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诗海中考查“熟悉的陌生题”
——中国诗词大会命题官李定广教授答本报记者“七问”
(新民晚报)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成为近几天街谈巷议的重要话题。在看腻了相亲、选秀之类节目之后,满腹诗书的当代“才子佳人”让人眼睛一亮,人们惊叹,原来中国古典诗词也能做成一档吸引眼球的节目啊。那么,其背后的创作团队究竟是什么样的高人呢?
昨晚(2月8日),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连续两个赛季担任出题专家之一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李定广。他道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幕后事。
问:连续两届的“中国诗词大会”,给人的感觉是出的题目越来越广博。请问出题有没有范围呢?
答:中国古典诗词歌赋浩如烟海,说实在的,几乎没有人可以全部熟悉和掌握老祖宗留下的那么浩瀚、博大精深的经典美文。作为比赛,特别是一档电视比赛节目,一定会有一些出题的重点范围,否则不利于选手的表现。就这两个赛季的题目来看,第一季我们偏重于唐宋诗词,第二季的范围则放眼整个中国古代诗词,另外还包括了毛泽东的诗词。
问:选手们在赛前知道题目范围吗?会不会给他们“划重点”?
答:选手们大致知道一些范围,但不能让他们全知道。根据我多年从事古典文学教学的经验,我向节目组推荐过重点篇目,第一季时大约推荐了近300篇,今年推荐了近400篇。我们对命题有一个总体思路,就是选作考题的诗词,要能对当下的社会和文化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说白了就是要给予现代人更多的正能量。
问:您作为大学的专业教授,又是教古典文学的,可能觉得这些题目很简单,但电视观众虽然看得很起劲,却发觉题目好像很难,大多答不上来。是不是这样呢?
答:因为是竞赛,题目当然要有一定的难度,否则怎么体现出选手的水平?当然,作为面向广大电视观众的全国性文化节目,题目又不能过于偏难、偏深或钻牛角尖。所以,我们定了一个出题原则,叫作“熟悉的陌生题”。所谓“熟悉”,就是一大半的诗词是中小学生平时就知道的,甚至课文里有过的或应该掌握的;所谓“陌生”,就是问的问题要出其不意。举例来说,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几乎人人能背诵,但我们却出了道题,问问选手知道诗中写的是什么季节,许多人就答不出来了,这反映了只会囫囵吞枣地背课文,却不是字斟句酌地去理解诗的内容与意境。
(图注:冠军选手武亦姝)
问:坊间有传说,小小年纪的孩子就那么饱读诗书,会不会是节目组包装出来的?
答:这真是谣传。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绝对没有。选手的脱颖而出并最终获奖,完全是他们的实力使然。
问:也有人说,凡是比赛的东西,中国孩子都行,像奥数之类的,只要有比赛就会有应试教育。还有人说,这个比赛只是考查选手的背诵能力,衡量不出他们真正的文采。您认为举办这样的诗词比赛,对于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真能起到积极作用吗?
答:其实这是误解,看过全部比赛的观众就不难发现,我们的考题半数以上是理解题,当然要考对古诗文的记忆,但背诵只是一个基础,重要的是理解与审美,否则他们不可能获胜。我认为,经典美文的传承与比赛没有必然关联,传承最需要的是审美,需要细嚼慢咽地慢慢品味。比赛只是促进全社会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形式之一,不可能是全部和唯一的途径。通过这档节目,现在大家对学习和弘扬古诗词的兴趣增强了,关注度也提高了,这就是这项比赛的一个重要目的。
问:现在全国许多城市的校外培训机构开设了“国学班”,您认为有必要让孩子们去这些班里学习经典诗文吗?
答:我觉得一是要因人而异,二是要看孩子有没有兴趣。孩子的兴趣和发展方向不能强迫。有的孩子不上“国学班”,在家里照样能学好古诗文。但实话实说,去年的诗词大会有一名获奖的孩子就是“国学班”里出来的。
问:“中国诗词大会”火了,肯定会提高全社会对古诗词的重视。您认为青少年怎样才能学好古诗词呢?
答:一是要继续把氛围营造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发扬光大离不开社会良好的氛围。二是要加强审美教育,要让孩子们知道诗中之美,不是为学而学,为读而读,而是要从中吸取到中华文化之精髓。三是兴趣的培养,让孩子们通过熟读唐诗宋词等经典美文获得愉悦,认为读诗词是件快乐的、有兴趣的、有益的事情。(新民晚报2月9日刊文首席记者王蔚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