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茶业行业的兴起,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16年专营茶叶的永春茶庄开业,在当时的繁华街道新开街(现在新华路西横街北口东侧路南),由陶庚西创立。是我市开业最早、经营时间最长(1916~1955年)、达四十年之久的老茶叶店。
由于市区不断扩大,人口增多,民族工商业有了很大发展,茶叶店铺也逐渐增加,到1937年初已有22家。“七七”事变前后又有新户开业,批发零售共计30家。其分布情况是:大桥街有品仙芳(后改为茗达)、第一峰、玉大号、永春、同益兴。升平胡同(现在五一街)有聚隆轩、清华轩、德昌。南大街有宝大、小乐天、德隆成。木厂街(现在中山路)有德兴、瑞源芳。花园街有福康、义兴号、一团香、鸿升祥(后改为天祥春)。同乐街(现在民族街)有石丰号、隆祥。桥东民生街有宝大东号。东花园街有裕德。新华市场有福成。休门东大街有玉记、德记。以上均为零售户。当时的批发庄计:中华横胡同有同昌,中华胡同有乾和祥、源合两家,姚家街有永记,六条胡同有义昌,东拐棒胡同有增记等。
1939年原木厂街开拓为朝阳路(现在中山路),原来分布在大桥街、南大街、升平胡同的各个行业的商户逐步向朝阳路发展。茶叶店的分布也发生丁很大变化。1940年以后,茶叶店分布情况是:新华路有福成,这家原在新华市场搞小批发,于1940年迁到新华路。大桥街有福大,在我市首创袋茶(后改为宏兴),还有茗达鸿记、永春。升平胡同有聚隆轩。南大街有宝大慎记,这家几经改组至1946年改为正大,还有小乐天、德隆成。朝阳路有精源芳,1942年改为茗达(1950年又改为义兴),还有公记(在1952年因故停业后又集资改为公兴继续经营)。朝阳路上还有大成茶庄,经理邢彦俊开业于1940年,是集资建立的企业,以天津吉泰茶庄为后盾,是我市资金较大,实力也较雄厚的茶叶店之一。地处繁华闹市,职员都是多年经营茶叶的,在我市群众中享有盛名。春隆茶庄经理刘福堂,是天津敬记茶庄的分号(1950改组为春隆华记,经理改为张文洪)。该街还有忠诚茶庄。同乐街有鸿祥斋,系二人集资经营,先在木厂街开设瑞源芳,后迁此改为鸿祥斋。还有德丰玉、隆祥两号,在1943年,因经营管理不善,资金短少而停业。花园街有福康,一团香、天祥春。新源恒,还有复兴义,该家是包头市双盛茂的分号。永安街有馥大,是原德兴茶庄迁此更名的。兴艺街有玉成。南马路有志诚,系从茗达分出又集资开办的。桥东民生街有玉林,还有庆林春,解放后的字号为庆丰,是获鹿县抱犊寨道士刘谷丰开办的。东花园有裕德。休门东大街有玉记、德记等。全市共有零售茶叶店27家。批发户,中华胡同有同昌、乾和祥、源合。姚家街有永记,六条胡同有义昌,八条胡同有泰兴,至1947年解放时,基本上再没有变更。
我市茶叶行上的发展很快,经营范围很广,影响也很大,获鹿。顺德,保定、正定的茶庄均相继来石开业。它们的批发范围很广,北至保定,西至阳泉,南至新乡,东至衡水以及本省中南部各县,就连山西省东南部各县都来我市进货,我市逐渐形成冀南茶叶集散中心,经营规模仅次于京津。
当时,各店的情况各不相同。如大成、春隆、乾和祥、公记等号,有的以与天津有业务关系的商家为后盾,有的是天津商家的分支机构,资金比较雄厚。还有的是产茶区开办的,如小乐天、聚隆轩、清华轩。附近一些县份经营茶叶多年之人,各方面有信誉,而在本县经营不得力,受我市发展的吸引,来石开办茶店,如获鹿的泰兴恒,正定的广顺正等。茶叶行各户资金都不多,一般都是开业时,在装饰门脸、增加设备上肯于投资,开业后包装上较为讲究。
茶叶行业同业公会行业主任,在“七七”事变前由玉大号经理任厚庵担任。1937—1945年由德隆经理马泽臣担任。1946—1947年由大成茶庄副经理王书铭担任。
行业竞争从我市开始有茶叶店以来到解放从未停止,手段不同,方法各异。当时批发户实行延期付款,目的是为占领销售市场,也是同业竞争方法之一。零售同业户之间的竞争方法不尽相同.宝大茶庄与小乐天,都是在茶叶香味浓厚和在外形紧细上下功夫。宝大还自己设场地,种植茉莉鲜花,免费赠送给购茶者,由于味香鲜美吸引力很强。接着德兴茶庄也吸取宝大的经验。茗达茶庄与德隆茶庄则是在城乡之间粘贴广告,大力宣传饮茶的好处以启发消费者,并在购茶时赠送茶叶盒,招徕顾客。大成茶庄和春隆茶庄在茶叶拼配技术上下功夫,茶叶味浓鲜美,吸引顾客,扩大销售。公记茶庄在浴池、旅馆、饭店赠送茶具吸引消费者。春隆还在1943年精印了“礼品券",人们购礼品券馈赠亲友,使受方任意自择,较为方便,也盛行一时。通过上述形形色色的竞争手法,促进了商品的销售。如当时的旅馆、饭店、娱乐场所、各公园附设的茶馆,都是客来敬茶,扩大了社会用茶量。
茶叶行业在竞争中,各店户变化很大,特别是在1925年至1947年之间变化更大。如大桥街品仙芳改为茗达,南大街宝大1935年改为宝大慎记,1946年改为正大,1950年又改为正大昌。中山路公记1945年改为公兴。原木厂街瑞源芳1942年改为茗达鸿记,1950年改为义兴。春隆茶庄1950年改为春隆华记等等。如此更改字号或增加某某记,原因是在同行业竞争中,不能继续经营,或是增加新股东。当时民族工商业不易生存,以大挤小,朝不保夕。
永春茶庄在茶叶行是一小型户,资金不大,从业人员只有父子两人(最多时有三人),经理陶庚西是经营茶叶的老手。在组织货源、拼配成货以及经营管理上比较有方,成本低、质量好,货真价实,吸引了顾客。这家的顾客多为铁路大厂工人。据此,在经营上似应有所发展,但是该店资金薄弱,地址偏僻,又是连家店,经营方法守旧,在同行业竞争中虽未被挤垮,但也没有较大的起色,从1916年开业,一直经营到1955年参加了公私合营。
解放初,各茶店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1948年初建立茶叶行业委员会,通过民主选举,选举出宏兴茶庄经理杨鸣远为行业主任,带动全行业各店户在各个时期发挥了积极的有益作用。
在恢复国民经济时期,茶行各店户响应上级号召,组织联购分销、产销挂钩,面向生产,面向消费。1950年在银行的扶持下,组织了大兴茶叶联购组(由大成、宏兴、义兴组成),到1953年发展到14家组成的联购分销组,茶叶行是我市实行公私合营的试点行业之一,提前全行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在国营茶叶公司的领导下,成立了茶叶零售总店,私方代表曹洁珊任销售总店经理。
参加公私合营的有福成、洁珊、永春、宏兴、正大昌、大成、义兴、春隆、同和、新源恒、东周,志诚、志和祥,庆丰、玉林、裕德、昌记、云中、玉成等27户共设立了19个网点。还吸收过去提包送茶户王朝栋等三人参加了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后,对网点初步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19个网点调整为14个网点。保留了过去在群众中有威望的大成、义兴、春隆、宏兴、洁珊、新源恒等六家的字号,挂公私合营××茶庄的牌子,其他八个网点是茶叶零售第一店至第八店,均由茶叶公司零售总店领导,实行拨货计价,统一核算。合营时归市商业局领导,1957年划归农产品采购局领导。茶叶零售业务基本都就地划归食品、副食品业了,只有一家专业店——大成茶庄,在“文革"时改为碧春茶庄。
(摘自2012年第3期《吃茶去》杂志;资料整理:潘正公;资料来源:《石家庄文史资料·工商史料专辑》之《石家庄茶叶行业》,作者:秦宏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石家庄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88年11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