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祁门县西南,有一处群山环抱,阊江河和沥水河穿境而过的地方叫芦溪。这里土壤深厚肥沃,周围竹木葱茏,常年云雾缭绕,水波荡漾,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为优质茶叶生长的最佳理想场所。的确,芦溪就是风靡一时的安茶的原产地。河流密布的芦溪,在水运昌盛年代,沿河而建的水埠码头,犹如一枚枚滋味各异的水果,挂结于河岸边,祁门的瓷土、窑柴、茶叶、木材顺流而下到景德镇,到鄱阳湖、到长江、到全国各地,全国各地的食盐、大米、布匹、瓷器又源源不断地载入祁门。“没有卖不掉的芦溪,没有买不来的芦溪”。商贾云集、安茶茶号林立的旧时芦溪码头,一时号称“小上海”。站在水口古树下,眺望整个村子全貌,粉墙黛瓦,错落有致的马头墙,鲜明耀眼,或清修,或端庄,或奇特。让人真切感到神奇,产生无穷遐思。
说到祁门,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祁门红茶。祁门产茶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因为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留下了“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记载,而那时的祁门隶属歙州。祁门红茶简称“祁红”。据资料记载,光绪元年(1875年),黟县商人余干臣,在至德县( 今东至县)尧渡街建设红茶庄,仿效“闽红”制法,试制红茶成功。次年余干臣劝导多地茶农改制红茶,所产红茶统称“祁红”。其实,在此前,祁门就已经生产出一种上等好茶,它叫“安茶”。
了解唐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唐武宗李炎(原名李瀍,是临死前十二天更名为李炎的)从会昌初年(公元841年)起,开展了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在唐武宗灭佛的政治狂飙下,僧尼纷纷逃离长安。传说,有一位精通佛法的老尼妙静师太,带着一帮尼姑,逃到祁门深山落脚避难,结草为庐。其居住的庵旁有茶树,因为土地肥沃,长势茂盛。一年春季某日,师太便采摘叶芽咀嚼,竟是甜丝丝的味道,遂采下置于石板上晾晒,顺手加以揉搓,到了晚上她却忘记了此事。经过一夜的雾气露水,第二天,看见昨日揉成一团的茶,却已成为黑色,茶叶却还是软的。于是她用溪边的粽叶将茶裹好,悬挂在庵外檐下,晒干后又挂在庵里的柱子上。过了数年,一日重新打开,闻着有尘扑扑的味道,打开看还是黑黑的,遂将茶蒸软烤干,觉得此茶非同一般,储藏备用。后来某天,妙静师太生病口渴,取之煮泡,喝后神清气爽,病居然就好了。于是,妙静师太给它起名叫“安茶”,也称六安茶,意为此茶可安六腑。之后,师太发动庵中尼众满山遍野采制,用以普施众人,因为茶有一定的药用的价值,在当地也就兴起来。来尼姑庵讨茶喝的商客与信众越来越多,香火很旺,惊动“长毛”当兵的,尼姑庵竟被抢掠烧毁,逃出的小尼姑,将安茶的技艺传到黟县古筑乡孙家村,后来,孙家村的孙启明幸运地学会了安茶的制作技艺。
让我们还是从传说中回到现实里来。
明成祖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公元1425年)汪元相编撰的《祁闾志》其卷第十《物产、木果》中云:“茶则有软枝,有芽茶,人亦颇资其利。”还指出其主要产区在祁门南乡芦溪、溶口一带。明代屠隆《考盘余事》载:六安茶“品亦精,入药最效”。而和屠隆同时代的许次纾,在其《茶疏》中说:“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名品亦振于南,山陕人皆用之。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积滞,亦甚宝爱。”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从“入药最效”、“能消垢腻,去积滞”的字里行间,可以推断出他们所说的“茶”当为“安茶”。
关于“安茶”名称的由来,主流争议有三种说法:其一说,安茶是仿六安茶制法或借六安茶名,故日“安茶”;其二,安茶属安溪绿茶,因此成为“安茶”;其三则以地理区域为依据,产于安徽的茶种,故简称“安茶”。
其实,关于“安茶”这个名称,还有一种说法。说20世纪初,岭南一带曾瘟疫流行,而一位戴姓名医用安茶作药引,治好了不少病人。消息不胫而走,以致于被人们奉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尤其是下南洋的水手船工把它作为随身必备的神药,他们的家人也常以之供奉神灵,祈佑远行的亲人平安回来,因此六安茶又被直接称作“安茶”。曾随徽商畅销于大江南北的安茶,时至今日,尤其在两广、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地区的人们仍念念不忘,广东人称其为矮仔茶,东南亚侨胞称其为安徽六安茶、徽青,台湾地区称其为安徽六安篮茶,港澳人称其为安徽六安笠仔茶或陈年六安茶、旧六安、老六安。
据悉,“安茶”的原始制法类似普洱“砖茶”,是一种半发酵紧压茶,其品质特点是形条粗壮紧结,色泽黑褐尚润,汤色橙黄或微红,叶底黄褐明亮,叶脉浅红色,有槟榔香或花香,因此,茶界有人把它归属黑茶类。但是,史学者认为,光绪之前祁门原制青茶,类似六安,所以俗称“安茶”,应归为青茶类。归属于哪一类都无所谓,关键是茶好就行。
民国战乱,商人孙启明来到祁门芦溪,以“孙义顺”的牌号从事安茶的制作销售,“孙义顺”之由来,源于孙启明的孙姓,做生意合作讲“义气”,求“顺利”,“孙义顺”也就叫响了。民国21年(1932年)祁门南乡有“安茶”号达47家,最享盛名的就是“孙义顺”安茶。“孙义顺”的牌“安茶”条索壮实匀齐,色泽黑褐油润,有槟榔,粽叶香味,清爽醇厚,味中有甜、汤色醇明,竹篓与粽叶组合包装精良,成品茶经陈化后才销售。
抗战期间受战事的影响,安茶运输路线被战火破坏,加之红茶的冲击,市场萎缩而逐渐停止了生产。1946年,祁门最后一批安茶由本县六都商人程世瑞运到佛山、香港销往境外,便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
期待安茶重出江湖、重震江湖。
【摘自2020年12月《吃茶去》杂志(总第73期);作者:(宋廷军(江苏南京),系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词集《里程碑》、《五个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