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去》杂志)忘了多少次去宜兴的丁蜀镇,却忘不了路边的一条标语:“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它的名字叫宜兴。”
宜兴境内有丰富的优质紫砂土,有濒临太湖水系利于运输笨重易碎的器皿,有茗岭延绵、茶事兴盛,唐代陆羽又推荐阳羡紫笋茶(宜兴古名)为贡茶,有相对少的战乱和物产丰富、文人聚居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才成为中国的陶都。尤其是明代之初就把饮茶改为散茶冲泡饮用,所以,陆羽《茶经》中没有提到的“茶壶”就应运而生了。紫砂壶因其朴素利茶性,一开始就受到文士们的赞誉,像明代的文学家张岱为了喝到一杯茗岭岕茶,可以从绍兴摇船到南京专程去品尝。他对紫砂壶也说得中肯:“紫砂壶是泥砂做的,一把壶才五六分银子,价格与泥砂和壶的重量相等。可是将一把壶和商周时代珍贵的青铜鼎器并肩陈列时,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应该,那是壶的艺术价值决定的啊。”这段话说出了对物质和艺术内涵的价值观。也因为这样,宜兴的紫砂壶产业随着大陆茶文化活动的复苏与大陆台湾间的商品往来而身价扶摇直上,宜兴许多人因壶而富,城乡建设也因此得到迅速发展,这些变化有目共睹。
紫砂茶壶是紫砂文化中的一支。没有茶就没有泡茶的壶用武之地。一切为饮茶服务的工具最基本的要求是实用。不为饮茶用的紫砂工艺品也很多,也不在本文论述之内,就紫砂茶壶地位提升而言,1980年后台湾壶商的推动功不可没。
自宜兴举办了第一届国际陶瓷文化节之后的20多年里,主流与支流、普及与提高,在制壶的队伍空前扩大的同时,艺人们的思想、道德标准也有了显著的变化,其利弊也不在本文讨论之内。就紫砂文化探讨而言,除出版了许多专业的书刊,最早的学术会议是在香港举办陈鸣远的专题讨论会。会上就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就是对比陈鸣远之后的百余年,宜兴的紫砂壶艺创作为什么一直没有创新的优秀作品出现,并指出其根源就是艺人们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为迎合市场需求的饥不择食,出现了许多既丑陋又违反实用原则的标榜为新奇怪的“壶”;宜兴周边或邻省的一些壶贩子们在宜兴丁蜀等乡村中低价加工,以自己的厂名再通过出口公司等的关系户短时间成了暴发户;再是许多城市地摊夜市上要谁有谁的名家壶充斥,影响着宜兴紫砂壶的声誉。第二次冲击波是农民迅速致富,迫切需要改变住了近百年的低矮旧土瓦房,致使用紫砂土去烧琉璃瓦,不仅浪费了国土资源,也影响原宜兴的“五朵金花”(精陶、青瓷、彩陶、均陶、紫砂壶)的市场,政府不得不在2000年对丁蜀的黄龙山矿区采取四年的封闭措施,这又造成了“宜兴紫砂矿已枯竭”的舆论使壶价继续上扬;第三次冲击波是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一些国家、集体的企业实际解体为个体或个人名义下的工作室、作坊。使国家税收工作变得困难,以职称的等级来作全年固定纳税金额是补救方法之一。这样,职称的评定不仅关系到身价、壶价也因一些协会部门各自发证而无统一考评标准的局面。因为花钱可买职称证书,连不会做壶的贩子和茶壶经营者也成为“大师”招摇起来;第四次冲击波是2010年下半年中央电视台的某地紫砂锅和宜兴“化工壶”曝光,一时令人谈紫砂变色,影响极大。虽然报导有些不妥之处,但这次的冲击波对整顿紫砂市场,提高泥的质量,让人们了解紫砂有好处。特别遏制打击了一些在宜兴从事鱼目混珠制造劣质商品的外地不法经营者,对澄清整个紫砂工艺有利。
这里要说明几件事:
一、陶瓷只有优劣之辨,无真伪之分。为了一个批量性产品色泽统一,加入千分之三左右的化工色素壶经烧成后,其壶体浸出液并不会对人体有害,不应该定名为“化工壶”。反之,陶瓷原料成分就属于化工品。需要关切的是用非紫砂矿泥以添加大量化工色的一般泥土制的茶具,它本身就不具备紫砂的特定壶性,外形再好也不是紫砂土做的壶,所以只能称它是茶具,只要能泡茶的也不能说它们是“假壶”;
二、宜兴紫砂泥自民国之初到今天只开采了约4700万吨,占探明储量的十分之一,其中的一些矿泥自1956年现代化开采以来就量少或已多年不见也是事实,这只是泥的品种缺陷,并不存在枯竭之说;
三、和丁蜀镇一山之隔的浙江长兴县自1958年由宜兴蒋蓉二位胞弟来开办紫砂厂后,先后也培养了一批制壶人。近年也由浙江省人事厅或民间协会分别给予各种紫砂工艺职称多人,评上职称后又改行的也不少。但当地有人著文称宜兴泥矿枯竭,目前优质紫砂泥多取自长兴,长兴的紫砂史也早于宜兴,工艺也超过宜兴等等。据已故的《中国紫砂》主编钱大江先生调查,宜兴黄龙山生成的甲泥矿在地质学上为泥盆系上通五通组,特征是无夹石,其分子结构是最易成型的特殊结构。而接近长兴县和长兴境内一带的矿泥深度浅、有夹层,烧成中会结板不透气,地质上属石碳系下通高丽山组,生成年代与宜兴的相差约2亿年,更重要的是我于1996年曾去宜兴湖 镇一带调查两件事:一是唐代杜牧写的《茶山诗》的茶山是泛指还是真地名?二是相传宜兴金沙寺内有书僮供春制树瘿壶,揭开了紫砂文化的序幕。此金沙寺何时建,在何处?结果两者均有收获。前者是真地名,后者是在一户农民围墙下发现似有碑石作基。经协商掘开,竟是清代重建金沙寺碑记,由此,解决了长期不为人知的寺建于北宋熙宁(1069-1077)年间。而长兴没有金沙寺及相关传说,也不能把一般烧陶史就断为烧的是紫砂之陶。因此,中国宜兴紫砂壶的地位不是靠不实的宣传就动摇得了的。
归回本题,宜兴紫砂壶的优势勿庸置疑,那么软肋何在呢?
一是由于手工制壶,数百年来大多是受家庭师徒传承作坊型的制约,限制了从业者对文学、书画及姐妹艺术的学习欣赏借鉴;
二是观念上限于传统的维持生活手段,要求职称成为名家还是近二十年来的事,有这种追求的人占整体比例也不很大;
三是不少有识者早已看到了这种文化修养素质普遍低下的症结所在,但因业内圈子的种种关系,谁也不想打破这个彼此相安的氛围。反之,目前又依靠谁来组织开展从学徒工开始的系统培训;
四是当地虽有一个行业机构和一个名家的群体。但因传承关系有门户之限,真正的多方面交流很少;
五是有一个时期,职称取得的途径很多,或借助种种关系炒作拔高,年轻资浅的青年、壶价炒过了德高望重的老师,就有了行业矛盾彼此相轻的弊端,被炒者也最终自残自伤,炒热一时,冷却一世,昙花一现,得不偿失。
以上种种都在制约了紫砂壶向超越历史高度发展的途径。十多年前由于国内一些专家学者的参与、合作,一度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出现了不少在造型技艺、泥色运用、文化内涵和与现代陶艺结合并卓有成就的紫砂工艺艺术家,但与宜兴现有从事壶艺生产的人数比较,其数量还是太少。传统工艺中的师傅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除了技术之外教不了学徒更多的文化修养知识。当学徒的不了解壶的构成原理,无辨美丑只是照做;刻陶的不知语句出处、不练书法与绘画,只知依葫画瓢,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体只是硬笔留痕以讹传讹,体现不了汉字书法笔意的魅力,使一把精美的壶与所刻的书画貌合神离了。刻画、雕塑唐代陆羽像时竟普遍出现他在翻阅线装书和手捧茶壶的宋代、明代道具。有的虽也在“创作”,有人为迎合了市场走低俗、媚俗、粗俗的路子,远离了作为紫砂文化的质朴高雅,丢失了应具备的自律与责任。再是一些壶贩子在疯狂作伪、诈骗、在泥色上故弄玄虚,把原本简朴的泥色翻番叫出许多名称,把调入不同的砂料又取出难辨的名称。诸如此类的事都有悖作为紫砂文化的要求,搅浑了文化本义和市场。这些也都表明,自陈曼生、陈鸣远之后,文化修养严重的落差这一软肋远远比什么“化工壶”、“代工壶”为重。
中国的饮茶史都是平民化的。56个民族以茶为礼所用的茶具也是平民化的。现在一部分人富起来了,追求物有所值的茶与茶具的同时,一要看到各类的炒作现象存在,二要看到中国还有1.5亿的人仍生活在贫困线上。中华民族的瑰宝应该和中华民族的精神一致。宜兴紫砂文化承载着历史重任,把从业者的文化素质提高,加强和鼓励创作交流与对外交流,改变现有的软肋,加强市场监管,是宜兴一个长期整体协作的战略目标,使宜兴紫砂文化艺术永葆青春。
(摘自2012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