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主持人:殷智贤 和谐家庭专项基金项目执行人
嘉 宾:明 海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赵县柏林禅寺住持
殷智贤:慈爱就是生命力,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和谐家庭专项基金项目执行人殷智贤,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年度公益论坛:爱无始终。我们都知道,对于每一个人而言,生命中有一件事情一定会发生,那就是死亡,在很多年里中国人不太喜欢谈论死亡这个话题,其实在中国文化里这是一个渊源流长的话题。中国三大文化支柱儒释道都有涉及到对于死亡的思考和很深的智慧,在这样一个传承下,中国人其实对于死亡有着非常宝贵的经验和认知,只是到今天大家出于种种原因避忌谈这个话题,很多智慧离我们远去了,但是对于一个生命中一定会发生的主题,我们仍然需要对他保持高度的关注,并且应该重温圣贤先哲的智慧。这一次我们年度公益论坛非常荣幸地请到了河北省佛协的会长、赵州柏林禅寺明海大和尚来做我们这一次的嘉宾,大和尚您好,感谢您光临我们的论坛。
我们知道在中国文化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就是佛教,千百年来,自佛教传入中国,对于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到今天它的智慧依然闪烁着灿烂的光芒,而在对于生命提供终极关怀这件事情上,佛教深刻的智慧也给一代又一代人带来了宝贵的启发,当我们步入现代社会的时候,我们现代人接受了很多科学的观念,大家好像觉得这是一个科学可以回答的问题,但我们看到当人真到临终的时候,包括看到自己身边的人临终的时候,人们很多的痛苦其实并没有办法用科学来完全的解决,那么您作为一个宗教人士,您是怎么来理解和阐述死亡之于生命的意义的呢?
明海大和尚:就像你所说的一样,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有两件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第一件事就是我们的出生,第二件事就是死亡,佛教说起来是生死大事,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件事。
通常因为我们的世俗文化的影响,我们对出生给予了最多的关注,而对死亡我们可能在接触到这个词的时候就会先入为主地对它有一些错误的认识。
关于生命的死亡问题有两种错误的看法,在佛教里面指出来。第一种认为我们所谓的死亡就是我们生命的消失,死亡让我们的生命变成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存在,这种错误的见解在佛法里面称为断见,第二种错误的看法是认为我们的肉体中有一种永恒不变的精神实体,西方人用哲学概念经常称为灵魂,不变的精神世界,在死亡发生以后还会继续在。这种看法在佛教里称为常见。断见、常见是佛教指出来,对这一期生命结束,死亡发生以后我们身体状态错误的看法。正确的看法在佛学里面表达为非断,不是断,我们的生命死亡发生以后,不是变成了什么都没有,生命的消逝;也不是常,也不是有一个不变的灵魂或者精神实体,这就是佛教对死亡发生以后的见解。这个见解才是正见。
如果我们认为死亡发生以后我们什么都没有,相当于你不用对我们过去的所作所为负起一切责任,所以我们生命的这种责任就没有办法建立起来,没有支撑我们生命责任的支点,以及我们生命所追求的真善美、智慧、慈悲等,这些价值也就失去了支撑点
假如说我们的死亡发生以后,有一个不变化的精神实体的话,好像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是我们努力修行自己、反观自己、提高自己的境界,这种努力也就没有意义了,因为我们不变的精神实体无论怎么样都不会改变,贫贱永远贫贱,富贵永远富贵,高贵永远高贵,低下永远低下,这是另外一种错误。所以佛法对死亡的看法,是一种中道见解,那种见解非常有利于我们建立我们社会的伦理,建立我们人生的真善美,对慈悲、觉悟进行有深入价值的追求。
殷智贤:当我们树立这样的正见的时候,有些时候我们会遇到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也不叫挑战,但至少可能会发现有一些不完全一致的地方,比如说中国有一个非常深远的传统,就是祭祀祖先,当我们的亲人,尤其是长辈去世之后,在世的子女或者晚辈会相信父母或者长辈的灵魂还在,可以保佑后世子孙,如果说我们现在没有一个绝对不变的精神实体的话,这种祭祀祖先的文化会不会受到挑战?这些相信祖先会保佑自己的子孙会不会有新的精神困扰,他们怎么理解逝去的祖先和自己之间的关系呢?
明海大和尚:你所说的祭祀祖先我们概称为祖先崇拜,这个是我们中国本土文化里面很重要的价值,已经成为我们中国人生活中重要的部分,比如说清明节,比如说寒食,比如说七月十五,因为我对儒家没有很深的研究,我所理解的儒家里面对祖先的崇拜,祭祀,它其实是特殊的人文,中国人精神生活中一个很特殊的人文。我们去祭祀祖先向他们表示敬意,倒不一定得出一个结论说,祖先死了以后还在那里,这是一个普遍的精神世界。我觉得在祭祀祖先的人文活动里面,它的内涵很丰富,体现了我们每个人生命的归属,让你有归属感。依照佛法来看,其实祖先离开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他也活在我们当下的生命中,不管是在我们血缘的基因传承里面,还是在我们的思想、情感、性格精神层面的一些活动,都有来自于祖先的元素。所以对祖先的缅怀或者祭祀,这种活动使我们有一个意识,或者说更大的、更开阔的一个视野,来看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不是孤立的,不是没有来处的,我们每个人生命的价值要实现,也离不开跟我们有关联的这些祖先。所以祭祀祖先里面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特殊的人文教育,让我们的生命体验到一种跟现实很直接的那种连接感、那种归属感。
我们来看在清明节这个时间,因为我们知道清明节时候自然万物开始生发,人的身体也是一样,经过一个冬天以后我们就会感觉到欢喜。大家都会体验到从身体到精神上这种阳气勃发以后的喜悦、高兴,寒食以后就是清明,所以这是中国文化的价值,在生命上的一种体会、一种体现。中国文化重要的价值观就是中和,就是说阳气生发变成喜悦,向上的,不能一直想上,要有一个力量给你中和一下,所以这个时间就发生在清明节的时候,我们去踏青,我们去祭祀已经亡故的先人,这种感觉是跟一味的向上是一个相反的、一个中和的力量。这种力量当然一方面也体现出我们中国人生活里面的这种深度,因为简单的快乐可能不会持续特别久,但是在这个时候我们体会到自己生命的来处,跟祖先的连接,就如同说春天来了,我们的身体跟大自然要连接,跟我们生命的背景有一种连接,这个是很有深度的。在情致上、在情绪上都会给我们带来一种中和,会增加我们心灵世界的深度、厚度,和那种柔软的感觉。所以说这种节日,还有我们这种祭祀祖先的传统,除了会影响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于父母我们这个族群所从属的那个文化传统表示一种尊重、认同——身份认同,文化认同,血缘认同——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种,其实这是一个特殊的教育。
殷智贤:谢谢您,我觉得您的开示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这个教育可以启发我们跟其他生命之间的连接,我们这个生命存续的时空其实非常的广大,并非感官可以感知到的这个部分,这个里面就会引申出一个话题,中国目前的现状是有30%的人声称自己是有信仰的,无论他信仰什么宗教,但是有70%的人是没有任何信仰的,到死亡来临的时候有信仰的人都会相信自己有一个去处,可是大多数没有信仰的人他其实不知道生命将往何处去,那个时候他其实内心是很恐惧的,我很想请您给指导一下,对于那些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到那一刻来临的时候他们怎么样去寻找生命的去处?
明海大和尚:你所问的这个问题通常我们现在称它叫生命的临终关怀,在香港有时候他们叫善终关怀。其实不管是有宗教信仰,还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面对生命最后的这一件大事,都是需要关怀的。当然从我们每个个人来说,面对我们生命的终极,来端正我们的生活态度,认真对待我们的每一天,认真做好每件事。我们知道我们现在也许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大家都比较多地放在对出生的关注,比如说有一个小孩子要出生的时候,大家给予他的关注是相当充分的。其实我们生命最后的临终关怀同样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也就是说这个所谓的死亡也是有质量的。当然这种质量从根本上决定于我们活着的时候是怎么样活的。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我们要把纵深放在活着的时候怎么活,但最终的那个生命的转换来到的时候,这种关怀不管是从技术层面,还是从心理层面,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在我们来看,在世界范围内,临终关怀在医学领域是普世的一件事情。我参观过德国有一家医院,在美国我了解到也有,很多的大医院,他们专门都有给予重病,就是绝症患者关怀的硬件设施、人员或者服务的内容,还有临终的人也有一系列的人员上面,还有在一些流程上面的这种准备。这件事情现在在中国我了解到,在上海、在北京大城市里面人们也开始重视,在北京我知道也有民间办的临终关怀机构,未来我相信在中国也将会成为一个社会普遍接受的大家每个人都会关注的一件事,在医院里面我相信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医院投入人力、投入物力、财力还有硬件空间来给予绝症患者临终关怀,我相信这一定是一个方向。
在这些关怀里面,要体现的是什么呢?我觉得关怀分两个方面,第一个,一些适当的医疗手段也还是不可缺,但是最重要的方面,在心理上的辅导和支援,这个是最重要的。当然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比如说对于佛教徒,我知道在我们国家有很多佛教徒自发组织的,我们叫助念,就是临终的人有的信佛,或者哪怕是活着不信佛,临终之前信佛,接受佛教信仰,帮他念佛,劝他念佛,这种关怀,在中国也很普遍。当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说,在他的身体坏的时候,让他的内心有所维系,他的心有所缘,他的心有一个抓牢,让他念阿弥陀佛或者让他念观世音菩萨,当他面对这种生命的转换,他将会比较安详,不会有恐惧,能够坦然地面对。
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在德国的医院里,那些重症、绝症患者专门有一批社工是为他们服务的,是关怀他们的,其中曾经有一个社工就问我说,他说他们临终都很痛苦应该怎么帮助他们?我给他的建议是这样的,第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亲人的陪伴,因为我们跟他有亲缘关系或者朋友关系,在他生命接近尾声的时候跟他做一些交谈,帮助他把他内心想说的话说出来,他要表达的感恩表达出来,他感到歉疚的事说出来,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关怀,所以这种陪伴和真诚的心灵交流,大概是要发生在最后那个身体坏了之前。
等到他接近弥留的时候,最好是有家里的人,亲人或者朋友,如果有比较了解他的人,在这个时候要给他以心理的引导。这种心理的引导即使在他外面的呼吸快要断的时候,其实他还是能听到的,所以在这个时候要鼓励他、要鼓舞他、要安慰他,特别是对他这一生要有正面的赞美、赞叹。所以了解他的人就会跟他讲他做的有意义的事,然后表达对他的感恩,同时要告诉他,帮他正确地认识所谓的死亡。有时候恐惧来自于错误的认识,当他认为死亡就是变成什么都没有,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恐惧。让他理解到死亡并不是变成什么都没有,它只是一个转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最重要的是对他自己这一生有很正面的评价,对自己这一生的肯定。所以在古代印度有一个习惯,当一个人临终的时候,他的家人会在他的耳边跟他讲你这一辈子都做了什么什么什么好事,帮到什么人,做了什么功德。对于要临终的人,跟他讲这一生他最得意的时候、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充满感恩的时候,自己对自己最满意的时刻,自己被别人爱,或者说自己无私地给予别人爱的那种感受,让他的这些正面的内心体验在那时候现前,这个是最核心的。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任何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有这些最美好的体验,最美好的时光,或深、或浅、或长、或短的体验到过我们内心的这种欢喜、自我肯定、满足、感恩、感激在这种心态中死亡在他不是一个问题了。所以这一部分需要关怀的人,即使他没有宗教信仰,只要你能把他内心的这些心态这种品质唤醒,他在生命的转换中将会有一个非常乐观的前景,这个所谓的死亡将会非常有质量。
殷智贤:太感谢了!我相信会帮到很多人。因为很多人他现在可能还不能确立自己的宗教信仰,我们不能保证他在临终之前他找到了这个出路,您提供的这一系列方法,对这些人应该很有帮助。
亲人去世后,我们能做什么?
殷智贤:有一部分人,他有宗教信仰,可能修行还没有达到一定层次,真的身患绝症的时候还是会很痛苦,也会很恐惧,您对于像这部分人您给予他什么建议?因为身体的痛苦是如此的真切,尽管他好象在智识上有很多见地,曾经都可以倒背如流地讲给别人听,但是真的落在自己身上,还是非常痛苦。我们知道现在癌症的发病率非常高,很多人在癌症晚期的时候那种痛苦是我们健康人无法想象的,而他与此同时也知道他将面临此生最后的时光,您觉得怎么帮他度过这种时光,就是他自己怎么能够找到那种勇气和智慧?
明海大和尚:所以有时候换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医学检测手段越来越进步,另外一方面给我们很多人增加了一种精神的痛苦,因为所谓的癌症这种概念,当我们知道的时候,是好像判了一个死刑,所以也许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想到死亡,如同我们小的时候大人拉我们到卫生所去打针,其实针扎到你身上并不痛,但是针打到身上的那种状态在你的想象中他会比实际中你的感觉痛很多,会恐惧,我想这可能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众生的一个共业,这个会不会与我们杀生太多有关?
其实以身体的痛苦来说,是有个体差异的,我相信医院的护士和医生会同意我们的观点,我知道有些癌症是很痛苦的,比如胰腺癌或者胃癌,事实上你到医院里去调查一下,第一线的护士他们有第一手的资料,同样的一个癌症,有的人是不痛的,有的人很痛,有的人只有一点痛,也就是说同样的一个绝症,(感受上)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有一个信徒得了胃癌,最后我看到他的时候他非常瘦了,他家里的人跟我讲,他从得这个病到动手术,到最后不行了,就没有痛过,这就是个体差异。所以这种医学这种现象应该怎么解释呢?我不知道医生怎么解释,佛教徒是这么解释的,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寿命到了,可能由于我们过去生命中的各种因缘,我们会以某种方式离开这个世界,我们会以胃癌的方式或者以别的什么方式,这是一个缘,这是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缘。佛教所讲的,即使我们的生命要结束的时候,我们所经受的、我们所体验的是痛还是不痛或者特别痛,都是一种因果。当然他也可以改变,这个改变可能就要借助于我们的信仰,这里就有很多案例,在佛教里面有很多的案例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佛菩萨忏悔、诵经,或者家人给他祈祷念经,令他的自我感受发生很大的变化。
殷智贤:谢谢您,其实当亲人去世之后,在世的人很长时间都可能沉浸在痛苦里,尤其是说身后,可能在世的人会有非常深切的思念。还有一类人也很常见,通常是在父母去世之后做儿女的有很沉重的负疚心理,总在想再也没有机会弥补这些过失了,我当初如果做什么可能不会让自己今天这么后悔,可是没有机会了,这种再没有机会补救、再没有机会去爱的心理其实对于活着的人很长时间都可能构成心理负担,对于这样的人您给予什么样的指导和建议?
明海大和尚:当我们没有体验这种追悔莫及感受的时候,我们要抓紧每个当下,去善待我们的家人,去担负我们的责任,每天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至于说已经出现这种情况,我个人觉得,首先,要相信,死亡并不是说生命变成了没有,我们跟这个人的缘也不会变成没有,所以在无穷的未来大家终究还会重逢。至于在哪一个时间点、哪一个空间以什么方式重逢,我们也不需要去多想。也许从此以后你再也不会见到这个人了,但是你每天还会见到很多人哪,所以把你每天见到的很多人、碰到的很多人就当成那一个人就好了,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方式。
第二个方式,有的佛教徒可以考虑,他们会为亡故的人念很多经,念《地藏菩萨本愿经》,念很多遍。也许是一种体验吧。慢慢他的心理会得到一个平静或者甚至是在梦境中、在意识的境界里面,他能体会到他跟那个有关联的亲人之间达成一种平衡。
殷智贤:谢谢您!我还想请教您,中国每年死于车祸、自然灾害等这类意外事故的也很多,对于他们的亲人来讲,有一种心理其实是很长时间不容易化解的,就是说为什么是我遭遇这种灾难?因为是突发事件,很多亲人完全猝不及防,还不像说亲人老了,得了绝症,有一个心理准备,像这种灾难突然发生的时候,很多人完全没有死亡准备的时候,他是很难接受的,在这种巨大的心理冲击面前,很多人会有对命运的愤怒,对于像这种心态下的人,您给予什么样的指导和建议?
明海大和尚:我的师父净慧长老曾经有一次有一个信徒问他说,为什么倒霉的事落到我头上?他回答说,你觉得落到谁的头上好呢?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地球其实每天,也可以说每时每刻都有意外、都有不幸。以死亡来说,释迦牟尼告诉我们说,死亡是无常的,包括它什么时候来,会落到谁的头上,年轻人、老年人、小孩子、有钱的人、没钱的人、生病的人、健康的人,这都没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佛陀的教导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我们要思维,就是我们要正确地认知我们的生命。“生命”有两个词,一个是生命,还有一个是我们的身命。如同说我们买了一部汽车,我们要了解这个汽车的性能,他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我们要避免什么一样。我们大家都有生命,我们对这个生命的了解、认知够吗?也许我们只是按照我们所希望的,按照我们个人的欲望、欲求在期待生命。你买的是一个拖拉机,你希望它像奔驰车跑得那么快,然后它翻了。其实你不能怪车,你要了解说,这是一个拖拉机,它的速度就是那么快,那是因为我们对我们生命的认识有错误,我们期待我们生命的是永远健康、永远不死,如此等等,这些期待本身就是不符合事实。观察、思维死亡的无常,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种意外出现的时候,我们要懂得,第一要接受它,第二个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意外的事件,在这个中间能够把悲痛转化为一种智慧,把一个负面的意外的事件和身心体验转化为正面的智慧和生活态度,这才是最关键的。
殷智贤:最后一个问题,我们目前的教育事实上死亡的教育是非常薄弱的,怎样进行生命教育,尤其是关于死亡的教育?
明海大和尚:你刚才用了一个词叫“生命教育”,这个词非常好,从佛教界来说也应该努力的把佛法里面关于生命的智慧这一部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更多的人,就是让大家,让每一个人都人知道我们的生命是有这样的一种生老病死的规律,有无常的规律,乃至说我们的身心活动,我们的心理活动,我们怎么样转化我们身心里的负能量,培养我们身心里面智慧的、美善的品格。
殷智贤:感谢大和尚今天光临我们的公益论坛,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
对于生命我们真的了解有限,如果我们真的爱自己、爱身边的人,希望我们不断地提高我们的智慧和慈悲,用真正的爱为生命送行。谢谢大家!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