强者,你跟别人相比最大的不一样应该是,你的第一念初发心多少年都不变,你始终在第一念中。但是这样的人恐怕很少,出家也是一样。所以我们说“出家如初、成佛有余”,这个就是指初心。我们出家人刚开始剃度的时候是很激动的、很勇猛的,但是慢慢的就疲了,心力就衰弱了。

如果你是修行人里的强者,应该是几十年后回忆自己的心念还是跟当初一样,那么有热情、那么有力量、那么有新鲜感。其实佛法就是要我们去向这个方向修行,始终不要忘记初发心,而且坚持初发心。坚持你最早的发心,记住最早的发心,这个要有正念、要有忆念力。正念力好的人,他发一个心就会一直记住并且付诸行动。这是初发心的珍贵。                           


初发心在禅宗里面对应有一个词,叫第一念。你们有看禅宗祖师之间的问答公案吗?如果有人问你“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你说等我想一想,那就错了,因为你已经不是第一念了。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你必须要第一念告诉我,这个第一念是没有经过思维、内心不起分别而直接呈现的。

刚才我从时间上讲了初发心,现在我从一个更深的佛学理论上讲初发心。这个初发心是指什么呢?就是《楞伽经》里讲的“自心现量”。

我们的心有一个现量的境界,这个现量的境界就跟你的第一念一样,它是鲜活的,是没有经过修饰和伪装的,是没有分别心染污的。觉悟到“自心现量”叫做“自觉圣智”,楞伽经讲的禅修就是要恢复这个“自心现量”,这两个词实际上是一个词。

“自心现量”是智慧认识的对象,从认识的智慧这一面说,它的名字就是“自觉圣智”。在“自心现量”这里没有对待、没有二元对立,它是浑然一体的,是无自无他、没有分别的。亲见、亲证自心现量的智慧,就是这个自觉的圣智。

所以,真正地令我们的初发心恒长如如不动、恒久不动,是必须要觉到“自心现量”的。其实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它,只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妄想分别才认识不到。这个初心是另一个层面的意思,它其实就是一个智慧的境界。

这说起来似乎有一点深奥,但我们看禅宗的祖师,他们表现出来的恰恰不是深奥、不是绕弯的,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觉到这个初心,所以讲起来就是拗口的。赵州和尚说“吃茶去”,它很简单、很直接、很活泼。在这样的境界里面,一切永远都是新鲜的,好像每一个刹那他们都是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永远有那种新鲜感。这样的心就是无住的心,念念无住。

回到前面讲的修行次第上安立的初发心,即最初的那一念,修行人应该要发觉悟的心,发菩提心。这个初心在大乘佛法里面有最高的价值。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有很长的经文赞叹发菩提心的人是最珍贵的,他就是菩萨。在《华严经》里也讲过菩萨发菩提心的因缘。                            


为了今晚的开示,我特地从《华严经》里把相关的几个偈子找出来念给大家听。 这几个偈子是这样讲的:“菩萨发意求菩提,非是无因无有缘”,这个发意就是发心,菩萨发心求菩提不是没有因缘的。

下面说,“于佛法僧生净信,以是而生广大心”,这个偈子其实包含了发菩提心的一个法门。有一类发菩提心的人,她发菩提心就是因为内心现前了对三宝的净信。

我在有一年结夏曾讲过《占察善恶业报经》和拜占察忏的重要。《占察善恶业报经》里面反复有讲,通过这个忏悔法门能够升起净信。净信什么?就是净信佛法僧。对三宝的净信升起来的时候,内心会升起广大心。这种广大心是一种觉受,它也是对三宝的坚定的信,这样我们就能从意乐上发起要觉悟成佛的菩提心。 第三句说,“不求五欲及王位,富饶自乐大名称”,我们发心修行会夹杂,有可能我们修行是为了追求五欲,追求世间的富贵,追求好的名誉。如果夹杂了这样的心就不能算是菩提心。

下面说,“但为永灭众生苦,利益世间而发心”,每次读到这里我都觉得非常有加持力。利益世间、利益众生有很多种,有方便利益,有究竟利益。 下面说,“受持正法修诸智,证菩提故而发心。深心信解常清静,恭敬尊重一切佛”,这讲了发心以后的行。 “于法及僧宜如是,至诚供养而发心”,讲了发心以后要供养,包括财物的供养,包括如法修行供养,包括内供养、外供养。                              


下面说,“深信于佛及佛法,亦信佛子所行道,及信无上大菩提,菩萨以是初发心”。这个偈子讲了好几个信,信佛,信法,信菩萨道,信菩提果。佛子就是菩萨,所行的是菩萨道,无上大菩提就是菩提果。“菩萨以是初发心”,华严经上面五个偈子就是在讲发菩提心的这个初发心。

我曾经想过一个问题,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过年呢?为什么有周六周日呢?众生的生活为什么老是呈现这个特点,总是有周期呢?我个人找到的答案特别简单,就是众生有一种想找到一个新开始的需求。

如果你们喜欢下棋,一定会有一种体会,一盘棋下糟了可以从头重下一盘。所有众生内在都有一种需求,他总要找到一个新的开始,需要刷新一下,希望自己的生活、生命以及身心状态有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始,这表现在我们集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里,表现在生活节奏、工作节奏以及各种节日里。

对中国人来说,春天来了,一年又重新开始了,这个重新开始就等于可以重新下一盘棋。在重新开始的时候好像我们可以有新的选择、新的机会,这是我们众生内心一个很大的需求。

其实我觉得重新开始并不一定要在周一,并不一定要在每个月的第一天,也不一定要在每一年的第一天。每一个时刻,每一个当下都可以!只要你在那个当下有一个发心,那个发心让你重新开始了,你按照这个发心往前走,你就走上了一条新的路,你的人生棋局就有一个新的开局。当然,我们每一刻都可以这样。 特别是在我们众生的文化形态里到了像过年这样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出家师父可以一起回忆、重温下刚出家的时候的那种心态,我们所有的居士们可以重温一下你们刚皈依、刚学佛时的感受,在家人家庭生活不开心的,你们夫妻之间应该同时重温一下你们结婚那天互相许诺的初心跑哪里去了。                               


如果我们能有一个发心,或者说我们把当初的发心再重温、再强化,让人生的每一个时刻都能做到如初、像开头一样,那么我们就拥有了无限的机会。

对修行人来说,在过年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发起菩提心的应该要发起这个心,发起一个广大心,发起一个修行的心,发起一个利他的心,那新的一年乃至无穷的未来就一定会充满希望,充满吉祥,充满自由!这是我在辞旧迎新之际,从“不忘初心”这句话引申出来跟大家分享的想法。

在新的一年里,愿我们能有一个更大更好的初发心,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一个崭新的开始,而且一直坚持下去!文字编辑王海琳摄影柏林禅寺数据中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